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新能源建筑設計模板(10篇)

時間:2023-05-24 17:13: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能源建筑設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中圖分類號: TU7 文獻標識碼: A

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建筑工程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伴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發展規模的擴大,建筑能耗也逐漸發展成為能源消耗的主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我國的建筑能耗約占全球能耗總量的25%,成為建筑能耗最為嚴重的國家。人口數量的巨大以及廣闊的國土面積,進一步加速了我國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速度,建筑工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我國的能源開發利用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為有效解決我國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問題,我國設定了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通過改進建筑材料和控制建筑數量等方法實現對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

我國建筑節能工程的發展,使得能源節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有效落實。在建筑施工中,進一步控制建筑節能的范圍,通過選取更具節能性質的材料以實現對降低建筑工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并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建筑節能還對建筑工程的設計提出了一定要求,為有效減少工程的能源利用量,需要更為科學的設計建筑的結構,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集中建筑支持能量,以有效減少能量散失,進而實現建筑工程的節能建設。而由于我國建筑節能技術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因此我國建筑能源消耗仍處于較高水平,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也面臨巨大挑戰。

建筑設計中有效節能方式的探究

在我國的建筑節能施工中,能源節約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從建筑結構自身能源維護和開發新型能源兩方面展開的。就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結構自身能源維護分析,提高建筑自身的能源供給效率和減小建筑結構的能源散失是最為主要的方法。為有效提高建筑的能源供給效率,要著重對建筑結構進行科學設計與合理排布,如在進行供暖系統設計施工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建筑結構搭建對應的供暖網絡,并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供暖管道和調控建筑室暖氣裝置等技術來提升建筑中供暖系統的工作效率。為有效限制建筑結構自身能源的散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過程中引入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建筑材料,利用材料的物理特性提升建筑結構的密閉性及能源維持性能。針對建筑施工中的保暖系統設計分析,為有效保證建筑結構能夠有效維持自身的熱量,通常會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保溫特性較好,并且具有密閉性的建筑材料,通過將保溫建筑材料與建筑結構進行有機融合,進而提升了建筑結構整體的保溫性能。

建筑節能中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陽能裝置的使用中。當下在建筑結構中引入太陽能是最為主流的建筑節能方式,通過利用太陽能這一可再生能源代替其他化石能源的燃燒,以此有效控制能源燃料燃燒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與其他化石能源相比,太陽能這一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清潔等優良特性,將太陽能裝置搭建在建筑結構的屋頂,能夠有效實現建筑的采暖,熱水供給以及電力供給等,而由于太陽能設備的內部結構涉及到多種能源的有效轉換,建筑節能工程中需要專業建筑師進行太陽能裝置的設計與安裝,結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實際對太陽能設備進行對應調整,以此實現建筑結構施工中的有效節能。

建筑設計新能源利用概述

在我國建筑結構的節能設計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主要強調太陽能與建筑結構的有機結合,通過將太陽能裝置應用到建筑結構的取暖和發電等領域中,實現建筑設計中新能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不同太陽能裝置的結構與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在建筑節能工程的設計中,針對不同的太陽能裝置要采用針對性建設方案。建筑設計中新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以及太陽能空調等。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原理是通過特殊材質吸收太陽光能量,并在熱交換器的作用下將吸收的光能轉化為熱能,進而實現對太陽能熱水器中水體的加熱。由于太陽能熱水器的運行不需要投入任何運行費用個,因此在學校,醫院以及政府部門的建筑設計中通常受到廣泛利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結構的結合方式主要包括設備的固定安裝和管道的搭建兩種,太陽能設備的固定安裝是指在建筑結構的屋頂安裝固定的太陽能熱水器,使得熱水器成為建筑結構的組成部分,在有新住戶進行居住時,能夠直接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無需對裝置進行處理與改動。而在管道搭建式太陽能熱水器的建設中,一旦住戶出現搬遷,就會帶走太陽能熱水器,新住戶的到來則需要重新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需要在墻壁和地板上重新開孔并施工,重新安裝熱水器,而由于此種安裝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因此在太陽能熱水器的實際應用中多采用前一種方式。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有力推動了我國建筑工程發展中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過程是通過利用太陽能電池方陣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伴隨著我國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日漸普及。在建筑結構中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首先要在屋頂鋪設光伏組件,進而將光伏組件的引出端接在太陽能發電裝置的控制端,通過控制光伏轉化速率實現對太陽能發電裝置的有效控制。伴隨著建筑工程開展中新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高,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光伏組件的形態發展將會更加注重建筑結構的一體化,通過在建筑結構中添加光伏涂層,使得太陽能發電技術更具觀賞性,也有效保證了建筑工程中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結束語]

在建筑設計與施工中科學利用新能源,不僅實現了對新能源的有效開發,也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建筑業與能源節約工程的聯系,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與建筑業的有機結合,提升了我國建筑工程的科學技術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建筑技術,使其能夠在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基礎上,有效減少我國建筑業的能源消耗,同時有效促進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建筑作為人類的基本居住空間,是構成城市的主要物質組成部分,它對人類的生活環境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居住空間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而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則需耗費大量的能源。因此,節約能源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建筑節能設計的含義

1、建筑節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更加舒適的建筑生活環境。冬季采暖,夏季空調都需要能源的供應。而在當前能源十分緊張的狀況下,節約建筑能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建筑節能設計是建立在滿足合理的舒適要求前提下,通過技術減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

2、建筑節能是環境保護的需要:

我們現在應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二氧化碳、硫、氮氧化合物等),是造成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倡建筑節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建筑節能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發展。當今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能源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從建材生產,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無時不在消耗著能源,資料統計表明建筑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1/3左右。因此在建筑中推廣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二、新能源建筑的應用前景

1、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是順應低碳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為應對日趨嚴峻的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世界各國紛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尋求節能、高效、低污染、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轉變能源結構為核心的低碳經濟,逐步替代傳統的高能耗發展模式,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為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設,已引起高度關注。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促進建筑向高效綠色型轉變,發展新能源建筑應用是必然選擇。

2、實施建筑節能、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是構建兩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加強建筑節能、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工作,降低建筑物采暖、制冷、通風、照明等能耗,有利于降低能源使用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緩解資源供需緊張的矛盾狀況;有利于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社會總能耗;有利于降低建筑物使用成本,改善環境質量,實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優化,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3、實施建筑節能、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可推動經濟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2009年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中指出,建筑節能改造和新能源等“綠色行業”能夠促進形成新的增長點,有望解決主要環境危機的同時引領全球經濟復蘇。2008年我國4萬億振興經濟投資計劃中,重點扶持包括建筑節能在內的節能減排項目。隨著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包括建筑節能改造、新能源建筑應用的大規模展開,建筑節能產業將在提升經濟、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建筑節能產業的發展,將有力的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4、城鎮化主導戰略實施為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國大力實施城鎮化主導戰略,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中村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不斷深入開展,為新能源建筑應用帶來發展的機遇,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力推進新能源建筑應用,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宜居的核心理念貫穿到城鄉建設的各個環節,促進新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及產業規模大發展。

三、建筑設計中太陽能的利用

1、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中的重要項目。太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把太陽輻射能轉變成熱能,然后通過汽輪機、發電機來發電。根據集熱的溫度不同,太陽熱發電可分為高溫熱發電和低溫熱發電兩大類。按太陽能采集方式劃分,太陽能熱發電站主要有塔式、槽式和盤式三類。

2、太陽能致冷

利用太陽能制冷空調有兩種方法,一是先實現光——電轉換,再以電力推動常規的壓縮式制冷機制冷;二是進行光——熱轉換,以熱能制冷。前者系統比較簡單,但其造價約為后者的3—4倍,因此國內外的太陽能空調系統至今以第二種為主。太陽能致冷的方法有多種,如壓縮式致冷、蒸汽噴射式致冷、吸收式致冷等。

3、太陽房

太陽房是利用太陽能采暖和降溫的房子。人們的生活能耗中,用于采暖和降溫的能源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特別對于氣候寒冷或炎熱的地區,采暖和降溫的能耗就更大。太陽房既可采暖,也能降溫,最簡便的一種太陽房叫被動式太陽房,建造容易,不需要安裝特殊的動力設備。

4、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熱水器是太陽能熱利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裝置,它的用途廣泛,形式多樣。人們最常見的一種太陽熱水器是架在屋頂的平板熱水器。太陽熱水器按結構分類有悶曬式、管板式、聚光式、真空管式、熱管式等幾種。

篇3

一、建筑能源消耗的現狀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劇,盡管全國都在推進建筑節能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總體來說,情況依舊不容樂觀,用于建筑行業的能源大多是不可再生能源,過度的開采與不合理利用是造成建筑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大批量的高耗能建筑成為了建筑節能工作中的重要“瓶頸”,而且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建筑沒有達到節能的要求,目前,我國建筑行業能耗占據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1/4以上,我國建筑能耗主要表現在北方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等方面。與此同時,建筑鋼材的消耗也屬于建筑能源消耗的大簦據不完全統計,建筑鋼材消耗占據我國鋼材生產總量1/5,水泥消耗量占據全國總量的1/5,由此可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是我國建筑節約能源中不可忽視的。人類對建筑能源不加節制的消耗,對能源消耗的排放也沒有采取科學的處理,這就導致建筑能源在消耗的過程中產生污染或者有害物質或者氣體,危害環境,在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加劇了對環境的污染。與此同時,人們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過度追求環境的舒適度與美觀,卻忽視了建筑節能理念的運用,對于房間的照明與通風等都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劃設計,這就導致建筑設計對電能的消耗過多,加之受開發與技術限制,目前,在建筑設計中,對太陽能、風能的利用還不是很充分。

二、建筑節能與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性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對能源的支持,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生存和發展的。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采用新能源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要求。建筑工程從開始到竣工,每一個過程都對能源資源有著巨大的消耗,加強建筑節能,采用新能源進行設計是很有必要的,能夠減緩我國能源短缺的危機,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的常用能源為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巨大的危害,影響空氣質量,甚至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對建筑設計采用新能源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設計中采用新能源,發展建筑節能設計,采用新型能源是構建社會主義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節能設計與新能源在建筑中的運用能夠使建筑在美觀、舒適的基礎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及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三、如何在建筑節能與設計中充分利用新能源

(一)提高太陽能利用技術

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是新型的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是近年來建筑行業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新能源,在建筑設計中,通常將太陽能的利用方式分為間接獲取系統、混合式獲取系統和被動式太陽能利用。建筑節能與設計中,通常將太陽能應用于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采光、冬季采暖或者制冷等方面。也可以通過在建筑中設計合理的窗戶結構,增加陽光對房間的照射程度,減少冬季對電能照明的消耗。其次也可以在建筑頂部大規模鋪設太陽能發電裝置,既能充分利用建筑的屋頂和向陽面,又能夠節約電能,減少建筑成本。也可以在建筑頂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加熱之后可以利用蓄熱的設施儲備太陽能,經過體系末端設備,為建筑提供熱水和采暖。

(二)有效利用地熱能

地熱能與太陽能一樣,也是清潔無污染的新能源之一。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通常將地表下的土層溫度,通過利用熱交換儀器轉化為作為冬季熱源為建筑提供室內取暖或者是制備地熱能熱水、發電等。利用地熱能為建筑設計供暖,能夠減少煤炭供暖或者是電能供暖的消耗。例如在許多的高校會通過利用地熱能這種新能源進行采暖或者供熱水,有效的降低了學校的供暖供熱水的成本,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之一。其次將地熱能轉化為地熱空調。2008年,奧運村就普遍運用地熱能轉為無污染的地熱性空調,不僅能夠對游泳池的水進行加熱,確保全天候游泳池的水溫,而且清潔無污染,很大程度上降低對煤炭能源的消耗。

(三)風能在建筑設計中的利用

在建筑設計中,采用風能主要是用來改善建筑室內空氣的流通水平,改善空氣質量,在夏季,也能夠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對空調的以來,防止空調病,減輕對電能的消耗。冬季,能夠驅散建筑室內的潮濕空氣,降低室內采暖的能源消耗,增加室內環境的舒適度。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空調對電能的消耗整體來說比較大,在建筑節能過程中,對地熱能的應用,能夠減少對空調的使用,避免電能的過度使用與浪費。

(四)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對建筑的材料或者能源的消耗和浪費都非常巨大,為響應國家對建筑行業節能政策的要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對傳統的建筑材料進行改革,減少鋼材的使用與因不正當保管使用造成的能源浪費。在建筑節能與設計中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不僅能夠滿足當前建筑行業節能環保理念的要求而且能夠在能源消耗較少的前提條件下,循環利用有限的能源,降低建筑消耗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常見的新型建筑材料有,來自火力發電廠工業廢渣制造的粉煤灰,農作物秸稈和廢棄木制作而成的廢棄植物纖維、來源于廢棄瓶罐和廢棄膜的膜材料等等,也可以對工業廢棄物加以研發利用,制作成新型的建筑材料。對建筑材料的數量、質量進行正確的選擇,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破壞的問題,還能為綠色生態的生活提供保障。

(五)采用變頻或者變風量空調系統

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采用變頻或者變風量空調系統,對節約能源資源起到重要的作用。變頻空調系統是將制冷劑作為輸送介質,根據建筑內部的空調負荷的變化對制冷劑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實現建筑節能的目的,目前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已十分廣泛。而變風量空調系統控制房間溫濕度的方法是通過改變送風量完成的,以最少的能量消耗,滿足室內環境的要求。這種新型的空調系統能夠有效的降低空調制冷或者供暖的成本,真正做到在建筑設計中節約能源。

四、結語

在建筑設計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建筑節能、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消耗以及新能源的需求還會不斷增加,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采用新能源進行建筑設計,是建立建筑節能市場機制的要求。這些新能源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伴隨著新能源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發展,我們堅信,能夠實現建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并改善我國的生態和能源危機。

篇4

一、建筑新能源技術在工業房屋建筑中存在的問題

1、高舒適度追求加劇能源的消耗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渴望得到恒溫恒濕的居住環境,為了滿足人們對于高舒適度的居住環境的要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來達到人們的目的,從而違背新能源建筑節能在房屋建筑領域應用目的。

2、用于保溫的護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用于保溫的護結構設計有粘土空心磚護、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護、加氣混凝土護、內保溫復合護、夾心復合護以及外保溫復合護。這些護結構設計各有各的優點,也各種各的不足之處,設計存在明顯的不足,使建筑物的護全部或者部分在室外,建筑物的圍護結構處于兩個不同的溫度環境中,溫度的差異就會導致圍護結構的不同變形[1]。

3、不合理建筑節能產品的滋生

隨著低能耗建筑節能等新能源技術的推廣,很多產品應運而生,人們通過利用低能耗建筑節能理念來達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卻忽略了投入產出的比例,造成資源的浪費。在生產建筑節能產品的時候,產品的作用已經遠遠低于所消耗的資源,雖然從資金方面看,可利用的資源在資金使用上比較低,但是從一定程度影響了新能源的作用發揮。

二、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在工業建筑領域的應用

1、深入了解工業建筑的第一手資料

對于工業房屋建筑,尤其是一些要實行實行改造以及再利用的工業房屋建筑,要掌握第一手資料。一是全面了解工業建筑房屋及廠房的結構體系和企業生產性質。譬如有些工業化工房屋建筑大多是磚混結構或內框架體系,少數為純框架。二是考察工業建筑房屋的殘缺和腐蝕狀況。充分考慮建筑獨有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化工廠房決定了生產和使用時,對結構的腐蝕較重,特別是受到經常性的酸,堿浪,汽相腐蝕對,墻體,粱、板等極易被風化、碳化,從而使構件削弱甚至喪失其強度,失去承載力[2]。三是了解工業建筑房屋的設計標準。不斷修改和補充,關注工業舊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的循環使用方式,從本土工業發展的形勢出發,構建新能源、環保型的工業房屋建筑模式,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環保型的再利用。

4.全盤考慮精準化

精打細算是實現資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工業房屋建筑的管理上,結合新能源的應用,建立精打細算的造價預算管理,做一個精算師。綜合對工業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成本預算,包括開工、施工、完工等各個階段,制定可行的資源計劃,對人力、設備、材料、能源、設施及其他各種資源等進行估算[3],包括初步項目成本估算、技術設計后的成本估算(預算)和詳細設計的成本估算(最終估算)等幾種不同精度的項目成本估算。尤其是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成本估算共更要精準,對開工階段編制預算、施工階段落實預算、工程竣工階段編制決算多有全盤的考慮,精確地估算項目總成本,并將其分攤到項目的各項具體活動和各個具體項目階段上,通過造價預算實現成本管理[4]。使用總預算確定的方法、進行預算分解和調整的方法、預算投入時間安排的方法及詳細預算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去進行這些工作。

5.發展新能源房屋建筑

新能源在房屋建筑上,主要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和各種智能服務設施的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體現著“人”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以“人”為核心、以科技為動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生活得更舒適、安全、方便。不僅僅可為人們提供舒適、便利的環境,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功效[5]。例如在節能住宅方面,一般情況下至少有15cm 厚的保溫層,能源消耗為65kwh/㎡ a;低能耗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處于20~25cm 之間,能源消耗不超過30kwh/㎡ a; 被動太陽能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在30cm 以上,采暖能源消耗不超過15kwh/㎡a;零供暖住宅[6],在被動房的基礎上,通過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太陽能收集器來主動采集能力,達到零供暖的住宅。

6.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建筑的意義和未來展望:

4.1、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意義:

4.1.1、建筑節能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發展。當今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能源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從建材生產,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無時不在消耗著能源,資料統計表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1/3 左右,我國也占到25%以上。因此在建筑中推廣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4.1.2、建筑節能是環境保護的需要:

我們現在應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二氧化碳、硫、氮氧化合物等),是造成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倡建筑節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4.2、建筑新能源節能設計的未來展望:

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將進一步的減少直至枯竭。為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的同時還必須要開發和利用綠色環保并可再生的新能源。根據專家預測,到206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將發展到能源總用量的50%以上,成為未來能源結構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迅猛,把節能、綠色環保、生態技術應用于工程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上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代替資源有限的傳統能源,而且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它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深遠的意義。我國具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目前在太陽能利用方面發展迅速,太陽能電池發電技術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用量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將達到25%,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擁有量將達到320MW.另外像風能、地熱能等方面的開發研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預計新能源必將在我國的建筑事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結論

文章旨在從多方面探討新能源經濟條件下的工業房屋建設存在的誤區及問題,全面把握新能源在工業房屋建設中作用,從而探討新能源經濟在工業房屋建設中的具體運用方式,更好地實現新能源與工業房屋建設的和諧型發展,收獲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能源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為了更好地實現低消耗、節能的目的而實行的一種經濟適用、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方式,運用到工業房屋建筑中來,就要從地基的選定、材料的運用、建筑施工的取材等各方面考慮新能源的使用,實行工業房屋建筑在新能源經濟條件下更健康、節能。

新能源技術在我國處于初始階段,在工業房屋建筑領域推行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仍然存在各種問題,譬如認識不夠、觀念不新、技術力度不夠,各種相關政策還相對不完善,并且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等不足之處隨之顯現。在以后的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道路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新能源經濟條件下工業房屋建設的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篇5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21903

1引言

新能源建筑實驗實訓系統由新型結構建筑物、太陽能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智能化管理與控制系統組成,主要滿足高職院校新能源相關專業(包括光伏發電專業、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專業、太陽能光熱利用專業及供熱制冷專業)集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熱水系統等綜合應用的實驗實訓教學。

2新型結構建筑物

建筑物設計為一層尖頂結構,建筑面積150m2,南側坡屋頂布置光伏發電陣列系統、太陽能集熱器陣列系統,尖頂處設安全過道供參觀測試。南墻采用雙層結構,夾層空間分別與內外墻設進出風口,在冬季或夏季通過控制各風口的開關可調節室內溫度。風力發電設備安裝在建筑物旁。室內空間布置成多媒體教室。建筑外觀如圖1。

3.1.1太陽能電池組件(2kW)

由20塊100W的太陽能電池板組成,正常使用壽命20年。采用多晶硅材料。單塊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技術參數:最大輸出功率100W,開路電壓43V,短路電流3.28A,最大輸出功率工作電壓34.5V,最大輸出功率工作電流2.9 A,最大系統電壓50V, 尺寸(長×寬×厚)為999mm×823mm×30mm 。

3.1.2風力機(2kW)主要技術參數

額定功率2000W,額定風速9m/s,啟動風速2.5m/s,工作風速范圍2.5~25m/s,安全風速50m/s,額定轉速360r/min,工作電壓為標準DC48V,發電機型式為三相交流永磁,限速方式為機械離心變槳距,停機方式為手動/電動牽引變槳距,塔架高度6m,塔頂主機重量130kg,使用壽命15年。

3.2室內控制系統

包括控制逆變系統、儲能系統、配電系統及電纜布線系統。

3.2.1風光互補控制器

包括采用了專為風光互補系統設計的液晶模塊,可以顯示蓄電池電壓、風機電壓、光電池電壓、風機功率、光電池功率、風機電流、光電池電流、蓄電池電量狀態,能夠控制風機和太陽能電池對蓄電池進行限流限壓充電。具有完善的保護功能,配有專用的遠程監控軟件,可實時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風光互補控制器性能參數:卸載開始電壓56V,卸載開始電流50A,卸載控制方式為PWM脈寬調制,顯示方式為LCD(液晶屏顯示),顯示內容有蓄電池額定電壓、風機電壓、光伏電壓、風機電流、光伏電流、風機功率、光伏功率,靜態電流≤30mA,工作溫濕度范圍為-20~+55℃/35~85%RH(但無結露),保護類型有太陽能電池防反沖、太陽能電池防反接、蓄電池過充電、蓄電池防反接、防雷、風機限流、風機自動剎車和手動剎車,尺寸(寬×深×高)為425mm×430mm×170mm。

3.2.2控制逆變器系統

逆變器具有交流自動穩壓輸出,過壓、欠壓、過載、過熱、短路、反接等保護功能。整機逆變效率高,空載損耗低。具有可選市電切換功能,當蓄電池欠壓或逆變器出現故障的狀態下,設備可將負載自動切換到市電供電,從而保證了系統的供電穩定性。逆變器主要技術參數:額定輸出容量5kVA,額定蓄電池電壓48VDC,逆變器輸入過壓保護68VDC,逆變器輸入過壓恢復66VDC,蓄電池過放保護電壓42VDC,蓄電池過放恢復電壓48VDC,空載電流1.33A,輸出波形為純正弦波,額定輸出電壓220VAC。

3.2.3儲能系統

4.2太陽能熱水系統工藝流程方案

源水經集熱器上水泵5輸送至集熱器1,通過溫度控制器9將達到設定溫度的熱水輸送到儲熱水箱2內。然后再由輸水泵7送至用水點。儲熱水箱內存水溫度下降低于設定值的熱水可輸送至集熱器再次加溫,以使儲水箱內熱水時刻保持在設定溫度范圍內,保證用戶全天候用水。太陽能熱水系統運行原理:儲水箱設有溫度參考點T2,太陽能集熱器設置溫度測點T1,當集熱器溫度T1比儲水箱水溫T2高至設定溫差上限時,太陽能系統循環水泵啟動,提升儲水箱內水的溫度。當集熱器溫度T1比儲水箱水溫T2低達到設定溫差下限時,太陽能系統循環水泵停止,集熱器及系統管道中的水排回儲水箱中(同時達到排空防凍的目的)。在需要輔助加熱時,當T3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或水位低于設定水位且水溫低于設定水溫時,輔能循環泵啟動并通過輔能裝置將水加熱。當T3等于設定溫度時輔能裝置及輔能循環泵停止。

4.3智能控制系統

該系統的工作過程全部由主控箱來完成,主控箱內中心儀表,分別接收來自集熱器水溫探測器、儲水箱水溫探測器以及儲水箱水位探測器的信號,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或聯合驅動集熱器上水泵、輔助熱源上水泵起停,來達到收集熱水、保存熱量、應急供水和防凍抗凍等目的,使系統用戶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間內都能獲取設定溫度的熱水。

5智能化管理與控制系統

5.1能源管理系統

計算各種能源的收入、消耗、儲存情況。計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價格、折合成標準煤,以及折合成碳當量等指標。基本管理職能:能源系統主設備運行狀態的監視;能源系統主設備的集中控制、操作、調整和參數的設定;實現能源系統的綜合平衡、合理分配、優化調度;異常、故障和事故處理;基礎能源管理;能源運行潮流數據的實時短時歸檔、數據庫歸檔和即時查詢。

5.2自動控制系統

測試系統主機是一款功能齊全、操作方便、精確可靠的設備,應用了最新的顯示技術、微電子技術、數據存儲和通訊技術,由液晶屏、按鍵、ARM微處理器為核心的主板、主電源、外供傳感器電源等構成,包含豐富的顯示畫面、靈活的操作方式以及強大的記錄、運算、控制和管理功能,大容量數據存儲器,可連續存儲數據200d以上,數據采樣速率高于0.2s/通道,工業控制標準設計,便攜式防震結構,大屏幕液晶顯示屏,輕觸薄膜按鍵,操作簡單。適合于惡劣工業環境。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太陽能集熱器系統以及負載系統由PLC進行控制。太陽能發電、風電系統均可由通訊實現數據共享。

6結語

能源發展轉換的規律就是從高碳到低碳,最后走向無碳。在西方發達國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國總能耗的30%~40%,建筑節能意義巨大。新能源應用于建筑,尤其太陽能是當今建筑節能主流方向,國外太陽能建筑已經發展到主動式太陽房階段,“零耗能建筑”也開始投入商業化運行。

參考文獻:

[1]劉鑒民.太陽能利用原理技術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篇6

Abstract: for human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o enjoy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fact every one of us also ha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crease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vac system energy saving accounts for the main part of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we should design and system itself to complet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st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暖通空調已經普遍應用于我國建筑中,在我國大部分的地區夏天比較炎熱,中央空調被普遍的應用,建筑的空調能耗正快速的增長。空調能耗已經占到了整個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大約是占據著整個社會能耗的五分之一。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尖銳,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降耗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重視,采取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擔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1 暖通空調的意義

在建筑能耗里.暖通空調的能耗在逐年上升,這將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使得地球資源日益匱乏,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隨著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煙塵等的排放增加,酸雨現象頻繁發生,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

1.1暖通空調的作用

在暖通空調系統中考慮節能意義重大。人們安裝暖通空調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它的作用包含了調節空氣的溫度與濕度,以及氣流的速度和潔凈度等內容。當人們能夠處在較好的空調環境中時,可以把人體的熱量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而產生舒適和享受,而恒溫恒濕和具有極高的潔凈性的空調環境,主要是用來為滿足高標準的生產工藝要求的。

1.2暖通空調給人體所造成的影響

因為隨著建筑的密封性在漸漸提高,裝修的水平也在相應的提高,直接造成室內的污染物的量的增加和停留時間的增長。比如那些煙霧和病菌以及其它家裝材料所揮發出來的各種有毒化學物質,還因為通風量明顯不夠,直接導致室內空氣水平的嚴重下降。怎樣才可以使室內的空氣品質提升到更好的水準,已經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運用通風換氣來向室內輸送大量的優質空氣,是一種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途徑。可是這也必然增添了新的通風壓力。運用提高新風量和排風來產生熱交換的方式可以克服這個問題,進而降低空調的工作耗電量。

2 暖通空調遇到的問題

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對空調系統的節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們在對房屋進行建筑熱工設計的時候,為了房間里可以產生舒適的環境,會一定程度利用房屋的圍護結構來實現抵御室外氣候變化的目的。此外,還有規劃設計和太陽輻射以及空氣溫濕度等需要考慮的內容。

2.1 它設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設計部門和設計人員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加之工程設計周期普遍較短,以及一些技術性問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等原因。一些設計單位只求數量,忽視質量,使得按設計施工完的系統不僅投資大,運行能耗也相當驚人,大大超過了國家標準,甚至有的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調能耗占建筑總能耗達60%。

2.2 解決的措施

圍護結構的意義圍護結構分為護結構與內圍護結構。護結構具體由屋面外墻和窗戶等組成;內圍護結構有室內的地面和天棚以及內隔墻等。在我國北方的采暖建筑之中,圍護結構所造成的傳熱損耗占到總熱損耗的比例非常大。因此可以看出,改善圍護結構的性能會有效的促使空調能耗降低。

3 暖通空調的節能設計

節能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說,節能的就是環保。空調的節能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實施這個工程的具體情況,將空調運行工作的整個季節時期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方案,幫助空調能夠在不同狀況下都可以節能環保的健康工作。

3.1使用正確的冷熱源

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選定合理的組成設備是關系到空調能夠降低能耗的重要因素,而使用正確的冷熱源直接關系到空調系統能否節約能源。中央空調系統經常用到的冷熱源分配結構有水冷冷水機組加鍋爐,熱泵型機組以及澳化鏗吸收式機組。例如:浪化鏗機組的能效相對較低,省電可是并不節約能源,比較適合那些有余熱和廢熱的地點,比如在熱電廠等周邊。

3.2使用變頻應用系統

變頻技術的使用是現代空調系統改良的一個必然選項,不但可以對空調系統的改造起到積極作用,還可以較大的節約系統工作費用和大大的減少能耗使用量。運用這個技術的主要原由有:1、設計者在對設備進行選定的時候,一般會留下一定的運行空間,很少情況下設備會滿負荷工作的,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設備從來不需要滿負荷的工作運行。2、建筑物因為工作功能的變化,它的空調系統的工作負荷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3、建筑物暖通空調系統的實際工作負荷會因為室外的空氣溫度條件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在通常的狀況下,空調設備只會根據設備的額定功率來工作運行。可是當工作負荷降低的情況出現時,設備如果依然按照原來的額定工作功率來滿負荷工作的話,會導致嚴重的能量浪費。可是一旦使用了變頻技術,就可以使空調設備的工作功率隨著負荷實際增減的情況來工作運行,這樣就實現了節能降耗的目的。依據空調系統的負荷情況,更改風量或者水流量可以切實的達到節能的目的。運用變風量來補充室內負荷的變化,通過室內的送風量來保持室溫的恒定。變水量系統是利用水量的調節來控制溫度的。運用控制水量和風量以及主機設備變頻的變化,可以達到負荷的按需匹配的目標,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

3.3運用蓄冷的系統

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并不是一致的,也存在著各自電負荷相差巨大的實際情況,會出現用電高峰時電力不夠用,而在用電相對比較低的時候供電量又過大而浪費的狀況。在采用電力峰谷電價的區域,就可以在低電價時使用冰蓄冷系統把水做成冰來保存冷量,而在高電價時再把冷量輸送出去,這將很好的平衡整個電力的負荷,并且也會創造很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3.4熱回收技術

通過把空調機組所釋放出的熱量進行回收,防止排放系統把空調房里的空氣直接的釋放到戶外,導致能量的浪費。這樣的技術可以切實的降低熱污染,把熱量回收再重新利用,也達到了廢物再利用的目的。

3.5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技術

通過在地板下埋置熱水管來實現對地板的加熱,用地面產生的熱量來對室內的空氣進行加熱。用這樣一種方式,通過熱水這樣的媒介,溫度擴散體的表面溫度不要超過45度。在低溫地板采暖的過程中,熱量是通過對流的方式來實現向上的傳遞的,造成室內的溫度明顯是下面要高于上面,讓人們的腳暖而頭部卻很涼快,這樣的感受會令人很舒適。地板輻射采暖,地板供熱的方式不但可以保持舒適感與私密感,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減短輻射熱量的距離,更好的節約了空間,有利于計量和改造,從多個方面降低了維護的費用。

4各種新能源的利用對于暖通空調的影響

4.1 使用天然氣來作為空調設備的供應能源,天然氣是世界第三的常規能源,排在煤炭和石油之后,使用它可以切實的降低和減少各種有害的排放量,進而降低環境污染,使人類所受到的危害降低。以天然氣為能源的制冷設備市場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

篇7

2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2.1利用新能源

現今社會倡導的就是節能減排,能源是維系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的主要力量,為了環節能源的使用壓力,必須開發新能源并且加以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以及天然氣等新能源可以維持環境的清潔,對環境和資源都可以進行保護。應用現代新能源可以有效的解決建筑行業中能源的消耗問題。在建筑的各個方面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屋頂的設計當中就可以應用太陽能,墻壁和玻璃的設計也可以通過應用太陽能,太陽能可以將熱能轉化為太陽能,太陽能轉化能源效應的原理是光電轉換原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建筑建設的成本[2]。

2.2保護環境

綠色建筑的理念設計的終極目標就是保護環境,有效的減少因為建筑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垃圾廢料造成的污染。在我國的多數建筑行業中會產生很多垃圾廢料,廢氣、廢水的排放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時也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建筑所需的成本。引用綠色建筑設計可以選擇低能耗和較為環保的設計材料。

2.3以人為本

建筑場所主要是提供給人類居住活動的場所,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以人為本,對建筑的各個部分的設計要堅持結合人們的需求進行設計。室內要保持空氣的流通,采光設計要考慮室內的整體光照環境,全面以人類的健康為主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合理的光照還可以節省能源。

3綠色建筑的應用

3.1建筑現場應用

在建筑施工之前的設計階段首先要為建筑選址,建筑周圍的環境以及地質條件對建筑的安全和美觀程度有著重大的影響,依據建筑的合理性設計,建筑的設計人員需要到實地進行考察,結合天氣氣候和地理環境展開綠色建筑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過程中,盡量選擇基礎設施完備的區域,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如果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嚴重就要避免因建筑施工展開二次破壞,具體的施工建設應當以恢復生態為主。在建筑地址的選取上,注意交通問題,完善的公交交通系統可以為綠色建筑設計添磚加瓦,公共交通工具的保障可以間接的節約能源,對環境進行分析可以合理的利用當地的能源。

3.2布局方面應用

綠色建筑設計應用于布局方面需要對現場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一方面要保障建筑吸收的熱量降低,一方面要保障建筑的居住條件合理。在設計當中,對功能的布局進行優化,功能區的健康性和實用性通過合理的布局設計得到保障,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合理,在設計中可以將相似的功能區域安排在一個較大的區域之中,例如空調系統和通風系統的合理安排就能和環境相統一和諧[3]。利用當地的能源降低成本的消耗,可以結合當地的風向和溫度進行分析,將建筑的朝向和太陽能以及風能的利用統一結合起來。對建筑的場地進行規劃,利用樹木和周邊的大型建筑物減少建筑的熱能負荷。

3.3配套系統應用

在建筑當中,配套系統的設計比較重要,利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應用環保的建筑材料,使室內的環境更加綠色健康。在新風系統的設計當中就要利用管道和換氣機組成綠色環保的空氣處理系統,將室外的空氣進化成更加新鮮的空氣,綜合理念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也可以進行控制,盡量節約能源。

4結論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具有重要的作用,綠色建筑的設計不僅具有科學性還具有環保性,創新的設計理念可以激發出創新的應用方案,綠色建筑設計推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信息技術的時代,應該應用新技術和新能源,利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改善人們生活的環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重大的意義。

作者:岳一然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在給人們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面對越來越差的生存環境我們必須做些改變,不能再以對環境的污染為代價來實現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建筑設計方面我們應該以低碳、環保為準則,要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從而使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和諧。

1.低碳建筑設計的概念

低碳建筑設計就是指在建筑材料的運用、施工建造的過程和建成后使用的一整套環節中,都能達到低碳的要求。而低碳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降低二氧化碳等一些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上,由于二氧化碳等氣體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使用以及對化石能源的利用率還不夠高,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的發展中要做到,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提高對化石能源的利用率,并且盡力尋找一些可以代替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但是以我們國家目前的發展狀況來說,是無法實現的。所以,我們就應該在建筑設計上進行努力的探索,尋找能夠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的方法,建造出低碳的建筑物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

2.所要面臨的問題

對能源的利用問題一直是低碳經濟的核心問題,對能源的利用要求我們做到高效利用,這樣就會減少對能源的消耗,除此之外在建設上還要提倡對清潔能源的使用,因為清潔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很小。雖然我們國家國土面積非常龐大同時還擁有著相當豐富的資源,但是我們國家也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為人口眾多所以人均能分配到的資源就很少,而有的人均分配的資源更是連世界平均水平都達不到,由此可見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我們就要減少對資源的浪費。此外,我們國家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已經相當嚴重,作為建筑設計師要在設計建筑方案時充分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和對資源的節約,設計方案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建造出綠色環保的建筑。

3.低碳時代建筑設計的應對策略

3.1 將低碳理念注入到建筑規劃設計中

要將綠色、節能、環保的低碳理念注入到建筑的設計規劃當中,就意味著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方案時,要考慮到建筑物在建造過程中以及建筑完成后的使用過程中都必須達到對能源的低消耗、對有害氣體等物質的低排放和對環境的低污染,把低碳理念從建筑設計的一開始就進行貫徹落實。要合理的進行設計,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建成的建筑物還必須要對外界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沒有絲毫的影響,只要建筑設計師能夠考慮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為將要實施的建設項目打好堅實的基礎。

3.2減少對傳統建筑材料的使用

傳統的建筑材料都會對環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好影響,所以想要實現低碳環保建筑這一目標,就必須在建筑中加大對綠色、環保性建筑材料的使用量。綠色、環保、節能性低碳建筑材料不會像傳統材料那樣揮發出大量的有害性氣體,比如甲醛。而且低碳建筑材料的生產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像傳統建筑材料中必須用到的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龐大的能源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程度的污染。綠色環保的低碳建筑材料一般都是可再生的,不同于一般的傳統建筑材料,低碳環保建筑材料還可以就地取材讓施工的過程更加的方便。減少對傳統建筑材料的使用,加大低碳環保的建筑材料使用,不僅能讓建筑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還為環境的保護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促進低碳建筑設計的發展。

3.3合理使用建筑空間

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這樣就能減少一些因為設計不合理而造成建筑空間的浪費的情況。在合理的對建筑空間進行規劃時,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空間的使用性,要讓設計出來的空間具備多種使用功能,能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建筑的使用周期,還可以減少建筑的建造數量能進入有益的循環,這對節約資源有一定的

好處。

3.4提倡對新能源的使用

包括化石能源在內的許多資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屬于用多少就會減少多少并不會得到補充的類型,再加上其數量有限,所以我們在可再生能源的發現與利用方面的探索腳步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在建筑設計中引入新型可再生的能源。在新能源的引入上我們應當注意一些問題,要根據各地的實際環境條件對新能源進行針對性的引入,這樣才會發揮出新型能源最大的作用。比方說,對于北方和南方氣候條件的不同,北方冬天需要大量的煤炭資源來持供暖續就需要尋找新的能源來替代煤炭資源,而南方在夏天對電能消耗較高就要多利用水力發電站等新能源來發電。將新能源引入建筑設計中,能實現低碳經濟對建筑設計的要求,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4.總結

在有限的自然資源限制下,我們不能毫無節制對自然資源進行索取,我們要把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去,堅持低碳、綠色、節能的建筑設計原則,并且要善于對新型能源的進行運用,其將融入到建筑設計的方案中,在建筑設計的具體實施中要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使用,對建筑空間要做到合理的規劃,讓有限的空間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我們人類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不顧一切后果的只顧發展。我們要在發展中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馮福利.低碳經濟時代的建筑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8-59.

篇9

中圖分類號:P7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猛增,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威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引起了全球重視,低碳經濟理念應運而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如潮而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約能源不僅涉及工業行業,而且更涉及到建筑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約釋放出0.8噸碳。建筑中的能耗主要來自于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等設施,這些設施運轉的能量在產生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建筑成為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因此,盡快建設綠色低碳建筑項目,實現節能技術創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體系,注重建設過程每一個環節,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并形成可循環持續發展模式,使建筑物有效節能減排并達到相應標準,是中國建筑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碳中和理論及在建筑中的應用

碳中和也叫碳補償,是現代人為減緩全球變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這種環保方式,人們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

與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不同,碳中和理念下的建筑設計強調在最初的設計階段即對包括方案設計、建材選擇、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建筑維護及維修、建筑解體、廢棄物處置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進行整體設計,從而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的最小化。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針對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使用階段中的應用進行討論研究。減少建筑使用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開發利用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潮汐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1]和減少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舒適度兩個方面采取措施。以下案例分別從“開源”和“節流”[2]這兩方面進行討論。

三、案例分析與比較

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國內外建成了許多這方面的優秀的建筑項目,下面介紹兩個典型的按照碳中和理念設計的建筑。

1、丹麥碳中和生態住宅——生命之家

生命之家是丹麥第一個按照碳中和理念設計的住宅建筑,見圖1。該項目充分考慮自然采光和太陽能的利用,產生的能源不僅可以滿足一家四口的使用,還能產生多余的能源提供給公共電網[3]。

圖1 “生命之家”節能示范住宅

(一)新能源的運用

生命之家使用的新能源有:1)太陽能集熱板,在兩個屋頂窗之間,安裝了6個同樣規格的太陽能集熱板,這些集熱板能夠滿足建筑整體65%的能源需求,包括取暖和熱水供應,并且同時為建筑熱力泵提供動力,此6塊集熱板每年產生的電能約為2000千瓦時,預計該項目投入使用30年以后所生產的剩余能量累計總額,將與生產所使用的所有建材所耗費的能量相等。2)太陽能電池,屋頂窗配備了太陽能電池驅動的電控室外防護遮陽卷簾,它可以降低90%的太陽照射熱量,提高窗體的隔熱性能。

(二)節約能源的措施

在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體型系數,盡量提高外墻、門窗等維護結構的保溫系數,設置活動的木質幕墻,來提高大面積玻璃的保溫能力。整座建筑使用了極具保溫隔熱性能的節能窗、智能電控窗、電控遮陽產品,以及太陽能動力系統,使建筑整體熱量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寧波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該建筑綜合了世界先進的建筑節能設計理念和綠色建筑技術研究成果使得樓宇能耗最小化,基本實現整個大樓能源的自給自足[4]。

(一)新能源的運用

該建筑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及淺層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資源,通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實現建筑的能源需求不依賴或基本不依賴于電網,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

(二)節約能源的措施

被動式節能設計通過建筑體型、覆土設計、圍護結構設計、熱質材料設置、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組織等措施,減少建筑采暖、制冷、通風和照明的電力消耗,達到建筑節能大于65% 的設計目標。

四、啟示

綜上所述,碳中和理念運用于建筑設計后,建筑的節能途徑更加廣泛,在開源方面,新能源的類型由之前的太陽能擴展到了風能和地熱能等,新能源的模式由之前的太陽能集熱器擴展到了太陽能空調,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沼氣技術,風能發電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等。在節流方面,也由之前的節約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擴展到了節約能源與高效使用能源并重。

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中的應用是緩解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條件、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一項根本措施。作為當代建筑師,不應該只追求建筑造型上的新穎獨特而忽視了能源的浪費。我們應建立生態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環境,用科學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方法進行規劃和設計,將碳中和理念貫穿于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設計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高效低能耗的建筑作品,使建筑設計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楊基春,新能源在建筑節能領域中應用的思考[J].應用能源技術,2008(3)

[2]劉加平,武六元.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1)。

[3]吳韜、郭曉暉等.能源自給自足的綠色辦公樓——寧波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心[J].建筑學報,2008(10)

篇10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意識形態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對于舒適的建筑環境需要的同時,對于能源的節約意識也逐漸增強。建筑節能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所謂“建筑節能”是指在“在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種理解最早源于發達國家,并且伴隨著環境資源的不斷呈現減少甚至是十分緊張的趨勢而得到了更好的重視。近些年來,這種建筑節能思想也日益深入我國,并且在建筑設計人員腦海之中更為強化。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從20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對于建筑節能工作逐漸加強以來,建筑節能理念的推廣與實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我國建筑節能主要是指在整體建筑的前期規劃、設計、建設以及后期的維護(改建、擴建、改造)過程之中能夠積極的執行節能標準,運用目前較為先進的節能理念與節能技術(例如,先進的節能技術、設備、材料等等)對于傳統的建筑理念和建設手法進行升級,進而在促進人們比以往更為舒適的環境中減少能耗。但是,我們在認識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當清楚的看到我國建筑能耗仍然比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由此可見,我國對于建筑節能的研究與學習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對于建筑節能的研究要以多方面的科技創新、觀念創新為基本依托進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

(一)措施之一:優化建筑設計

不同的建筑設計對于建筑能耗影響不同。節能技術在建筑設計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好建筑設計工作。在建筑設計工作過程之中,設計師應當在頭腦之中將節能意識融入設計之中,并將節能設計與人類舒適度相結合。在建筑規劃階段之中,要能夠對于建筑物的朝向、間隔、體型等對于節能的影響,同時也要對于建筑物的所處的氣候、地形因素進行分析與歸納。第二,在建筑設計之中,要對于建筑單體的功能進行深入研究,還需合理選擇建筑體型、朝向、窗墻面積比,這些都對建筑節能產生直接影響,而圍護結構所采取的保溫隔熱措施更直接影響建筑造價的高低及最終建筑節能的效果。將功能與節能相結合,進而達到兩者的和諧。據相關研究表明,在節能型建筑完成之前,建筑物設計在整體的規劃與單體功能設計之中,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節能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列入設計之中,是決定一個建筑物能否取得綜合節能效果的關鍵。

(二)措施之二:積極減少建筑圍護的能耗

眾所周知,目前建筑圍護的能耗主要包含以下三個部分。第一,建筑物的外部墻體的能耗。第二,建筑門窗的能耗。第三部分是屋頂的能耗。對于建筑圍護的節能研究將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在許多建筑設計過程之中,許多還采用傳統的單一材料增加厚度來最終達到保溫的效果,這種作法不再適應環保與節能的的基本要求了。目前復合墻體已經成為建筑墻體的主流。復合墻體一般用塊體材料或鋼筋混凝土作為承重結構,與保溫隔熱材料復合,或在框架結構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溫、隔熱材料作為墻體。這是傳統的材料所不能及的。在建筑所用的保溫與隔熱材料之中,主要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加氣混凝土及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等等。尤其是膠粉聚苯顆粒漿料,其主要構成為回收的廢聚苯板經粉碎制成的節能材料,其主要是將膠粉料和聚苯顆粒輕骨料加水攪拌成漿料,抹于墻體外表面,進而形成保溫層。此類材料對于回收資源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措施之三:新能源材料的大力引用

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材料的研究與生產還處于一個欠發達水平,價格相對較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對于新能源材料大力引用,是實現節能與環保的重要舉措之一。開發利用新能源以適應人口增加和能源枯竭的現實,這是歷史賦予現代人的使命,而新能源有效地開發利用必定要以高科技為依托。如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力、地熱及其他可再生的自然界能源,必須借助于先進的技術手段,并且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以達到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能源。如人們在建筑上不僅能利用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熱水器還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且將光電產品與建筑構件合為一體,如光電屋面板、光電外墻板、光電遮陽板、光電窗間墻、光電天窗以及光電玻璃幕墻等,使耗能變成產能。通過對于新能源材料的大力引用,則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的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建筑節能話題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問題,同時,它也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演進,社會對于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作為建設設計人員而言,將節能思想納入到我們的設計之中,在建筑施工過程之中加強對于建筑材料的選用,同時,也加大對于可再生能源、可回收能源的綜合運用,政府也要對節能性建筑的構建給予大力的支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節能性建筑的大力發展。

[1]謝明輝,雒鋒. 建筑節能技術的現狀及前景分析[J].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9,(06) .

[2]趙云. 建筑設計方案中如何貫徹節能思想[J]. 山西建筑, 2009,(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保靖县| 自贡市| 巴里| 安陆市| 泾阳县| 信丰县| 长武县| 英超| 丰台区| 皋兰县| 监利县| 广平县| 陆河县| 天镇县| 红安县| 屯留县| 三门县| 甘洛县| 阿合奇县| 那坡县| 恭城| 苏州市| 济源市| 广东省| 灌阳县| 栾城县| 东宁县| 赤壁市| 云安县| 广水市| 武邑县| 昌乐县| 宁阳县| 始兴县| 恩施市| 古田县| 青阳县| 利津县| 安陆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