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20 16:25: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石油化工生產技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論文

篇1

(一)教材的選擇

關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職教材較少,而且實踐性教學內容篇幅較少,不能滿足高職教學中對實踐教學課時的要求。本課程選擇陳長生主編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石油加工生產技術》教材。課程組教師為了更好地進行實踐教學,隨著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正在編寫石油化工實訓指導書。理論教學與各種實習及綜合訓練環節相結合,完成培養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訓練,為畢業后從事石油化工操作與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內容的精選

所選教材主要內容包括:石油及其產品的組成和性質、石油產品的使用性能和規格指標、原油評價方法及加工方案確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藝和主要生產操作技術以及介紹國內外石油化學加工技術狀況及發展動向。在石油化工行業就業崗位群中該課程主要對應工藝操作崗位、工藝控制崗位、管理調度崗位等。講授各崗位所應掌握的職業技能和應遵守的崗位職責,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著主要支撐作用。

因此 ,我們在課程教學中堅持理論知識與實驗實踐操作同等的原則 ,在實踐教學中補充了與煉廠實際生產相關的實踐知識。一方面 ,我們把石油煉制技術分為石油及其石油產品的組成與性質、原油加工方法的確定、石油加工方法三個部分。在教學中注重介紹與實際工程相關的方法、過程、裝備和系統 ,以及介紹實際生產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為學生提供一個從基礎理論到工程實際應用的階梯。另一方面,我們將基本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 ,對每個部分設計了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使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例如 ,在催化裂化部分 ,設計了催化裂化裝置的開停車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實踐操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方法的討論

隨著石化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多樣性要求,使職業院?,F行的課堂教學模式面臨嚴重的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生源素質較差,表現為:學生知識基礎差,厭學、不自信、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職業院校教模式、教學方法陳舊,缺乏職教特色,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與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學質量不高。

(一)教學資源庫的運用

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通過圖片和講解來完成對設備、生產的認識,因此出現了教師難講、學生難學,導致學生感覺課程枯燥,學習興致不高。為此課程組教師們通過《石油煉制技術》院級精品課的建設,搜集了大量的視頻、動漫、圖片、錄像等教學資料,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將工廠一些實例和生產設備運行搬到課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介紹車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時首先通過動漫展示汽油發動機的工作過程,使學生對發動機工作時汽油的運行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強了學生感性認識以及對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

“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在任務問題動機的驅動下,引導學生學習的實踐教學法。它有為目標性和教學情境而創建的“任務”,使學生根據真實的任務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討論并逐步通過操作、演練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使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和發展智能。例如:教師介紹粘度概念,提出“測定90號汽油的粘度”,由學生分組討論,查找測定方案,再由教師指導確定測定方案后按組實施測定,最后通過報告方式完成任務。

(三)“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適合本課程學生理論與實踐一體的學習特點。傳統教學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師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學生聽、練習、作業。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則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總結評價。在“石油煉制技術”課程授課中,授課教師將授課內容變為任務,下達給學生,學生通過小組共同查閱資料、整理資料、自學討論、完成任務、匯報任務、互評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務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教師首先將一個班級學生進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組成的小組,所下達的任務要求每小組共同完成。學生在查閱資料、研究討論、方案匯報等過程中不僅學習了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并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實踐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相結合,實驗內容與課堂教學進度的配合使實踐豐富了理論,增加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認識。除了教學實驗裝置為基礎外,課題組教師還應積極開展不同種類石油產品的實驗教學研究,進一步完善石油煉制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過程當中堅持預習、提問、實驗、報告等環節的工作,以提高實踐課程的質量。

三、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的調整

傳統的課程成績考核方式是以期末書面考試為主(占據了總分的60%),強調了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很難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煉油企業往往要求從業人員擁有較強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因此,本課程采用了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形式,擴展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期末考試分=平時成績+實踐成績+材料整理及書寫報告成績+課堂討論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每項各占20%。平時成績主要考察學生的出勤率、上課態度、作業完成情況;實踐成績主要考核學生實驗操作規范程度及 完成情況;材料整理及書寫報告成績則考核文獻查閱、報告書寫規范情況,注重考察學生的分析、總結和寫作能力;課堂討論成績考核針對于實踐操作過程的問題、課堂設問中學生的能力,反映學生的快速反應、歸納總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結和口頭表達能力;期末考試成績則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為主。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傳統模式,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強有力地達到了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之,對石油煉制技術這樣一門最能體現生產與操作特點的學科,讓學生掌握并運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學中,從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培養和鍛煉學生動口、動手和動腦的習慣。只有緊跟時展的步伐,改革創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學適應時代變化,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篇2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03-0080-02

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簡稱FCC)是煉油廠重油輕質化生產汽油的核心工藝,是原油二次加工中最重要的加工過程。催化裂化催化劑作為催化裝置的核心技術之一,其反應性能特點決定了催化裝置產品分布和整體經濟效益;催化裂化催化劑主要是Y型沸石分子篩微球催化劑。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化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蘭州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于Y型沸石分子篩微球催化劑的研究開發工作,開發了全合成、半合成、全白土三大類型的沸石催化裂化催化劑。目前其催化裂化催化劑在中國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9%,在中國石油內部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0%以上。在催化劑研發過程中,蘭州中心注重專利信息的利用,提升創新的水平,在產生創新成果后,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研發單位積極組織將關鍵技術及時申請專利,形成知識產權保護。

1 面臨多方挑戰加強專利信息工作

目前,催化裂化技術面臨挑戰:世界范圍內原料不斷劣質化和重質化,市場對輕質油品需求卻不斷增加;傳統催化裂化以多產汽油為主,目前歐美發展趨勢為多產柴油餾分;燃料生產對煉油化工一體化低成本低碳烯烴生產的需求;市場需求波動大,產品必須不斷調整,滿足在不同產品方案之間靈活切換;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壓力大。開發FCC催化劑和工藝技術是快速提升中國石油重質油加工水平和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FCC催化劑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后,開發低成本生產技術是走向國際先進市場的關鍵之一;加強清潔生產技術以及清潔燃料產品開發,降低催化劑制造過程的污染物排放。開發滿足各種性能要求的催化裂化催化劑關鍵在于:深入研究重油分子催化裂化轉化模式,在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基礎上,指導催化新材料和系列重油催化劑的開發,圍繞FCC反應過程增產丙烯、降低汽油烯烴、增加汽油辛烷值、提高重油轉化、增強抗重金屬污染等技術形成系列催化裂化催化劑,讓核心技術根據市場需求、用戶特點不斷改進,擴展發展空間,形成專利網,更好地保護系列催化劑,最大化提高總液收和汽油辛烷值,適當增加低碳烯烴產率,實現效益最大化。

越來越多的期刊文獻、論文的發表,以及競爭對手大量的專利申請,在信息共享的同時,也對技術開發、研究、保護、實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使技術創新擁有專利必備的“三性”條件,必須檢索全面、分析到位、保護方式選擇得當,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時,由于石油化工領域中,國內幾大石油公司、研究院所、大學研究領域重疊,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和其便捷性有助于技術的相互借鑒,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研究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相同或類似的創新時有發生,侵權預警越來越重要。

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后,走向國際先進市場是企業發展必然的選擇,需要決策海外申請專利的時機,選擇技術輸出國家,規避其有效專利。

蘭州中心擁有一批催化裂化技術人員,也擁有一批專業的企業專利信息工作者,根據上述需求,企業開展了包含專利文獻在內的檢索及分析工作。

2 專利檢索是專利信息利用的首要基礎

在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檢索中,企業專利信息工作者和技術人員首先非常注重期刊、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數據庫等非專利文獻的檢索,企業擁有清華同方、維普、萬方數據庫,并且充分利用國家科技圖書館、SCI finder進行期刊、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的檢索。專利信息工作者和技術人員將非專利文獻的檢索納入到專利申請前“三性檢索”范圍之中。

企業充分利用石油化工專利信息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系統、歐洲專利局、美國專利數據庫、日本專利數據庫等免費專利數據庫;另外企業還購置了Thomson innovation收費專利數據庫。在檢索過程中,注重檢索式的制定,將國際專利分類(IPC分類)和關鍵詞相結合,從檢索結果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對檢索式進行調整和優化。檢索目的不同,檢索式的制定會存在差別。明晰行業發展狀況,制定領域戰略時,其檢索式的制定相對比較的寬泛,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其檢索式為:摘要/權利要求=(催化裂化 or FCC)and IPC=(b01j or C10G)。

蘭州中心注重專利信息的利用與優化,在中國石油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的“中國石油石化專利信息平臺”上,蘭州中心憑借資源、人才優勢還自行開展了專利數據深加工的工作,對已有的中國石油化工專利導航系統進行了改進,目前已在石油化工類別有選擇地做了29個類別的三級導航,大幅度提高了查準率,進一步突出了功能化服務,提高了數據庫的利用率。在三級導航中其中一個導航是“催化裂化催化劑”,將檢索式固化在系統中,無需檢索人輸入檢索詞,實現“一站式服務”,直接點擊便可得到檢索結果。

在進行專利申請的三性評判、新產品的上市、技術或產品出口前檢索等工作中,蘭州中心注重技術的實際創新點,從催化劑的組成、制備方法的角度進行檢索。

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最重要組成為Y型分子篩,蘭州中心對其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其開發的含有原位晶化型NaY型分子篩的催化裂化催化劑(全白土催化劑)在業內享有聲譽。在檢索式的制定過程中,我們注重其原料和工藝條件的特點,選擇了粘土、高嶺土、原位晶化、水熱晶化、分子篩、沸石作為關鍵詞,以C10G、C01B為分類號,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擬訂的檢索式為:(摘要/權利要求=(粘土or高嶺土)and(原位晶化or水熱晶化or水熱合成) and(分子篩 or 沸石) and (Y or NaY)) and (IPC=C10G or C01B))。該檢索結果主要提供給管理層或技術人員了解技術進展、初步的技術領域專利保護和分析使用。

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研究和申請專利前的分析時,要對檢索式做進一步的限定,如催化劑中含有其他必須的組分或制備中必須加入必要的原料等。

總之,針對不同的檢索目的和技術制定不同的檢索式,保證檢索結果的準確并避免漏檢情況的出現。

在檢索國外專利數據庫時,對檢索詞的修正有時要參見中國專利文獻的命中情況,查漏補缺。

3 積極開展專利信息的分析與利用

3.1 戰略分析

技術人員和專利檢索人員在不斷檢索、總結過程中,建立了催化裂化催化劑數據庫。將檢索的大量相關專利進行歸納總結,包括專利名稱、專利申請號、說明書摘要、說明書全文、專利申請人、專利申請日、同族專利等信息,建成了相應的數據庫并定期更新數據。

對于檢索出的大量相關專利從其技術內容上逐一篩選,結合情況分析所確立的經營目標,通過對檢索出的專利的說明書摘要的分析,挑選出對所確立的經營目標的相關技術領域有密切關系和重大影響的專利,并提取其全部專利說明書,作為專利戰略所要研究分析的關鍵專利,供下一步進行深入詳盡的研究。同時,也要對這些挑選出的關鍵專利進行數據采集,并對這些數據和在上一檢索步驟中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從中可以定性和定量的得出關鍵技術與相關技術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市場分布、各競爭者間勢力范圍的劃分等多方面的結論。

關注重點公司、尤其是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對其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以抗重金屬釩催化裂化催化劑為例,該催化劑的特點是高沸石含量或小晶粒,大比表積,一般說來全白土型和半合成型催化劑的性能較為優越。在這種背景下,技術人員對恩格哈德、Grace公司的催化裂化催化劑進行重點的關注,發現其核心技術后,利用專利的引證、同族專利的信息更加充分的了解核心技術。

3.2 項目研究

{1}開題前檢索。首先應該進行的國內外期刊文獻檢索,特別是對綜述性文獻的檢索,了解本領域技術發展現狀,各種工藝路線的特點,選擇擬定要進行的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技術方案,確定之后,以此為方向對國內外專利文獻進行檢索,了解更深層次的技術研究狀況。

{2}研發進行中的檢索。有助于研究者獲取最新的技術知識,有助于縮短研究時間,避免重復研究;從中啟發開拓研究者的創新思路,有利于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狀況,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專利文獻對技術的闡述更為詳細,數據更為可靠。檢索的重點在于競爭對手專利的跟蹤和中國的專利檢索,國外的可以直接借鑒、國內的避免雷同,監視法律狀態,謹防侵權。

{3}申請專利前的檢索。主要檢索國內外期刊文獻檢索、國內外專利文獻。國外的期刊文獻最好是對美國化學文摘(CA)檢索,國內最好檢索《中國學術期刊》、《中國期刊網》,有條件的可以檢索重慶維普數據庫、清華同方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國外專利主要檢索:美國專利數據庫、歐洲專利數據庫、日本專利數據庫,也可以委托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國內外專利檢索。其目的要對發明創造的技術內容進行檢索,以使其滿足“新穎性”、“創造性”要求,以專利形式加以保護。

3.3 技術或產品出口前檢索

僅檢索出口國家就本項目是否有他方申請專利、授權狀況、是否維持有效,排除侵權。

4 專利信息利用的效果

蘭州中心充分利用專利信息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并注重自主創新的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經過多年的研發,目前,企業涉及Y分子篩催化裂化催化劑專利申請累計近140項,授權60余項項,其中國外申請8項,授權3項?!笆晃濉逼陂g申請專利40余項,2011年申請專利達到18項。

目前石油化工研究院包括Y分子篩催化劑在內的催化裂化催化劑專利申請量已達160余項,成功開發了六大系列24個牌號的催化裂化催化劑產品,產品在全國60余家煉廠進行了工業應用,應用效果良好,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高辛烷值催化裂化催化劑為例,該系列催化劑在國內數家裝置應用,僅以辛烷值增加1項計算,在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一年可以為3家煉廠新增效益4億元以上。蘭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創新催化裂化催化劑產品比例占蘭州石化催化劑廠的90%以上,目前已經在蘇丹喀士穆煉廠,阿爾及利亞煉廠等國外煉廠進行了工業應用,效果良好;該廠于2011年通過了美國雪佛龍、殼牌、??松梨诘热覈H公司的供貨商資質認證。同年,中國石油與雪佛龍公司(Chevron)美國鹽湖城煉油廠成功簽訂了2000t催化劑訂單,首批試用86t,這標志著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研發的催化裂化催化劑正式進入北美市場。

催化裂化催化劑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廣泛原料的適應性,躋身先進催化劑行列,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金橋獎、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其中1項專利獲得2010年第12屆中國專利金獎提名)。優秀的團隊中也產生了擁有“甘肅省科技功臣”、“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的優秀個人。

篇3

    本文以長三角地區L石化公司為實證研究對象,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取得了第一手的縱向流動過程生產資料,包括年度統計資料生產計劃書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石油資源的縱向流動過程及其各環節的環境效應,提出對策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石油煉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L石化公司主要進行石油煉制及石化產品的加工生產和銷售,擁有煉油、化工等大型生產裝置,原油加工手段齊全,生產技術力量雄厚,已成為千萬噸級的煉油基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之一,未來幾年將建設發展為具有更高產量原油加工能力的煉化企業,進入世界特大型燃油生產企業的行列,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石油資源縱向流動過程石油資源進入微觀層面的縱向流動過程,也即石油的加工過程.石油的加工過程大體可分為煉制和化工兩個部分[16].前者以原油為基本原料,通過一系列煉制工藝(或過程),例如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遲焦化、煉廠氣加工及產品精制等,把原油加工成各種石油產品,如各種牌號的汽油、煤油、柴油、油、溶劑油、重油、蠟油、瀝青和石油焦等;后者是把經蒸餾得到的餾分油進行熱裂解,分離出基本原料,再合成生產各種石油化學制品.從數量上看,石油煉制是石油加工的主要部分,一般燃料占全部石油產品的90%以上[17],同時,L企業石油的絕大部分用于煉制環節,石油化工部分所占比例有限,因此本文對于石油縱向流動的環境效應分析著重于煉制環節.石油煉制過程分為流入、消耗和流出3個部分.其中流入端表示煉制過程中投入的各種物質及其質量;消耗環節代表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物質及損失量;流出部分給出了終端產物及其所占的份額.L企業原油煉化過程中,生產投入物質包括國產原油、進口原油1360萬t,航煤組分油33萬t,及其他如氫氣、催化汽油、甲醇、蠟油、重整料等煉化原料,共計1481.54萬t;加工過程中消耗了包括燃料氣、燃料油、燒焦在內的80.57萬t物質,同時損失掉7.27萬t物質,共計87.84萬t;在經過一系列的工藝環節后,最終得到不同牌號的汽油、煤油、柴油、溶劑油等油品,瀝青、石油焦、輕油、氣體、苯類等產品,以及硫磺、回收污油和氨水等,共計1393.70萬t.

    石油資源縱向流動的環境效應分析

    不可避免地排放出一定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其中,廢氣主要包括SO2、NOx、CO、H2S和煙塵,烴類不凝氣,輕質烴類以及輕質含硫化合物,顆粒物、鎳及其化合物,非甲烷總烴等;廢水主要為含硫污水、含油污水、含鹽污水、含堿污水、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廢渣包括酸、堿廢液,廢催化劑,頁巖渣,油泥,有機廢液,污泥,水處理絮凝泥渣,油泥、浮渣,剩余活性污泥,焚燒灰渣以及檢修廢棄物等.這些廢棄物質對大氣、水體及土壤、生物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廢氣中的含硫氮氣體,極易導致酸雨;又如煉油過程中的廢水如果不能很好地回收或者科學處理,就有可能污染地下水質,匯入海洋后會影響海洋的自凈能力,產生海洋荒漠化現象,進而影響動植物乃至整個區域生態環境;而廢渣對于土壤成份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L企業石油資源縱向流動的環境效應分析按照L企業石油資源縱向流動的主要生產過程,從石油蒸餾、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熱加工、催化加氫和硫磺回收等環節,依據《石油石化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18](以下簡稱《編制說明》),計算出L企業將石油轉化為最終產品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以《編制說明》中設備加工量為參照,認為在一定加工量范圍內,加工量越多的設備,單位時間內的排放量也越多,據此得到L企業不同加工過程的單位排放量,同時L企業某些加工環節會采用多套設備,而每套設備的開工天數有所不同,計算出不同設備的運行時間,最終得到各個煉油過程的排放量.可以看出,雖然L企業石油加工量逐年上升,但是廢水排放量以及噸石油廢水排放量卻呈下降趨勢.2011年,廢水排放總量及加工噸石油排放量比2006年分別下降了21.82%和39.19%.

    建議

    本文依照國家環保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編制的《石油石化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及相關論文、書籍等資料,參考第一手企業生產資料,定量分析了石油縱向流動各環節的污染排放量,明確了石油加工過程所產生環境效應,總結出在整個煉化過程中,催化重整、石油蒸餾以及催化裂化過程的排放量是減少廢氣總量的關鍵,凝結水站、熱工系統、化驗和機修、壓艙水、循環水廠等環節的廢水排放量多,必須針對以上環節加強減排工作,因此提升相應環節的工藝生產技術是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好地促進石油煉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1)提升工藝生產技術,特別需要重視“三廢”減排和回收技術及裝置的研發、推廣投入.如增加加氫精制能力,發展催化汽油異構化、加氫脫硫和催化柴油加氫脫硫工藝,適應加工進口含硫原油需要的配套技術;實施污污分治,把電脫鹽污水、經過脫臭的堿渣廢水以及未全部回用的含硫污水汽提凈化水等高濃度的污水與其他低濃度污水分開處理;發展石油深加工工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2)擴大清潔燃料生產,重視環境友好產品.催化裂化是我國石油加工工藝的主要路線,但是我國加氫、催化重整以及異構化的能力相對較小,而歐美國家的加氫和清潔生產產品生產工藝比例已經達到80%以上,我國目前僅為50%左右.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及汽車工業的發展,清潔燃料的生產是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煉油工業的發展趨勢.(3)完善法規體系,強化監督管理.要進一步完善煉油行業清潔生產的配套規章、技術路線等內容,并制定具體的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要健全監督執法體系,進一步規范煉油企業的生產過程,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實施重點排污企業公告制度,確保清潔生產的有效實施.(4)加強企業間的技術合作和信息交流.確立清潔生產的示范性企業,加快推行石化行業清潔生產,探索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推動清潔生產的管理體系、政策體系和運行機制.同時要積極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外推行節能減排的成功經驗,降低石油煉制過程中的污染物質排放.

篇4

關鍵詞:自限式彈簧支吊架設計 支吊架 集鎖緊系統 限位系統。

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規劃要求,在生產生活中都要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降低廢氣物等對環境污染。

市場前景廣闊。自限式彈簧支吊架主要用于鍋爐本體、電廠的汽、水、煙、風四大管道,化工設備及管道以及燃燒器的懸吊部分,產品主要用于國內外各大石油化工產區、電廠,其中國內用于整個油田市場年建安生產產值總量在600億左右,且年需求量正在以20%的速度遞增。項目產品主要為中、外石油及石化產業相關裝置配套,隨著“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業務快速拓展,產品銷售前景廣闊。

1、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2003 年我國支吊架行業總產值為200億元,2012年,中國支吊架產業繼續速迅猛發展,支吊架行業總體經濟效益均穩步上漲。全行業銷售收入600億元,同比增長90.4%;

單位:萬元

中國的管道支吊架產業,它既不是“朝陽產業”,也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與人類共存的永恒產業,且在中國還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產業。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管件行業更加突出,全國管道支吊架制造廠家近千家,并形成了獨立開發研制一代又一代新產品的能力,產品的技術性能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管道支吊架是經濟發展時代不可缺少的商品,未來將如何發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中國管道支架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可以生產多種不同規格,品種的管道支吊架,已成為當今世界管道支吊架生產和使用最多的國家。同時,輕工紡織、能源化工、電力等支吊架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給支吊架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

2、行業生產技術情況

國內生產普通支吊架的的企業很多,主要有大慶油田裝備制造公司等企業?,F有的彈簧支吊架是按GB10182-88及華東電力設計院,西北電力設計院的技術標準等設計制造。由于使用了圓柱螺旋彈簧支吊架體積大,重量重,特別是對于一些大載荷、小位移要求的場合,用傳統的支吊架,不但材料難以組織、國內工藝加工水平很困難,而且成本很高、重量重,結構不盡合理,現場安裝調整很不方便。而自限式彈簧支吊架架克服了上訴缺點,在應用范圍、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上有絕對優勢。

管道在工作狀態下承受的應力分為一次應力和二次應力。一次應力是指管道在內壓、自重和其它持續外載(包括支吊架反力等)作用下所產生的應力;二次應力是指管道在熱脹、冷縮或其它位移受約束時產生的應力。

自限式彈簧支吊架克服了以往的不足,滿足外部及內部的力或力矩的平衡法則。自限式彈簧支吊架集鎖緊系統、限位系統及防護系統于一體,便于現場安裝位、維護及調試??紤]了一次應力的特點是沒有自限性的缺陷,使管道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受壓變形。同樣,自限式彈簧支吊架也充分對管道使用時易受到二次應力的破壞進行了解決。采用絕熱管托同時具有隔熱、保冷和承重的雙重作用,它采用保溫墊層和保冷墊層,有效地解決了管道的熱量損失和冷量損失的問題,從而保證了管道熱介質和冷介質的安全運行,與非絕熱管托相比可節能70%。

產品結構、制造工藝流程

2.1產品結構

自限式彈簧支吊架按其結構分為:管部、根部結構件、功能件及連接件。功能件主要包括恒力彈簧支吊架、可變彈簧支吊架、液壓阻尼器等。

圖1自限式彈簧支吊架結構件圖

2.2 制造工藝流程

詳見圖2 制造工藝流程圖

結論:

本文在自限式彈簧支吊架的設計上,采用蝶形彈簧 ,自限式彈簧支吊架集鎖緊系統、限位系統及防護系統于一體,便于現場安裝位、維護及調試;可在高溫和惡劣工作條件下工作;在承受沖擊作用時固有頻率基本保持不變,且在大沖擊負載作用產生共振時,具有限制系統響應振幅的功能;具有低頻特性并可承受超載;結構緊湊。整個機構的厚度尺寸方面,其尺寸更小,減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使用于很多空間的夾緊的裝置。通過試驗校核可知:設計結果能夠以自限式彈簧支吊架為研究對象,設計的重點是自限式彈簧支吊架,將所學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機械的設計相結合,通過對自限式彈簧支吊架的結構分析,設計自限式彈簧支吊架總體結構及各組成零件。該設計滿足工作要求。

圖2

參考文獻:

[1]JB/T8130.1-1999 恒力彈簧支吊架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所 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篇5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一種能力型和就業型教育,就是俗稱的“專才教育”[1]。這種專才教育對把握高等職業教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也具一定的操作性。但在當今社會更開放、發展更迅速的情形下,這種目標定位呈現出了極大的局限性。首先,從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看,這種目標下培養出的“專才”極有可能面臨就業難和轉崗難的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流動是通過市場調節的合理配置實現的,競爭就業和雙向選擇是人才市場的基本法則。一個知識面狹窄、技能單一的人,即使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但因缺乏專業間的橫向滲透和伸張,在競爭中也難以占據有利位置[2]。其次,知識經濟日漸凸顯,高科技促使傳統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發生重大變革。技術含量日益提升,產業崗位輪換頻繁。越來越快的崗位變動和職業流動,需要從業者對不同崗位有更強的適應性,進而需要教育不僅要有結構性的嫁接,更應有功能的整合。如果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在多樣多變的社會需求面前無動于衷或束手無策,那么高等職業教育本身的生存發展空間就會漸顯萎縮[3]。

一、專業嫁接的思路

(一)專業嫁接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和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近幾年來,隨著石化行業的振興,以及機構重組、人員調整的結果,各大石化單位急需補充大量人員,尤其是成本低、能力強的高職高專類院校畢業的高技能人才[4]。以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的特色專業是已有57年歷史的石油化工專業,近幾年來,該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而且就業的質量非常高,學生應該在校學習三年,一般情況下,在兩學年還未結束時,幾乎一半的學生已經簽訂了就業單位。就業是高職院校辦學的導向,學院內一些非石化類專業紛紛與石化專業進行不同程度的復合嫁接,比如人文社會科學系和計算機應用科學系,專業嫁接為這些專業學生的就業確實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學生既掌握了共同的專業理論,又能在這些專業理論基礎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應的石化類職業崗位范圍內發生轉移,達到上崗無須過渡,轉崗不必培訓之目的。即專業嫁接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和提高學生就業質量[5]。

(二)嫁接課程基本包括被嫁接專業的必備知識體系

專業嫁接的效果應該達到嫁接專業(比如文科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被嫁接專業(如石化專業)學生應有的必備知識體系,而嫁接專業又有其自身專業的要求,如何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高質地實現專業嫁接,必須要對嫁接專業的課程進行較大規模的整合,嫁接課程基本包括被嫁接專業的基礎、必須、實用、夠用的理論實踐知識。為了將文科類專業與石化專業進行嫁接,開設的嫁接課程有《實用化學基礎》、《石油化工設備》、《石化專業認識實習》。理科類非石化專業與石化專業的嫁接時開設的嫁接課程有《石油化工工藝基礎》、《化工技能取證》。

高職教育提倡理論教學“課件化”、實踐教學“現場化”,尤其在專業嫁接過程中,為提高效率并保證嫁接的目的,更應該做到這點。我們已經為《實用化學基礎》、《石油化工工藝基礎》開發了適宜的電子課件,根據編寫的《石化中試裝置實訓教程》校內講義在學院的中試實訓基地進行為期兩周的現場化教學實習,完全達到了上述要求。

二、文科專業適宜的嫁接課程

開設嫁接的專業課程時,必須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基礎知識的差別,必須將嫁接的課程以恰當的形式組織,以達到擴大知識面而又能夠有效克服因專業性過強導致的生僻難懂,確實使非石化專業的學生通過課程的嫁接掌握石化類專業的基礎知識,實現學生“以一技之長為主,兼顧多種能力”的“通才”教育目標[6]。

(一)化學課程整合

人文系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的化學知識非常有限,文科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往往不感興趣或學習時不得要領,《實用化學基礎》電子課件涵蓋了高中階段化學中的所有重要知識點,并且對化學與材料、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部分進行了擴展,既是對三年高中化學的濃縮與簡化,又能承接部分石化系學生所學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俗稱四大化學)基礎知識。這門綜合性的課程開設一學期,40課時。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40課時內還要理解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能,如果兩個專業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遠,比如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人文系、石化系分別位于東、西兩個校區,學生做一次實驗非常不方便,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我們開發了一套適合文科專業的《實用化學基礎》電子課件,該課件有445MB,刻成一張光盤,《實用化學基礎》共分九章,每章包含有: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講課的提綱、重要知識點、例題、習題,并將與課程有關的動畫、視頻進行了相應鏈接;

flas。模擬有機物分子構型、有機反應歷程、模擬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活潑、易懂,可以節約用于實驗的財力、人力、時間的投入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視頻。課件中有40余個精心收集、制作的視頻文件,比如乙醇的生產過程、有機物的性質、石油的用途等電視片、真實錄像將教學與生產過程緊密相連,除了該光盤中所含的視頻,我們還有另外兩張有機化學操作、無機化學實驗、玻璃儀器的洗滌等教學錄像改制的光盤;

圖片。幾百幅圖片展示了環境污染、化學污染造成的可怕疾病,展示了工業生產的相關圖片;展示了高分子、高科技材料,有利于建立起直觀的印象,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拉近;

例題、習題。每章都有與之配套的例題、習題,制作成word文檔。已經鏈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獨立放置可以更方便查找。

(二)工藝課程整合

文科類專業在學習一定的化學知識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一些石化產品、石化工藝、石化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工藝設備的基礎知識,比如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工商企業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石化產品)、

應用英語(石化方向)三個專業,就開設了一門《石油化工設備》的課程,主要講解一些石油產品、石化原料、化工單元操作及設備等知識,主要是石化專業一些應知的知識點,30課時左右就能夠對石化行業有基本的了解。

(三)實踐課程整合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石化系有著雄厚的實踐教學條件,實踐課時比例超過了理論課時,對于嫁接石化專業的文科專業,我們專門劃出一周的時間為其安排一門《石化專業認識實習》,主要內容包括:

觀看安全教育錄像,對石化企業生產特點、事故預防等有了直觀、感性認識;

參觀石化中試裝置,加深理解所學的工藝知識,親眼看到石油化工生產中的設備、裝置,現場認識管線、儀表、閥門等,能夠在現場摸清工藝流程;

進入化學實驗室親手做1~2個實驗,認識大量現代化分析儀器、小型設備。

三、理科專業適宜的嫁接課程

(一)工藝課程整合

理科專業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有比較扎實的化學基礎,在學習石化類課程時就應該擴展課程,并且適當加深深度,我們針對學院內的理科非石化專業編寫了《石油化工工藝基礎》教材,內容涵蓋石化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藝學》、《石油化工工藝學》和《高分子化學》,按照石化類專業教學計劃,以上前三門課程每門需要講授兩學期,《高分子化學》講一學期。對于非石化類的理科專業,在進行專業嫁接時,不可能按石化類專業的教學課時進行,這樣就必須在教學的內容上提煉出每門課程的最重要、最基礎的知識,除了在教材的編寫上下功夫,開發與之匹配的電子課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工原理》部分的單元過程和設備,需要通過模型、照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展現,常規教學中還需要實驗、仿真、實訓,在不足20課時情況下,大致將《化工原理》主要的精髓學完,必須借助于多媒體的電子課件,在《石油化工工藝基礎》課件中,收集了有關泵、換熱器、精餾塔、吸收塔等大量的動畫、視頻、照片,用于教學的效果非常突出。《石油加工工藝學》、《石油化工工藝學》要講解很多裝置的工藝流程,常規教學利用布質或紙質掛圖,在《石油化工工藝基礎》課件中,流程以動畫或圖片實現,教和學的過程變得輕松,教和學的內容也得到極大的擴充。

(二)職業技能取證

非石化類理科專業,比如我院的計算機應用技術(過程控制)專門開設了《化工總控工技能取證》課程,課程標準與石化專業學生一樣,參加統一的取證培訓和考試,通過2周(60學時)的強化訓練,讓其掌握化工總控工中級工應知應會的理論實踐知識,通過理論考試和上機仿真操作。

四、專業嫁接的效果

(一)嫁接課程教學效果

《實用化學基礎》電子課程于2004年秋季用于教學,連續使用了7年,在教學過程中經多位老師的不斷補充、完善,教學效果與常規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豐富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運用網絡查找資料,寫出有價值的小論文,并且在化學專題演講中表現出較高的水平,這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是難以達到的。

《石油化工工藝基礎》課件于2005年秋季用于教學,多個教師在開設該門課程的10余個班內試用,從老師的反饋和課堂上同學的反應來看,采用電子課件授課與常規的教學相比,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講課的容量得到極大的擴充,而沒有給學生帶來負擔,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許多石化專業的知識,使學生既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又有較強的就業彈性和廣泛的適應性,真正達到了專業嫁接的目的。

(二)嫁接專業就業效果

根據本校招生就業辦公網顯示的石化專業以及嫁接石化類課程專業的就業情況,可以看出嫁接石化類課程的理科專業有油氣儲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過程控制),文科專業有市場開發與營銷(油料儲運)、市場開發與營銷(石化產品)、工商企業管理(石化物流管理)、應用英語(石化方向),越來越多的專業開始與學院的特色專業進行嫁接,且嫁接的程度越來越大。這些專業尤其是文科類專業,在嫁接石化類課程前,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嫁接后就業質量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 祝士明.高職教育專業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D].天津大

學,2006.

[2] 裴建平.有關高職課程設置問題的幾點看法[J].職業技

術教育(教學版),2006,27(2):26-27.

[3] 李曉.淺議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南方論刊,2009,

(10):95-97.

[4] 榮志遠.區域人才資源開發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D].蘭州大學,2007.

[5] 王前新.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發展戰略研究[D].華中科技

篇6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l, China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il refining technology already have good technology base,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accumulation, no matter in hydrocracking, residue hydro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catalyzing and cracking, hydrotreating and catalytic reforming, has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technologies, and in some fields and achieve the world first-class level.

Keywords: oil; Refining technology; Product quality.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X7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引言

50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自主開發了一系列煉油技術,總體上接近國外90年代的先進水平,為保障我國石油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展望未來,研討和制定新形勢下的對策,必將使充滿勃勃生機的中國煉油工業再創輝煌。

1中國煉油技術的發展歷程

中國煉油工業迅速發展,迄今總的原油加工能力已達2.63億噸/年,2001年加工原油2.099億噸。但是,中國石油產品質量還相對較低,汽車排氣污染控制愈顯重要。中國已加入W T O,不斷提高煉油技術水平,盡快與國際接軌。截至2001年統計,中國石油探明儲量33億噸,儲采比19.9年。2001年中國進口原油6033萬噸(凈進口5270萬噸),其中,進口含硫原油2343萬噸,含硫原油進口量已由10年前占3%增加到2001年占39%。 “十五”期間內,國內原油生產不會有太大增長,中國將繼續加大原油進口力度,預計2005年進口原油將達1億噸,含硫原油將占重要份額。為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原油資源,應堅持走深加工道路。

2 世界煉油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2.1 初級階段(1861~1911 年):美國是最先興起使用煉油工藝技術的,當時煤油是唯一的產品,世界上第一座煉廠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建成,當時安排了這樣一個設計,將一個直徑約 7ft 的密封鑄鐵罐,放入密封的鑄鐵罐,從頂部釋放出的蒸汽通過 1 圈浸在流水中的管子冷凝獲得產品,這個實驗安排于1861 年。

2.2 發生階段(1911~1950 年):1914 年出現熱裂化工藝,隨著裂化工藝技術的發明與應用,汽油被大量的生產。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對汽油的需求迅速增加,更加促進了熱裂化工藝的進步,1930 年標準石油公司發明了延遲焦化工藝,1942 年出現了界上第一套 FCC 工藝裝置。1948 年又出現了催化劑噴霧干燥技術。這種技術主要采用FCC、臨氫重整、鉑重整等一次和二次加工手段,生產出汽油產品。

2.3 發展階段(1950~1990 年):到了 20 世紀 60~70 年代,煉油技術實現了跳躍式發展,主要煉油國家從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擴展到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出現了雙金屬和多金屬重整催化劑,此時的煉油工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2.4 完善階段(1990 年至今):從 20 世紀 90 年代以后,煉油技術沒有什么重大的發展,煉油工業主要是在煉廠規模和煉油裝置的大型化方向取得了一些進步,在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和增加原油加工的靈活性方面有了一些創新,同時,還在石油產品收量和質量方面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3 世界石油煉制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對石油資源的需求的日益增長。根據對煉油技術的發展的幾個階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煉油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受當時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另一方面又受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的制約。因此,在當今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的趨勢下,石油資源的快速消耗必然導致新技術的應運而生,當今世界煉油技術發展的焦點集中在重質/劣質原油的加工和改造上,因為好多的原油供應做不到位,原油供應出現日益重質化和劣質化的現象,這些問題使我們目前急于解決的。

從第16屆世界石油大會、2000年以及2001年美國石油化工煉制工作者年會上發表的有關石油煉制的論文來看,未來十年世界煉油技術朝著重視清潔燃料的生產與創新、以及綜合管理幾個方面發展。目的是為了適應未來煉油事業的發展。

3.1 清潔燃料的生產技術 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CH、CO、CO2、NOX等)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源之一。生產清潔燃料成為當前推動煉油創新技術的主流。它可以降低汽車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大氣污染,按照國家規定,未來車用汽、柴油都必須采用“超低硫”,最終都趨于歸向“無硫”,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煉油工業要大力開發加氫技術和高辛烷值汽油組分生產技術。以保證環保環保染料的供應充足。

汽油脫硫技術:汽油中 90%~99%的硫來自 FCC 汽油,FCC 原料預加氫雖可脫除 90%~95%的硫,但要達到 FCC 汽油硫質量分數

柴油超深度脫硫技術是一個以高硫直餾柴油為原料[w(S)

3.2 升級換代與創新技術 煉油工藝技術的發展當數重油加工技術最為重要,把廉價的重油轉化成高附加值的輕質產品,這是煉油的生命線。其主要做法如下:①天然氣合成液體烴技術。進入 21世紀后,原油價格偏低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就近將天然氣、煤炭合成為液體烴或其它石油產品將有利可圖。②汽-電聯產和氫-汽-電聯產技術。采用加氫脫硫-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工藝處理劣質渣油要比采用延遲焦化、減粘裂化、溶劑脫瀝青要好得多,但技術并不成熟,經濟也不合算。③反應蒸餾技術。反應蒸餾可將過程集成,節省投資和操作費用。④納米技術。納米技術將主要應用在煉油的催化劑和添加劑上。

4 結論

現有煉油技術多數都已有數十年的歷史,雖已達到很高水平,但仍有發展的余地。為了適應原料油性質的變化,各種技術一直在不斷改進和提高,以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經過改造或擴建的煉油裝置一定要與工藝和催化劑技術同步進行,同時,還應朝著煉油化工一體化方向發展,只有增強煉油裝置的原油適應性,使煉油裝置得到優化,才能夠帶動產品結構優化,從而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收率,降低消耗和能耗,提高經濟效益。在管理方面,我們還要努力實現應用信息技術管控一體化,使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達到穩定優化運行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姚國欣,劉伯華.21世紀的煉油技術和煉油廠(2)[J].煉油技術,2001.

篇7

關鍵詞: 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教學質量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appraisal system;establishment;teaching qua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3-0186-02

0引言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構建科學完整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能夠客觀正確的反映和評價實驗教學質量的好壞,認識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對推進實驗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實驗教學管理科學化有重要的意義[1,2,3,4]。實驗教學有別于理論教學,不同學科和類型的實驗各具特點,故有必要構建獨立的比較適合于我?;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際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5,6,7]。

1化工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實際背景

我校化工專業的基礎是始建于1956年的廣東石油學校石油煉制專業,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大部分已經成為石油化工各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骨干、領導干部,為國家的石油化工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皬V東油校”在全國石化、石油行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200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繼續保持石油化工的特色和優勢,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石油化工方向),是學校的龍頭專業,2009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被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瘜W工藝學科是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長期以來,該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石油化工行業的應用型人才。

2構建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路

2.1 評價體系的設計原則

2.1.1 要素性原則實驗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實驗教學質量評估指標必須全面、準確地反映實驗教學的質量和特色,體現與實驗教學質量相關的因素。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實驗條件、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改革、教書育人等方面的內容。

2.1.2 客觀性原則指標體系要盡量反映教學質量的客觀狀況,在實驗教學質量評價中,要真實全面地收集評價信息,客觀公正地作出評價結論,力求避免人為因素的負面影響[8]。由于教師、學生是實驗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對問題的判斷也不同,尤其是學生,對教學質量的判斷最有發言權。因此,評價時宜采取他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式。

2.1.3 科學性原則遵循科學的教育學原理和統計學的資料分類要求。各項指標要針對實驗教師的教學特點,具有相對獨立性,使各指標間成為既相關又不重疊,更互不矛盾的有機整體,以提高評價的效度;各指標內涵明確,條目簡明,指標的尺度適宜,同時指標應具有良好的可測量性,便于定量處理,比較容易獲得綜合性結論,以提高評價的信度[9]。

2.1.4 導向性原則通過評價指標和評價結果,使教師了解各方面的反饋意見,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激勵實驗教學人員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綜合素質。

2.1.5 可行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設計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從實際出發,既要力求客觀和全面,又要符合學校實驗教學實際,評價依據易于獲取和比較,數據來源真實可靠,評價操作簡便易行。

2.2 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

2.2.1 教學態度實驗教學人員對工作的敬業愛崗程度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教學態度指標主要包括師德修養,課前備課充分,講解清晰,操作熟練,能按時、準時上下課,實驗紀律、操作要求嚴格,實驗報告批改認真。

2.2.2 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注重啟迪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指標主要包括實驗項目選擇、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教學模式、實驗考核方法等。

2.2.3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體現分層次、多模塊的特點。教學內容指標主要包括授課計劃,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材、實驗項目更新、實驗進度與理論教學協調、與實踐密切結合、反映近代科技的成就等。

2.2.4 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是反映學生獲得的學科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重要指標。教學效果指標主要包括實驗成績、實驗報告、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實驗興趣、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驗創新成果、實驗開出率等。

2.3 評價實施方法

2.3.1 學生評價學生是實驗教學最直接的對象,自始至終參與實驗教學的全過程,對于實驗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儀器設備的準備等感受深刻,能夠根據自身的體驗,根據實驗教學人員的經常性表現來評價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較準確的評判,反映客觀的實際情況,評價最具權威性,所以學生應該成為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評價者。

2.3.2 實驗教學人員自我評價實驗教學人員根據評價指標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逐項自查,然后得出結論,此方法可以使實驗教學人員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自查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進。

2.3.3 同行、領導、專家評價同行教師因為專業相近、工作性質相同,所以他們的評價更為切實可靠。因此應該組織實驗室(中心)實驗教師每學期對他人開出的實驗課至少聽課二至三次,這一過程既能為他人的進步提出有益參考,又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管理干部作為教學質量的評價者,不但要認真落實評價工作,而且要參加檢查性聽課。專家主要通過對某一課程的多次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態度、對教材的理解、創新和改善等做出評價,并將新要求反饋給教師。專家的評價和建議將有助于教師更深層次地追求教學質量的提高[10]。

3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施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 實施效果分別進行了實驗教師自評、教師同行評價、領導評價、專家評價和學生評價,分別對2006、2007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8個班級(共304人),2007級油氣儲運專業1個班級(共38人),2007、2008級石油產品生產技術專業(專科)7個班級(共277人)的學生進行了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計算、分析,評價結果表明:得分最低的是教學方法,平均得分率(實際得分/理論分值)為92.4%,得分率最高的是教學態度,為93.3%,其次是教學內容,得分率為93.0%,教學效果的得分率為92.7%。

3.2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由于實驗教學過程的復雜性,通過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分析,化工專業實驗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2.1 實驗方法需要優化傳統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填鴨式”講解實驗步驟,提前為學生調試儀器、配好試劑等,采用“手把手”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綜合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索的樂趣。①多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條件自擬實驗方法和步驟,自行選擇和調試儀器,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力爭獨立解決。②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實驗室的建設,讓學生先通過網絡實驗室觀看實驗教學錄像進行預習,實驗開始之前由實驗教師對學生進行抽查,課后處理實驗數據、撰寫實驗報告和論文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3.2.2 實驗場所不足隨著近幾年學校不斷擴招,學生人數大幅增加,在實驗實施過程中實驗場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申請購買的儀器設備及實驗藥品未能及時送到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3.2.3 實驗教學人員需要加強培訓化工專業實驗室所涉及的實驗專業性較強,要求實驗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及相近學科的新進展、新理論,不斷更新實驗方法和手段,及時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應對實驗教學人員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4小結

通過構建科學完整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把實驗教學質量的目標管理和過程監控有機結合起來,優化實驗教學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夠客觀正確反映和評價實驗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能對實驗教學各環節能形成監督考核機制,對比查找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形成教學質量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引導實驗教學工作在穩定中求發展,在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使極富創造性的實驗教學工作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李洪兵.構建符合我校實際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J].科技信息,2008,(9).

[2]喻強,孫正強.淺析實驗教學質量的評價[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1).

[3]李紅,陳步云,徐理軍,潘文杰,朱月亮.構建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升實驗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6).

[4]聞亮.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5).

[5]趙則海,戰春梅.高校理工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的思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6]羅正祥,郝欽偉,高翔.面向21世紀工科院校實驗室建設模式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2):9-11.

[7]尹雷方,李洪濤,蘆小蘭等.工科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J].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88-93.

篇8

系統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專業理論和技術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法規,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技術狀況和發展趨勢;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的技術問題,業績顯著,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或引進、消化和吸收新技術中取得良好效果;發表、出版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論著;有培養專門技術人才和指導工程師工作的能力;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獲取信息及進行學術交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于從事以下專業技術和技術管理工作的人員:

(一)化工專業:煉油、石油化工(含有機合成、高分子化工)、煤化工、橡膠工業、無機化工等。

(二)精細化工專業:農藥、染料、涂料、顏料等精細化學品,醫藥(含各種原料藥、藥物制劑)等。

(三)化工機械專業:化工設備及壓力容器的設計、安裝等,化工企業中電氣、自控與儀表、供排水、熱工等。

(四)其他專業:化工醫藥企業的技術管理、化工分析、科技信息、標準化等。

第二章申報條件

第三條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年度考核均h合格(稱職)以上。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以上。

(三)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3年以上。

第四條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

(二)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

(三)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四)取得大學??茖W歷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或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五)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第五條繼續教育條件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結合實際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六條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一)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并在某一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

(二)熟悉國家有關的法律、技術法規和政策。

(三)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規章,基本掌握相關專業的有關知識。

(四)熟悉本專業國內外技術狀況和發展趨勢。

(五)對處理重大和關鍵技術問題進行總結分析,能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技術發展規劃。

第七條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主持組織或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參加過市級以上重要工程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二)曾主持市級以上重要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并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三)主持過2項以上市(廳)級以上重點科研項目。

(四)有主持或作為技術骨干參加省(部)級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現場施工、安裝工作的經歷。

(五)主持或作為技術骨干參加過技術較復雜的大、中型項目中的某關鍵工序的.設計。

(六)作為主要參加者承擔過技術復雜的大、中型項目建設,或中型以上企業的廠址選擇、擴建方案的確定達2項以上。

(七)主持或負責本廠生產技術發展規劃、重大生產技術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八)主持過l項以上中型或2項以上小型企業的生產和工藝評價,或產后評估、設備與工藝的選定,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九)主持過2項以上重要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并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八條業績、成果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市(廳)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二)獲本專業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l項以上,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負責或主要參加的科研設計項目獲市級以上獎勵,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四)市(廳)級以上重點項目或對行業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的重點項目的研究、設計、制造、生產技術管理及相關任務的主要完成者,成果通過鑒定或驗收。

(五)主持或主要參加的技術改造或新技術推廣項目獲市級以上獎勵。

(六)在某一生產技術方面作出突出成績或開發新產品、擴大應用新領域等方面有顯著成績,受到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表彰。

(七)將科技成果應用于生產,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同行專家鑒定確認。

(八)負責完成2項以上技術難度較高的化工、醫藥產品的研究、i.~-i.t-、制造和生產技術管理,經同行專家評審或鑒定,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九)負責完成2項以上省(部)級或3項以上市(廳)級科技進步推廣項目,并轉化為生產力,經實踐檢驗,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十)提出1項以上科技建議,為省(部)級有關部門采納,經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對科技進步和行業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

(十一)完成本專業的重大技術分析和市場分析,被有關方面采納,經實踐驗證,基本正確。

(十二)承擔或主持國家、行業、地方技術標準的制定、重大項目技術規范的編寫,并獲批準、、實施。

(十三)完成對重大項目有指導作用的有關情報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編,提出系統報告。

(十四)完成1項以上大型或2項以上中型成套工程項目國內外招投標、施工、驗收任務。

第九條論文、著作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發表、出版、撰寫NO-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編著者)、專業文章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

(二)在省級以上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或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宣讀本專業論文2篇以上。

(三)為解決復雜、疑難的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有較高水平的重大項目的立項研究(論證)報告3篇以上。

第十條外語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全國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考試,其應用水平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國,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并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職稱)部門的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計算機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全國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核),其應用能力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廳組織的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

(四)參加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二條

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應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條規定的材料,并按規定程序送評。

第十三條

篇9

關鍵詞:金融危機  、 聚乙烯  、SWOT分析

 

Abstract

Since 2008 by the American sub-loan crisi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Express swept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evolv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 noticeable decline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us make it developed almost the whole country into a recession. At the same the world economy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conditions, th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become more and more. Since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PE industry has a greater impact. Therefore,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how to fa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how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economy we need to further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ethylene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and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idea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Keywords: financial crisis ,PE ,SWOT analysis          

正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選題背景和意義……………………………………………………………1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2

第二章 聚乙烯市場概況 ………………………………………………4

第一節  聚乙烯行業的特點 ………………………………………………………4

第二節 世界聚乙烯市場  …………………………………………………………4

第三節 中國聚乙烯市場……………………………………………………………6

第三章 金融危機對我國聚乙烯行業的市場影響分析 ………………8

第一節 金融危機對聚乙烯市場的影響表現………………………………………8

第二節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機對我國聚乙烯行業的市場影響分析………… 9

第四章 聚乙烯行業擴大市場、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建議…………12

第一節  政府角度采取的對策 ………………………………………………… 12

第二節 聚乙烯生產企業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市場采取的對策 ………………12

第五章 結束語…………………………………………………………16

參考文獻 ………………………………………………………………17

致 謝……………………………………………………………………1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和意義

金融危機又稱經濟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包括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 。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其特征是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眾所周知,當前的世界正在經歷著自1929年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 深的金融危機,有的人把這個稱為“金融海嘯”。

這場危機自美國開始迅速向全球擴散,目前美國金融危機的演變已經呈現出五大趨勢,也就是次級房貸的危機向優質房貸危機延伸,危機向信用危機演變,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蔓延,危機從銀行業各個行業領域擴散,在全球化背景下,這樣的危機不可能只關乎經濟發達的國家,也關系到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世界經濟危機對聚乙烯行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外貿訂單下降,與經濟危機來臨之前數據相比較,整個聚乙烯行業訂單減少。外商違約現象嚴重;外商“逃帳”、“賴帳”現象嚴重,很多企業貸款無法收回;國際貿易爭端增加,外商轉嫁危機。

因此,本文擬進行金融危機下聚乙烯市場分析的研究。從實踐意義看,有利于總結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把握全球聚乙烯市場變化發展趨勢,促進我國聚乙烯行業發展。就理論價值而言,雖然目前對金融危機下的市場營銷的研究實現了“點”到“面”的轉變,但在對某個“點”,的研究上還不夠深入,“面”的范圍還不夠全面。通過科學的研究金融危機下的市場情況、市場營銷行為,得出對策和措施,希望能為國內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借鑒的材料。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聚乙烯(PE)

PE,全名為Polyethylene,是最結構簡單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聚合而成,根據密度的不同分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應用最廣泛,是五大合成樹脂之一,聚乙烯可以能用來生產薄膜、管道、容器、單絲、日用品等,也可以用作為電視的高頻絕緣材料。聚乙烯的種類主要分三大類,一類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二類是低密度聚乙(LDPE)、三類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二、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是對市場供求、生產、特點、市場容量及吸引范圍等調查資料所進行的經濟分析。

目前對行業、市場分析方法很多,如PEST分析法,五力模式分析法,SWOT分析法。

(一)PEST分析法

分析宏觀環境的一個常用的工具是PEST分析模型,即將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劃分為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四個領域,分析每個領域中企業密切相關的因素。

(二)五力分析法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法與PEST分析法等其他市場營銷工具類似,但它更側重于單一業務或戰略事業單位(USB,Strategic Business Unit)而非單一產品或系列產品。五力分析法包含五個重點,分別是:市場準入的威脅(the threat of entry),買家的力量(the power of buyers),供應商的力量(the power of suppliers),可替代產品的威脅(the threat of substitutes),競爭對手(competitive rivalry)。

(三)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

影響聚乙烯市場的因素太多,主要因素有國際原油市場、國內供應和需求增長速度、國際PE市場、國家政策法規的影響、石化行業的周期性、下游制品市場狀況。本文擬運用SWOT法開展對聚乙烯市場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  聚乙烯市場概況

第一節  聚乙烯行業的特點

一、市場規模大、交易者少

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購買者。聚乙烯是中間產品,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制造出最終的產品。與其它產品相比較,聚乙烯產品的規模比較大,購買者比較少,賣方的數量也不多。即使生產同一種產品的企業比較多或使用同一種聚乙烯產品的企業比較多,整個化工產品市場也只有少數企業占統治地位,被少數買方或賣方所控制,這是追求經濟規模的結果。

二、生產商合作競爭

聚乙烯生產商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開發新產品或降低老產品成本都是通過開發新工藝來實現,并需要大量的投入。通過合作開發,利用不同企業的優勢,可以減少每個企業聚乙烯的花費,并縮短開發時間。

三、派生需求和相互替代品

聚乙烯產品是中間產品,最終需求帶動需求,即派生需求。聚乙烯產品供應商關注與他們的產品有關的最終產品的需求。由于許多化工產品之間可以相互替代,因此價格的波動或其它因素會使得替代品或多或少占領被替代品的市場空間。聚乙烯也如此。

第二節  世界聚乙烯市場

一、世界聚乙烯市場生產情況

(一)世界聚乙烯工業生產現狀

近年來,世界聚乙烯市場持續增長(見表2—1)。2008年,聚乙烯市場生產能力達到8140萬噸,今后幾年, 歐洲LLDPE需求的年增長率為8%~10%。預計至2010年時,全球聚乙烯年產能將達到8800萬噸,至2010年時全球聚乙烯消費量約7700萬噸。

表2-1近年世界聚乙烯產量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8年

生產能力5900萬噸,產量5000萬噸 生產能力6200萬噸,產量為5600萬噸 生產能力6786萬噸,產量5836萬噸 聚乙烯市場達到8140萬噸

數據來源:tjsj.baidu.com/pages/jxyd/30/37/a7fae84f86131dbe02ab70de9fe1d4ed_0.html

(二)世界聚乙烯工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

2007年,世界最大 10家聚乙烯生產商占世界總能力的49.92%。大型化、專業化,基地化及煉化一體化的趨勢正在逐步顯露。由于聚乙烯工業不斷并購重組使主要聚乙烯生產商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全球前十位聚乙烯生產商分別為:陶氏化學公司、??松梨诠尽?顾瘜W公司、馬塞爾公司、雪佛龍-菲利浦斯公司、北歐化工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BP公司、諾瓦化學公司、阿托菲納公司等。

表2-2  2007年全球10大聚乙烯生產商情況

公司 產能 (千噸) 產能份額(%)

陶氏化學 7,563 9.47

??松梨?nbsp;6,757 8.46

雪佛龍菲利普斯 4,026 5.04

沙特SABIC 3,585 4.49

BP Solvay 3,348 4.19

Basell 2,811 3.52

三星化學 2,616 3.28

Borealis 2,206 2.76

阿托菲納 2,056 2.57

PolimeriEuropa 1707 2.14

總計 36,675 45.92

數據來源:2007年全球聚乙烯發展分析報告

二、亞洲聚乙烯消費增長情況

亞洲聚乙烯市場增長加快,亞太地區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中東地區依托其原料優勢,聚乙烯工業發展迅猛,已成為世界主要聚乙烯生產地區。2002年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收購荷 蘭DSM公司石化業務后正式進入西歐市場,并開始在西歐本地從事聚乙烯生產和銷售。在東北亞,中東則取代韓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聚乙烯進口來源地區。此外,中東還向非洲部分國家出口PE產品,并計劃向拉美國家出口聚乙烯樹脂。到2010年時,中東聚乙烯樹脂將出口到世界各地,遍及亞洲、非洲、歐洲、拉美及北美地區,出口總量將高達1200萬噸/年,而2002年中東聚乙烯出口量為400萬噸/年, 2004年中東聚乙烯出口量為510萬噸/年。  簡言之,中東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樹脂出口地區,而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PE樹脂進口國。綜合中東聚乙烯樹脂價格優勢和中國PE產品加工優勢,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薄膜和包裝袋最大出口國。

第三節 中國聚乙烯市場

一、我國聚乙烯市場生產情況

我國聚乙烯工業是 1958年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的。我國已經擁有一大批骨干生產廠和科研單位,初步形成了科研、生產、開發、應用較完整的聚乙烯工業體系。許多大型石化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裝置,正在擴建或即將建成投產,以進一步提升中國聚乙烯的生產規模和能力。盡管如此,國內的產量仍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據資料顯示,國內聚乙烯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在19%以上,其中塑料行業的需求量以每年約9%的速度遞增。

表2-3  1998-2004年聚乙烯產量統計表 (單位:千噸)

項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生產能力  2,833 3,100 3,250 3,250 3,650 4,300 4,560

產量  2,388.5 2,810.7 3,053.54 3122.40 3547.00 4132.00 4413.0

開工率% 84.31 90.67 93.96 96.07 97.18 96.09 96.78

年產量增長率(%) 10.99 17.68 8.64 2.26 13.60 16.49 6.80

數據來源:《2005年中國聚乙烯學會會年鑒》

目前,中國的聚乙烯生產能力已具備相當規模,聚乙烯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5家,在25噸以上的企業有4家。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產廠家有9家,生產裝置有11套,總能力為146.5萬噸/年,2003年產量為146.32萬噸,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生產裝置有7套,生產能力合計為83.5萬噸/年,約占我國HDPE總生產能力的57%;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的生產裝置有4套,生產能力合計為63萬噸/年,約占我國HDPE總生產能力的43%。

表2-4   中國主要的聚乙烯生產廠家

廠家 生產能力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18.0萬噸/年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38.5萬噸/年

揚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15.0萬噸/年

齊魯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14.0萬噸/年

大慶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22.0萬噸/年

遼陽石油化纖公司 生產能力為7.0萬噸/年

蘭州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14.0萬噸/年

獨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產能力為20.0萬噸/年

數據來源:《2005年中國聚乙烯學會會年鑒》

二、我國聚乙烯消費發展概況

聚乙烯消費量最大領域是薄膜制品,隨著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快速的發展,為聚乙烯業營造了有利的發展氛圍,聚乙烯(PE)產業更是以較快的速度增長,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PE)薄膜出口國,大量出口美國、日本和歐洲市場。預計到2010年我國聚乙烯的產量將達到1700萬噸,國內聚乙烯需求量將達到1414萬噸,聚乙烯市場開發前景看好。2005-2010年國內聚乙烯裝置擴建和新建裝置所增加的能力較多。2005年揚巴、上海賽科、大慶都有新的PE裝置投產,預計 2010年國內新增PE產能600萬噸/年以上,國內產能可達1200萬噸/年,產量預計900-1000萬噸。

    我國還是世界聚乙烯第二大消費國,我國進口主要來源:韓國、中國臺灣、沙特、新加坡、日本、美國、卡塔爾、印度、馬拉西亞、泰國、俄羅斯、加拿大和阿聯酋等。國產料以中低檔產品為主,主要的競爭對手來自中東、韓國、臺灣、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區。尤其是中東地區的生產商具有明顯成本優勢,沙特正在逐步取代韓國成為中國的第一大PE供應國。

總體來說,當前國內外聚乙烯市場主要表現在:一是聚乙烯行業的發展呈非穩定發展態勢,主要特點是需求連續變化,而產能間歇式增加。二是區域間供需不均衡。美國發展聚乙烯工業時間長,對全球貿易影響最大,但由于國際油價的上漲,出口地位已逐漸減弱;出口的后起之秀是中東,聚乙烯占全球貿易量40%。韓國、新加坡、日本、中國臺灣也是聚乙烯出口型國家(地區)。中國則是聚乙烯貿易量最大的市場。三是全球政治經濟事件的影響。亞洲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需求減少,金融經濟危機加劇經濟衰退,聚乙烯需求下降到最低點。

第三章 金融危機對我國聚乙烯行業的市場影響分析

第一節 金融危機對聚乙烯市場的影響表現

金融危機影響聚乙烯生產企業波及面廣。受影響的還主要是出口美歐市場的企業,出口美歐市場以外的聚乙烯生產企業也開始受到影響,一些出口日、韓等國的企業也紛紛被殃及,出現訂單下降、客戶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企業出口受限,定單直線下降。自2008年來,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聚乙烯生產定單直線下降,平均外貿定單的減少大約達到30%。聚乙烯生產企業受國際、國內經濟放緩趨勢影響,迫于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產品價格下跌所造成的壓力,許多聚乙烯生產企業選擇適時限產、停產。而停產和減產,意味著企業生產經營的停滯,在財務費用、人員工資支出的壓力下,企業的經濟效益繼續受到嚴重影響。

企業融資困難,資金鏈緊張。面對全球的經濟危機,聚乙烯生產企業由于產品銷售下降,庫存的增加,貨款拖欠嚴重,流動資金嚴重不足,聚乙烯生產企業正常的經營和投資無以為繼,發展受到限制。多家聚乙烯生產企業表示“經濟危機帶有來太多的資金問題,公司的運營資金緊張,對公司生產工作帶來嚴重影響”。

外商違約嚴重,貨款收回困難。世界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巨大,聚乙烯生產企業出口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外的商家也開始毀約。外商違約致使聚乙烯生產企業庫存大量的增加,中小企業資金原來就不充足,違約后使一些企業現金流斷裂。在外商不能履約時,便會給聚乙烯生產企業帶來損失。一筆大額合同的貨款不能按合同規定及時收回,影響其企業的資金周轉,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外商惡意轉嫁危機,企業損失重大。世界經濟危機對聚乙烯生產企業影響,還包括惡意轉嫁風險。金融危機使國外銀行流動性的驟減,發生占用客戶結算資金的現象,這也影響聚乙烯生產企業資金周轉,更給企業帶來了壓力,聚乙烯生產企業接單既要看進口商信譽,又不得不考慮對方結算銀行的信用 狀況。 一方面使許多進口商資金斷裂、信用下降,向銀行融資難、開證難;另一方面,聚乙烯出口企業因對方信用下降,在資金結算方式上更多地采取了信用證、預收款的形式,也使許多交易無法進行,訂單減少。

第二節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機對我國聚乙烯行業的市場影響分析

一、 SWOT法簡介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從整體上看,SWOT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SW,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第二部分為OT,主要用來分析外部條件。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避開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并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根據這個分析,可以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明確哪些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點兒的事情,哪些屬于戰略目標上的障礙,哪些屬于戰術上的問題,并將這些研究對象列舉出來,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有利于領導者和管理者做出較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行業分析,在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分析出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能力因素。然后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SWOT矩陣如圖所示)。最后,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圖3-1  SWOT矩陣圖

SWOT方法的優點在于考慮問題全面,是一種系統思維,而且可以把對問題的“診斷”和“開處方”緊密結合在一起,條理清楚,便于檢驗。因此,本文通過引入SWOT分析法,對聚乙烯市場進行分析。

二、 金融危機對我國聚乙烯行業市場影響的SWOT分析

(一)聚乙烯行業發展的優勢

行業市場規模大。我國進入世界聚乙烯生產和消費的大國行列,我國聚乙烯工業蓬勃發展,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在全球聚乙烯進口貿易舉足輕重。2007年,我國聚乙烯產量達到599.3萬噸,消費量達到1084萬噸。

有穩定的顧客群。我國聚乙烯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有穩定的顧客群。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購買者。聚乙烯是中間產品,使用單位將購買的聚乙烯進一步加工,制造最終產品。化工產品再加工比較復雜,一旦確定了操作條件,生產商不愿改變,這就要求穩定的原料來源,包括數量和質量。購買者一旦確定聚乙烯產品,會規律性重復購買,并且形成“習慣”。

(二)聚乙烯行業發展的劣勢

    中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少。金融危機下,我國聚乙烯品種質量缺少國際競爭力,主要表現是中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少;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多,利潤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少。因此必須對問題和潛在的危機有正確客面認識,把握有利時機,避開不利因素,確保聚乙烯行業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此外,中東地區憑借其原料優勢,通過乙烷來生產聚乙烯,收率高并且成本低。在對國內價格形成上檔壓力。

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口需求降低。金融危機下,我國聚乙烯出口需求減少,以塑料制品出口為例,金融危機發生后,全球經濟增速下滑,技術性貿易壁壘出現以及貿易摩擦加劇,國內塑料制品出口或將繼續走弱。2008年1-11月,國內塑料制品累計出口6667372噸,比去年同期減少4.6%。金融危機下,從世界范圍看,聚乙烯總體供大于求。聚乙烯需求年均增速為4%-5%,產能增速則為5%-6%。以2008年為例,全球聚乙烯產能7812萬噸,需求6586萬噸。未來十年全球聚乙烯擴能加速??傮w看,產能增速持續大于需求增速。

(三)聚乙烯行業面臨的市場機遇

國家政策支持。面對金融危機,聚乙烯行業面臨新的市場機遇。我國政府應急救市,出臺包括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注資、國有化或接管金融機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新興經濟體和一些受危機影響嚴重的企業援助等政策舉措。

發展潛力巨大。聚乙烯市場與宏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我國聚乙烯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產量增加,產品應用也不斷擴大,將更加廣泛地應用于紡織、汽車、日用品、醫藥、農業、信息產業、建筑裝飾、家用電器等各部門。全球 GDP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 2007年 GDP增長率為 9%,全世界 GDP平均增長率為 4.3%。中國經濟成長率高于全世界,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聚乙烯市場需求也逐年提高,很有發展潛力。

國內需求加大。面對金融危機,我國處在聚乙烯發展的機遇期,也是我國聚乙烯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時期。金融危機后,政府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內需。我國農村消費潛力巨大,升級性消費也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作為農業大國,對薄膜、編織袋、管材、電纜料、容器、周轉箱等制品需求旺盛,因有國家調控支撐,類似小麥、玉米之類的糧食價格也將保持相對穩定,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地膜需求。這種情況帶動聚乙烯消費量增長。

(四)聚乙烯行業面臨的市場挑戰

市場信心受影響。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衰退,市場信心下降,市場動蕩的使市場存在著不確定性,此外,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影響著聚乙烯企業融資和聚乙烯行業發展,未來市場信心仍然不足。

聚乙烯行業受基礎能源價格影響??傮w利潤率下降,聚乙烯最低價格是受原油等基礎能源價格支配的,如我國發展很快,使電力短缺,電價上漲,直接導致了聚乙烯行業成本的上漲。而化工產品的最高價格則是由市場決定的。隨著化工業的逐步成熟,行業固定成本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所占比例提高,供需趨于理性平衡,壟斷利潤向平均利潤轉移,化工產品總體利潤率是下降的。

原料短缺制約。是聚乙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石油減產影響聚乙烯行業的發展,聚乙烯產品是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的需求將帶動對化工產品的需求。這種相互依賴性要求化工產品供應商關注與他們的產品有關的最終產品的需求,注意下游產品的趨勢,減少下游產 品需求的波動對上游供應商的影響。在原料短缺時,原料價格波動大于產品價格波動,2007年產品價格波動系數分別如下:聚乙烯 9%。

三、總結

    通過SWTO分析,可以發現,金融危機下我國聚乙烯行業的優勢有行業市場規模大、有穩定的顧客群。劣勢有生產工藝落后,出口需求降低。機遇有國家政策支持、發展潛力巨大、國內需求加大,挑戰有市場信心受影響、受基礎能源價格影響、原料短缺制約。

第四章 聚乙烯行業擴大市場、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建議

      本章主要根據上文SWOT法的分析結果,并結合我國聚乙烯行業市場特點,為聚乙烯行業擴大市場、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議。

第一節 政府角度采取的對策

一、著力減輕聚乙烯企業負擔。

政府根據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出臺了提高出口退稅率、降低聚乙烯企業稅率等政策,但是還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減輕聚乙烯企業負擔。如進一步降低出口稅率,放寬出口限制,鼓勵聚乙烯企業出口。同時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我國企業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企業用工方面,給予我國企業更多的靈活性,盡可能的降低用工成本,幫助企業穩妥的減員分流,增強持續經營的活力。

二、加大對聚乙烯行業服務力度。

加大對聚乙烯行業服務力度,增強聚乙烯行業發展的動力。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促使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步伐,全方位提高政府對行業的服務水平。政府部門要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強化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盡力幫助聚乙烯行業解決實際問題,穩定企業的投資信心,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決心和信心。

第二節 聚乙烯生產企業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市場采取的對策

在當前的困難環境下,聚乙烯生產企業要堅定信心,要采取應對措施,從技術創新、調整結構、控制費用支出、挖掘自身潛力、回籠資金等方面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盡量減少金融危機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具體如下:

一、制定適宜的國際貿易戰略

制訂戰略的時候主要考慮收集企業內部信息、考慮企業內部因素為主。面對全球的金融危機,聚乙烯生產企業要關注來自國內國際信息、關注國內國際市場。還要注意同行或競爭對手的動向與信息。只有瞄準國際同行的高標準作為戰略目標去奮斗,才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搶占一席之地。此外,由于市場復雜多變,國內國際經濟、技術、金融等變化很快。聚乙烯生產企業在制定國際貿易戰略上,要適應這種千變萬化的客觀環境。一定要轉換以前的國內市場經營思路,努力探索和打開新的國際市場。

另外,要改變出口經營格局過于雷同的問題,聚乙烯生產企業應集中主要資源用于建立自己獨特的優勢,如獨特的營銷渠道、獨特的營銷手段、獨特的核心產品、獨特的市場、特殊的人才或與眾不同的服務,重視自己的優勢所在,以幾種或某種優勢產品作為主導,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實行差異化經營,提高市場占有率,保證經營的穩定性,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保持自己的經營特色和經營優勢。

二、加強自主創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金融危機后,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且我國經濟要健康快速發展,長期靠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不能再繼續,必須進行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這種大環境下,聚乙烯生產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追求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增強聚乙烯生產企業競爭能力。聚乙烯生產企業競爭能力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最根本、關鍵的是要具有領先技術且不斷創新的核心產品。聚乙烯生產企業應廣泛采用新技術,進行產業的升級。目前聚乙烯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實際起點低,所以產業升級的工作更顯緊迫和艱巨。由于經濟實力所限升級換代的工作很難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個全面的規劃和實施計劃,集中有限力量從關鍵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這種作法可以保證調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隨著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技術開發能力的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和生產力水平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降低,聚乙烯生產企業獲得的是質量和數量的雙重效益。

國際金融危機后,國際市場需求減弱。這種大環境下,聚乙烯生產企業要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追求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從自身產品上尋求突破。我國經濟使長期靠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不能繼續,必須進行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聚乙烯生產企業競爭能力。聚乙烯生產企業競爭能力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競爭力的各種能力中,最根本、關鍵的是要具有領先技術且不斷創新的核心產品,聚乙烯生產企業應廣泛采用新技術,進行產業的升級。聚乙烯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實際起點低,所以產業升級的工作更顯緊迫和艱巨。由于經濟實力所限升級換代的工作很難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個全面的規劃和實施計劃,集中有限力量從關鍵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這種作法可以保證調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隨著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技術開發能力的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和生產力水平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降低,聚乙烯生產企業獲得的是質量和數量的雙重效益。

        聚乙烯生產企業只有對自身核心競爭力作出準確定位,才能有效實施發展戰略,發揮專業特長的核心優勢,集中力量開拓市場。聚乙烯生產企業要把提高自身素質,提升自己核心能力作為做大做強的目標,聚乙烯生產企業要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首先,要制定一套適合自身實際的戰略,一定要通過提高質量和建立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其次,我國企業不能僅僅關注國外市場,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吸收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和品牌管理經驗,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最后,還可以通過到國外投資、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等方式,分散風險。

 三、采用差異化戰略

對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而言,未來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不是“進攻”,而是如何有效地守住已有的份額。這需要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整體戰略風格的調整。聚乙烯生產企業在的發展過程中,最初的基本競爭方式是成本價格的競爭。聚乙烯生產企業的產品之間沒有差異,價格競爭的結果是增產不增收。所以,此時聚乙烯生產企業的競爭主要不是成本價格的競爭,而是質量、營銷、品牌等方面的差異競爭。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一定要了解市場需求,避免經營內容簡單重復,擺脫同質化競爭問題,應由同質化競爭轉向差異化競爭。因 此,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要整合現有的品牌和業務,形成多層次、差異性、個性化的營銷體系,應當提升服務質量,完善內部管理系統,完善服務系統。

四、避免直接競爭

日本的經濟學家提出了市場縫隙戰略理論。認為,在有限的商品和無限的市場經濟中,永遠存在著市場盲點。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的市場經營活動圍繞著“尋找市場縫隙”而展開,并以新產品開發作為實施市場縫隙戰略的核心,精心服務于市場的某個細小部分,通過專門化經營來參與市場分工,可以實現某一縫隙商品的有效供給。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用自身的優勢,改變原來的競爭規模,重新確定聚乙烯生產企業經營目標,在強手如林的大市場中找出目前的國外企業忽視的細分市場,然后再根據這個市場中顧客的需要推出產品,實現專業化的經營。

五、做大做強、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加快我國聚乙烯生產企業的發展,把國內聚乙烯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國內企業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使中國企業走向成熟發展。從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來年,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企業不斷成長,形成和發展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企業。這些集團企業又反過來積極促進了本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聚乙烯企業要形成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團,應當著力做好下幾點:可以通過國內企業的并購整合等方式發展并壯大中國聚乙烯生產企業集團;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改革,把過去計劃經濟下行政壟斷性化工企業加快市場化進程,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提高國內聚乙烯生產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國內聚乙烯生產企業要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做好選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工作。國內企業要樹立科技興業的觀念,促進我國化工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

第五章 結束語

本文深入剖析了聚乙烯行業的特點以及和經濟危機的關聯度,著重從減輕聚乙烯行業生產企業負擔、扶持聚乙烯行業生產企業的發展、制定適宜的國際貿易戰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發展策略建議,旨在進一步優化聚乙烯行業的合理配置,推進聚乙烯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盡管世界經濟危機對聚乙烯行業帶來很大挑戰,但2009年仍然有把握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勢頭長。“危”中有“機”,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機遇。只要我們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周密部署、扎實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解決突出問題,完全有條件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把國際金融危機對聚乙烯行業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鳳云.金融危機深度解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9-25

[2]齊建華,胡振良.金融危機緣由與對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19-22

[3](法)梯若爾著,陳志俊,聞俊譯.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1-16

[4]方先明,牟星.當代國際金融危機解讀[J].中國金融, 2009 ,(1):11-12 

[5]劉艷.聚乙烯的生產應用及市場前景[J].石油化工, 2005 ,34(21):1-2   

[6]陳明.我國聚乙烯供需形勢巨變在即[J].廣東建材,  2007, (6):17-19   

[7]柴國梁.國內聚乙烯市場分析[J].上?;? 2006 ,31(5) :21-22  

[8]余皎.聚乙烯市場現狀及發展預測[J].當代石油石化 , 2003 ,(5):15-17 

[9]王論行.聚乙烯產需現狀及市場展望[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 2003,(4):15-17

[10]謝金香.影響聚乙烯市場相關因素分析[J].齊魯石油化工,2004 ,(3) :33-35

[11]張權.亞洲聚乙烯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J].當代石油石化,2004 ,(2) :10-11

[12]陳偉.當代聚乙烯工業現狀和技術進展[J].江蘇化工, 2004 (4) :25-26

.1996,72 (4):383-407.

[15] Arkes,M. R. . Overconfidence in judgmental forecasting in J. S. Armstrong (Ed.) Principles of Forecasting:Hand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M]] .Norwell: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495-515

致  謝

經過半年的忙碌,本次畢業論文已經接近尾聲,但由于經驗的匱乏,難免有持,想要完成這個論文是很困難的。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如果沒有她悉心的指導本次論文是很難完成的,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還要指導我們的畢業論文,但在我做畢業論文的每個階段,從查閱資料,論文開題報告的修改,中期檢查,到后期寫論文注意的各個問題等整個過程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老師嚴謹和科學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她每項工作都做到前面,使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安排我們的論文寫作計劃。同時,老師對我們的論文都是當面指導,細心解說,從而使我們一個一個的過關。

篇10

中圖分類號:TP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a)-0033-01

氧化鋁生產企業屬于典型的流程型生產類企業,從一開始原料磨制,一直到最后的焙燒出品,各個中間環節都非常復雜,中間的每個測量信號都會對最終的產品質量產生影響。而粉煤灰制氧化鋁的鋁硅比一般都比較低,所以,對該過程控制就應該更加精確和實施。不僅如此,氧化鋁的生產周期比較長,且人員的調度、進化管理、物資供應等都直觀重要,因此,在氧化鋁生產過程對資源配置的高效、快捷,以及遠程監控的精確,都是確保生產順利完成的重要策略。

文中針對現在多數氧化鋁生產企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如:數據存儲模式單一。各類數據都以不便于進一步的分析處理,不能為生產過程中的設備控制提供便捷的信息判斷和依據的文件的形式進行保存;系統的位置和空間局限性比較大,企業的其他生產管理機構和相關負責人員則無法對只能在生產現場的自控室進行監控的各種生產數據進行實施監控和分析,降低了企業決策和管理過程效率。本論文在多次實踐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集成MES系統的ERP系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系統架構

在本文系統,主要通過模塊化的理念來對系統進行整體架構,所涉及到的功能模塊較多,系統控制范圍也比較廣,本文只對如下的幾個模塊進行簡單介紹:數據采集模塊、生產調度指揮模塊、生產計劃模塊、生產技術管理和數據分析模塊。

2 模塊功能介紹

2.1 數據采集模塊

該模塊的主要功能為:控制系統的自動數據采集和輸入、進行人工監視和錄入。

其中,控制系統的自動數據采集和輸入主要采用具有協議轉換、安全隔離和數據緩存的網絡接口機,跟各個工序的所有DCS和PLC控制系統相連接,從而保證各個控制系統的安全和獨立運行,完成對生產控制過程的數據實時采集,以及實時的數據入庫。人工監視和錄入則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對于無法通過自動采集數據過程完成數據獲取的情況,則需要通過錄入界面通過鍵盤進行錄入。

在該模式的實現過程中,可以通過在各個片區防止遠程I/O設備對DCS和各個工段上傳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采集。而JAVA開發平臺則可以完成無客戶端的瀏覽器讀取,保證了操作的時效性。

2.2 生產調度指揮模塊

生產調度指揮模塊能夠為生產的調度以及管理和操作人員提供一個統一的交互平臺,在調度、管理人員發現生產設備和裝置出現運行異常的情況下,能夠通過調度管理系統相關的操作人員調度指令,便于及時、有效地解決生產運行中的各種問題;不僅如此,各個設備操作人員還可以通過該模塊向調度管理人員匯報生產情況以及請示異常處理方案等。生產調度指揮模塊可以通過文本的傳送和文檔類型的調度指令來實現對全部生產過程的調度管理。此外,該模塊還都可以中央控制室通過大屏幕系統對全局系統進行調度。

該模塊在實現過程,其主要技術是利用JAVA平臺對數據庫進行操作和處理,并結合ORACLE數據庫的計算能力,這樣,遠程操作人員就可以通過直接登錄來上傳錄入數據,同時,還可以保存歷史數據,數據平臺采用雙線數據處理,采用兩組并行的服務器組,就可以保證對數據進行實時保存和顯示。

2.3 生產計劃模塊

生產計劃模塊主要對生產過程和結果進行及時地統計,并在統計的基礎上編制生產報告和各種統計報表,以供企業領導以及管理部門和生產崗位的相關人員對生產運行結果進行查詢。

該模塊在實現過程中,主要是由中央控制室來產生數據的顯示,并由專家組估計出預計產量,企業領導可以根據其他企業的相關信息對產品的產量進行及時調節。不過,該過程應該盡量通過購買和使用專家級自學習系統盡量減少專家組和生產廠長的工作量。

2.4 生產管控應用模塊

生產管控應用模塊主要包括:生產技術管理和數據分析兩個系統。其中,生產技術管理系統主要管理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技術規程、技術指標,達到對生產進行管理的目的,具體而言,又分為幾個操作:技術規程和指標的維護、技術規程的查詢、技術指標的查詢以及對比查詢,這里的對比查詢就是提供實際的生產數據和技術指標的對比查詢結果。數據分析分系統主要通過對生產過程中所采集的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和統計數據和報警數據進行及時分析來提高生產信息的利用率,為生產的組織和優化、生產控制操作、生產管理等提供科學的依據,能夠在穩定生產工藝、維護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該模塊在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管的主要技術是授權協議修改技術,考慮到氧化鋁企業的投入較大、生產流程比較復雜、參數下達之后的反映和回饋較慢,所以,如果非專業人員對工藝參數進行了修改,就可能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在該模塊設置指紋鑒定或者令牌鑒定外設系統。也可以通過JAVA網頁來進行命令傳達的方式,或者另外一套帶有客戶端的直接操作軟件來進行操作,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能。

3 結語

作為氧化鋁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一個重要構成,生產過程的監測系統為ERP系統的有效實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安全保障。現在,文中所設計系統的各項功能運行順暢,且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秀萍,王冠,柴天佑.氧化鋁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系統體系結構[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

[2] 孟憲石.連鑄坯熱送熱裝中MES技術應用的要點分析[J].本鋼技術,2010(1).

[3] 李明輝,王孟效,胡南江.MES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方案[J].中國造紙學報,2006(4).

[4] 吳俊,胡志剛,謝銘瑤.MES在鋼鐵行業的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0(3).

[5] 劉智勇,韓寶云.我國鋼管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J].鋼管,2011(3).

[6] 鐘遠,蔣偉,周勇,等.PHD接口改造[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9).

[7] 吳榮慶.鋁行業宏觀調控勢在必行[J].中國金屬通報,2011(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江华| 蒙阴县| 泾阳县| 乐安县| 海晏县| 龙井市| 江西省| 巴彦县| 呼和浩特市| 嘉黎县| 年辖:市辖区| 丰县| 内丘县| 乐亭县| 额济纳旗| 桓台县| 芜湖县| 锦州市| 绥芬河市| 平乡县| 桐梓县| 广灵县| 义乌市| 锦州市| 政和县| 枣强县| 邳州市| 清远市| 安义县| 镇巴县| 新建县| 得荣县| 兰西县| 临武县| 鸡东县| 平昌县| 双江| 含山县| 琼海市|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