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糖尿病管理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08-30 22:15: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糖尿病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糖尿病管理論文

篇1

1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87例,年齡47~86歲,平均年齡(64.51±2.46)歲,病程6個月~23年,平均病程(8.91±1.65)年。按照前來就診序號將1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單)、對照組(雙)(每組74例),兩組上述資料(病程、例數、年齡、性別等)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社區管理模式,如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設立咨詢處及時解答患者提問等;研究組在傳統社區管理模式基礎上給予相應強化措施,包括建立完善健康檔案、舉辦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建立量化隨訪檔案等。記錄兩組Ⅱ型糖尿病患者干預兩年后各項實驗室指標[空腹血糖(GLU)、血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變化情況及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冠心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利用SPSS17.0(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17.0)軟件包完成統計學分析,其中以t檢驗計量資料(由x±s表示),X2檢驗計數資料[由X(%)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室檢驗:

兩組Ⅱ型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各項實驗室檢驗結果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經不同方法實施社區管理后,兩組GLU、TC、TG、LDL-C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而HDL-C則較干預前顯著增高,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并發癥:

兩組Ⅱ型糖尿病患者經不同方法實施社區管理后,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8.11%)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7.57%),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目前臨床尚無有效治療措施,患者需終身服藥控制血糖,對其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傷害。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血糖含量是保障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的關鍵因素,若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將引發多種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等嚴重后果,應引起相關醫護工作者高度重視。有研究顯示,對Ⅱ型糖尿病患者給予常規藥物治療過程中,若加入針對性的社區干預措施將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及依從性,對患者獲得滿意預后具有積極意義。但本文研究可知,對照組患者經傳統社區管理后血糖、血脂較干預前僅小幅改善,且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高達17.57%,干預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可能為:①Ⅱ型糖尿病患者對遵醫囑用藥重視程度不高,認為偶爾不遵醫囑服藥并未造成嚴重后果;②患者因病程長、服藥時間長,對藥物治療失去信心,無法積極配合治療甚至排斥治療;③不了解病情,過度擔心臨床療效,產生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④家屬無法對患者治療過程提供有效配合,患者治療自信心較差。針對上述因素,有學者提出在Ⅱ型糖尿病社區常規管理基礎上加入針對性的強化措施有利于其獲得更為滿意的療效及預后。本文中研究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以往社區常規管理基礎上加入建立完善健康檔案、舉辦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建立量化隨訪檔案等強化措施后,其血糖、血脂檢驗結果較干預前及對照組顯著改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8.11%,干預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Ⅱ型糖尿病社區強化管理措施:①根據患者病史、家族史、藥物治療史等情況建立完善的健康檔案,有利于社區工作人員準確掌握患者實際情況并提供針對性的管理服務;②準確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如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治療自信心等,根據評估結果提供正確有效的心理干預,如講解遵醫囑治療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列舉臨床治療病例提高其戰勝病魔自信心、指導家屬積極配合患者治療提高其積極性等;③不定期利用宣傳冊、展板、講座等方式提供糖尿病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治療方法、并發癥預防等內容,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感;④根據患者家庭關系、自身近期血糖控制情況等內容建立量化隨訪檔案,對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或家庭關系緊張者可適當增加隨訪次數,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積極性;⑤設立24h服務熱線、網絡答疑、咨詢處等多種形式社區服務,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對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適當采用其提出的合理建議,使其由糖尿病社區管理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提高其積極性及責任感。

篇2

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訪的2型糖尿病患者244例,其中男128例,女116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44.28歲。全部患者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9.24±2.14)mmol/L,餐后2h血糖(14.08±1.78)mmol/L。

1.2監測指標

治療1年后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況。

1.3管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

要叮囑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合理飲食、戒煙、限制飲酒、加強身體鍛煉。指導患者要定期到醫院監測血糖、血脂、血壓、眼底和體重等情況。教予其正確的血糖測量方式和良好的血糖值。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1.3.2藥物治療

指導患者正確、合理的用藥,勿機械用藥。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要告知患者一個部位不能多次重復注射,應交替使用,防止脂肪萎縮和硬結的發生;對于行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要囑其用藥時間和進餐時間的配合,要注意劑量的準確應用,如發生低血糖可口服糖水。

1.3.3血糖的監測

加強患者血糖的監測。對于有條件的患者囑其每周行1次血糖和尿糖監測,病情穩定后可每月檢測1次,掌握好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以期能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維持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這樣才能延緩病情的發展,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3.4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在本社區隨訪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較大比重,針對這一特點,合理應用治療糖尿病和其他基礎疾病的藥物,盡量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制定個性化的

2型糖尿病的社區管理

藥物、飲食和運動方案,使其與患者個體特征相符。要使患者有正確的疾病治療觀,使其能夠接受規范化的治療方案,約束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1.3.5運動療法

2型糖尿病與肥胖、缺少運動相關。運動可加速脂肪的分解,加強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使得血脂降低,體重減輕。對于2型糖尿病,運動還可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加強血糖的消耗,使得血糖降低。要使患者知曉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和長期性,應循序漸進、長此以往、持之以恒。要根據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運動方案,囑其勿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1年的積極管理,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7.22±1.18)mmol/L、(9.27±1.32)mmol/L,與在社區管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3

2“社區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的開發及設計依據

網絡遠程醫療系統管理模式同樣可應用于社區糖尿病的管理。目前國內外使用的糖尿病網絡管理,主要還是通過網絡上傳檢驗數值,停留在信息及數據采集階段,缺少醫師與患者之間的互動,難以達到為病人提供隨時、方便的診療要求,較難體現糖尿病病人應進行自我管理,從而達到自主、自助、互助的要求。2013年針對這些不足,結合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特點,我們自行研發了"社區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通過平臺的運作,一方面,社區糖尿病患者可隨時輸入血糖及相關信息,即時了解糖尿病病情及健康教育等信息,隨后得到來自全科醫師的病情評估與診療建議;另一方面,同時全科醫師也可利用平臺對有需求的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指導和隨訪管理,從網絡層面實現了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是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的依從性提升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3“社區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系統概述

“社區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系統采用微軟VisualStudio為開發平臺,以SQLServer為數據庫管理平臺,以IE瀏覽器為前端運行環境,在Windowsxp及以上系統均可應用,設計簡明,易于操作,便于掌握及推廣。系統由糖尿病門診系統、網絡管理平臺和醫患互動板塊三部分組成,分別設立全科醫師和病患兩個進入端口,具有診斷、治療方案推薦、分類分級管理、療效評估、預約提醒、查詢統計打印六大功能。

3.1糖尿病門診系統

“糖尿病門診系統”是為后續的“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服務的,其模擬社區糖尿病門診流程,只需按照常規門診流程將患者的個人基本信息、主訴、糖尿病危險因素、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錄入系統(如年齡、性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率、身高、體重、腰臀圍等),系統可直接判斷該名患者的糖尿病管理類別、等級,并向全科醫師提供多項輔助治療方案。患者就診一次系統即可自動更新為一條新的記錄,并根據其相應的管理級別定期向患者短信或郵件發送復診提醒。同時系統兼具病史打印功能,可將記錄直接打印到就醫手冊,不影響患者日常就診的使用。

3.2糖尿病網絡管理平臺

該平臺涵蓋了目前社區糖尿病管理的全部內容:包括建立患者檔案、定期隨訪、年度評估轉組和質量控制幾個方面,可以借助軟件輕松完成對患者的日常隨訪,也可計算建卡率、管理率、規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等評價指標,對常規工作進行質量評價,完成相關統計報表,減輕社區糖尿病管理工作的負擔,通過數據形象地進行管理評估。

3.3糖尿病醫患互動板塊

醫患互動版塊是前述兩大模塊服務的進一步延續,也是該平臺的大膽嘗試。一方面,可以利用平臺的“宣教活動”開展網絡健康教育:內容涵蓋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常見并發癥、診治新進展及常用糖尿病藥物的作用、可能出現的副反應以及用藥注意事項等糖尿病防治知識。另一方面,醫患交流平臺的開設,意在建立以患者需求為主導的防治病意識,通過答疑解惑的方式,讓社區糖尿病患者更積極地參與到疾病的防治當中。

篇4

糖尿病知識的普及、知識的宣傳和講授會使社區居民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改善身體狀況,減少患病率和病發率,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同時還有助于未患有糖尿病的居民加強預防,避免患病。

1.2指導科學飲食

通過合理攝食,可以使胰島B細胞減負,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需求量[2]。宣講人員可以為糖尿病患者制定食譜,按照人體攝入的熱量合理搭配肉類、五谷類、蔬菜類和奶制品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并烹飪菜肴,這樣既能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初步治糖尿病的慢病教育和社區管理效果分析王海楠北京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北京市 100010【摘 要】糖尿病是一直以來最為困擾廣大患者的一種疾病,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采取措施緩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為糖尿病患者的康復送去福音。本文首先闡述了糖尿病的概念,接著從宣講糖尿病知識、指導科學飲食、指導合理運動和指導適當用藥等四個角度敘述了社區糖尿病的慢病教育內容,然后根據數據采集樣本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對社區管理效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1.3指導合理運動

運動是治療各類疾病的良方,糖尿病也不例外。運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減少堆積的脂肪,消耗人體熱量,增強自身體質,還能增強胰島素的活性,有利控制血糖。醫生推薦用藥的糖尿病患者在飯后一小時左右運動,未用藥的患者可以空腹進行運動,并且應規律地制定運動強度。例如,中老年人可以采用慢跑、競走、散步、打太極拳等方式運動,每周進行三次以上運動,每次持續時間為半小時以上,還可以組織老年人做游戲和旅游等。有效的鍛煉勝過任何藥補,運動是治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能增強自身體質,有減少了醫藥的費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可謂是一舉多得,這種治病良方經濟又適用。

1.4指導適當用藥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終身服藥治療,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調整好心態,愿意配合醫生治療,并堅持服藥,才能維持和緩解病癥[3]。患病的老年人記憶力較差,經常忘記吃藥,因此應設計出三餐服藥的不同顏色水杯,并把藥擺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樣能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避免出現忘記服藥的現象。宣講人員還應提醒患者注意如何保存胰島素以及怎樣注射胰島素,并且定期督促患者對血糖、尿糖進行測量,指導患者使用血糖儀等,這些都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緩解病情,減輕病痛的的折磨。

2糖尿病的社區管理效果分析

通過在社區宣講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使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基本了解了糖尿病,懂得應該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糖尿病并積極采取措施來緩解病情。宣講前后,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態度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在控制血糖和使用胰島素等方面都做的非常好。調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服藥等方面沒有顯著的變化,因為在宣講之前人們已經非常重視這些方面知識的積累,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數。然而在吸煙、飲酒、定期測量血糖以及采取措施控制血糖等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患者大體上接受、采納了減緩糖尿病病發的建議,并付諸行動。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宣講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血脂均無顯著效果,但測量顯示空腹血糖有明顯下降趨勢,效果顯著。社區的宣講促使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樂于接受社區的簽約管理并欣然接受相應的管理費用。據進一步深入調查顯示,與社區簽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方面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而未進行簽約的糖尿病患者在甘油三酯、血糖和總膽固醇均有顯著的上升趨勢,總體來講,非簽約組血糖整體高于簽約組。

篇5

1 對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度”的把握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 要環節。一般原則是,糖尿病病程較短,體質較好,以糖尿 病足為首發表現,且創面多為濕性壞疽者,要求嚴格控制 飲食的攝入;糖尿病病程達十年以上的糖尿病足,一般患 者身體痩弱,抵抗力低下,創口顏色暗淡,分泌物清稀、無 臭,生長速度緩慢,蛋白、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攝入應適當增 加,否則創面組織缺乏營養支持,生長乏源,難以愈合。有 學者認為糖尿病足傷口不易愈合,為加速傷口的愈合,患 者飲食中必須有充足的蛋白質[4]。然而,是否予充足的營 養補給應該結合患者的體重指數(BU1)情況、合并并發癥 多少、當前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lAlq的高低而 定,一般情況,對于高BMI(男性> 5Kg/m〗女性> 24Kg/ m2)、同時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的DF患者,主張嚴格的飲 食控制;而EMI過低(男性< 25Kg/m2女性^ 24 Kg/m2) 同時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甲亢)或貧血的DF 患者,則應積極給予必要的營養補充,包括精細優質蛋白 的補充。DCCT(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試驗)和UKIDS(英 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已證實,糖尿病足患者同樣可以從 飲食控制中獲益,該研究還強調飲食控制應當個體化[5]。 可見對DF而言,飲食控制必須因人而異,因并發癥而異。

2 心理護理的“過度”與“不及”

由于糖尿病病程長,難治愈,并發癥多,致殘率高,給 患者帶來巨大精神負擔;同時高昂的醫療費用給患者造成 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疾患主要來 源于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兩方面。于是,這部分患者往往 因悲觀失望而迫切希望得到來自家人,朋友及醫護人員的 關心、鼓勵和安慰,同時又特別容易被激惹,表現為言語過 激,脾氣暴躁,無名怒火。因此,醫護人員在實施護理之 前,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是否為空巢家庭、喪偶等)及 性格特點,揣摩其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和 調試。大量的臨床護理實踐及研究已證實,心理護理可以 發揮藥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對DF患者而言,心理 護理也必須把握好過度與不及的問題。部分糖尿病足患 者往往有逆反心理,常常在對其實施心理護理時將素時的 積怨莫名的往醫護人員身上發泄。這時,心理護理多了不 如少的好;相反,對于性情溫和而渴求得到關心的患者,耐 心細致的心理調試將有助于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利于 疾病康復。

 

     對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度”的把握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 要環節。一般原則是,糖尿病病程較短,體質較好,以糖尿 病足為首發表現,且創面多為濕性壞疽者,要求嚴格控制 飲食的攝入;糖尿病病程達十年以上的糖尿病足,一般患 者身體痩弱,抵抗力低下,創口顏色暗淡,分泌物清稀、無 臭,生長速度緩慢,蛋白、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攝入應適當增 加,否則創面組織缺乏營養支持,生長乏源,難以愈合。有 學者認為糖尿病足傷口不易愈合,為加速傷口的愈合,患 者飲食中必須有充足的蛋白質[4]。然而,是否予充足的營 養補給應該結合患者的體重指數(BU1)情況、合并并發癥 多少、當前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lAlq的高低而 定,一般情況,對于高BMI(男性> 5Kg/m〗女性> 24Kg/ m2)、同時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的DF患者,主張嚴格的飲 食控制;而EMI過低(男性< 25Kg/m2女性^ 24 Kg/m2) 同時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甲亢)或貧血的DF 患者,則應積極給予必要的營養補充,包括精細優質蛋白 的補充。DCCT(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試驗)和UKIDS(英 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已證實,糖尿病足患者同樣可以從 飲食控制中獲益,該研究還強調飲食控制應當個體化[5]。 可見對DF而言,飲食控制必須因人而異,因并發癥而異。

3 胰島素使用的價值及其“利”與“弊”

將胰島素應用于糖尿病足的局部治療已經很普遍,目 前認為胰島素可以改善局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減少乳酸 堆積,促進感染局部M值升高,增強細胞修復力[6];可以 降低局部血糖,加速組織修復,使新鮮肉芽組織形成及利 于潰瘍愈合[7]。對于胰島素用量的大小,胰島素使用的類 型、是否稀釋以及稀釋的度等問題,就近十年的相關文獻 來看,差別很大。劑量大小尚可根據局部潰瘍面的大小靈活選擇,對于劑型的選擇上,還未發現有關普通胰島素、人 工胰島素、混合胰島素之間的療效差異的試驗和臨床研究 結論。稀釋與否及稀釋度的循證學證據尚缺如。因此,盡 管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足方面呈現出有益的作用和價值, 但目前的證據來源還停留在經驗的層面。目前的共識是, 胰島素的使用并不是多多益善,一般地,對于血糖控制較 理想的患者,足部胰島素的使用有造成局部低血糖之弊, 使抵抗力降低,影響潰面愈合;而對于胰島素抵抗(insL1n resistance R)和/或高胰島素血癥(hyperjnsu丨inmia)患者,由于其可通過促進脂質合成及剌激動脈內膜平滑肌細胞 增殖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這于創面愈合顯 然不利,此時局部胰島素的使用應當謹慎。因此,我們認 為在缺乏可靠的循證學證據之前,是否局部使用胰島素應 結合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況而定。

4 中藥外用的適應癥及其“揚”與“棄”

篇6

[關鍵詞] 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3(a)-0105-02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of Diabetes Patients

CHEN Cai-xia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hangping District Hospital, Beijing, 102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of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68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4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etho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 and the nursing practic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very obvious,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Evaluation on effect

近年恚由于人們生活、工作不規律,營養不均衡等導致糖尿病患者的人數逐漸增多,且糖尿病是一種較難以根治的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健康教育一直以來都在很多醫療領域被重視,也在較多的領域取得很好的成績[1]。健康教育形式的護理主要是通過講解糖尿病可能產生的因素,以及對患者心理上進行護理,緩解患者由于患病帶來的緊張情緒。該文便針對健康教育應用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的68例作為該研究的觀察對象,其中男女比例為45:23,年齡為33~79歲,年齡平均數為(54.13±2.71)歲,將他們的患病時間、患病嚴重程度、年齡、性別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把68例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均分為34例,通過告知患者及家人相關情況后,讓其在同意書上簽署意見。

1.2 方法

1.2.1 嚴格的健康教育護理法(觀察組) 分配到觀察組的患者入院的診治順序均經過合理的規劃,并由接受專業培訓過且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護理師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健康護理的形式分為單獨的交流、集體講授以及針對式的講解等形式。

具體實施情況:自患者入院檢查開始,健康教育護理師便將相關的檢查項目,如血常規、尿常規以及無名指尖的血糖檢測方法和正常的情況給患者講解清楚,讓患者預先做好心理準備[2]。特別是有暈血情況的患者,要對其進行陪同護理。相關的常規檢查完畢以后,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護理師便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聽取患者的意見,并將一些病因、癥狀和相關的預防方法講給患者聽。拿到檢查結果后,要將結果報告上的數據情況給患者解釋清楚,并告知患者不益產生緊張情緒,心情越放松,康復的機會越大,達到康復狀態的時間會越短,病情越不容易惡化。在患者進行專門針對性的檢查治療后,將正確的健康飲食習慣、作息規律給患者講解清楚,并囑咐其一定要注意飲食規律,盡量避免一些高糖食品,把晚上休息的時間調整到21:00-06:30之間,早上起床后最好做一些伸展運動,喝一杯淡鹽水,白天的其他時間要多喝水,多排尿。醫院給患者開設的一些藥物治療方法,護理將藥物的具體服用方法,例如每次服用量、服用的最好時間、服用的頻率等都有作相應的解釋,并時常提醒患者服藥[3]。在患者出院之前,要將所有的有益于糖尿病康復的方法重復講授一遍給患者及家人,并叮囑其家人一定要時常提醒患者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烹煮高糖食物。

1.2.2 糖尿病患者常規護理方法(對照組) 自患者入院開始就帶領患者進行相關的檢查,并簡單的介紹一下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例如飲食營養、作息規律、生活環境的要求。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各有差異,發病因素也因人而異,所以主要針對預防措施、患病以后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保持室內清潔衛生、通風條件良好,飲食要盡量清淡為主,注意天氣溫度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預防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1.3 評價方法

患者出院前1 d,對患者相應的血糖指標進行檢測,對比入院時的血糖變化,分析o理效果。制定專用的護理評價表格,表格中設有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資料,并配以評價指標優良中差四等。效果評價采用百分制,以85~100分為優,以70~85為良好,55~70為中,0~55為差。

1.4 統計方法

采用醫用Excel專用表格進行數據的采集和統計,再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量的資料采取(x±s)表示,進行t檢驗方法,P

2 結果

通過兩組患者空腹情況下的血糖檢測結果顯示,并發癥和新發癥的對比結果以及患者體重等方面的對比,前期和后期均沒有明顯的差異性變化;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均有明顯的改善,但在護理觀察前期的空腹血糖數據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后期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糖尿病是我們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身體疾病,嚴重的糖尿病較有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情況的發生。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有遺傳性糖尿病、經常食用高糖物質導致的糖尿病、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的糖尿病等[4]。輕微的糖尿病可以通過臨床的治療和改變生活、飲食習慣達到康復狀態,較嚴重的糖尿病就很難達到完全康復,但通過治療可以延緩病情的惡化或者有明顯的好轉。糖尿病也是一種經常反復的疾病,早上康復,晚上就有可能復發,因此需要規范飲食、作息方法,增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及抵抗力,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5]。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較好的護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復,該論文通過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健康教育護理法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具有明顯的效果,且患者對健康護理方法的評價也相對要高,如此可以說明,健康教育應用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較好,值得相應臨床醫學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欣欣,劉彩鳳.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小組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5(2):221-222.

[2] 樓芳.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5(4):62-64.

[3] 王巖,王玉錦,于雪艷,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2):205-207.

篇7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7.033

中圖分類號:R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7)07-0129-04

Abstract: A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knowledge graph has infiltrated into the financial, industrial and medical fields, and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real world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softwar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TCM field were reviewed, 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graph in the TCM field.

Key words: knowledge graph; TCM; application prospect; review

隨著2012年谷歌第一版知識圖譜的,特定領域的知識圖譜構建成為真實世界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從搜索引擎優化,到新藥發現,知識圖譜在學術界掀起了一股熱潮,并滲透到金融、工業和醫學等領域。這種以科學學為基礎,涉及應用數學、信息學及計算機學等多學科的可視化技術,成為科學計量學和信息計量學的新發展方向。本文就知識圖譜的概念、特點及其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現狀、前景進行梳理,以期為中醫藥領域知識圖譜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知識圖譜概念及特點

1.1 知識圖譜的概念

在知識圖譜的定義上,陳悅等[1-2]從其功能角度進行闡釋,認為知識圖譜能夠可視化地描述人類隨時間擁有的知識資源及其載體,繪制、挖掘、分析和顯示科學技術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組織內創造知識共享的環境以促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合作和深入。楊國立等[3]從理論和方法層面,將其定義為把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科學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與科學計量學引文分析、共現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方法結合,用可視化的圖譜形象地揭示科

學發展進程和結構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屬于科學計量學的范疇。

楊思洛等[4]提出知識圖譜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可包括生物的基因圖譜、教育教學中的認知地圖、探索太空的天體圖、描繪地形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圖、模擬人腦的神經網絡圖、各種金屬圖譜等;狹義的知識圖譜主要是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通過文獻知識單元分析來可視化科學知識的結構、關系與演化過程,包括“科學圖”“文獻計量圖”“文獻圖”“知識圖譜”等。

簡言之,知識圖譜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數學算法來簡化知識單元結構以達到可視化知識結構關系的一種方法,是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形,是一種有效的知識管理工具。

1.2 研究對象

知識圖譜所描繪的對象主要包括:①從事科學技術活動和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包括科學家、技術專家、項目組、實踐團體或某一知識領域共同體;②顯性或編碼化的知識,如論文、專利、所學課程、數據庫等;③過程或方法,包括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方法、組織的業務流程,以及相關的知識投入等。

知識圖譜主要源于三大領域:①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數據、信息、知識與知識域可視化研究;②圖書情報領域的引文分析可視化、知識地圖和知識網絡等研究;③復雜網絡系統和社會網絡分析的研究。上述領域的研究方向和內容正在走向融合[5]。

2 知識圖譜繪制流程

參考國內外已有研究,目前知識圖譜的繪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版塊[4,6-7]。

數據檢索:繪制知識圖譜的基礎,其數據源在傳統文獻數據庫的基礎上逐漸擴展到出版商、機構聯盟等機構網站的網絡日志、用戶記錄、點擊流數據等。

數據清洗:即對數據的預處理,包括、勘誤等,進行歷時或分時段對比分析時需要對數據M行分段處理;若樣本數據過大或分析目的不同,則需要進行有代表性的抽取。

構建關系矩陣:選擇要分析的知識單元,如關鍵詞、題名、作者等,構建其相互關系,常用方法有共詞分析、共引分析、共作者分析、書目耦合分析、期刊耦合分析等。

數據標準化:根據數據間的相似度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常用方法有集合論方法(Cosine、Pearson、Spearman、Ochiai、Jaccard指數等)和概率論方法(合力指數、概率親和力指數等)。

數據簡化:運用因子分析、多為尺度分析、自組織映射圖、尋徑網絡圖譜、聚類分析、潛在語義分析、三角法等方法處理數據以更好地展示各數據單元。

可視化展示:是知識圖譜構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運用不同的算法,調整相關參數,構建整個圖譜。可通過不同模擬實現可視化,如幾何圖、戰略圖、沖積圖、主題河圖、地形圖、星團圖、簸幅圖等。

圖譜解讀:采用歷時分析、突變檢測、空間分析、網絡分析等方法對圖譜進行解讀,同時需要結合研究者的經驗、知識、學術背景、學術功底等。

3 知識圖譜繪制軟件

目前可用于知識圖譜繪制的軟件非常豐富,根據主要功能可分為2類[4]:一類為通用軟件,如SPSS、社會網絡分析軟件Ucinet和Pajek、詞頻分析軟件Wordsmith Tools和GIS相關軟件;另一類為繪制知識圖譜的專用軟件,如CiteSpace、Bibexcel、Gephi、VOSviewer、VantagePoint、Network Workbench Tool、NWB、Sci2 Tool、In-SPRIE、SciMAT、Histcite、GeoTime、ColPalRed、Guess、Leydesdorff、Jigsaw、Carrot等。分析各軟件的特點[6,8-9]可以看出,隨著知識圖譜的繪制軟件越來越多,一方面其支持的數據格式愈發多樣,相互之間的兼容性也逐步增強;另一方面,在可視化效果方面也日趨完善,知識展示的真實度、準確度逐漸提高。詳見表1。

4 知識圖譜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

目前知識圖譜的研究中,國外學者主要集中在2個研究方向[10]:部分偏于技術研究,包括可視化工具和算法的開發;部分以應用為主,利用科學計量學理論及相關方法、知識圖譜軟件等進行分析研究。國內研究也可分為2個方向:部分以科學計量學為理論基礎,利用可視化方法研究科學學與管理學、科學技術合作等領域;部分以電子資源數據庫為數據源,通過可視化方式展示某一學科的研究前沿和發展動向。

4.1 應用現狀

醫學領域各學科中采用知識圖譜理論與方法進行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中醫藥領域已有部分學者開展了相關研究。

在學科層面,趙蓉英等[11]以Web of Science為數據來源,運用CiteSpace對中醫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了可視化探索。徐浩等[12]以我國醫藥衛生領域中文核心期刊文獻為數據來源,對我國中醫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但研究僅限于中醫學與醫藥衛生領域之間的合作。楊秦等[13]采用共詞分析及社會網絡方法對中醫外科瘡瘍領域的研究主題及分布進行了探索。

具體在疾病方面,譚火媛等[14]基于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收錄的近10年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相關文獻,對前沿與熱點研究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王淑斌等[15]對中西醫治療2型糖尿病的國內外研究進行了系統梳理。在證候方面,劉俊麗等[16]采用文本挖掘技術,通過數據清洗、實體抽取、構建共詞矩陣并采用Ucinet軟件繪制乙型肝炎熱點研究知識圖譜,分析了子模塊中的中醫證候描述及疾病名稱。秦義等[17-18]基于CiteSpace軟件對氣虛證、血瘀證證候診斷標準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可視化分析。在中藥材方面,郭棟等[19]通過關鍵詞共現網絡和聚類圖對中藥枸杞的育種、種植、采收、加工、儲存等5個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熱點分析。在治療措施方面,李祖偷[20]對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用腧穴的演變過程及施穴治療的變遷進行了可視化分析,胡松潔等[21]運用Ucinet軟件對“五行音樂”療法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

此外,張靜[22]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獻關鍵詞,探討了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熱點主題。陳姍姍等[23]對中醫藥傳播發展的研究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榮光等[24]基于中醫電子病歷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構建了該領域的研究者、研究機構、關鍵詞的共現網絡。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熱點分析,多以期刊文獻為數據來源,多采用CiteSpace軟件構建研究者、研究機構、關鍵詞等信息的共現圖和聚類圖,從不同側面宏觀解釋了中醫學信息的整體結構特點。但針對特定研究目標,尚未形成一套明確的建模策略及技術,導致已有研究結果中也有差異甚至矛盾之處[5]。因此,中醫藥領域知識圖譜理論尚處在針對各學科結構宏觀概述階段,急需解決對多層信息深度整合的知識圖譜建模策略及其技術。

近年來,已有學者在中醫藥知識圖譜構建方法與標準化流程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于彤等[25]提出以中醫藥學語言系統(TCMLS)為框架,以中醫藥領域現有的術語和數據庫資源為內容,構建大型知識圖譜的構想,并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但尚未實現中醫藥知識資源的有效整合及提供全面、及時、可靠的知識服務。阮彤等[26]基于文本抽取、關系數據轉換及數據融合等技術提出了中醫藥知識問答和輔助開藥領域的知識圖譜半自動化構建流程。此外,該課題組對知識圖譜進行了形式化定義,詳細描述了數據驅動的增量式知識圖譜構建方法,同時闡述了以此方法所構建的中醫藥知識圖譜在輔助開方領域的應用,但未涉及其它領域[27]。賈李蓉等[28]以中藥知識圖譜為例,從數據來源、研究內容、圖形化展示等方面探討如何構建中醫知識圖譜,但其應用尚局限于瀏覽檢索方面,對多種數據資源間的映射及數據元等標準未進行詳細論述。張德政等[29]提出了基于本體的中醫核心知識圖譜表示及其構建方法,對中醫本體與知識圖譜的映射方法進行了探索,為中醫知識圖譜的構建提供了較系統的方法流程,但對多源數據的獲取技術及中醫師臨床實際診療數據的研究未進行深入研究。王華珍等[30]以中醫慢性胃炎數據可視化處理為例,引入隨機森林(RF)技術進行可視化前的數據預處理,根據高維中醫數據的特征進行變換和降維,使數據在低緯空間呈現良好的分離性,從而增強了數據的可視化效果。

4.2 應用前景

知識圖譜研究已經滲透到金融、醫學和工業等領域,對知識圖譜定量與定性特征的科學理解已成為大數據時代科學研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挑戰性課題。結合自身知識體系的特點,中醫藥領域的知識圖譜研究應以從事相關領域活動和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如臨床醫學領域的醫師)、顯性或編碼化的知識(如癥狀、藥物等)、過程或方法(如辨證論治等)為研究對象,運用圖論、統計學、應用數學、數據挖掘等方法,研究知識之間多維網絡關系及演化規律等一系列問題。

在我國,中醫臨床研究領域的知識圖譜構建研究仍較滯后,研究大多處在術語本體領域的研究層面。知識圖譜在中醫藥領域有著廣闊的前景,如在中醫藥知識體系構架方面,可建立中醫藥知識地圖系統、維基百科系統[25]等;在中醫藥知識的推廣普及方面,可建立基于知識圖譜的信息檢索系統、基于自然語言的問答引擎[26]等;在臨床診療方面,可建立基于知識圖譜的四診信息采集、診斷、處方用藥系統;在醫師診療規律挖掘方面,可\用知識圖譜挖掘中醫師“病-證-治-效”臨床診療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規律。因此,知識圖譜為開展中醫基礎理論體系、臨床診療規律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探索解決中醫臨床診療過程中多尺度非完整信息整合的核心技術,建立中醫藥知識圖譜構建的流程和規范將成為研究的熱點。

參考文獻:

[1] 陳悅,劉則淵.悄然興起的科學知識圖譜[J].科學學研究,2005,23(2):149-154.

[2] 陳悅,劉則淵,陳勁,等.科學知識圖譜的發展歷程[J].科學學研究, 2008,26(3):449-460.

[3] 楊國立,李品,劉竟.科學知識圖譜――科學計量學的新領域[J].科普研究,2010,5(4):28-34.

[4] 楊思洛,韓瑞珍.國外知識圖譜繪制的方法與工具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2,20(6):101-109.

[5] 楊思洛,韓瑞珍.國外知識圖譜的應用研究現狀分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3(6):15-20.

[6] 肖明,邱小花,黃界,等.知識圖譜工具比較研究[J].圖書館雜志, 2013,32(3):61-69.

[7] 陳超美.科學前沿圖譜――知識可視化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4.

[8] 鄧君,馬曉君,畢強.社會網絡分析工具Ucinet和Gephi的比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37(8):133-138.

[9] 侯月明,喬曉東,孫衛,等.開源分析工具在中文文獻分析中的應用[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3(3):71-76.

[10] 曹樹金,吳育冰,韋景竹,等.知識圖譜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基于SSCI與CSSCI期刊論文的計量與可視化[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 41(5):16-34.

[11] 趙蓉英,王敏.國際視野下中醫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7):36-41.

[12] 徐浩,濮文淵,錢愛兵,等.我國中醫學學科交叉領域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J].中草藥,2015,46(19):2966-2973.

[13] 楊秦,曾莉,李文林.中醫外科關于瘡瘍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6):535-537.

[14] 譚火媛,魏靜,譚定英,等.基于CiteSpaceⅢ的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前沿與熱點可視化研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6(11):50-54.

[15] 王淑斌.中西醫治療2型糖尿病的知識圖譜分析[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16] 劉俊麗,張秀梅,蔣勇青.基于文本挖掘的乙型肝炎相關文獻知識圖譜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35(1):48-53.

[17] 秦義,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氣虛證證候診斷標準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J].中醫雜志,2015,56(18):1588-1592.

[18] 秦義,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血瘀證證候診斷標準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12):2656-2665.

[19] 郭棟,童元元,S生權,等.基于數據挖掘的枸杞研究熱點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9):48-51.

[20] 李祖停田元祥,趙建新.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用腧穴的可視化分析[J].河北中醫,2016,38(9):1372-1377.

[21] 胡松潔,馬彥平.基于知識圖譜的“中醫五行音樂療法”可視化構建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3):534-537.

[22] 張靜.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研究的知識圖譜與主題分析[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7,40(1):51-55.

[23] 陳姍姍,邵英俊.基于中國知網的中醫藥傳播研究的計量分析[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3):6-9.

[24] 榮光,謝晴宇,孟慶剛.中醫電子病歷研究領域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7,24(1):99-104.

[25] 于彤,劉靜,賈李蓉,等.大型中醫藥知識圖譜構建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3):80-82.

[26] 阮彤,孫程琳,王昊奮,等.中醫藥知識圖譜構建與應用[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6,37(4):8-13.

[27] 阮彤,王夢婕,王昊奮,等.垂直知識圖譜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知識管理論壇,2016(3):226-234.

[28] 賈李蓉,劉靜,于彤,等.中醫藥知識圖譜構建[J].醫學信息學雜志, 2015,36(8):51-53.

[29] 張德政,謝永紅,李曼,等.基于本體的中醫知識圖譜構建[J].情報工程,2017,3(1):35-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凤山县| 天柱县| 河西区| 河东区| 桂平市| 镇平县| 措勤县| 远安县| 巴东县| 吴江市| 临高县| 溆浦县| 大洼县| 华宁县| 临沂市| 通州区| 琼海市| 巴青县| 瑞昌市| 托克逊县| 永州市| 尼玛县| 乌海市| 长宁县| 抚顺县| 广宁县| 古丈县| 平果县| 拉孜县| 荃湾区| 盱眙县| 永平县| 临猗县| 微山县| 闽侯县| 理塘县| 壤塘县| 遵义市| 安陆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