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10: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護理質控體系,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0(a)-0131-02
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護理質量,而護理質控體系是確保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傳統的三級臨床護理質控體系為質控員、護士長和護理部三級,為了提高所有護理人員的質量意識,本院將護理質控體系前移,形成新的三級護理質控體系,為責任護士、護理組長和護士長三級[1]。通過護理質控體系的前移,可以充分調動所有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管理的積極性,以達到人人參與質量管理,最終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實施護理質控體系前移后的護士26名,作為觀察組,均為女性護士,年齡18~55歲,平均(28.69±12.67)歲;護齡1~37年,平均護齡(8.89±1.54)年;學歷:2名為本科,16名為大專,8名為中專;職稱:14名為主管護師,6名為護師,6名為護士。同時隨機選擇2009年1月之前采用傳統質控體系時的護士26名,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護士,年齡18~54歲,平均(28.96±11.84)歲;護齡1~36年,平均護齡(8.46±1.39)年;學歷:2名為本科,17名為大專,7名為中專;職稱:13名為主管護師,7名為護師,6名為護士。兩組護士在性別、年齡、護齡、學歷、職稱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1.2.1 質控體系前移與職責 科室的護理管理按照分層級管理模式進行。責任護士負責相應患者的治療,病房內環境的管理,執行護理組長開具的護囑以及對所負責的患者護理文書進行質量檢查;護理組長負責患者的評估和分配,根據患者的病情分配合適的負責護士,并且親自負責科室內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對責任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全方面的監控,并對發現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同時協助護士長完善科室內的各項護理工作;護士長負責對科室內的護理工作進行整體的質量監控,并對發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不斷完善護理工作。通過前移的質控體系,將所有護理人員納入到質量管理工作之中,各盡其職,互相配合,護士長是科室內護理質量的最終負責人。
1.2.2 護理組長的培訓 對科室內的護理組長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強化培訓,理論結合實際,以核心制度為主要的理論培訓,以質控方法為主要的實踐培訓。護士長親自指導護理組長進行交班以及查房的培訓,并指導護理組長掌握通過查房以及交接班工作中發現科室內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護理組長的質控是常態工作。
1.2.3 加強預防性質控 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全程護理工作,包括患者的基礎護理、病房的管理、填寫護理文書、管理好科室內的急救物品等,并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確保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在科室內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進行醫德醫風以及核心管理制度的學習,增加護士在工作中的責任心,并增加護理工作的核對工作,及時發現科室內護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向護理組長進行報告,同時進行自我分析,避免相同的問題再次發生。
1.2.4 完善問題處理機制 責任護士在發現護理問題時,首先要進行自查,然后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報告給護理組長,護理組長再上報給護士長,并協助護士長提出解決問題的處理措施。護理組長每周向護士長上報一次,并分析原因和修改質量體系文件,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開會,讓所有人員了解各項改進措施,以達到持續改進體系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由護士長對兩組護士的基礎護理情況、安全管理情況、病房管理情況、消毒隔離的情況、護理文書的質量以及急救物品的管理情況等進行評分,每項分數為100,護理質量評分=總分數/病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士的各種護理工作的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士(P < 0.05),見表1。
3 討論
傳統的護理質控體系中,未做到人人參加到質量管理中來,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科室內的護士認為質量管理與己無關,認為質量管理是質控員以及護士長的責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許多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護士缺乏自查自糾的精神[2]。僅僅依靠質控員和護士長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使很多問題存在很長時間而被忽視,嚴重地影響著科室的護理質量;資深的護士在發現年輕的護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為了私人關系而不愿將問題上報,導致問題的掩蓋和忽視;護士長為了維護科室的對外印象而不愿意將全部問題上報,導致問題解決得不徹底;傳統的三級質控由護理部負責,制定的各種措施在科室內的落實情況不佳,從而導致護理質量問題的常年存在,反復出現[3]。
護理質控體系前移,可以讓所有護士參與到科室的護理質量管理中來,充分發揮每位護士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互相督促,共同進步,使科室的護理質量得到了保證[4];護理組長作為二級質控人員,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問題,并及時上報給護士長,及時地進行解決。可以有效地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質量體系持續改進;有效地增強護士長的管理水平。護士在科室的質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力,可以有效地加強各項改進措施的落實,確保科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平穩運行[5-6]。本組研究中,觀察組護士的各種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士。
綜上所述,護理質控體系前移可以有效地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臨床的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蓮,周春梅,肖平香. 三級護理質控網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全科護理,2010,8(3):719-720.
[2] 陶翠蓮. 護理質控體系前移管理效果分析[J]. 現代醫院,2011,11(5):119-120.
[3] 李惜華. 護理質控體系前移管理效果探討[J]. 護理學雜志,2010,25(19):52-53.
[4] 傅慕君,諸惠萍. 質量控制組織在精神病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民康醫學,2010,22(5):57-58.
[摘要]目的 探討三級護理質控管理體系在提高護理質服務中的作用。方法 設置醫院及科室三級護理質控管理體系,分析健全三級護理體系前后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 三級護理體系健全前后護理服務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三級護理管理后患者滿意度明顯較前提高,護理投訴及護理缺陷明顯減少,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護理質控三級管理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組織保障,是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有效管理方式。
[
關鍵詞 ]質控管理;護理服務;患者安全;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5)02(c)-0099-02
Nursing Quality Level 3 Management System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YANG Julian ZHANG Xiaoxu ZHOU Xiurong XIANG Xiaol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yuan City,Guangyuan,Sichuan Province,62801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ree-leve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s of three-leve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set up hospitals and departments analysis of the three-level nursing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ertiary car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comparison, has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1), and the three-level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after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arlier, nursing complaint and nursing defec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Conclusion three-level manag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is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to realiz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 centered way.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Nursing service; Patient safety; Satisfaction
護理質量可直接反應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及管理質量,它是護理管理的核心。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是三級綜合醫院確保實現護理目標,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提高的重要手段[1-2],也是提高“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舉措。該院在2012年規范了護理管理體系,在優質護理服務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開放床位800余張,有臨床科室29個,護理專業人員300余人。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確保患者護理安全、把優質護理服務落到實處,2012年1月該院建立了三級護理管理體系。
1.2 方法
2011年該院實施由護理部、護士長兩級護理管理辦法,科室實行整體護理,護理質量由質控組長終末控制;2012年1月開始,該院分別實施醫院及科室三級護理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建立護理體系 該院按照三級綜合醫院管理崗位設置三級護理體系(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科室再根據科室護理工作需要,設置科室三級護理管理體系(護士長-質控組長-責任護士)。
1.2.2 職責分工 ①醫院護理質控體系,由護理部制定護理質量計劃及實施細則,各級質控人員制定季安排、月計劃、周重點,指標具體,責任到人,并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由臨床護士長組成,每月對各病區進行護理質量檢測、評比,對存在不足提出整改措施,進行質量持續改進。②科室護理質量的全面管理工作由科室護士長負責,科室將各項具體工作落實到人,每周分別有側重的檢查項目,每月定期總結分析科室護理工作完成情況,查找問題,進行改進,部署下月重點工作安排。將科室護理人員分成2~3個護理小組,每組1名質控組長,組長由業務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N2級以上護士擔任,負責該科室疑難危重病人護理和新技術的開展,落實各項護理制度及督促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嚴格執行科室相關操作規程、工作流程及應急預案,規范護理文件的書寫,完成科室護理業務及技能培訓,督導責任制整體護理、健康教育、院感防控及護理安全措施等工作有序開展;責任護士在組長的帶領下,負責分管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的全面質量控制。
1.2.3 效果評價 對比分析三級護理質控管理體系建立前(2011年9238例資料)與建立后(2012年9 360例資料)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護理投訴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①根據各科室專業特點,同時結合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該院制定了詳細的優質護理服務質量考核內容及標準,內容涉及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房管理及健康教育,每項滿分為100分;②護理滿意度:用該院設計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服務態度、護理技術、溝通交流、病區環境等,滿分100分,>90分為;③統計三級護理管理前、后護理投訴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1.3 統計方法
采用PEMS3.1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c2檢驗。
2 結果
2.1 優質護理服務質量
三級護理管理前后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情況見表1,管理后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相關指標均明顯比管理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工作滿意度
三級護理管理前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投訴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
3 討論
3.1 三級護理管理體系能顯著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級護理體系的完善使護理質量從組織機構上得到保障,健全了管理制度,明確了各級人員職責,規范了護理行為,讓臨床護理工作能有序實施,解決了質控體系與臨床聯系不緊湊,緩解了護理部工作繁忙致護理工作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低年資護理人員業務成長緩慢等問題。護理質量的高低不僅取決于護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質量,還取決于護理方法的優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3]。優質護理的重頭戲就是夯實基礎護理,它讓護理人員首先轉變服務理念,從而產生良好的服務態度及行為;精湛的護理技能和扎實的專科護理知識是優質護理的前提及基礎,也是提高優質護理內涵建設的前提保障;病房管理是保證護理安全、防范和減少醫療事故及糾紛的重要措施,是護理質量的基石;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水平,是讓患者得到優質護理較實惠的具體體現,患者從中獲取知識、治療依從性提高,有助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從結果表1看出,該院三級護理體系管理后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均明顯較前提高,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科學的護理管理機制能滿足患者護理需求,讓患者得到更專業的優質服務。
3.2 護理質控管理體系能減少醫療護理糾紛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優質護理最終目的是實現“以患者為中心”,改善服務質量,患者的結果是評價護理質量的金標準[4],也是衡量醫院管理工作得失成敗的最重要指標[5]。從表2可以看出,經過三級護理管理后,該院護理缺陷及護理投訴明顯減少,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則明顯較管理前提高(P<0.05)。三級護理質控重視護理過程的控制和逐級指導,保證制度落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范護理行為,同時護士的責任心和“慎獨”精神加強,工作中能識別風險和質量隱患,并能正確防范風險和處置隱患,因此護理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護理缺陷明顯較管理前減少;另外三級管理強化了管理的執行力及范圍,充分發揮了各級人員的潛力,護士業務能力增強,責任明確,更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經濟、高質量的護理服務[6],因此護理投訴少、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
4 結語
護理質控三級管理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組織保障,提高了醫院護理管理的執行力,讓具體護理工作計劃和措施落實,提高了醫院品質管理的適宜性和有效性[7],可以形成人人都是督查者的自我管理模式[8],有效的提高了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并減少了護理缺陷及投訴,在2013年醫院等級評審檢查中成績得到了 肯定,尤其是優質護理服務亮點多,受到專家高度評價。在今后護理管理工作中,更應重視日常護理質量監管,鼓勵全員參與質量控制,讓護理質量在持續改進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
參考文獻]
[1]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
[2]姚必鳳,楊才萍.科室三級護理質控網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作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6C):37-38.
[3]楊順秋,吳殿源.現代實用護理管理[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156.
[4]陳玲玲,施雁.以患者為基礎的護理結果質量指標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75-477.
[5]鄧紅艷,蘇明麗. 醫患角色異位對醫院管理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2,41(1):94-95.
[6]張健,鄭一寧,劉健. 我院護理崗位管理的方法與體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2,28(8):618-619.
【關鍵詞】 護理質量;三級質控;成效
質量是醫院的生命,質量管理是醫院永恒不變的主題,護理質量管理是護理工作的核心,是護理管理的重點[1]。為強化全員質量管理意識,實行全科質量控制,充分挖掘護理人員凝集力。我科自2006年1月,建立了由質控員-質控組長-護士長組成的三級質控體系,每月完成對全科各項護理質量指標的檢查、評價、反饋、整改,對本科護理質量進行全面監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科室三級質控體系的組成及運作方法
1.1 組成 建立質控員-質控組長-護士長三級質控體系,即:一級危重基礎護理組、護理文書組、急搶救藥品管理(急救技術)組、消毒隔離組、病房管理組、護理技術操作組。每個質檢小組設質控組長1名,質控員2~3名,全科護理人員均成為質控小組的成員。質控組長需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一定的管理協調能力的護理骨干擔任。由科室護理人員討論決定,護士長再根據各位組長的個人特點和工作特長進行具體分工,各負其責。
1.2 運作方法
1.2.1 質控理論培訓 由護士長組織質控小組全體成員進行質量教育,從基本醫療管理制度、護理質量管理、質量控制、質量標準、護理活動中怎樣避免差錯事故發生等方面進行教育。通過全員培訓,使每位護理人員明確質控的內容及運作過程,提高全體成員的質控意識,學會自查、自糾。
1.2.2 檢查方法
1.2.2.1 各質控組成員是質控體系的基礎 每個質控小組的成員在完成護理工作的同時,每日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自己分管的護理項目進行自查、自評、自我完善。
1.2.2.2 各質控小組組長是質控體系的重心 質控組長除需向護士長負責外,還需組織本組質控員進行質控檢查,每周將本組質控檢查情況記錄后,向護士長匯報情況。
1.2.2.3 護士長是質控體系的核心 護士長根據護理部全年工作計劃和目標,結合本科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計劃并組織實施。護士長每周進行專項質量檢查,平時隨機抽查,并做好記錄。對各質控組遇到的難題或問題給予及時指導,及時解決,杜絕差錯和護理缺陷的發生。每月月末護士長組織各質控組長對本月檢查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召開護士會進行質量講評,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分析原因,征求護士的建議和意見,提出整改措施,并作為下月工作重點,同時將檢查結果和護士的建設性意見與獎金掛鉤,做到獎罰分明。
2 運作成效
2.1 完善的質控體系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基礎
嚴格的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永恒的主題[2],完善的質控體系是護理質量的基本保證,科室質控小組的成立,不僅完善了科室三級質控體系,同時也完善了原三級質控網絡體系,即:護理部-科室護士長-科室質控組長。在護理實踐中,我們感受最深的是:必須有健全的護理質量監控組織,嚴格而科學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各項醫療護理規章制度落實到位,才能確保護理質量的可靠性和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2.2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參與意識、管理意識 護士參與質量控制,改變了以前認為質量控制只是護理部、護士長職責的觀念,認識到質量控制是落實在每名護士每時每刻的工作中,護士才是質量控制的基礎,使原來那種“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每名護士能從自身做起,她們既是質量標準的執行者,又是質量控制的監督者,平時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為監督,提高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科室形成了人人參與管理,個個盡責工作的良好氛圍。
2.3 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全員參與管理的實施為管理者的督導檢查、質量改進提供了可靠依據,管理者不僅可以定期檢查結果質量,定期總結分析,評估管理環節中的不足,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全科討論并提出整改措施,揚長避短,促進了護士業務能力和綜合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項護理環節均得到了廣泛重視,實現了護理質量的連續控制,保證了質量的持續提高,護理缺陷明顯減少,從而使醫療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和提高,各項護理質量指標均有提高(見表1)。表1 2006—2007年度各項護理質量指標
2.4 有利于科室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實施三級質控體系,真正實現了管理的層次性,有利于發揮護士的創造性和管理的積極性,護士長對科室進行宏觀調控,形成了適合科室特色的管理方法。
3 討論
保證護理質量的主體是護士,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在于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要把科室護理工作搞好,必須調動全體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我科三級質控體系的建立,極大地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使護士有了“主人翁”的感覺,既要監督檢查他人的工作質量,又要規范自己的護理行為,從而注重了挖掘自身潛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護理實踐中感受到了充實和滿足,增加了工作責任心,有效地提高了護理質量,是護理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151-02
門診在醫院總體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整體形象[1]。它是醫院接觸較多患者的地方,也是開展各項治療、提供服務保障之地。在門診中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保障護理的質量、有效改善醫患關系、提升患者的滿意度[2]。本次試驗通過對比門診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后兩組病人的滿意度情況,對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20l1年5月-2012年5月門診收治的75例病人作為實驗組人群,選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門診收治的96例病人作為對照組人群。門診于2011年5月開始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對照組病人就診時未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
1.2 方法
1.2.1建立健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 門診于2011年5月開始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由1名科護士長、3名護士長及2名質控人員組成,定期對門診工作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定考核,并做好反饋、督促完善等工作。
1.2.2做好培訓工作 定期舉行護理操作的示范工作,以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更好地服務于病人;對于門診中的護理新手,應注重崗前的培訓、教育,幫助其迅速熟悉并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對于護理工作中的優秀人才,宜著重培養。
1.2.3轉變護理模式 改變傳統護理模式中以疾病為重的模式,重視“以人為本”,以病人為本,以適應醫學模式的新發展。
1.3 效果評定 對門診護士的護理質量進行客觀評分,并對就診病人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表1、表2的數據采用X2檢驗。當P<0.05時,數據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 結果
2.1護理質量控制體系應用前后的護理質量評價 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后的護理質量評價情況見表1。P<0.05,數據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2護理質量控制體系應用前后的病人滿意度評價 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病人的滿意度為74.7%,應用后病人的滿意度為90.6%,明顯高于應用前病人的滿意度。具體的病人滿意度調查情況見表2。P<0.05,數據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3 討論
門診護理工作的質量控制是門診建設、提升門診的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決定著護理工作的質量高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條件的改善,人們對護理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給護理人員及護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際的門診工作中,病人更加注重自身需求的滿足,并注重以人為本的實現[3]。這就需要在門診中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
護理質量控制體系是指建立質量控制人員及構架[4],對門診工作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定期評價,并及時做好反饋、督改等工作。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的應用,是護理質量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它可以改進護理工作的程序,增強質量控制,提升服務的質量,并可以協調醫患關系,提升就診病人的滿意度[5]。
本次試驗旨在對護理質量控制體系應用于門診護理中的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對應用門診護理前后門診護理效果進行客觀評價,并對應用前后就診病人的滿意度進行調查,以對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之前,護理質量得分為81.75±1.45,患者滿意度為74.7%;應用后,護理質量得分為92.37±2.30,患者滿意度為90.6%;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較應用前有明顯提高。因此可以認為,應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有利于增加門診的軟實力,在門診護理中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瑞康.淺談醫院門診就醫流程的優化[J].安徽醫學,2009,30(3):210-213.
[2] 秦蘊新,王敏杰.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2):68-69.
如何更有效地對卷煙客戶進行管理成為煙草行業專賣管理的一大難題,經過對長樂卷煙市場現狀的分析與市場動向的把握,對煙草客戶實行細分管理這一管理模式逐漸清晰起來。
1煙草管理客戶細分概述
1.1 煙草管理客戶的界定
要細分客戶,首先明確煙草專賣管理對象的范圍,即:市場上所有以盈利為目的,面向社會銷售煙草制品的企業或個人。大致可分為3類:
(1)所有取得煙草零售許可證的卷煙經營戶(持證戶),應穩定管理;
(2)符合辦證條件未申請或未取得專賣零售許可證的卷煙零售戶(可辦證戶),它是銷售的增長點;
(3)不符合辦證條件不予受理的臨時售煙攤點(不可辦證戶)可以從兩個方面認定:無固定經營時間和無固定經營場所的,要輸導分化。
1.2煙草管理客戶細分原則
1.2.1 可衡量性。指細分的客戶必須具有客觀性,它的范圍清晰可辨,細分依據可識別和衡量。
1.2.2 可進入性。指細分的客戶應該是我們專賣執法部門能夠管理到達的;如:管理無法到達的偏遠山村,海島等就無法納入管理。
1.2.3 差異性。細分的各類客戶必須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
1.2.4 有用性。是指對客戶制定的管理必須是我們專賣執法部門職權范圍內的,如果超出權限的管理與服務等于是空談了。
1.2.5 必要性。指細分的客戶應當是專賣重點關注確有必要分類管理的。
2長樂市卷煙市場的現狀
根據市場類型劃分,目前長樂市卷煙市場持有卷煙零售許可證的終端客戶中,城區市場占15.76%,城郊市場占3.02%,鄉鎮市場占17.29%,行政村及邊遠行政地區占60.78%,其它類別占3.14%。
而根據商業環境對全市卷煙零售戶進行劃分結果如下:商貿區占15.49%;工業區占4.12%;學區占0.35%;政務(商務)區占0.86%;居民區(村)占76.08%;娛樂(旅游)區占0.12%;旅客中轉區及其它類型占2.90%。
由上述數據分析,長樂卷煙市場結構上以居民區(村)為主;而在零售終端分布上呈現出農村重于城鎮的態勢。而密集型的零售分布必然會導致同業之間競爭的加劇,僅以長樂市城區專管所管轄的建設路為例:該路全長不到200米的地方,就聚集了15家零售戶,其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3長樂市卷煙零售終端管理存在的問題
自長樂市局實行“精所強隊”以來,專管員配比率由原來的5.88‰下降至3.53‰,單人管理對象數量的增加,必然會造成部分市場管理真空。隨著卷煙零售終端五花八門、擴大農村辦證后經營戶不斷增加、專賣人員編制減少工作質量如何保障、原來與客戶經理一對一專賣管理模式不再適應市場變化、管理無重點人員配置不合理等必須及時解決的問題也一一浮出水面。
4實行客戶細分管理是解決卷煙零售終端管理問題的有效手段
總結近幾年專管所建設的一些實踐經驗,認為在有限人員的條件下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建立一種新型專賣管理工作模式――客戶細分管理,其原因如下:
4.1 有利于專管管理的有的放矢
實行客戶細分,有利于專賣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符合企業資源優化分配原則,同時也有利于專賣管理人員及時發現每個客戶群的變化特點,不斷調整管理工作方案,使之有的放矢。
4.2 有利于管理部門更合理地開展工作
實行客戶細分,專管所對轄區內客戶的管理重點將更加明確,知道了哪些客戶該管理,哪些客戶該服務,哪些客戶該打擊,與稽查隊有了明確的分工,專管所成為掌握市場脈搏的“哨卡”;同時與營銷部的工作形成了“我修渠、你灌水”的互補關系,各項工作趨于合理。
4.3 有利于提高市場控制力
實行客戶細分,管理所對內部監督和市場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強,市場的控制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鑒于上述三個理由,提出客戶細分管理的構想,是在打造專賣管理“精所強隊”格局后專賣管理發展的必然需要。
5做好長樂市卷煙零售終端客戶細分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
5.1 明確客戶細分依據,確立細分管理模式
借鑒市場營銷學中的一句話:客戶細分就是一種同中求異又異中求同的過程。把它運用到專賣客戶細分管理中,所謂同中求異,就是從專賣管理的整體客戶中按照設定的不同標準找出他們之間的差異,然后把彼此不同的客戶分為不同的客戶群進行個性化管理,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守法戶和違規戶之間、具有批發性質的14件以上戶和其他戶之間就要區分開來進行異質化管理。所謂異中求同,是指把不完全相同只是管理方法大致相同的客戶視為一個客戶群,如:某一客戶是以經營小吃店為主,而另一個客戶是以經營文具為主的,但他們同樣在對外銷售卷煙且都能守法經營,我們就可把他們劃分到同一個客戶群中進行同質化的管理。因此,客戶細分管理是一個查找差異、針對客戶間的差異制定最適合客戶管理工作方法的過程。
明確了客戶細分依據、確立了細分客戶就為細分管理奠定了基礎,而采用何種模式便成為細分管理所要確立的另一個難題。總結多年專賣工作的經驗,“3+”專賣管理模式便應孕而生。
5.1.1 建立客戶“專管+聯管”管理模式
專管所根據求“精”原則,首先改變專管員由原來的全面走訪轉為有針對性的服務與管理的工作模式。其次,明確了專管員與客戶經理對一般守法客戶的聯合管理中的職責區域,即:日常事務交由客戶經理負責,內容包括:法律法規及行業有關政策宣傳,引導零售戶守法守約、誠信經營,客戶銷量上下限維護,明碼標價執行等;專管員集中精力從事證件管理、內部監管、打私打假等職責。同時加強管理所監管力度,每月可安排對“守法戶”以不小于20%的比例或依據客戶經理反映的問題進行抽查,對發現有不規范經營行為的零售戶收錄到非正常戶中分類歸檔管理。
5.1.2 建立市場“巡查+稽查”管理模式
專管員每周安排至少2天時間與駐所稽查員配合進行片區化的“巡查+稽查”。對片區重點戶、違規戶進行有針對性的巡查管理,同時協助與駐所稽查員日常稽查,提高市場凈化率。
5.1.3 建立稽查“機動+聯動”管理模式
稽查大隊設兩個中隊,一中隊為直屬機動隊,主要負責打大戶、端窩點和特別場所的監管工作;二中隊稽查員平時寓查于所(每所配備2名),受管理所所長管理。駐所稽查員日常負責對包干片區巡查,要求能及時掌握轄區市場異動和違規戶信息情報,成為片區“活地圖”,遇有集中行動時集體回編,由稽查大隊長統一指揮。
駐所稽查員每周工作安排一般為:歸建行動1天(周末或早夜市),片區稽查2天,所隊聯動3天。
“3+”管理模式的運用符合“精所強隊”專賣人員合理配置要求,保證了客戶經理、專管員、駐所稽查員、直屬稽查員4線的有效溝通,避免了管理上的脫節,為客戶細分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2 認清管理與服務的差異,準確定位細分標準
在明確了細分概念后,專賣管理人員要根據卷煙經營戶的守法程度、業務類別、送貨方式、經營范圍、許可證申領情況、陽光工程幫扶對象等六個方面把客戶細分為違規戶、重點戶、煙酒茶專營戶、代收代送戶、無證戶、掛鉤幫扶戶、新辦證戶和守法戶等客戶類別,同時為了把握管理與服務之間的關系,對以上各類客戶進行管理和服務方式上的區分。標準訂立后要求各管理所與對應的客戶服務部協調配合,對轄區客戶進行分門別類。
5.3 步驟合理、方法得當是細分管理的關鍵
分步驟細分管理的四項內容:
5.3.1 認定依據。就是對每一類客戶分別設定若干個準入條件,在篩選客戶時,只要符合兩個以上條件或全部條件的,即可納入該類客戶管理,例如以重點戶為例認定依據可設定為:(1)位于各鄉鎮主要街道、鄉村市場的定量在14件以上的食雜批發店;(2)銷量較好,但不執行明碼標價多以整條低價批發的;(3)專管員日常走訪發現(包括客戶經理提供)有套卡存在批發下線、違規收購等不規范經營行為的客戶。
5.3.2 服務管理方式。是指對每一類不同的客戶賦予不同的服務管理方式,使之成為直接管理人員管理或服務的行動指南。例如:對重點戶的規范式管理,要求做到4個規范:規范條碼,規范價格,規范經營,規范陳列。
5.3.3 服務管理內容。就是分步驟詳細說明對每類客戶的具體管理或服務辦法,內容大致包括:逐戶建檔,每月走訪次數,每次的走訪以工作日志的形式詳細記錄守法經營情況等,專管所與客戶服務部的及時溝通,每季度應將各片區情況進行匯總登記造冊等。
5.3.4 管理要點。是對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提示和應該要特別注意不能忽視的問題。如:對重點戶訂立的注意事項有(1)要善于了解和收集重點戶(特別是有運用機動車送貨、輻射范圍廣的)家庭參與人員、伙計特征,車輛照片,倉庫地點照片及周邊情況等資料;(2)經常與客戶經理溝通共同挖出下線戶(特別是要找出有辦證價值的無證戶),以削弱其違規批發能力;(3)要從側面了解是否有存在違規上線或其他渠道進貨行為,如果有,應及時將掌握的全套資料備份給稽查一中隊以經營重大案件;(4)在走訪過程中應盡量細致的檢查存放卷煙的條碼并做詳細記錄,為下階段采取措施提供依據等。
5.4 嚴格考核、總結完善缺一不可
5.4.1 建立專賣與信息督查雙項考核制度
實施客戶細分管理,除了操作人員要有好的執行力外,還要有嚴密嚴格的考核制度來保障。專賣辦與信息督查部門應實行雙項考核制度,即:專賣辦負責對專管所內部規范經營的監督檢查,信息督查部負責外部市場凈化率、持證經營率等的考核,這種雙軌并行的績效考核制度將對實現內管外打的管理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4.2 深化細分管理
客戶細分管理是一項動態管理,要采取邊實踐、邊總結的辦法,制定客戶管理工作規范,以召開座談會和定期集
中,提出問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類客戶的管理工作制度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
6結束語
通過上述對客戶細分管理的闡述,可以發現對客戶實行個性化與差異化的細分管理其實就是尋求打開客戶管理這把鎖的過程。因此,無論對客戶如何細分,或要分為幾類管理,它最終所要達到的應該是準確抓住市場的環境變化,能對某一時期的突出問題及時調整管理的重點,合理分配專賣力量,實現控制和規范市場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曉堂. 市場營銷學[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1.引言
隨著對CO2氣體保護焊過程和技術的研究,對焊接的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因為CO2焊成為鋼生產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CO2氣體保護焊具有的優點有:高效節能、生產效率高、成本較低、能耗小、抗銹、抗裂等,這些優點使得CO2氣體保護焊在實現焊接的過程中實現自動化與機械化,這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十分方便的[1]。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采用過渡方式進行焊接的時候,根部就會很容易內凹與未焊接的現象。針對這些優缺點,焊接工作者們進行了深刻的研究,本文就對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過程控制策略以及如何去實施的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并且簡要說明了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的應用與未來發展的內容問題。
2.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的控制策略
我國在50年代末期就開始研究與應用CO2焊,但是由于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并不高,所以發展的水平一直不高該方法進步也比較緩慢,后來由于大量進口了一些國外的焊接材料與先進的技術,這些都很大程度的推動了我國CO2焊接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技術的引進對我國很多方面的建設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比如用于鐵路、公路、機場等地的建設上,因此,我國很多學者與研究該方面的人員都對CO2焊接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工作。
2.1對焊接材料與表面張力過渡的控制問題
通常,為了提高CO2焊的工藝及性能,會用保護氣體與焊接材料來對電弧的狀態和熔滴過渡進行改進,比如:在CO2氣體中添加一些氬氣,然后通過氬氣的比例不斷的增大,使得飛濺減少,因此焊接縫隙也就更加美觀了。表面張力過渡的要點是:讓熔滴與熔池在接觸時用較小的電流,才能夠減少飛濺的產生[2]。在熔滴離開焊絲之后就增大電流來讓焊縫成形,在檢測的時候根據電壓的不同變化來覺得增大電流的時間,保證每次焊接的過程足夠穩定。
2.2對送絲方式的控制問題
送絲的方式實現起來形式總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主要是以一送一停的方式進行的,采用脈動送絲的方式也是常見用法之一,它還包括焊接電流合作控制與送絲回抽等,可以大大降低飛濺。通過實踐發現,送絲方式有規律的進行可以讓熔滴過渡變得具有規律。當熔滴形成之后,焊絲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進入熔池之中,即完成了短路的過渡。這種強制的方式有利于對各種不同的阻礙力的克服,快速的進入熔池中就使飛濺降到最低。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不用去過度控制電壓與電流,很適用于不嚴格的焊接任務。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它的不足,不足在于很難去保證焊絲的動作與熔滴的同時進行。
2.3外加磁場對CO2焊飛濺的控制問題
在一定的焊接規范條件下,外加磁場作用于CO2飛濺時,通常會有一個最好的磁場范圍,在這個區間內飛濺的降低程度最為明顯,在一定的強力磁場作用下,CO2焊熔滴的過渡會慢慢增加,把短路初期的飛濺也就減小到最小的程度。外加磁場焊接電弧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能防止熔滴以外產生的飛濺。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精細波形的控制也是一大重點問題,為了精確的分析與控制熔滴過程中的電流,就需要根據不同的階段中不同特點形成的電壓電流等,如此智能的控制也使控制的效果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與進步。
2.4對電器因素的控制策略與改進
一般傳統的控制方式是在焊接的電源回路中接入一個電抗,因為電抗的存在,所以短路的電流受到了壓制,也就降低了飛濺。與此同時,電抗還有存儲能量的作用,當電弧重燃之后,電抗就會向電弧釋放能量這樣就能制造出良好的焊縫[3]。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電抗的大小是一定的,即無法根據焊接的條件變換要求,所以一旦電抗的值不合適的時候就會使焊接的效果變壞。
3.CO2氣體表面張力過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目前,CO2氣體表面張力過渡技術在國內的應用還是占少數,應該說是還處于起步的階段,但是在國外的市場這一技術的應用則是很多,美國的一些電廠會利用這一技術焊接與修復不銹鋼板,因為這些不銹鋼板都來自煙氣的殼體,由于高溫與煙氣的作用下會讓不銹鋼板受到腐蝕,他們利用CO2氣體表面張力過渡技術焊接了不銹鋼板,使它們很難被燒穿彌補了傳統焊接的缺陷,這種技術不僅可以作用在不銹鋼板上,還可以作用于低合金鋼及其他材質的物件上,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因此,CO2氣體表面張力過渡技術得到了很快的應用與快速的發展。目前,該技術已經被中國的管道公司利用,在試用中發現飛濺量變得很小,受到較高的好評。
4.總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第一,從熔滴的受力方面能夠分析出短路過渡的主要作用,表面張力也能在短路的過程中發揮出作用。第二,短路過渡飛濺的多少與電的參數有很大的關系,即當電弧功率在最大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減少飛濺量。第三,減少飛濺的方式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一元化方法、脈沖方法等,但是焊接的過程中受到干擾太多,所以還需要繼續去研究才能解決CO2氣體保護焊的飛濺問題。可以看出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的工藝的焊接飛濺的程度明顯降低,它的飛濺率僅僅是傳統的CO2焊接的10%,這種明顯的優勢也對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這一技術在焊接領域的應用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寶琨.STT型CO2氣體保護焊在薄板焊接中的應用2010,2010全國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技術(廣州)高峰論壇――云南省分論壇
[2]王健,王健,楊代立.低飛濺CO2氣體保護焊方法[J].科技信息,2010(35)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c)-0000-00
0 引言
截止2015年底,我國的機動車數量達到2.79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達3.27億,給城市交通帶來了諸多的問題。為解決停車難的問題,機械式立體車庫應運而生。在立體式車庫的設計中,人機交互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用戶體驗車庫的主要方式,其展示結果將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
目前,我國大多數機械式立體車庫的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都過于簡單,或是直接采用機械式操作和非接觸式刷卡存取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些設計方式不利于對車庫用戶信息的日常管理,滿足不了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帶來的種種需求。針對以上問題,本文采用Qt語言實現了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管理員和用戶均可以通過此界面對各自的信息進行管理,隨時查看自己車位的使用狀況。在出現緊急情況時,管理員可以通過該界面第一時間與用戶取得聯系。在使用的過程中,系統會以語音的形式引導使用者更好的操作該軟件系統。本設計還支持手機移動端的操作,以短信的形式,通過GSM模塊發送特定的內容到該軟件系統,該系統就可以向下位機發送相應的數據進行存取車操作。
1 軟件總體框架
本軟件實現的功能主要是創建多個操作界面,并根據不同功能完成各個界面之間的跳轉;在對界面進行操作時,通過配置串口、GPRS/GSM完成和下位機、手機APP的通信;搭建數據庫,對管理員、用戶和車位的信息進行存儲,在數據的錄入中,可以隨時調用軟鍵盤進行輸入[1];軟件在運行時還可支持中文的顯示,并在操作車庫的同時進行語音提示,使車庫的使用更加便捷。本軟件的總體框架圖如圖1所示。
2 軟件整體工作流程
軟件在啟動時,應先對數據庫、車位信息、串口等進行初始化。運行的過程中,始終對下位機串口、手機APP串口和軟件自身界面進行監控。當有數據傳入,即刻將收到的數據與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對比驗證,驗證成功方可進入系統。進入系統后,若操作車位,則向下位機發送數據;若聯系用戶,則向手機APP發送數據;若操作數據庫,則在對比驗證成功后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具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
3 軟件功能實現分析
3.1 界面切換
本文中采用了大量的信號(signals)和槽(slots),它們是Qt中的典型機制[2]。在本文中的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Connect(發送者sender,信號函數SIGNAL,接受者reciever,槽函數SLOT)信號與槽主要對按下(QPushButton)事件進行捕捉,實現界面與界面之間的調轉切換,完成該按鍵按下時相應的數據操作。圖3為軟件界面的調用框圖。
3.2 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是本文實現的重點,它是連接下位機和手機APP的通信橋梁。在Qt語言中,提供了第三方類Posix_QextSerialPort對串口進行操作[3],Posix_QextSerialPort類打開串口及對串口進行初始化的主要代碼如下所示:
uartCom = new Posix_QextSerialPort("/dev/ttySAC0", QextSerialBase::Polling);
uartCom->open(QIODevice::ReadWrite);
uartCom->setBaudRate(BAUD115200);
uartCom->setDataBits(DATA_8);
uartCom->setParity(PAR_NONE);
uartCom->setStopBits(STOP_1);
其中,uartCom為Posix_QextSerialPort的類對象,通過構造函數操作Linux系統/dev/路徑下串口0的驅動程序ttySAC0。在Linux系統中,Posix_QextSerialPort對串口的操作只能采取輪詢方式Polling,即定義一個定時器,每隔一段時間對串口進行掃描,查看是否有數據的操作。在以讀寫方式打開串口后,定義串口的通信方式。本文使用的串口0和串口1的通信方式均約定為:波特率115200,8個數據位,無奇偶校驗,1個停止位。利用Posix_QextSerialPort類提供的write(const char *)函數和readAll()函數完成對串口數據的寫入與讀取。
3.3 GPRS/GSM短信接收
上位機與手機APP的通信主要通過串口控制GPRS/GSM模塊完成[4]。GPRS/GSM模塊內置了TCP/IP協議,只需往該模塊中寫入AT指令即可實現收發短信和撥打電話的功能。表1為本文中用到的基本AT指令。
在通過串口往GPRS/GSM模塊寫入AT指令時,需要在寫入的字符串后面加上“\r”,Linux系統中“\r”為回車標志。收到手機APP端發送的短信后,要提取發送者的號碼以及發送的信息內容與數據庫中的內容進行比對,才能正確的將相應的命令發送到下位機。經過多次測試,接收到短信時串口會收到并讀取帶有“+CMTI”字符串的數據,每次讀取到的短信數據中,發送者的手機號碼在“+86”(移動卡)或“"86”(聯通卡)字符串后面,收到的短信內容位于“+32"”后面。根據這些數據,就可以將字符串中的號碼和內容截取出來。
3.4 數據庫搭建
Qt中支持多種數據庫語言,本文選用最基礎的sql語言搭建存儲管理員、用戶和車位具體信息的數據庫[5]。本文調用QSqlDatabase的addDatabase函數創建了名為database.db的sql數據庫,并通過QSqlQuery對象的exec()在數據庫中創建了兩個表格(userinfo和managerinfo)分別存放用戶信息、管理員信息和車位信息,其中用戶信息和車位信息如表2所示。
在上位機軟件的編寫過程中,會多次對數據庫進行操作,比如密碼驗證、密碼修改、添加刪除用戶、車位選擇界面的顯示等。
3.5 數據共享
在程序的編寫過程中,經常出現多個類調用同一個對象的情況,為此,本文使用定義全局變量的方法來實現數據的共享,其中定義的全局變量如表3所示。
其中,user為停車位選擇界面類的對象,在用戶操作界面和管理員操作界面都要調用該對象,將其定義為全局變量,方便引用;gprsCom為操作GPRS/GSM模塊的串口類對象,在歡迎界面、聯系用戶界面都使用同一串口,故定義為全局變量;uartCom為與下位機通信串口的類對象,在歡迎界面、管理員操作界面、用戶操作界面都會使用該串口發數據,定義為全局變量;closeParkingFlag為bool型變量,當其值為true時,任何界面都可以調用它來關閉本界面。
3.6 語音提示
為了使人機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本文加入了語音提示功能。在Linux系統中,madplay是一款通過命令行控制的音樂播放軟件,只需將madplay移植入Linux系統中即可。完成madplay的移植后,需要單獨創建一個線程來播放語音,否則會導致系統界面運行崩潰。在程序中用system()寫入命令就可以實現語音播放功能。如下所示:
system("madplay /music/addok.mp3");
3.7 中文顯示
QT/E-4.7.1支持中文顯示[6],格式為wenquanyi,在main函數中定義QFont的對象,使用該對象的setFamily()函數設置此格式,具體代碼為:
QFont font;
font.setFamily(("wenquanyi"));
a.setFont(font);
4 系統測試
把編譯好的可執行文件移植到嵌入式系統中[7],上電開機。設計的軟件系統界面運行流暢,語音提示清晰,支持中文顯示。進入管理員或用戶操作界面,輸入密碼進行驗證,密碼錯誤報警提示,密碼一致則正確跳轉;對車庫用戶進行管里,在信息表中可以看到數據庫運行正常。用USB轉串口線與電腦連接模擬與下位機的通信,存取車時均發送了正確數據;進系用戶界面,成功給數據庫中的用戶撥打電話和發送短信,用手機給軟件系統發送數據,成功接收并向下位機(電腦)發送了相應數據。經過多次測試,整個軟件系統運行穩定,效率高,使用方便。
5 結束語
本文采用Qt實現了友好的智能立體車庫人機交互界面,可方便地移植到Linux嵌入式系統中使用;引入數據庫存儲車庫的數據信息,符合現代社會的大數據發展趨勢;通過觸摸屏完成存取車的操作,操作過程中伴有語音提示,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 謝芬,潘麗,劉守印.基才QT/E的嵌入式Linux系統的軟鍵盤實現 [J].電子設計工程,2012,20(5):177-179.
[2] 丁林松,黃麗琴.Qt4圖形設計與嵌入式開發[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78-489.
[3] 陳靜.基于Ubuntu13.04系統下QT串口通信設計 [J].電子世界,2014(18):244-244.
[4] 白潔.基于ARM的嵌入式GPRS通訊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44):44-46
doi:10.14033/ki.cfmr.2016.31.0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1-0078-02
臨床中,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炎性病癥,與患者的飲食結構及所處環境氣候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在臨床中具有相對較高的發生率,對患者機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危害影響。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支氣管哮喘疾病臨床發生率的不斷提升[1],對其治療干預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其作用意義更為顯著和突出。臨床護理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和內容,對患者疾病治療效果存在著較大的作用和影響,下文以筆者所在醫院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實際情況為例,對個體化護理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中的作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以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4~67歲,平均(42.8±7.6)歲,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支氣管哮喘患者23例,吸入過敏原引起支氣管哮喘患者28例,其他原因引起患者9例;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36~69歲,平均(42.5±7.8)歲,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支氣管哮喘患者22例,吸入過敏原引起支氣管哮喘患者27例,其他原因引起患者1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意義。
1.2 病例選取標準
所選取患者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疾病診斷標準[2],且經臨床檢查與診斷確認為支氣管哮喘。排除存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排除病例資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其中,對照組患者以常規護理干預為主,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實施常規的疾病與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呼吸道護理、生活飲食指導等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個體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制定個體化護理干預計劃,通過建立個體化護理干預小組,設置相應的責任護士,結合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病例資料等,對患者采取個體化護理干預和健康指導。其中包括呼吸道護理、生命體征監測及氧氣吸入護理、生活飲食指導等。其中,結合患者病情給予呼吸道護理干預,是由于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多表現為排痰困難、呼吸不通暢等,患者病癥治療期間,需要實施相應的呼吸道護理,以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要指導并囑咐患者正確排痰、多飲水,確保患者每日飲水量在2.5 L;對于病情變化較為嚴重患者,必要時可以給予霧化吸入或機械呼吸等輔助治療手段,確保患者呼吸通暢。此外,還可以通過使用氨茶堿、甲基潑尼松龍等藥物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減小呼吸道梗阻情況,確保患者氣道通暢。
其次,做好生命體征變化監測與病情變化觀察護理和干預。臨床中,還要對患者用藥治療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的監測與分析,及時改善患者藥物治療后出現的惡心、乏力等不良反應,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出現缺氧狀態,影響患者病癥治療效果。
再次,要進行氧氣吸入護理干預。對缺氧或需要進行氧氣吸入治療患者,首先要控制患者氧氣吸入量在3 L/min左右,并注意每隔半小時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記錄觀察,以確保氧氣治療效果;此外,對高濃度吸氧治療患者,尤其要注意避免患者氧氣吸入治療中出現中毒反應,以對患者治療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最后,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及生活飲食指導護理與干預。對疾病患者開展治療護理過程中,注意結合患者疾病發生原因,對存在心理問題患者要結合其不良心理產生原因及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干預控制,以減少不良心理對患者疾病治療和恢復產生的不利影響,促進患者治療康復。此外,還要對患者日常生活及飲食進行指導,禁食刺激性食物,以高纖維素飲食為主,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治療,治療過程中避免隨意更換治療藥物或增減藥物劑量,對于氨茶堿及激素治療患者,應注意控制患者的藥物服用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病情惡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患者開展健康指導及生活飲食護理時,需要結合患者情況以集中培訓指導護理和個別性指導護理兩種方式相結合形式開展,主要以指導患者遠離過敏源、加強身體鍛煉、日常飲食注意、疾病復發預防等指導護理內容為主。
關鍵詞:隧道工程;大跨度;新奧法;地下空間;支護體系;應力監測;穩定性
1 引 言
在隧道及地下空間工程的建設中,越來越多地采用新奧法施工。新奧法以“管超前,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為施工方針,以光面或雙光面爆破、預裂爆破為開挖手段,以噴射混凝土、錨桿、鋼拱架及鋼筋網為初期支護手段,以復合式襯砌作為支護體系,通過施工量測及信息的及時反饋,實現隧道及地下空間工程施工的合理化、信息化和科學化[1~3]。檢測是隧道及地下工程設計、施工是否合理的直接判斷手段目前,在隧道及地下空間工程信息化施工中,對支護體系穩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支護體系變形的監測和錨桿軸力監測研究上[4~6]。然而,根據地下空間工程的特點,還需要對支護體系進行全面應力監測和分析。
大坪車站是重慶輕軌較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車站暗挖段開挖跨度大,地表有交通運輸干道且地表建筑物密集。為確保工程施工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在該地下工程開挖過程中,對初期支護工字鋼拱應力、錨桿軸力、噴射混凝土內應力、噴射混凝土與圍巖間接觸壓力、臨時工字鋼支撐應力、噴射混凝土與二次襯砌間接觸壓力、二次襯砌鋼筋應力進行監測,以全面掌握該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的穩定性;通過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及修正施工設計,盡而對該地下空間工程施工期間支護體系的安全性及穩定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及預測,以全面掌握該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的受力狀況;通過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及修正設計,進而對隧道施工期間支護體系的安全穩定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及預測,從而確保工程安全性。
2 工程概況
重慶輕軌較新線大坪車站隧道里程為 DK7+609.7~DK7+804.0,全長 194.3 m。該隧道結構復雜,斷面變化大,道岔區最大開挖跨度 27.2 m,是目前亞洲城市交通單跨最大的隧道。其中,DK7+658.2~DK7+804.0 為暗挖施工,暗挖段長度145.8 m,最大開挖寬度 26.3 m,開挖高度 20.6 m,最大開挖面積 430.0 m2;車站圍巖以泥巖和砂巖為主,強度較低,自穩能力差。隧道頂板巖土體賦存情況及巖層物理力學參數如表 1,2 所示。
3 監測斷面布置及測試手段
3.1 監測斷面布置
根據大坪車站地表建筑物的分布以及洞內開挖斷面的具體情況,在該車站共布置 6 個監測斷面。監測斷面測點布置如圖 1 所示。
3.2 監測儀器及測試手段
(1) 初期支護工字鋼拱應力和臨時鋼支撐應力監測采用 XYJ–2 型鋼弦傳感器。在工字鋼拱或臨時鋼支撐架設完畢后,在待測位置焊好傳感器支座,待其冷卻后安裝傳感器。
(2) 錨桿軸力量測采用直徑與錨桿一致的 GY–185 型鋼筋應力計。在安設錨桿前將錨桿截斷,將傳感器串聯焊接在錨桿待測位置處,然后用砂漿錨固含有傳感器的錨桿,傳感器位置在距離錨桿孔口0.5~1.0 m 處。
(3) 初期支護與圍巖壓力、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接觸壓力量測采用 JSY–110 型鋼弦雙膜壓力盒在初支噴射混凝土前和二次襯砌封模前在待測位置安設。
(4) 噴射混凝土內應力量測采用 MHY–150 型混凝土內應力計。安裝前先將傳感器預制在強度與噴射混凝土一樣的混凝土塊中,噴射混凝土前將含有傳感器的混凝土塊固定在測點位置。
(5) 二次襯砌鋼筋應力監測采用 GY–185 型鋼筋應力計。二次襯砌鋼筋鋪設完畢未澆注混凝土前截斷待測位置的鋼筋,將傳感器串聯在該鋼筋上,作相關防護并將線路引出即可。
4 支護結構受力和應力監測
4.1 初期支護受力和應力監測及分析
4.1.1 工字鋼拱應力
DK7+725.0 斷面工字鋼拱應力如圖 2 所示。從圖中可看出,工字鋼拱應力在埋設后經歷兩次較明顯的變化,第一次變化是該地下工程開挖 60 d 后形成拱部封閉初支撐時,在繼續開挖上部核心土的過程中,該斷面工字鋼拱應力呈緩慢上升態勢,但在施作二次襯砌后,工字鋼拱應力基本趨于穩定,最大應力值不超過 70 MPa;第二次變化是在該地下工程開挖 70 d 后,隨著下部核心巖土的開挖,該斷面工字鋼拱應力出現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中線拱頂工字鋼應力增加較為明顯,最大達 110.3 MPa,這是由于下部核心巖土開挖后,使得下部巖土體的支撐壓力全部作用在工字鋼拱上,但在下部邊墻二次襯砌后,該斷面工字鋼拱應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并趨于穩定。左側拱腰、中線拱頂及右側拱腰工字鋼拱應力最終觀測值分別為 31.2,107.2 和 86.5MPa。
從圖 2 還可看出,雖然 DK7+725.0 斷面埋深較淺,但隧道拱部初期支護結構受力并未受到地面建筑物太大的影響。
4.1.2 噴射混凝土與圍巖間接觸壓力
隨著目前各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高校多媒體教室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教學樓建設也越來越分散,使得日常維護管理工作異常繁重。因此,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大量的多媒體教室進行遠程控制、管理、維護已成為目前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筆者從事教育技術工作多年,由于學校要對教學樓多媒體教室進行改造,我也參與其中從事了一些工作,引發了筆者對多媒體教室建設、使用、管理的一些思考。
1 多媒體教室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多媒體教室建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早期建設階段(90年代中后期)、升級擴增階段(2000年之后)、快速發展階段(2003年至今),而快速發展階段至今,也基本可以分為兩類:本地控制型和遠程網絡中央控制型。本地控制型,大多為早期建設的多媒體教室,多數采用由本地中央控制系統統一控制投影機、計算機、擴音設備的開關,投影幕布升降等。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通過校園網,應用網絡中控來實現多媒體維護人員對各校區各多媒體教室設備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本文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132間的多媒體教室分布在三個校區各個教學樓之中。近年來,我們逐步建設使用遠程網絡中央控制型的多媒體教室。遠程網絡中央控制和管理,不僅極大的方便了教師的使用,又極大的減輕了多媒體管理人員的維護難度,提高了管理效率。目前,有些高校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建設中應用網絡中控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教學系統本地控制與遠程控制的結合,并可通過網絡對各多媒體教室的教學設備進行遠程監測、遠程診斷、遠程維護及遠程協助,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教室管理、設備管理及故障處理等方面占有了一定的優勢[2]。
2 多媒體教室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的功能結構
整個多媒體教室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是由總控服務器、校園網、各多媒體教學設備三部分組成。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其實就是通過總控服務器對各個教室中的教學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實時監控管理,方便維護人員第一時間發現故障及時維修。各多媒體教室中設備一般較多,主要由網絡中央控制器、電源控制模塊、計算機、投影機及其幕布、移頻擴音系統等設備組成。教師通過講臺控制面板選擇性的開啟計算機、投影、移頻擴音等設備,多媒體教室維護人員也可以遠程喚醒教室內的教學設備,從而實現對多媒體教室教學設備的網絡化管理。
3 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與設備管理
遠程網絡中央控制器是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的核心部分,它是多媒體教學設備與總控服務器相互連接的橋梁。我們選用了中慶網絡中控以及控制面板,它具有音、視頻輸入/輸出接口;VGA輸入/輸出接口;有可編程的RS-232和RS-485接口;有電源短路、延時電源開關等。使用時總控服務器發出操作指令,通過局域網下達給網絡中央控制器,由網絡中控來完成電源供電、計算機啟動與關閉、投影機的開關、投影幕布的升降,以及多媒體各種設備數據狀態的回傳等工作。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如下:
3.1 電源控制功能
多媒體教室是學校進行現代化教學的設施,擔負著全校師生日常多媒體教學的重要任務。對于教學設備而言,電源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總控服務器或者教師IC卡通過給網絡中央控制器開機信號,此時網絡中控為電源觸發器提供為+5V電流用以激發或者關閉多媒體教學設備所需要的220V電壓。我們提供一路電源輸入,六路電源輸出,可以通過操作面板分別控制教學設備的電源通斷,使用方便可靠。
3.2 信號控制功能
網絡中央控制器提供了兩路VGA輸入與輸出,二路音頻輸出,三路視頻出入,一路視頻輸出,完全滿足正常教學的全部需要,通過講臺桌面的控制面板能對所有信號源進行有效切換。
3.3 多媒體教學設備遠程監控功能
遠程網絡中央控制器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提供三路RS-232總線通訊接口與總控服務器相連接,接收遠程計算機或者控制面板所發出的操作命令。其遠程監控的主要功能包括,遠程控制各個教室多媒體講臺的電源管理、投影機、電動幕、計算機、移頻音響等設備。多媒體維護人員可對多媒體教室進行遠程的開啟,讓教師上課之前,設備就已經進入的待命的狀態。
4 結語
經過兩年時間的逐步建設,遠程網絡中央控制系統運行狀況良好,極大方便了教師與學生,更好地保障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所有教學設備,及時解決教師遇到的任何問題,這樣不僅節約了上課時間,而且還保障了整個教學過程的完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