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2: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反向工程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7)18-31516-01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and Ways to Database Modelling
XUE Chang-ch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the database modelling method also unceasingly is consummating. Using the database modelling tool may speed up the database modelling, guarantee the design mod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uniformity, tha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How to establish the effective database model, speed up the database creation process, is the key to database application procedure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introduced the database modelling is introduced, and application database modelling tool explanation database modelling process, as well as certain skills about using database modelling tool.
Key words:Database Modelling;E-R Diagram;Forword Engineering;Reverse Engineering
要設計一個數據庫,首先就要分析數據庫中要存放什么信息,這些信息之間存在什么聯系,也就是說首先要確定數據庫的結構。數據庫的結構,也稱為數據庫模式。所以,確定數據庫結構的過程就稱為數據庫建模。以下對數據庫建模過程加以論述,所述數據庫以關系型數據庫為研究對象。
1 數據庫建模概念
數據庫系統通常采用三級模式結構和兩級映象功能,即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1〕。外模式也稱為用戶模式,是數據庫用戶視圖。模式也稱為邏輯模式,是數據庫中全體數據的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
在數據庫建模中要分析現實環(huán)境中的各種數據,找出相互聯系,具體可以將數據庫設計分為六個階段,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實施;數據庫運行和維護〔2〕。對于概念結構設計主要是形成數據字典,繪制實體-聯系圖,按照關系規(guī)范化理論要求將概念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形成邏輯結構,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數據庫平臺進行物理數據庫設計。在這一過程中,要分析數據與數據之間的聯系類型,關系規(guī)范化的要求,利用數據庫建模工具可以簡化這一分析與設計過程。目前這方面的工具有很多,比如:ERWin、PowerDesigner、CASE Studio等〔3〕。數據庫建模要求能夠表達完整的數據結構和相互的聯系,并且在概念模型和關系模型之間轉換方便。要能夠從概念模型向關系模型自動轉換,并且能夠自動轉換為指定的數據庫平臺上的數據庫,如:Micosoft SQL Server、Access等,這一設計過程稱為軟件開發(fā)中的正向工程。對于比較完善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工具,還應提供能夠從物理數據庫的基礎上向邏輯模型轉化的功能,即從物理數據庫表格及相互關系自動轉化為關系模型,更新E-R模型圖。這種轉換相對于正向工程稱為逆向工程或反向工程。在數據庫設計、運行、維護過程中,支持這種轉換的工具的應用非常重要。
數據庫建模工具可以獨立于具體的數據庫平臺,因此可以簡單的移植到不同的數據庫平臺上。數據庫建模工具大部分都是圖形界面的,更有利于實體聯系的建立。
2 CASE工具數據庫建模過程
2.1 數據準備
圖1數據庫建模示意圖
通過詳細調查所研究的系統,了解系統的需求,各種處理要求,對安全和數據完整性方面的要求,數據結構等等。以此為基礎上建立數據字典,分析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和數據存儲,以及處理過程。在充分考慮系統的功能需求和可擴充性的基礎上,建立起數據的概念結構模型。
2.2 設計E-R模型圖
首先設計分E-R模型圖,設置屬性,設置主鍵,然后根據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連接實體。對于1:1、1:N和M:N等不同的實體聯系類型,可以通過數據庫建模工具自動進行連接。如相對于M:N實體聯系類型,可以自動生成兩個實體之間的聯系,聯系為新實體,包含相關聯的兩個實體的主鍵,這相當于自動完成了實體模型向關系模型的轉換。圖2所示為利用CASE Studio數據庫建模工具建立E-R模型圖。其中“選修”和“講授”實體是連接兩個M:N類型實體時自動生成的。
圖2 E-R模型圖建立
2.3 E-R模型向關系模型轉化
選擇好相應的數據庫平臺,執(zhí)行轉化操作。對于不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數據庫建模工具將產生不同的腳本語言,主要有表格建立與刪除、索引建立、主健建立、觸發(fā)器命令等,如圖3所示。由生成的腳本語言,到指定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上執(zhí)行,便可以得到物理數據庫。這一過程在數據庫設計過程中非常方便。傳統轉換過程中需要手工進行,按照聯系的種類不同有不同的轉換方法,形成邏輯模型,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數據庫平臺手工建立數據庫物理結構。利用數據庫建模工具可以直接從概念模型向物理模型轉換。
圖3 數據庫腳本代碼生成
腳本語言代碼如下(以Micosoft SQL Server平臺為例):
Create table [學生]
( [學號] Char(5) NOT NULL,
[姓名] Char(10) NULL,
[年齡] Integer NULL,
[籍貫] Char(10) NULL,
[系別] Char(10) NULL,
Primary Key ([學號]))
go
Create table [課程]
( [課程號] Char(6) NOT NULL,
[課程名稱] Char(20) NULL,
[學時] Integer NULL,
[學分] Integer NULL,
Primary Key ([課程號]))
go
……
2.4 數據庫建模反向工程
在數據庫物理結構建立好以后,經常需要對數據庫進行維護,包括表格結構的修改、增加表格、聯系的修改等。這時對數據庫結構的修改要及時反饋到邏輯模型中,始終要保持物理模型和邏輯模型的一致性。從數據庫物理模型到邏輯模型的修改過程稱為數據庫建模的反向工程。這一過程對于數據庫應用程序后續(xù)建設工作以及應用系統的實施和維護都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數數據庫建模軟件均支持這種反向工程操作。
3 結束語
利用數據庫建模工具可以解決數據庫設計過程中復雜數據聯系的問題,在轉換為關系模型過程中建立起概念模型與物理模型之間的緊密聯系,便于對數據庫及時更新和維護,同時也對數據庫設計過程中的資料文檔如E-R模型圖等進行即時維護,對于系統實施以后系統的維護都具有非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3-240.
[2](美)內沃斯(Navthe,E.).數據庫系統基礎[M](第4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一、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概念
計算機軟件是由特定的程序語言編寫成的。目前絕大部分的軟件是由于程序語言編寫出功能模塊,再對功能模塊組合構成一款軟件。他人在使用這塊軟件時,有時會想對這款軟件的思路流程、語言用法進行研究,因此會用一種特別的技巧通過對軟件的反向解析找出軟件的源代碼,對軟件的源代碼進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計算機軟件產品。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到,反向工程的步驟有三個:找出源代碼,對源代碼進行分析和理解,創(chuàng)作出另一款新的產品。只有完成以上三個步驟,才算完成計算機軟件的反向工程。如果用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重新研制出一款軟件那只是個人的事情,然而如果將計算機軟件的反向工程作品散布出去,則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二、進行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目的
計算機軟件具有藝術價值,一個很好的軟件會做到功能和諧、界面和諧、設計和諧,達成一種藝術的效果,比如電子游戲軟件就被人稱作第九藝術;具有科學價值,計算機軟件是由各種程序代碼寫成,這些程序代碼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如果研究計算機軟件,將獲得很大的科學價值;具有商業(yè)價值,計算機軟件的商業(yè)價值具有一次性投入多,然而卻可以用少量成本獲得極大商業(yè)利潤的特點。由于詐算機軟件有以上的特點,所以很多人熱衷于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總體來說,通常人們進行計算機軟件反向工作的目的如下:
(一)優(yōu)化軟件的目的
1.排除運行故障
計算機軟件在設計時,往往會存在各式各樣運行的漏洞,這些軟件在開發(fā)時也許沒有得到徹底的檢驗,而軟件流向市場后,由于大范圍的被使用,軟件的運行漏洞也得到反饋。如果有些計算機軟件程序員要優(yōu)化計算機軟件,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的反向工程了解程序代碼的編寫思想,通過優(yōu)化的方法減少軟件的運行漏洞。
2.減少安全漏洞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計算機軟件的創(chuàng)作者只需要對軟件的性能負責,而不需要對安全故障負責,所以很多計算機軟件設計者會忽視安全漏洞的問題。實際上計算機軟件的安全漏洞也是衡量軟件性能的一個方面。如果一款軟件安全故障太多,則軟件在計算機中運行,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有些程序設計員為了改善軟件的安全漏洞而實行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
(二)改變軟件的功能
一款計算機軟件的功能可能是綜合的,可能是單一的。它的功能不一定適合所有用戶的需要。有些軟件程序員認為該款軟件的功能不適合用戶的需要,可能通過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對軟件的功能重新進行調整。有時程序員會精減一些軟件的功能,只保留軟件的基本功能;有時程序員會閱讀軟件的程序代碼,將它的功能組合在另一款軟件上。比如說著名的平面制圖軟件Photoshop,它官方的軟件功能非常齊備。有一些民間軟件程序員將它實行反向工程,提煉出綠色精減的版本,滿足一些用戶基本的功能需求;有一些軟件程序員則提供組合版本,他們將大量的功能插件直接組合在程序上,人們只需要安裝一款軟件就不需要額外尋找插件,這種組合版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
(三)商業(yè)開發(fā)的目的
要開發(fā)一款計算機軟件,它的成本投入主要在計算機軟件研發(fā)上,此時開發(fā)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才力對軟件進行開發(fā)和測試,然而一旦開發(fā)結束,那么軟件投入市場后,需要投入的宣傳成本、生產生本則很有限。因為軟件具有無限復制的特性,有些商家瞅準一些軟件潛在的商機,想研發(fā)近似的軟件投入市場進行競爭,卻不愿意花費大量的研發(fā)成本,因此可能用反向工程的方法竊取他人的勞動成果,達到自己的商業(yè)目的。
三、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對計算機軟件開發(fā)市場的危害
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雖然能提高軟件質量、加強程序員之間的交流,然而由于計算機軟件本身的特點,如果軟件反向工程被濫用,則會引起種種危害。這些危害包括:
(一)侵犯原創(chuàng)者的利益
一款計算機軟件研發(fā)出來,需要耗費原創(chuàng)者很多成本。這些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如果有人用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重新制作軟件,則有可能危害軟件研發(fā)者的利益。比如以Photoshop為例,Photoshop是一款商業(yè)軟件,它是需要將軟件投放市場贏得利潤,如果利用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將軟件的驗證密碼破譯,并且隨意更改軟件的功能,那么軟件制作公司的商業(yè)利益則受到侵犯。
(二)引起不當的競爭
由于計算機軟件的特點,如果有人通過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將軟件的功能模塊提取并且修改,作為另一款商業(yè)軟件投放市場,那么由于反向工程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研發(fā)成本,它需要花費的成本極少。以這種方式進入市場競爭,是對軟件原創(chuàng)者的不公平。比如360軟件開發(fā)出軟件醫(yī)生,騰訊軟件也緊隨著開發(fā)功能幾乎完全一致的軟件醫(yī)生,它將這樣的軟件與QQ軟件捆綁投入市場,該種競爭行為屬于性質惡劣的不當競爭。
(三)扼殺軟件的創(chuàng)造力
如果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作品投放在市場上,它能給軟件原創(chuàng)者巨大的沖擊。它不僅會削弱原創(chuàng)軟件的競爭力,還會使軟件設計者受到極大的經濟損失。如果反向工程不能得到必要的限制,那么長此下去,很多計算機程序員都會熱衷于用軟件反向工程獲得經濟利潤而不愿意做創(chuàng)造軟件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反向工程可能會極大挫創(chuàng)軟件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使市場上很難再有創(chuàng)新的軟件。
四、約束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困境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組織在科學技術或文化藝術等領域內,用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出的成果享有專有的權力。如果侵犯知識產權,將要承擔法律責任。知識產權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四個:行為人要構成對原創(chuàng)者造成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要構成違反法律的事情;行為人因為主觀的原因給原創(chuàng)者造成損害;因為行為人的行為對原創(chuàng)者造成損害。根據知識產權的界定,計算機軟件的創(chuàng)作屬于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
然而在實際的法律界定中,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是否構成侵犯知識產權又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評估軟件相似度指標的問題
在知識產權的判定中如果判斷侵犯知識產權,將要承擔法律責任。在知識產權的判斷中,構思不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對像,只有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的事實,才能構成構成侵犯知識產權。如果在普通的文藝作品中,可以根據相似的文字、相似的情節(jié)來作為判斷是否侵犯知識產權的指標,那么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又以什么指標還判斷是否侵犯知識產權?軟件的代碼通常是用相似的語言格式寫成,那么不能以相似度作為判斷標準。就目前來說,以軟件的相似度作為評體標準似乎比較合理。
(二)軟件反向工程盈利的問題
如果行為人將一款軟件進行反向工程創(chuàng)作出另一款軟件,并且投入商業(yè)盈利中,那么可以判定為不當競爭,并且要承擔法律責任。然而部分行為人創(chuàng)造出軟件反向工程僅僅只為了完善軟件的功能,他們主觀上傳播軟件是為了非盈利的目的,然而卻給軟件創(chuàng)造者造成了實際的商經濟利益侵害,如果以知識產權的標準,他們的行為為非主觀侵害,那么很難依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對該種行為進行約束;部分行為人將反向工程的軟件綁捆在另一款軟件中,通過捆綁的方式加大自己軟件的價值,該種行為也是非盈利行為,然而也對軟件創(chuàng)造者造成利益侵犯,那么如何用現有的知識產權對軟件反向工程的行為進行定義?目前認為,如果軟件通過指標判定,確屬反向工程,那么應以傳播的數量來論定是否造成傷害會比較合理。
(三)激勵軟件原創(chuàng)的問題
如果軟件反向工程能夠獲得巨大的利潤,而軟件的原創(chuàng)者耗費巨大的成本卻難以得到利潤回報,如果軟件創(chuàng)造人員的積極性長期被挫傷,這個軟件市場一定是畸型的。在這片市場下孕育出的商品也一定沒有創(chuàng)造力。為了激勵原創(chuàng)軟件作品,讓原創(chuàng)軟件作品有盈利的空間,就需要對軟件反向工程不當盈利追究法律責任,而要用法律的方法對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進行約束則需要細化知識產權的內容。它要求知識產權制訂的細節(jié)能適當信息時代的需要。如果不能在立法上保護軟件創(chuàng)造者的利益、在執(zhí)法上對投機取巧的行為人給于嚴厲的打擊,那么將無法形成良好的軟件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就會造成計算機軟件創(chuàng)造的危機。
五、總結
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并不是一件應當受到指責的事情,它是軟件程序員研究程序、交流程序、造福用戶的一種方法,然而如果不能對軟件反向工程有效的界定,這種行為將會造成極嚴重的危害。因此,制定知識產權法律的人員和與之相關的人員應當重視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問題,給計算機軟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二力平衡公理 只適用于剛體
1 引言
2007年江西省高等自學考試工程力學(一)試卷中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的第9小題是這樣表述的:“在下列公理、法則、定理中,只適用于剛體的是()
A二力平衡公理B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C 剛化公理 D作用與反作用定理
此道題是原版為2005年1 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程力學(一)(課程代碼02159)(以下簡稱國卷)第二大題的第1小題。原題為:在下列原理、法則、定理中,只適用于剛體的是()
A二力平衡原理B 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C力的可傳性原理D 作用與反作用定理
省卷的A、B、D三個選項答案與國卷相同,省卷的C選項用“剛化公理”取代了國卷的C選項的“力的可傳性原理”。國卷的標準答案是非常清楚的:C選項答案是正確的,即力的可傳性原理只適用于剛體。省卷提供的答案為“A”選項答案,即二力平衡公理只適用于剛體。孰是孰非,省卷有標準答案嗎?下面是對每一選項答案所作的分析與研究。
2 思考與分析
2.1“國卷C選項答案”[力的可傳性原理]
作用在剛體上的力,沿其作用線移到剛體內任一點,不會改變它對剛體的作用外效應(運動效應)”。
在外效應的討論中,由實踐人們有這樣的體會,以等量的力在車后B點推和在車前A點拉車效果是一樣的。如圖1a)、b)示。即力沿作用線移動,不會改變力對物體的外效應。如圖2a示的變形桿AB,沿桿的軸線受到兩個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桿AB被拉長了,若把這兩個力沿作用線分別移到了桿的另一端,如圖2b示,桿AB被壓短了。這說明變形效應(內力效應)改變了。因此,力的可傳性原理只適用于剛體,而不適用于變形體。
2.2“省卷D選項答案”[作用與反作用定理]
兩物體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同時存在,且等值、反向、共線,分別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該定理是牛頓第三定律,它概括了自然界中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關系。作用與反作用定理是一座橋梁,應用作用與反作用關系,可以將機械或結構中的一個零部件的受力分析順利過渡到另一個另部件的受力分析。
因此,作用與反作用定理,不僅適用于剛體也適用變形體。
2.3“省卷B選項答案”[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作用在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合力也作用在該點,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這兩個力為邊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表示。
該法則說明力的合成是符合矢量加法,它只是一種力系簡化時的矢量運算法則,是復雜力系簡化的基礎。由此可知,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既適用于剛體也適用變形體。
以上分析表明,“作用與反作用定理”和“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應用與研究的物體是剛體還是變形體無關。
2.4“省卷A選項答案”[兩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剛體上的二個力,使剛體保持平衡狀態(tài)的必要與充分條件是,此兩力等值、反向、共線。
兩力平衡公理是作用于剛體上最簡單的力系平衡時所必須滿足的條件。對于剛體,這個條件既必要又充分,但對非剛體(如柔索、鏈條、皮帶等等),這個條件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如圖3、a)所示,柔性繩受兩個等值、反向、共線的拉力作用可平衡;而圖3、b)示,繩受兩個等值、反向、共線的壓力就不能平衡。
由二力平衡公理的內涵與外延說明二力平衡公理適用于剛體,也可有條件的運用到非剛體(變形體)中,如圖3a所示,而不是只適用剛體。
2.5“省卷C選項答案”[ 剛化公理]
變形體在某一力系作用下處于平衡,如將此變形體剛化成剛體,則平衡狀態(tài)保持不變。
這個公理闡明了把變形體抽象成剛體模型的條件。如柔性繩在等值、反向、共線的兩個拉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3a 示),此時可將柔性繩剛化成剛體(圖3c示), 而柔性繩在兩個等值、反向、共線的壓力作用下就不能平衡,這時就不能將其剛化成剛體。
剛化公理建立了剛體平衡條件和變形體平衡條件的聯系,是把剛體平衡條件應用到變形體平衡問題的依據。因此,在剛體靜力學的基礎上,考慮變形體的特性,可以進一步研究變形體的平衡問題,從而擴大了剛體靜力學的應用范圍,這在彈性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中有著重要意義。由剛化公理進一步表明二力平衡公理可以有條件的應用于非剛體,而不是只適用于剛體。以上分析可見,省卷C選項答案不符合該題設要求。
3 結論
由國卷、省卷該題的每一選項答案的研究分析表明,省卷作者提供的“A”選項答案:二力平衡公理只適用剛體 是錯誤的,并且該題沒有題設要求的正確答案,即此題出現了原則性的概念不清等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經典力學中的公理,定律以及其內涵與外延的理解還有如此嚴重的概念不清的問題的出現,作為一個力學基礎課的教育工作者,有義務用公理、定律的本身性質分析作一回應,以澄清其錯誤概念,是對教育者的啟示,更是對受教育者的負責。
參考文獻:
反向購買作為借殼上市最常見的一種途徑在國外資本市場上早已普遍存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對此也有較為完善的規(guī)定。但由于資本市場不完善等諸多原因,我國2007年才出現首例反向購買案,并于2008、2009年度出現一個反向收購的,在證監(jiān)會2009年5月份公布的上市公司2008年報披露三大問題中有兩個都涉及到反向購買業(yè)務。筆者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反向購買會計規(guī)范還不完善,僅有的四個直接涉及到反向購買相關規(guī)定的文件也都是對其較為寬泛的原則性規(guī)定;另一方面則是實務中上市公司主觀或客觀地對現有規(guī)范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一、對是否構成業(yè)務的規(guī)定不夠明晰
由于三者之間存在交叉引用,筆者將《財政部關于做好執(zhí)行會計準則企業(yè)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號)、《財政部會計司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上市的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7號)以及《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2010)》中關于反向購買會計處理的規(guī)定整理后歸納如下:非上市公司以所持有的對子公司投資等資產為對價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構成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應當區(qū)分以下情況處理:1.交易發(fā)生時,上市公司未持有任何資產、負債或僅持有現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不構成業(yè)務的資產或負債的,上市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權益易的原則進行處理,不得確認商譽或計入當期損益;2.交易發(fā)生時,上市公司保留的資產、負債構成業(yè)務的,企業(yè)合并成本與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當期損益。
由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反向購買中上市公司的保留部分是否構成業(yè)務決定著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構成業(yè)務的情況下采用類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中的購買法,此時合并成本與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或者計入當期損益(營業(yè)外收入),如果確認為商譽則至少以后每年年末進行一次減值測試,并將發(fā)生減值的商譽沖減當期利潤;若不構成業(yè)務,則采用權益易法進行處理,且此種處理方式下只影響反向購買時入賬的所有者權益,不會影響未來上市公司的業(yè)績。
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對企業(yè)合并當年甚至以后數個會計年度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使企業(yè)有按照本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或財務利益來籌劃處理方式的動機,權益易法與購買法并存的情況更給企業(yè)的這一動機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是否構成業(yè)務有關規(guī)定不明晰的情況下,在《財政部關于執(zhí)行會計準則企業(yè)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好2009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9]16號)中關于業(yè)務的概念有如下規(guī)定:“業(yè)務是指企業(yè)內部某些生產經營活動或資產負債的組合,該組合具有投入、加工處理過程和產出的能力,能夠獨立計算其成本費用或所產生的收入等,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股利、更低的成本或其他經濟利益的回報。有關資產或資產、負債的組合具備了投入和加工處理過程兩個要素即可認定為構成一項業(yè)務”。而在《財政部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實現間接上市的會計處理復函》(財會便[2009]17號)對同一概念的表述中將“有關資產或資產、負債的組合具備了投入和加工處理過程兩個要素即可認定為構成一項業(yè)務”換成了“有關資產、負債的組合構成業(yè)務,應當由企業(yè)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兩個解釋公告對同一概念規(guī)定的不一致給實務工作帶來了理解上的混亂,對于這一概念,筆者認為其包含兩個要件: 1.具有投入、加工處理、產出以及核算能力;2.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股利、更低成本或其他經濟利益的回報。這兩個要件是必須同時滿足還是只滿足第一個的基礎上第二個可有可無?如果需要同時滿足,那么在上市公司所保留資產、負債滿足要件一而由于種種原因該部分資產負債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企業(yè)就可以不將其確認為業(yè)務;如果只需滿足要件一而要件二可有可無時,又與反向購買實務中一些企業(yè)關于是否構成業(yè)務的判斷有一些出入。此處提供一個沙鋼股份借殼ST張銅(002075)上市的案例來輔助分析。
2008年12月20號,ST張銅向沙鋼集團定向增發(fā)股票 1 180 265 552股限售股購買其持有的沙鋼集團旗下的淮鋼特鋼有限公司的股權,換股完成后ST張銅擁有淮鋼特鋼63.80%的股份,而沙鋼集團擁有ST張銅74.88%的股份,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重大相關交易。
由于購買完成后,沙鋼股份控制了原ST張銅的生產經營活動,所以此次收購屬于反向購買,且在2010年12月公布的《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修訂稿)》中判定該項購買為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主要理由如下:公司2007年、2008年度巨額虧損,外部融資環(huán)境惡化,未及時歸還銀行借款及供應商貨款而形成的訴訟事項較多,在現有的構架下實現盈利的可能性較小,因而公司預期不能給股東提供股利、更低成本或其他經濟利益的回報,根據財政部會計司《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7號函),公司將本次重組判斷為無業(yè)務的反向購買。
而在2011年2月26日公布的《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公告》中關于上市公司的原有資產、負債有如下表述:“公司(高新張銅――筆者注)擬將上市公司的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等銅加工資產,以 33 991.07萬元的評估價格轉讓給控股股東沙鋼集團”。同時在2011年2月底報出的沙鋼股份2010年度財務報告中關于本次重組屬于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的判斷時指出:“根據沙鋼集團出具的《承諾函》,本次資產重組后沙鋼集團將以等額現金置換公司銅加工資產,公司原有的業(yè)務將全部終止。根據財政部會計司《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上市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7號函),公司將本次重組判斷為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
針對同一事項的判斷雖然結果相同、依據相同,但企業(yè)作出職業(yè)判斷的側重點卻有很大區(qū)別,前者以雖滿足要件一但不滿足要件二為由判斷其為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而后者則是兩個要件都不滿足的情況下判斷其不構成業(yè)務。關于兩次是否構成業(yè)務的判斷的合理性,筆者均沒有找到證監(jiān)會等相關部門的批復文件,但如果兩次判斷都是合理的,那么反向購買相關規(guī)定中關于是否構成業(yè)務的內容是有很大操作空間的,上市公司只需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其保留業(yè)務能否給公司投資者帶來收益或提供更低成本即可決定是否構成業(yè)務;另一方面如果第一次判斷是不合理的(第二次判斷筆者默認其是合理的,因為其已經經過了江蘇天衡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并得到證監(jiān)會的批準與2011年4月8號恢復上市),那么在質疑ST張銅財務工作者的動機或業(yè)務能力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反向購買中關于業(yè)務的規(guī)定是否完善及合理呢?
正如其他會計準則一樣,反向購買實踐也隨著一系列相關規(guī)定的頒布實施而日趨規(guī)范,與此同時反向購買理論也隨著日趨復雜和成熟的反向購買實踐而不斷完善,從2008年前諸多證券公司借殼上市過程中同時不滿足上述要件一和要件二卻采用反向購買法確認了商譽,到2010年廣發(fā)證券借殼延邊公路(000776)案例中幾乎采用一樣的購買模式而采用的卻是權益易法,兩者的差異體現了反向購買理論和實踐的不斷完善。
而筆者認為,現行反向購買理論中關于購買法和權益易法的適用范圍仍有尚待完善的空間,首先反向購買業(yè)務的前提是發(fā)生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兩個企業(yè)之間,所以兩者的該項交易有采用獨立性和公允性原則的動機和條件,這也符合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基本理念。而現行規(guī)定下僅以被購買方(即上市公司)合并時是否構成業(yè)務作為判斷采用何種處理方式的基本依據是不合適的,因為雙方通過權益互換最終會成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為使以后會計期間的合并財務報表符合相關的業(yè)績要求或其他需求,購買方有可能與被購買方串通而采用不公允或不符合獨立易的原則變通采用權益易法,以回避采用購買法下給合并后企業(yè)業(yè)績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合并前購買方對被購買方的業(yè)績作出承諾的前提下這一動機顯得尤為強烈。
所以筆者建議,反向購買過程中應在符合謹慎性會計原則的基礎上盡量采用購買法,通過解釋公告的形式進一步規(guī)范企業(yè)反向購買的行為,重構《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上市的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7號)中關于業(yè)務的概念,只要被購買方(上市公司)擁有的相關經營活動或資產負債的組合具有投入產出的能力,就應當將其確認為業(yè)務,因為目前我國的反向購買實踐大多是為了借殼上市的目的,只要保留了這些經營活動或資產負債的組合,就可以合理推定合并完成后該項業(yè)務會被較有實力的購買方稍加整合后繼續(xù)存在。
另外,現行的關于購買法和權益易法的適用范疇的劃分中,將不構成業(yè)務的“凈殼購買”全部劃歸為權益易法的適用情形,筆者認為應當關注被購買方(上市公司)將本公司原有業(yè)務清空的過程并對其作出適當的分類,因為上市公司將本公司原有業(yè)務一攬子出售給購買方或與購買方相關聯的第三方的情況與被購買方不出售原有業(yè)務而以構成業(yè)務的方式進行反向購買的情況沒有實質性區(qū)別,現行規(guī)定中前者采用了權益易法,后者采用了購買法。這也成為很多現行反向購買案例在兩種處理方式中進行主動選擇的最常用的操作方式。所以筆者認為應進一步細化“清殼”的過程,把由于將上市公司原有業(yè)務出售給購買方或與購買方相關聯的第三方的情形劃歸為購買方的適用范疇,而將其他的“清殼”方式采用權益易法。
二、反向購買中權益易的經濟實質
“權益易”一詞在我國最早出現在2008年12月26日的《財政部關于做好執(zhí)行會計準則企業(yè)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號)中,并以此作為反向購買中被購買的上市公司不構成業(yè)務時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但是對權益易的具體含義以及相關會計處理的規(guī)定缺乏明確的闡述,即使在散見于有關文件和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中的一些內容也都是原則性或列舉性的規(guī)定,鑒于權益易可能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產生較大影響,筆者將結合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我國反向購買實務中的具體做法對權益易進行具體分析。
關于權益易的概念《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并財務報表和單獨財務報表》中規(guī)定:權益易是與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進行的交易;而《美國財務會計公告第5號――商業(yè)財務報表的確認和計量》中則規(guī)定資本易是指與所有者進行的影響主體權益的交易,并在另一個解釋公告中將資本易等同于權益易。對比分析以上兩個概念筆者將權益易的要點歸納為兩點:1.有所有者的參與;2.以所有者身份而非經營者的身份進行的交易。
筆者結合上述概念將散見于解釋公告及實務中常見的權益易類型歸納如下:1.所有者向會計主體的直接或間接捐贈、債務豁免或代為清償等從經濟實質上判斷屬于資本投入性質的(證監(jiān)會公告[2009]34號);2.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轉讓或增持部分子公司(會計主體)的股權(財會便[2009]14號);3.法人股東為履行對會計主體的業(yè)績承諾而用貨幣資金補足的實際業(yè)績與預期業(yè)績的差額;4.所有者有償承擔會計主體的不良應收款項;5.所有者向會計主體投資或從會計主體分回股利等。分析上述五種權益易類型發(fā)現:權益易作為和損益易相對應的交易類型,其具體的處理程序也與損益易相呼應;如現行準則中關于第三方捐贈或債務豁免的情形屬于損益易且其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營業(yè)外收入),而如果捐贈或債務豁免主體為實際控制人或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如為減輕企業(yè)負擔或滿足特定需求)而進行的,則將其劃歸為權益易,捐贈金額或豁免債務賬面金額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而不是計入當期損益,其他幾種權益易也有類似的處理過程。這也是本文研究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情形下采用權益易的理論依據。
在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中,由于法律上的母公司(會計上的被購買方,以下簡稱母公司)將自身原來的經營性資產全部出售,僅剩下不具有投入、產出能力的現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不構成業(yè)務的資產、負債,同時法律上的子公司(會計上的購買方,以下簡稱子公司)通過持有母公司定向增發(fā)的股票而擁有了母公司未來的經營決策權,母公司也通過這一權益互換的方式擁有了子公司的股權或子公司對其他企業(yè)的股權從而構成反向購買,那么這一特殊的權益易與上述文中列舉的常見權益易有較大不同,首先,該項權益易前后母公司的控制權發(fā)生了轉移;其次,與一般權益易中只涉及存量股權在所有者之間協議互換而不改變股份總數不同,該項權益易增發(fā)了股票;最后,與一般權益易只涉及所有者與母公司之間或者所有者與所有者之間的權益易不同,反向購買下權益易既涉及到所有者與母公司之間的權益易,也涉及到所有者之間的權益易。為更加清楚地闡述文章觀點,特承接上例引入沙鋼股份反向購買ST張銅的案例。
ST張銅于2010年12月27日向沙鋼股份定向增發(fā) 118 026.5552萬有限售條件的普通股,以換取沙鋼股份持有的其子公司淮鋼特鋼63.79%的股權(在該項反向購買之前,ST張銅已將自身主營的銅加工業(yè)務打包出售給沙鋼股份)。交易完成后,ST張銅股本增加到15 7626.5552萬,其中沙鋼股份擁有118 026.5552萬(占總股本的74.88%),ST張銅原股東擁有剩下的39 600萬(占總股本的25.12%)。由于是“凈殼”購買,故購買完成后ST張銅的主營業(yè)務就是淮鋼特鋼的主營業(yè)務,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也以淮鋼特鋼為主體。
案例中涉及到的所有者與母公司之間的權益易表現在法人股東沙鋼股份與母公司*ST張銅的交易,在2010版的《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中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時規(guī)定:“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權益性工具的金額應當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發(fā)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確定該項企業(yè)合并成本過程中新發(fā)行的權益性工具的金額。但是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權益結構應當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權益結構,即法律上母公司發(fā)行在外權益性證券的數量及種類”。從上述規(guī)定可以非常明顯看出其是針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情形的,因為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根本就不屬于企業(yè)合并,也就無所謂在計算權益工具金額時用到的企業(yè)合并成本的概念,但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構成業(yè)務時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來確定不構成業(yè)務情形下的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原則,將合并財務報表中權益工具的金額反映為購買過程中子公司(適用于母公司直接持有子公司股權的情形)或者子公司控制的企業(yè)(適用于母公司與子公司擁有的另一企業(yè)的進行權益互換)按比例實際擁有的股本金額比例列報;而股本的數量則是應當反映母公司反向購買前已經擁有的股本數以及反向購買過程中定向發(fā)行的限售股股數。比如本例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股本數量應該是反向購買前ST張銅的股本總額39 600萬和購買過程中新發(fā)行的118 026.5552萬(合計157 626.5552萬)。而合并報表中反映的股本金額則應該是反向購買中實際取得的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63.79%的股權所占的金額,由于報表中沒有給出淮鋼特鋼的相關資產及股權信息,故該金額無法確定。從*ST張銅2010年度報表中筆者發(fā)現其是將合并財務報表中淮鋼特鋼公司的實收資本(股本)與按照上述口徑確認股本金額差額依次沖減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并在此基礎上得到2010年初依次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分別為:216 374 413.84元、 39 668 930.23元、305 262 207.93元,期末沖減未分配利潤為51 742 502.17元。
不構成業(yè)務的反向購買中所有者與所有者之間的權益易表現為法人股東沙鋼股份與高新張銅原股東之間的交易,與一般的權益易中所有者與所有者之間的存量股權權益互換不同,反向購買中的權益互換是通過增量股權的形式即定向增發(fā)來實現的,這也是更多的從實質重于形式的角度作出的判斷。仍結合上述案例來分析,反向購買前后ST張銅原股東所持股權數量沒有發(fā)生變化(都是3.96億股),但是該部分股權在交易前后所代表的經濟含義卻截然不同,不僅表現為其在股權總額中的相對比例由100%下降為24.12%,更重要的是兩者所代表的含義也完全不同:反向購買前主要是在ST張銅的銅加工業(yè)務中擁有近100%的股權,并且在該部分銅加工業(yè)務中的股權價值也基本隨著ST張銅與將其銅加工業(yè)務整體打包出售給沙鋼股份而消失;而在反向購買后卻是在以淮鋼特鋼這一換回的權益中擁有24.12%的股權,從實質重于形式的角度筆者認為這也是沙鋼股份這一法人股東與ST張銅原股東之間的權益易,但遺憾的是諸多反向購買企業(yè)(包括沙鋼股份反向購買ST張銅)均沒有對此作出符合權益易的處理,這也是準則需要完善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2010)[M].人民出版社,2010.
[2] 楊威.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2008年報披露三大問題突出[N].中國證券報,2009-05-20.
[3] 財政部.關于做好執(zhí)行會計準則企業(yè)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號)[S].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25-005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23
在現代社會中,市場產品的變化非常快,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產品是現代企業(yè)發(fā)展下去的關鍵。但由于很多產品在市場中只能找到簡單的模型,因此無法得到圖紙以及產品的數據,因此也就無法將產品數據尺寸進行正確的把握,給后續(xù)的制造技術發(fā)展帶來了影響。在當前來說,亟需利用先進的技術對于實體進行處理,從而得到模型。逆向工程技術就是這樣的一種技術方式,對現代產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將對逆向工程技術以及其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
1 逆向工程技術概述
逆向工程技術是反向工程,它主要是根據一個實物的產品,通過三維數字分析和掃描的方式來快速地對實物進行測量,然后通過三維方式將曲面進行重新修建,最后再傳遞給一般的CAD系統。通過CAM編出刀具程序傳遞給CNC加工設備,從而得到相同的模型。也就是說逆向工程是通過現有的產品進行解剖和深化,從而從反向的角度來對產品進行設計。逆向工程主要包含了以下三個類型:實物反向、軟件反向和影像反向。實物反向主要指的是對實物進行測量分析和再生產,它具有性能逆向、功能逆向和結構逆向等不同的功能,而且這種功能的主要目標可以是一個整體,同時也可以是一個零部件,都能實現逆向設計。軟件反向技術主要是將產品樣本的設計圖以及使用手冊等來進行的反向設計,主要分為三類:實物和技術軟件、只有技術軟件以及只有實物的。影像反向這種逆向技術的存在指的是即便沒有實物和技術軟件,只需要從產品廣告和參考圖片等方面就能根據資料進行反向的構思和設計,這種方式就叫做影像反向。
2 逆向工程的關鍵技術
2.1 數據采集
數據的采集首先是采用特殊的采集設備和方法來獲得產品外觀的輪廓坐標,然后再對產品的集合外形變成數字化內容。這種方式主要通過測量將產品的三維坐標進行掃描,得到精確的數據內容,然后根據所得的數據再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從而形成各個不同的組成元素,例如圓和長方體等。通過數字方式來計算出外觀的形態(tài)以及位置等。當前進行數據采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接觸方式直接采取數據;另一種是通過非接觸的方式來獲取數據。接觸式數據獲取方式通過采用三坐標丈量機對實物進行測量,并且明確測量點數以及其分布的區(qū)域,同時要進一步明確進行測量的路徑,必要的情況下會采取碰撞檢查方式。這種接觸式的檢測方式速度比較慢,同時測量的數據量也比較少,無法真正地實現實物外形還原。而在非接觸數據采集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光學原理進行數據的分析。這種方式具有高精確度和速度快的優(yōu)點,能避免出現誤差,同時測頭產生的光斑也可以做到很小,能探測到內部比較難測量的部分,從而實現對測量產品的真實輪廓展現。
2.2 數據預處理
由于測量設備上的缺陷或者測量方式上的問題等,會導致測量的最終結果受到影響,從而產生誤差,尤其是一些邊緣部分或者是尖銳的部分,測量中尤其容易出現失誤。通過數據的預處理方式能將原始數據進行二次處理,從而減少誤差的出現。預處理當中包括了去除誤差的點、精簡數據以及提取特征等。
去除誤差點,誤差點也是失真點,主要是由于測量設備參數或者其他的外部因素而導致的誤差出現。如果采取人工的方式進行操作,那么所產生的誤差點更加明顯。因此在數據的預處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將數據的誤差點找出來。在同一個截面掃描當中,如果一點與它的臨近點之間有著明顯的偏差問題,那么這個點就可以看作是誤差點。對誤差點進行判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直觀的觀看法或者角度判斷等方式進行檢查。
數據精簡也是數據預處理當中的重要部分。通過測量儀器而測量獲得的數據是十分復雜的,當中有著很多數據內容,但這些數據并不能直接地全部拿來進行曲面構造。同時較長的數據會導致在運算過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從而導致整體的建模時間有所延長。通過精簡數據方式,也就是將單重原始的內容和一些沒有實際用處的數據進行清理。
在反向工程技術中,有時需要測量的產品尺寸是比較大,已經超出了實際的測量范圍,因此在對這種產品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多個不同視角共同測量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數據內容,以此作為數據支持。多視角測量方式逐漸將實物通過不同的測量點進行測量,從而獲得表面的數據。因為在測量過程中的點都是不同的,因此測量所產生的數據所反應的部分也都有所不同。我們將這種數據對其的方式稱作為多視點云對齊。
此外,在數據預處理過程中還包含了數據的提取以及數據分塊部分。數據提取是測量數據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提取的方式才能獲得到更多有用的點,從而利用這些點就能獲得一個面。將不同的數據分布成為不同類型的區(qū)域,從而得到各個不同類型的數據區(qū)域。
2.3 曲面重構
曲面重構當中主要根據數據采取的信息來恢復產品的模型,是反向工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曲面重構中包含了基于曲線的曲面重構以及基于測量點的直線重構。基于直線的曲面重建主要是以數據分割為基礎在用測量點的坐標擬合出畫面的網絡樣條曲線,從而通過CAD等系統方式來對這些樣條進行混合和重組,從而形成一個曲面模型。最后利用過渡和剪裁等方式來將曲面進行結合,最終形成完整的模型。而基于測量點的直接擬合,這種方式是通過重構測量的集合或者插值曲面。通過這種方式主要將曲面逼近和曲面插值,單重曲面逼近是在構建曲面條件下的最為接近的數據點,曲面插值則是構建一個順序通過測量點集的曲面。
3 逆向工程技術的應用
逆向工程當前在社會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工藝設計中需要先利用精密儀器對實物進行掃描,并將數據輸入到電腦當中去,從而生成模型。然后經工作人員的修改以后就能形成數據加工的程序,從而實現與加工中心之間的合理配合。
3.1 數字化掃描
所謂數字掃描主要是通過接觸或者非接觸的激光方式來對模型的表面進行掃描,以便能獲得相應的模型坐標信息,并將信息資料轉存到電腦中。這個流程也是逆向工程技術最終實現的關鍵所在。逆向工程技術本身是一個推理性的過程,通過反向思維的推理方式逐漸地找到各個坐標的具體數據,因此可以說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是十分關鍵的,當中任何小的失誤和誤差都將被無限放大。因此,掃描過程的數據采集將直接的關系到未來產品的最終質量。當前階段我國主要利用傳感器技術來進行掃描,為數據的精準度提升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進行產品的數據掃描過程中一定要秉承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整個數據收集順利進行。
3.2 產品建模
產品建模是通過計算機方式來對數據進行實踐設計,從而形成CAD模型,這個過程中就會實現初步的模型設計。在CAD模型設計過程中由于過程比較復雜,因此不能只依靠單一的數據點進行設計,因為這樣會導致設計的效果下降。對此,當前最為常見的方式是通過多個數據和不同區(qū)域數據來進行曲面擬合,從而通過不同曲面的連接方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在產品的建模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有數據的支持,還要有專業(yè)軟件和高素質的技術人員作為主要的支持,從而為產品建模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
3.3 數控加工
對產品的加工過程需要根據零件的加工內容以及設備的工序等進行,同時需要按照先粗糙后精致的原則逐步地進行,從而促使整個加工過程能得到控制,避免誤差的出現。此外,為了能減少重復定位而導致的誤差出現,需要提升孔系的同軸度,然后再進行其他坐標位置孔的加工工作。
4 結語
逆向工程是一項實用性強,同時又有著開闊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重要技術。通過對逆向工程技術的應用能給產品的設計提供更多的幫助,不僅能縮短設計周期,同時也能提高整體的精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未來逆向工程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為產品的設計和社會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林勝,梁金玲,朱向麗,張方磊.逆向工程技術在車
門設計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16,(4).
[2] 吳旭初.逆向工程技術在汽車霧燈燈罩設計中的應用
[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6,(4).
[3] 向國玲.淺談逆向工程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5).
[4] 祖文明.逆向工程技術的應用及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及
發(fā)展趨勢[J].價值工程,2011,(21).
[5] 崔亞新,丁鳳娥.基于三坐標測量機的逆向工程技術
概述[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9).
[6] 陳志楊.逆向工程技術――應用及軟件[J].CAD/
CAM與制造業(yè)信息化,2014,(7).
[7] 宮文峰,黃美發(fā).逆向工程技術的應用與研究[J].機
械設計與制造,2013,(1).
股市動態(tài)30指數自2008年1月1日設立以來,下跌8.4%,同期上證指數下跌43.6%。本周股市動態(tài)30指數、股票組合均跑輸大盤。
二、股市動態(tài)30指數
本周暫不調整30指數。
三、最新評論
統計3月份兩市牛熊個股,礦業(yè)類股票最牛,核電類股票最熊。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本月漲跌股票看來,最熊的股票都是一樣的,最牛的股票各有各的上漲理由。
本月牛股中,來自礦業(yè)板塊的股票最牛,尤其是小金屬板塊。以前我們說過中國有四種金屬全球第一,分別是稀土、錫、鎢、銻,從目前政府態(tài)度來看,明顯是要限制這些我們有戰(zhàn)略優(yōu)勢的資源的開采。3月31日,國土部公布了《關于下達2011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對今年鎢、銻、稀土三種礦產的開采總量進行了規(guī)定,開采總量指標同比分別上升了8.8%、5%和5.2%;并決定繼續(xù)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開采登記申請直至2012年6月30日。限制開采總量的三種金屬都在我們提到的中國占全球第一的金屬行列。
【分類號】TM1-4
基金項目:電動車用輪轂無刷電機驅動系統關鍵基礎問題研究,項目編號:ZDK2201401.
1、電力二極管的物理結構和工作原理
(a) 物理結構 (b)正偏等效電路 (c)反偏等效電路 (d) 伏安特性曲線
圖1 電力二極管的物理結構
電力二極管的基本結構仍然是基于 結,但是如圖1所示與信息電子電路中的二極管的根本區(qū)別是多了一層 半導體,可以通過改變其參雜濃度,來改變二極管的耐壓和反向恢復時間,從而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電力二極管。結合其物理結構來分析其工作原理是正確理解電力二極管導通和關斷的關鍵,很多文獻對其導通過程有敘述,這里不再贅述。
2、電力二極管的電容效應
如圖1所示,空間電荷區(qū)內缺少導電的載流子,其電導率很低,相當于介質,而空間電荷區(qū)兩側的P區(qū)、N區(qū)的電導率高,相當于金屬導體,且PN結的電荷量隨外加電壓而變化,呈現電容效應,從這一結構來看,PN結等效于一個電容器,該電容稱為結電容。結電容按其產生機制和作用的差別分為勢壘電容 和擴散電容 。
2.1 勢壘電容
當PN結正偏時,空間電荷區(qū)電荷量減少,相當于電容“放電”,當PN結反偏時,空間電荷區(qū)電荷量增多,相當于電容“充電”。這種現象可以用一個電容來模擬,該電容稱為勢壘電容。勢壘電容的是非線性電容,其電容量并非常數,而是與外加電壓有關。當外加反向電壓增大時,勢壘電容減小;反向電壓減小時,勢壘電容增大。
從上述分析可知,反向偏置時勢壘電容起主要作用,比如變容二極管,就是利用PN結電容隨外加電壓變化的特性制成的。
2.2 擴散電容
PN結正向偏置時,N區(qū)的電子向P區(qū)擴散,在P區(qū)積累了電子,即存貯了一定數量的負電荷;同樣,在N區(qū)也積累了空穴,即存貯了一定數即正電荷。當正向電壓加大時,擴散增強,這時由N區(qū)擴散到P區(qū)的電子數和由P區(qū)擴散到N區(qū)的空穴數將增多,致使在兩個區(qū)域內形成了電荷堆積,相當于電容器的充電。相反,當正向電壓減小時,擴散減弱,即由N區(qū)擴散到P區(qū)的電子數和由P區(qū)擴散到N^的空穴數減少,造成兩個區(qū)域內電荷的減少,、這相當于電容器放電,該現象可以用一個電容來模擬,稱為擴散電容。
從上述分析可知,正向偏置時擴散電容起主要作用。二極管呈現出兩種電容,它的總電容 相當于兩者的并聯,即 。
2.3 結電容對頻率的影響
二極管是一個單向導通器件,通電后結電容會充電,充滿后會反向放電,該電容的特性就是通高頻組低頻,若結電容過大,相當于在其兩端并聯一個較大的電容,由于電容的旁路作用,將降低二極管的高頻響應和影響其單向導電性。如果結電容小,有利于單向導通,其工作頻率會提高。
2.4 二極管的等效電路
二極管是一個非線性器件,為了使電路分析簡化,用線性電路來模擬二極管,使線性電路的電壓、電路關系和二極管外特性近似一致,這個線性電路就稱為二極管的等效電路。在直流電源激勵時,如果考慮到二極管的電阻和門檻電壓的影響,實際二極管可以用圖1(b)、圖1(c)來進行等效,可以根據正偏時的等效電路進一步得到二極管在高頻和低頻時的等效電路,有利于分析含有二極管的功率電子電路的情況。
3、幾個重要概念的理解
1) 與 、 與
表示在 半導體中進行參雜,從而改變 結的耐壓和反向恢復時間, 表示高參雜濃度, 表示低參雜濃度。
表示在 半導體中進行參雜,從而改變 結的耐壓和反向恢復時間, 表示高參雜濃度, 表示低參雜濃度。
參雜濃度越低,有利于提高二極管的耐壓和反向恢復時間,參雜濃度越高,但是造成其通態(tài)壓降升高,參雜濃度越高,其導通電阻低,但是二極管的耐壓低和反向恢復時間長。
2) 勢壘區(qū)
在 型半導體和 型半導體結合面附近,由于載流子濃度的差異,載流子濃度高的一側向載流子濃度低的一側進行擴散,同時存在少子的漂移運動,這樣在結合面附近,每個原子的價和電子平衡,不能任意移動,形成不導電的 結,這個區(qū)域稱之為勢壘區(qū)。
由于勢壘區(qū)不導電,因此當二極管施加正向電壓時,要使得二極管導通,必須克服勢壘區(qū)的影響,即外加電壓大于某一數值時才開始導通,這個電壓稱之為門檻電壓。
3) 電導調制效應
電導調制效應:在二極管完全導通之前, 區(qū)電阻率大,當正向偏置電壓升高時,隨著正向電流的增大, 區(qū)的電子濃度逐漸升高,此時 區(qū)電阻率開始下降,其導通電阻開始減小,使得電流增大時二極管的導通壓降基本維持不變,由圖1(d)可知,正向偏置時,當二極管的正向電流急劇增大時,二極管的導通壓降基本維持不變。
雙極性器件發(fā)生電導調制效應,電導調制效應使得整個導電過程其等效電阻隨著其導通電流的增大而減小,一般來說具有電導調制效應的器件其導通壓降較小。
4、電力二極管的特性
1) 靜態(tài)特性
主要指其伏安特性,即二極管陽極和陰極兩端電壓與其中流過電流之間的關系曲線。
2) 動態(tài)特性
二極管的電壓-電流特性隨時間變化的,主要考慮在開通和關斷過程中,二極管兩端的電壓和其中流過的電流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這部分內容詳見邢巖編著的《電力電子技術基礎》內容。
5、電力二極管的參數
二極管的參數是我們在實際系統設計中選型的重要依據,電力二極管我們主要需要計算如下參數:反向重復峰值電壓 、正向壓降 、正向平均電流 、浪涌電流 、反向恢復時間 以及最高工作結溫 。參數的詳細定義以及計算詳見邢巖等編著的《電力電子技術基礎》內容。
參考文獻
1 前言
提起PN結,大家都知道它具有正向導通、反向截止的特性,但PN結為何具有單向導性呢?這個問題就復雜了,現在比較流行的是引入一個“空間電荷區(qū)”的概念來解釋的,這就需要從PN結的構造說起。
2 PN結的單向導電性
半導體具有摻雜性,P型和N型半導體就是利用在本征半導體也就是純凈的半導體中摻入不同價位的雜質元素而形成的。P型也叫空穴型半導體,它是在硅、鍺等4價元素中摻入3價的硼、鋁等受主雜質,在其共價鍵結構中缺少1個電子而形成空穴(見圖1)。N型半導體則在硅、鍺等4價元素中摻入5價的施主雜質磷、銻等,這時就會在共價鍵中多出一個電子而形成自由電子(見圖2),因此半導體就具有了兩種載流子――電子和空穴對。在P型半導體中空穴是多子、電子是少子;N型半導體則相反,電子是多子、空穴是少子。
如果通過光刻和雜質擴散等方法就能將一塊半導體分成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兩部分,它們之間就是一個PN結。它是構成半導體器件的基礎,其實一個二極管就是一個PN結。那么PN結是怎么具有單向導電性的呢?
通常的說法是在不加外電壓時,這個PN結中P區(qū)的多子是空穴,N區(qū)的多子是電子(通常只考慮多子),因為濃度差,載流子必然向濃度低的方向擴散。在擴散前,P區(qū)與N區(qū)的正負電荷是相等的,呈電中性。當P區(qū)空穴向N區(qū)移動時,就在PN結邊界處留下了不能移動的負離子,用帶藍圈的負電荷表示; 當N區(qū)自由電子向P區(qū)移動時, 就在PN結邊界處留下了不能移動的正離子,用帶紅圈的正電荷表示,這樣就在空間電荷區(qū)內產生了一個內建電場Upn,電場的方向是由N區(qū)指向P區(qū)的。在擴散作用下隨著Upn增大,載流子受到電場力Upn的作用而做漂移運動,它的方向與擴散運動相反,最終使載流子擴散與漂移達到動態(tài)平衡,形成了空間電荷區(qū),如圖3所示。
當外加正向偏壓時,電源E提供大量的空穴和電子,E的電場方向與Upn的電場方向相反,空間電荷區(qū)被兩種載流子復合而消弱變窄,載流子容易通過擴散加強,呈現低阻狀態(tài)。
當外加反向偏壓時,它的電場方向與Upn的電場方向一致,空間電荷區(qū)被增厚變寬,載流子不易通過擴散減弱,呈現高阻狀態(tài)。此時僅有兩側的少子,也就是N區(qū)的空穴和P區(qū)的電子在Upn電場力作用下做漂移運動,形成較小的反向飽和電流IS,直至擊穿為止,其電流按二極管方程規(guī)律變化,這就是PN結的單向導電性原理。
在“空間電荷區(qū)”的概念里認為空穴和電子是可以自由移動的, PN結兩側的正負離子是不能移動的,“空間電荷區(qū)”的厚度決定了通過PN結電流的大小。但如果把“空間電荷區(qū)”看作是一個“微小的間隙”,即把它等效為一個接觸電阻,可能就更容易理解,更能反映PN結的單向導電性實質了。我們知道當電源E一定時,電流I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導線電阻中能夠參與導電的載流子的多少,而在整個回路中PN結相對于其它導體原件能夠參與導電的載流子最少,也就像一道閘門,它的微小間距也就是它的接觸電阻決定了回路主要電流的大小。當PN結間隙小時接觸緊密,接觸電阻小;當PN結間隙大時接觸不緊密,接觸電阻大,因此PN結邊界處的接觸電阻是PN結導電的關鍵。
那么,PN結邊界處的接觸電阻又與誰有關呢?我們知道由于摻雜的原因,P區(qū)產生的空穴與N區(qū)產生的電子一定會相互吸引,它們必然向PN結邊界聚集,形成如圖4所示的接觸電動勢Epn。
當沒有外加電壓時,載流子要想通過PN結,就必須獲得足夠的能量,因此只有少部分高能的載流子才能夠穿過PN結與之復合,不能復合的空穴和電子就形成了一個由P區(qū)指向N區(qū)的接觸電動勢,其實質就是一個具有電源性質的接觸電動勢Epn,它與Upn方向相反。接觸電動勢Epn的存在是載流子擴散運動的結果。
當外加正向電壓時,電源E與接觸電動勢Epn方向相同,相互疊加。電源正極發(fā)出的正電荷與N區(qū)的自由電子相互吸引,電源負極發(fā)出的負電荷與P區(qū)的空穴相互吸引,PN結之間接觸更加緊密,它們之間的“微小的間隙”變窄,從而接觸電阻減小,PN結對外呈現低阻性。
當外加反向電壓時,電源E與接觸電動勢Epn方向相反,相互抵消。電源負極發(fā)出的負電荷與N區(qū)的電子相互排斥,電源正極發(fā)出的正電荷與P區(qū)的空穴相互排斥,PN結之間接觸不再緊密,它們之間的“微小的間隙”變寬了,從而接觸電阻增大,PN結對外呈現高阻性。
實際上,PN結由于各種材料的不同,它們的正反向電特性也即接觸電阻就會不完全對稱,這種材料的不對稱就造成了PN結正反向電阻值的差異,它會在一定的電壓范圍內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不對稱性,也就是PN結的“單向導電性”。
3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PN結單向導電性內部導電的原理分析,但對于“空間電荷區(qū)”的概念也有許多不同的理解,盡管關于PN結的那些推倒式也是基于導體內粒子的數學模型建立起來的,但對于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推倒式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不認同“空穴”的存在,認為它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是人為制造的名詞。有人認為既然只有半導體含有“電子空穴對”、導體只有自由電子,那金屬導線怎么傳輸空穴呢?只在半導體內部激發(fā)再復合嗎?還是……等等。盡管更多的人認為半導體中空穴不能移動,只是電子在導電,但這并不能否定空穴的存在,從物理學角度出發(fā),電子應該與空穴是同時存在的,只是空穴就是一個空位,不能移動而已。因此,如果把空間電荷區(qū)看作是一個“微小的間隙”,引入一個接觸電阻或接觸電動勢的概念就能很好的解釋半導體PN結的單向導電性了。
以上就是我對PN結的單向導電性原理的分析與理解,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有認識上的錯誤,請同志們提出寶貴意見,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肅文主編.低頻電子線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工業(yè)自動化系編.晶體管電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關鍵詞:工程認證;成果導向教育;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159-02
從總量來說,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工程技術類人員位居世界前列,但從質量來說,合格的工程類人才在世界的排名卻并不靠前。以環(huán)境工程為例,現實中,環(huán)境工程類崗位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錢”。一方面,我們的學校用過時的教材,過時的教育理念,過時的培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了一批批學生;另一方面,企事業(yè)單位由于人們對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社會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而需要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俱強的復合人才。因此,導致高校教育產出(畢業(yè)學生)與社會需求(就業(yè)崗位)符合度不高。學生實踐能力薄弱、培養(yǎng)產出與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等問題凸顯。工程專業(yè)認證是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和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對于改變當下的教育產出與社會需求不符的現狀,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工程認證的專業(yè)體系構建的意義
1.以目標為導向,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工程能力。以工程專業(yè)認證教育理念為指引,以成果導向教育(OBE)為目標,建設具有符合學校定位的、學生的實際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與社會需求相符合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明確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畢業(yè)要求及相應的課程體系,建立專業(yè)內部評價標準、相應的反饋及改進與發(fā)展方向,提高學校在環(huán)境領域及社會服務方面的教育質量信譽度,為在校學生實現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等需求提供保障,為即將畢業(yè)的學生就業(yè)并獲得職業(yè)資格提供保障[1,2]。通過與國際接軌的專業(yè)認證建設,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全面整合教學資源和改革課程體系,優(yōu)化師資配置,提升師資工程教育素質,促進本專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全面提升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國內外競爭力。
2.從反向設計入手,緊密對接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需求。反過來再說企業(yè)需求,由用人單位對環(huán)境工程畢業(yè)生所具備的要求看,強調學生具有現場工作能力、設計能力、工程項目實施能力以及新產品開發(fā)與技術改造能力。但我們的傳統工程教育體系,卻是試圖以19世紀的大學教育、20世紀的課程體系來培養(yǎng)21世紀的工程師[3]!長期以來,工程教育由于技術上狹窄且又狹隘于技術,偏重通識基礎課程與學科基礎類課程,重視數理基礎,理論學時偏多,科學教育導向明顯強于工程教育,導致實踐操作和經驗不足,工程實踐訓練逐步邊緣化,由軟化、虛化、弱化而走向形式化。最終,工程教育淪為科學教育的附庸,背離了工程教育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的本質特征。
反觀企業(yè)需求,我們可以借助成果導向教育反向設計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畢業(yè)要求、課程體系、實踐訓練方式、考核評價方法等一系列的專業(yè)體系建設工作。
在上述正向需求、反向設計背景下,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必須在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因此,建設立足于學科發(fā)展、面向社會需要、體現區(qū)域特色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勢在必行。無論是滿足自身發(fā)展需要、提高工程專業(yè)競爭力需要還是保證和提高工程教育專業(yè)質量需要,都迫切要求對原有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體系進行系統的、與時俱進的、徹底的改革與實踐,以適應國內外、行業(yè)產業(yè)對環(huán)境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課程體系構建內容
1.整體設計培養(yǎng)計劃。對專業(yè)目標、培養(yǎng)方案、師資隊伍、學生發(fā)展環(huán)節(jié)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及評價指標進行整體設計,并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教學要求、教學條件、考核方法、考核標準、質量標準等給出定性描述和量化規(guī)定。
2.改革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在環(huán)境工程學科知識結構體系下,重構本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依托我校化學工程專業(yè)的顯著優(yōu)勢,研究本專業(yè)與給水排水、土木建筑、機械制造三個領域交叉的課程內容和配置特點,合理配置本專業(yè)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yè)基礎類課程、專業(yè)類課程、工程實踐和畢業(yè)設計(論文)等課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的課程,分別形成通識、基礎、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滿足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通用標準要求和社會對環(huán)境類工程人才的需求標準。
3.構建校企合作實驗實訓平臺。新建校內工程模擬和校外實戰(zhàn)訓練兩大實驗實踐平臺,以此為基礎,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實驗項目、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通過教學組織、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從根本上滿足認證標準對學生在實踐實訓方面的教學要求,從而使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質的提高,符合以學生楦本、以教育產出為目標的成果導向教育模式。
4.建設新型師資隊伍。專業(yè)教師大部分直接從博士階段進入工作,與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相比,其參與企業(yè)的工程實踐和工程教育經驗明顯偏弱,可能導致學生工程設計教育出現環(huán)節(jié)缺漏。因此,對師資隊伍,特別是青年專業(yè)教師,建立持續(xù)改進工程能力的制度。如支持教師直接參與工程設計、鼓勵其參加注冊工程師考試、利用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對教師進行工程能力培訓和建立有工程經驗教師傳、幫、帶指導年輕教師的機制。同時,強化人才引進工作,招聘資深環(huán)保工程師來校任教。
三、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體系目標實施方案
1.制訂并完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立具有引導性、導向性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使學生具有雄厚知識基礎、較強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過硬的復合人才。
2.根據本校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發(fā)展特點,起源于化學,依托于化工,交叉于生物,聯系于安全,綜合考慮各相關領域與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融合及聯系,確定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教育模式課程改革的關鍵,建立合理的理論課程體系;設立相對獨立的縱向聯系的專業(yè)實驗課程,形成縱橫交叉的網狀專業(yè)實驗課體系,實現專業(yè)實驗課程之間的縱向聯系和貫通;設計接近工程實際、知識交叉的實驗內容,使實驗教學內容體現工程項目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3.構建校企聯合的實踐和實訓平臺,充分利用校內外一切資源。通過校內工程模擬建立實驗平臺,進行專業(yè)實驗的訓練,讓學生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概念;同時,通過這個平臺上,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系列專題性或綜合性的工程和研究模擬項目、自主研究活動,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建立起科研創(chuàng)新的概念。通過校外實戰(zhàn)訓練平臺參與實際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管理和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在實戰(zhàn)中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4]。
4.打破常規(guī)師資培訓方法,鼓勵并支持專業(yè)教師與企業(yè)多方聯系,增加專業(yè)教師工程實踐鍛煉和培訓的經驗;將企業(yè)界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知識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請進學校,對學生實踐和教師實驗項目設計進行實際指導,及時修正和改進,彌補教師工程經驗的不足。
5.改革課程的授課方式,對某些專業(yè)性強,直接體現工程能力的課程,除聘用企業(yè)界資深技術人員授課外,可以使用嵌入式模型教學,將工藝中涉及到的構筑物、設備、管道、管網按照一定比例制作出實物模型,采用卡扣銜接及完整對接方式直觀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概念上有清晰的認識及理解,對下一步的進入場地現場實習起到先期指導的作用[5]。
參考文獻:
[1]姜理英,陳浚.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背景下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探析[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9).
Gerald Webe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Form-Oriented Analysis
A New Mathodology to Model
Form-Based Applications
2005, 372pp.
Hardcover EUR 59.95
ISBN 3-540-20593-4
D.德拉海姆,G.韋伯著
在軟件工程中,企業(yè)系統最為吸引人也是最為需求的。本書對企業(yè)系統建模作概念性的介紹和全面地綜述。提出了分析與設計基于表單的企業(yè)系統的一種特殊目的建模技術。對特殊領域建模語言一直存在著強烈的需求。本書的作者來自科學家和對此類商業(yè)應用程序有興趣的專業(yè)人員,他們以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修改了已被廣泛接受的基本建模技術,實現對所需應用程序領域建模框架的優(yōu)化。
全書共有17章,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基于表單的模型化系統,這部分從實踐出發(fā),詳細地討論了基于表單的新建模方法,并且介紹了技術怎樣在一個項目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包含9章):第1章緒論;第2章基于表單系統的范例;第3章探索網上書店;第4章表單記事板技術;第5章表單圖與對話的規(guī)范;第6章模型的分解與提煉;第7章數據建模;第8章基于報文的數據交換的建模;第9章描述方法。第二部分工具支持,這部分借助于幾個不同的實現技術,舉例說明了怎樣利用在第一部分中介紹的概念(含有2章):第10章正向工程與反向工程;第11章典型的服務器頁面。第三部分語義學,這部分對前兩部分中介紹的不同類型的圖表與工具提供了語義學基礎(含有4章):第12章統一的源代碼范例;第13章狀態(tài)歷史圖表;第14章數據模型語義等;第15章萬維網標記語義學。第四部分結論,這部分是對全書的總結,并提供了對相關工作的討論(含有2章):第16章建模方法的比較;第17章總結。
本書的特點在于將理論成就與內行的實際建議與工具相結合,可供軟件體系結構和提交-響應風格的用戶界面領域的研究人員及設計與開發(fā)這類應用程序的專業(yè)人員參考。
胡光華,高級軟件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