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6 09:28: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園林設計課程中反向設計理論的應用,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園林設計就是園林空間的美化、綠化和優(yōu)化的過程,對于空間的理解是園林設計成敗的關鍵,也成為園林設計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空間思維的培養(yǎng)采用逐漸積累的過程式教學方法,學生要通過大量零散的景物進行觀察、測量、感受、理解的訓練,由于缺乏針對性,而且過程漫長,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很多學生中途就喪失信心,難以堅持下去,導致空間思維培養(yǎng)的效果不明顯,因此,空間思維培訓需要另尋蹊徑。
反向設計理論是是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理論而言的,包含兩層含義:(1)教學方式上,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由傳統(tǒng)的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轉變?yōu)閷W生自發(fā)探索為主,老師講解、答疑為輔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園林設計課程方案反向設計過程的應用。以往的在園林設計課程中設計過程是從平面到立體,對于缺乏經驗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平面設計往往是繪制“美麗的圖案”而非構建園林空間,等到后期三維建模階段才發(fā)現存在眾多的空間問題,為時已晚。而通過先建立三維模型,再進行豎向分析,最后展開平面設計,這樣的過程讓學生的設計一直處于立體的空間中,更容易理解園林空間之間和空間要素之間的關系,使設計更趨合理,培養(yǎng)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此外,課程初即將項目帶入,使學生明確學期成果要求和目標,帶著目的學習,避免傳統(tǒng)課程中由設計要素到設計組合再到設計案例的過程式教學中,學生在大量的理論中迷失方向。
2基于反向設計理論的空間思維訓練方法
2.1明確課程學習目標
園林設計課程學習初即明確本學期需要完成的課程任務,分階段,由簡入繁,設置項目任務。根據學期學時和學生基礎課程情況,設置3個階段的訓練,培養(yǎng)空間思維的訓練,并完成學期園林設計任務。
2.2反向“教與學”的模式
以學生為中心,老師主要起到組織、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督檢查的作用,合理分組,有組內推選組長,根據學生特長和喜好,具體任務分攤到人頭,實行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原則,每個人的工作與全組的成績直接相關,小組的最后成績也是各個組員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激發(fā)團隊協(xié)作和自主學習能力,一般4-5人一組,以學生為主,有利于學生積極探索、發(fā)起討論。
2.3反向設計過程和手段
建立場地模型。運用當下園林領域常常使用的sketchup軟件構建場地模型,其快速建模和易于掌握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空間模擬的機會。通過模型人與環(huán)境的對照,明確設計場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特征和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與現場考察的空間一一對照,使學生在圖式空間與現實空間之間建立聯(lián)系和轉換,建立整體空間感受。豎向設計。Cad軟件和sketchup軟件結合,平面與立體同時建立豎向關系,根據測量數據和模型空間尺度和比例關系,進行豎向關系設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地物,巧妙的改造園林地形,在整體空間中感受地形變化。平面設計。Cad軟件和photoshop軟件的結合,制作平面線稿圖和彩色平面圖,根據模型和豎向設計,明確原有地形和地物特征以及圖紙圖例的真實含義,進行科學合理的空間劃分和場地布局,景觀模型和豎向設計對空間印象的加強,平面設計中才能在整體空間中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得到合理的設計作品。模型-豎向設計-平面設計的過程,在最初的分段上有著先后順序,隨著設計的深入,幾乎是共同推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最終的成果應該是同時完成的。
3結語
園林設計是三維立體的空間藝術,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應該以空間思維的訓練為基礎,注重學生空間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反向設計理論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空間的理解,將比例和尺度等數據轉化成對空間的感受,是設計作品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