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課堂管理模板(10篇)

時間:2023-01-19 00:22: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課堂管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課堂管理

篇1

根據DiGiulio(1995)所說的,課堂管理是指教師負責課堂活動運行,保證學生安全以及讓課堂活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實施教學,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的一種管理模式。積極有效的課堂管理能夠為教學活動營造有利的教學氛圍,同時促進教學活動的順便展開和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技能。然而,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也許需要注意并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這篇文章主要集中在分析討論在青少年課堂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及其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在課堂管理中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1.學生的背景情況和常見的課堂管理問題

本文主要集中于分析年齡段在12至16周歲的中國青少年學生。根據中國的教育資源現狀,通常一個班會有30或者30個以上的學生。

一些常見的問題可能會出現在課堂里。比如:有的學生不斷地講話,或者在教師講課里發出一些其它的噪音,又或者是東張西望,等等。這些問題出現在不同的學生群體里則需要教學者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青少年學生的年齡和心智都不成熟。正如李淑敏和張恩濤(2010)所分析的那樣,一方面,隨著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逐步發展,他們逐步體驗到自身的成長,產生了情感上的叛逆。這一叛逆情緒和矛盾心理也將給教學者的課堂管理帶來一定潛在的問題。再加上每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很難一對一地做學生工作,這就給教師的課堂管理帶來了進一步的挑戰。

2.解決方法

2.1課堂規范和規則

第一種解決方案是基于Emmer,Evertson,Sanford,Clements,Worsham (1984:17)所研究并提出的理論依據而得出的:充分運用課堂管理規則或者是課堂紀律規定來解決。Emmer,Evertson, Sanford,Clements,Worsham (1984:17)指出,課堂規則的關鍵就在于它指出了課堂里的基本要求和規范以及對學生在課堂里的行為的一定程度的約束。積極有效的課堂管理是基于學生對自己在課堂里的行為規范的了解。也就是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他們在課堂里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系統的課堂規則有利于教師實施行之有效課堂管理。

然而,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DiGiulio(1995:14-21)反對Emmer,et.al.所提出的用課堂規則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并聲稱,規則只適用于大的,復雜的社會,而不適用于班級這一小的學生群體。他認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做出好的示范給學生讓學生效仿,而不是制定規則來束縛學生的行為。從理論上講這一觀點是可取的。但在中國大班教學的模式里,這樣的示范作用效果也許并不明顯。

Bull & Solity (1987:134)與之意見不合并提出這個世界并非是一個理想的社會。他們認為Bull & Solity(1987)所提出的這種課堂管理方法很難達成。尤其是面臨心理叛逆期的青少年學生,教師的示范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分析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的根源才能最終解決這一問題。青少年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可能是由以多方面的原因產生的。社會或者家庭的不良影響就是其中一方面。教師不可能只依賴于自身的示范作用來解決這一問題。面臨的是青少年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將課堂規范強加于他們身上也許會導致事與愿違的效果。

2.2“忽略”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

第二種解決方案就是忽略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O’Leary & O’Leary (1977)指出,當老師不斷忽略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時,這種行為出現的次數會逐漸減少。Lemlech (1979:36)指出,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學生的某些不良課堂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在于吸引注意。同時,Bull & Solity (1987:140)也同意這種處理方法并指出,“忽略”這些不良課堂行為甚至可以起到杜絕這種行為再次發生的效果。當學生發現這種不良行為并不能吸引老師的眼球時,他們也就不再繼續這樣做。Emmer,et.al.(1984:101)建議忽略”法最適用于處理一些短暫的,輕微的課堂不良行為,例如上文提到的學生往窗外看。因為這些行為通常不會打斷正常的課堂秩序和教學進程。

然而,O’Leary & O’Leary(1977:58)指出,一些“危險”的,會影響到課堂秩序或教學進程的不良課堂行為就不能采取“忽略”這一方法。例如,班上有同學突然發出怪聲,吸引全班同學的注意。這無疑會打斷整個教學進程。上文提到了,有時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的深層動機在于吸引注意力。這種注意力不僅可以來自于老師,也可以來自于同班同學。如果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采取“忽略”的方法,只會讓這種不良行為變本加厲。教學進程也隨之受到影響。

2.3獎勵和懲罰

第三種解決方法就是獎勵和懲罰。較為普遍而簡單的獎勵方法就是表揚。Lemlech(1979:17)指出,當老師對某一行為做出肯定和表揚時,這種行為在今后出現的頻率就會提高。O’Leary & O’Leary(1977) 建議對作不良課堂行為的同學的同桌進行表揚。但Emmer,et.al.(1984:58)指出,過于頻繁的表揚會失去它的情感促進作用。由于學生受到過于頻繁的表揚而讓表揚本身變得“廉價”。

雖然表揚對課堂管理有積極的作用,但懲罰有時會比表揚的作用更為有效。Emmer,et.al. (1984:58),O’Leary & O’Leary (1977) and Lemlech (1979:41)都指出,懲罰不應該過于苛刻和頻繁。因為首先,過于苛刻和頻繁的懲罰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對其內心造成傷害。其次,過于頻繁的懲罰和過于頻繁的表揚一樣,都會失去它們原本的有效作用。因此,適當地結合懲罰與表揚會對課堂管理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

2.4非語言信號法

第四種方法就是Emmer,et.al.(1984:32)提到的非語言信號法。也就是用表情或其它肢體語言來暗示學生停止不良課堂行為的方法。McDaniel(1986)指出一個好老師總是知道如何運用非語言信號來進行課堂管理。例如,老師舉起他的右手作為讓學生安靜的信號,或者用其它手勢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關于非語言信號法在課堂管理中的運用,Kazdin & Klock(1973)用了相應的研究,并發現非語言信號能有效地將老師的情緒傳達給學生。DiGiulio(1995:58)指出,非語言的信號法可以是師生之間簡單的眼神交流。青少年學生往往有著較強的自尊心。這種非語言信號法能最大程度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并有效地制止某些課堂不良行為。

3.結論

課堂管理對整個教學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課堂管理有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在青少年課堂里,學生的心理叛逆情緒會對課堂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不同的不良課堂行為需要教師運用不同的解決方法來應對,有時也可結合幾種方法一起解決。上文所提到的幾種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教師在運用時也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推進課堂管理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Bull, S.L. & Solity, J.E.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Principles to Practice. London : Croom Helm.

[2]DiGiulio,R.(1995).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Step-by-step Guide to Successfully Running the Show Without Destroying Student Dignity.Thousand Oaks, CA:Corwin.

[3]Emmer,E.T.,Evertson,C.M.Sanford,J. P.Clements,B.S.,Worsham,M.E.(1984). Class

room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Teachers.Englewood Cliffs;London: Prentice-Hall.

[4]Kazdin, A.E.& Klock,J.(1973) The effect of nonverbal teacher approval on student attentive behavior.J Appl Behav Anal.1973 Winter, 6(4):643654.

[5]Lemlech, J.K. (1979). Classroom Management. New York ; London : Harper and Row.

[6]McDaniel, T. R. (1986).A Primer on Classroom Discipline: Principles Old and New. The Phi Delta Kappa. Vol.68, No. 1 (Sep., 1986), pp. 63-67.

篇2

一、課堂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一)課堂管理的內涵

第一,課堂管理的主體。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管理中的“人”,教師是課堂管理的實施者,學生是課堂管理的執行者。二者同為課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體要素。第二,課堂管理的客體。對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課堂紀律,教與學的相互過程,民主的師生關系等,都是課堂管理所要關注的客體。第三,課堂管理的中介。為了達到課堂管理的最終目標,即達到教育的目標,教師和學生使用的各種促進良好課堂行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實施課堂管理的機構和場所。

(二)課堂管理的特征

課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課堂管理的基礎——以人為本;(2)課堂管理的過程——自我形成;(3)課堂管理的方法——實踐創新;(4)課堂管理的目標——整體發展。

二、課堂管理與相關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課堂管理是教育教學中一個比較復雜的領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體行動。為了更好地探討課堂管理,進一步揭示其本質和特征,我們有必要比較分析與課堂管理相關的概念。

(一)課堂管理與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以教學的全過程為對象,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對教學工作進行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指導、總結、提高,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以保證教育教學目標實現的活動。簡單來說,教學管理就是對教學活動全過程的管理。具體說,教學管理應該是利用教學的規律和特點,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對教學過程進行的全面管理。

從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來看,教學管理和課堂管理有著明顯不同的任務。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在于依據教育的方針政策,遵循教學的客觀規律,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協調教學活動中的相關因素,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課堂管理與教學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都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而展開,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在教學上互相延伸。好的課堂管理為教學管理提供幫助,而教學管理反過來也促進課堂管理的有序開展。

(二)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

西方國家把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同樣翻譯為“classroom management”,說明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的理論有其重合和相似之處。但探究起來,這兩個概念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班級管理是班級管理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原則,采取恰當的方法,調節、整頓某一團體的教育條件,有效地推進有計劃的教育的行為。從這個定義中可以分析,班級管理不僅包括對課堂的管理,還包括對學生在班集體中的生活、學習各方面進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時建立一個良好運作的班集體,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課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師。

從實施角度來看,班級管理的工作更為繁雜瑣碎。除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管理活動外,班級管理工作還牽涉了課外、校外以及家長工作等其他方面。從任務角度來看,班級管理和課堂管理也不盡相同。課堂管理主要為教學而服務,班級管理則更側重于促進學生個體的社會化。

(三)課堂管理與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教育現象,人們從20世紀中葉開始把它作為科研對象來研究,形成學術觀點并指導教育管理實踐工作。目前對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我國學者張復荃先生認為,教育管理是社會管理的特定領域。簡單來說,教育管理是國家對教育系統進行組織協調控制的一系列活動。從宏觀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觀管理角度主要指學校的內部管理。

從兩個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顯的差異。課堂管理主要針對課堂上的教師、學生以及二者教與學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圍要大得多,涵蓋了教育中出現的各方面要素。而從實施的主體來看,除了課堂管理中的教師和學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員,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長和整個社會與教育相關的工作者。

課堂管理與教育管理的關系是局部與整體,課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個分支。二者的區別雖然明顯,但有著教育統一的宗旨,即管理是為教育而服務的。二者管理的目標都落實在育人,要為了育人而管理。

通過對以上四對概念的認識,我們可以發現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主要是針對單個班集體,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處,其區分點主要是管理的關注點不盡相同,但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主要關系而展開。班級管理、學校管理和教育管理總的來說,更側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顯站在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學管理和課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屬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課堂管理是構成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動力因素,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發現,課堂管理在我國教育教學管理領域還有待開墾。國內外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給予課堂管理越來越多的重視。雖然在我國相關研究剛剛起步,但隨著當前的教育變革和發展的需要,課堂管理必然會引起人們進一步的關注,最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任何教師,不論教齡長短,只要有過課堂教學的經歷,都能體會到課堂管理與教學效果的必然聯系。作為教學督導,筆者觀察了很多課堂教學,發現同樣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同樣的教材,其教學效果截然不同:有些課堂,氣氛和諧、熱烈,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效果顯著;而有些課堂(同樣是大學英語課),卻氣氛沉悶、呆板,教師自言自語、學生昏昏欲睡,幾乎看不到任何教學效果。導致不同教學效果的原因很多,但總體分析下來,不難發現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成功的課堂教學,任課教師往往管理經驗豐富,有靈活的應對策略,甚至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平;而失敗的課堂教學,其任課教師通常沒有課堂管理意識,很少或沒有掌握管理技巧。

1、課堂管理作用

美國學者布羅菲給課堂管理下了一個精致而周到的定義: 出色的課堂管理不僅意味著, 教師已經使不良行為降到最低程度, 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 并能在不良行為發生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而且意味著課堂總是持續著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整個課堂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教師維持紀律的措施) , 都是為了使學生參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達到最高程度, 而不只是為了將不良行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學,七分管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線教學活動中,有效的課堂管理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筆者認為,課堂管理是一種過程管理模式,目的是為了營造促進學習的良好氣氛,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課堂管理策略

1)重視課堂物理環境。目前,大學英語課程基本都是大班上課,人數較多,選擇良好的教學場地,安排布置好座位格外重要。研究發現,座位的編排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行為、學習成績、學習態度、人際關系以及整個教學活動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條件的話,建議教師選擇投影清晰、音響效果好的多媒體教室。學生座位可考慮分組編排,把學生分成4--6人小組(建議學生自己組合),組員們圍坐在一起。這樣的座位安排便于開展小組活動和小組管理。

2) 制定課堂規則,形成教學常規。有效的課堂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實踐表明,教師盡早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并嚴格監督執行,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則后會形成心理上的穩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通常,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在第一堂課就告知學生本課程的課堂規則,如曠課和遲到的處理辦法。由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建議教師充分利用過程評價機制,如曠課一次課堂參與成績將被扣分處理。

3)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教育專著《學記》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一語道破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應做到:相互理解;尊重與關懷;真誠對話。大學里,師生關系雖不如中小學那么密切,但依然重要,不容忽視。大學英語是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師生相處時間較長,一般不少于2個學期,所以師生關系比其他課程更為重要。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關系:在心理上,熱愛學生:為學生的點滴進步感到高興、因學生的苦惱而焦急憂慮;在言行上,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正人;在方法上,研究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背景、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等;在專業上,嚴格要求: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重視課堂教學方法。教學無法,但貴在得法。教師的學術、教學水平在大學生眼里很重要,是建立權威的主要因素。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教學方法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方法得當,自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觀察課堂教學,發現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一般具備下列教學能力:備課充分;教學語言清楚;解釋簡明扼要;教學內容闡述清晰;教學活動設計合理,富有變化且目標明確;關注并及時反饋學生需求等。

5)預防和解決課堂違紀問題。課堂問題行為指學生在課堂中發生的,違反課堂規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行為。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基本具備了自我約束能力,所以課堂紀律一般沒有干擾或破壞性行為。但是“玩手機、睡覺”卻很普遍。解決此類問題很簡單:預防,第一堂課就說明這是違紀行為,一旦被記錄,課堂參與成績將被扣分;處理:課堂發現此類違紀行為,建議教師先提醒,若再犯就做違紀記錄;彌補:給學生提供清除記錄的補救方法,如段落背誦等。

6)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管理良好運行,還需要從師生之間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條件,即課堂氣氛的營造。一般認為,課堂氣氛是由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以及教室中的環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課堂氣氛可劃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一般,令多數大學英語教師頭疼不已的問題是“死氣、沉悶”的課堂。如何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師生雙方都有飽滿的熱情,課堂發言踴躍?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師精心組織與主動創設。教師自己要先做到熱情飽滿,用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

7) 注重為人師表。“言傳”固然重要,但是“身教”更重要,它是通過自己的儀表風度來影響、感染和教育學生,包括衣著、發式、舉止、姿態以及由此體現出來的敬業態度、人格魅力、精神風貌等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言傳”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是課堂教學管理的隱性因素。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衣著打扮整潔干凈,美觀大方;行為舉止文雅禮貌,穩重端莊;待人接物熱情和藹可親;教態自然典雅,從容瀟灑等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

3、結語

課堂管理是任課教師的基本功,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僅是引導者、促進者,更是組織者、管理者。良好的課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管理得好,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關系溝通變得更順暢,課堂效率就更高。良好的課堂管理不僅與正確的管理指導思想和恰當的管理方法密切相關,而且還要受到管理者的素質、課堂自身的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認識和分析這些因素,采取有效靈活的應對策略,對于課堂管理的實踐活動是具有指導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Evertson Carolyn M. & Weinstein Carol S.. Handboo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Research Practice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6)

[2] Borich, G. 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4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2000

篇4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77-02

歌德曾說:“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學會思考,學做班主任亦是如此。如何在卓越課堂的倡導下,做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級管理,這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值得反思的地方。孔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其身”的觀點,班主任在學校管理中擔任著不可忽視的責任,他們要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生活等工作,是班級的領導者、教育者和組織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最直接、最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既可能有利于教育目標的達成,又可能成為教育目標達成的某個障礙,進而對社會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審視學生的同時,有必要先完成對自己的反省,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升知識素養

卓越課堂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較高的知識素養,必須要勇于探索、善于積累,只有首先完善自己,才能培養出一批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班主任要自省自己是否能不斷地吸吮新知識,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自己的思想是否適應時展的需要,是否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課堂教學中是否出現科學性錯誤;自己的知識面是否廣泛,是否能做到“一切東西懂一點”;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是一個不知所云的旁聽者,還是一個信心十足的參與者。事實證明,學生喜歡知識廣博的老師,從而會“愛屋及烏”。隨著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教育事業到了迅猛發展階段,對于一個有素質的班主任來說,在知識能力上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達到這種較高的水平,非一日之功,要作長期的、艱苦的努力積累。一個人如果只是一昧的用自己原有的儲備,而不知道及時添加補充的話,那就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當班主任感到“黔驢技窮”時,那就是警鐘在響了。

二、提升能力素養

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顯得特別的重要,學生都是充滿思想的個體,與此相適應的是活動比較活躍,直接導致班級每天都可能有新情況出現。班主任應經常審視自己在班級管理中能否與學校總體目標協調一致;班級是否成熟、開放;對學生管理是否科學、系統、高效;能否用理智支配感情,從而保持平靜的心境有理、有利、有節的解決矛盾沖突;是否能合理調動和運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力量參與班級管理;是否能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工作;是否能發揮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讓學生懂得自主管理;是否做到既能近距離管理,又能夠遠程遙控;班級是否處于失控的狀態;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是否樂意服從。

班主任能力的高低還體現在對突發事件的處理上,自己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不足;遇事是否會克制情緒,保持冷靜,語言上是否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是主觀臆斷、處事武斷,還是深入調查,查明緣由;是否會自我檢討,檢查自己的態度和方法 。這時候最能體現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應變能力。

三、提升人格魅力

作為教師,就應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實踐告訴我們,因為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他們跟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必須首先做一個充滿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影響深遠。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善良和慈愛。班主任應自省是否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是否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是否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互有差異的學生;是否能做到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當學生有過失的時候,班主任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一通,還是相信學生具有改正過失重新開始的能力,并給他們機會。班主任是只看到學生的現在,還是更關注學生的將來,從而利用現在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基礎。這也是班主任應審視自己的地方。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來源于自己的以身作則、以身示范。要求學生作到的,自己首先要作到,你要求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反省自己的行為習慣是否良好,要學生言談舉止文明,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不然,不管你如何的苦口婆心,學生也是不會從心理上接受你的教誨的。教師的一切表現就是對學生最好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來還來源于從不滿足的執著精神。班主任應自省是否始終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難面前,自己是否是當之無愧的強者,會不會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會不會沉溺于暫時失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四、加深對學生的愛

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 這種愛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但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愛更是困難。大多數學生對班主任的態度是敬而遠之。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愛主要體現在班主任的親和力上。班主任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它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它的目標是個性發展。所以在卓越課堂的倡導下,班主任就應發自肺腑地愛學生,把學生當成大寫的人,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并且能容忍學生的缺點,尊重他們的話語權,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微笑地面對每個學生,并熱情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我相信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關愛。

篇5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習慣,上課我都要提前3~5分鐘進教室,不是去上課,而是走進教室,和學生親切地聊一聊,提醒一些學生做好上課前的準備。下午第一節課,是學生最容易犯困的一節課,如何讓他們不犯困?一日,下午第一節課,上課起立之后,我發現學生像霜打的茄子精神不振,這樣上課的話,課堂無疑是失敗的!我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動一動?“來,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我叫體育委員喊口令,把頭部運動、肩部運動等體育課的準備動作搬進了地理課堂,學生都試著動了動,我明顯感覺課堂有了生氣,一節課,沒有學生打瞌睡,效果很好。以后只要我有下午第一節課,我都讓學生先做運動,精神抖擻之后再上課。我想,哪怕是我耽誤課堂幾分鐘去做這項活動,課堂效率無疑會提高。用幾分鐘去換取高效的課堂,何樂而不為呢?

二、巧妙化解課堂矛盾,和諧生美,和諧生高效

課堂上,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化解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矛盾?

篇6

在管理時,更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真正的教育者絕不包辦學生的前途和生活。”教師需要做得是根據學生的特點,按照學生的需要和個人意愿,幫助學生發展。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這就注定課堂管理只能要求大致統一,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底線。針對我班,有幾個上課特別愛說話的,對他們就不能要求一堂課端坐不動不說,只能先降低要求,不影響其他人就行,再慢慢規范行為。對學困生也不能要求課堂任務全部完成,作業一題不漏,全部做完,會多少做多少就行。只有因材施教的、靈活的課堂管理,才會有學生真實的發展。

課堂管理離不開“規則”,但在執行時需要技巧,不能單純的依靠規則。首先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底線,特別是學困生,過于活躍或內向的學生,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善意“忽視”規則,也是一種“重視”,重視他們積極的行為。只要他們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就應表揚和鼓勵。其次要“用規則管人”,不能“人管人”。比如,同樣是維持紀律,如果說“你上課亂動什么”,教師會把自己置于學生的對立面,若說“請注意課堂紀律”,教師就有點像置身事外,只是提醒學生違反規則,會大大減輕學生的逆反心理。以前我沒有注意到這點,在課堂上有時會有過于情緒化的語言,當時紀律是好了,但降低了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制造了對立情緒。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控制好情緒,用制度管人,讓學生信服。

篇7

二、課堂管理要調諧好師生關系,要體現愛的原則

現代師生關系不是矛盾的關系,而是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從業緣上看,師生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既無法避之,更不能遠之,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師生關系還表現在師生之間的相互需求。所謂名師出高徒,名師能成就高徒。反過來,高徒又能彰顯名師。生可以師為榮,師可以生為驕傲,師生是一對榮辱與共、共同發展的共同體。課堂管理就是為了實現師生利益一致的發展目標。因此,課堂管理不是教師簡單地管理學生,也不是強制性地管教學生,更不是帶有懲罰形式地管制學生。教師要調諧好師生關系,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健康發展的角度著想,要體現愛的原則,才能調諧好課堂管理。

三、課堂管理要得到大多數學生支持的原則

一堂課一般是一個教師面對一群學生,為此,有的教師覺得勢單力薄,不敢管理。其實,一個班級是由班干部、學習優生、紀律優生、中等生、學習差生、紀律差生組成。好生與差生不是鐵板一塊,大體上紀律差生數的比例不會超過班級總人數的20%。因此,可以把好生與差生分化開來的,然后針對不同層次進行教育、指導和引導,發揮好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使他們懂得為班級服務;團結好中等生、幫助學習差生,取得他們的支持;孤立、分化、感化、融化和帶動好紀律差生,使他們能認識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如果教師能把80%以上的學生“站”到你的后面,面對不到20%的紀律差生,還會再感到勢單力薄、孤立無援、力不從心嗎?因此,要善于團結班級的主體力量,這是掌控課堂的法寶,也是搞好課堂管理的竅門。

四、課堂管理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管理的原則

在課堂管理中除了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學生承載著班級的榮譽感。因此,在課堂管理上,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主人翁的地位,使他們接受管理、配合管理和主動參與管理。這樣,學生就會從被管理轉換為主動地管理好自己,其課堂管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課堂管理與教學方法要相互服務的原則

課堂管理是為完成教學服務的,反過來,科學的教學方法又能使課堂得到有效管理。互動式教學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互動式的教學中,要分配給學生們一定的學習任務,讓他們試著去主動學習、試著去思考、討論,試著去解決問題。而不能讓學生“閑”著,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角”,如果主角閑著沒事干,戲怎么能演下去呢?再說,如果主角沒有戲份,自然就會去“走穴”“跑龍套”了。管理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給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他們也就不會無所事事、心不在焉、甚至心安理得地睡覺、開小差去了。這樣,一節課就在教學中得到有效管理。

六、教師要充分利用“黃金30分”,把握好師生溝通的原則

眾所周知,溝通能增進理解、消彌誤解、培養友誼,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是減少師生磨擦的劑。如果師生之間溝通正常,那么課堂管理就能得到學生們的大力支持與良好配合,形成師生合作管理的理想態勢。但有些老師,上課非常準時,也非常“惜時”:總是踩著上課鈴聲現身,也隨著下課鈴響消失。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也無影,去也無蹤,兩眼淡漠,身影疲憊。這種情境,師生之間根本就沒有溝通的機會。面對這樣的教師,學生怎么敢接近和親近呢?又怎么會配合他的管理呢?“黃金30分”包括課前、課間、課后各十分鐘,這是師生交流、互動、溝通,聯絡感情的絕佳機會。

老師可以問一問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意見和建議,對舊課的復習和掌握情況、對新課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聊一聊各自的興趣愛好,對生活上的情況噓寒問暖一下,不失時機地夸一夸他們的優點,對在課堂上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對他們的良好配合表示感謝;對在課堂上挨了批評的學生,更要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必要的溝通,如果批評之辭過于激烈的話,給予必要的解釋,讓挨了批評的學生既能認識到錯誤,又能欣然釋懷,與你再次相見如故。對于紀律差生,不能漠視他們,也不能視他們為麻煩制造者,而要真心誠意地與他們交流,發現和肯定他們的長處,并及時地、有藝術地糾正他們的錯誤想法和不良習慣,要求他們遵守紀律,配合你的教學行為。如果我們教師能充分利用好了這個“黃金30分”,在課堂管理上一定會產生和諧、默契、輕松的良好效果。

七、課堂管理要有力度,且力度要得當的原則

古之有訓“教不嚴,師之惰”、“嚴生威,威生信”,這說明教育與管理都要嚴格實施。在“三育人”理論中,“教書育人”與“管理育人”同等重要。有的教師雖然也有進行課堂管理,但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管理太松,或者是軟弱無力,結果沒有效果。也就是說管理力度不夠,等于沒有管理。因此,課堂要管理,且要有力度。中職生年齡小,學習習慣差,文化基礎差、自覺性差,自我控制力差,思維活躍又不成熟,愛張揚個性又十分盲從,充滿好奇又十分叛逆。根據中職生的以上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管理、嚴格管理比沒管理或松散管理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管理育人中,要注意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科學調適好管理的力度。

篇8

教師對課堂的有效管理離不開必要的課堂管理技能。課堂管理技能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所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由于教學目標不同,學生各異,因此,教師也要掌握盡可能多的課堂管理技能,這樣才能在完成教學目標和課堂遇到問題時進行有效的管理。

學生課堂上的實際收獲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來提升的。而應取得的收獲則是教師在備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所擬定的,也就是說教師所希望學生所達到的預期效果。從概念上我們可以發現,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提高學生的實際收獲。而學生的實際收獲則主要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則主要指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師所營造的教學環境。因此,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不但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還要從教師自身出發做出努力。綜合兩方面因素,教師的課堂管理技能起到了橋梁和兼容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的課堂管理技能是重中之重。

二、教師課堂管理技能的提高體現在提高課堂效率

在評判一節課的效率高低時,教師通常通過測試情況來進行評判。但對于初中英語學習而言,學生所處的語言h境的局限,對他們成績影響巨大,因而考試成績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一節課的教學效率。因此,我們要評價一節英語課的課堂效率的高低,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考量。在一節高效的英語課中我們總能發現以下特征:

1.教學目標明確

只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師才能實現課堂的高效率。有些英語教師在課前面對學生公布課時教學目標,這樣對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具有啟動、導向、凝聚、調控、制約、激勵等心理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一些相關活動;在一節課學習之后,如課教師和學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成功愉悅的心情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時,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堂。

2.關注每個教育對象

在高效的課堂中,教師能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授課時盡量適應每個學生的特征,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采取階梯性教學的策略,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在初中不難的是課堂上的講解,難的是能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尤其是課上的功夫作為教師要下的功夫多些,省著到下課占用更多時間去輔導。

3.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高效率的課堂是熱烈的、活潑的。這種熱烈、活潑的氣氛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而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他們認真傾聽、仔細閱讀、大膽質疑、深入討論、主動配合,以此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首英文歌曲作為開場白,一段英語影視電視片段的呈現,一段師與生的英語對話等,都將為我們的課堂教學營造出良好的氛圍。

三、教師課堂管理技能對初中生課堂效率的作用

第一,教師課堂管理技能與初中英語課堂效率的關系。初中英語課堂效率守諸多因素影響,教師課堂管理技能是其中影響因素之一,其功能的發揮制約著其他因素對課堂效率的影響。

第二,課堂管理技能影響教師知識水平的發揮。俗語說,“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在教學中亦是如此,即使你英語水平很高,但講出的課很平淡,你的水平也得不到體現和發揮;相反,有些教師雖然水平平平,但課堂上卻能把自己的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是超長發揮。為何課上會有不同的體現?教師的課堂管理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堂課如何把握重難點,哪些用時長,哪里用時短,哪里采用何方法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等,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篇9

一、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1.從教學的目標上要處理好教學與發展的關系。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2.從教學過程上要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關系。這里有兩種走向,一種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另一種是教師引導學生走向教材。顯然,前一種走向是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后一種走向則要求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讓學生動起來,學生通過自己的智能活動去探索并獲取知識,發展智能。

3.從教學內容上要處理好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既要反對違背循序漸進、盲目教知識的做法,也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系,努力構建知識網絡。

二、要優化課堂教學管理

篇10

一、技工學校課堂教學方面存在問題

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學生不感興趣,根本沒有聽進去;相對于理論課,學生更傾向于動手操作,但理論基礎薄弱,沒有形成系統,知識掌握不牢固,不連貫;睡覺、玩手機現象時有發生;上課聽不懂,下課抄襲作業現象嚴重;考試成績不理想,學生成績不及格率較高。

二、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必須清楚技工學校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課堂學生管理存在問題因素之一: 學生。從最近幾年學校招生情況看,招收學生有這樣幾種來源:一種為中考成績不理想,沒有達到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學習能力不強,但在技校班級里屬于成績較優秀的那一部分,50人的班級大概有10個這樣的學生,每學期都能取得班級前十名。第二種是徹底的中考失敗者,家長不重視學習,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學生在50人的班級占到20~30個左右,也是班級比例較大的一部分。最后一種就是中途輟學在家的學生,家長沒有時間管理,年齡太小又不能出去打工,這樣的學生幾乎每個班級都有7~8個,他們沒有理想追求,人生目標不明確,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要么睡覺,要么玩手機;幾乎所有班級集體活動都沒有他們的身影,幾乎所有班級榮譽都和他們都沒有關系,逃課、遲到、抽煙、打架時有發生,宿舍、教室的衛生能偷懶就偷懶,是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眼中的“老大難”。

課堂學生管理存在問題因素之二:教師。國家大力倡導課程改革,新課程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要求教師自身具備幾方面的素養:熱愛教師職業,必備的專業知識素養和不斷學習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素養,一定的研究能力,較好的溝通能力,有愛心和責任心等。這對技工學校的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技工學校,同樣一個班級,有的老師上課效果非常好,學生互動熱烈,上課紀律良好,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作業,師生成就感明顯;但在有的老師的課上,學生昏昏欲睡,教學效果很差。同樣的班級,同樣的學生,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不只是學生的原因了,絕大部分原因在教師身上。

在技工學校有這樣一部分教師:有中高級職稱,專業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老套,仍然手拿一本書講到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管不顧,不能做到和學生順利溝通,甚至有的老師每天混課時,沒有真正深入了解學情。這種老師的課堂往往睡倒一片,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很低,無法促進有效課堂質量的提升。再看少部分年輕老師:本身就不是畢業于師范院校,動手能力較弱,教育理論基礎薄弱,教育教學能力較差,但又不虛心學習,不深入課堂聽課,進校幾年來,課堂掌控能力差,年輕人的激情得不到體現,不認真備課,不刻苦鉆研新的教學方法,工作責任心不強;一般都是等著領導布置任務,而不是自己積極主動去尋求任務。可以想象,以上兩部分老師的課堂,學生管理也不會很理想,因為課堂不精彩,老師沒有人格魅力,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吸引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學生必然會做一些和課堂無關的事情,甚至會擾亂課堂秩序。

另外還有一部分老師存在責任心不強的現象,對學生的課堂違紀行為聽之任之,視而不見,助長了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嚴重影響學校教學質量,損壞學校形象。

技工學校的專業老師本來就數量不足,良莠不齊,各方面素質都比較優秀的老師數量少之又少,這些老師是學校的骨干力量,但他們身上也承擔了很多的壓力,沒有時間和精力鉆研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三、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后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必須具備一定的就業技能和生存技能。其實,技工學校生活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不能升入高中的學生,如果在學校嚴格按照要求認真學習理論和操作技能,生活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這樣的學生往往在企業鍛煉一段時候后就能夠擔任重要職位,這樣的職業體驗對他們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幫助,也有助于他們成就未來。

四、提高課堂管理的措施

教師角度:第一,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所想,盡量做到分層次教學,使每一個學生一節課下來都有收獲,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樂趣。

第二,提升自身素質,做一個積極向上,有工作責任心、有愛心的老師,從內心真正關心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使學生體會到來自老師真正的關心和呵護。

第三,嚴格要求學生,技工學校的學生都是未成年人,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老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第四,每節課上都要對學生做德育滲透。不管是公共基礎課還是專業課,一定不要從頭到尾一節課都在講教材,而應根據各門課程特點,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結合社會發展實際,找到師生交流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使學生在社會上少走彎路,更快適應社會,更快走向成功。

第五,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采取各種方式和學生互動,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第六,多想辦法,不放棄學生,一件事情只要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總會有一定的效果,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學生的教育。只要老師盡到自己的全力,學生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努力。

學校角度:第一,營造教學至上、學風至上的學校管理氛圍,全校上下都要重視教學,不能出現教學活動和學生活動相分離,甚至只是負責教學的人員重視教學,而負責學生管理的老師不重視教學的現象。

第二,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落實青藍工程實效,使青年教師盡快適應崗位,理論課注重理解透徹,實習實驗課要落實效果,爭取使每一位學生每節課都有收獲。

第三,除了舉行大型校級、市級、省級等技能比賽,系部還可以經常舉行以專業為基礎的小型技能比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就是一塊璞玉,玉不琢不成器,尤其是技工學校的學生更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高效課堂的45分鐘,使學生充分享受高效課堂帶來的幸福感,學生的素質才會逐漸提高;教師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才能體現課堂的作用,也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多去鉆研教法。只有抓實課堂學生管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才能落到實處。而抓實課堂學生管理,學生素質的提高才能有實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天津市| 肥西县| 泌阳县| 临猗县| 大庆市| 阿克| 龙门县| 商丘市| 广宗县| 福州市| 丽江市| 保康县| 岑溪市| 邮箱| 丹江口市| 台北市| 海林市| 灌南县| 金堂县| 玛曲县| 中超| 深泽县| 卓资县| 郸城县| 栖霞市| 崇阳县| 明溪县| 阿巴嘎旗| 安国市| 金昌市| 策勒县| 莎车县| 麟游县| 弥渡县| 剑川县| 新宁县| 苏州市| 锡林郭勒盟| 保康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