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英語實訓總結模板(10篇)

時間:2022-02-14 14:50: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英語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英語實訓總結

篇1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總結范文1為期5天的英語培訓即將落下帷幕,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5天里,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的___和___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教學實例,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系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聽___教師講的一些教學技能及他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英語課以語言為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

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說、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這次基礎知識專業的培訓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收獲。語音、聽力、口語、寫作對我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促進。尤其是___老師的語音課,由原來不知如何正確發音到現在基本標準,且較清楚地了解如何教學生的英語發音,真是大有收獲。

語言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生。通過專家教師的精心講解,讓我了解了如何較好的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學法讓學生有較沉重的壓力,而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

優秀教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不愿開口說英語是因為沒有安全的語言環境。強調詞匯和語法知識使教師經常當眾打斷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很尷尬,長此以往,學生就不愿當眾用英語交流了。

因而,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語言環境。在安全的語言環境,教師注重交流的內容而不是詞匯和語法的正確性。利用自我糾錯能力,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就能提高聽說能力了。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口語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

四、對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作為一線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Pairwork和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于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通過這次培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非常感謝教育局領導能給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盡早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總結范文2這學期我參加了對新教師的新課程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課改有了一定的認識。新課程改革對于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一下幾點認識。首先,新課程理念標準認為,課程不是教材,教學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真正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這種教學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的、尊重學生個性的、參與教學環境中的教學。要想有效的實施英語課堂課程資源的開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明確目標

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英語教學方法

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

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于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

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于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后,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

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在資源。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發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信息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總結范文3作為一名教學經驗尚淺的英語教師,我很榮幸的獲得了這次極其寶貴的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機會,參加了這期培訓班的培訓和學習。這短暫的的學習是緊張而忙碌的。但是學習增加了我們的文化底蘊。課堂上,面對富有趣味和一定難度的問題時,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站起來去爭取練習口語的機會,然后用流利的英語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你必須對美國的歷史、政治、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這些都不允許你在學習期間有絲毫的松懈與放松。然而,這種緊張而忙碌一點也沒有減輕洋溢在我心中的快樂和幸福。我終于戰勝了內心的怯懦與自卑,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三年前快樂美好的大學時光。坐在熟悉的課桌前,經歷相似,感受卻更為深刻,我深深的被耳畔這種優美的語言的魅力所吸引,所陶醉。

其實,我們從老師那里學到的不僅僅是英語口語,西方文化常識,我們還學到了本國英語教師有待提高的東西,包括教法,授課方式,以及評價學生等等,都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感受和成果!

一、賞識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還記得在一次聽課時,我有些緊張,盡管我讀大學時有過用外語聊天的經歷,但是畢業三年多了,那種感覺早已被平時繁瑣的教學消磨得一干二凈了。于是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我怕開口時其他老師的大笑聲,怕我的中國式英語外教會聽不懂。但這一切都只是我的擔心而已。不但其他老師沒笑我,外教還夸獎我。我真的很感謝_老師,是他給我的英語口語練習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再也不擔心在Freetalk上說英語了,甚至還可以積極去參與了。

所以在今后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賞識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其主動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二、激情課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老師們上課我們都很喜歡,在他們充滿熱情的課堂上,你想分神都做不到。他們利用原汁原味的、純正的英語和我們進行交流。在課堂上,時而歌聲四起,時而偏偏起舞,時而情境對話,時而游戲互動,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沒有影響我們的進度,反而更有利于我們的英語交流。這樣我們由“要我學”到“我要學”,我們的學習興趣得到限度地激活,在“樂學”中學會“會學”。使我們的口語學習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嚴松有度,促進老師的提高

老師們給我們營造一個純英語的學習環境,培養我們的英文慣性思維能力,我們在課堂上只講英語,每天都在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中實踐與提高,這樣大腦每天不斷在接受純正、地道的英語的沖擊,再加上老師的耐心的指導,這樣正宗的英語思維習慣就漸漸形成了。

記得在一次聽課的時候,由于這個班級的學生都是中學一年級的。所以助教要求用漢語幫學生翻譯進行輔助教學,但老師堅持用英語教英語。并且說用英語教英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用英語教英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從一開始就只用英語組織教學,學生可能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片、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幫助學生迅速適應一個全英文的環境。做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只要堅持,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不熟悉的話語漸漸的熟悉了,不清楚的詞語漸漸聽清楚了。聽力理解力提高了,開口說英語就有了依據和保證。沒有足夠聽的實踐是不可能開口說的,所以關鍵是教師一定要堅持說英語,用英語教英語。

最后,衷心感謝這次培訓活動的舉辦,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廣泛的繼續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從而推進整個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總結范文4這學期我參加了對新教師的新課程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課改有了一定的認識。新課程改革對于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一下幾點認識。首先,新課程理念標準認為,課程不是教材,教學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真正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這種教學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的、尊重學生個性的、參與教學環境中的教學。要想有效的實施英語課堂課程資源的開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明確目標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英語教學方法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

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于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

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于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后,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

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在資源。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發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信息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

5、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怎樣能使學生動起來。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總結范文5暑期,帶著學校的信任和自己的期望,我很榮幸的獲得了這次寶貴的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機會,參加了這期培訓班的學習。我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在英語上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升華自我。在一天的學習中,我接觸了當今英語教學方面的新知識,新發展,也對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體會。無論是在教學理論上還是在教學實踐上,我都收獲了不少,能夠說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談一下我這次學習的一點體會:

在教學理論方面。我們聽了專題報告和講座。這些理論知識很多都是我們以前從沒聽說過的,也都是專家和教授給我們講授。如《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學現狀與展望》,《英美中小學英語教學簡介》,《突破語言層面的外語教學,開創外語創新教育》等等,這些知識豐富了我們的教學理論水平,使我們學習到了當前英語教學先進的教育理念。我認識到;一、教學過程不單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這就需要我們營造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二、課堂教學是語言教學的主要形式。只有在課堂上利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用心性,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效果,才能一步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才能。如:利用值日報告,堅持每一天的口語練習,利用課堂中的多種活動。

如游戲設計環節中要設計出高層次的活動,教師要本著讓學生全面參與的原則。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巧妙地設計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透過游戲,學到實質的東西。因為語言學習只有在有好處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生。三、在教學評價上應重視個性指導原則。因為每個學生不同的潛能決定了他們獨特的發展可能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肯定個性,賞識評價,關注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潛力的提高。

篇2

for example:what’s the ice-breaker? what’s the simple past?

the ice-breaker has the participants . 1 : introduce yourself and give one detail about your name. 2: repeat the name and detail of participant 1 and add your own introduction plus detail. for example: i said, my name is judy, i like reading books. then next person said, her name is judy, she likes reading books. my name is …, i like….

the simple past is that you think of an age between two and ten. then think of three things that happened to you at that age .tell your partner and let him or her guess that age.

(二)after that, it’s the main contests about teaching techniques. dr. split teachers into 2 small groups.  i’m in group a.

1using chinese or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he tell us, if the students do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how can we help them? with chinese or english? of course, most of the time, we should and must use english in order to set a real intercommunicate environment. sometimes we might use chinese. to translate abstract words like ‘brave’. to give an example to clarify the meaning. to explain a grammer or rules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references.

2organising activities

if you want to organise activities successful, what can we do before staring pair, group or individual work?

*plan carefully before the lesson.

*set a clear goal.

* give an example and demonstrate how the activity works.

*check that children understand by asking them to explain to you.

what can we do during pair, group or individual work?

*walk around the class ,look and listen.

*make a few notes no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class.

*only help if children seem very confused.

*stop the activity when most of children have finished even if it is before the set time limit.

3giving instructions

 we should give clear classroom instructions, make eye contact, with hand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intonation. pictures or real objects can be used. write key points on the blackboard. check the instructions with them.

4giving feedback

don’t correct or assess everything . this may demotivate children and take too much time. encourage the child to correct ,only mistakes which mak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

(三) the contests is the teaching , test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pronunci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in the afternoon .dr. defty gives us many examples, like class survey, dictation , dialogues, kim’s game, memory games, i spy , simon says, matching games, word snake, storying. here are two web addresses: teachersrcool.com.cn   kidsrcool.com.cn

dr. defty planned the four pronunciation problems with chinese leaner. there are final consonant, vowel sounds, weak forms, rhythm and sentence stress.

(四)day two, first it’s the plenary with chris who tells us to introduce and practice language with using stories at primary school. she takes many picture books ,lik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tells us the stories herself. we touch the book when she told. .it’s interesting. i learned how to teach grammar using stories. first, dr. chris tells it using the general tense, second, she tells it using the past tense with the same parts. we learned the past tense words easily with this method. this is the discovery method for grammar teaching at primary school. it spends one morning.

篇3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訓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提升學員理論水平的基礎上,回歸課堂,李老師親臨學員所在學校指導教學實踐,通過聽、評課,指點迷津,從而使學員的教學水平盡快提高。同時李老師多次搭建教學實踐平臺,多次組織骨干班成員在幾個片區內開展公開課活動,通過學員代表上課,其他學員聽課評課各種形式,切實提高了學員教學能力。兩年的培訓過程中,老師嚴謹治學的精神,同學之間的友好互助,讓我感動,這是我今后教學生涯的一筆財富。更令我難忘的是骨干班在市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帶領下赴浙江教育學院培訓的5天,我們聆聽了多位專家的專題報告,觀摩了杭外優秀教師的三堂課。專題報告思路清晰,精辟深邃,理念新穎,閃爍智慧思辨的光芒;觀摩課更是讓我們震撼,這三堂優秀的英語課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差距及差異,他們的課上學生是真正的主人,課堂上學生燦爛的笑臉告訴我們他們在享受課堂的樂趣,他們以優美的語調跟老師及伙伴自由的交流,真是學得輕松愉快,活得自由自在。課后我們與杭外的老師進行交流,從他們那里汲取營養,并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此次骨干班培訓,更新了我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提高了我駕馭英語課堂的能力,為我的英語新課堂教學打開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會銘記這段“骨干”培訓的日子,在英語新課堂教學中乘風破浪,遠航……

鹿木中學   林獻尊

篇4

     例如,在教學like+verb+ing語法時可通過以下方式來教學: 

1、先提供給學生一段范文。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并摘錄出like后面的單詞。

(taking photos、cooking、growing flowers、making clothes)

2、are they verbs or nouns?(教師讓學生歸類上面這次單詞是動詞或者是名詞。)

3、what are the last 3 letters of the verbs?(然后讓學生說出這些動詞最后的三個字母是什么。)(ing)

4、complete these sentences.(讓學生做類似語法的題目,鞏固知識點。)

i like ________ rice.

i like ________tv.

篇5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1016003

1簡介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

我們實踐的隊伍分為兩組,一組教師隊伍,一組學生隊伍。為了提高阜平縣中小學英語師資水平,學院與阜平縣教育局共同主辦了阜平縣2013年暑期中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教師團隊基本負責這部分;另外學生團隊師生12人入駐城南莊中學,展開了愛國主義教育,暑期英語夏令營,中學對口團建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本論文以這次實踐為基礎,研究高校實踐活動對實踐者和被幫扶方的雙重意義。其中對實踐者的意義分為對于老師和對于大學生的意義;對于被幫扶方來說,幫扶是一種義務的幫助,通過這些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另一方面,我們用實踐和對外國相應研究實踐對比,從而看出不足及改進措施。暑期社會實踐中不管是教師隊伍還是學生隊伍我們經歷了從開始的實踐前準備,到實踐中堅持和不斷探索,再到實踐后的分析總結過程。

2關于實踐“三下鄉”背景的介紹

2.1“三下鄉”實踐活動的歷史及其發展

1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發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并與1997年正式實施。

1996年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全國婦聯和中國科協14部委聯合開展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下鄉,是各高校在暑期開展的一項意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大學生“三下鄉”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一直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視。每年的假期,尤其是暑假,都會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奔赴農村,為農村的教育教學和孩子們提供指導和幫助。這種幫助對于幫扶者和被幫扶者來說,是一項雙贏的活動,幫扶是一種義務的幫助,通過這些幫助,農村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對幫扶者自身素質的提高也頗有益處。

2.2河北工業大學的暑期實踐“三下鄉”活動簡介

為了貫徹落實河北省《2013年暑期河北省百萬大學生和青年教師千鄉萬村“體驗省情、服務群眾”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的文件精神,加強高校和地方合作,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于2013年7月13日-1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炎炎烈日點燃了我們服務社會的熱情,陣陣歡笑承載著我們樂于奉獻的精神,張張照片是我們幾天實踐工作的剪影。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為了提高阜平縣中小學英語師資水平,學院與阜平縣教育局共同主辦了阜平縣2013年暑期中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參訓教師共33人,來自阜平縣15所中小學。主講教師為我院英語系姚爽和李夢洋兩位老師。

針對當地教學實際情況,兩位老師在三天的培訓中,講解了“國際音標解讀”、“視聽課堂訓練”、“情景教學法的介紹”和“情景口語訓練”四個專題。課堂上全部用英語教學,在英語交流的同時,把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風趣的教學風格展示給阜平縣各位英語老師。這次培訓也是一次難得的和中學英語教師溝通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山區學校,是一片廣闊的天地。這里有許許多多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老師,用他們平凡的身軀,書寫并不平凡的教育故事,他們的堅定、執著和智慧,需要我們用心體會;他們對于工作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值得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

本次實踐活動中,師生12人入駐城南莊中學,展開了愛國主義教育,暑期英語夏令營,對口團建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城南莊鎮后莊村的英語夏令營活動。英語夏令營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重頭戲,貫穿于整個實踐活動的始終。活動之前,隊員們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和商討,針對授課時間、授課方式、授課內容等展開了討論,進行了多次開會商討和試講,力求萬無一失。

整個夏令營培訓分為大班和小班,在大班我們從體育、動物、飲食等方面展開,拓展孩子們的詞匯量,并教會了他們幾首好聽的英語歌曲,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樂趣。小班則從基礎教起,以生動活潑的氣氛,豐富的聯想教會了他們26個字母、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字母歌。

活動中,孩子們對英語的熱情和學習潛力都讓隊員們感到非常開心,每次都能提前一個多小時來到教室,在教學過程中,隊員們更加注重去鼓勵他們更多地了解接觸英語,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打開進入英語世界的大門。在活動最后的閉營儀式上,隊員們和孩子們一起帶來了匯報演出,許多學生家長也受邀觀看,演出非常成功。

演出結束后,隊員和孩子們的眼睛都濕潤了,三天的時間雖短,但帶給大家很多東西,隊員們作為本次夏令營的主要參與人員和授課教師,可以說在參與過程中實現了增長才干,提升自我的目的。雖說時間有限,但是在這短短的幾天內大家從更廣泛的空間內學會了如何與他人交流合作開展活動。學會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進行教學,學會了如何去有效地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更學會了如何讓自己的教授內容以一種更具趣味性,更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進行下去。從另一個側面也讓學生們體會了作為老師的艱辛與不易。

3國外實踐活動的啟示

我們都知道,外國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在探究我們自身的意義與不足之前,應該首先分析一下國外的實踐活動及其帶來的有益啟示。

首先,我國是課堂知識教學“滿堂灌”的代表,老師講,學生聽,是我們最傳統和最常見的辦法,但是在面對實踐時,卻是使之與課堂完全脫離了關系。而國外則將課堂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上也是如此。學生在課堂上收獲了滿滿的知識,在以后的實踐中,也會躍躍預試。如果我們不像國外那樣提前將有關知識教于學生,以后將會使我們在實踐中手足無措,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先亂了套,所以這是需要我們注意和借鑒的。

其次,外國有幫扶積分機制,它可以提高幫扶的質量,使個人的貢獻量化。而且,面對如今就業困難的局面,這種幫扶可以與以后的就業對接,使一部分愿意留在農村,服務偏僻地區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外,外國許多地區,如美國加州的大學,都采取了就近幫扶,既可以準確的了解當地情況,又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作用。

4實踐活動的意義與不足

4.1對大學生實踐團隊和被幫扶地區的雙重意義

“三下鄉”活動,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是提高實踐能力的好辦法,而且對于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即三觀的塑造有著很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知識與實踐都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相對而言,知識大多屬于間接經驗,而俗話說的好,實踐出真知。我們大學生更多的是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讀書聽講學習,而相對缺乏加入社會進行實踐的機會,而大學生最終也是要走向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員的,這便形成了一個不小且不容忽視的矛盾。農村條件艱苦,這對長期處于城鎮的大學生們是心理上的沖擊,對于之后面對生活、工作、創業中種種困難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實踐證明,大學生的常見陋習與不良風氣也可以在實踐中有所減輕。

這項活動也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到農村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群眾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去,可以更好更生動地了解社情和國情,深入到群眾中去,了解人民所需所想,了解群眾的疾苦,自覺形成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習慣,培養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

當然,高校實踐活動對被幫扶地區有著更為積極的意義。通過走訪座談發現,雖然中小學英語教師年齡不一,但80%多都集中在30歲左右,他們中的許多人朝氣蓬勃、童心未泯,在教學中,能用青少年的眼光、語言和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和組織教學,富有童趣,因而更接近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雖然可能她們的知識和能力有一定的欠缺,但是她們大都認真聽講,積極參加培訓,對于獲得的知識積極總結和復習,有想切實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學生們成績和水平的決心。類似的實踐活動能夠讓農村教師們掌握更多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傳授予學生。通過英語夏令營活動,我們發現這些農村中小學生有著艱苦奮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面對自己知識欠缺和拿不準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點時,都會去查資料和字典。這種不馬虎的認真態度對今后她們的學習和進步很有幫助。隊員們通過鼓勵他們更多地了解接觸英語,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打開英語世界的大門。我們的任務不是教會他們大量英語知識,而是通過我們對英語的理解,引出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做到快樂學習和效率學習,爭取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而不是死記硬背英語知識。

4.2不足之處與需要改進的措施

首先來說,我們需要首先知道進行實踐的目的。我們應該明白我們去下鄉,去農村是為了當地的學校,學生或群眾服務,我們不是去享樂,更不是接班去一個地方度假或者玩耍,所以搞清楚目的才能更好地制定計劃。實事求是不僅是我黨工作的重要方針,也是一條重要的方法論。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意味著我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計劃方案,想當地學生所想,給當地學校所需,增強針對性,減少盲目性,提前了解當地學校的實踐情況。有的高校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觀行事,制定高大上的主題,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活動,往往聲勢浩大,形式及其豐富,卻往往不能符合當地教學所需,實際上是“勞民傷財”,對農村的教學與進步起不到任何作用,這是在所有實踐活動的問題中最突出和最亟待解決的。

其次,要強調創新性與長期性。三下鄉活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及環境的改變,也應該有所發展和創新。例如對不同地區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學生的幫扶要與自身的專業相結合,建立長期的幫助幫扶機制,使三下鄉活動日益常規化、規范化,結合創新點,使實踐活動進一步向更高層次發展。另外,我們應該想出更多的方法來不斷促進農村幫扶活動的發展。例如,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與學分、獎學金、評優等制度聯系起來。建立自愿報名篩選機制,避免想去的同學沒有機會,不想去的濫竽充數情況的發生。還可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培訓和活動,大一鼓勵學生進行了解調查,大二可以在高校本地進行相關的實踐,大三以后就可以結合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深入農村活動了,也可以把實踐活動納入第二課堂實踐中。總之,要想出各種方案,來一場關于實踐活動的頭腦風暴,將更多有利的因素發展到高校實踐活動中去。我們都知道,日常教學有教學大綱,各種考試有考試大綱,但是目前的下鄉實踐幫扶教學卻并沒有具體的大綱及課程安排,這恐怕是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者迫在眉睫需要改進的。還有,高校憑一己之力必然無法籌措足夠的經費,這便需要我們加大宣傳,聯系當地鄉鎮企業,想出各種辦法為實踐活動填能加量。凡事都需要堅持,實踐活動更是這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做法并不能從本質上改進被幫扶地區的教學水平,只有堅持長期又穩定的幫扶活動,才能真的算得上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才是腳踏實地的實踐活動。

通過調研走訪,我們更切實的感受到,農村基礎教育需要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首先,任何方案的實施,都離不開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單靠當地政府或教育部門的投入遠遠不夠。另外,充分利用假期三下鄉活動,發動高校青年學生和英語專業的青年教師,深入農村,對口幫扶農村中小學英語教育,大學生尤其是外語專業大學生利用三下鄉的機會,為當地中小學生開展英語學習夏令營活動,充實他們的課堂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授之以漁,高校英語教師做好對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義務師資培訓,授之以漁,雙管齊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少,培訓難的問題。

為了提高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質量,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外,高校需要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對學生加強在實踐選題、團隊組建、實踐準備、數據收集和分析、實踐報告撰寫、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指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并為學生配備相應的指導老師,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暑期社會實踐。高校社會實踐的發展前景無疑是光明的,但是仍然會遇到很多挑戰,希望高校社會實踐能在政府、學校和個人多方面努力下,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鄒元元,柳禮泉.論“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2).

[2]陳曦,石新明.明確工作思路 探索長效機制 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持續深入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篇6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據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廳關于吉林省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的有關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廳委托,長春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承辦了“國培計劃(2011)――吉林省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長春師范學院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班的培訓任務。培訓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開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圓滿結束。

培訓通過采取置換脫產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內農村義務教育骨干教師的需求為主,組織開展專題講座、經驗介紹、教學指導、案例分析、交流研討等。針對小學英語新課程實施中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與探究,探索適應小學英語新課程師資培訓要求的各種理念和方式,培訓過程中注重專家與學員的互動與研討。培訓按照項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兩個月的集中培訓和一個月的“影子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以體現互動、共享、多樣化特征。

在整個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承辦學校不斷總結反思,以探求使項目有效且得以順利進行的方案,但難免遇到困難和阻力。總的來說,此次培訓的特點有以下5個結合:

1.省內省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培訓團隊。本次培訓聘請了吉林省內省外、校內校外多位專家做專題報告。培訓期間,還帶領學員到省內重點小學進行參觀和課例觀摩。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的理論專題講座,又有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學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與交流研討,既有國培專家指導下學員的理論研究環節,又有“影子培訓”及學員之間進行經驗交流的實踐推廣環節。既有學員課上理論學習環節,又有課下在專任教師指導下獨立練習及完成作業的實踐應用環節。

3.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本次培訓在注重教學素質提高的同時,還設計了科研能力培訓內容。不僅請專家做了科研方面的專題講座,還請專家為大家的科研課題進行指導,使大家初步明確了如何開展教育科研工作。

4.課例觀摩和學員自我教學交流相結合。通過現場課例觀摩使大家身臨其境,領略高水平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風采,同時通過學員教學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及其他學員的特長。

5.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本次培訓除了有集中形式的專家講座之外,還有學員分組討論、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訓”,這對大家接受相對全面的培訓,達到全面提高素質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我們也反思了在培訓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1.培訓之初應使學員明確具體的培訓方案與要求。本次培訓方案是嚴格按照省教育廳的相關文件精神,經過反復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內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并聘請了省內、國內一流、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教授。但部分農村學員對于英語學科理論知識興趣不高,他們更加關注教學一線的實際問題。

2.負責培訓的學校應在培訓工作開始之前通過省教育廳與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聯系,以獲得參訓教師個人的具體情況。本次培訓開班之初,我們發現各學校選派學員的變動比較大,對于參與培訓的人員及數量與省級主管部門下達的骨干教師名單不符,這給培訓課程的設置和接待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不便。

3.頂崗實習的學生不能及時到位。由于各學校對頂崗置換實習生的質量要求過高以及對置換實習生的安全無法給出保障,使實習生不能及時下派,影響了農村小學的教學,極大地干擾了學員學習的熱情。

4.部分參培教師對基礎英語教育,尤其是吉林省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訓過程中,沒有完全做到對癥下藥,缺啥補啥,有些學員感到培訓中講授的理論知識難以解決現存的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存在的問題。

5.外聘專家、外籍教師及培訓教師隊伍的層次和水平與參培學員的實際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差距太大,影響了培訓效果,后期經過調整有所好轉。

總結反思問題后,我們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

1.預先對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需求分析,根據不同地區和水平的學員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課程,可適當減少一些理論講座,增加實踐性強的課程。

2.負責培訓的學校應通過省教育廳與地方教育局提前聯系,組織調研,預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較完善、可行的培訓實施方案。

3.在培訓之前提前做好頂崗置換實習生與培訓學員之間的對接工作。

4.組織英語教法教師到吉林省農村和長春市部分小學調研,深入課堂聽課,參加教研活動,進一步了解英語教學的現狀,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訓方案。

5.聘請的高級外語專家和學者不宜過多,應該多聘請一些一線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并與校方領導取得聯系,走進他們的實際課堂聽課,親身感受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

篇7

一、高職英語實訓教學的必要性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應使學生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實訓教學,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要獲取實際工作中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進行英語實訓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二、高職英語實訓教學的建設思路

高職英語實訓教學要落到實處,就需要一定的途徑作為載體。

1.改變傳統的培養人才理念,以學生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

長期以來,高職英語教學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積累,沒有把學生應用英語知識技能的培養放在首位,缺乏對實訓教學重要作用的認識。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英語教師要重新認識高職英語教學自身特有的規律、方式和內容,轉變傳統難破、習慣難改的定型論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觀念,從根本上確立課堂教學無法替代實踐教學的思想,共同關心、重視并投入到實訓教學當中,重點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2.制定科學的實訓方案,確保實訓教學落到實處。

學校要建立實訓教學管理體系來規范學生的實訓活動過程。實訓前要制訂《實訓計劃書》,印發《學生實習手冊》和教師《教學實習檢查指導記錄冊》,召開學生實訓動員大會、實訓組長會;在實訓過程中學生要有實訓日志,教師要有檢查指導記錄;實訓結束后學生要有實結,教師要有檢查指導小結,召開學生總結會、教師總結會;應組織嚴密,規范運行,確保實訓教學安全、有序和實效。

實訓內容與時間的安排要嚴格按照技能訓練、綜合能力整合形成的過程和特點進行,突出“關鍵能力”和專業主要能力的培養,在“做中學,學中做”。實訓考核的重點是對理論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而不應注重某些知識點的考核。

3.加強高職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訓指導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師資的能力水平是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高職英語教學要形成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在專業理論合格的基礎上,還要熟練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學院要重視英語專業教師的企業頂崗實踐,鼓勵青年教師利用假期到公司實踐鍛煉,并且要求他們考取相關專業證件,建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高技術技能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同時還可以聘請企業的技術開發人員為兼任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由企業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學生現場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實踐能力。

4.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是實訓教學過程實施的實踐訓練場所,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術技能培訓與鑒定的實訓教學單位,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必備條件之一。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把課堂教學和就業所需的實訓教學結合起來,能提升英語就業教育的環境,有助于彌補課堂教學口頭傳授的不足,增強語境的真實性。語言實訓能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主動尋求未來崗位對知識能力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強化其今后就業時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實訓基地包括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硬件設施的好壞,也能反映一個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水平。因此,學院領導必須深刻認識實訓教學的重要性,從長遠發展出發,加大投資力度,可創新投資機制,靈活融資,加快學院的實訓室和專業教室等硬件建設。校外實訓基地不僅是校內實訓教學的延伸,還是師生接觸社會、了解就業形勢和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訓練的重要途徑。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學院應該對企業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的發展趨勢,確定學生實訓的具體內容;走產學結合、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的道路,學院和企業之間可以在互惠互利的條件下,學生可以到企業實地進行職業體驗工作,學習企業文化,感受與學校不一樣的企業氛圍,加強人際關系、情商的培養,企業職工可以到學院進行培訓,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技能,使雙方共同發展。學院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鼓勵學生到社會上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比如大學生英語口語比賽、演講比賽、口譯比賽等,既能擴大學生和學院在社會上的影響,又能讓更多的企業了解這類院校的優秀外語人才,為實現校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校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鋪平道路。

5.加強實訓教材的建設。

實訓教材不僅是教師指導學生實訓的工具,而且是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綜合材料,直接影響著實訓的效果。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一定要體例新穎,突出實用性,體現行業要求,有地方特色。比如高職旅游英語教材就應該選用與旅游知識緊密相關的內容,如旅游文化、旅游環境、景點特色,突出旅游英語教材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學生通過實訓后,都能夠學以致用。

三、結語

強化英語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培養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實訓教學的改革創新,迫在眉睫,任重而道遠。教師應從思想上認識到實訓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建立和完善實訓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訓機會,確保學生實訓落到實處,通過種種優化現有資源配置的途徑以加快他們形成基本職業技能的步伐,最終為提高其擇業競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0]2號.

[2]曾平.高職高專文科類實訓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05).

[3]楊國民,歐曉平.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英語輔導(瘋狂英語教師版),2006,(10).

篇8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綜合實訓是為鍛煉和培養學生在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而設置的實踐性課程。課程實訓將通過模擬生活中的一些真實場景,對學生進行各種實訓項目,達到提升學生的與人溝通和語言技能的目的。衣學娟、吳振林認為:“為了促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筆者在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綜合實訓納入真實性評價,旨在確保該課程實訓考核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同時提高學生參與課程實訓的積極性。

1 真實性評價的概述

真實性評價是學習評價的最新發展,以學習或生活中真實的任務為基礎,強調評價與學習以及課堂教學的整合,主張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解決生活中的或與現實情境相似的真實任務, 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動態性、發展性和真實性,為教師改進教學與學生發展自我提供支架,促進教學和學習的發展。“真實評價”(authentic assessment)一詞首先是由格雷·維根斯(Grant Wiggins)在1989年所提出的,真實性評價強調語言學習的真實性, 根據真實性評價的理念,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評價也必須通過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實施。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真實性評價的理念下的真實性評價在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綜合實訓的應用可行性。

2 聽說課程在高職英語綜合實訓中運用真實性評價的必要性

一直以來,高職英語聽說課程聽說綜合實訓的評價方法隨意性很大,學生完成各項實訓任務后,教師會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和判斷來對學生的表現或作品進行評分。這種教師以教師主觀為主的評價方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學生在該課程實訓中的主體地位,還忽視了學生在實訓中各種合作能力的體現。這樣的評價結果往往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在高職英語聽說實訓中采用真實性評價,可以將學生組成幾個學習小組,各組成員自己內部分工合作,完成老師規定的實訓任務。學生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各自不同的才智,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第二,依據真實任務來營造真實情境,設計實訓活動,在真實的情景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中心。第三,學生參與課程實訓評價的全過程,這就包括怎樣選擇實訓真實任務的,怎樣確定評價標準和怎樣選擇評價操作模式。

3 真實性評價在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綜合實訓中應用案例

筆者就英語聽說課程在某職業技術學院某專業高職三年制兩個班的實訓指導任務為案例:

在本次課程實訓中,作品呈現是英語短劇表演。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組長后自由組合,每6人為一組,共5個小組。可以自擬英語短劇,也可以在老師提供的材料中選擇一幕英語短劇(見表1)。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任務和角色分配,形成短劇腳本,并熟悉劇本和角色。在演練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題材片并進行模擬角色體驗;提醒學生演好短劇的前提是研究戲劇術語并領會句子的含義;組織各組學生積極分析劇本、角色分配、服裝租借、道具制作、舞美設計、音樂配置等事宜,并做好詳細的工作記錄。

實訓時間:2012年6月7~2012年6月21日

實訓對象:高職(3)11—1 ,11—2

實訓內容:在英文短劇中體驗不同的角色

實訓步驟:

第一步是任務準備階段: 由專業教師做好課程實訓的宣傳準備工作,向學生說明課程實訓的重要性,統一思想,向學生說明為期2周的英語聽說課程實訓任務和要求,并組織學生觀看著名英語短劇,研究戲劇術語并領會其含義。

第二步是任務布置階段:學生自由組合,每6人為一組,共5個,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內容自編英語短劇。然后收集材料,完成劇本編寫。

第三步是準備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分小組任務到人,準備道具,布景,音響、熟悉劇本,角色、各小組進入短劇排練階段,同時,教師要注意進行指導和觀察性評價。

第四步是成果展示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排練,進行學生成果匯報,為確保評價的真實性,可邀請一些其他專業教師作為評價主體。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展示自我。

第五步是互評階段:根據學生的整體表現,評價的三方按預定的評價標準給填表打分(見表2)。

第六步是總結階段:老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學生對實訓進行歸納總結。

4 高職英語聽說課程實訓中實施真實性評價的幾點啟示

將真實性評價引入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綜合實訓中,讓我們對真實性評價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也給高職英語聽說課程實訓課程改革帶來了啟示:

(1)高職英語聽說教學改革與真實性評價具有內在的聯系,其比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更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發展。

(2)真實性評價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有利于加強學生和主動參與評價的意識。

(3)真實性評價重視評價的過程性和真實性,適應高職英語改革的需要。

(4)真實性評價量化起來難度很大,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學生的負擔。

當然,在高職英語聽說課程實訓中引入真實性評價的理念,是為了讓實訓能真正成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和操練語言技能的平臺。怎樣在高職英語實踐教學改革中引入真實性評價,高職英語聽說課程在構建真實性的實訓評價體系中將是一個長遠的需要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時憧宇.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J].中州大學學報,2008(4).

篇9

涉外護理專業,主要是培養能適應國際衛生保健需要的具有一定人文社會科學與扎實的護理知識和技能,且熟練掌握外語(以英語為代表)聽說讀寫的國際型涉外護理人才[1]。為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國內許多高校開始了護理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授課范圍主要局限在理論課程或《護理學基礎》技能訓練項目,主要采取的是保持式或過渡式雙語講授法,即母語教學為主,外語教學為輔,該模式由于存在有母語干擾,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難以控制,給外語的學習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由于雙語課程基本限于理論課,專業實踐課程幾乎尚未開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語境存在有脫節的現象,由于缺乏練習環境,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2]。縱觀現狀,涉外護理專業的雙語教學改革還有有待進一步的深入。

英語沉浸式教學:是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教學環境中全時間段只能使用英語,使學生形成英語思維習慣,達到靈活運用該語言的目的。該教學模式源自加拿大,自引入我國后主要在幼兒園及中小學教育中使用,該手段能營造外語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3―4]。

通過參考文獻、借鑒成功經驗、課題組研討和專家論證,設計一套英語沉浸式實訓課程及評價體系。擬定《護理英語》課程的實訓課設計為英語沉浸式雙語教學課,課題組老師根據專業選擇合適的教材和教參,設計教學內容和方式,控制教學手段和過程,訓練學生專業英語聽說能力和和護理操作能力;構建多元化考試評價體系:(1)考試內容多元化:考核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臨床思維能力、學習態度、人際溝通等能力:(2)考試方式多元化:有英語會話、英語筆試、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技能操作、臨床思維等;(3)評分對象多元化:由教師評分、自己評分、他人評分等方式結合給予最后的分數;(4)成績評價多元化:采取平時測試、階段性測試、期末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同時,課題組成員共同編寫整合式雙語實訓項目指導書,制作全英文多媒體課件及操作視頻,建立網路學習平臺,構建雙語實踐考核評價體系。

英語沉浸式實訓課程的開展 ① 實驗前,向學生解釋課程改革的意義和方法,交代師生的注意事項和配合內容;②在開學前制定好教學計劃和安排,課題組編好講義和教材,授課前課題組老師通過集體備課或說課進行教學環節和效果的控制;③授課前將相關講義和可利用資源分發給學生預習;④授課時,教師采用沉浸式教學法授課,即便是和學生交流及解答疑問均使用英語。迫使學生在脫離母語的情況下,專注于英語的學習;⑤授課形式多樣,如 “無菌術”可以采用演示法, “模擬手術”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 “接生”可采用情景模擬, “臨床思維訓練”采用PBL及情景訓練;⑥多元化階段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在英語實訓課程結束后,就所學生的內容進行階段性考核,要求考試內容多元化、考試方式多元化及評分對象多元化;教學期末時,進行整合式總結性考核,采用多站式考核法,如考試時給予考生一個案例,再根據案例的護理需要,逐一完成多學科的多考點的輪轉式考核。以糖尿病病人護理為例,先考核病歷的收集,考察學生專業英語交流能力和護患溝通能力,再考核 “皮下注射”胰島素,考察護士的操作能力和英語溝通能力,最后考核“糖尿病健康教育”,考察學生的健康教學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

在涉外護理專業開展以英語沉浸為背景的實訓課程,可滿足教育國際化的迫切需要和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的需要。通過在實訓課程教學中開展沉浸式雙語教學,營造專業英語的使用環境,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英語交流溝通能力,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護理人才做準備。

篇10

與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于理論性與綜合性能力的培養不同,高職教育更注重的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性和專業能力性。正如職業教育的宗旨一般,在踐行高職教學項目的時候,應當以就業為設計導向,以培養實踐性能力為主要內在要求。不論是在本科階段還是在職業教育階段,都有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的市場營銷會設有專門的專業英語這一門課,但是從教學內容中相對更偏向于術語的學習與專業表達等方面。高職教育作為直接提供對口就業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不能照搬照抄本科英語教育的特點,而是應該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

1 高職市場營銷英語實訓項目設計總體思路

1.1 貫徹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模式理念

從大的層面來說,無論是產學結合,還是工學交替,在不追究其各自細微區別含義的基礎之上,他們共同的思想理念即為學生工作范圍和學習內容交替進行,即生產或工作與學習相結合(這里的“工”和“學”的指向均是學生)。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新晉的、不完善的培養方案,而是已經產生比較久遠并經過時間檢驗的優良方案。其最初起源于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美國的“三明治教育”和“合作模式”,八十年代之后影響力得到擴展。2005年我國國務院頒布相關文件明確指出要求各大高職院校加強工學合作的模式推進,并逐步完善實訓基地建設。

工學交替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職業教育“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科學創新精神和熟練專業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

從英語應用的實踐性角度來說,應該加重實際英語交流訓練的比重,在實際對話等情況下進行課程訓練,才能更好地落實實訓項目要求。

1.2 以學生為核心以情境為依托的項目設計理念

市場營銷是一門語言與商務技能相結合的專業,在依托專業英語的前提背景下,其技能型人才培養不僅是基礎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拓展過程,更是營銷知識的獲取、分析和實用的過程,是為了培養市場營銷領域的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實訓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因此,在進行教學項目的相關設計時,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的實際就業需要為依托,進行對口項目內容考慮。以學生為核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應當在學習過程中提供相關的咨詢與指導。

而以情境為依托即是指當下比較流行的情境學習理論。簡單來說,情境學習是指在要學習的知識、技能的應用情境中進行學習的方式。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性的過程,而更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性的參與過程。知識的意義連同學習者自身的意識與角色都是在學習者和學習情境的互動、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過程生成。從上面的理論可以看出,情境學習強調兩條學習原理:第一,在知識實際應用的真實情境中呈現知識,把學與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像專家一樣進行思考和實踐;第二,通過社會性互動和協作來進行學習。由此衍生出情境學習應用的兩種模式:其一,為學生創造相似的背景環境,讓其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實訓聯系;其二,將學生真正帶入社會大環境中,以本文為例,即帶入國際營銷的環境中,讓他們自己在實習中得到提高。

2 高職市場營銷英語實訓項目初步設計

撇除市場營銷這一專業的相關內容,由于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某些方面是區別于一些理論性專業的相關內容,因此,如若只單單考慮英語實訓的角度來說,從實際交流過程中應當著重于培養聽、說、譯三方面的內容,從通俗的角度來說,即在交流過程中能夠“聽得懂對方需要什么想表達什么”、“說出自己要表示給對方的意思”、“給其他人翻譯出交流中的整體意思以及在相關文件上能夠譯出相關內容”。而在項目設計中也應該突出這幾方面的特點。

綜合上面實訓項目設計的總體思路,實訓項目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考慮。其一,以高職與企業結合相對緊密的關系入手,為學生們提供實地參與國際營銷的實習機會,并在實習過程中了解相關的程序、技能與注意事項,并在完成實習之后撰寫實習報告,深入分析在實際崗位實習的經驗與收獲。其二,通過相關模擬軟件,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通過軟件進行相關實訓環節的練習與模擬,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人機對話。其三,通過在教學課堂的大環境下,為學生創造模擬的對話、交流環境,即以學生自主組合為單位,學生模擬雙方交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人人對話與實訓。

從三種模式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第一種模式的好處非常明顯,也最能夠獲得實際經驗的積累,切實了解到實際國際營銷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環節和相關注意點,并在實際交流過程中分析自身的不足與優勢,然而它的缺陷也很明確。首先,學校在教學環節很難提供這么長的實習時間,尤其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基本的2+1模式很難提供這樣的時間;其次,就算能在實際校企合作資源中找到相關的實習資源,也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實訓需求。第二種模式,能夠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根據構建的模型、圖表等等構造出自己的營銷經驗與知識專業體系,特別是在英語交流應用方面,摸索出自己的一種交流模式,然而他的缺陷在于,人機對話畢竟是人工設定的,他的實訓內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也缺乏靈活度,基本上以應用軟件模式進行,只能按照特定的內容進行,很難上一個層次提高學生的英語營銷實際交流能力。第三種模式雖然也是以人人對話交流為基礎,在模擬營銷的過程中能夠提供靈活性、多樣化的情境設定,但是由于該種模式的交流雙方均非學生主體,交流不規范、程序不合適等等問題均有可能存在。但是它的優勢有以下幾點:(1)無論從時間的安排還是教學內容的契合度來分析都具有極大的相關度,能夠在規定的實訓時間當中貫徹學習內容的相關主體。(2)能夠安排全部學生進行項目實訓,更好的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模擬英語營銷的環境當中來。(3)在學生主體的人人交流環境當中,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中發現自我學習的不足與優勢,更好的進行總結。

總的來說,這三種都是可行且比較好的實訓項目,本文將以第三種模式為例做具體分析。基本上高職院校的專業課課時為48學時,實訓課程時間應當占總課時的50%,即24學時左右,根據不同院校的教學時間不同可作適當調整。實訓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國外營銷典型案例及理念分析。主要讓學生們通過查找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以跨國企業為主)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與推廣過程中的一些經典策略與理念,并根據對案例的研究分析形成相關文書報告進行討論并分享自己或團隊的看法。(5課時)

2)國際營銷環境分析。選定特定的課題,對某一領域某一商品的具體國際營銷環境進行分析,也可結合具體國際公司進行SWOT分析,研究成果可以模擬產品競標會的形式進行,以各個小組為一代表團隊,進行對競標相關內容進行闡述。(8課時)

3)實際國際營銷模擬,即以上兩者為背景基礎,在前面分析報告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模擬真實營銷環節的相關對話,并鼓勵在這一過程中使整個團隊加到交流的環節當中來。(8課時)

4)實訓總結及自我分析。(3課時)

注:以上的模擬環境均在英文交流環境背景中,如若可以,可以形成英文報告。

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們應當以團隊的方式進行,即全部參與課程的人員分為6至8個小組(具體視人數決定),在每個團隊人數的決定上,也并非是人數越多團隊越好,有時候容易出現人浮于事的局面,反而使得有些同學不能在實訓中得到真正的鍛煉。目測人數以,5至6人為一團隊為適。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既要發揮團隊的討論作用,也要做好總結發言的觀點凝練工作。

在評分方面,教師應當參考實訓的各個角度進行評分,包括個人的參與情況、意見情況,以及整個團隊的分工協作情況、完成質量與時間等等,綜合個人因素與團隊因素的綜合考評,確定團隊分,并對表現出色的個人進行一定的獎勵。

3 結束語

在實訓項目的過程當中,不僅是對課程內容的一種踐行,更是一種對自我能力的檢驗與反省。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就業,如何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沖破專業人數過多的對口就業的怪圈?就,需要教師、學生共同通過實訓國際營銷項目這樣一個有效平臺,讓教師更能發揮就業指導作業,讓學生更清楚自己的就業方向與自身的不足,構建完善的實訓項目能力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 蔡小麗.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校內實訓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芦山县| 嘉祥县| 泸溪县| 封丘县| 平顺县| 湄潭县| 民丰县| 汉中市| 桐梓县| 司法| 都昌县| 察雅县| 密山市| 九龙坡区| 竹北市| 和林格尔县| 衢州市| 孙吴县| 四平市| 嘉鱼县| 中西区| 磴口县| 阿荣旗| 曲沃县| 长海县| 临泉县| 庆云县| 卢氏县| 开封市| 柏乡县| 彩票| 铜山县| 蒙阴县| 进贤县| 苍山县| 内乡县| 锡林郭勒盟| 台州市| 沙雅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