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6 03:28: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物業環境管理工作要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為推動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工作和排污單位“一證式”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導性文件,明確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規劃。2016年,火電行業、造紙行業相繼開展排污許可改革試點工作,作為首批開展排污許可證申請的排污單位,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于2017年3月申領了全國第一張具備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標志著排污單位“一證式”環境管理工作的開端。2021年3月,《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的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排污單位排污管理要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要求及相應責任方的法律責任,進一步強化了排污單位的環境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
1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技術體系
石化工業作為“兩高”行業的代表性行業,具有高污染的排污特點,是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重要行業領域。2017年8月,原環境保護部《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石化工業》(HJ853-2017),與之對應,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同步開啟了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有機化學原料制造、化學試劑和助劑等工業類別的填報模塊,以供石化企業開展線上申請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線上核發工作。同時,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石油煉制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等支持性技術文件相繼,構成了石化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及證后環境管理的全周期的指導性技術體系,為石化企業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據。
2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主要內容
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副本載明的信息主要包括排污單位基本情況、登記事項以及許可事項三部分內容。排污單位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排污單位企業法定代表人、注冊地址、生產經營場所地址、主要污染物總量分配文件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以及排污許可證的有效時間等。登記事項明確了排污單位工程建設及生產運行情況,主要包括生產裝置、生產設施、原輔材料及燃料和產排污節點、污染治理措施等內容。許可事項作為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的主要依據,主要包括各排放口位置和污染物種類、排放標準和年許可排放量,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執行報告以及信息公開等要求。
3石化企業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環境管理效能,推進排污許可審查審批與證后監管執法相銜接,持續開展排污許可證的證后監管,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排污許可證專項檢查工作,根據2021年11月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排污許可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排污許可違法違規問題主要涉及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未提交執行報告以及未建立臺賬等方面。石化企業排污許可證證后環境管理較為普遍性的存在以上問題,問題的出現主要歸結于以下原因。
3.1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強
排污許可制度構建了一種企業、政府及公眾權責更加清晰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及治理體系,旨在改變排污單位現有的“要我守法”的管理觀念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包攬式”的管理模式,以推進企業建立“我要守法”的自主觀念。根據已通報的排污許可違法違規案例顯示,部分問題企業主動開展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意識淡薄,排污許可證“一領了之”,且一定程度上成為生產運行與污染物排放的“敲門磚”,未能有效落實排污許可證的管理要求,導致排污許可證“一證式”管理模式成效不足。其中,通報案例中的某石化公司自排污許可證申領后從未開展執行報告填報工作,且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多次提醒后,執行報告的填報仍未達到相關規范要求,反應了部分排污單位對《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仍未足夠重視,對環境治理及管理的主體責任仍未有效落實。
3.2企業環境管理技術水平不足
石化工業排污單位涉及的生產裝置及工藝流程復雜,生產設施數量較大,產排污環節及污染物眾多,一個大型石化企業的排污節點甚至可能達到上千個,VOCs核算過程中涉及的動靜密封點數量數以萬計,一個排放口的污染物種類可能達到數十種,以上行業特點對石化企業排污許可證填報及證后環境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石化工業排污許可規范雖然對排污單位提出了配備專職環境管理人員的要求,但是部分中小型石化企業仍存在未設置專職環境管理人員的現象,且存在環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能力欠佳,對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及排污許可平臺填報規律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在排污許可申請環節不能達到排污許可相關規范要求,核發的排污許可證副本載明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現象,進一步導致自行監測、執行報告等證后環境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1]。大型石化企業雖然配備了專職的環境管理人員,但由于石化工業環境管理工作的復雜與繁重,存在環境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和技術水平欠佳導致無法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落實證后環境管理工作的現象,是導致違法違規現象頻發的主要原因。
4石化企業持證管理的工作要點
排污許可證是企業證后環境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也是監管部門對排污單位進行排污許可事后監管的“執法手冊”,排污許可證制度的有效落實進一步推進了“按證排污、按證監管”目標的實現。其中,《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對于排污單位“按證排污”的主要管理要求如圖1所示,石化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條例中關于排污管理的要求,開展證后環境管理工作。
4.1提升環境管理能力,建立環境管理制度
隨著排污許可制度的有效推進,石化企業作為工藝復雜、污染物排放量大和環境管理工作專業性強的排污單位,需提高環境管理意識,根據自身需要配備足夠的環境專業管理人員,提升環境管理能力,推進企業環保管理的精細化、專業化,推進排污許可證相關要求的有效落實。同時,石化企業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環境管理機構,建立環境管理制度,明確從企業管理、環境管理到運行崗位等各級崗位的環保責任,促使環境管理與生產管理過程的全過程的有效融合。
4.2規范設置污染物排放口
排污口規范化是開展自行監測,達到科學化、定量化環境管理以及排污總量控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強化對污染源排放合規性檢查的重要監管手段。開展排放口規范化自查自檢工作是石化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過程的重要步驟之一,排污口規范化證明材料也是排污許可證審批的重要附件之一。在排污許可違法違規通報案例中,存在較多企業排放口設置不規范,與排污許可證中承諾的情況不一致的現象,排污口的不規范設置導致了自行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可疑,從而導致證后管理的源頭性違規現象。作為排污許可證證后監管的重要內容,排污口規范化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是否設置合規的采樣口、環境保護標識牌,是否按要求設置在線監測設備等。排污單位要根據《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開展自檢自查工作,確保排放口設置的規范化,為開展自行監測、總量核算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4.3依法開展自行監測
自行監測工作是排污單位履行的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的責任之一,是污染物達標排放的重要依據,也是主要污染物總量及環保稅核算的重要數據支撐[3-5]。排污單位存在的自行監測方面的違法違規情況主要包括未制定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方案不規范、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和監測過程質控措施不達標等現象。2021年1月,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對某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排污許可證證后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且未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監測過程無質量控制過程證明記錄,因此,對以上違法違規行為處以一定的行政處罰。為避免出現以上違法違規現象,石化企業首先要在排污許可申請過程中根據HJ947-2018《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石油化學工業》、HJ880-2017《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石油煉制工業》的要求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大型石化企業可通過建立具備自主監測能力的滿足質量保證與控制的監測力量和自行監測質量體系,以保證自行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對于不具備自主監測能力的企業,建議委托具備CMA資質的第三方監測單位開展污染源監測,切忌在未經過監測資質認證的情況下開展污染源監測工作。同時,石化企業可將自行監測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企業環境管理制度中,嚴格按照自行監測方案開展污染源監測工作,并依規開展監測數據記錄、保存及公開工作,作為自證守法的一個重要“證據”。
4.4建立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制度
環境管理臺賬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證后監管的重要依據,是排污單位從生產裝置、原輔料、污染治理設施及污染源監測結果等從產污、治污到排放的全過程記錄過程。石化企業要根據企業生產運營情況、排污許可證載明內容及環境管理臺賬技術規范要求制定全過程環境管理臺賬,石化行業環境管理臺賬主要包括生產裝置運行情況,工藝加熱爐、焚燒爐等產污設施運行情況,儲罐及有機液體裝載設施運行情況,原輔材料及燃料的消耗情況,主要產品的生產情況,污染治理措施的運行情況及自行監測數據的記錄等內容。排污單位要按照頻次要求開展臺賬記錄工作,并保證臺賬記錄內容的真實性,杜絕臺賬內容弄虛作假現象,且環境管理臺賬要實現電子臺賬與紙質臺賬兩種方式的歸檔保存,保存期限不小于五年。
4.5按時提交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
根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布的排污許可違法違規案例的歸納統計,未提交、未按時提交執行報告的案例占有較大比例。按照執行報告填報頻次要求分類,石化企業執行報告主要分為年度、季度和月度執行報告,其中年度執行報告中要求填報的內容最為全面,主要包括生產情況、原輔材料的消耗情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自行監測情況、實際排放情況等內容。石化企業要定期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許可證執行記錄-執行報告”模塊下開展執行報告填報工作。其中,在執行報告填報過程中的實際排放情況及合規判定分析環節主要包括對執行周期內的污染源的手工監測數據、自動監測數據進行達標性分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符合性分析,值得關注的一點為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總量達標判定過程中,需滿足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動靜密封點及儲存廢氣分別不超過其年許可排放量的要求,此點為企業總量達標判定過程中容易忽略的一點。
4.6自覺開展污染物排放信息公開
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信息公開制度可有效促使企業規范環境行為和環境管理工作,對排污單位依規開展生產經營、促進企業環保技術升級改造有重要的督促引導作用。石化工業作為重點排污行業,各企業必須加強對排放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的認識,履行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義務及責任,依據《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要求建立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按時公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及污染源源監測數據等信息,并確保披露的環境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客觀性。
5結語
至此,石化工業現已建立了包括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自行監測方案制定及環境管理臺賬記錄等從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到證后環境管理的全過程的排污許可管理體系,為石化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后環境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的與實施明確了排污許可證的證后監督檢查要求,為石化企業的證后環境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石化企業的環境管理面臨新的壓力。在此形勢下,石化企業要主動落實污染治理主體責任,提升環境管理專業能力,完善環境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并在以上基礎上強化按證排污能力,按照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開展自行監測、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執行報告填報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公開等關鍵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環保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中偉,趙靜,徐文世.石化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探討[J].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21,3(4):13-15.
[2]陳欣維.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管理要點探討[J].油氣田環境保護,2021,31(3):8-10.
[3]張志旭,毛亞鵬,呂玉新.關于督導排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0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