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幼兒保健知識內容模板(10篇)

時間:2024-01-07 16:21: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幼兒保健知識內容,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幼兒保健知識內容

篇1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002-01

兒童社區預防保健工作對保障社區兒童健康、促進兒童正常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家長作為兒童的監護人,其預防保健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社區預防保健工作的成效[1],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進一步加強兒童保健工作,對本轄區內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小區內的嬰幼兒及家長1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0例,對照組80例嬰兒中男嬰兒46例,女嬰兒34例,年齡3~12個月,平均年齡(5.9±2.1)個月,80例家長中男性21例,女性59例,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6±2.3)歲;觀察組80例嬰兒中男嬰兒44例,女嬰兒36例,年齡3~12個月,平均年齡(5.7±2.2)個月,80例家長中男性19例,女性61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8±2.5)歲,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比較,年齡、性別、家長文化水平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對照組給予一般健康教育,包括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衛科二樓樓道內張貼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宣傳畫,制作板報并按時更換,發放兒童健康教育手冊,在疫苗接種日向家長進行疫苗接種相關知識的教育等。觀察組給予特殊健康教育,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人員培訓:實施健康教育前由兒童保健科相關專家對擔任健康教育工作的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系統培訓,促使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掌握兒童保健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實施準則、調查問卷發放方法及實施健康宣教過程中應注意事項等,提高工作人員健康宣教水平;(2)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小兒感冒、腹瀉、濕疹、小兒佝僂病的預防與治療、嬰幼兒貧血的預防與治療等嬰幼兒常見病預防與治療,生長發育監測的意義、嬰兒各月齡體重、身高正常值,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輔食添加時間、原則等,Ⅰ、Ⅱ類疫苗種類、各類疫苗接種時間、接種疫苗后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等;(3)健康教育形式:根據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興趣愛好等采用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教育方式進行宣教;定期開展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講座,通過專家宣講、播放錄像帶、組織家長進行小組討論等方式,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注意了解家長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根據家長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實施有針對性、有目的、有計劃的健康知識講解;采用電話、短信、QQ群等聯絡方法為家長提供健康咨詢,耐心解答家長疑惑,建立起與家長間的信息反饋、互動系統,豐富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1.3 評價指標采用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制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生長發育監測、常見病預防、母乳喂養與營養和疫苗接種四個項目;調查統計嬰幼兒定期健康體檢的參與率及嬰幼兒定時接種疫苗的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嬰幼兒定期健康體檢參與率及嬰幼兒疫苗按時接種率以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比較,P

2 結果

2.1 兩組家長健康教育前后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比較 兩組家長實施健康教育后,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均較實施健康教育前有明顯提高(P

3 討論

嬰幼兒期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隨著嬰幼兒活動能力逐漸增強,接觸感染源的機會也逐漸增加,因而嬰幼兒時期的預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2]。家長是嬰幼兒的監護人,其對預防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預防保健工作的開展效果,對嬰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關鍵作用,而以往有調查研究發現,國內嬰幼兒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參與兒童保健的積極性較低[3],從我中心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實施健康教育前,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均較低,因此加強對嬰幼兒家長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十分必要。

我中心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家長的健康宣教,對嬰幼兒家長實施特殊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采用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對家長進行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從實踐結果來看,實施系統化、綜合性的健康教育后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提高,嬰幼兒定期健康體檢參與率及定時接種疫苗率明顯高于一般健康組,表明對家長實施綜合性、系統性的特殊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嬰幼兒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提高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積極性,促使家長配合兒童預防保健工作。

參考文獻

篇2

結果:觀察組出現發育不良或患病的幾率為5%,對照組為37.5%,觀察組發育健康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P

結論: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對兒童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社區干預保健計劃的實施有效的提高了醫師的專業技能,增強了父母對孩子的保健意識,促進了兒童早期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保健知識兒童發育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105-01

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在兒童健康教育領域中占有晚間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兒童健康教育的基礎。通過對兒童早期健康狀體的影響因素進行醫學研究,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兒童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而沒有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兒童身體發育出現問題的幾率在10%以上[1]。本文對早期兒童生理健康教育對兒童身體健康發育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生產的80例兒童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孩38例,女孩42例,年齡范圍在4-12個月之間,平均年齡為(8.12±2.03)個月。將所有兒童按照1∶1比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兒童從出生情況、性別、成長環境以及父母的健康狀況等情況進行對照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對研究組兒童進行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對照組兒童則不進行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對兩組兒童在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后4、8、12個月時采用運動發育指數(PDI)和智能發育指數(MDI) 進行測評。

1.3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內容。在對嬰幼兒進行早期保健知識教育過程中,按評估、指導分類、預防和接種4個部分進行教育管理。在嬰兒出生時,醫院就要對其進行發育評估,結合健康檢查將1歲嬰幼兒的發育狀況進行評估,分為發育正常、發育遲緩、存在生理問3類;針對其評估結果分別進行不同程度的健康管理指導,對存在嚴重發育健康問題的兒童,建議其父母帶孩子到相關綜合兒童醫院進行診治并且對其進行相應的早期兒童保健教育,按照醫生要求制訂教育計劃規范,并且將身體發育體檢時間與早期保健教育時間相結合。根據其影響結果,使早期保健教育計劃制定的更加完善。健康體檢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生理發育檢查,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將兒童轉診至高級醫院,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對進行早期保健教育的兒童極其父母進行調查問卷,提高父母對兒童早期保健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提高父母對兒童早期保健教育的重視程度[2]。

1.4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以P

2結果

2.1發育健康狀況比較。觀察組出現發育不良或患病的幾率為5%,對照組為37.5%,觀察組發育健康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

2.2MDI評分比較。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后對兩組兒童的MDI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4個月和12個月時MDI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

2.3PDI評分比較。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后對兩組兒童的PDI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4個月和8個月時PDI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

3討論

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對于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這也是成人對兒童教育的開始,其意義十分重要[3]。本次研究當中對觀察組兒童進行早期保健知識教育,其健康狀況、MDI評分以及PDI評分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本研究表明早期保健知識教育能夠顯著加強兒童的健康發育,并且能夠將運動與智能兩者進行綜合提高,在兒童的成長當中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R7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b)-106-02

齲齒是影響兒童健康和生長發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世界范圍內需要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齲齒病是一個多因素相關的復雜性疾病,與口腔環境、口腔衛生習慣、生活方式、飲食和行為習慣等相關。為了了解本地區兒童的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保健知識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筆者將本地區公私幼兒園隨機抽查2678名兒童進行齲齒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整群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區公私幼兒園2678名兒童,年齡3~6歲,公立幼兒園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兒園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農村兒童為1185人,城市兒童為1493人。

1.2齲齒的診斷

由口腔醫生按象限順序逐牙檢查,對牙齒的點、隙、窩、溝等齲齒的好發部位用探針做重點檢查后作出診斷。以可探到齲洞為診斷齲齒的指標,不分度,只統計乳牙齲齒數。

1.3統計方法

應用SPSSl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X2檢驗。

2 結果

2.1公私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公立幼兒園齲齒患病率為31%,私立幼兒園為38%,公私立幼兒園總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71 P

2.2各年齡組齲齒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各年齡患兒乳牙齲齒發生較為普遍。發生時間早,發展迅速,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P

2.3農村與城市父母對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的比較

調查結果發現:兒童家長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不系統,常規衛生知識都比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會刷牙,但晚上養成刷牙習慣的沒有早晨多,對飯后漱口習慣與定期檢查牙齒的知曉程度不高,農村父母與城市父母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具有顯著差異性,見表3。

3 討論

3.1公、私立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存在差異

公立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兒園,見表1,私立幼兒園保健管理不夠規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為目的,為節省開支,不雇用保健醫生,齲齒防治知識了解少,衛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從而導致這些現象滋生。

3.2齲齒病發生的年齡特征

齲齒病不僅使牙齒缺損,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礙等,嚴重的還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頜骨的炎癥,甚至造成牙頜器官的后天畸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兒童乳牙齲齒發生率很高,且隨年齡的增長而逐年上升。見表2。因此。提示人們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3.3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與兒童齲齒患病率的關系

調查發現,兒童齲齒、特別是乳牙的患病情況比較嚴重,且填充率較低,一方面與家長對兒童牙齒特別是乳牙齲齒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口腔保健對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與人們口腔保健意識淡薄,保健知識欠缺有一定關系。

篇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大慶市東風新村地區公立幼兒園15所、私立幼兒園15所3~6歲兒童共3000例,其中男童1571例,女童1429例。

1.2 檢測方法 采用美國偉倫公司的視力檢測儀,嚴格按操作要求,選擇兒童模式進行操作。檢查時要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注視紅燈,儀器對著被檢查者并與之保持水平。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美國偉倫公司提供的視力篩查儀檢查結果建議表中各年齡相對應的數值標準。

2 結果

大慶市城區3000例3~6歲兒童視力篩查結果,視力正常218例,兒童視力正常率為7.27%,保健例數2223例,兒童視力保健率為74.1%,需要診治559例,需診治率18.63%,其中男童需診治率高于女童。

3 討論

3.1 兒童眼保健就是根據眼保健知識,提高家長對兒童視力異常的保健意識,保障兒童眼睛的健康而開展的眼保健和醫療工作。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正在逐漸加強,人的視覺器官-眼的保健也得到了重視。但在兒童這個群體中,由于年齡小,眼部自覺癥狀不易表達而常被忽略,而且有些家長又缺乏眼保健知識,致使相當一部分幼兒園的孩子也戴上了眼鏡,這對他們日后的升學、擇業都會有一定影響,所以應向家長及幼教人員普及眼保健知識,大力宣傳眼保健重要性,預防視力低下的發生,將有效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和振興中華具有深遠的意義。

3.2 干預措施

3.2.1 開展健康教育及普查工作 充分利用家長會、宣傳欄及眼保健知識講座由??漆t務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及幼教保健人員講解兒童眼保健知識,引起家長及幼教人員的足夠重視,提高對兒童視力異常的保健意識。定期對兒童進行視力檢查,并針對篩查情況采取有效適宜的群防群治措施,并建立嚴格的隨訪體系,及時發現異常,讓兒童視覺異常在敏感期或最佳期得到糾正。所以需要家長和幼教機構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視,保證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3.2.2 培養良好用眼習慣 為了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雙健康的眼睛,應從小教育兒童要懂得愛護眼睛,掌握視力保護的具體方法。如每次看電視不宜超過半小時,少用電腦,不宜躺著看書,不在強光下看書,拿筆、寫字、畫畫的姿勢要正確,眼與書本之距離保持30~35 cm,書與桌面應成30~40,幼兒園應配備標準桌椅,教室光線適宜。適當的兒童眼睛保健對保證孩子們學會正確使用和保護他們的眼睛很重要。雖然適當的眼睛保健并不能保證一個人有完美的視力,但它至少有助于減少很多原因不明的眼睛問題。

3.2.3 注意兒童營養素的平衡攝入 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習慣。注意以下營養素的攝入:①維生素A:食物來源:一為動物類食品中視黃醇,主要食品有肝臟、蛋黃等;二為植物類食品中的胡蘿卜素,主要蔬菜有西蘭花、菠菜、胡蘿卜等;②維生素B1:含維生素B1的食物主要有:谷類、豆類等;③維生素B2:含維生素B2的主要有牛奶、蛋黃、黃豆等;④鈣:含鈣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蝦皮、蝦米、蛋黃等。補鈣的同時應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3.2.4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①孩子的眼部癥狀雖然不易發現,特別是單眼視力不良者,但家長只要留心,看孩子最近是否經常揉眼睛,是否說眼睛發霧等,這些都可以提示孩子的眼睛問題;②幼兒園老師及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經常寫錯字,是否變得好靜,看黑板是否愛歪著頭,看電視是否走得很近,外出時畏光等,這些都可以提示孩子的眼睛可能有問題,必須盡早檢查。

通過對大慶市城區3~6歲兒童視力情況調查分析,說明這些兒童的視力問題日趨嚴重,各級保健工作者責任重大,幼兒園保健人員及兒保醫生應高度重視兒童視力發育情況,在視力發育時期,注意培養兒童行為習慣、用眼衛生及營養素的攝入。由專科人員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幼教人員及兒童保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眼保健知識水平,加強兒童視力保健,及早有效的干預應該成為我市集體兒童保健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篇5

20XX年,我院嚴格按照秀洲區20XX年兒童保健考核評分標準開展工作,在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關心下,兒保工作較往年有所進步。

一、工作態度積極認真,準時參加兒保例會,及時完成各項兒保工作,不弄虛作假;

二、兒保門診定時開設,認真做好門診同志的登記,耐心接待每位兒童及家長,并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給予個性化指導,每次兒保門診結束后,都及時填寫兒童保健冊,并錄入計算機,20XX年兒童的42天建冊率達100%,1歲組標準系管率達到85%以上;

三、對流動人口兒童也開始系統管理。并給予個性化指導,使本轄區內的流動人口兒童也能得到科學的育兒指導,但是由于這類兒童的流動性較大,所以對流動兒童42天建冊率及系管率均較低;

四、在平時兒保工作中能及時發現體弱兒童,并按常規隨診管理,較去年有所進步,對貧血的監測率也能達到85%以上,尤其是幼兒園兒童的血色素檢驗率達到100%;

五、在我院婦產科及五官科醫師的配合下,我院的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也達到秀洲區兒保要求;

六、認真督促好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前健康檢查及定期體檢,兒童入托體檢率達100%,能協助指導幼兒園保健老師進行集居兒童的管理。能每季下幼兒園進行衛生保健指導及檢查。

七、及時報告7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情況,并認真做好本轄區高危危重兒的隨訪追蹤工作;

八、從20xx年3月起我院配合北醫大開展了兒童哮喘篩查工作,至20XX年9月30日累計篩查91人次,可疑病例1人,先后兩次接待美國專家及北醫大教授、國家衛生部領導的考察,并受到上級的好評;

由于剛剛開始參加兒保工作,經驗不足,兒保保健知識缺乏,對開展此項工作帶來許多不利,今后我將虛心向兄弟單位兒保崗位上的同行學習求教,多學習專業知識,使我在今后的兒保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兒??漆t生述職報告二

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回顧過去的一學期,在園部領導及全體保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園衛生保健方面圍繞著學期初衛生保健工作計劃,很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其總結如下:

一、健康檢查及防病工作:

開學初我們收繳了每位幼兒的保健手冊,了解每位幼兒的健康狀況,便于管理,同時嚴格執行晨檢制度,晨檢時注重“一問、二看、三摸、四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確保每天出入園的幼兒身體健康。另外,要抓好新入園教職工和已到期老職工體檢工作,39位教職工一個也不漏進行全面體檢,合格率達100%。

1、對于請假幼兒,安排老師跟蹤請假事因,并認真登記好相關表格,

2、我嚴格執行衛生保健制度,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季節的不同,對園內幼兒的生活場所、物品進行定期消毒。堅持開窗通風,每日為幼兒提供清潔安全的生活空間。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流感疫情預防、控制工作,

3、配合新塘醫院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二、嚴格消毒制度,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幼兒身體健康的保障。組織指導保育員和食堂人員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員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嚴格按照消毒規范進行消毒保潔,各班保育員做好消毒記錄。每周徹底大掃除,并且每周有檢查有記錄,不定期進行滅蚊滅蠅滅鼠工作,確保幼兒飲食的衛生安全。

三、加強安全檢查,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園對大中型玩具及室內外設施進行定期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整修,保障了幼兒活動環境的安全。

根據季節變化和幼兒發育的健康情況進行健康教育,我們通過“保健知識專欄”,從不同角度,向家長宣傳安全衛生保健知識,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員和家長的安全衛生保健意識。

篇6

齲齒也稱蟲牙、蛀牙,是兒童口腔常見病,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齲齒疼痛對兒童進食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對恒牙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兒童的發音及容貌,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預防齲齒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對口腔衛生的保持發揮重要的作用。為掌握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現狀,提高兒童口腔衛生保健水平,更好地開展口腔保健干預,筆者于2013年1月隨機選取本社區某幼兒園3歲兒童62例,采用《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在本社區某幼兒園中,隨機選取3歲兒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據李秋忠設計的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對其條目進行篩選和修訂,制成新的《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修訂后的問卷Cronbach's α為0.8068,重測信度0.87。內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數>2次,選擇豎刷,持續時間>3min,選擇保健牙刷,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有無飯后漱口的習慣,父母有無參與孩子刷牙等7個條目,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或“否”。

資料收集方法:對62例兒童進行問卷測評,由健康教育小組人員一對一指導家長填寫。發放問卷62份,有效問卷62份,回收率100%。

結果

62例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情況,見表1。

討論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其口腔衛生知識的掌握密切相關。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為,刷牙可以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夠對食物碎屑給予及時有效的清除。通過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及減少齲齒的發生,進而預防牙周病。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較差,缺乏口腔衛生自我保健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有38.71%的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2次,37.09%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1次,有3.23%的兒童從未刷過牙??梢姸鄶祪和答B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而早晚刷牙對預防齲齒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時間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這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口腔衛生保健的效果。本調查發現,62例兒童中刷牙正確率也不盡如人意,僅56.45%的兒童刷牙方法正確,19.35%的兒童刷牙時間達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這2項指標分別達到93.55%、66.13%。應該對兒童加強指導口腔衛生的相關保健知識,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兒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識。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關。由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對薄弱,不能對兒童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從而導致兒童存在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本研究結果發現,82.26%的孩子清潔牙齒時缺少家長監督,家長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衛生習慣,說明家長對口腔衛生保健不夠關注。口腔衛生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但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無法自覺主動地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此時就有賴于家長的教育與監督,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正確的言行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為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社區應積極開展相關健康教育,使他們意識到保護牙齒應從兒童做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

積極開展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其重要性。齲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預防齲病的有效措施是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林靖雯等發現,2歲兒童就可能發生齲齒,而且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齲病的預防中,4歲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時期,3歲以前開始刷牙發揮了一定的預防作用。應加強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識,培養兒童自覺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讓兒童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篇7

二、“兒童健康與保健護理”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分析

1.兒科護理工作的特點兒科護理與成人護理相比,其護理內容復雜、工作緊迫、護患關系特殊。隨著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人們對孩子的健康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結合醫療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及人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兒科護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護理學生更好地掌握對健康兒童日常護理與營養保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各年齡期兒童保健護理的重要性新生兒期護理的重要性:表現在對新生兒的喂養、保暖、指導家長護理新生兒的眼、鼻、口、耳、臍、臀等方法,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連接。嬰兒期護理的重要性:嬰兒生長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時的日常護理尤為重要。幼兒期護理的重要性:幼兒的行走和語言能力逐漸增強,但危險識別能力差,易發生意外傷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淮笮”愕挠柧?、睡眠時間的養成護理等極其重要。學齡期護理的重要性:這個時期兒童的認知和心理發展迅速,對其飲食營養搭配、生活自理能力、體格鍛煉、團體意識、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護理極其重要。青春期護理的重要性:這個時期是人生的過渡期,體格成長迅速,要注意兒童的營養、認知、心理、行為等的養成,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強青春期生理衛生等也尤為重要。

3.兒童健康與保健護理的實用性一是做好兒童保健能夠提高我國兒童綜合素質。用所學的兒童保健知識指導家長科學地對孩子實施日常保健護理,鍛煉孩子體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二是為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更廣的前景。針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崗位和我國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壓力,在校期間學好兒童保健護理,除了可以在相關醫療單位尋求就業崗位之外,還可以開設嬰兒保健館、兒童保健知識培訓班、兒童健身館、兒童營養師、考取孕嬰證,等等。這就為學生開辟了更廣闊的就業渠道,提高了就業率。

三、“兒童健康與保健護理”在《兒科護理》中定位的幾點建議

篇8

[中圖分類號]B78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3-0018-02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為66.O%,12歲兒童恒牙齲病的患病率為28.9%,35―44歲中年人齲病患病率為88.1%,65-74歲老年人齲病患病率為98.4%。齲齒、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多發病、常見病,幾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衛生狀況。但只要掌握口腔保健知識,重視口腔衛生,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為,定期檢查、及時治療,就可以預防齲齒和牙周病,人們就可以終生保持牙齒健康。本研究旨在評價湖州市農民口腔保健水平。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開展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以湖州市的農民為調查對象,隨機選擇安吉縣的1個鄉鎮的4個行政村,每村隨機調查40人,共調查160人。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率96.9%。其中男性80人,女性75人,年齡11~77歲,平均年齡37歲。文化程度:文盲13人(8.4%),小學22人(14.2%),初中44人(28.4%),高中34人(21.9%),大專及以上42人(27.1%)。年純收入≤500元的42人(27.1%),500~1000元的15人(9.7%),1000~3000元的17人(11.0%),3000-6000元的12人(7.7%),6000元以上的69人(44.5%)。

1.2 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表,經預調查并進行部分修改后,進行正式調查。調查員經過培訓,統一方法,統一標準。調查時由調查員詳細介紹調查目的、填寫方法后調查對象自行填寫。調查結束后,調查員當場檢查調查表,填寫合格時收回。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由調查員提問,調查對象回答,調查員代為填寫。對完成問卷的調查對象贈送1份與問卷有關的口腔健康知識介紹或防暑藥品。

1.3 調查內容 (1)口腔基本情況。(2)口腔健康行為和習慣,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數、刷牙時間、牙刷選擇、牙膏的選擇、換牙刷時間間隔等。(3)口腔保健知識認知情況。(4)獲得口腔保健知識的途徑。(5)利用衛生資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務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2.O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統計學方法主要為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口腔基本情況 在患齲齒方面,27.7%的農民一直以來都患有齲齒,21.4%的農民在小時候患過齲齒,18.7%的農民記不清是否患過齲齒。29.0%的農民從未患過齲齒。

2.2 口腔健康行為和習慣 3個月以內換一次牙刷119人(76.8%),早中晚刷牙12人(7.7%),睡前不吃零食72人(46.5%),飯后漱口80人(51.6%)。刷牙時間為3 min38人(24.5%),使用保健牙刷110人(70.9%),使用含氟牙膏67人(43.2%),幾種刷牙方法混合用6人。

2.3 口腔保健知識認知情況 對“甜食對牙齒有好處”回答正確的有132人(85.2%),對“含氟牙膏對預防齲齒是否有作用”回答正確的有80人(51.6%)。

2.4 了解口腔保健知識的渠道 看電視18人(11.6%),看報紙8人,網絡10人,朋友介紹56人(36.1%),口腔醫生53人(34.2%),兩種以上途徑10人。

2.5 利用衛生資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務的情況 對于農民看牙醫的時間間隔,只有5.8%的農民在半年之內看一次牙醫,1年和2年看一次牙醫的農民分別占14.8%和8.4%,而剩余71.0%的農民都是2年或2年以上才去看一次牙醫。在去醫院進行牙齒保健方面,從不去、偶爾去的農民占61.3%,34.85%的農民都是牙痛才去,只有3.9%的農民經常去醫院進行牙齒保健。在對牙痛處理方面,選擇立刻去醫院檢查的農民占35.5%,選“自己找藥吃”的農民占20.0%。選“能拖就拖”和“忍痛讓它慢慢好”的農民分別占30.3%和14.2%。

3討論

農村居民的患齲情況普遍存在,幫助農村居民掌握豐富的口腔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口腔行為習慣極為重要。本調查顯示湖州地區農村居民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比較低,對刷牙的意義以及如何正確刷牙了解不多,說明農村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的任務十分艱巨。有關口腔保健知識的問題回答正確率與性別無關。但與年齡及文化程度關系密切,提示部分居民掌握了一些口腔保健知識,且高學歷者具有相對高水平的口腔保健知識。因此,健康教育雖要面向所有農村居民,但宣教內容要細致全面,通俗易懂,使人們了解口腔保健應以預防為主。

由于大眾媒體等的影響,人們對氟化物有一定了解,有51.6%的患者了解氟化物能預防齲齒,但選擇含氟牙膏者占43.2%。了解甜食對牙齒無好處的居民有85.2%,但睡前不吃零食的居民卻只有46.5%,這提示居民的知識與行為之間有一定的脫節,存在“有知識,無行為”的問題。健康傳播學理論認為,人們的行為改變過程一般分為4個層次:知曉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認同――態度改變――采納健康行為。因此,要做到既有知識又有行為,就不僅僅是大力宣傳口腔保健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大眾認同并接受。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價值期望理論、行為矯正等現代健康教育理論和方法,幫助人們樹立信念,轉變態度,促使其自覺采納健康行為。提示口腔健康教育不但要長期地、重復地進行。還必須進一步深化,并轉化教育理念。要在分析、了解影響人們健康行為的障礙的前提下,有重點地排除障礙。鑒于此,健康教育不應只停留在知識的傳播上,還要注重行為的干預和效果的監測,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及醫務人員長期不懈地努力。

居民們在對牙膏、牙刷以及換牙刷的時間間隔方面都能夠采用正確的行為,這與近幾年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醫療單位的蓬勃發展是分不開的。但對于刷牙方法、刷牙時

間以及刷牙次數方面存在著嚴重的認識不足和行為缺陷,說明居民的口腔行為存在偏差。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8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487-01

兒童口腔疾病的保健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而兒童乳恒牙疾病一直對兒童成長造成影響,也是家長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這就需要家長要全面掌握兒童口腔保健知識,加強家長口腔保健指導[1]。筆者通過調查分析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以此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筆者在2013年1月——5月對我院98名兒童家長調查,男性58名,女性40名。年齡28-38歲。學歷:30名本科學歷,36名??茖W歷,33名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

1.2調查方法在對家長進行調查之前,首先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工作,確保調查人員符合相關要求,經考試合格后,再進行調查工作。為了保證調查數據的一致和準確,在錄入數據時可選取雙錄入法。在調查時,可以采取調查問卷方法,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家長對兒童口腔衛生行為掌握情況、家長對兒童飲食控制情況及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等[3]。共發放98份調查問卷,收回98份,回收率100%。

1.3統計學方法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P

2結果

2.1不同性別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比在本組研究中,98名家長,男性58名,女性40名。有45名男性家長認為牙齒好壞與自身保護有關,女性32名。需自己預防牙病,男性48名,女性30名。保護孩子六齡牙很重要,男性44名,女性33名。父母牙齒不好會影響孩子牙齒,男性25名,女性。孩子乳牙齲齒需要治療,男性35名,女性28名。不同性別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差異對比中,P>0.05,無統計學意義。

2.2不同學歷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比牙齒好壞與自身保護有關,本科學歷家長有26名,專科30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0名。需自己預防牙病,本科25名,專科28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8名。保護孩子六齡牙很重要,本科28名,???1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1名。父母牙齒不好會影響孩子牙齒,本科24名,???0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5名。孩子乳牙齲齒需要治療,本科26名,???9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0名。認為窩溝封閉能夠防止兒童齲齒,本科20名,??茖W歷18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0名。不同學歷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差異對比,P

3討論

兒童由于年紀小,沒有較高的接受能力和抵抗能力,無法照顧好自身。這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兒童,要具備著耐心。在兒童口腔保健知識方面,家長要指導兒童進行正確的刷牙方式,使兒童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兒童出現恒牙齲病。而在本組研究中表明,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性別無關,但與學歷有關。家長的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能力越高[2],同時也可以將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可有效促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保健習慣。反之,則越低,而兒童也無法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同性別方面,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認識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學歷方面,家長學歷是本科及??茖W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認識明顯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的家長,P

在兒童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方面,首先要加強家長對口腔保健缺失知識。兒童出現齲齒是由于細菌與兒童口腔內碳水化合物及糖分結合而發生作用,使牙齒脫鈣,牙齒損壞,而出現齲洞。發生齲齒多是由粘在口腔內甜食引起的,這時,家長可以讓兒童多食用一些具有高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瘦肉等食物可以對牙齒進行摩擦和清洗。兒童牙齒在排列擁擠、錯位、重疊等接觸方面,也很容易使細菌聚集,因此,家長要在給兒童補充營養時,也要讓兒童多食用有些對牙齒有保護作用的食物。其次家長要注意兒童口腔衛生,在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促進食物的吸收,也可對牙齦進行有效按摩。同時兒童在飯后和喝完飲料后,也要經常漱口,指導兒童正確刷牙,以此有效去除牙漬,保護牙齦健康[4]。最后要對兒童口腔健康進行定期檢查。兒童在長出第一顆牙齒后的六個月都要對兒童進行定期的口腔健康檢查,以后期間可每六個月或一年進行檢查。家長通過對兒童口腔健康的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為了降低兒童口腔疾病的發生率,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必須要對家長進行有效的口腔保健宣傳教育,提高家長對口腔保健的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吉明,熊雪鷹,吳修建.兒童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調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46(23):556-559.

篇10

200301/04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擇唐山市兩所幼兒園2~6歲兒童共計598名. 采用面對面及電話個人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受檢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式調查. 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狀況,兒童的口腔衛生習慣,以及家長對口腔保健的認識程度. 數據整理錄入計算機后,與原始數據仔細核對,并進行區間檢錯和邏輯檢錯. 在自然光線下,用上海市齒科器械廠生產的5號探針和平面鏡對乳牙患齲狀況進行檢查,主要采用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標準[1]. 口腔健康調查由河北省唐山市中醫醫院4名醫生完成. 在所調查的598名兒童中,158人患齲,患齲率26.4%. 男88 名,患齲率25.7%,女70名,患齲率27.3%,無顯著性差異(χ2=0.20,P>0.05). 同年齡不同性別間的患齲率也無顯著性差異(χ2=0.1958, 0.50<P<0.70). 患齲齒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齲均(dmft)=2.04,齲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2歲組最低為0.52;6歲組最高為 3.07. 男性齲均 0.93,女性齲均 0.91. 不同性別間齲均無明顯差異,同性別不同年齡間齲均,2,3,4歲間以及 5,6歲間無差別,2~4歲與 5~6歲間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性別對齲齒易感性無影響,而隨著年齡的增加,患齲的危險性加大,有顯著性差異(P<0.05). 是否刷牙,每次刷牙時間,開始刷牙年齡,睡前是否刷牙,以及所用牙膏種類均與齲齒易感性有關. 隨著刷牙次數和每次刷牙時間的增多,患齲的危險性減小,特別是不刷牙患齲率是每天刷2次或2次以上的16倍. 開始刷牙年齡越小患齲率越低,睡前不刷牙比刷牙的患齲率高,使用含氟牙膏比不使用的患齲率低,家長掌握的口腔保健知識越多,患齲率越低(P<0.05). 齲易感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患齲率為因變量,以上述分析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了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提示,家長對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每次刷牙時間越長,以及刷牙次數越多齲易感性減小,呈負相關;睡前不刷牙,以及不使用含氟牙膏均使齲易感性增加,與齲易感性呈正相關;年齡與齲易感性呈正相關,隨著年齡增加齲易感性增加.

2討論

本次對唐山市區幼兒園兒童的調查顯示,5歲和6歲年齡組患齲率及齲均均低于全國或部分省市的資料[2],乳牙患齲率除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外,還與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以及兒童的口腔衛生習慣有關. 提示應加強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交城县| 得荣县| 桂林市| 富平县| 兰州市| 大名县| 泌阳县| 阿坝| 两当县| 深水埗区| 平罗县| 南川市| 炎陵县| 泾川县| 聂拉木县| 胶南市| 三门峡市| 永顺县| 镇平县| 多伦县| 盈江县| 沙洋县| 临猗县| 阿拉尔市| 甘肃省| 襄城县| 鲁甸县| 阿尔山市| 珠海市| 南川市| 南雄市| 柘荣县| 叶城县| 乌兰县| 亚东县| 黄梅县| 华蓥市| 凤山市| 墨玉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