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化學成分分析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09-02 01:59: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化學成分分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化學成分分析論文

篇1

白芷根于200403采自江蘇省鹽城市洋馬鎮,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袁昌齊研究員鑒定,憑證標本現存放于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內。

2提取與分離

白芷根(38kg)用95%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剩余部分為水部分。將水部分上樣于D101大孔樹脂柱,水-乙醇梯度洗脫,分為6個部分。其中50%洗脫部分分別進行硅膠柱層析,氯仿-甲醇(10∶1~7∶3)梯度洗脫,各流分采用薄層或高效液相檢識,合并相類似組分,反復反相柱層析分離,凝膠純化,得到6個化合物。

3結構鑒定

3.1化合物1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70~172℃,[α]21.7D=-52.4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509[M+Na]+,示其分子量為486,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1H26O13。化合物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1。綜合各譜數據及與文獻[1]對照鑒定化合物為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xeroboside)。表1化合物1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2化合物2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nm及254nm下均顯示藍綠色熒光,ESI-MSm/z:495[M+Na]+,示其分子量為47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20H24O13。化合物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譜數據見表2。綜合以上各譜數據及與已知文獻[2]對照鑒定化合物為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3.3化合物3白色無定形粉末(氯仿-甲醇),mp207℃,[α]21.7D=+47.75(c=0.07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ESI-MSm/z∶407[M+Na]+示其分子量為384,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7H20O10。化合物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詳見表3。綜合各譜數據[3]鑒定化合物為tomenin。表2化合物2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表3化合物3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譜數據(略)

3.4化合物4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mp140~141℃,[α]19.4d=-52.30(c=0.06甲醇∶水=40∶60),紫外燈365及254nm下均顯示藍色熒光,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6H18O9。1H-NMR(Pyridine-d5500MHz)δ:6.27(1H,d,J=9.5Hz,3-H),7.56(1H,d,J=9.5Hz,4-H),7.62(1H,s,5-H),6.90(1H,s,8-H),3.70(3H,s,OCH3),5.65(1H,d,J=7.1Hz,1-H-Glc)。綜合以上數據及與已知文獻[4]對照鑒定化合物為isoscopolin。

3.5化合物5

白色無定形粉末(凍干),[α]21.7D=-55.20(c=0.065甲醇∶水=40∶60),ESI-MSm/z:455[M+Na]+,示其分子量為432,結合1H-NMR,13C-NMR譜數據推斷分子式為C19H28O11。1H-NMR(Pyridine-d5500MHz)δ:7.07(2H,d,J=8.5Hz,3-H和5-H),7.19(2H,d,J=8.6Hz,2-H和6-H),2.96(2H,t,J=7.4Hz,β-H),4.34(1H,dd,J=7.5,11.2Hz,3''''a-α),3.88(1H,dd,J=7.4,11.2Hz,3''''a-α),4.82(1H,d,J=7.1Hz,1-H-Glc),5.75(1H,d,J=2.6Hz,1-H-Api)。13C-NMR(Pyridine-d5125MHz)δ:129.53(C-1),130.50(C-2),116.13(C-3),157.23(C-4),116.13(C-5),130.50(C-6),71.12(C-α),35.88(C-β),104.58(C-1-Glc),74.95(C-2-Glc),78.45(C-3-Glc),71.12(C-4-Glc),77.08(C-5-Glc),68.87(C-6-Glc),111.07(C-1-Api),77.74(C-2-Api),80.37(C-3-Api),75.00(C-4-Api),65.48(C-5-Api)。綜合以上數據及與文獻[5]對照鑒定化合物為OsmanthusideH。

4結果與討論

前人從茜草科植物山石榴Xeromphisspinosa[1]以及Xeromphisobovata[6]中分到過此化合物1,故此次為首次從傘形科中分離得到。但化合物的熔點有文獻[1]報道為238~234℃,有文獻[2]報道為192~197℃,而本次實驗測得的熔點為170~172℃,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確定。

前人從忍冬科植物Loniceragracilipes[3]中分得化合物2,但是只報道了1H-NMR,13C-NMR譜數據,且C-6和C-7的歸屬顛倒了。本文通過對其進行HSQC,HMBC等二維譜的研究,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

日本學者Hasegawa[3]最早從薔薇科植物Prunustomentosa中分離得到化合物3,但沒有報道核磁數據,以后未見此化合物的報道。本文完善了該化合物的核磁數據,并且用二維譜進行了全歸屬,豐富了該化合物的波譜數據,并首次報道了此化合物的旋光值。

化合物6在自然界植物中分布廣泛,但在傘形科植物中此類化合物較少見。

【參考文獻】

[1]S.P.Sati,D.C.Chaukiyal,O.P.Sati[J].JounalofNaturalProducts,1989,52(2):376.

[2]T.Iossifova,B.Vogler,I.Kostova.Escuside,anewcoumarin-secoiridoidfromFraxinusornusbark[J].Fitoterapia,2002,(73):386.

[3]Hasegawa,Masao.FlavonoidsofvariousPrunusspecies.X.WoodconstituentsofPrunustomentosa[J].ShokubutsugakuZasshi,1969,82(978):458.

[4]Komissarenko.N.F,Derkach.A.I,Komissarenko.A.N.CoumarinsofAesculushippocastanumL[J].FitochemistryRastitel''''nyeResursy,1994,30(3):53.

[5]Warashina.Tsutomu,Nagatani.Yoshimi,Noro,Tadataka.ConstituentsfromthebarkofTabebuiaimpetiginosa[J].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06,54(1):14.

篇2

第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01[5]C47H76O172-ara-glc-rha(S)2[5]C47H76O17

2-ara-glc-rha(R)3[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S)4[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R)5[6]C47H76O17-glc-rha3|2xyl-H

(S)6[6]C47H76O17-glc-rha3|2xyl-H(R)7[6]C48H78O18-glc-rha3|2glc-H(S)8[6]C51H80O19MeCO

-glc-rha6||43|2xylMeCO-H(R)

第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20(S)9[7]C54H90O23-OH2-glc-glc6-glc-rha10[7]C53H88O23-OH2-glc-glc6-glc-xyl11[8]C54H90O20-Hrha

-glc-rha3|2|6rha-H

第3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0(S)2112[7]C48H80O192-glc-glc-CH2OH-glc-H13[9]C55H92O22CH3CO-glc-rha|36|2xy1-CH3-H-O-glc14[9]C54H92O22-glc-rha3|2rha-CH3-H-O-glc15[9]C53H90O21-glc-rha3|2xyl-CH3-H-O-glc16[9]C52H88O21-ara-rha3|2xyl-CH2OH-H-O-glc17[9]C53H90O22-glc-rha3|2xyl-CH2OH-H-O-glc18[10]C54H92O222-glc-glc-CH2OH6-glc-rha-H19[10]C54H90O222-glc-glc-CHO6-glc-rha-H20[10]C47H78O172-ara-glc-CHO-glc-H

第4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2421[11]C41H70O132-xyl-glcH(S)22[11,12]C42H72O142-glc-glcH(S)23[11,12]C41H70O132-xyl-glcH(R)24[11,12]C41H70O142-xyl-glcOH(R)(S)25[13]C41H70O142-glc-xyl-OH(S)(S)

第5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S)26[9]C46H78O18-glc-xyl6|2xyl-OH27[9]C47H78O19-glc-glc6|2xyl-OH28[9]C41H70O142-xyl-glc-OH29[9]C41H70O142-glc-xyl-OH30[9]C42H70O142-xyl-xyl-OAc31[9]2-glc-xyl-OAc32[9]C48H80O19-glc-xyl6|2xyl-OAc

第6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33[14]C49H82O18MeCO-glc-xyl2|6|3rha-CH334[14]C46H76O17-ara-xyl2|3rha-CHO

第7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135[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OH36[14]C47H78O17-glc-xyl2|3rha-CH3-OH37[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OH38[14]C48H78O17-ara-xyl2|3rha-CHO-OEt39[14]C49H82O17-glc-xyl2|3rha-CH3-OEt40[15]C47H78O16-lyx-glc3|2rha-CH3-OH

第8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21920(S)21252641[5]C53H90O222-ara-glc-H-CH3-rha-H-OH-glc42[9]C52H86O23-ara-xyl2|3rha-H-CHO-H-O-glc-OOH-H43[13]C46H76O18-ara-xyl2|3rha-H-CHO-H-OH-OOH-H44[9]C53H90O242-glc-glc-OH-CH3-xyl-glc-H-OOH-H45[13]C53H90O21-glc-xyl2|3rha-H-CH3-H-O-xyl-OCH3-H

第9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121920(S)212446[5]C52H88O22-H2-ara-glc-H-CH3-H-O-glc-rha47[9]C52H86O22-H-ara-xyl2|3rha-H-CHO-H-O-glc-H48[16]C36H62O10-OH-H-OH-CH3-glc-H-H

第10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49[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50[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

第1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第1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glc=β-D-吡喃葡萄搪基,xyl=β-D-吡喃木糖基,rha=α-L-吡喃鼠李糖基,ara=α-L-吡喃阿拉伯糖基,lyx=β-D-來蘇糖基,Ac代表乙酰基,Me代表甲基,鍵上的數字代表鍵合的位置

隨著人們對絞股藍皂苷成分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絞股藍皂苷的不斷發現,且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第1類、第4類、第5類、第6類、第7類、第10類和第11類在二十位碳上成環,但是在其成環的類型上又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第11類所成的環為含氧的雙環。第1類、第4類、第6類、第7類和第10類所成的環為五元環,而其中的第1類、第4類和第7類為含氧的五元環,第6類和第10類為不含氧的五元環,而且即使在含氧的五元環中氧所在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第5類為含氧的六元環。此外,碳碳雙鍵的有無和位置也有很大的區別,第4類、第5類、第6類和第11類不含碳碳雙鍵,其他的幾類都含有碳碳雙鍵,第1類、第2類、第3類、第7類和第12類的碳碳雙鍵在24和25位碳上,第8類的碳碳雙鍵在23和24位碳上,第9類和第10類的碳碳雙鍵在25和26位碳上。

2絞股藍多糖的研究現狀

多糖也是絞股藍中含量比較多的化學成分,在研究皂苷的同時,對多糖的研究也逐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王昭晶等[18]對堿提絞股藍水溶性多糖進行了研究,并得到一種粗多糖AGM。經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檢測其糖分布情況,表明AGM可能由兩種多糖組成,其中一種含有結合蛋白質。而且經高效液相色譜確定了AGM的單糖組成為:鼠李糖∶木糖/巖藻糖(其中至少含有木糖或者巖藻糖中的一種)∶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2.43∶1.00∶3.02∶2.59∶3.46。宋淑亮(《絞股藍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藥理活性研究》,2006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對絞股藍多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共分離出了3種絞股藍多糖GPS-2,GPS-3和GPS-4,并對其中的兩種GPS-2,GPS-3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確定了GPS-2的分子量為10700Dal,GPS-3的分子量為9100Dal。GPS-2成分中含有鼠李糖和木糖,GPS-3成分中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

3其它化學成分的研究現狀

絞股藍中除了含有皂苷和多糖外,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萜類、有機酸、生物堿、多糖、蛋白質等以及鋅、銅、鐵、錳、硒等微量元素,但是,在最近幾年里對這幾方面的研究都比較少,對黃酮化合物的研究也只是對其含量的測定和精制上[19,20],目前,除了20世紀80年代報道過的商陸素、蘆丁、商陸苷及丙二酸等十多種黃酮類物質外,未見有新的化學成分的報道。

4結束語

研究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將有利于進一步明確絞股藍的藥理活性。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特別是在絞股藍皂苷的成分研究中,發現了多種新絞股藍皂苷,這些發現將有助于進一步對絞股藍的開發和利用。此外,對絞股藍中多糖的研究也引起了國內一些學者重視,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近幾年對絞股藍中黃酮化合物成分的研究未見報道。由此可見,對絞股藍多糖和黃酮類化合物成分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張瑞哲,張常勝,于慧敏.絞股藍藥理及臨床作用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藥,2000,13(5):295.

[2]任穎,王秋玉,吳澤民,等.絞股藍皂甙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1,14(5):988.

[3]侯慧麗,傅童生.絞股藍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6,27(Z1):59.

[4]覃章錚,趙蕾,畢世榮,等.絞股藍的皂苷成分及資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2,4(1):83.

篇3

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是蘿藦科牛奶菜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云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也有分布。其藤莖又名烏骨藤,其味苦,性微甘、涼,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消炎、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散結止痛等功效。以通光散為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的中藥消癌平,臨床用于治療肝癌、胃癌等各種晚期惡性腫瘤,療效較好。現對通光散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綜述如下。

1化學成分研究

1.1C21甾體苷類C21甾體苷類化合物是通光散中研究最多的成分,也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從該植物的藤莖及種子中分離出50多種C21甾體苷類,含有多種β去氧糖。糖鏈主要連接在苷元的3位。主要有6種不同結構的苷元:Ⅰ,Ⅱ,Ⅲ,Ⅳ,Ⅴ和Ⅵ。見表1。

1.2其它成分[9]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兩個環醇:牛奶菜醇和二氫牛奶菜醇[9]。三個萜類化合物13(31,32dimethyl30methylene21αδacetoxytetradecanyl)29methylperhydrophenanthr1,3diene[17]、齊墩果18烯3乙酯和a香樹脂醇乙酸酯。此外還有琥珀酸、硬脂酸、棕櫚酸、二糖cymaroside等[18]成分。

2藥理活性研究

2.1抗腫瘤活性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通光散所含C21甾體苷類和多糖具有抗腫瘤活性,通光散提取物對多種惡性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羅思齊等[3]測試了6種從通光散中分離得到的C21甾體苷元對KB,KB-VI,P338細胞株的毒性,只有化合物10,11和52對小鼠KB-VI細胞有弱的細胞毒活性,它們的ED50分別為4.1,2.5和3.4μg/ml。

應用MTT法觀察通光散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上大孔樹脂后的95%乙醇洗脫部分和乙醚萃取部位對人骨肉瘤細胞Saos-2,人胃癌細胞SGC-7901,人肝癌細胞Bel-7404等的體外細胞毒作用,結果表明通光散對多種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顯示不同的敏感性,并呈現一定的劑量依賴性,其中對人骨肉瘤細胞和人肝癌細胞的作用較強,而對人胃癌細胞作用相對較弱。

用通光散提取物制備的消癌平口服液以20,10,5g生藥/kg劑量對小鼠灌胃給藥,發現消癌平口服液對小鼠體內移植的S180、胃癌、P388有明顯抑制作用[19]。

李茂全等[20]研究了消癌平對SGC-7901胃癌細胞的作用及機制,體外抑制試驗結果顯示其對SGC-7901胃癌細胞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藥物作用7d后的IC50為21mg/ml。采用不同濃度消癌平抑制用胃癌細胞株移植后的昆明種小鼠體內腫瘤,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發現消癌平能抑制SGC-7901胃癌細胞株的生長,對G1期細胞有明顯的阻斷作用,使瘤體細胞主要停留在G1期。細胞形態學檢查的結果表明消癌平能誘導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換。

孫玨等[21]采用MTT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觀察消癌平對體外培養的人肝癌Bet-7404細胞、HepG2細胞的作用,以及對人肝癌細胞甲胎蛋白(AFP)分泌的影響,結果顯示消癌平對上述肝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顯著降低AFP的分泌,提示消癌平在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同時,能使AFP分泌量降低,可能使肝癌細胞向正常方向分化。

2.2平喘作用用組胺噴霧引喘法,豚鼠通光散苷100mg/kg腹腔注射,有一定的平喘作用。家兔靜脈注射60mg/kg,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氣管痙攣松弛,還能減弱組胺引起的豚鼠離體腸管收縮。苦味甾體酯苷100~150mg/kg,腹腔注射能預防因組胺噴霧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一定的平喘作用;離體豚鼠支氣管灌注,對痙攣狀態的支氣管有解痙作用;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274mg/kg。

2.3降壓作用苦味甾體酯苷對離體兔耳血管灌注有直接擴張血管作用。麻醉犬靜脈注射通光散苷有短暫、輕度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其降壓似與中樞無關,離體兔耳血管灌流實驗表明,它能直接擴張血管

2.4其他作用本品能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其抗癌作用的實現可能不是通過細胞毒,而是通過加強機體免疫力來達到抗癌效果。此外,尚有止痛、解毒、保肝利尿、恢復腫瘤患者放療、化療后白細胞下降作用。通光散總苷對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有抑制作用。

表1通光散中的C21甾體苷類化合物(略)

3結語

通光散對胃癌、肝癌、肺癌臨床療效顯著,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也較多,但是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結合研究報道還比較少,其抗腫瘤的活性成分還沒有明確,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楊仁洲,楊崇仁,周俊.通光藤苷元甲、乙和丙的結構[J].云南植物研究,1980,3(3):271.

[2]S.Miykawa,K.Yamaura,K.Hayashi,etal.FiveglycosidesfromtheChinesedrug"TONG-GUANG-SAN":thestemsofM.tenacissima[J].Phytochem,1986,25(12):2861.

[3]S.Q.Luo,L.Z.Lin,G.A.Cordell,etal.PolyoxypregnanesfromM.tenacissima[J].Phytochem,1993,34(6):1615.

[4]蔣毅,羅思齊.通光藤中新C21-甾體甙的化學結構研究[J].中國醫藥雜志,1996,27(9):391.

[5]陳紀軍,張壯鑫,周俊.通光藤甙F,G,H和I結構[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3):369.

[6]J.Deng,Z.X.Liao,D.F.Chen.MarsdenosidesA-H,polyoxypregnaneglycosidesfromM.tenacissima[J].Phytochem,2005,66(9):1040.

[7]J.Deng,Z.X.Liao,D.F.Chen.ThreenewpolyoxypregnaneglycosidesfromM.tenacissima[J].HelveticaChemActa,2005,88(10):2675.

[8]S.X.Qiu,S.Q.Luo,L.Z.Lin,etal.FurtherPolyoxypregnanesfromM.tenacissima[J].Phytochem,1996,41(5):1385.

[9]邢旺興,陳斌,宓鶴鳴,等.通光藤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4,29(12):1148.

[10]邢旺興,陳斌,宓鶴鳴,等.通光藤中兩個新C21甾體苷類成分[J].藥學學報,2004,39(4):272.

[11]羅思齊,徐光漪,易大年,等.通光藤中一個新C21甾族化合物的化學結構測定[J].化學學報,1982,40(4):321.

[12]周俊,楊崇仁,楊仁洲.通光藤苷元甲的化學結構[J].植物學報,1980,22(1):67.

[13]J.Deng,Z.X.Liao,D.F.Chen.TwonewC21steroidsfromM.tenacissima[J].ChinChemLett,2005,16(4):487.

[14]S.Singhal,M.P.Khare,A.Khare.Cissogenin,apregnanegeninfromM.tenacissima[J].Phytochem,1980,19(11):2427.

[15]S.Singhal,M.P.Khare,A.Khare.Tenasogenin,apregnaneesterfromM.tenacissima[J].Phytochem,1980,19(11):2431.

篇4

Abstract:ObjectiveToisolateandelucidatetheconstituentsofEvodiarutaecarpa.MethodsVariouschromatographictechnologieswereusedtoseparateandpurifytheconstituents.Theirstructureswereidentifiedon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spectraldata.ResultsFivecompoundswereisolatedfrom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andidentifiedasevodiamine(Ⅰ),β-sitosterol(Ⅱ),quercetin(Ⅲ),1-octadecanol(Ⅳ),n-heptacosylalcohol(Ⅴ).ConclusionItisthefirsttimetofindcompound(Ⅳ)andcompound(Ⅴ)inthisplant.

Keywords:Evodia;ChemicalConstituents;Evodiamine;1-octadecanol;N-heptacosylalcohol

黔產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為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干燥近成熟的果實,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具有溫中散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等癥的治療[1]。現代醫學亦證明吳茱萸有鎮痛、安神、抗菌和抗缺氧等藥理作用,是中成藥“吳茱萸湯”和“左金丸”的主要成分[2]。

貴州作為我國四大中藥產區之一,具有豐富的藥用資源。本實驗從開發利用資源的角度,開展了黔產吳茱萸化學成分的研究,為其質量控制及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我們對黔產吳茱萸乙醇提取物進行分離純化,得到5個化合物,即吳茱萸堿、β-谷甾醇、槲皮素、正十八烷醇、正二十七烷醇,其中正十八烷醇和正二十七烷醇為首次從該屬植物中分離得到。

1儀器與試劑

核磁共振波譜儀:INOVO400MHz(美國Varian公司),以TMS為內標;XT2型顯微熔點測定儀(溫度計未校正,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質譜儀:HPMS5973(美國HP公司);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BruckerVector22(德國Brucker公司);薄層層析硅膠,柱層析硅膠(200~300目)均為中國青島海洋化工集團公司生產。藥材于2006-09采自貴州省貴陽市,經陳華國講師鑒定為吳茱萸Evodiarutaecarp(juss.)Benth.的果實,標本保存在貴州師范大學天然藥物質量控制研究中心。

2方法與結果

2.1提取和分離黔產吳茱萸干燥果實4kg,8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至基本無醇味。加入適量水分配,用氯仿萃取,所得氯仿部分經硅膠柱并以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氯仿-甲醇為溶劑系統反復柱層析得到5個化合物,其中Ⅰ(5g),Ⅱ(591mg),Ⅲ(63mg),Ⅳ(82mg),Ⅴ(39mg)。

2.2結構鑒定

2.2.1化合物Ⅰ黃色粉末,mp.278~280℃(氯仿),1H-NMR(400MHz,DMSO-d6):11.09(N-H,br,s,H-1),8.33~6.14(8H,m),4.65(1H,dd,J=4.4,12.6Hz,H-5b),3.20(1H,dt,J=4.4,12.6Hz,H5a),2.90(1H,dt,J=5.6,11.6Hz,H-6b),2.81(1H,dd,J=4.4,13.6Hz,H-6a),2.88(3H,s,Me-14),13C-NMR(DMSO-d6):164.3(C-21),148.8(C-15),136.5(C-13),133.5(C-17),130.7(C-2),128.0(C-19),126.0(C-8),121.9(C-11),120.3(C-18),119.3(C-20),118.9(C-10),118.3(C-9),117.5(C-16),111.7(C-12),111.5(C-7),69.8(C-3),40.9(C-5),19.5(C-6),36.5(Me);EIMS(m/e):301(M+),288,274,169,161,143,134.以上數據與文獻[3]報道基本一致,故鑒定該化合物為吳茱萸堿(evodiamine)。

2.2.2化合物Ⅱ

白色針狀晶體,mp.137~138℃(氯仿),Liebermann-Burchard反應陽性,EI-MS(m/e):414(M+),396((M+-18),381,367,354,342,329,303,273,255,231.以上數據與文獻[4]報道基本一致,通過薄層層析檢測Rf值與β-谷甾醇標準品一致,混和熔點不下降,故鑒定該化合物為β-谷甾醇(β-sitosterol)。

2.2.3化合物Ⅲ

黃色粉末,mp.313~314℃(甲醇),鹽酸-鎂粉反應顯紅色,FeCl3反應顯烏綠色,1H-NMR(400MHz,DMSO-d6):12.51(1H,s,OH-5),10.83(1H,s,OH-7),9.64(1H,s,OH-3),9.41(1H,s,OH-4′),9.34(1H,s,OH-3′),7.69(1H,s,H-2′),7.56(1H,dd,J=2.0,8.2Hz,H-6′),6.89(1H,d,J=8.8Hz,H-5′),6.42(1H,s,H-8),6.20(1H,s,H-6),EI-MS(m/e):302(M+),285,274,257,245,229,217,153,137,69,55,43.以上數據與文獻[5]報道基本一致,故鑒定該化合物為槲皮素(quercetin)。

2.2.4化合物Ⅳ

白色粉末,mp72~73℃(氯仿),1H-NMR(400MHz,CDCl3):3.62(2H,t,CH2OH),1.55~1.61(4H,m),1.25(36H,s),0.88(3H,s),EI-MS(m/e):252(M+-18),224,196,182,168,153,139,125,111,97,83,69,55,43.以上數據與文獻[6]報道基本一致,故鑒定該化合物為十八烷醇(1-octadecanol)。

2.2.5化合物Ⅴ

白色粉末,mp75~76℃(丙酮),1H-NMR(400MHz,CDCl3):3.62(2H,t,CH2OH),1.53~1.60(4H,m),1.25(54H,s),0.88(3H,s),EI-MS(m/e):378(M+-18),364,350,196,182,168,153,139,125,111,97,83,69,55,43.以上數據與文獻[7]報道基本一致,故鑒定該化合物為二十七烷醇(n-heptacosylalcohol)。

3討論

目前對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堿部分,而非生物堿部分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報道的5個化學成分中,有4個為非生物堿,其中有2個化學成分為首次從該屬植物中分離得到。該研究為黔產吳茱萸藥材的質量控制及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部分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胡熙明.中華本草,上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026.

[2]王奇志,梁敬鈺.吳茱萸屬植物化學成分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近況[J].中草藥,2004,35(8):附7.

[3]張虎,楊秀偉,崔育新,等.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和去氫吳茱萸堿NMR信號全指定[J].波譜學雜志,1999,16(6):563.

[4]廖瓊峰,謝社平,陳曉輝,等.陸英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06,29(9):916.

篇5

(2)、掌握好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準確無誤的書寫出化學式,即尊重客觀事實,不要任意臆造。

(3)、對未見過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題中必然會給出條件(某實驗現象或具體的反應物、生成物的名稱或化學式及反應條件等)。

(4)、將寫好的化學式須進行配平,一定要牢記“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增減”。驗證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是否一致,原子數目是否相等,否則就應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或反應物、生成物是否隨意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如:2KClO3+MnO22KCl+3O2這個方程式顯然是不正確的,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無Mn元素,從而證明MnO2是不能寫在反應物中去而只能寫在等號上面。2KClO32KCl+3O2牢記以上四點書寫原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就不會咸到困難了。

例1、(利用已知條件):科學家預言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是綠色植物,即綠色植物的桔桿[主要成分(C6H5O5)n]和水在適當的催化劑等條件下生成葡萄糖(化學式C6H12O6)再將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生成乙醇(C2H5OH)同時放出CO2,乙醇是很好的燃料,寫出化學方程式(2000年四川省化學競賽試題19題).

①②.

解析:此題是初中課本中沒有出現過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如果死記硬背是難解決此題的,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審題就會迎刃而解,首先找出①步反應中的反應物是(C6H5O5)n和H2O,而生成物是C6H12O6。

從而得出方程式:①、(C6H5O5)n+H2OnC6H12O6②反應物是C6H12O6而生成物是(C2H5OH)和CO2。

所以②式為:C6H12O62C2H5OH+2CO2

例2、(利用實驗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一些鋁制器皿,在清洗鋁制器皿表面污垢時,不能使用熱的堿性溶液,因為熱的堿性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與鋁發生作用而被腐蝕,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一種可燃性氣體,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999年哈爾濱市初中升B卷)。

解析:題中反應物是鋁、堿(氫氧化鈉)和水生成物是偏鋁酸鈉(NaAlO2)和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物中有H,而生成物中還沒有出現,則可推出另一種可燃性氣體一定是氫氣。由此可得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例3、將氯氣溶于水時,有一部分氯氣跟水反應:

Cl2+H2OHClO(次氯酸)+HCl。

寫出氯氣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1995年全國競賽試題)

解析:首先搞清反應物是氯氣和消石灰水(Ca(OH)2溶液),根據已知條件可知氯氣首先與水反應生成HClO和HCl.而生成的HClO再與(Ca(OH)2反應生成Ca(ClO)2和水。

Cl2+H2OHClO(次氯酸)+HCl……(1)

篇6

Abstract:Withmor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Gynostemmapentaphyllum,peoplehavelearnedmoreaboutchemicalingredientsinit.Inthispaper,somenewachievementsinchemicalingredientresearchwereintroduced,whichisfavorabletofurtherresearchofchemicalingredientsofGynostemmapentaphyllu.

Keywords:Gynostemmapentaphyllu;Chemicalingredients;Saponin;Polysaccharide

絞股藍G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又名七葉膽,為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及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資源豐富。絞股藍中含有皂苷、多糖、黃酮類化合物、有機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種化學成分。絞股藍能夠有效地保護心、腦、血管和肝臟,降低血脂、降膽固醇、降轉氨酶、調節免疫和抗誘變,而且在抗衰老、抗疲勞、抗輻射和消除自由基的同時,還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抗潰瘍、抑制膽結石形成和調節內分泌活動[1~3]。因此,研究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絞股藍,明確絞股藍中的藥理活性成分。本文主要介紹了絞股藍皂苷和多糖等成分的研究進展,為絞股藍的開發提供參考。

1絞股藍皂苷成分的研究現狀

1976年日本人永井正博等在絞股藍中分離得到了人參二醇和2α-羥基人參二醇,首次揭示了絞股藍中含有達瑪烷(dammarane)型皂苷類成分。隨后,人們對絞股藍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發現的絞股藍皂苷(Gyp)總共達136種,其中有絞股藍皂苷(Gyp)Ⅲ、Ⅳ、Ⅷ、Ⅻ與人參皂苷(Gin)-Rb1,-Rb3,-Rd和-F2完全相同,此外還分離得到了人參皂苷Rd3,K,其余為人參皂苷的類似物。由于絞股藍的產地不同,其中的皂苷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覃章錚[4]等曾經對1990年以前發現的84種皂苷成分進行過綜述性報道,但由于絞股藍皂苷具有較好的藥理療效,因此,對絞股藍皂苷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熱點。1990年后,又有52種絞股藍皂苷被相繼報道。根據苷元結構相近的程度,本文將這52種皂苷分為11類。

第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01[5]C47H76O172-ara-glc-rha(S)2[5]C47H76O17

2-ara-glc-rha(R)3[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S)4[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R)5[6]C47H76O17-glc-rha3|2xyl-H

(S)6[6]C47H76O17-glc-rha3|2xyl-H(R)7[6]C48H78O18-glc-rha3|2glc-H(S)8[6]C51H80O19MeCO

-glc-rha6||43|2xylMeCO-H(R)

第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20(S)9[7]C54H90O23-OH2-glc-glc6-glc-rha10[7]C53H88O23-OH2-glc-glc6-glc-xyl11[8]C54H90O20-Hrha

-glc-rha3|2|6rha-H

第3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0(S)2112[7]C48H80O192-glc-glc-CH2OH-glc-H13[9]C55H92O22CH3CO-glc-rha|36|2xy1-CH3-H-O-glc14[9]C54H92O22-glc-rha3|2rha-CH3-H-O-glc15[9]C53H90O21-glc-rha3|2xyl-CH3-H-O-glc16[9]C52H88O21-ara-rha3|2xyl-CH2OH-H-O-glc17[9]C53H90O22-glc-rha3|2xyl-CH2OH-H-O-glc18[10]C54H92O222-glc-glc-CH2OH6-glc-rha-H19[10]C54H90O222-glc-glc-CHO6-glc-rha-H20[10]C47H78O172-ara-glc-CHO-glc-H

第4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2421[11]C41H70O132-xyl-glcH(S)22[11,12]C42H72O142-glc-glcH(S)23[11,12]C41H70O132-xyl-glcH(R)24[11,12]C41H70O142-xyl-glcOH(R)(S)25[13]C41H70O142-glc-xyl-OH(S)(S)

第5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S)26[9]C46H78O18-glc-xyl6|2xyl-OH27[9]C47H78O19-glc-glc6|2xyl-OH28[9]C41H70O142-xyl-glc-OH29[9]C41H70O142-glc-xyl-OH30[9]C42H70O142-xyl-xyl-OAc31[9]2-glc-xyl-OAc32[9]C48H80O19-glc-xyl6|2xyl-OAc

第6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33[14]C49H82O18MeCO-glc-xyl2|6|3rha-CH334[14]C46H76O17-ara-xyl2|3rha-CHO

第7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135[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OH36[14]C47H78O17-glc-xyl2|3rha-CH3-OH37[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OH38[14]C48H78O17-ara-xyl2|3rha-CHO-OEt39[14]C49H82O17-glc-xyl2|3rha-CH3-OEt40[15]C47H78O16-lyx-glc3|2rha-CH3-OH

第8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21920(S)21252641[5]C53H90O222-ara-glc-H-CH3-rha-H-OH-glc42[9]C52H86O23-ara-xyl2|3rha-H-CHO-H-O-glc-OOH-H43[13]C46H76O18-ara-xyl2|3rha-H-CHO-H-OH-OOH-H44[9]C53H90O242-glc-glc-OH-CH3-xyl-glc-H-OOH-H45[13]C53H90O21-glc-xyl2|3rha-H-CH3-H-O-xyl-OCH3-H

第9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121920(S)212446[5]C52H88O22-H2-ara-glc-H-CH3-H-O-glc-rha47[9]C52H86O22-H-ara-xyl2|3rha-H-CHO-H-O-glc-H48[16]C36H62O10-OH-H-OH-CH3-glc-H-H

第10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49[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50[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

第1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第1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glc=β-D-吡喃葡萄搪基,xyl=β-D-吡喃木糖基,rha=α-L-吡喃鼠李糖基,ara=α-L-吡喃阿拉伯糖基,lyx=β-D-來蘇糖基,Ac代表乙酰基,Me代表甲基,鍵上的數字代表鍵合的位置

隨著人們對絞股藍皂苷成分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絞股藍皂苷的不斷發現,且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第1類、第4類、第5類、第6類、第7類、第10類和第11類在二十位碳上成環,但是在其成環的類型上又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第11類所成的環為含氧的雙環。第1類、第4類、第6類、第7類和第10類所成的環為五元環,而其中的第1類、第4類和第7類為含氧的五元環,第6類和第10類為不含氧的五元環,而且即使在含氧的五元環中氧所在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第5類為含氧的六元環。此外,碳碳雙鍵的有無和位置也有很大的區別,第4類、第5類、第6類和第11類不含碳碳雙鍵,其他的幾類都含有碳碳雙鍵,第1類、第2類、第3類、第7類和第12類的碳碳雙鍵在24和25位碳上,第8類的碳碳雙鍵在23和24位碳上,第9類和第10類的碳碳雙鍵在25和26位碳上。

2絞股藍多糖的研究現狀

多糖也是絞股藍中含量比較多的化學成分,在研究皂苷的同時,對多糖的研究也逐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王昭晶等[18]對堿提絞股藍水溶性多糖進行了研究,并得到一種粗多糖AGM。經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檢測其糖分布情況,表明AGM可能由兩種多糖組成,其中一種含有結合蛋白質。而且經高效液相色譜確定了AGM的單糖組成為:鼠李糖∶木糖/巖藻糖(其中至少含有木糖或者巖藻糖中的一種)∶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2.43∶1.00∶3.02∶2.59∶3.46。宋淑亮(《絞股藍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藥理活性研究》,2006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對絞股藍多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共分離出了3種絞股藍多糖GPS-2,GPS-3和GPS-4,并對其中的兩種GPS-2,GPS-3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確定了GPS-2的分子量為10700Dal,GPS-3的分子量為9100Dal。GPS-2成分中含有鼠李糖和木糖,GPS-3成分中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

3其它化學成分的研究現狀

絞股藍中除了含有皂苷和多糖外,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萜類、有機酸、生物堿、多糖、蛋白質等以及鋅、銅、鐵、錳、硒等微量元素,但是,在最近幾年里對這幾方面的研究都比較少,對黃酮化合物的研究也只是對其含量的測定和精制上[19,20],目前,除了20世紀80年代報道過的商陸素、蘆丁、商陸苷及丙二酸等十多種黃酮類物質外,未見有新的化學成分的報道。

4結束語

研究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將有利于進一步明確絞股藍的藥理活性。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特別是在絞股藍皂苷的成分研究中,發現了多種新絞股藍皂苷,這些發現將有助于進一步對絞股藍的開發和利用。此外,對絞股藍中多糖的研究也引起了國內一些學者重視,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近幾年對絞股藍中黃酮化合物成分的研究未見報道。由此可見,對絞股藍多糖和黃酮類化合物成分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張瑞哲,張常勝,于慧敏.絞股藍藥理及臨床作用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藥,2000,13(5):295.

[2]任穎,王秋玉,吳澤民,等.絞股藍皂甙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1,14(5):988.

[3]侯慧麗,傅童生.絞股藍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6,27(Z1):59.

[4]覃章錚,趙蕾,畢世榮,等.絞股藍的皂苷成分及資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2,4(1):83.

[5]SoniaP,CosimoP.New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1995,58(4):512.

[6]YinF,HuLH.SixNewTriterpeneSaponinswitha21,23-LactoneSkeleton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HelveticaChimicaActa,2005,88(5):1126.

[7]HuLH,ChenZL,XieYY.Newtriterpenoid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1996,59(12):1143.

[8]FangZP,ZengXY.Structureofgypentonosidea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J].ActaPharmaceuticaSinica,1996,31(9):680.

[9]YinF,HuLH,LouFC,etal.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2004,67(6):942.

[10]HuLH,ChenZL,XieYY.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Phytocheraistry,1997,44(4):667.

[11]LiuX,YeWC,MoZY,etal.FiveNewOcotillone-Type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2004,67(7):1147.

[12]LiuX,YURM,HsiaoWL,etal.ThreeNewDammaran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ineseChemicalLetters.2004,15(1):46.

[13]YinF,HuLH,PanRX.Novel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em.Pharm.Bull,2004,52(12):1440.

[14]YinF,ZhangYN,YangZY,etal.Ninenewdammarane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emistry&Biodiversity.2006,3(7):771.

[15]AkeN,NguyenKH,EdvardsL,etal.ANovelinsulin-releasingsubstance,Phanoside,fromtheplantgynostemmapentaphyllum[J].The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004,279(40):41361.

[16]TomH-WH,ValentinaR-N,NoerisKS,etal.AnovelLXR-aactivatoridentifiedfromthenaturalproductgynostemmapentaphyllum[J].BiochemicalPharmacology,2005,70(9):129.

[17]劉欣,葉文才,蕭文鸞,等.絞股藍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3,34(1):21.

篇7

面對眾多初中學習的成功者淪為高中學習的失敗者,我對他們的學習狀態進行了研究,調查表明,造成成績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2.學不得法.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4.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實根分布與參變量方程,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客觀上這些觀點就是分化點,有的內容還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內容,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對策

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上述情況,我采取了以加強學法指導為主,化解分化點為輔的對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反復使用的方法將變成人們的習慣行為.什么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向學生做了如下具體解釋,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然后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該精雕細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獨立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2.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篇8

2注重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滿堂灌難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要越來越高,傳統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人才培養需要,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互動是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發生的具有促進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而達到師生心理或行為的改變[3]。加強課堂互動,既可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課堂提問、現場解題、專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師教學過程中,同時對一些性格內斂、自信心不足的同學進行語言鼓勵并分析參與課堂互動的益處,讓他們在分析化學課堂中也能積極參與互動并逐漸找到自信,學生參與互動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3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理論知識主要是想把它運用于實踐當中,所以分析化學課堂教學要與分析化學實驗內容緊密聯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把實驗原理潛移默化到理論教學中來,例如在講授酸堿指示劑的時候,教師要向學生解答為什么用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時一般采用甲基橙指示劑,而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時以酚酞為指示劑,減少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操作的疑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驗中的問題,采用啟發式、提示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并能達到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4優化考核方式,增強考核方法科學性

成績考核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檢驗“教”與“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傳統的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試占有很大的比重,平時成績考核不夠全面,不僅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不能做到全程考核學生學習效果,以這種方式評定成績,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使社會對人才質量的判斷出現偏差。我們可以結合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對分析化學課程考核方法進行改進,首先將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由之前的20%提高到30%,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學期末的考試壓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平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增加平時成績的考核指標,平時成績由課后練習題成績、課堂討論成績、課程小論文成績、課堂筆記成績和考勤成績等幾部分組成,并且每個考核指標均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比如課后練習題成績,首先精選練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給出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分析化學課程總共布置10次課后練習題,學生課后練習題最終成績為10次課后練習題的平均成績;最后期末考試根據本課程特點,在考查學生知識點情況的前提下,增加知識應用性強的綜合題比重,以檢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后的分析化學課程考核方式可以全程、全面地檢查和督促學生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更能科學地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該考核方式受到了學生的好評。

篇9

學生通過實驗這個環節,可以提高其動手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為將來從事科研項目奠定了基礎。然而,高校中的大多數學生進行實驗的能力普遍較差,達不到探究性教學這一要求,主要因為學生們的實驗操作能力較差,不能根據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差。

1.2課程內容單一

如今的高校有機化學教學課程較單一,幾乎所有學校的學生都學習相似的內容,同一高校的學生更是學習同樣的教學書籍內容。所以,有機化學這門課程缺乏創新,選擇性較差,綜合能力差,知識的相互關聯性有待加強,不能形成一個完善的有機化學課程群。因此,有些學生無法系統地掌握有機化學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較差,從而無法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2.完善高校有有機分析化學教學的措施

2.1改善教學理念和方法

一方面,在高校有機化學教學中主要實施探究性的啟發式教學。即教學者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誘導式教育,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大量灌輸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及強迫學生背誦記憶,這會導致學生厭惡有機化學的學習,并且在實際操作中無法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能正確、有效的學習這門課程。所以,這種探究性啟發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開發學生主動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為以后更深層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而基礎。另一方面,還應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學者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即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興趣愛好等,進行適當地專業知識傳授和實驗指點,不僅是單純領略到該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的能力,走出誤區,突破盲點,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2.2注重科學素養教育

首先,在高校有機化學教學體系中應重視對新知識的更新、補充。更新是高校當今進行教學改革中十分重要、緊迫的一項任務,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現代化,不僅要求教育思想方面的更新、改革,還要求對專業技術方面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高校中有機化學教學模式中一些內容的理論性比較強或是知識比較陳舊,內容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應適當將近年相關專業知識的一些成就、創新引入有機化學教育課堂上,不僅充實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和對有機化學更深刻、形象地理解,而且使學生了解該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具體應用,提高了學生對有機化學的理解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學者應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活動。有機化學知識的呈現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環境中處處體現有機化學,如各種食品健康問題,都是進行化學處理從而危害人們的健康。所以,任課教師應根據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實例來闡述相應的原理知識,強調有機化學專業學科的重要性,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且相應進行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實踐從而處理遇到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和知識創新等。

2.3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篇10

當前農村初中實施化學新課程的成績巨大,效果顯著,但也存在著一些影響化學新課程實施的具體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農村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一、當前農村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還存在著一些與新課程不相適應的問題,成為新課程實施的“阻力”因素。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學校和社會等3個層面上。

(一)教師層面——思想認識不夠,其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理念之間存在落差

少數教師對國家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表現:一是“消極”思想,認為課程改革是政府的事,學校發展是校長的事,缺少實施新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二是“守舊”思想,這部分教師或者昔日教學成績斐然,還沉浸在過去創造的“輝煌”中,不希望改變現有的一切;或者在學校年齡大、資歷老,認為自己已經“船到碼頭車到站”,缺少進取、創新的精神。三是“畏難”思想,認為實施新課程條件不夠,困難太多,擔心實施新課程影響教學質量,缺乏面向未來和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從看課、調研中發現,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還停留在口頭上,一邊喊著要改變教學觀念,一邊卻一如既往地重復昨天的“故事”,沒有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具體表現在:

一些地方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等理念演繹為“放任自流”,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書本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一切都還給了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何在?學生活動缺乏教師恰當地點撥和指導,因而學習效率低、效果差是可想而知的。

處處“科學探究”,實際上是“泛化”探究教學,是對新課程理念倡導的“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理解不夠,重于形式而失于內涵。

生硬的、標簽式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課堂教學顯得沉悶、僵硬,失去了課堂教學應有的活力。如此等等的一些行為,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的教師對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根本的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認識不夠,沒有把新課程教學理念內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導致其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理念之間存在落差。

(二)學校層面——實驗室建設不達標,教師負擔偏重,班級人數過多

新課程的實施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教育改革工程,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建設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物質基礎。調查表明:相當部分的農村初中學校實驗室建設不達標,教師工作負擔偏重,部分班級人數過多等。

就化學實驗室建設來看,有相當部分農村初中學校的實驗教學條件目前還達不到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其表現有:第一,實驗儀器、藥品缺少。數據統計顯示:42.1%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藥品缺少或非常缺少,儀器藥品配備齊全的僅占6.8%。第二,實驗室數量配備不足。33.7%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開出率不到50%,只有41.6%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室能滿足2~4人/組實驗的要求。第三,實驗室利用效率不高。學校化學實驗室能對學生開放的僅占15.3%;有些實驗條件相對好一點的學校,實驗室利用效率也不高。我們考察的一所山區初中學校,全校十多個班級,化學和生物共用一個簡陋的實驗室,18張水泥臺面作為實驗桌,室內座椅不全,通風設備、電源等沒有安裝到實驗桌上,平時無專人管理和打掃,衛生環境也不好。

農村教師工作負擔偏重主要表現在課時多、兼職(課)多和班級學生過多等方面。問題最為突出的矛盾還是由于學校合并及人口增長而導致的班級人數過多現象。統計表明:85.7%的老師所帶班級超過國家規定50人/班的規模,更有12%的教師所任班級人數超過80人。由于班級人數過多而導致的學生管理困難、活動組織困難、教師身心疲憊、教育質量滑坡等負面影響,已成為制約新課程實施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社會層面——升學壓力大,教師待遇偏低

由于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特別是中考和高中招生只看考試分數,導致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對學生的進步看名次,對教師的工作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校的業績看升學率”的唯考試論。這種觀念又導致課堂上教師將教學目標指向中考,教學內容緊扣中考,教學方法服從中考。“教師滿堂灌,學生聽和看”的現象成為初中化學課堂上一道揮之不去的“風景”。有些農村中學的教師一邊學理念,口口聲聲“喊”課改,一邊戰題海,扎扎實實抓備考,“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素質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歷史看,傳統的“一考定乾坤”的思想影響很深,這是“應試教育”的思想基礎和歷史淵源。從現實看,是生存憂患意識在教育中的反映,這是“應試教育”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原因。從評價方式看,統一、單調的紙筆測試支持了上述現象的存在,這是素質教育評價的制度缺憾。從這次的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72.2%)教師認為“升學考試壓力太大”是影響新課程實施的最大阻力。所以,要消除“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不是教師和學校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必須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教師的生活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新課程的有效實施。調查表明: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條件的好轉,特別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統籌和管理實施了“以縣為主”的模式后,農村中學教師的生活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一費制”的實施也減少了學校辦學經費的一個重要來源,政府的補貼還不能完全滿足學校辦學所需,特別是少數地方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仍然沒有杜絕。

二、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建議

農村化學新課程的實施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撐,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也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換言之,需要人們冷靜地分析問題,勇敢地面對困難,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深入發展創造條件。

(一)采取多種途徑,提高農村初中化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實施新課程,關鍵在于有一支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過硬的師資隊伍。針對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的現狀,建議實施以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為目的的“造血工程”“活血工程”等,增強農村教師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提高農村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以“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為載體,實施“造血工程”,構建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機制。首先,要加強學科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在農村培養和建立一支有思想、有學識、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教學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

其次,要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有計劃地組織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活動,如新課程培訓、現代技術教育培訓、化學教材教法培訓等。傳授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發揮專家引領作用,促進農村學校師資水平的不斷提高。

再次,要加大對遠程教育資源運用方式的探索,改變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資源閑置的現狀,保證遠程教育資源“超市”的有效利用。轉以“城鎮教師援助農村教育行動計劃”為載體,實施“活血工程”,構建城鎮教師援助農村教育的交流機制,即: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教師資源,建立區域內骨干教師“巡回授課制”,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服務制”,城鄉優秀教師定期“對調工作制”等,縮小城鄉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的差距。同時,要在各級教研部門的組織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定期開展“聯片教研”“網絡教研”等活動,整合優質資源,實現課程信息和資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覆蓋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城鄉教師教研交流協作體。

(二)改革評價制度,建立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建立一整套測量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是促進新課程實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要充分發揮教育評價在學校課程設置、教師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要改變當前一部分地方以中考成績的好壞作為學校工作唯一評價依據的現狀,讓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

初中化學處于特別學段,復習備考是初中化學教學不可回避的任務之一。當前,統一、單調的紙筆測試根本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多元能力的發展,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將紙筆測試和實驗操作考察結合起來,作為學生化學學科素質評價的標準,是中考改革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決策部門認真考慮。

(三)加強實驗教學,努力改善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條件

就農村中學化學教學而言,努力改善化學實驗條件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第一,要使實驗室建設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建議根據義務教育九年級化學課程標準和在校學生人數,制訂初中化學實驗室建設的最低標準和規模,實驗室建設的一次性投入和使用期補充投入應有據可依,把實驗室建設經費落實到位。同時把實驗室建設水平作為學校工作考核的項目之一,以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部分農村或山區學校可以在政府統籌建設和管理的框架內,嘗試吸納社會資金,以建設“冠名實驗室”等形式,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規模極小的偏遠山區中學,還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建設小型實驗室,同時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努力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第二,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把學生素質評價及學校工作評價與學校實驗室建設結合起來,并將化學實驗操作考核納入學生發展評價體系中,其考核成績記入中考成績,這樣才能從制度上確保實驗教學落到實處。

第三,加強實驗室工作的管理與評價,提高化學教師及化學實驗員的勞保補貼,使實驗室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檢查和評估,以確保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建立有效機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翁牛特旗| 贡嘎县| 杨浦区| 武陟县| 兰州市| 河津市| 洛隆县| 万年县| 历史| 沈阳市| 湖南省| 慈溪市| 左权县| 盘山县| 合江县| 固安县| 湘西| 宣武区| 德钦县| 英超| 汪清县| 云林县| 宜章县| 南平市| 微博| 江川县| 三台县| 马边| 思南县| 宣武区| 交城县| 吴忠市| 木兰县| 安徽省| 海宁市| 澄迈县| 湾仔区| 长春市| 怀远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