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30 11:05: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智慧監管市場,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加強監管執法工作,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這是工商行政管理根本目的現實需要。治標與治本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體,治標是治本的前提和基礎,治本是治標的深化和發展,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我們必須科學統籌,把治標與治本內在地統一起來,貫穿到監管執法具體工作的各個環節。監管與執法的實踐再次表明,治標只能暫時遏制問題的發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些年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問題之所以禁而不止、查而不絕、打而不死,往往與重視治標、忽視治本有直接關系,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常有不滿的反映。因此,在注重治標的同時,應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本上。在提高執法隊伍素質方面,既要加大各種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監管執法能力和素質,又要針對監管社會主義大市場的要求創新執法理念,堅決摒棄一些簡單、粗暴、不文明的執法行為;既要使具體工商行政行為法治化、透明化、文明化,又要徹底改掉以往個別執法人員執法時的“霸氣”、“吃拿卡要”的匪氣以及拿腔拿調的“習氣”。在抓源頭方面,既要從產生問題的關鍵環節抓,把好市場準入關,又要健全各項制度和規范,堵住源頭,清除隱患,讓違法者無空子可鉆。在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方面,既要加大查處力度,又要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使違法者在受罰時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而是在既受罰又受教育過程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既要使其知法、懂法,知曉由違法產生的嚴重后果及應負的法律責任,又要使違法者在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理過程中切實感受工商部門雪中送炭的溫暖,從根本上幫助受罰者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畏具心理的陰影中擺脫出來,變“冤家”為“親家”,引導廣大經營者加強自律,守法經營,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總而言之,要通過標本兼治,真正讓合法規范的經營活動在市場中如魚得水,讓違法違規的經營活動在市場中寸步難行。
二、正確處理好重點查處大案要案與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關系
重點查處大案要案與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這兩個方面的工作,各有側重,但目標一致,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們必須把重點查處大案要案與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統一于監管執法的全過程。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時期,誘發制假售假的諸多因素依然存在,違法案件仍會出現階段性高發的趨勢。因此,要繼續保持監管執法和從嚴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強勁勢頭,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一批大案要案,依紀依法從重從快打擊違法分子。要通過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讓群眾有安全感;要通過案件查處,遏制假冒偽劣商品蔓延的勢頭,積極促進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解決。人民群眾非常贊成和支持我們工商部門重點查處大案要案,同時也迫切希望解決好他們身邊的、損害他們切身利益的合法權益問題。我們一定要站在“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政治高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群眾反映強列的難點、熱點問題,如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電信強制、就醫收費過高、食品衛生臟亂差、欺詐消費問題突出、售后服務難以保證、“三包”責任難以落實、馬路市場和流動攤點清理難、防火安全有隱患、劣質化肥農藥和裝飾裝璜材料充斥市場等問題重點加以解決。要通過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讓人民群眾感到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實際成效,從而充分調動人民群眾與工商部門攜手共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積極性,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投訴和舉報的熱情,為監管執法和大案要案查處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正確處理好監管執法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
【正文】
市場監管局禁漁期工作舉措匯報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及上級部門關于“一打三整治”工作要求,以“市場不見違禁魚”為總體目標,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整治工作,主要舉措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有序推進鋪開。由分管市長擔任余姚市“一打三整治”領導小組組長,牽頭落實各部門工作。5月8日,我局主要領導在黨委會議上布置落實“一打三整治工作”,作為目前局重點工作來抓;同時,印發《余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2021年“一打三整治”有關工作的通知》(余市監綜〔2021〕63號),局成立“一打三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統一指揮“一打三整治”市場監管執法檢查工作;5月9日,召開全局“一打三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全面推開該項工作。
一、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說
穩健性原則(或稱謹慎性原則)一直是會計信息確認和計量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
(一)國外文獻綜述
穩健性作為會計信息的基本原則確立已久,但是針對會計穩健性的系統研究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即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被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才興起的。Watts(1993)開創了對會計穩健性的系統研究,認為會計穩健性主要受契約、訴訟、稅收和政治的影響,其中契約起著主要的作用。Basu(1997)首次從實證角度對會計穩健性進行了研究和證實。Ball,Kothari和Robin(2000)發現會計穩健性普遍存在于普通法國家和成文法國家,但普通法系國家的盈余更穩健。Ball(2003)以東亞四個國家為研究樣本,發現雖然這四個國家在會計準則方面均屬于普通法系國家。但會計穩健性發面卻存在差異,這表面會計準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財務會計報告的治理,準則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經濟動機等也會顯著影響會計穩健性。Watts(2003)對之前的會計穩健性研究進行了評述,詳細論述了四個影響會計穩健性的不同因素:契約、稅收、管制、法律(政治),也對會計穩健性的三種計量方法進行了總結。Beekes等(2004)、Bushman等(2004)發現董事會的獨立性顯著影響了會計穩健性。Huijgen(2005)利用英國上市公司的數據證實了訴訟對會計穩健性的重要影響。Ball和Shivakumar(2005)發現在英國,國有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要強于私有上市公司。Bushman等(2006)拓展了其2004年的研究,發現司法體系較健全的國家具有更強的會計盈余穩健性。Lafond(2008)則發現所有權分散的上市公司具有更穩健的會計盈余特征。
國外對于會計穩健性從宏觀經濟因素和公司治理兩個角度展開了較豐富的研究,這對我國會計穩健性的研究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二)國內文獻綜述
李增泉、盧文彬(2003)在Basu(1997)的研究基礎上,利用我國1995-2000年上市公司的數據,發現我國會計盈余在整體上是穩健的。而李遠鵬、李若山(2005)卻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并非真實的穩健,而是由虧損公司的“大洗澡”行為所致。孫錚、劉鳳委、汪輝(2005),劉鳳委、汪揚(2006),陳勝藍、魏明海(2007),修宗峰(2008)主要從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了影響會計穩健性的因素。劉峰、周福源(2007)則將會計穩健性作為審計質量的變量,研究發現國際四大并不意味著高審計質量,相反,強烈的證據表明國際四大甚至比非四大更加不穩健。代冰彬、陸正飛、張然(2007)發現會計穩健性因素對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有顯著影響。朱茶芬、李志文(2008)從政府干預、內部人控制、債務軟約束三個角度入手,揭示了國有控股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制度根源。劉嫦、楊興全(2009)發現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權顯著影響了會計盈余的穩健性。
(三)研究假說的提出
由上述綜述可以看出,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從公司內部治理及穩健性本身來展開研究,還鮮有文獻系統的考察上市公司治理環境的外部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按照制度經濟學的理解,市場抑或公司的外部宏觀及微觀環境都是一種制度安排,它對于每一個內在于其中的企業都有重要的影響。如產品市場競爭,以及企業所在行業的政府管制特征。
一個身處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的企業,將時時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市場策略,稍有失誤,就將失去大片的市場份額,陷入財務困境,甚至被同類企業兼并或收購。穩健性會計信息是股東監督經理層、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產品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該行業內的企業有強烈的動機遵守穩健的會計原則,及時確認損失,以努力確保商業環境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被充分考慮到。
基于國家戰略的考慮,某些行業受到了大量的政府干預。一方面,這些行業可以從政府獲得豐富的、其他行業的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資源。這類企業有著穩定的目標市場(有的目標市場甚至直接為政府),且面臨著較小的競爭,所以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較低。基于此,處于政府管制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并沒有動機進行及時、透明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政府管制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大部分為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此類公司具有多重經營目標,往往成為政府確保民生和突出政績的重要手段。所以,政府管制行業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及會計報告過程更容易受到操縱。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提出本文的兩個研究假設:
H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產品市場競爭可以有效提升會計穩健性。具體來說,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的行業,行業內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越高。
H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管制會損害會計穩健性。具體來說,非政府管制行業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會計穩健性。
二、研究設計
(一)實證模型與變量界定
Basu(1997)利用公司盈余與股票回報之間的關系設計出會計穩健性的經驗性指標,且得到了廣泛的運用(Ball et al,2000,2003;李增泉,2003;朱茶芬、李志文,2008等)。模型如下:
NI=β0+β1*D+β2*RET+β3*D*RET+ε
NI為每股盈余,為了減少異方差影響,使用每股盈余/期末股價,期末股價為上市公司t+1年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RET為超額累積回報率,等于原始累積回報率減去市場累積回報率。原始累積回報率采用上市公司t年5月至(t+1)年4月的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月個股回報率計算,市場回報率分別采用深、滬兩市t年5月至(t+1)年4月的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月市場回報率(等權平均法)計算。D為虛擬變量,當RET≤0時取1,否則為0。β2代表盈余對好消息的反映,β3是盈余對壞消息的增量反映,可稱為穩健性指數。β3顯著大于0,說明存在會計穩健性,β3越大,穩健性越高。
在檢驗本文研究假說1時,本文對Basu模型作如下擴展:
NI=θ0+θ1*D+θ2*RET+θ3*D*RET+θ4*Competition+θ5*Competition*D+θ6*Competition*RET+θ7*Competition*D*RET+θ8*New+θ9*New*D+θ10*New*RET+θ11*New*D*RET+ε
Competition為本文產品市場競爭的刻度指標,用分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行業赫芬達爾指數①衡量,該指數越小,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強度越大,即競爭越激烈。θ6代表產品市場競爭對好消息反映的影響,θ7代表產品市場競爭對穩健性指數的影響。如果θ7顯著
在檢驗本文研究假說2時,本文對Basu模型作如下擴展:
NI=λ0+λ1*D+λ2*RET+λ3*D*RET+λ4*Regulation+λ5*Regulation*D+λ6*Regulation*RET+λ7*Regulation*D*RET+λ8*New+λ9*New*D+λ10*New*RET+λ11*New*D*RET+ε
Regulation為本文政府管制的刻畫指標。借鑒夏立軍,陳信元(2007)的研究,將“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以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界定為管制性行業,具體包括以下行業:采掘業(B);石油、化學、塑膠、塑料(C4);金屬、非金屬(C6);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D);交通運輸、倉儲業(F);信息技術業(G)。括號內的行業代碼根據中國證監會2001年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確定。當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為管制行業時,取1,否則取0。如果λ7顯著
(二)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
我國在2001年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且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在2001以后,我國會計盈余才逐步顯現出穩健性。所以本文選取2001-2009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執行了以下剔除程序:2006年的全部數據②;數據缺失的樣本;金融行業上市公司;ST公司;為了減少奇異值的影響,對所有小于1%分位數和大于99%分位數的數據進行縮尾處理。研究數據來源于深圳國泰安數據庫(CSMAR),數據整理由Excel完成,實證檢驗由統計軟件Spss15.0和Eviews5.0完成。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1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變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差\&中位數\&樣本數\&NI\&-1.05475\&0.555397\&0.019203\&0.050751\&0.019232\&9135\&D\&0\&1\&0.601314\&0.489655\&1\&9135\&RET\&-3.45459\&9.841694\&-0.0196\&0.552013\&-0.05906\&9135\&Competition\&0.01249\&0.874954\&0.071824\&0.104602\&0.039456\&9135\&Regulation\&0\&1\&0.368035\&0.482297\&0\&9135\&]
注:為了保持數據的原貌,描述性統計結果中列示的統計指標是采用未刪除2006年數據,且未通過縮尾處理的2001-2009年的數據計算的。
在表1的描述性統計中,D的中位數為1,這說明大部分企業的超額累積回報率為負;從RET的結果來看,各股票之間的超額累積回報率差異非常大,最大值達到了9.84,而最小值為-3.45;從產品市場競爭(Competition)這一變量來看,我國部分行業呈現出高度壟斷特征(最大值為0.875);最后,按照夏立軍,陳信元(2007)對政府管制行業的分類方法,處于政府管制行業的上市公司比例較高(Regulation的平均值達到了0.368)。
(二)多元回歸結果與分析
表2列示了產品市場競爭和政府管制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多元回歸結果。模型1回歸結果是對假設1的驗證;模型2回歸結果是對假設2的驗證。
表2 產品市場競爭、政府管制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多元回歸結果
[模型1回歸結果\&模型2回歸結果\&變量\&估計系數\&T值\&VIF值\&變量\&估計系數\&T值\&VIF值\&Constant\&0.024\&25.610***\&\&Constant\&0.022\&23.914***\&\&D\&-0.007\&-5.132***\&4.399\&D\&-0.005\&-3.860***\&5.000\&RET\&0.024\&8.168***\&5.926\&RET\&0.028\&10.067***\&8.067\&D*RET\&0.027\&3.259***\&6.991\&D*RET\&0.018\&1.898*\&8.018\&Competition\&0.012\&2.985***\&2.811\&Regulation\&0.004\&2.666***\&4.775\&Competition*D\&-0.003\&-0.339\&4.573\&Regulation*D\&-0.002\&-0.752\&6.885\&Competition*RET\&0.009\&1.004\&2.866\&Regulation*RET\&0.008\&2.164**\&5.031\&Competition*D*RET\&-0.109\&-3.285***\&4.223\&Regulation*D*RET\&-0.016\&-1.990**\&5.725\&New\&-0.003\&-2.797***\&4.308\&New\&-0.003\&-2.351***\&5.048\&New*D\&0.003\&1.565\&7.629\&New*D\&0.003\&1.692*\&8.308\&New*RET\&-0.022\&-6.733***\&5.717\&New*RET\&-0.023\&-6.488***\&7.353\&New*D*RET\&-0.025\&-2.785***\&8.815\&New*D*RET\&-0.019\&-1.876*\&9.864\&Adjust-R2\&0.095\&Adjust-R2\&0.094\&F值\&78.673***\&F值\&77.272***\&N\&8181\&N\&8104\&]
注:1)***、**和*分別表示在0.01、0.05和0.10水平以下統計顯著(雙尾檢驗);2)上述結果均通過了White異方差修正;3)上述結果是采用了剔除2006年數據之后的2001-2009年數據進行回歸的結果。事實上,當我們采用全部2001-2009年數據進行回歸時,模型1和模型2的回歸結果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這說明本文的結論并不受2006年數據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本文結論的穩定性;4)VIF值為方差擴大因子,用來檢測解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過線性。表2列示的VIF值均小于10,這說明研究結論沒有受到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的影響。
表2左側列示的模型1回歸結果證實了本文的假設1。Competition*D*RET的回歸系數為-0.109,T值為-3.285,在1%水平以下顯著。這表明,產品市場競爭越弱的行業,所處其中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會計穩健性。換句話說,產品市場競爭可以有效提升會計穩健性,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會計穩健性越高。由于激烈的競爭,股東和債權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要求經理層實行更穩健的會計政策。表2右側列示的模型2回歸結果證實了本文的假設2。Regulation*D*RET的回歸系數為-0.016,T值為-1.99,在5%水平以下顯著。這表明,政府管制嚴重損害了會計穩健性特征。相比非政府管制行業,政府管制行業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會計穩健性。另外,在兩個模型中,D*RET均顯著為正,這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在整體上呈現了穩健特征;New*D*RET均顯著為負,新會計準則降低了我國的會計穩健性,這與毛新述、戴德明(2009)的結論一致。
雖然產品市場競爭可以有效提升會計穩健性,但是這一功能在政府管制行業和非政府管制行業是否會呈現不同的表現?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提升作用在哪一行業中更為顯著?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見模型3:
NI=η0+η1*D+η2*RET+η3*D*RET+η4*Competition+η5*Competition*D+η6*Competition*RET+η7*Competition*D*RET+λ8*Regulation+η9*Regulation*D+η10*Regulation*RET+η11*Regulation*D*RET+η12*Regulation*Competition+η13*Regulation *Competition*D+η14*Regulation*Competition*RET+η15*Regulation*Competition*D*RET+η16*New+η17*New*D+η18*New*RET+η19*New*D*RET+ε (3)
如果模型3中的η15顯著為負,則說明相比管制行業,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提升作用在非管制行業更顯著;反之,如若η15顯著為正,則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提升作用在管制行業更顯著。我們預期η15顯著為負。表3列示了模型3的回歸結果③:
表3 不同行業管制特征下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程度的差異分析
[變量\&估計系數\&T值\&VIF值\&Constant\&0.023\&17.879***\&\&RET\&0.026\&6.510***\&4.717\&D*RET\&0.113\&5.840***\&6.204\&Competition*RET\&-0.045\&-2.192***\&9.147\&Competition*D*RET\&-0.027\&-0.406\&4.757\&Regulation 1*D*RET\&-0.009\&-0.857\&2.634\&Regulation *Competition* RET\&0.076\&3.699***\&7.092\&Regulation*Competition*D*RET\&-0.175\&-2.243**\&4.536\&New\&-0.002\&-1.143\&3.555\&New*D\&-0.005\&-3.519***\&4.786\&New*RET\&-0.021\&-5.107***\&5.261\&New*D*RET\&-0.109\&-5.986***\&8.038\&Adjust-R2\&0.087\&F值\&72.972***\&N\&8307\&]
由于模型3存在大量的交叉項,為了減輕共線性問題,借鑒孫錚、劉鳳偉和汪輝(2005)在研究債務對穩健性的影響時的方法,我們在回歸中僅保存了重要的交叉項變量。表3的回歸結果顯示,Regulation *Competition*D*RET的回歸系數為-0.175,T值為-2.243,在5%水平以下顯著。這表明產品市場競爭對非管制行業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的提升作用更為明顯。這證實了上文的猜測,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本文的假設2,政府管制損害了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D*RET仍顯著為正,New*D*RET顯著為負。VIF值均小于10,這說明回歸結果克服了多重共線性的影響。
出于穩健性考慮,我們采用上市公司的原始累積回報率替換超額累積回報率對模型重新進行了驗證,回歸結果支持本文的假設。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大樣本數據,實證分析了政府管制、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主要研究結論是:
(1)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的行業,行業內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越高;
(2)政府管制會損害會計穩健性。相比政府管制的行業,非政府管制行業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會計穩健性;
(3)無論是在政府管制行業還是在非政府管制行業,產品市場競爭都可以有效提升會計穩健性。但是,相比政府管制行業,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提升作用在非政府管制行業更為顯著。
這些結論表明,政府管制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項特殊的制度安排,對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但是產品市場競爭作為上市公司一個重要的外部治理變量,可以有效降低這一破壞程度。這些結論表明政府逐步放松對經濟的管制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有著重要影響。這些結論對我國證券市場的治理機制的完善和財務信息特征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注 釋:
① 行業分類根據中國證監會2001年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所確定的行業代碼,除制造業按二級代碼分類外,其他行業均按一級代碼分類。
② 對于2006年數據的刪除是有實證依據的。在我們對上市公司股票的原始累積回報率計算過程中發現,2006的原始股票回報率
③ 在此之前,本文將研究樣本分為政府管制和非政府管制兩類,分別檢驗了在這兩類上市公司中產品市場競爭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回歸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政府管制行業還是在非政府管制行業,產品市場競爭都可以有效提升會計穩健性。模型3是在這一結果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檢驗。限于篇幅,分樣本的檢驗結果未列示。
參考文獻:
[1]陳勝藍,魏明海.董事會獨立性、盈余穩健性與投資者保護[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96-102.
[2]陳旭東,黃登仕.會計盈余水平與會計穩健性一基于分量回歸的探索分析[J].管理科學,2006,8:52-61.
[3]黎文靖.會計信息披露政府監管的經濟后果[J].會計研究,2007,8:13-21.
[4]李遠鵬,李若山.是會計盈余穩健性,還是利潤操縱?―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5,3:1-56.
[5]劉嫦,楊興全.終極控制權和會計穩健性相關性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11:83-88.
[6]劉峰,周福源.國際四大意味著高審計質量嗎―基于會計穩健性角度的檢驗[J].會計研究,2007,3:79-94.
[7]毛新述,戴德明.會計制度改革、盈余穩健性與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2009,(12).
[8]曲曉輝,邱月華.強制性制度變遷與盈余穩健性―來自深滬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7,7:20一28.
[9]孫錚,劉鳳委,汪輝.債務、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5, 6:112-173.
[10]夏立軍,陳信元.市場化進程、國企改革策略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內生決定[J].經濟研究,2007,7:82-95.
[11]Ball, R., S.P. Kothari, and A. Robin.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0,29, 1-51.
[12] Ball,R.,Robin,A.,and J. Wu.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36(3):235-270.
[13] Ball, L Shivakumar. 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 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39:83-128.
[14]Beekes, P Pope, S Young. The link between earnings timeliness, earnings conservatism and board composition: Evidence from the UK[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4, 12(1):47-59.
對此,北京浦來德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龐劍鋒認為,智慧城市作為最具創造力的城市形態,符合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趨勢,具有國家重視、政策優惠、資金投入多、發展速度快、產業空間大等優勢,智慧城市概念在二級市場上有望得到機構資金的青睞,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其投資機會或貫穿全年。
目前浦來德資產管理公司致力于成長為國內最大、業績最好的私募基金。2010年4月18日至2013年6月28日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股市,綜合收益率75.8%,同期上證指數下跌36.8%。2013年6月29日成立第一期陽光私募—融惠5號(浦來德2號),截至2013年8月中旬,收益率為8.3%。
卓越理財:浦來德能夠取得這樣的投資成就,歸功于哪些成功的投資理念呢?
龐劍鋒:在我的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我有一句格言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我認識到自己沒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其實是我的哲學基礎的一個體現,我的哲學基礎是卡爾波普的科學哲學,主要是講“人類的知識是在不斷的批判中演進的,進而不斷批判不斷完善的過程”。與此同時,在上大學時,我的導師林毅夫也特別強調了什么是科學的方法論。把這些理論拿到今天來,這些觀念同樣適用于A股市場,要不斷批判自己的觀點,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然后不斷的修正。接下來才是最大程度上的去和市場節奏相吻合。因為我們是不可能是完全等同市場的,我們能做到的只是相對完美的跟上市場的節奏。
卓越理財:記得您去年年初您說過“智慧城市”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板塊,能說說當時您是如何判斷的嗎?
龐劍鋒:其實我的想法也不是很復雜,只是當時新上任的國家總理提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政策,當時政策一出,在市場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是很多人把政策所指認為成了房地產板塊會在政策中最先受益,所以當時以珠江實業為代表的地產股上漲了很多,還有以搞一級土地開發的大名城也漲了很多。但是我認為,市場上這種單單把城鎮化看成是簡單的造城的想法是存在偏差的。
因為強調的是新型城鎮化,要注意“新型”這兩個字,跟政府提出城市化的說法是不同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的不同,第一,政府新提出的是城鎮化,在這個概念中出現了鎮的概念,也就是把小城鎮建設也提上了發展議程中來。第二,在這個概念中也不要忽略“新型”二字,這不禁讓人發問,新型城鎮化新在哪里?即,隨著農村人口大量的聚集城市中來,這就面臨著如何管理的問題,如何讓這部分人在城市中生活、發展的更好,如何讓他們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就需要人為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鎮化過程中涉及的棚戶區改造問題,也是智慧城市中也一個不可忽視的領域。
卓越理財:那么,在智慧城市中,包含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哪些板塊將最先受益?
龐劍鋒:智慧安防已經最先受益,并在當下得到了高速發展。究其原因在于公安部多次發文部署平安城市建設,對股市相關個股帶來了一大利好。在個股方面,大華股份已經嘗到了“甜頭”,漲勢遙遙領先大盤,最近三個月累計漲幅是4.81%。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數字政通,近三個月累計漲幅是35.38%。在智慧交通方面的易華錄,近三個月累計漲幅為8.23%。對于接下來的走勢,這些股票作為創業板中的一部分,隨著創業板的主升浪已經過去,這些股票也將會出現高位盤整的過程。
卓越理財:據東方財富網統計,今年5月份以來,創業板整體估值已經向50倍PE逼近。但更為離譜的是,在這幾只股票中,他們估值遠遠高于50倍的PE。截止到8月份,易華錄的市盈高達160.82,數字政通市盈為125.00,大華股份的市盈率為64.47。面對于如此之的高市盈率,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把握住市場機會?在風險方面如何把控風險?
分析報告分八個方面展開。主要回顧總結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進一步推進科學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思路,明確了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突出重點、構建體制、強化執行等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的具體措施。
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股票發行工作進展順利。但在股票發行過程中,還存在著對發行工作重視不夠,組織不力,信息披露不充分,計算機數據處理失常,申購資金退還不及時,凍結資金利息未按規定支付等問題。個別中介機構不能勤勉盡責,甚至在承銷活動中弄虛作假。為了加強對股票發行市場的監管,切實做好股票發行工作,維護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特通知如下:
一、要加強對股票發行工作的領導
股票發行面對全國成千上萬股民,涉及面廣,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各地對股票發行工作要高度重視,要按規定成立發行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精心組織,確保股票發行工作萬無一失。在股票發行時,要建立正常的聯系制度,將發行中的情況及時向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報告。
二、要切實做好企業申報材料的初審工作
二、用和諧理念提升執法水平。剛才,董局長都分析了我們現在的執法任務非常重,這里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的執法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這么說,沒有我們執法隊員的辛苦和努力奉獻,甚至是委曲,就不可能有現在整個濰坊市城鎮化這個進度,就沒有現在從縣城一直到中心城區這樣整潔有序的環境,所以大家付出的勞動,市委、市政府非常理解,也非常感激。董局長剛才分析了城管的執法和別的部門執法不一樣,公安執法主要是抓壞人的,法院執法就是裁判,檢察院執法就是對付經濟犯罪和職務犯罪,而城管執法面對的是廣大的群眾。可以這么說,這些群眾不管守不守法,幾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我們的敵人,都不是我們的對象,都是我們可充分依靠的對象。尤其是現在的一些執法對象,包括擺小攤的,包括各個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弱勢群體,所以說,城管執法這種執法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用和諧的理念、和諧的精神、和諧的方式來正確處理執法與執法對象之間的關系,董局長剛才也作了充分闡述。在這個問題上,我想我們根本的還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人為本,有兩個含義或者有三個含義,中央在十七大上講了三句話,叫作:“一切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人民共享”,這是以人為本最權威的解釋。具體到城管執法系統來說,以人為本有兩條,一是完成好執法任務,保持城市優美的環境和有序的管理,靠誰呢?靠的就是廣大城管執法人員。對待執法人員,一方面,要針對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提高水平;也要關心他們、同情他們、理解他們、支持他們,這兩個方面都要搞好。當前我們的整個執法水平不低,剛才董局長也說了去年年底評議,也都看出來,評議的名次也大大地提高了。另一方面,執法隊伍的素質,還要進一步提高,這是以人為本的含義。二是以人為本就是要把為老百姓服務的理念深深地貫徹到我們的執法過程中,否則,就很難從根本上把依法執法、文明執法、科學執法落實到底。在執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執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好我們執法為了誰的根本問題,以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只有這樣,我們的執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執法、科學執法、文明執法。要學習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用和諧的方式來協調各方面關系,在執法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深化認識、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機關作風長效機制的建設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強調:“構建和諧社會,關鍵在黨”、“要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這對我們深入推進機關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是促進機關作風建設經常化制度化、不斷鞏固深化作風建設活動成果的有力抓手,是確保各項服務舉措有效落實、不斷提升機關服務效能的重要保障。我們要緊緊圍繞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大局,突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素質提升、機關運行等重點,認真總結機關作風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證。
1、要以“兩個年”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完善推動發展的機制。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認真梳理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完善服務制度和機制。要著力優化發展環境,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切實規范涉企收費,嚴格執行涉企收費項目有關規定和標準,減輕企業負擔;加強中介和社團管理,提升中介組織的服務水平。要不斷強化企業服務,深入分析涉企科級崗位群眾評議意見,完善服務舉措,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要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完善“雙百”項目直報、重點項目全程跟蹤辦理、項目辦結限期等制度,推進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善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健全項目建設“6 X”部門協調等制度,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善重大外資項目進度通報、跟蹤服務等制度,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圍繞新農村實驗示范區建設,抓緊建立百項重點項目推進、資金投入、農民培訓、結對共建等機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發展,提升農民素質。圍繞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建立健全宣傳教育機制,嚴格落實工作責任機制,推進“平安湖州”創建深入開展,不斷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2、要以解決群眾利益問題為重點,不斷深化完善服務群眾的機制。要堅持群眾滿意標準,著力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機制,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要不斷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完善調查研究和領導下訪、聯系困難群眾等制度,及時掌握民情民意;實行黨代表、人大代表聯系選區群眾制度,及時聽取群眾意見。完善投訴機制,發揮市長熱線、行風熱線等作用,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完善工作“三見面、六制度”,搭建多形式的溝通平臺。完善評議制度,繼續開展中層崗位群眾評議等活動,積極探索機關干部群眾評議新路子。要切實維護群眾合法利益,健全利益協調機制,深入實施“456”民生工程,切實解決群眾就業、就學、就醫等困難。健全利益發展機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為民辦實事項目制度,真正讓群眾受益。健全權益保障機制,著力解決土地征用、城市拆遷、環境污染、安全生產、企業改組改制中的問題,切實保障群眾利益。要著力幫扶困難群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解決低收入階層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建立最低工資標準制度,使困難群眾分享發展和改革的成果。完善“雙千萬結對幫扶”制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完善慈善救濟制度,構建救助體系,重點解決重度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和一戶多殘的殘疾人生產生活基本保障問題。
3、要以“三創”活動為抓手,不斷深化完善素質提升的機制。要緊密結合“三創”活動開展,建立健全干部素質提升機制,提高機關服務水平。要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完善學習制度,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機關學習日和干部在職培訓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全面實行“述學、評學、考學”。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學習陣地、建設師資隊伍。要著力強化成長成才措施,深入實施“黨員人才”工程,定期篩選一批黨員干部,落實針對性培養措施。深化完善干部培養機制,通過上掛、下派、交流、輪崗等手段,加大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力度。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用先進典型激勵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全面落實先進性承諾制度,把黨員踐諾情況作為評比先進及公務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全面落實在職黨員社區報到制度,組織黨員定崗定職,實行黨員社區表現記實,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全面落實公務員績效考核制度,激勵引導機關干部精通業務、立足崗位、敬業奉獻,
創造一流業績。4、要以提高工作效能為目標,不斷深化完善機關運行的機制。要按照“三個轉變”、“四個服務”、“五個突破”總體要求,進一步強化管理、規范運行、提高效能。要規范行政行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理清部門職能;組織開展市級部門審批權限下放問題調研,合理劃分市、區事權。堅持依法行政,消除部門權力利益化傾向,切實防止損害基層和群眾利益的行為發生。完善公共服務機制,健全公共財政制度,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提高公共服務質量。要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務機制,實行企業項目審批一審一核制和備案制,推行并聯審批和全程制,精簡辦事手續,縮短審批時限;完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告知承諾制、AB崗工作制和限時辦結制等制度,推行導辦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制度。完善管理機制,健全會議、經費、辦文、車輛等制度,嚴格執行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制度,切實落實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要強化監督舉措,加強效能投訴監察中心建設,提高督辦水平。充實監督隊伍,發揮專職督查人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等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各項督查活動。建立效能監測點,實行效能指數、一事一評等制度,設立市長接聽日、局長接聽日,切實強化效能監督。
二、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充分發揮機關效能監測點的作用
建立機關效能監測點,既是進一步拓展群眾監督投訴渠道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視、精心實施,切實發揮好機關效能監測點的重要作用。
1、要充分發揮效能監測點在機關作風建設中的信息收集作用。市級效能建設監測點首批設立40個,分別設在基層鄉鎮、重點企業、城市社區、新聞媒體、部門辦事窗口等單位,既在總體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又在個體性質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初步形成對機關作風建設進行監測的工作網絡。要通過這些效能監測點,把作風建設的觸角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深入到基層、企業和群眾,及時掌握作風建設的真實情況,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推動各部門單位更好地糾正問題、改進工作、強化服務,真正使監測點成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晴雨表”的作用。
2、要充分發揮效能監測點在機關作風建設中的監督推動作用。效能監測點一條很重要的職責,就是受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和建議,重點反映機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在工作作風、依法行政、辦事效率、服務態度、資源節約、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各監測點反饋的意見建議,各部門單位一定要切實重視,對投訴問題要落實專人負責,限期辦結,限期整改,真正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市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要加強對各監測點工作的指導,對監測點反映的情況和問題,要本著“查清事實、分清責任、解決問題、規范行為”的原則,認真受理,妥善處置,真正把監測點的監督作用發揮好。
3、要充分發揮效能監測點在機關作風建設中的跟蹤問效作用。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貴在堅持、重在實效。確保各項整改措施和長效機制真正堅持好、落實好,跟蹤問效是一個重要環節。效能監測點作為市級機關效能建設新的監督和溝通渠道,在加強跟蹤問效上具有重要作用。要經常深入基層、企業和群眾,了解他們對開展作風建設的看法和想法,了解他們對改進機關服務的呼聲和愿望,了解作風建設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和實際效果;要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部門作風建設工作動態,掌握部門整改落實和長效機制建設情況,督促和幫助部門深入查找問題、完善服務舉措;要定期梳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積極為深入推進機關作風建設獻計獻策。
4、要充分發揮效能監測點在機關作風建設中的示范引導作用。建立效能監測點是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嘗試。效能監測點建設得好、作用發揮得好,可以為建立健全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積累經驗,為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提供有益借鑒,也可以為推進各方面工作創新注入活力。要加強對監測點工作的宣傳,教育引導機關干部自覺接受監督、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監督;要不斷完善監測點的工作運行機制,加強對監測點軟、硬件設施的維護和管理;要及時總結和推廣監測點工作的新鮮經驗,不斷擴大監測點范圍,全面提升監測點建設水平。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不斷增強機關作風建設的實效
時至年底,各項任務都十分繁重。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1、要集中精力,加大力度。越是臨近年關歲末,越是工作收尾階段,就越要集中精力、善始善終地抓好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按照年初部署,在思想上更重視、領導上更有力、工作上更深入,特別是要精心組織好市級機關綜合考核評議、重點涉企科級崗位群眾評議等工作。要加強調研,及早思考和謀劃明年工作思路,力求早準備、早安排、早啟動,掌握工作主動權。
2、要突破難點,整體推進。要繼續按照“四服務”要求,以推進“兩個年”活動為載體,著力解決好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點問題,解決好三級換屆領導干部思想作風中的突出問題,解決好項目推進中的關鍵問題,解決好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努力在這幾方面難點問題上有所突破、取得成效。通過突破難點、創造亮點、創新特色,帶動整個機關作風建設的深入推進。
中圖分類號:TK02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液控蝶閥是高揚程、長管路揚水泵站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斷流設備,它具有操作時間和關閉角度可調節性,能有效避免事故停機時的水錘影響,保證管路安全運行。但是在運行中,由于控制系統復雜,出現故障的機率也比較高,如油泵建立不起壓力,液壓系統保壓性能差,密封易損壞泄漏嚴重等問題。往往影響機組的安全運行。
二、液壓元件功能分析。
液壓傳動是以油液作為工作介質,通過能量轉換來實現執行機構所要求的運動。油泵將電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壓力能,然后通過油缸將液體的壓力能再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負載運動。下面對其主要元件功能進行說明:
1、溢流閥,它在這里屬于調壓回路,液壓泵的最大工作壓力由溢流閥調定,通過該閥溢去多余的油液,穩定壓力在調節值上,外負載小于一定量值時,溢流閥則無油通過。
2、蓄能器,蓄能器是液壓系統的輔助元件,它內部充有氮氣,工作時有三種狀態,即充氣、儲存、釋放。它在工作循環的某一階段,可把液壓泵輸出的壓力油,部分或全部通過壓縮內部的氮氣蓄存在蓄能器里,而在工作循環的另一階段,蓄能器釋放出這些蓄能液體供液壓執行機構使用。在圖中設置了兩只容積相同的蓄能器,充氮氣壓力在8-9Mpa范圍內,蓄能器的工作壓力由壓力控制器控制,系統壓力到下限值14.5Mpa時啟動油泵補壓,到上限值17Mpa時停止油泵。另外要求在系統調試結束后,而且系統油壓達到17Mpa后,應關掉載止閥,讓其中一臺蓄能器備用。
3、節流閥,它屬于流量控制閥中的一種形式。在液壓系統中,改變執行元件速度的方法之一是改變供給執行元件的流量,而改變流量可以采用節流的方法。所謂節流就是借助小通流面積或增大液流通道的長度來造成明顯的液壓阻力。
4、電磁閥,也稱為換向閥,它是利用閥芯和閥體間相對位置的不同來變換不同管路間的通斷關系。以控制工作介質的流通,它連接油口的數量,可分為二通、三通、四通及多通,按閥芯可以變換的位置又分為二位、三位及多位的,按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手動、電動、液動和電液動等。在這里是利用電磁鐵推動閥芯移動來控制油液方向的。在開閥過程中,電磁閥上的電磁鐵同時得電,壓力油經電磁閥進入油缸無桿腔,推動活塞桿伸出,帶動蝶板開啟,有桿腔回油經電磁閥,節流閥流回油箱。
5、油缸,它是液壓傳動系統中的執行元件。它是將油液的壓力能轉變為直線往復運動的機械能量轉換裝置。在工作過程中,為了減少開啟、關閉時的撞擊力,必須在液壓缸上或回路中,設置緩沖裝置,如節流閥和快、慢關調速閥。液壓缸的緩沖一般都是利用對油液的節流作用來實現,以平衡慣性力,達到緩沖目的。
6、快、慢關調速閥,也屬于流量控制閥的一種形式,在閥門開啟時,壓力油經快、慢關調速閥中的單向閥進入油缸無桿腔,推動活塞桿伸出,帶動蝶板開啟。在關閥中,油缸在二位二通閥的操作下,通過兩個并接的調速閥實現兩種慢速運動的切換,油缸速度由大變小,在這時的切換中不會產生很大的沖力。通過對快、慢關調速閥的調整,可達到我們要求的快、慢關參數。
7、油泵,它是一定量液壓泵,并帶有轉動方向,也可以說它是液壓系統的心臟,它為液壓系統提供一定量的壓力油。在這里油泵向系統供油至上限值為止。系統以蓄能器作為壓力油源,油泵僅用于補充蓄能器所損失的壓力油。
8、過濾器,據了解,液壓系統的故障有70%是由于油液不清潔所造成的。這說明液壓油清潔度的重要性。
三、常見故障分析
1、油泵建立不起壓力
(1)吸油管路上路由器堵塞,阻力太大。
(2)溢流閥未調整好。
(3)油箱油面太低。
(4)油泵配流盤損壞。
2、液壓系統保壓性能差
(1)截止閥沒關好。
(2)液壓元件中混有污物。
(3)液壓元件密封處損壞。
(4)系統油道各接口處漏油。
3、不能實現快慢速度調節
(1)油缸尾部調速閥沒有調整好。
(2)油缸尾部單向閥反向不起密閉作用。
四、日常使用與維護
1、液壓油:液壓油的質量對液壓系統的工作影響很大。其中油的粘度是它的主要指標,粘度過大則流動時內磨擦大,能量損耗大,還有雜質要少,包括氣體雜質,機械雜質,酸堿含量等,以免在工作中磨損或腐蝕零件,最后是它的化學性能要穩定,長期使用不變質。
(1)對泵站的液壓站,要定期檢查,發現油變質和污染情況,應立即處理,并徹底清洗油箱,加油桶要清潔干凈,新油或經過濾的油,在加入時應經20um的精過濾。
(2)定期清洗濾油器,并檢查是否完好,對損壞(破損或堵死)的濾油器應更換。
(3)使用時,應經常觀察油面高度,壓力表的壓力以及蓄能器的氮氣壓力。
2、泄漏:泵站液壓站主要的缺點是漏油。那么什么叫泄漏,液壓元件的零件之間常有相對運動,這樣在這些零件之間就必須有一定的配合間隙。液壓油從壓力較高處經過配合間隙流到壓力較低的地方或大氣中,這就是泄漏。它包括內泄漏和外泄漏。前者在設備內部不易看出來,只是要通過建立壓力的時間長短和每次建立壓力的時間間隔相比較來判斷。據了解廠家在調試中,液壓站的保壓性能在24小時以上,甚至更長,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有很多臺液壓站建壓時間長,且補壓頻繁。
(1)在拆卸檢修時,應注意場地清潔,零部件不能直接置于地面。
(2)清洗液壓站,液壓缸零件時,應在干凈的柴油或煤油中進行,不得用棉紗擦試。
(3)裝配時,應更換全部密封件,注意不能錯裝或漏裝密封件,并確保密封件質量。
(4)截止閥在使用時,避免用力過大,以防閥口損壞,出現內泄。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100-02
心血管急癥在急診急救中較為常見,若患者為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在短時間內癱瘓或死亡[1]。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癥包括高血液危象、心源性猝死、心房纖顫、心肌梗死、心絞痛等,急診急救過程中需要依具體情況選擇救治措施,進而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證[2]。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92例心血管急癥患者,包括61例女、31例男;患者年齡范圍27~87歲,平均年齡為(59.3±15.3)歲;包括42例心絞痛、18例高血壓危象、14例心房纖顫、10心源性猝死、8例心肌梗死;醫務人員接聽電話并開展現場急救后送至醫院70例,住院時突發心血管急癥11例,患者家屬護送至醫院11例。
1.2方法 依據《心血管急診診斷治療學》中診斷標準開展急診急救,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平臥位或半臥位,進行心電圖監測、持續吸氧、心率血壓測量、構建靜脈通道,患者穩定后對原發病進行檢查和治療。不同心血管急癥急診判斷標準和急救措施包括。
1.2.1心絞痛 急診判斷標準:患者存在面色蒼白、心悸、出冷汗、惡心嘔吐、胸中部或上部劇痛、恐懼感、壓榨性悶脹感等臨床癥狀。急救措施包括:①引導患者就地平臥休息,停止進行其他活動。②為其進行持續、快速吸氧,患者若存在劇痛可應用50~100毫克鹽酸哌替啶止痛。③給予0.3~0.6毫克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或5~10毫克硝酸異山梨醇。④含服用10~15粒速效救心丸。⑤口服5毫克地西伴。
1.2.2高血壓危像 急診判斷標準:患者具有收縮壓/舒張壓大于等于200/128mmHg、失語、短暫性偏癱、出血、視盤水腫等臨床癥狀。急救措施:①引導患者就地半臥休息。②口服硝苯地平,劑量為5~10毫克,5~10分鐘一次。③給予患者硝普鈉靜脈滴注,在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5~50毫克硝普鈉。
1.2.3心房纖顫 急診判斷標準:患者心房激動頻率在300~600次/分鐘之間,心率較快且不規則,心房有效收縮功能喪失。急救措施:進行維拉帕米靜脈注射,在20毫升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5~10毫克維拉帕米,注射時間為5~10分鐘;或進行胺碘酮靜脈注射,在20毫升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50~250毫克胺碘酮。
1.2.4心源性猝死 急診判斷標準:患者停止呼吸、心搏,喪失知覺,無大動脈搏動和心音,無血壓。急救措施:①立即為患者就地開展心肺腦復蘇術。②使患者保持仰臥位,并將口腔分泌物和異物清除。③為患者開通氣道進行人工呼吸,并在早期進行胸前叩擊、胸外心臟按壓、電擊除顫。④進行腎上腺素靜脈注射,劑量為1毫克,每隔3~5分鐘給藥1次,逐漸將劑量增加到5毫克。⑤治療無效再次開展電擊―給藥―按壓,每兩分鐘循環1次。
1.2.5心肌梗死 診斷判斷標準:患者存在持續性壓榨性疼痛,并向上腹、頸部、上肢放射,存在呼吸困難、心律不齊、休克、面色蒼白、出冷汗、焦躁不安等。急救措施:①引導患者就地平臥,避免搬動。②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將亞硝酸異戊酯研碎并經鼻吸入,或給予硫酸嗎啡靜脈注射,劑量為2~5毫克,每隔15分鐘重復1次。③給予吸氧。④發生休克給予心肺腦復蘇術。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調查數據采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進行整合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的對比運用χ2檢驗,運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時以P
2結果
92例患者中88例患者好轉,比例為95.7%;3例患者無效,比例為3.3%;1例患者死亡,比例為1.1%。具體如表1。42例心絞痛患者中經急診救治后心肌耗氧量快速降低41例,未有血流動力學惡化現象出現。18例高血壓危象患者救治后血壓下降(128±18)/(81±21)mmHg。14例心房纖顫患者經救治后心率下降為(118±28)次/分鐘。10心源性猝死患者中1例患者因距離醫院較遠,未能接受有效治療,最終死亡。
3討論
心血管急癥具有發病急、致死率高的特點,所以在患者入院后開展有效的救治具有重要意義[3]。臨床中心血管急癥救治應當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應當指導現場人員有效開展力所能及救護,另一方面應當迅速到現場開展急救[4]。本研究中,92例患者中88例患者好轉,比例為95.7%;3例患者無效,比例為3.3%;1例患者死亡,比例為1.1%。死亡患者因距離醫院較遠,未得到有效救治的死亡。當前臨床中應用于心血管急癥治療藥物主要是β受體阻斷劑,其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的特點,國外研究該藥物治療有效率高達100%,但實際中應當依據具體情況選擇藥物,保證藥物治療的針對性、有效性[5]。
參考文獻:
[1]孫藝昭.常見心血管急癥的急診急救措施及治療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5):95-96,101.
[2]劉培忠,李朝陽,張慶光等.常見心血管急癥的急診急救措施及治療體會[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z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