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高中語文的重點知識模板(10篇)

時間:2023-09-28 10:04: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語文的重點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中語文的重點知識

篇1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其豐富的內涵決定了語文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模式,都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增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性教學模式在職業中學語文教學中之所以得到應用,且應用效果良好,主要是其摒棄了傳統語文教學的缺陷,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為主要目標,注重對學生心理的認識和分析,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中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探究性教學模式。

一、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概念

探究性教學模式就是一種以探究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形式,一般來說它包含了探討和研究兩個方面,通過對學術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并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它不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只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技能和方法的學習,探究性教學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選擇、理解及應用,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我國當今的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已然成為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模式,能挖掘出學生的潛質,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在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創新精神。探究性教學模式提倡平等、民主、開放、激勵的教學手段,倡導教師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學習,多采用鼓勵政策,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信心,幫助學生勇于嘗試各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教導學生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善于發現問題,并通過辯證的方法來對問題進行研究和解讀,掌握知識的奧妙,探究性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實行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

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過于死板,語文課堂枯燥無味,教師們只注重對詞意句意的解釋,并沒有將其結合生活實際來對學生進行解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為應付考試。教師安排的背誦任務,學生大多在不理解文意的情況下進行機械記憶,使得課堂氣氛十分沉悶。探究性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最終目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力、實踐能力當作主要目標,轉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對中學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為順應時展的需求,這種忽視學生學習中學語文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徹底的改革,探究性教學模式在興起和應用,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中學語文的欲望,激發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種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必將使得中學有語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探究性教學模式。

三、探究性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是以創設問題情景為探究前提的。教師要重視對課文導讀內容的解讀,讓學生了解本組課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要表達的主題,明確教材訓練內容在整個中學語文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針對性的學習。通過幽默風趣的解讀體現出教材的新穎性,并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景,在學生學習遇到困惑和疑難問題時,教師不能只注重對答案的公布,要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激發學生解題的熱情,讓其學會自主解題。教師要想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和學習能力傳授給學生,首先必須學會自主探究,這樣才能有效的和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扎實的語言和生動的實踐活動,讓中學語文中的“言”和“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掌握了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才能將探究性教學模式更好的運用到中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要明確合作探究、相互雙贏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學語文的過程中學會發揮團隊優勢,互幫互助,多進行學習方法、思維形式、表達方式、認知風格等的交流,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了解和掌握,對于學生進行教學和學習溝通,根據其學習能力幫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學會自主歸納、概括和掌握中學語文學習的知識要點,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充實感和愉,同時,也能有效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回歸整合的能力,讓其自主學習,對課文內容、線索、自身感悟都融匯到一起,實現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和情感價值觀的高度統一。教師在對中學語文閱讀進行解讀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的基本內容,還要帶領他們對知識進行剖析,讓其學會對知識進行活化和舉一反三。提高他們對聽、說、讀、寫及理解能力的培養,使得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累語文知識,開拓學習的思維。

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除了引導學生對語言的自主學習外,還要構建相應的知識平臺,對課文內容進行延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探

討和研究,并對學習主動性較強的學生給予肯定。教師還要將學生的學習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去圖書館、閱覽室和社會生活中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發揚中學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使得語文教學更具魅力。探究性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建立科學的教學機制,培養學生學習中學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使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把對中學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探究當成一種習慣和樂趣。作為老師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成績,必須注重對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張揚學生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篇2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10(a)-0122-01

今年,我帶的是高三理科語文,剛開始復習時學生信心百倍,氣氛活躍,課堂上狀態很好,但是期中考試后,學生的熱情下降,加上普遍的一種心理,認為語文是可學也可不學一門學科,導致了課堂效率下降,成績也在不斷下滑,通過分析,我發現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基礎知識的落實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現將這些問題簡單總結反思如下:

1 學生說了不等于做了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主要采取的是提問個別學生,大部分學生口頭展示的方式。當學生能夠口頭表達出來時,我就以為他們掌握了,但是通過16班的白東東同學的試卷我發現,他在課堂上的口頭表達很不錯,但是卷子中所組織的語言并不是很好,比如在上詩歌鑒賞時,分析《賦得自君之出矣》,我問道詩歌中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該同學口頭展示的是思念丈夫的女子,日益憔悴。”在我的引導下,他進一步說出了運用比擬的手法“如滿月”。別的同學將他沒有分析出的作者的情感補充了出來。也就是說,對這道題的分析在課堂上已經全部由師生共同完成了,學生只需要將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對此句的高質量的分析。但在我檢查總復習時發現,大多數學生答題不規范,根本沒有把題目做完整,由此可見,說不等于做。學生能說出來,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不代表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也就需要我在檢查時,不僅要在學生的復習書上標出問題所在,同時也要做出詳細的記錄,在課后還要再個別落實。以前,我只是在課堂上泛泛的作出要求,或是在批改時標注出來。但是,最終沒有檢查學生課后的改正情況。這是我落實中一個沒有做到位的地方。從12周開始,我開始檢查學生課后的改正情況,發現學生整體做題的情況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高考更多注重的時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也要兼顧學生書面表達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些板書以及動手完成題目,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養成動手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在課堂上的每個環節完成之后,都要要求學生動手完善題目要求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動手的時間,逐漸養成動手書寫的好習慣。

2 老師不能想當然

我以為學生記住的知識,學生不一定記住了。比如:復習完《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之后,我利用早讀時間對名句默寫進行了檢查。本以為學生的情況會比較好,因為我在每節課堂上給學生時間識記。但是被我叫上黑板的兩位只寫出來了幾句,其他學生寫的結果也不盡人意。最讓我意外的是考試中,考出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和“故木受繩則直”等非常熟悉的句子,還有學生出現錯誤。兩個班的情況均是如此,這讓我頗感意外。學生對基礎根本沒有進行落實,只是我想當然的以為讓學生去記了,學生就記住了,其實,他們并沒有記住。于是,我在早讀課上督促他們記憶,之后,再進行重復的默寫。由此,我得出:讓學生去完成的東西一定要有相應的檢查措施,不能憑自己的臆想判斷學生的掌握情況,一定要去檢查一下,看他們到底會不會,可以聽寫,點名背誦等。有檢查,他們就會有一個學習和記憶的標準。在不斷的督促和檢查中,也讓他們把知識記得更牢了。

有了這次的教訓,我每周都會對學生的名句默寫進行檢查,讓學生不斷積累,備戰高考。

新課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我想,實質就是要求教師與學生多交流,老師多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尤其是在學生的知識掌握方面,要通過與學生交流才能夠了解得全面。我認為交流的方式應該也可以多種多樣的,比如與學生課下交流,課堂上的互動,以及對知識點的檢查聽寫等。在知識掌握方面,千萬不能以自己的所想為標準,而要以自己的所見為標準,多關注學生,而不是自己想當然。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與學生互動,多了解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想當然”,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制定自己的教學方案。

3 要充分讓學生學到東西

篇3

通過學校組織教師下企業活動,筆者深入一線調查發現,語文能力對于一個企業的技術工人來說,首先是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善于溝通;其次為寫作能力,能寫常見的應用文(如單據、便條、計劃、總結等)。在企業中,那些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并能熟練處理工作中的應用文體的學生,往往會得到企業的提拔重用。所以,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以新版《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為指導,結合學校專業實際,堅持“夠用”“實用”原則篩選教學內容。

1.夠用原則

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根本性問題:課程太多,課時過少、教學內容過難,學生學不了、學不會。正因為聽不懂、學不會,課堂教學中消極的學習行為隨處可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聽不懂、學不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學生基礎普遍薄弱,無法接受一般難度以上的課程教學;教師習慣于從教材出發進行知識的傳授;最根本的還是課程內容過全,學科化的課程結構帶來的“內容冗余”。

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應堅持夠用原則。要把過多的教學內容去掉一些,把過難的內容刪掉,這實際上就是“過濾”。教學與生活、工作實際聯系起來,這實際上是教學內容的“還原”。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本身就來自于生活與生產的實踐,“還原”就回歸到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當然學生更希望教學中多一些“做”的內容,在他們看來“做”比“聽”容易懂,而且“做”與原有的學習基礎相關性不大,所以中職語文教學應增大實踐教學的比例,這些反映的都是學生對課堂教學“學得會”的內在需求。

2.實用原則

職中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對專業課程卻比較重視,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去發現學科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對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

(1)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生畢業后將直接融入社會,其口頭表達能力是左右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說比寫更重要、更難,語言表達的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將口頭表達課演變為“演講與口才”課進行教學,著重強化演講思路、演講語言、演講藝術、演講氣質及演講效果的學習和訓練,讓原本枯燥的語文課成為一股活水。

(2)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

應用文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聯系工作、商洽業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寫應用文是中職生必備的素質。加強應用文教學,是滿足學生實際應用需要的重要途徑。然而現行的不少中職語文教材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附文”來對待,沒有突出中職語文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應進行各類應用文的教學,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二、教學方法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把傳統教學中的重“分析”改為重“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已是人們共知的古訓,“讀”不好是語文教學的先天不足。要研究“讀”的技巧,如思考性讀、研討性讀、品位性讀。特別要注重“情感性誦讀”、教師范讀。以讀為重要的學習手段,充分表現課文的內容與情感,進而產生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此基礎上的課文分析則是水到渠成的。堅決廢止煩瑣的、隨意性的、淺層次的課文分析。

把傳統教學中的回答問題改為研討問題,這是實現語文課研討性學習的關鍵因素。回答問題是簡單的、直白的一問一答,書中或有現成答案,或無須動腦思考。而研討問題則是復雜和深層次的,透過文字的表象,挖掘課文內容的內在聯系。研討問題的關鍵是教師要設計出具有思考性和可研討性的問題,或是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課文進行點評。研討問題能培養學生認真讀書,深入思考,完整地表達,是一種潛能性的培養。

篇4

二、好萊塢電影植入式廣告的分類

(一)置景道具式植入

置景道具植入是最古老的電影廣告的植入方式。在《007》系列電影中,詹姆斯.邦德駕駛的一輛輛豪華車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讓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在《黃金眼》中,皮爾斯-布魯斯南作為了新邦德的代表,在電影中用上了德國的寶馬,并跟主角出現感情的連線。寶馬的情感訴說不僅在連續的《007》電影中得到了加強,也使寶馬汽車公司產生了12億美元的溢價。這種類型的植入,一方面滿足了電影本身情節的需要,另一方面符合了時代潮流,不會給觀眾一種矛盾感和沖突感,這也是符合了大眾文化當中的時代性。

(二)對白式植入

在《時尚女魔頭》中,梅麗爾?斯特里普告訴安妮海瑟薇:“我要10-15條Calvin Klein的裙子,去‘59號餐廳’確定明天8點的座位。”安妮海瑟薇的同事艾米麗說:“馬琳達要你去愛馬仕拿她定的25條圍巾。”“馬琳達回來時要喝熱的星巴克咖啡。”時尚總監Nigel在替安妮海瑟薇改變形象時說:“你需要香奈兒,非常需要香奈兒。”之后,脫胎換骨的安妮海瑟薇對著驚訝萬分的艾米麗說:“是的,我穿的是香奈兒的靴子。”對白式的植入廣告迎合的是美國獨特的說話方式。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包括的一個大部分就是他們說話的自由、隨意、表情微動。而對白式的植入廣告正好貼合了這一點。

(三)情節式植入

情節式植入廣告能靈活地將產品的特性和訴求點融入到整個劇情中,使某品牌商品成為情節開展的主線,成為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的有機組成部分,達到“廣告不象廣告”的最佳境界。在電影《變形金剛》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主人公被變形金剛盯上引來一堆麻煩,原因是主人公在易趣開了一個店販賣他的一副眼鏡,他不知道這副眼鏡鏡片上印有一串密碼。像這樣的情節植入能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把品牌融入劇情就等于和電影融為一體了。

(四)場景式植入

看過《史密斯行動》的人都知道,片中主角之一女殺手朱莉配備的是當前全球相當頂級的堅固型筆記本松下TOUGHBOOK CF-29。在影片中,這款筆記本成為了朱莉在野外行動時的得力助手。不管是在野外的狂奔,還是在爆炸中生存,松下CF-29都表現出了抗震、防摔的特性。這種植入廣告的方式不僅體現了產品的特性和性能,同時還在影片中毫無違和感。

(五)拍攝地植入

《偷天陷阱》使馬來西亞的雙子塔成為馬來西亞的象征;而隨著《哈利波特》的熱映,近蘇格蘭愛丁堡的Alnwick古堡和倫敦的國王十字火車站成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哈迷”們的旅游目的地;當魔幻巨片《指環王3》一舉捧走11座奧斯卡小金人之后,作為影片主要取景地的新西蘭小鎮馬塔馬塔-皮亞科,立刻受到世人的矚目,這同時帶動了整個新西蘭的旅游產業。旅游文化在大眾文化中能夠得以體現,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拍攝地植入廣告,這是一種迎合大眾口味的方式。

三、好萊塢電影植入式廣告與大眾文化的關系

(一)好萊塢電影植入式廣告與大眾文化的契合性

篇5

一、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的現狀

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試行)》,高職學生的英語聽力應該“能聽懂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中使用的結構簡單、發音清楚、語速較慢的英語對話和不太復雜的陳述,理解基本正確”。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的都是“啞巴英語”,他們重視語法、閱讀和寫作,忽視聽力和口語;高職英語聽說教學長期以來一直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放聽力材料,學生聽材料,然后完成練習,教師核對正確答案。學生往往覺得英語聽說學習很枯燥,同時由于高職學生本來英語聽說水平就不是很好,聽力材料稍難點,學生就會覺得很困難,久而久之,學生會完全喪失對英語的興趣,放棄提高聽力的信心;再加上英語聽力的課時有限,而且我國目前還沒有相應的輔助聽說教學的英語電影視聽說教材。英語教師們處于自發,嘗試的階段。由于工作量大,加之英語教師普遍教學任務繁重,所以很多時候變成單純的影視欣賞課;雖然目前高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室,但由于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增多,多媒體教室的發展趕不上學生人數的增長。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英語電影在聽說教學中的運用。針對他們所表現出的這些問題,英文電影教學可以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這是因為電影所使用的語言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十分廣泛的,可以在各個方面促進高職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聽說方面的能力。

二、英語電影運用于聽說教學的優勢

1.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美國學者Krashen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的“語言習得”理論指出人們掌握某一種語言所通過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習得(acquisition),另一種是學習(learning)。“學習”是指有意識的研究,以理智的方式理解語言(一般指母語方以外的第二語言)的過程;而“習得”通常是在大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下,通過語言的自然交際獲得的,類似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Krashen 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的結果。聲畫同步的視聽藝術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真實”的藝術時空,教師利用與現實生活相仿的環境進行教學,能把學生帶入一個“英語思維”的理想氛圍。語言情境的直觀性使學生在心理上可以輕松地進入最佳聯想、認知以及行為狀態。例如,學生在欣賞《變形金剛》時,影片中一個個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而這些表達方式在英語課本中是學不到的。具體來說,學生可以看到演員對話時的表情,聽他們表達不同情緒時的語氣變化,還能看到不同場合下演員的動作舉止,這些都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學生從這些演員身上學到了如何用英語進行交際。

2.反映深刻的文化背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語言也在學習一種文化。作為溝通中西方文化便捷的橋梁,英語電影蘊含了濃郁的文化特色,向觀眾傳遞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文化習得的過程,越是深入了解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越能正確理解和使用英語。

3.激發學生興趣及參與聽說的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皮亞杰說:“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任何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都以動機為前提,聽說教學也不例外。筆者曾對學生作過問卷調查,100%的學生歡迎把英語電影運用于高職高專英語聽說課的教學中。英文電影畫面直觀,形象生動,語音純正。學生們觀看時用心去傾聽和理解,不僅能提高聽力,還能鍛煉英語發音。合適的影片,學生就可以找到討論的話題,在語言和內容上可以自然地激發起內心感想,這樣的影片可以在英語課堂上或課后激發起學生討論的熱情和動力,在語言表達方面起到很好的啟迪和借鑒作用。教師在聽說教學中可增加以影視為中心的語言活動,挑選出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英語電影讓學生來學習和欣賞,從視覺和聽覺方面進一步增加語言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電影所反映的諸多社會問題都會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交流熱情,比如愛情、環境保護、自然災害、世界戰爭和和平問題等。電影源于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和夸張表現,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給其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環境下學到的語言和表達是最容易記住并且應用的。學生關心、喜歡交談的電影可以使他們擺脫語言表達和交際時產生的焦慮困擾,讓他們可以自由大膽地交流。

4.有助于減少學生的焦慮情緒。觀看英語電影能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英語。由于有視覺的作用,在畫面、表情、身體語言等因素的幫助下,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人物對白的領悟,促進聽力理解。而練習活動一般都是通過小組問的協作完成,能減少學生的焦慮情緒,增強自信心。

三、教學中對影片的選擇

1.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一般來說,首先最好選取中英文雙字幕影片,逐漸過渡到英語字幕,最后到沒有字幕,讓學生逐漸從依靠視覺學習過渡到依靠聽覺的學習和理解。對于剛入校的大一新生,他們的語言基礎較薄弱,聽說水平有限,應該選擇通俗易懂的影片,比如像一些動畫片《神犬也瘋狂》、《加菲貓》、《冰河世紀》、《美女與野獸》等。對二年級的學生,則應選擇有深刻文化背景知識、語音純正的影片,如經典影片語言取材于現實生活,更加生動和規范。例如《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哈利波特》、《綠野仙蹤》、《樓上的外星人》等等。

2.影片要適合英語視聽說學習。選擇電影要“三看”:一看信息含量是否足夠;二看內容是否貼近生活;三看發音是否標準。以上三個方面涵蓋了語言學習中語音、語調、節奏、用詞等幾大要素。

3.主題思想健康向上,有利與學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電影與其它教育手段一樣,所隱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4.拓展性,通俗性,趣味性。選擇電影還有“三性”:一是拓展性,所選材料應對教材內容有所擴展或補充;二是通俗性,選取的材料要通俗易懂;三是趣味性,盡量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及話題。

5.緊貼課本,服務教學。教師應該選擇那些與課本內容關聯的電影,以便學 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課文。

四、英文影片在教學中的運用

1.課前準備。取的影片內容。收集背景知識,準備與影片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內容。還要結合學生能力來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影片,有針對性地設計聽說練習,計劃好操作步驟。

2.課堂教學。

(1)角色定位。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聽說課堂的定位。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聽力理解為目的。學生也要調動自身的知識,認真參與,而不是純粹的影片觀賞者。

(2)練習活動。活動的開展應遵循教學的目的,并視學生的英語能力而定,可采用雙人練習,小組練習等多種活動。1)有的活動宜在影片觀看前進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如根據片名預測影片內容;讓學生事先傾聽影片中的主題曲,然后抒發感受,進而對影片梗概做出預測。2)有的活動宜在看片的過程中進行。如暫停、定格某些畫面、場景,讓學生描述當時的情形,并推測即將發生的故事情節;讓學生了解片中出現的特色短語、句子用法,即興設想情景加以運用。3)有的活動宜在觀看影片后進行。如分析片中主人翁的性格:闡述片中反映的主題思想;分角色扮演影片中的部分情節;模仿片中人物的語音語調來進行配音練習。組織學生就影片主體內涵及影片中體現的文化差異展開討論,鼓勵他們積極發表個人看法,聆聽其他人觀點,對比原來搜集到的影評材料,挖掘影片的深層內在等。

五、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合理安排影片在聽說課的觀看時間。盡可能地變大班教學為小班制。選取觀看片斷的方式,保證與之相應的課內活動時間。整體觀看可放到課外進行。其次教師之間相互協作,不僅減少工作量,還可以完善影片在聽說教學中的運用。與此同時,高校要提供足夠的技術設備,英語教師們也要加強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學習,更好地促進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六、結語

根據心理學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僅靠聽可以記住全部信息的15%,僅靠看可以記住25%,而視聽結合可使學生記住全部信息的64%以上。著名語言教學專家斯特姆斯基(Stempleski)和托馬林(Tomalin)也認為,音像結合的教學手段比任何一種媒體都能更全面而真實地展示語言信息,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等器官去積極捕捉并理解語言信息,從而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因此將原版英文電影引入到英語聽力教學中來,對英語聽力的教學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運用電影進行語言教學是一項費時費力的艱苦工作,但是如果我們從它給外語教學帶來的諸多益處考慮,還是值得我們去實踐的。

參考文獻:

[1]盛建元.外語視聽說教學的理論及其優勢[J].外語電化教學,1998(02).

[2]周新武.多媒體環境下欣賞美國經典電影《飄》的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07(21).

[3]皮亞杰.傅統先譯.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篇6

21世紀是充滿機遇又富有挑戰的世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對外交往的必備工具,其地位日益凸顯。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寫照,文化的差異會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互相理解帶來困難,甚至導致交際失敗。鑒于此,英語教學除了講授英語基礎知識和訓練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之外,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1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學科中的必修課,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使學生真正能夠將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為未來職業奠定良好的基礎。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僅包括語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能力,還包括實際涉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實際技能是未來社會就業者的必備能力。然而,要有效地進行國際合作與商務交流,實現跨文化交際,僅靠語言是不夠的,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人們對異域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說文化方面的因素至關重要。鑒于此,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應該從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角度著手,深入探索提高學生語言文化素質,加強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

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扎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反映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和道德觀念。只有基本了解西方社會家庭、教育、科技、法律等當代生活及歷史淵源的各個方面,才能從根本上掌握英語語言的實質。

2英文電影的文化價值

電影包羅萬象,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體育、軍事等各個領域,體現了很多文化現象。電影源于生活,再現生活,它提供了英語民族如何進行交際的真實情景。如影片《阿甘正傳))(ForrestGump)里,Jenny初次見到丹上尉時主動和他輕輕擁抱,并貼一下臉。親吻和擁抱是西方的常見禮。但在中國,初次見面的人是不會有此舉動的。通過影片學生可以體驗并了解到中西禮儀的差異,在以后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就不會驚訝于異域朋友表現出來的友好行為。

電影語言內容豐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每部影片都有其獨特性和哲理性,電影語言藝術主要靠造型語言來完成形象塑造,每個角色的語言也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文化修養,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語言以及各自的性格特征。中外在風俗、習慣、人情、環境、傳統、民族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客觀差異,這種差異也相應地在語言上體現出來。電影,作為文化的傳播者,則是體現其文化價值的手段之一。例如《羅馬假日》中的諸多影片情節反映了西方女士優先的文化習俗。這一習俗至今在西方和國際交際場合仍然是廣泛遵循的原則。但在中國,就沒有女士優先這一習俗,交際場合通常遵循兩條原則:第一,需要照顧者優先,即老弱病殘孕幼優先;第二,受尊敬者優先,如上級、長輩、貴賓、英雄模范等優先。

英文電影是了解西方國家文化的重要媒介,不同的電影的背景包含豐富多彩的異域文化的語言思維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內容。例如:影片《教父》,學生看到的并不是美國社會生活中漂浮于表面的璀璨奪目的現象,而是隱匿于深層的陰森恐怖的本質,這部影片挖掘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靈魂。

3英文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中的優勢作用

英文電影反映了英語寓言國家的社會狀況、生活情景、文化教育,提供了地理歷史、城市風光、鄉村地貌、民族習慣、民俗風情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彌補課堂教學難以展示的文化知識。單純的文化背景知識講授令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影視作品聲形并茂、逼真地再現了語言交際的場景,英文電影能夠營造生動有趣的動態效果,極大地刺激學生視、聽等感官機能,讓他們擁有鮮活的體驗,恰到好處地彌補了背景知識教學中學生吸收難地問題。因此英文電影必將成為英語教學中涉及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優秀教學材料,它是語言學習和提高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英文電影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的英語文化課堂上,課堂氣氛沉悶,教學的公式化和重復性使學生缺乏興趣和學習動力,挫傷了學生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的熱情和積極性。英文電影以其直觀的表現手法,豐富的內容和藝術感染力,聲音和圖像結合,語言和情景結合,刺激學生的感觀,使他們在學習英語語言文化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愉快的學習體驗,釋放了心理壓力,使學習異域文化不再是望而生畏、死氣沉沉的學問,而是妙趣橫生、鮮活靈動的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文電影有助于英美文學課的學習。英美文學課中有很多課文都是從一些名著中節選的。盡管有的課文附有作品簡介、作者介紹等,但要讓學生較為全面地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還比較困難,因為節選只是原著中被割裂的片斷,如果在閱讀原著節選的基礎上再欣賞由原著改編的影視片,那么,收效就更為顯著了。因為影視片不僅能全面介紹文學作品,重現原著的風格,還為文學作品提供了直觀的藝術形象,使課文變得更具體、更實際、而且更生動。讓學生在饒有情趣的狀態下不斷加深對文學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利于增加語言學習的力度、深度和廣度。些世界名著片主題突出、語言規范、內容健康。藝術水平高,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較強的感染力。如《霧都孤兒》,影片中的奧利弗最貼近于小說中的原型,影片畫面如同古香古色的英國油畫,而演員們的對白中明顯帶有l9世紀的英國口音,服裝和道具都堪稱頗具匠心,盡管原著中的一些人物和情節未能悉數展現,但影片未嘗不可稱為狄更斯小說的再創作,一部所謂“升級”后的《霧都孤兒》,一次對原作的成功呈現和領悟。

4英語教學中運用英文電影的步驟和建議

4.1英文電影選材

電影類型多種多樣,選材的適當與否直接決定學習效果的好壞。所以選材是教師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一般遵循以下三個原則:(1)影片主題具有時代感、思想內容健康向上,有利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擴大知識面;(2)根據高職學生現階段的語言水平選擇難易程度適當的影片。如果學生在初級水平,可以選取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畫面對語言的說明作用強的影片,如:Ⅸ音樂之聲)(Sound ofMusic)、《獅子王))(LionKing)、《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Beast)等,如果學生是中級水平,可以選取具有一定文學性的經典影片,如:《亂世佳人))(Gonewith thewind)、Ⅸ傲慢與偏見)(PrideandPrejudices)等。(3)依據教學目的,如果想簡單地了解英美國家人士的日常生活,可以選取輕松快樂的生活片,如果想進一步掌握法律、商務談判等學術性較強的知識,可以選取較多講述這方面內容的影片。

4.2準備參考資料

在組織學生觀看影片前,教師應充分搜集材料,精心準備教案,材料包括:英文影評、學術研討等文字材料,還包括電影任務的照片、電影海報等圖片材料,甚至還包括與電影有關的相關產品。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里理解影片內容,在愉悅的狀態下學習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

4.3組織好課堂活動,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看英文電影只是一種了解英語文化的輔助方法,學生不能只顧看電影,教師要引導學生,精心組織課堂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講解,與學生共同探討片中臺詞、精彩對白,引導學生表達出對片中人物、內容、情節、寓意的感受;(2)開展小組活動,根據影片中反映的文化現象讓學生自由選擇影片角色,重新設計臺詞,改編劇情,排練短劇;(3)就影片中反映出來的社會文化問題進行專題探討,可以采取陳述,辯論,演講等多種形式。

4.4開展課外活動

篇7

關鍵詞:社會熱點問題;價值;綜述;實踐意義

前言:當下,人們廣泛關注的就是與自己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的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態勢。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會熱點問題的突出價值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那么。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具體表現在哪里呢?本文通過以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一、社會熱點問題的綜述

現在,人們以及國家最為關注的話題就是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問題不僅反應著國家發展中突出的現狀以及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更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一)社會熱點問題的內涵

社會熱點問題就是指各行各業生產以及生活中出現的、足夠引起共識的問題。社會熱點問題在我國包含很多方面,但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社會熱點問題所包含的范圍也在隨之變化。例如2015年的國家方面的熱點關注在與“十二五”收官之年的成果展示,而2016年的關注就發生了轉變,主要關注點就是“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又比如一直受到持續關注的熱點問題,環境污染以及治理、“三農”等等,這些問題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更是因為它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社會熱點問題會一直持續發展下去。

(二)社會熱點問題的特征

社會熱點問題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社會熱點問題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衍生出來的,它能夠及時的反映人類社會的最新動態和最新發展態勢,在眾多的社會矛盾中,所關注的熱點問題較之突出,使人無法規避。[1]第二,具有挑戰性。社會熱點問題之所以稱之為問題,就有其解決的難度,給社會各部在解決問題上帶來一定的挑戰性。第三,具有普遍性。社會點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包含我們生活以及生產中的經濟、環境等方面,更是社會發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第四,具有敏感性。社會熱點問題反應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在解決上一經解決不慎,就會爆發。第五,具有一定的流變性。社會熱點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關注焦點的變化,也隨之轉變,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發展性以及取代性。

二、社會熱點問題的實踐意義

在我國,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開發與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首先,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社會熱點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體征,是社會發展中矛盾問題的具體表現,具有復雜多變性,對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必須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到教學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導。[2]其次,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熱點問題層出不,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在發展中出現的社會矛盾越來越突出,甚至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熱會熱點問題融合好,通過教師的分析與指導,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導向正確的方向,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國家作出貢獻。最后,促進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三觀。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在課堂上的探討,不僅有效的解決了社會熱點問題,通過思政教育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愛國的責任感,感悟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量的使命感。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會熱點問題的價值

(一)社會熱點問題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

高校的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要遠遠大于初高中的學生,對社會上的關乎自身利益的熱點問題的關注度甚至高于社會中的人們。因此,社會熱點問題會隨時對學生的思想發展以及走向會產生一定影響,教育工作者必須及時對學生的思想進項深入的了解與分析,以便在突發狀況上有所準備,并對高校的學生作出科學、合理的思想教育與指導。[3]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對學生最具影響力的就是他們的指導教師,他們必須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學習的榜樣,用自己積極的思想影響以及熏陶學生的思想,實現思政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社會熱點問題有助于思政理論教學的實施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往往還存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單一的教學方式,這嚴重影響了教學內容的實施效果。因此,教師應該跟上時代的發展,將社會問題引入到課堂當中,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首先,選取社會熱點問題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符合。教師在開展政治課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會有一些了解,根據這些了解,借助現代科技的多種渠道,引進社會熱點問題以利于引導學生學習思政的理論知識。其次,選擇社會熱點問題要與時俱進,重于“新”上。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時效性對于社會熱點問題來說最為重要,新的熱點問題更接近學生生活,更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利于思政知識的掌握。最后,用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政教學內容。教師根據現在流行的社會熱點問題的代名詞來引入教學內容,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社會熱點問題有助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

在任何教育中,教師所起的作用是教書育人,如果沒有好的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那么教育出來的人才不一定是可用之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也不例外,在思政課堂上社會熱點問題的開發與利用,更需要專業性強的高素質教師。首先,在教育不斷的改革中,教師不僅要有更強的政治專業知識,還要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滲透。其次,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分析指導能力。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社會熱點問題,并能夠從中分析總結出符合教學內容的理論政治知識,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與學習。最后,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書育人重在于育人,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分析,教師在旁指導,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還能通過自己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引導學生的思想走向健康的發展。

結束語:綜上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就在與正確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以及認識觀,為將來的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廣泛應用,適應了素質教育改革的需求,滿足了時展的需要,更為高校思政教育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新路徑。因而,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勢在必行,但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篇8

This is not the end of your story This is not the final chapter of your life. The world right now is in the middle of a mental health crisis.

Rather than join the cue, it’s important we it’s learn why we get down, and then how we can change it, because believe it or not, we create our own negative feelings and we can also ensure that we turn our lives around and be a positive change for others.

 

The reason anyone gets depressed always comes down to the CONSISTENT thoughts we think, and the CONSISTENT beliefs we hold.

If my thought process is “I must be in a relationship and earn X amount to be happy” I might get depression if I don’t achieve those goals.

The only way out of this is to work on yourself, every day.

Yes it is.

 

You must value yourself enough, to take the time EVERY SINGLE DAY to work on you. To engage in something, that will ensure you ar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ld.

篇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3-014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67 [本刊網址]http:∥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英語在我國高校已經得到普及,同時學生赴境外交流和在國內從事英語志愿者的活動也在增多,英語技能也成為大學生日后求職的籌碼。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英文電視劇被引入國內。隨著寬帶和移動手機在校園內的普及化,學生能輕易地下載觀看英文電視劇。而如今觀看英文電視劇的學生甚多,卻不是所有人的英語水平都能得以提高。如何將英文電視劇作為一種學生課外英語自主學習的資源來合理利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探討以下三個主要問題:一是適合用英文電視劇進行課外英語自主學習的學生類型;二是可作為學生課外英語自主學習素材的英文電視劇;三是學生使用英文電視劇自主學習英語的有效方式。以期能夠向英語教師、教學技術人員、圖書音像出版商和軟件開發商反映出學生課外利用英文電視劇自主學習英語的各種具體需求,如果能制作出好的教學產品將幫助希望通過觀看英文電視劇學習英語的高職高專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文獻綜述

(一)理論基礎

1.語言學習的自主性

Benson(2005)認為自主學習比非自主學習更為有效。他把自主性定義為控制自我學習的能力,即個體學習者能夠親自根據自身的情況設立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和制定學習計劃。

2.語言習得輸入假設

Krashen(轉引自Ellis,1999)提出語言習得的發生是學習者理解了略高于自己當前語言能力水平(即i+1水平)輸入的結果。對于學習者,輸入在合適的水平上會自動成為可理解性的輸入。

(二)相關研究

目前,在中國知網上關于英文電視劇應用于教學的研究有60余篇。其中針對高職高專層次的有6篇。李徽(2014)指出美劇對高職英語聽說教程起著積極的作用:(1)增強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2)提高學生的聽力以及口語水平;(3)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4)讓學生了解美國文化;(5)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6)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黃英明(2009)提出當美劇具有“長度適宜、主題集中、語言純凈、學生歡迎”四個特點時可用于課堂教學并舉了一個課堂實例。而林蕓(2013)通過在8課時里給70名商務英語專業二年級的高職學生在課上播放美劇后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美劇文化理解方面的障礙是降低美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美劇在英語語言理解方面的障礙則是降低美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她還指出74%的受試認為VOA慢速英語比美劇更適用于課堂教學。因此林蕓不建議把美劇作為教學材料。但是武國一(2009)指出美劇賞析課程的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美國文化基礎,能夠對美劇語言中出現的特殊用法和相關典故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明白其中的隱藏含義。他還指出有些劇集存在臟話和成人級情節,因此教師必須篩選劇集,避免在教學過程中誤將不良信息傳遞給學生。上述四篇論文都是將美劇作為課堂教學素材來使用的,未提及如何讓學生在課外通過看英文電視劇來自主學習英語。張沖(2012)建議建立一個輔助教學的英文電視劇學習網站,收錄適合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美劇。但他卻未考慮僅僅上傳合適的美劇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是否會遇到困難和是否要對原有的劇集做些加工以有助于學生學習。蘇平平和李晶(2014)提出把優秀英文電視劇臺詞選段模仿作為第二課堂新模式。但只有一種形式過于單一,沒能充分發揮英文電視劇作為課外英語學習資源的作用。利用英文電視劇學習英語只有在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時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另外,上述研究中所舉的英文電視劇的例子均為美劇,而當前有許多優秀的英劇、甚至還有少數澳劇可供學生學習。僅僅使用美劇學習英語,學生難以接觸到其他英語國家的文化,對其他英語國家的口音也不熟悉,會給學生應對英語考試(比如四六級聽力考試包含英國口音)和真正與來自不同英語國家的外國人進行交流帶來困難。

與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傾向于將英文電視劇應用于高職高專學生的課外英語自主學習活動中。同時,研究者也注重對非美國拍攝的英文電視劇的使用,并且會對如何促進高職高專學生有效使用英文電視劇自主學習英語提出更為具體的建議。

三、研究方法

(一)問卷調查

本研究根據招生方式和培養模式的不同從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五個二級學院中各選了兩個2014級同專業班級作為問卷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十項:(1)當前英語等級,(2)課堂聽力水平,(3)日平均自由支配時間,(4)看英文電視劇的頻率,(5)喜歡的電視劇類型,(6)看過的英文電視劇,(7)字幕使用情況,(8)觀看英文電視劇的目的,(9)對學校建立英文電視劇資源庫的意向,(10)常用的視頻觀看設備。實發問卷429份,有效回收406份,有效回收率為94.64%。有效回收的調查問卷答卷者的基本情況如下:運輸管理學院鐵道交通1401班(自主招生班)39人、鐵道交通1405班(普通班)46人,通信信號學院城軌控制(南京地鐵)1401班(訂單班)27人、城軌控制1401班(普通班)54人,動力工程學院鐵道供電L1401班(專接本班)48人、鐵道供電1401班(普通班)50人,軟件與藝術設計學院室內設計D1401班(單招班)34人、室內設計1401班(普通班)30人,經貿學院國際商務(中外)1401班(中外合作班)36人、國際商務1401班(普通班)42人。

(二)座談會調查

在完成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后,研究者依據分析結果認為英文電視劇更適合給英語基礎較好或有跟英語國家人打交道需求的學生作為英語學習資料使用。因此選取了學習風氣和英語基礎均較好的運輸管理學院2015級英語A3班(分層班)的63名學生開展了一次座談會調查活動。研究者給該班學生展示了兩份學習資料,一份是科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看美劇,No字幕:美語學習筆記.勵志篇》中的一節,另一份資料則來自土豆網《看電影學英語》的一集視頻節目,要求學生評價這兩份學習資料的優缺點。

四、結果分析

(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被調查者中,9.36%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均來自鐵道供電L1401班,專接本班要求學生直接報考四級;44.58%通過了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三級A;30.54%通過了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三級B,其中藝術類學生均報考三級B;15.52%考級未通過,包含了以上各等級考生。

被調查者中,5.17%課堂聽力正確率幾乎為零,22.91%在一半以下,58.87%在一半以上,13.55%幾乎全對,正確率在一半以上和幾乎全對的比例總共為72.42%。

考級不及格的學生多數課堂聽力正確率幾乎為零或在一半以下,而考級通過者則處在各個層次。國際商務(中外)1401班跟其它班級有顯著不同,考級不及格的學生課堂聽力正確率在一半以上的較多,這可能跟中外合作班長期有外教上課有關。這說明,在無外教教學的情況下,英語綜合水平較低的學生聽力能力往往較低,但英語綜合能力較高的學生,聽力能力卻處于不同的層次。因此,在外教資源不夠的情況下,更需要使用英文電視劇作為真實英語口語的輸入來源來提高綜合能力較好的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2.關于日平均自由支配時間,13.05%的被調查者為0,61.58%在3小時左右,23.65%在5小時左右,1.72%在8小時及以上。被調查者中,25.37%平時不看英文電視劇,50.99%偶爾看,20.94%經常看,2.71%天天看。

大多數學生平時至少有3小時左右的自由支配時間,且看英文電視劇的居多,說明學生本身就有興趣和時間觀看英文電視劇。

3.關于字幕使用情況,被調查者中18.47%只看中文字幕,不聽英語在說什么;57.39%聽英語,但需看中文字幕才能懂;11.08%聽英語,可以不看中文字幕,但需要看英文字幕才明白在說什么;1.72%不看字幕也能明白大意;11.82%壓根不看英文電視劇,有些平時不看英文電視劇的學生選擇了其它情況可能是基于課堂或其它學生活動的經驗。

綜合前面幾個調查項目,研究者發現觀看英文電視劇的頻率跟學生聽力課的答題正確率并不成正比,在課堂聽力練習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在面對劇中演員真實的英語口語時卻體現出不同的聽力水平。這主要在于學生看英文電視劇時過于依賴字幕,尤其是中文字幕。借助中文字幕說明在實際生活中很難用英語實現真正的溝通,很可能是由于詞匯量匱乏,語速跟不上造成的;借助英文字幕說明聽力理解能力弱于書面閱讀能力,主要問題在于詞匯的辨音,很可能是學習單詞時發音不準確造成的。這說明我們目前的英語教育和等級考試遠不能保證學生具備用英語進行實際溝通的能力。此外,利用英文電視劇提高聽力水平不是光靠多看就能提高的,學習者需要有意識地學習劇中的表達和發音。

4.被調查者最喜歡的電視劇類型是“科幻劇”和“偵探劇”,分別占到總數的47.54%和47.04%;受歡迎程度最低的是“職場劇”,占到總數的12.32%。

被調查者列出的美劇共有70部,提及次數最多的為《破產姐妹》(65人次)、《行尸走肉》(52人次)、《閃電俠》(44人次)。英劇共看過20部,看的人數最多的是《神探夏洛克》,(75人次)。澳劇只有2人看過,一部是《請喜歡我》,另一部是《美人魚》。

由此可見,被調查者看過的美劇較多,英劇較少,澳劇幾乎沒有。這樣會使學生對英國口音和澳大利亞口音感到陌生,不利于辨音。此外,研究者認為《破產姐妹》劇情較為低俗、語言也屬于社會中文化修養較低的人員用語且比較難懂,不適合學習模仿。而《行尸走肉》情節較為暴力血腥,也不適合給學生觀看。《閃電俠》內容多是積極向上、伸張正義的,且語言較為正規好懂,此劇也屬于學生最喜歡看的科幻劇類型,適合用作美國英語的學習資料。而觀看人數最多的英劇《神探夏洛克》劇中扮演夏洛克的演員為了體現角色的思維敏捷說話語速比正常人語速快很多,如果以學習的目的觀看,學生聽起來會感到費勁。研究者認為《唐頓莊園》更適合用作英國英語的學習資料,此劇在問卷調查中也有學生提及。該劇語言多是上流社會用語,非常優雅,值得學習。此外,該劇背景為封建社會衰落、資本主義崛起的歷史時期,劇中多個貴族主角積極接觸新事物、善待各個階層人員,仆人們則學習新知識、尋求新發展,內容較積極,適合觀看,也有助于讓學生了解英國的歷史、文化和習俗。考慮到有學生可能將來會有去澳洲留學的打算,研究者認為應提供一部澳劇作為澳洲英語的學習資料,可讓學生熟悉澳洲口音并了解當地的文化。《舞蹈學院》講述了澳洲一個農場長大的女孩在首都悉尼學習舞蹈的經歷,主題涉及校園友誼、愛情、競爭及自我奮斗,充滿青春活力,貼近學生生活,適合觀看,有留學需要的學生更適宜學習模仿劇中的口音和表達。

5.被調查者中,61.08%認為觀看英文電視劇能滿足娛樂的目的,53.69%認為有助于提高英語聽力能力,48.77%認為能夠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活,40.39%認為可以學到到更多的詞匯和口語表達,18.47%認為有助于模仿演員們的語音語調,5.42%認為可以學到跟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

由此可見,多數人看英文電視劇是為了娛樂,但也認可看英文電視劇有助于提高英語聽力能力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活。然而學生通過英文電視劇學習詞匯和口語表達以及模仿演員們語音語調的意識并不強,這使得學生的英語口語輸出能力難以得到提高。此外,也能看出當前的英文電視就涉及各二級學院學生所學專業的內容并不多。

6.關于是否希望學校建立一個英文電視劇資源庫,15.52%的被調查者表示無所謂,58.13%希望提供完整視頻,13.30%希望做成較短的剪輯,32.76%希望對劇中的文化、詞語或口語表達給予講解說明。

由此可見,多數被調查者支持學校能建立一個英文電視劇資源庫,希望提供完整劇集的為多數,但是希望提供講解的未達到半數,說明多數學生利用英文電視劇學習英語的意識還不夠強烈。如果只是單純地看劇,建立資源庫則顯得有些浪費,因為提供完整英文電視劇的網站已經很多,如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可以考慮提供給學生一份適合學習的英文電視劇列表,讓其自行到已有視頻網站觀看完整劇集,而只建立關于英文電視劇劇中文化、詞語或口語表達的講解資源庫。

7.關于常用的視頻觀看設備,總共81.77%的被調查者使用手機,61.33%使用私人電腦,使用平板電腦和公用電腦的只占到9.36%和2.46%。國際商務(中外)1401班使用私人電腦(占自班比例77.78%)的人比使用手機的(占自班比例66.67%)多,這可能跟該班學生經濟較富裕有關。

因此,對于普通經濟水平的學生,手機觀看視頻是最受歡迎的方式。如若建立資源庫,手機客戶端比電腦客戶端更實用。

(二)座談會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份學習資料――《看美劇,No字幕:美語學習筆記?勵志篇》中的一節是以文字形式出版的。學生比較喜歡“詞匯裝備”、“知識點撥”和“地道表達”這幾個部分。“詞匯裝備”中列出了所摘錄臺詞里的一些重點詞匯的中文意思;“知識點撥”介紹了摘錄部分的劇情背景,使讀者能夠明白臺詞中的某些表達在特定語境中的意思;“地道表達”則詳細介紹了臺詞中某些表達(往往是俚語)的意思和用法。

另一份資料――《看電影學英語》的一集視頻節目選取了一段電影剪輯,之后節目主持人對電影中的一些文化知識做了介紹,然后講解了影片中的一些表達,最后舉出使用例句。學生比較喜歡視頻的形式,但該視頻除了解釋和例句有英文字幕外,其它部分都只配有中文字幕,學生希望整個視頻全部提供中英文字幕。

篇10

0 引言

“十一五”期間,天津濱海新區即被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勢必需要更多的人才。我院地處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塘沽,緊鄰天津港,此處有著大量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大量從事國際貿易公司云集于此,這里已經成為從事國際商務活動企業的大舞臺,高質量商務人才的需求量也高速增長。然而國際貿易方面的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濱海新區快速發展的瓶頸之一。國際商務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人才需求存在大量缺口,為企業培養實用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借鑒CBE/DACUM模式,吸收其適合我國國情的合理成分,使該課程的建設能真正適應本地區經濟的發展。

1 外貿文書寫作與函電課程的教學現狀

由于國際商務活動必須與海外客戶溝通聯絡,同時要使用英語處理各種繁雜的單證,因此,聘用人員須具備一定外語水平。能熟練運用英語處理實際工作問題成為了所有外貿企業對其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通過與用人單位溝通聯系后發現, 眾多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在企業實際工作崗位上表現出來缺乏實際工作中的外貿文書寫作與函電寫作能力等問題。企業需要再次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對畢業生進行二次培訓后方可上崗工作。 經過調查研究后發現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用教材內容及課程教學模式不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不能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到實際業務中,以至不能勝任其工作。

2 CBE/DACUM課程模式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可以翻譯為“能力本位的教育”,其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這些能力是指對于某種職業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那些能力。通過聘請行業中的專家,按照崗位的需要,確定從事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以明確培養目標。然后以這些能力為目標,設置課程、組織教學內容,最后考核學生是否能達到這些能力要求。實踐證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同能力的學生,不受時間和環境的限制,大多數學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掌握所學的技能。

DACUM (Develop a Curriculum), 可以翻譯為“課程開發”,它是CBE系統中對某種職業能力的分析過程和方法。通過專家組經過“頭腦風暴法”進行思考和討論,得出某職業能力需要完成的任務,再根據任務確定教學單元,最后編制教學大綱。這種方法在中國許多高職院校運用多年,其教學結果被證明是成功的。它體現了高職院校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對高職院校制定專業及教學內容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3 CBE/DACUM模式在高職外貿文書寫作與函電課程建設中的應用

《外貿文書寫作與函電》課程是把國際貿易知識與英語語言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門專業課程,其專業性與實用性非常強。外貿函電寫作與一般英文寫作不同,它有其固定使用的詞匯、短語、句子及其固定的格式和內容。它是國際商務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對該課程的掌握好壞影響著學生們的就業及在企業實踐工作中能否勝任其職。但由于本課程主體內容為英語,而且是專業英語,其運用與理解不同于一般的大學英語課程。再者,課程其中包含大量的外貿知識,因此導致學生不易掌握,碰到實際情況,不知怎樣寫出專業、得體的外貿文書與函電。同時,如果缺少足夠的練習會讓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不能有機的結合,結果使他們不能很好地履行其工作職責。如何讓學生們學會并掌握實用的外貿文書與函電的寫作,能在企業實際工作中熟練應用,這就是我們引入BEC/CDAUM法來改革外貿文書寫作課程的原因。

高職院校的專業及課程設置各方面都要考慮到本地企業的現狀,考慮企業今后發展的需要。隨著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各院校都在積極開發適合本地區企業實際情況,適合本校學生掌握、適應本地區企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校本化教材。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課本知識與本地區企業實際需要不相適應的現象,而高職教育要適應本地區的產業、經濟的發展,因此,適應本地區企業需要的專業課程開發刻不容緩。高職課程強調以就業為導向,重在能力的培養,應盡量符合行業與崗位的需要。那么就要對崗位進行分析來分辨出要勝任本崗位工作應具備哪些能力,以便對課程所學內容進行規劃、設計。國內外的實踐證明用CBE/DACUM法進行工作分析最為有效。

國際商務專業在本地區就業領域很有市場,但很多畢業生在本專業英語水平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這就對今后的就業造成了困難,這也是開發本課程的內在動力。通過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訪談及討論,選出國際商務專業的崗位綜合能力,在綜合能力確認以后,再深入分析出每個綜合能力中包含多少專項能力。外貿文書寫作與函電課程是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在今后工作中必須掌握的一項專項能力。在國際貿易中,外貿文書寫作涉及內容十分廣泛,講解外貿函電的書籍也種類繁多,內容形式多樣,但是沒有特別適合本地區涉外企業人員進行外貿工作合適的專項教材,其內容應是適應濱海新區涉外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也即是這些企業對外貿易中經常使用的信函文書內容。再有,不同于本科教學的知識體系課程,高職院校應適應能力本位建設,在教學模式上有所創新,讓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快速、牢固地掌握所應具備職業能力。

經過本課題組成員與企業一線專家、管理人員的討論和深入分析認為,本專業學生在外貿文書與寫作課程中應掌握的專項能力應涉及以下內容:商務信函的組成、建立業務關系、詢盤、報盤、還盤、訂購、支付、包裝、裝運、保險、索賠和理賠等項。本著鍛煉學生實際能力的目標,在編寫實用教材中,我們以國內外進出口商之間的具體交易為載體,在不同的進出易中根據實際需要,把以上學生應掌握的專項能力貫穿于具體交易當中,增強了教材的實用性;在課后技能練習中;著重訓練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寫作能力,已達到學與致用的效果。

在教學模式上,本專業在課程上積極它推進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在課堂上,實行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教學項目為學習載體的教學方式,根據項目進行具體訓練;在課后,教師給予及時、耐心指導;在課內指導中,以案例分析,分組討論作為教學方法。

4 結束語

CBE/DACUM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和我國高職教育學生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可以借鑒來發展我國的高職教育,吸取其精華,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教育實踐加以消化和發展一定能逐步解決我國高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學軍,等.CBE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鎮江高專學報,2007,1:100-102.

[2]陳傳偉.DACUM/CBE及其教育學含義[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6:29-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淮北市| 全州县| 会同县| 浦城县| 沙雅县| 宜城市| 冀州市| 普安县| 绥化市| 张家港市| 饶阳县| 金湖县| 卓尼县| 响水县| 山东省| 元阳县| 明水县| 黄山市| 新余市| 渝北区| 盐池县| 盐山县| 嵊州市| 兰西县| 甘南县| 南丰县| 微山县| 湘阴县| 扶绥县| 丹凤县| 巩留县| 台东市| 巴里| 五家渠市| 墨江| 盈江县| 囊谦县| 岚皋县| 泾川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