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藥行業市場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醫藥分銷企業的改革與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年是我國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繼續向縱深發展的一年。一方面,“三項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將進一步規范完善,藥品價格更趨市場化;后時代來臨;藥品分類管理提速等,將給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這些政策的推進,其影響將在××年充分顯現。此外,高舉“價格”大旗的平價藥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勢,目前來看,人氣極旺的平價藥店在××年對藥價的市場抑制作用將更加強化。衛生部明確表示,從源頭上控制醫藥價格將會是××年全國醫藥衛生系統的中心任務之一,這預示著藥品降價風潮極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續。因此,企業只有全面分析宏觀環境及各種醫藥改革政策對企業的影響,正確把握市場脈搏及發展方向,才能在變局中贏得生存與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入世,外資、外企不斷進入我國藥品分銷市場參與競爭,我國醫藥分銷企業將在規模、資本、網絡、業態、效率、管理、營銷手段等方面受到來自國際跨國公司的挑戰。我國醫藥分銷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國際競爭力弱,企業改革的關鍵在于應當主動研究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重新選準在市場中的定位,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營銷策略和模式。
二、重組將是制藥行業發展與變革的重頭戲
近幾年來,受政策因素及市場理性、非理性競爭的影響,醫藥商業已步入微利時代。未來醫藥商業的毛利只會下降不會上升,預計由目前的—逐步降到—或更低,流通費用率也會由目前的的水平逐步下降。通過改革與重組,企業組治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批大企業集團將成為引領我國醫藥發展的主力軍,其生產經營集中度、利潤集中度將進一步凸現。因此醫藥商業企業必須加速改革的步伐,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我國制藥行業正處于并購、重組的高峰期。雖然我國現已是世界原料藥第二大生產國,但遠非制藥強國。在現有多家制藥企業中,大型企業只有余家,還有幾百家企業存在虧損。我國制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企業產品低水平重復生產情況普遍,缺乏科研開發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能力低,生產成本高。這些情況導致了制藥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因此,我國制藥企業做大做強將只有通過資產并購、重組來實現。
現在世界排名前位的制藥跨國公司有家已進入我國。要想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數量的上規模的、科研和市場水平高的大企業,尤其是大力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和先進的生物工程藥,我們的醫藥產業才可能經受得住加入的沖擊。由此,加快兼并重組步伐,擴大醫藥行業的資產規模,提高國內市場的集中度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迫在眉睫的問題。未來幾年,將是國內醫藥企業并購、重組年,國內醫藥強者會愈強,兩極分化之勢將越來越明顯,××年,這個趨勢將會得到進一步強化。
三、搶占潛在醫藥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將成為企業經濟新增長點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珍愛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越來越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農村“兩網”建設,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這些因素為醫藥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場契機。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全面推進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都將增加對醫藥產品的需求,從而拉動醫藥經濟的適度增長。
同時,××年月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年版)》(以下簡稱醫保目錄)。新修訂的醫保目錄,中成藥品種由個增加到個,增加了;西藥品種由個增加到個,增加了。對于制藥企業來說,產品進入醫保目錄,對產品的市場推廣和放大至關重要,并且已經成為行業內估計單品種市場容量的主要非量化指標。
近期市場反彈累計已有20%,但醫藥板塊遭受冷遇,儼然成了市場“非主流”。
但事實上今年以來,醫藥行業依然維持了較高景氣度,而且在上周持續一個月的醫改方案意見征求已經結束。市場分析人士普遍相信,醫改試點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實行。但從最近的市場反應情況來看,這似乎沒引起投資者太大的興趣。醫藥指數自大盤反彈以來,累計漲幅也不過10%,遠遜于同期大盤表現。
為什么行業表現會與市場出現這樣的反差?后市行業機會在哪里?
行業景氣度良好 防御性能突出
就行業表現而言,醫藥行業景氣度仍然高企,對此相信多數市場多數分析人士不會有異議。長江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段煉煉就表示,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今年醫藥行業的表現遠遠超越了年初市場的預期。而且她相信,隨著醫改的逐步實施,行業必將面臨一次更大的“變革”,現在的“非主流”也許就是明天的“主流”。
據WIND統計,129家上市公司于2008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606.35億元,同比增長了13.91%;利潤總額144.06億元,同比增長了37.45%。這表明醫藥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持續快速增長趨勢,景氣度依然良好。就各項財務指標來看,毛利率持續上升成為醫藥行業主營利潤增長的最大動力,主要是今年大宗原料藥進入非常景氣周期,維生素類、青霉素工業鹽等的價格幾乎都較去年低點增加三倍,推動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仍有所增加。而期間費用率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兩稅合一”的效應依舊沒得到很好體現,但隨著上月份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名單,預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各省的名單也會跟著陸續公布,該項利好會在08年的年報有較明顯的體現。段煉煉認為,正是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熱點主要集中在建材、工程等周期行業,而醫藥行業這些潛在利好被忽略,所以才導致近期市場“熱”而醫藥“冷”的局面。
從醫藥行業二級市場具體表現來看,醫藥行業表現出較好的抗跌能力。根據WIND數據庫統計,今年以來,醫藥股下跌了56.12%,低于滬深300指數的66.92%。再看“9.19”行情以后的表現,醫藥股在跑輸大盤一段時間后,再次表現出較好的抗跌能力,截至11月11日止,醫藥股下跌12.18%,而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4.07%。
分板塊來看,在申銀萬國23個一級行業中,醫藥板塊依舊表現出彩。今年以來在行業累計跌幅中僅次于農林牧漁。而在“9.19”行情之后,經歷了兩輪大的漲幅,醫藥股下跌幅度還是處于第七位,與其它行業相比,表現出較好防御性。
市場估值合理 行業底部形態明顯
2008年第三季度前半程,包括醫藥在內的各消費板塊仍跑贏大盤,但到了8月中旬以后,由于估值較高、市場預期下游消費行業景氣見頂以及中報披露部分企業盈利水平和盈利質量低于預期等原因,消費板塊出現補跌,開始跑輸大盤。第三季度醫藥行業表現最好和表現最差的前20位股票中,取得正收益的有8只,其中雙鷺藥業由于中期業績超出市場預期、云南白藥由于增發原因、仁和藥業由于資產注入分別取得了21.34%、13.24%、2.02%的正收益,跌幅較大的個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藥行業,主要由于市場對周期性行業的回避加之上半年漲幅較大原因。
目前市場有種觀點認為,醫藥股相對于其他行業估值顯得“太高了”,認為這是導致板塊“遇冷”的主要原因。但段煉煉并不這樣認為,她表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醫藥行業2008、2009年動態PE分別為19.6倍、15.2倍,在各行業中位列第四,相對市場溢價35%左右,但從個股估值水平看,估值中樞在20倍、15倍左右,相對市場估值溢價基本合理,也就是說,8月中旬以來的一輪補跌使得醫藥板塊估值基本跌至合理位置。她更堅信這是機遇,而不是“退縮的理由”。
同時,鍛煉煉強調,但值得指出的是,仍有一批個股估值處于較高水平,如通化東寶由于市場含有胰島素II期大幅放量的預期而高達44倍、26倍估值,華蘭生物(上海萊士)由于血液制品行業處于高景氣和疫苗上市預期原因,天壇生物由于資產注入預期,云南白藥由于增發原因,國藥股份、恒瑞醫藥由于長期以來基本面良好、增長較確定,科華生物、雙鷺藥業、康緣藥業由于高成長性,市場都給予了較高的估值溢價。她認為,對于經營質量較好、成長性相對確定的一線個股給予2008年30倍、2009年25倍PE較為合理;對于長期經營質量較好、短期遇到經營瓶頸的“次”一線股以及成長性較好、基本面有瑕疵長期經營質量有待市場逐漸觀察接受的二線股給予2008年25倍、2009年20倍PE較為合理。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個股估值水平已經提前反映明年乃至后年高預期,估值已頂在“天花板”上,為此她建議投資者暫時回避這樣的個股。
精挑細選 “非主流”個股更具吸引力
鍛煉煉認為,在第四季度,醫藥行業在基本面景氣、醫改預期和當前較為合理的估值水平背景下仍是優選的配置板塊之一。在投資策略上她建議“輕行業、重個股”。從市場關注度來講,她表示,投資者除了應該關注云南白藥、S三九、恒瑞醫藥、國藥股份、科華生物、上海萊士、東阿阿膠、海正藥業等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行業“主流”股票外,仍可買入雙鷺藥業、一致藥業、華東醫藥、華海藥業、仁和藥業等“非主流”個股。雙鷺藥業業績快速增長,明年業績仍有超預期可能,估值仍有優勢,一致藥業業績增長穩定,估值偏低,華東醫藥基本面在逐漸好轉,估值較低,華海藥業明年面臨沙坦放量機遇,隨著油價回落成本壓力也將有所緩解,仁和藥業正處于前期營銷投入之后的產出期,可關注注入資產盈利能力。
重點公司點評:
雙鷺藥業(002038):高增長、高盈利支撐公司股價表現優異
我們注意到,公司的股價卻一直表現得非常堅挺,在大盤持續下跌之中,它甚至在5月中旬還創出了歷史新高。此后,公司股價盡管隨大盤有所下跌,但截止10月底,公司股價相對去年年底的收盤價僅下跌了12.29%,顯示出非常好的抗跌性。
專業實例較少,針對性不強由于藥品營銷專業是高校近年來才開始興辦的交叉學科,專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專門針對醫藥行業的市場調查實訓實例目前還較少,而醫藥行業的經營管理具備其特殊性,涉及較多的醫藥專業知識及行業特殊管理,如藥品生產企業必須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藥品經營企業必須通過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等,因此,普通大眾行業的市場調查實例,對藥品營銷專業學生而言,針對性不強,不能為學生在真正接觸醫藥行業的市場調查時提供參考,且由于與專業相關性不強,也不能達到極大地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問卷設計脫離實際,周密性欠缺從學生進行問卷設計實訓的結果看,學生設計的問卷條目多有脫離實際,周密性欠缺的情況[5],如“您認為貴企業的經營失敗嗎?”,學生設計該條目的目的是為了解調查對象對企業當前經營的看法,卻忽略了“失敗”這種字眼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而拒絕合作。產生上述情況的原因是由于學生的本科學習基本為理論填充,有實踐訓練的課程較少,而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人際關系處理間尚有差距,導致設計的問卷理想化、片面化、僵硬化。
實地調查經驗不足,成功率低學生在進行實地調查時,大多缺乏調查經驗及措辭技巧,不懂得如何提高目標對象的調查興趣,亦不能打消目標對象的戒心,往往導致調查對象直接不接受調查,或由于不耐煩不配合完成整體調查,甚至出現有些調查對象本已接受調查,而中途因學生解釋不當,調查對象直接撕毀問卷的情況。
軟件運用、統計分析能力較差學生在進行數據處理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軟件,如問卷錄入軟件EpiData、數據處理軟件Excel、統計分析軟件SPSS等[5]。而運用這些軟件,需要一定的統計專業知識,據了解,藥品營銷專業本科學生數理統計課程的開設多作為大一、大二公共基礎課程開設,并且學習內容多為基礎理論學習,對統計軟件的運用較少也不熟練,但是市場調查課程開設多為大四,其間相隔時間較長,學生對統計理論知識已有忘性,而市場調查實訓課程并沒有足夠時間再次詳細講解統計知識,從而使學生在數據處理分析時,由于兩門課程間的銜接較差,導致一知半解。
改良市場調查課程實訓教學的措施及對策建議
注重對醫藥行業市場調查實例的積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市場調查方案設計、樣本抽樣、問卷設計、調查數據采集、數據整理與分析等實訓時,均需要相關實例講解[6]。由于普通大眾行業的市場調查實例,對藥品營銷專業學生而言,針對性不強,教師平時應注重對醫藥行業市場調查實訓實例的積累,一個重要途徑是進行醫藥行業市場調查方面的科研研究[7],如“某省藥品生產企業的營銷現狀調查研究”,將科研課題改編為市場調查實訓實例。這不僅可使所舉實例與藥品營銷專業密切相關,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科研課題的研究步驟通常涵蓋從調查方案設計到數據整理分析與報告撰寫的市場調查整體流程,可使學生學習內容前后聯系,實訓系統化、連貫化。
加深對問卷設計時應注意事項的強調問卷是當前市場調查最常使用的調查工具,也是將定性問題轉化為定量分析的橋梁,問卷設計的好壞將影響調查的整體質量,因此,培養學生設計優質問卷的能力非常重要。為避免學生設計的問卷條目脫離實際及周密性欠缺,教師應加深對問卷設計應注意事項的強調,如避免使用不明白的縮寫、俗語、生僻字,避免使用貶義詞,避免直接提出敏感性問題,避免問題提法中包含沒有根據的假設等,并且多舉一些設計不當問卷條目的例子,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有必要讓學生設計一些問卷條目,進行課堂討論這些問卷條目的不足并改進,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注意模擬場景以豐富學生實地調查經驗市場調查中收集數據資料的一個重要方法是進行實地調查,優秀的調查員通常擁有豐富的調查經驗和嫻熟的措辭技巧,能夠冷靜、正確地處理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況,使調查事半功倍。為解決學生實地調查經驗不足,成功率低的問題,教師應注意模擬場景,現場指點學生實地調查及措辭技巧,豐富學生實地調查經驗,如告知學生應首先向調查對象介紹自己,表明調查目的,強調調查結果可帶給對方的影響,及準備一些小禮物等,以消除調查對象的戒心,提高調查興趣和合作度。另外,在模擬場景前,可引用一些社會學、心理學案例或測試,讓學生對人群心理及行為特征有所了解,并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實地調查實踐中[8]。
加強對藥品營銷專業數理統計課程與市場調查課程的銜接在市場調查的數據處理分析階段,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復雜的數據計算,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軟件開發的更新,原始人工計算逐漸被計算機軟件處理所取代,但是學生仍需要具備扎實的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基礎。因此,建議加強對藥品營銷專業數理統計課程與市場調查課程的銜接,將藥品營銷專業的數理統計課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大三開設,并加強學生對統計軟件的運用訓練,以避免與市場調查課程開設的間隔時間過長,學生在進行市場調查數據處理分析時,因對統計知識產生忘性或對統計軟件操作不熟悉,影響最終分析。
一、C醫藥公司現狀介紹
W醫藥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前身系某衛生服務開發公司,由2002年改制為W醫藥公司。2010年公司引入新的經營團隊,使企業經營機制得以全面改觀。公司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奮斗的目標,努力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醫藥物流企業。
公司主要經營生物制品、抗生素、化學藥制劑、生化藥品、中成藥及部分Ⅱ、Ⅲ類醫療器械產品。公司于2014年3月通過了新版GsP認證,擁有符合GsP要求的倉儲條件。公司的經營宗旨即,質量方針:質量為先,規范經營;質量目標:品質安全,優化管理。公司銷售網絡覆蓋舟山市各區縣,已建立健全了全市所有小島衛生院的配送網。
公司現有零售藥店3家:舟山新城W售藥店(舟山醫院門口);舟山北門W零售藥店(舟山婦幼保健院門口);舟山東門W零售藥店(舟山市中醫院門口)。
公司自2010年進入規模化經營后,經過幾年的發展,2015年銷售額達到3.47|元,超越舟山市存德醫藥公司,在舟山市五家醫藥公司中位居第二(普陀醫藥藥材有限公司3.72億)。
2015年公司的重點工作是積極應對浙江省新一輪藥品招標工作,其中的招商勾標工作尤為出色:新增外資企業12家,新增大型國企5家,新增首營企業85家,新增首營品種550個,實際新增品種280個;新開發醫療機構:普陀區分布于各小島的鄉鎮衛生院6家,嵊泗縣鄉鎮衛生院5家。
醫用耗材的配送平臺已經開始正常運轉,主要產品強生醫用縫合線已覆蓋全市所有大醫院。
北門藥店通過了GSP換證檢查;三家零售藥店的藥品結構正在調整中,三月份起主動降低零售價2%,受到了市社保的肯定,社保資金全額到位。
目前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有,藥品斷貨缺貨現象多見;崗位技能培訓不到位,各部門協調銜接不夠流暢;政策變化快,相關信息不夠通暢;人員少、工作量大,致有些工作不夠細致;大病保險藥品目錄少于預期等。
二、中國醫藥行業現狀分析
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們對各種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醫藥行業也進入了高端技術時代,藥品行業不斷創新,出現了高端藥品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目前由于高端藥物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在生物制藥上中國目前只能走仿制的道路,但無法在技術上和歐美一些國家抗衡,現在我國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于中藥的創新。但由于中藥基礎研究投入長期不足,致其創新能力匱乏,結構發展失衡,且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中藥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監管主體缺乏,資源保護責權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明確了打造創新型經濟的大方向,不管是醫藥還是其他產業,都要做科技創新和全球品牌化的產品。近年來國家也加大了對醫藥創新的支持力度,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不斷加強,創新成果數量也不斷的增加,在質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自2015年6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雖取消了除品和第一類的政府定價,但各?。▍^市)衛計委組織的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尤其是“帶量采購,價格聯動”方案,使藥品價格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隨著公立醫院醫改的不斷推進,基層醫療市場包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村級醫療機構,已成為繼醫院終端和零售終端之后的第三大藥品銷售“終端”。
中國醫藥行業近幾年也有非常好的發展趨勢,并呈現出一些行業特點:1.新藥品種研發逐步提高。2.新修訂的GMP穩步實施,藥物質量標準不斷提高。3.兼并重組比較活躍。4.制劑國際化呈現良好趨勢。
從藥品品種研發逐步提高方面來看,研發數量不斷增多,各類仿制藥品相類似藥效藥品不斷開發生產出來,為重大疾病治療和較低醫療成本提供支持,并且開發出質量可控度較高的品種,而從醫療器械方面來看,國產大型醫療設備的獲批上市,可降低醫療機構采購成本,使醫藥業不斷良好地發展。
近幾年來,各項政策措施不斷推動發展,新修訂的藥品GMP穩定地實施,使我國無菌藥品質量保障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不斷加強,促進藥品質量水平提升。
此外,許多優勢企業開始占兼并重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融資來并購實現快速良好地發展。
最后一點,我國藥品制劑國際化正呈現著良好的趨勢,制劑出口從承接國際市場代工為主向發展自主產品轉變,國內企業開發出適合自身特點的路徑,使我國生物制品發展水平不斷上升,與國際接軌等。
綜上所述,由于醫藥行業有著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研發周期長的發展特點,這就促使了我國醫藥行業發展必須要實現的三大集聚:向園區集聚、向專業智力密集區集聚、向經濟發達地區集聚。醫藥行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未來醫藥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非常明確,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疾病譜的不斷擴大促使醫藥需求持續增長;生物科技的發展使得供給從技術上能夠保證醫藥創新研發,滿足醫藥需求;而政府對醫療投入的不斷加大提供了滿足需求的資金。那么現階段將成為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將是行業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而站在W醫藥公司的角度來看,衛W醫藥公司作為一家醫藥流通公司,并無自主研發生產藥品的能力,故W醫藥公司想要取得更好地發展則需要拓寬業務渠道,提升業務能力,開拓更多的業務,即不斷加寬,加深已有業務的發展,并展望創造新的業務。
故由此可看出W醫藥公司在如今良好的發展大環境下應仍能有所作為,把握住優勢領先的層面,根據所出現的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改變,不斷進行發展壯大。
三、W醫藥公司產品市場分析
(一)各個產品市場情況
W醫藥公司主營化學藥制劑與中成藥類,稍微涉及醫藥器械及生物制品。而在舟山市本地,W醫藥公司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在主營的藥品批發方面,在各大醫院及醫療機構占據著27%的市場份額,產品的市場地位相對較高。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競爭對手,如舟山市普陀醫藥藥材有限公司(基層鄉鎮市場份額大占32%),舟山存德醫藥公司(藥品零售市場份額大占23%),浙江大生醫藥有限公司,寧波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后4家外地企業在舟山市的市場份額則以高端藥品為主。
另外,眾所周知的是在行業中,銷售成本相對較高,庫存成本比較低,而W醫藥公司作為醫藥流通企業,所獲取的利潤就是中間轉手差價,并A.W醫藥公司主要成本在于銷售成本,故現在銷售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發展可以著重于此。
(二)產品競爭所處行業地位
公司銷售的重點是在大醫院,占59.7%多(20774萬元/34774萬元),鄉鎮衛生院僅占6.3%的份額(2208萬元/34774萬元):而藥品零售占比13.7%,但增幅大。并且,W醫藥公司在舟山普陀兩家大醫院中已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而分析W醫藥公司與其他公司相比具備一些優勢的原因,W醫藥公司是舟山市本地企業,公司經營團隊在各醫療機構及相關政府部門都具有良好的人脈基礎,故在同樣的條件下合作機會大,次數多,相應的市場份額就較多。而如浙江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公司地址并不在舟山市,故其直接占據的市場份額并不高,但這些大公司進貨渠道多,貨源足,W醫藥公司或是其他公司也需從這些公司進貨,其實際的市場份額當高于報表。但W醫藥公司等公司亦能從中獲取相對比這些大公司小些的利潤,故從此中可以看出W醫藥公司產品在舟山市本地占據市場一定份額,但并不是很大一部分:即W醫藥公司需保持在本地醫藥公司中的領先地位,也需思索另外提升競爭力的對策,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以獲取更多的利潤。
(三)主要競爭對手市場情況,分析優勢劣勢
W醫藥公司有許多競爭對手,如舟山市普陀醫藥藥材有限公司,其市場分布較為合理,大醫院市場僅占40%多,明顯少于W醫藥公司的近60%,特別是其基層鄉鎮市場份額較大,2015年占有32%的鄉鎮市場;舟山存德醫藥公司主營業務在大醫院的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其在藥品零售市場上仍占有近23%的份額;浙江大生醫藥有限公司,寧波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外地企業在舟山市的市場份額則以高端藥品為主。
普陀醫藥藥材有限公司是W醫藥公司目前在舟山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實現了銷售總額3.72億(含零售)的好業績。其經營團隊業務熟,人脈好,其基藥的銷售網絡延續著原普陀區醫藥公司的團隊,特別是在普陀區的鄉鎮各小島上尤為實出,經過近20年的經營已經相當成熟。但近期其控股公司海事集團資金鏈出現問題,給公司日常業務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舟山市存德醫藥公司是舟山市級醫藥公司,原是舟山市的龍頭企業,但自改制以來,經營團隊變化頻繁,近來的主要負責人又非醫藥行業出身,加上控股公司萬事達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房地產業,集團上層對利潤相對較低的醫藥業較為輕視,致公司業績持續下滑。
國藥控股舟山公司雖是國企下屬企業,擁有國企的很多優勢,但其經營團隊原是從普陀醫藥公司分化出來的一批中層,近來與集團公司下派的負責日常業務的經理問的矛盾多發,已有多人離開了該公司,其業務除舟山醫院和普陀醫院兩家大醫院外,一直未能與別家公司競爭。
而域外企業如浙江英特,華東醫藥,寧波醫藥股份及浙江大生等公司受地域的影響,因其配送成本高,配送時限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除享有大部分的高端藥品配送權而在幾家大醫院占有一些市場份額外,在基層醫院尚無明顯優勢。
四、衛W醫藥公司SWOT分析
優勢:W醫藥公司是舟山市本地企業,公司經營團隊在各醫療機構及相關政府部門具有良好的人脈基礎;大醫院的市場份額已相當大;公司資金運轉較為正常,流動資金相對比較充足;醫藥企業形象良好;具備能夠較好完成招標藥品的配送能力;醫用耗材的配送工作也已步入正軌;在全市主要的大醫院周圍都設有自己的經醫保部門認可的零售藥店;銷售網絡遍及全市各區縣。總的來說,企業內部有利因素多,具有良好有利的競爭態勢;且有充足的財政來源;擁有良好的企業形象;產品質量優;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具有成本優勢等。
劣勢:因公司地處海島,目前市場主要局限于舟山本地,而舟山雖為副省級城市,常住人口僅100多萬,市場規模??;公司本屆經營團隊起步稍晚,基層市場占有率明顯低于普陀醫藥藥材公司,零售市場則遜于舟山存德醫藥公司;普陀區和嵊泗縣的多數鄉鎮村級衛生機構,都分布在遠離舟山本島的偏僻小島上,配送和售后服務成本都高于平常;受行業發展的局限,且大多數高端產品都為二次轉手經營,相對于大公司,w醫藥公司所獲取的利潤較少??偟膩碚f,存在一些企業內部劣勢因素,起步較晚,取貨渠道較少,獲取利潤相對較少等。
機會:行業發展大環境尚屬良好,有意向與W醫藥公司合作的大型企業已拋出橄欖枝:公立醫院改革帶來的機會是基層鄉鎮市場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非禁即入”必將促進社會辦醫,私營醫院也將是一新市場;大病醫保全面實施,給零售藥品帶來一塊“大蛋糕??偟膩碚f,企業外部有利因素多,大環境良好,有許多擁有合作意向的合作伙伴,擴大開拓進貨渠道等。
威脅:藥品招標政策變化快,應對稍不及時就會影響銷售;市外多家大型醫藥企業正加大對舟山市場的關注度;中標藥品二次議價;“史上最嚴限抗令”舟山6月1日實施,必將影響在大醫院的銷售??偟膩碚f,存在一些威脅方面的企業外部因素,行業政策變化,競爭對手因素等。
五、提升W醫藥公司競爭力對策
改變原先的經營理念,積極尋找與大型醫藥企業的合作,以保持公司在舟山市場的既有競爭力,同時也可擴大高端藥品的經營品種,尤其是公司所欠缺的外企原研產品,這些原研產品都是各大醫院的當家藥品,在其業務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與大型醫藥企業的合作,當以增加注冊資金為必需條件,為公司擴大經營提供資金上的保證。同時也可嘗試與醫療機構的合作,尤其是資金得到財政支撐的社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隨著醫改的推進,基層醫院將會有一個新的發展機會。如利用現階段地方財政并不寬裕的現狀,以為社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增加冷藏藥品設備提供資金擔保的方式,擴大公司在基層的市場份額。
采購部門應加大與外企和國內大型制藥企業商務部門的聯系,盡可能多的爭取高端藥品和高毛利產品在舟山的配送權。
銷售部門可建立激勵機制,以擴大高毛利品種的市場份額為重點;同時也應積極的走出去,尤其是分散在小島上的鄉鎮衛生院及村級衛生服務網點,趁其他公司尚未重點投入的時候,盡早的擴大基層的市場份額。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國阿地肝素鈉市場調研及產業投資建議分析報告顯示,國內外的市場需求比較穩定,肝素鈉市場有望告別10000元/億單位以下。雖然漲跌起落都時有發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點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鈉的原料來自于生豬,目前世界各國均從豬或牛羊的腸黏中提取。在化學上肝素鈉屬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類”物質。從20xx年1月情況來看,國內生豬惜售現象明顯,且這一態勢將在20xx年得到延續。
肝素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之前價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國的肝素鈉注射液導致過致死事件,拖累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以往也出現單月價格上漲,能否形成整體上漲趨勢還需再觀察。
從近期情況看,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價格逐漸開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鈉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腫瘤病癥轉移和擴散的貴重藥品,同時也是臨床醫學上用于治療腎病患者滲血、急性心肌梗塞癥、清除腎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時,肝素鈉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興趣的關于肝素鈉的研究報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鈉行業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20xx-20xx年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鈉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20xx-20xx年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20xx-20xx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為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全國各高校陸續有經濟管理類專業建立實驗室,并開始進行實驗教學方面的建設和嘗試[1]。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實驗教學從無到有,快速填補了空白,但是通過對全國一類地區和二類地區的醫藥類高校的調查發現,醫藥類高校開設經管類實驗課程的比例較小,大多數實驗室建設處在初步探索階段,實驗課程的設計只是與理論相對應,尚未形成實驗科學體系,未能把課程之間的聯系結合起來,學生通過這種模擬實際的演練僅僅對單學科有所掌握,對整個學科體系知識網絡的建立仍處于真空地帶。
一、經濟管理學科中加入實驗教學是時代的需要
由于經、管、文類學科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對理論知識普遍存在“字面上的理解”的情況,甚至是記憶性學習,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和運用,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經濟學投資類課程特別是證券投資、投資經濟學、金融學等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專業知識點極為深奧,各種前提、假設紛繁復雜,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專業知識的內涵,甚至滋生了厭學情緒。對此,國內眾多綜合性院校引入了“經濟學模擬”的實踐性教學方式。通過和國內、國際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外匯交易所數據的實時對接,根據社會實際情況或者特定歷史階段實際情況,對學生所做的虛擬經濟投資方案得出投資結果,使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入、更生動、更靈活地掌握理論知識。
二、醫藥高等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呼喚醫藥特色
現階段,我國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建立了經濟管理類實驗室,開設了經濟管理類的實驗課程。但是,在教學理論體系上,基本上是基于一般性的現實環境建立起來的,所采用的觀點也是一般性的、共性的,可以用于指導所有行業市場的基本運行與管理,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它們在應用到各具特點的不同行業市場的具體微觀操作時顯得力不從心。
由于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如同質產品與仿制產品較多,產品研發、注冊、生產、銷售、使用、監管過程嚴格而復雜,高盈利性與高風險性并存,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產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剛性,消費者對產品的獲取不完全自主,等等,因此,一般的經濟管理理論并不完全適用于醫藥行業。而由這種一般性的理論指導的實驗也必然不足以適應醫藥行業的要求。開展具有典型醫藥特色的經濟管理實驗已成為醫藥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科發展方向。
三、具有醫藥特色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根據對醫藥類高等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學科教學建設的分析,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商務實驗中心以模擬環境和藥學背景的有機融合為切入點,提出了基于能力塑造的整合型醫藥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方法。此方法通過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中心的協作平臺、資源平臺的優勢,即以醫藥市場營銷、醫藥國際貿易、醫藥物流、醫藥企業管理、藥事管理、GMP(藥品質量監督與管理)教學優勢為基礎,以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強化知識點掌握為核心,建立一套體現專業能力結構,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分層次、多模塊、立體化綜合性的動態實驗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為培養綜合藥學、藥事法規和經濟管理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
1.建設具有醫藥行業特色的經濟管理多學科教學體系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充分利用學校強大的藥學優勢,積極探索醫藥知識與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知識有效結合的途徑,根據醫藥行業、藥品市場的特點,計劃對實驗課程所采用的軟件進行二次開發,使之具備藥學專業領域或藥品市場特色,從而使實驗模擬更具真實性、教學更具針對性、課程更具實用性。二次開發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修改營銷模擬教學系統中對市場的描述,使之具備藥品市場特點。通過研究藥品市場特點,從供給—需求曲線變化著手,模擬藥品市場特點,在修改和變動供給—需求平衡點轉移的情況下,教學系統中各細分市場“消費者”對企業諸如價格、渠道、廣告、推銷、服務等策略的“敏感度”,使市場表現更加符合藥品市場特點。
(2)修改國際貿易模擬課程對商品交易規則的描述,使之具備藥品國際貿易特點。增加課程中藥品、化學物品的相關單證,添加各國藥品標準和藥品市場準入規則和限制,使“商家”間交易符合藥品國際貿易要求。
(3)修改ERP模擬課程對實物流流程規則的描述,使之符合GSP要求。在模擬過程中重視物品流通規則流程限制,嚴格規范藥品實物流的流通條件、流通時間限制、存放環境限制,使之符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對藥品批管理的要求。
(4)修改創業情景模擬課程對資金分配、產品特性、訂單決定環節的描述,使之具備藥品企業的基本特點。創業情境模擬課程中通過對初始資金分配方案的優化,對產品差異性的描述,訂單決定的各因素權重,如廣告、市場原有地位重新分配,使整個情景模擬課程具備藥品企業形成和運行的基本特點。
2.建立若干個基于能力塑造的教學實驗課程群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實驗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也是經管類實驗課程的優勢。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商務實驗中心計劃通過課程整合、優勢互補,著力構筑基于學生創業能力和投資能力塑造的兩大教學實驗課程群。
(1)創業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具有醫藥特色的ERP模擬實驗(基于GSP流程)、人力資源管理實驗、營銷模擬實驗、GMP情景模擬、創業情景模擬實驗)。
充分發揮各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及經營管理能力。通過ERP模擬實驗掌握企業流程管理的理念,加強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養;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學生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方法,掌握“用人所長、和諧共贏”的用人之道;通過營銷模擬實驗學生掌握市場營銷整體思維、方法和具體策略體系,強化學生市場營銷知識體系中市場分析和市場把握能力的培養;通過GMP沙盤模擬學生強化GMP管理理念和方法,鍛煉和培養學生嚴謹、嚴密思維的能力;創業情景模擬實驗使學生整體掌握企業運營管理理念與合作的思維方式,強化對學生大局觀、整體把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塑造。
(2)投資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證券模擬實驗、期貨模擬實驗、外匯交易模擬實驗)。
通過全方位的實時投資模擬實驗,學生通過對實時更新的證券、期貨、外匯三種投資方式、數萬種投資組合的分析和判斷,改變投資決策,修改投資方案,以期達到最初投資目標。通過方案優化,探索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符合投資目的的最優投資組合,學生能理解和掌握風險判斷、風險回避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豁達、開朗的人生觀、價值觀。
對實驗課程群的建設,可以為學生搭建知識網絡,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改變學生以往學習過程中只看到本學科微觀的知識點,使其能站在戰略的角度統攬全局,對所學的理論有總體的把握。實驗課程群的構建,是對學生學習方法培養的創新教育理念,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3.建立網絡化、開放型的遠程共享互動平臺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實驗中心計劃通過硬件整合,以建立網絡服務基站的模式完善實驗室信息規劃管理運行平臺,充分發揮校園網、教育網優勢,實現網絡共享,構筑醫藥經濟管理實驗網絡平臺。同時,健全實驗室開放運行的各項政策,建立實驗開放教學的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后,增加校內實驗開放比例,并創造條件向校外開放實驗教學。采用學術會議、教學觀摩等方式加強推廣力度,采用多種方式與國內醫藥類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合作,起到教學示范的作用。
四、具有醫藥特色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受益于學生
通過創業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模擬平臺和投資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1.提高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多種方式模擬更真實的醫藥市場情況,學生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原有的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之上通過親歷實踐使理論知識得到升華,真正理解理論知識的現實意義,一改以往的記憶性學習帶來的理論和現實脫節的現象。對問題表象進行深入剖析時要求對牢固掌握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有助于改善學生“孤島狀”知識體系,逐步將所學知識組合、搭建在一起,形成一整套可被及時利用的知識框架和知識系統。
2.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對經濟管理類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系統,模擬實際社會情況,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整體知識的調動尋求解決方案,最終解決問題,提高其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提高團隊合作和實際決策能力
在參與模擬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團隊合作共同實現目標。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身處不同職位應具備的能力及該崗位的工作特點,培養同理心和實際決策能力。這恰恰彌補了傳統理論教學只注重訓練智商而忽視培養情商的不足。
4.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和投資能力
我們通過創業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模擬平臺和投資能力塑造教學實驗課程群,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創業能力和投資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碳酸二甲酯作為一種有機合成中間體,本身具有毒性小、安全、污染小以及運輸容易等優點,且反應活性良好,是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化工原料。目前我國用于生產碳酸二甲酯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酯交換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以及光氣法。近年來,碳酸二甲酯被廣泛的應用于國內的各個領域,其中具體包括:作為一種中程沸點的有機溶劑被應用于涂料和電化學等行業中;取代毒性較強的硫酸二甲酯和光氣,作為甲基化劑以及羰基化劑被應用于化工產品的生產中;用于合成聚碳酸酯;作為新型的燃料油添加劑用于提高燃料油的氧含量和辛烷值,有利于減少污染;被用于甲基異氰酸酯的生產中,從而進一步生產氨基甲酸酯類的農藥。由此可見,碳酸二甲酯在國內市場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科學分析碳酸二甲酯的國內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碳酸二甲酯的生產方法
1.酯交換法
酯交換法是將碳酸丙烯酯和甲醇作為原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從而生成碳酸二甲酯,并同時生成丙三醇或乙二醇。而目前最常用的催化劑是具有叔胺功能的弱堿凝膠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使用此方法生成的碳酸二甲酯可高達95%,其反應條件溫和。但是由于作為原料的碳酸丙烯酯成本太高,且反應可逆,體積設備生產能力低下,設備投資太高。
2.光氣法
光氣法的反應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首先讓甲醇和光氣產生反應而形成氯甲酸甲酯,然后再由氯甲酸甲酯和甲醇產生反應,最后產生碳酸二甲酯。使用此方法生成的碳酸二甲酯可達90%,但是,由于此方法具有毒性強、工藝復雜以及腐蝕性強等缺點,目前已經被淘汰。
3.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具體分為氣相法和液相法。氣相法主要是以以鈀為催化劑,將亞硝酸甲酯作為反應中間體,然后進行兩步反應,反應溫度為110至130攝氏度,壓力為0.2至0.5MPa。液相法是先由氯化亞銅、甲醇以及氧氣發生反應后產生甲氧基亞銅,然后由甲氧基亞銅與CO發生反應,最后產生碳酸二甲酯。此方法主要是以氯化亞銅為催化劑,甲醇則作為溶劑和反應物,反應溫度為120至130攝氏度,壓力為2.0至3.0MPa。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具備成本低、毒性低、質量好以及工藝簡單等優點,且原料易得,是目前生產碳酸二甲酯的方法中最有發展前景的方法。
二、碳酸二甲酯的國內市場分析及預測
1.生產情況
我國早期的碳酸二甲酯生產裝置主要采用國內開發是光氣法,裝置一般設置在光氣生產企業中,生產能力為300至500t/a之間,一般為自產自用。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相關專業人員開始大力研究生產碳酸二甲酯的非光氣法生產工藝,在經過長期的深入研究后成功開發出了酯交換法工藝,此工藝生產裝置的能力為500至1000t/a之間。近年來,隨著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生產工藝的順利研發,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非光氣生產碳酸二甲酯的生產工藝,并成為世界上能生產碳酸二甲酯的少數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生產碳酸二甲酯的企業以達上百家,生產能力高達10t/a以上,產量約為5t/a。隨著我國生產碳酸二甲酯工藝的快速發展,光氣法的生產裝置由于能力較低,被逐漸淘汰。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工藝和酯交換法工藝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成為我國生產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工藝方法。近年來,我國碳酸二甲酯的生產裝置有了大規模的提高,且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都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明顯增強。我國的碳酸二甲酯出口量正呈數倍的增長。
2.消費及預測
2.1農藥
上個世紀80年代后,我國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中消費甲基異氰酸酯的農藥品種較為豐富,其中包括滅多威、甲萘威、克百威以及殘殺威等。這些農藥的生產都是使用碳酸二甲酯生產甲基異氰酸酯,而有部分廠家使用光氣法生產甲基異氰酸酯。碳酸二甲酯在我國農藥行業中的消費量較小。近年來,隨著光氣的生產和供應渠道的改進,并受成本因素的影響,碳酸二甲酯替代光氣生產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應用增長受到限制,因此,碳酸二甲酯在農藥行業中的需求量將維持現狀。
2.2醫藥
在醫藥行業中,碳酸二甲酯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合成中樞神經系統用藥、抗感染類藥、維生素類藥以及解熱鎮痛類藥。碳酸二甲酯在抗感染類藥中主要用來合成氟嗪酸、丙沙星、依諾沙星、諾氟沙星、蒽氟沙星、吡哌酸、洛美沙星以及甲氟哌酸等原料藥,碳酸二甲酯主要作為甲基化劑使用。近年來,碳酸二甲酯在我國醫藥行業中的總消費達3000t,其中環丙沙星的用量占總量的二分之一。其次,碳酸二甲酯替代硫酸二甲酯在氟哌酸原藥的生產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由于喹諾酮類藥物具有價格低、使用方便安全以及療效好等優點,近年來在國內的銷售量呈快速增長,而碳酸二甲酯作為喹諾酮類藥物生產中的關鍵,其需求量也會不斷地增長。此外,隨著我國環保政策的落實以及碳酸二甲酯成本和價格的降低,其替代毒性較強的硫酸二甲酯作為甲基化劑,在醫藥行業中將得到廣泛的應用。預計到2015年,碳酸二甲酯在國內醫藥生產中的消費總量將高達20000t左右。
三、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碳酸二甲酯具有毒性小、安全、污染小以及運輸容易等優點,且反應活性良好,已經在農藥以及醫藥等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在我國有著一定的市場發展潛力。隨著近年來,國內生產碳酸二甲酯工藝的不斷成熟,碳酸二甲酯的生產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生產碳酸二甲酯的大國之一。
參考文獻
[1]蘭州石油化工研究院.我國碳酸二甲酯亟待開發[N].中國石油報.2003—04—30(3).
[2]吳群.高純碳酸二甲酯通過鑒定[N].中國化工報,1997—10—27(2).
[3]王景春,武驗,邵國斌.碳酸二甲酯生產線在豫投產[N].中國化工報,1998—01—28(3).
[中圖分類號] TQ6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11(a)-005-04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chemical raw drug enterprises in China
DAI Kaijin, HU Wei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The chemical raw drug industry is the superior sub-industry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but the chemical raw drug industry of China as a whole is on the bottom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value chain. As a result,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in urgent need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The proposed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nclude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optimizing the varieties, applying for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extending the industry chain, striving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utsourcing,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re-transfer, etc. It also proposes to take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improving products quality, optimizing the product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cor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strengthening rush imitation of raw drugs with expired patent or expiring patent, developing the formulation industry at the right time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y chain under mature conditions. It can develop into the generic drug supplier gradually by rely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alize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through innovative new drugs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as the reference for persons concerned.
[Key words] Chemical raw drug; Industrial upgrading;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化學原料藥是我國醫藥行業的基礎,也是我國醫藥工業的優勢子行業。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尚不發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會處于全面小康的階段。要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沒有物美價廉的化學原料藥作為基礎,其代價是昂貴的,可以說化學原料藥產業為保障我國人們的身體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因此發展化學原料藥產業是必要的。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國化學原料藥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起來的,技術、管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后。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勞動力等成本的上升,環保要求日趨嚴格[1-2],出口退稅下調[3],我國原有的比較優勢已經在逐步喪失,同時國際上對提高來自發展中國家化學原料藥質量和加強政府監管的呼聲很高,以美歐、日本為主的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我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的質量認證(cGMP認證、COS認證等),增加了例行質量檢查的頻率,因此原有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提高技術及管理水平,進行產業升級,建立新的比較優勢,依靠科技創新,走科技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產業升級的內容[4-7,9-10]
1.1 整合供應鏈
供應鏈是指通過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有效控制,從采購原材料到生產中間產品、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并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功能網鏈結構。它不僅是核心企業聯系供應商和用戶的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更是實現增值的價值鏈。供應鏈包括了藥品生產從采購、研發、生產到銷售等方方面面,涉及化學原料藥企業的上、中、下游各個環節。整合供應鏈是化學原料藥企業升級的基本內容,借助ERP、GPS、RFID等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與手段,進行信息流的整合及重要節點的升級,實現生產計劃合理、庫存管理優化、設備利用充分、質量管理全面、成本控制有效、財務分析及時的目標,最終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供應商資信體系、科學量化評價體系、主要原材料評價體系、市場信息分析反饋體系等,構建最佳供應鏈。整合供應鏈可確保部分大宗、特殊或緊俏原材料的及時足量供應、顯著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深化與上下游客戶的合作共贏關系,提高市場反應能力與效率。
1.2 化學原料藥品種的優化
國際上化學原料藥品種多達2 000多種,如何結合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選擇品種是企業必須做好的工作。企業在進行品種取舍時除了要對品種進行市場分析,選定收益率高的品種之外,還需要考慮自身的資源能力。具體來說,如果某一企業在某一品種擁有主導權和進入屏障的話,我們可以將企業在這一品種的優勢用屏障點擁有度(CPH)表示。某一品種的CPH越高,企業在這一品種的優勢就越強。構成CPH的因素可以是該品種核心專有知識或技術、政府管制和顧客界面以及獨特高效的經營模式、品牌、質量、規模等。企業品種選擇必須從品種的收益率和該企業品種的CPH兩個角度來考慮。當品種的收益率高,且企業對該品種的CPH也很高時,可以集中資源于該項品種的發展;當品種的收益率高,但CPH低時,可以選擇以并購或合作的方式形成較高的CPH,抵消企業在該項品種上CPH較低的劣勢;當品種的收益率低,但CPH較高時,可以對該項業務進行再分解,挖掘和創造出高收益率的業務;當品種的收益率低,且企業的CPH也較低時,企業必須放棄該品種。如果企業其他品種對此品種具有一定依賴性時,可以考慮將此品種外包給其他企業。
通過對產品優勢分析,可以看出,對于一般的中小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來說,放棄技術含量低、收益率低、本身沒有優勢的大宗化學原料藥品種,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收益率較高,同時本身擁有必要的資源能力的特色化學原料藥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但由于品種優劣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定義,因此企業品種的選擇是企業經營團隊智慧的體現。
1.3 強化質量管理,爭取國際認證
化學原料藥產品出口主流醫藥市場需要符合國際藥典的標準,通過藥品國際認證,獲得國際認證證書。目前國際藥典主要有美國藥典(USP)、歐洲藥典(EP)、日本藥典(JP)等,國際認證主要有美國FDA認證和歐洲COS認證等,美國FDA的藥物管理檔案(Drug Master File,簡稱DMF文件)是化學原料藥、中間體、賦形劑、輔料和醫藥包材等醫藥原材料進入美國大門的必需資格文件。歐盟的藥典適用性認證(CEP 證書),是進入歐洲原料藥市場有效而必需的支持性文件,同時歐美還要求產品生產的質量管理嚴格遵循 GMP標準、接受現場考核。近年來,FDA明顯加強了對進口藥品的監管力度,還擬定了新的全球化監管計劃,以增加境外核查,尤其是“針對原因”及“針對風險”的核查,同時還提出了針對供應鏈的質量風險計劃,對質量風險管理提出了要求,為此FDA在北京設立了駐華辦公室。由于歐美的認證是國際目前最高級別的認證,企業通過歐美的認證意味著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意味著產品獲得了“國際通行證”,得到了國際規范市場的認可,從而可以直接向歐美制劑生產商出口產品,對于產品進入整個國際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獲得規范市場的認證是化學原料藥企業產業升級的重要內容和表現,企業通過國際認證可以使產品的質量、信譽和利潤隨之俱升。目前印度是獲得歐美認證最多的非本土國家,近年來我國原料生產企業加強了國際認證的步伐,獲得認證的產品和企業逐漸增多,這體現了我國原料企業的進步。
但國際認證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目前規范市場國際認證的阻擋效力正在逐漸降低,通過認證所獲得的較高利潤也可能隨之降低,因此對于一些技術落后,資金缺乏的中小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來說,需要慎重考慮,在適宜的時機及時退出也許才是最佳途徑。
1.4 加強重點品種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
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是化學原料藥升級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技術改造的作用是巨大的,技術改造的每一點進步,都將是化學原料藥企業的重大進步,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造可以使企業獲得較低的生產成本和(或)較高的品質,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另一方面可以構建技術壁壘,制定行業標準,提高行業門檻,將后來者和技術水平低者拒之行業外,更有甚者,可以形成壟斷,從根本上改變價值鏈的價值分布。歐洲國家的化學原料藥巨頭如巴斯夫、帝斯曼、陶氏化學正是憑借著其在化學原料藥生產技術上的優勢才能夠與國際醫藥巨頭相抗衡。通過技術改造贏得市場的例子在國內也有許多,如華北制藥通過對青霉素工藝的技術改造,加大菌絲回收產品在生產中的回用量、優化溶媒回收系統、對酸化和結晶等關鍵工藝過程均實現最優化、實行管道全封閉生產,加上國內獨家的“溶媒萃取”工藝,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保證了產品極高的純度,憑借著技術優勢,華北制藥曾一度控制了國內青霉素市場,并對國際青霉素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海正制藥成功突破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化學-酶法合成關鍵技術之后,其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原料藥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制劑已經逐漸替代美國默克公司的進口產品進入臨床使用。因此下大力氣進行技術改造是化學原料藥企業立足的根本,是原料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正是因為技術改造的重要性,國家將化學原料藥的技術改造列為“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改造的主要內容有:應用管道化、連續化、催化合成代替間歇生產,采用新的合成路線,如采用更加簡單、原料更加低廉、或者更加環保的合成路線和方法替代現有方法,以及應用酶法、生物轉化等綠色工藝替代化學合成工藝等,技術改造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減少污染和資源浪費,技術改造的關鍵是要有技術人才。
1.5 加強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實現原料藥、制劑一體化
近年來受到人力成本上升的驅使,歐美制藥公司進行制劑生產轉移的趨勢愈加明顯。輝瑞、GSK、羅氏等國際制藥巨頭紛紛開始在國內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制劑生產。而發達國家為了降低醫療費用,對仿制藥進行鼓勵的政策促使仿制藥市場不斷擴大,我國在仿制藥及其制劑方面具有成本優勢,這為我國制劑出口提供了契機,此外國家對部分化學原料藥的出口采取限制的政策,如對大多數的化學原料藥出口退稅由13%調低到5%,未來不排除進一步調低的可能,而對制劑的出口采取鼓勵的政策,如出口退稅為17%,這為從單純的化學原料藥出口為主逐步轉向至以制劑出口為主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盡管面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國際環境,但是國內化學原料藥企業在向制劑轉型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由于我國制劑出口主要形式是以OEM、制劑代工為主,我國的醫藥企業僅僅負責生產,對于終端市場銷售則無法參與,在合作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對市場的開拓完全依賴于合作伙伴。二是印度和中國的醫藥產業發展極其類似,因此印度藥企是國內醫藥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最強勁的對手。在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后,印度的制藥企業已經完成了產業升級,在積累了大量的市場資源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后,印度的醫藥企業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先機,國內藥企在轉型過程中必然要面對同樣具有成本優勢的印度藥企的競爭,這個難度是巨大的。三是國內制劑企業眾多,產能已經嚴重過剩,而普通制劑技術本身并無太高的技術門檻,只是因發達國家在管理方面更為嚴格,這一點與化學原料藥通過國際認證類似,而隨著國內新的GMP標準的實施,國內已有較多的制劑企業技術水平已達到發達國家的要求,只是缺少對發達國家醫政法規及國際市場的了解,走國際化的道路同樣也是制劑企業的發展目標,新增產能必然導致更慘烈的競爭,而競爭的結果有可能是制劑產品價格劇降,化學原料藥企業與制劑企業兩敗俱傷,國際醫藥巨頭從中漁利。但總體來說由于仿制藥市場是不斷增長的大蛋糕,并且這個市場的集中度不高,國內藥企存在著一定的機會,但如果不進行相關限制,企業一哄而上,其隱患也是無窮的,因此如何合理控制產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也考驗管理層和企業界的智慧。
1.6 承接國際醫藥研發外包,提高研發能力[8]
隨著新藥研發風險、成本的增加及研發周期的延長,國際巨頭不斷地尋求與發展中國家企業合作以降低風險和成本,研發外包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300億美元,我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在新藥研發能力上相當薄弱,科研投入嚴重不足,承擔醫藥研發外包業務,是目前提高研發能力的最佳選擇,一方面通過承接外包可以參與國際交流,了解最新動態,熟悉國際規則,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獲得收益,補充自主研發經費的不足,此外通過參與研發可以為將來承擔該品種的生產轉移創造更多的優勢,對企業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由于醫藥巨頭在研發外包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培養未來的競爭者,技術外溢并不明顯,因此通過承接外包可以提高我們的研發能力,但并不能縮小與國際醫藥巨頭之間的差距,相反如果長期將資源集中在承接外包上,而不發展自主創新,就會形成一個低端鎖定效應,反而不利于產業的升級,因此努力承接外包的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
1.7 搶仿國際重磅炸彈型到期或即將到期專利藥
搶仿是自主創新的初級形式,也是在我國現有技術水平下的最佳創新方式,國家也將國際重磅炸彈型到期或即將到期專利藥的仿制列為“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這也顯示了搶仿是國家意志,搶仿特別是工藝改進的搶仿藥物,對化學原料藥企業而言意義非常巨大,一方面搶仿藥的技術門檻比較高,短期內其他企業難以進入該領域,特別是首仿藥物,在歐美還有180天市場專屬權,可以使首仿企業搶先占領市場,獲得高額的回報,此外由于專利過期之后,市場價格會跌50%左右,市場需求會迅速擴大,對化學原料藥的需求劇增,利潤極為可觀,因此搶仿藥不僅是有實力的化學原料藥企業重點追逐的對象,連國際醫藥巨頭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競爭極為激烈,同時搶仿也需要較強的技術力量、較大的投入和較長的時間,具有一定的風險,一般而言技術力量強的企業從開始仿制到獲得批準周期為5年左右,投入經費約為1 000萬美金,這對目前國內一般的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是難以獨立承擔的,因此尋求國家支持以及與有關合作伙伴進行合作,是目前可行的發展模式。
1.8加強自主創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
自主創新是產業升級的高級模式,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醫藥企業在國際醫藥行業立足的根本,但自主創新道路是艱巨的,需要有政府的支持,需要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和魄力,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持和專門人才,在這方面我們與印度以及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日本80年代的醫藥行業新藥開發水平不高,以仿制藥為主。但后來主要由于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導引,漸漸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出現了武田、三共、住友等一批研發型企業。印度為了促進本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將醫藥產業列為優先、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為使其在世界藥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研發,大力支持出口的同時也在稅收上給予充分的優惠政策,為積極尋找國外的合作伙伴,政府在工業產業上給予減稅或免稅優惠,允許外國投資者對合資企業的控股率達到74%。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印度化學原料藥企業沿著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仿制藥――創新藥物產業升級路線基本完成了產業升級,出現了像印度南新、瑞迪、Wockhardt等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優秀醫藥企業,在世界醫藥市場占有較高的地位。我國也出臺了許多支持創新藥物研制的政策,但總體效果不如80年代的日本和現在的印度,如何加強醫藥行業的創新是我國醫藥行業面臨的巨大難題。
1.9 實施產業再轉移,進行技術和資本輸出
隨著我國生產成本和環保成本的增加,部分化學原料藥品種在我國發達地區生產已經失去了比較優勢,因此尋求成本更低的地區和國家進行生產,實行產業再轉移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隨著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與許多發展中國家及我國欠發達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技術、資本和管理經驗方面的比較優勢,這使得技術和資本的輸出已經成為可能,利用不發達國家和我國不發達地區的勞動力、土地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在當地生產,不僅可以幫助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可以為企業贏得更高的利潤,并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
2 產業升級的途徑[11]
在國際上,歐洲以及日本和印度的產業升級為我們提供了參考,由于印度企業情況與我們更為相近,因此國內許多人士提倡我們學習印度模式,即實現從基礎原料藥的加工生產轉變為國際制劑加工、研發、銷售企業,但筆者以為,印度模式固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印度模式是印度企業出于歐美國家在技術上保持絕對領先,中國在規模上享有優勢以及本國制劑企業較少,國內需求旺盛的國內外環境下,利用自身在國際交流中的優勢而開創出來的有印度特色的模式,我們不能照搬,相比而言,歐洲的模式更有借鑒意義,歐洲的意大利、德國、瑞士等國,長期在國際化學原料藥市場上處于主導地位,在發展化學原料藥行業有其獨特的經驗,其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是不斷進行研發投入,保持技術領先。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技術和地域上與第三世界國家的企業相比具有較強的優勢,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強的研發成本優勢,與印度相比在基礎原料藥的規模和成本上擁有優勢,因此我國化學原料藥企業的產業升級的基礎是做好化學原料藥本行,在制劑方面條件較好的原料藥生產企業適度向制劑業轉型。具體有如下幾種途徑實現升級:一是把整合供應鏈、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作為產業升級的核心,這不僅對中小企業來說尤為關鍵,對大中型原料藥生產企業也至關重要;二是優秀企業應加強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原料藥的搶仿,積極承接國際醫藥研發外包,提高研發能力,依靠科技創新,逐步向高端仿制藥和專利藥原料藥供應商發展;三是部分在制劑上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在條件成熟時,通過兼并重組,爭取國際認證,適時發展高端制劑產業,通過拉長產業鏈,增厚利潤,實現產業升級(類似印度產業升級模式);四是大型原料藥生產企業集團可以利用本身在國內同行中強大的技術、人才優勢,充分利用國家的扶持政策,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創新藥物的研制、生產和銷售,在國際醫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總之,對于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而言,產業升級的內容非常廣泛,途徑也有許多,但究竟企業采用何種方式,需要結合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式、發展趨勢和企業自身的特點來進行選擇。產業升級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智慧才能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 王承鳳,邢花.原料藥企業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途徑[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8):88-90.
[2] 云華榮.環保政策對原料藥企業影響及企業對策[J].齊魯藥事,2008,27(8):505-506.
[3] 胡霞,黃文龍.出口退稅率下調對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藥事,2009,23(4):326-328.
[4] 王逄.原料藥結構調整的五種可能[N].醫藥經濟報,2009-12-24(11).
[5] 楊克華,劉宏,劉健,等.基于行業價值鏈的醫藥企業戰略選擇研究[J].技術經濟,2003,(1):26-28.
[6] 陳衛忠,孟光興,邱家學.我國原料藥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戰略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3):64-65.
[7] 王燕梅,于永春.國際縱向分工下的產業升級和競爭優勢構建―以中國化學原料藥制造業為例[J].經濟學家,2009,3:87-96.
[8] 何春,吳偉群,齊雪飛.我國原料藥外包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藥業,2009,18(20):9-10.
[9] 王高玲.我國原料藥行業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上海醫藥,2006, 27(10):448-451.
23年,這是施少斌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的年頭。
最開始,他進入“敬修堂”研究所搞科研課題,后來轉行做銷售。24歲便成為公司辦公室主任,1997年成為整個廣藥集團最年輕的集團副總。2001年8月,施少斌進入到羊城藥業(現為王老吉藥業)擔任總經理。任職期間,他領悟到要做大王老吉,必須要擴大它的資源半徑。而如何擴大,即是將其從一個醫藥類的產品定位為健康飲品,功能訴求為“預防上火”,挖掘需求創造市場。與之相對應的,他將口味包裝都進行了針對性的變化,甚至連原來的羊城藥業也適時改名為王老吉藥業。2005年2月1日,中外合資企業“王老吉藥業”正式成立,施少斌調任廣藥集團核心企業—上市公司廣州藥業,任總經理,隨后又成為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黨委書記。
對于過往的經歷,施少斌并不愿多提。在他看來,昔日的成或敗都會成為自己的包袱。如今,如何帶領珠江鋼琴走得更好才是最為關鍵的。
從醫藥行業到鋼琴行業的大轉型,并未讓施少斌感受到所謂的壓力或者挑戰。他堅信憑借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5年一定能再造一個“新珠江鋼琴”。或許,在他的腦海里,一首優美的鋼琴曲目早已譜好。
對話施少斌
《新領軍》:新官上任,你對珠江鋼琴的未來發展有何戰略規劃?
施少斌:我比較敬仰的杰克·韋爾奇,他有一個“三圈”理論,我做了一些改進,運用到珠江鋼琴的整體規劃上。
第一圈,鋼琴轉型升級,從普及中低檔到高檔,從原有的家庭使用兼顧到專業團隊,比如商家表演、藝術家以及大型的活動都用我們的高端產品。
第二圈,現有業務有發展前途的,加大投入、持續做大。比如,數碼鋼琴作為一個新的業務,現在已經逐步做大,未來有望像鋼琴一樣在行業里面能夠成為主導產品。
第三圈,沒有做過的業務,經過市場分析認為前景很好的,我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主動介入。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已經成為了中國樂器第一股,一旦建立了資本通路,搭建好平臺,珠江鋼琴的發展將如虎添翼。后面,我們會做一些小額貸款業務,做一些產業投資。
未來,珠江鋼琴還會轉型,不只是簡單的鋼琴制造企業,還要打造一個以文化為核心的綜合性產業鏈。
《新領軍》:珠江鋼琴如何把握消費者的需求?
施少斌:近年來,中國鋼琴行業的產銷量穩步上升,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鋼琴消費市場,而珠江鋼琴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始終保持在20%以上。在國內外市場城市化、老齡化、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幼兒群體、老年人群體、希望接受二次啟蒙的白領群體都具有潛在的鋼琴消費需求,鋼琴行業的發展方興未艾。
為適應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珠江鋼琴未來將著力發展中高端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優化產品結構以及盈利能力。
我們現在提出雙輪驅動,即鋼琴“精英教育”、“大眾教育”的雙輪?!熬⒔逃本褪撬囆g家、表演家、專業團體、高等院校老師、專業學生、專業機構,這是我們重點要去做的精英推廣?!按蟊娊逃?,或者說草根教育,則是讓一些普通老百姓、消費者使用鋼琴。我們提出一個口號是“努力增加鋼琴人口”。使用鋼琴的人多了,鋼琴產業的成長機會才會更多。
為推動鋼琴人口的增長,我們正計劃啟動“星火計劃”—繼續將珠江鋼琴廣州藝術培訓中心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全國。
《新領軍》:從普及到中高檔的發展,實現品牌的高端化,改變既定的品牌認知有哪些具體舉措?
中醫藥是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資源,將中醫藥的資源優勢和知識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有利于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發展。該行業是中國國內贏利能力較強的行業,產品利潤率高。中國中藥行業發展迅速,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的銷售占國內醫藥市場的四成以上。
但中醫藥行業也存在著知識產權流失嚴重,國際市場占有率低,科技研發力量薄弱,相關國家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不斷變化的產業環境促成了中醫藥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局面。在激烈的挑戰與美好的機遇之中,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市場發展戰略將可以牢牢把握住源源不斷的商機。
一、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中醫藥有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雖然中成藥多年的發展,90%以上都是靠內需拉動,但中醫藥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理應由全人類共享。另外,從經濟意義講,國際市場擁有強大的市場潛力和豐富的顧客需求,這是中醫藥向國外市場大力拓展的推動力。同時,國內市場的需求存在飽和度,達到一定限度時,中醫藥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將遭遇“瓶頸問題”。雖然中藥產業經濟規模已突破千億元,總產值占醫藥工業總產值的26%,而且2006年我國中藥產品出口首次超過10億美元,比2000年出口額增加近1倍,年增長率為兩位數,但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發展極不平衡――如果中醫藥能走向世界,很多發展問題便迎刃而解,并會激發中醫藥市場更強勁的生命力。
開拓國際市場本無厚非,但問題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礎在國內,國外除極個別國家外,中醫藥得不到合法承認,了解和使用中醫藥的人不多,市場不成熟。
此外,市場經濟的實質在于市場,如果丟失了國內市場,我們就無法建設中國的市場經濟。營銷之父科特勒曾提到,獲得新顧客的成本可能是留住老顧客成本的5倍。[5] 國內是一個大的臨床實踐及研究基地,是走向國際市場的穩固后臺。在發展國際市場尋找新顧客的同時要留住并最大限度滿足老顧客,立足本土成熟市場。在此基礎上,選好進軍國際主流醫藥市場的突破口。發展國內市場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社會經濟市場化,中醫藥人才市場對新型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層次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社會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呈現持續增長和多樣化趨勢;另一方面,中醫藥服務領域的不斷擴大,中醫藥行業也趨于多樣化擴展。對照國內外中醫藥市場的需求和建設中醫藥強國的要求,不僅需要了解中醫藥學科前沿動態,符合中醫藥現代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而且更需要具有扎實的中醫藥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具有多學科知識,能適應跨學科工作,適應社會能力強,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良好的中醫藥文化和道德背景的復合型中醫藥人才。同時還應以市場為導向,拓寬專業方向,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擅創新的復合新型中醫藥人才。
2.發展中醫藥旅游
生態旅游不僅是指在旅游過程中欣賞美麗的景色,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不破壞生態、認識生態、保護生態,達到永久的和諧,是一種層次性的漸進行為。中醫藥專項旅游這個全新的、充滿商機的旅游產品是生態旅游的分支之一。
通過開發中醫藥專項旅游,既可以挖掘民間名老中醫、祖傳秘方、偏方等中醫中藥;可以根據各地中醫藥特色,建設中藥材園、中醫藥主題公園、中醫藥特色產業街、食療藥膳建筑等中醫藥文化展示區,集中展示和宣傳中醫藥文化,增強游客的健康保健意識,又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較為穩固的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國際市場,創造新型營銷手段,各方協同努力,使中醫藥在不久的將來真正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杰出的貢獻。具體從“一個注意,四項戰略”進行論述。
本土中藥在洋中藥猛烈搶攤的情況下所面臨的可謂是“內憂外患”,腹背受敵。
“內憂”源自四方面:一是醫療領域市場化和補償機制的不完善,影響了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的發展;二是中醫藥的服務領域縮小、貢獻率降低、醫療服務功能下降;三是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中成藥經典方劑資源的流失;四是我國生產的中藥科技含量低,形成了好原料、粗加工的藥品貿易格局。
內憂不除,必招致外患。各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進入了一場中醫藥研究競賽,并利用中國的中醫藥資源優勢,如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中成藥經典方劑資源優勢、極為豐富的中草藥原料優勢、廉價的人才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具有13億人口龐大的醫藥市場優勢等等賺中國人的錢。同時,預先設置好各種技術壁壘,阻止中國的中成藥進入國際市場競爭,并籍此來瓜分國際中醫藥市場。進口中國廉價的中藥原料或中介體,經精加工或分成小包裝,附以人家國家的品牌,形成高附加值的洋中藥或功能性食品,不僅在國際市場掙錢,還返銷中國,掙中國百姓的錢。甚而,在中國投資設廠,用中國的組方、原料、人工,利用中國政府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生產出低成本高利潤且是本土化的洋中藥,一個需求充分的大市場在缺乏關注的狀況下被瓜分。近年來,“洋中藥”紛紛在中國境內搶注中藥專利,獲準專利數已高達1萬多項,占中國同類專利的八成以上;同時這些跨國醫藥集團還到世界各國申請中藥專利。他們運用內外夾攻的戰術試圖擠垮中國的民族醫藥工業。
在“內憂外患”的狀況下,相比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洋中藥”,低技術、低附加值的“土中藥”既要守住國內市場的大營,又要沖擊國際市場,其結果必定是本國內部地位動搖,競爭國際市場舉步維艱。
這種兩難困境的有效解決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系統結構的調整和法制,營銷等相關理念的深化。
二、“四項戰略”
1.政府職能性引導
在中醫藥國際化營銷戰略中,國家從宏觀方面的管理、引導和助力作用不可忽視,即政府職能中的“燈塔效應”,以一燈之光照亮中醫藥進軍國際市場的暗途。
首先,國家制定和實施中醫藥國家標準對提高中醫藥產品國際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組織各相關方面力量,以保證中醫藥質量穩定、可控、有效、安全。
其次,中醫藥出口企業在提高自身產品質量的同時,國家應利用網絡平臺時時跟蹤目標市場國有關中醫藥出口的法律、法規及其變化,以使出口企業避免因不了解出口國法律、法規的相關內容而產品遭拒。
此外,國家應充分利用英特網將我國優質優品的中醫藥企業、產品、專家推向國際市場,建立起直接面向客戶的巨大的醫患網絡平臺,使世界各地的患者在這個平臺上能夠找到他所需要的中醫師及中藥產品。
2.知識產權保護
中醫藥知識產權指人們在中醫藥的研究、生產、經營等知識活動中依法取得的權利,包括中醫藥著作權,以及相關權利、中醫藥工業產權(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名稱和地理標志等)及未公開中醫藥信息保護權三方面內容。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要切實構筑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屏障,否則民族中醫藥不但難以走向國際市場,甚至連國內市場都無法保留。所以,要盡快形成一個中醫藥知識產權三維保護體系。
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性,形成完整的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將民族中醫藥知識產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國際專業展會
國際展會是市場走勢的指示器,增進東西方了解的紐帶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展會中的與會者可利用同一場所共同弘揚文化,其傳遞經濟信息、加強對外交流的效果是其他形式所不易達到的。
4.補缺營銷
長期以來,中醫藥在西方遭冷遇,既因中醫藥在國外宣傳不夠,也有西方醫學界排擠打壓中醫藥的利益驅動。這種局面,不利于中醫藥的國際化拓展。因此應比較中西醫學的差別和優劣勢,對西醫已占明顯優勢的疾病治療,我們應明智避讓,集中精力于自身特色上。特色一旦成為優勢,就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可以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全力發展自己,真正做到憑借優勢特色致勝。
古語言“伺機而動”、“趁虛而入”,在中醫藥出口營銷中,比較分析國外市場及中醫藥現狀得出,以補缺者的形態占領國外的市場空缺是最合適的選擇。做別人做不到的,治主流醫學無法兼容并治的疾病,達到主流醫學手段難以企及的療效,以補缺營銷戰略贏得外國民眾及主流醫學界的更多關注和青睞。
參考文獻:
[1]《2008年中國中藥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省略/reports/2006087zhongyao.htm
[2]吳儀: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維護人民健康中的作用//satcm.省略/zwxx/gzdt/20080215/092533.shtml
[3]中藥飲片國際營銷.省略/shi/List_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