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中醫護理基礎知識模板(10篇)

時間:2023-08-02 16:17: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醫護理基礎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醫護理基礎知識

篇1

實訓室物質人文環境屬于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條件。包括實訓室建筑風格、裝修、裝飾、儀器設備的布置等。我們利用新校園建設的契機,對護理實訓室的裝修、布局最大限度地按照工作環境要求設計,也就是按照醫院病房設計病室、護士站、治療室等。空間的裝飾也要模仿醫院的真實場景,設備陳列盡量模擬病房,給學生以真實的感覺,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

2精神人文環境

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師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道德規范等方面。我們在實訓室建設中主要從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人際關系和集體輿論上設置符合護理專業職業道德標準的運行和管理模式。一方面采取名人名言、圖畫上墻來體現“立德立志,善學善能”的校園文化和“扶傷濟世,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醫院文化[3];另一方面從學生禮儀、語言、服飾、溝通能力以及實訓教師的真實工作情境的構建出發,盡可能按照醫院工作過程來組織實訓教學。在情景教學中,教師就像一位體貼入微的護士,呵護、關愛病人,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模仿中得到提升。總之,要使學生一進入實訓中心,就能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3制度人文環境

制度人文環境是實訓室的內在機制,是實訓室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為了使實訓室安全、正常、可靠運行,我們制訂了一系列實訓室管理制度并懸掛在墻上,比如在進門大廳懸掛“護理實訓室管理制度”,在實訓室內有各種實訓操作規程。隨著各種制度的落實和推行,使護理專業學生的行為逐漸由他律變為自律,并逐漸養成職業習慣,養成護理制度文化的自覺性。學生進入臨床實訓室的服飾、禮儀都有嚴格規定,實訓室設有專門的穿衣鏡,保證學生著裝規范進入實訓室,大廳、走廊懸掛我校學生穿著各式護士裝的照片,增加了學生對白衣天使形象的好感,認識到護士的形象是美麗的。每一實訓操作均以案例形式出現,配有標準的操作前解釋、操作中指導、操作后囑托的規范語言。讓學生在這樣的規范流程中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熟練,再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使學生在重復中形成習慣,最后變成一種內化的職業習慣。

篇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水污染就是環境污染中的一種。作為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水資源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關于城市污水處理的問題在我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城鎮中污水系統中的污水被統稱為城市污水,其中主要有工業產生的污水以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城市污水處理是目前我國城市環境保護工作中所需要處理的首要問題,它與保護水資源、保護城市人口的居住環境以及人類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有著直接的聯系。

1.城市環境保護中污水處理的意義

在對城市環境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污水處理有著重要意義。水資源的污染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制約,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視,對水污染進行處理以及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首要任務。其中,對城市污水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們所面對的水資源的危機得到緩解。

在城市環境保護中,對污水的治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水資源相對短缺的重要時候,對污水治理回用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問題進行緩解。在環境的保護中,污水的主要來源是城市,對城市污水的資源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對淡水資源的消耗,使可持續發展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城市環境保護中,對城市污水進行資源化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水資源的節約,有利于水資源相關的環境危機的解決,有利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2.城市環境保護中污水治理的問題

2.1資金短缺

關于污水處理資金,我國主要靠政府的投資以及國際的援助,但我國相應的經濟實力在一定程度上還不算是強大,所以國際的援助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因此,在我國大多數城市中,有關于城市污水處理的開展還存在著一定的資金問題。因為缺少資金的問題,在多數城市的相關污水處理廠不能得到及時的擴充,其對污水處理的設備得不到及時的檢修和更換,從而導致其對污水處理的速度不夠及時,處理能力不強,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腳步,甚至還有些污水處理廠因為資金的缺乏而無法做到正常運行。因為資金的短缺,導致城市對于污水的處理達不到相應的要求,污水處理的力度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

2.2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問題

就我國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管理體制來看,其在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大多是管理體制都還不夠完善,從而導致污水處理廠得不到正常良好的運行,發揮不出其最大的能力對污水進行及時處理。另外,除了其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陷,其管理人員的專業性以及其在運行操作方面的管理水平都達不到所要求的高度,相關技術人員對相關設備的操作掌握不夠熟練,從而導致在污水處理中出現一些不足和問題。

2.3城市規模的擴展對污水處理造成的影響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我國城市的發展對污水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規劃污水處理的相關事宜也成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城市化在發展中越來越密集,而相應的污水處理依舊處在分散處理的狀態下,這樣的現狀在對污水進行處理時就會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在城市污水處理中,集中處理城市產生的污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對污水處理的管理,同時還節省了投資建設等。但是集中處理的相關建設周期比較長,其工作系統也過于龐大,在協調運作時存在著許多的難題。在對城市污水進行分開處理的時候,大多是由開發商通過建立較小的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的,其在資金、管理以及技術等方面否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對污水處理的力度達不到相應的標準,排放的污水不達標,對城市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3.城市污水處理的相關策略

3.1增加污水處理的資金

在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主要靠政府投資的方式來對城市污水處理等相關設施進行開發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限制了城市污水處理的發展。因此,在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想要對其相應的建設進行提高,就要對其在融資渠道中進行開拓,促使相關投資資金得到提高。在具體的投資方式中,我們可以開展個人投資、發行環保彩票、建設環保債券以及BOT方式等。要想使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從根本上對其資金不足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達到城市污水處理的飛速發展。

3.2對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完善

在對城市污水處理方面,我國應積極制定一套相應的管理體制,對污水處理的質量進行監管以及在污水產業中建立一套標準的管理體系,在法律上給予城市污水一些有力的援助。另外,我國對污水治理等相關產業要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鼓勵與支持,在需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扶,促進污水處理產業的飛速發展。在城市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我國應制定相關政策對各地的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監督管制,對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在不違背水資源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針對具體情況對污水進行全方面的處理,保證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朝著越來越科學的方向發展。

3.3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污泥能力進行提高

從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現狀來看,我國政府在這方面加強了重視的力度,對污水處理廠的設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換,使其達到了現代化的標準,從而使我國在城市污水處理等方面的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但是,在污水處理過后,其殘存的污泥卻得不到較好的處理,其處理的力度達不到,在一定程度上對城市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從我國的現狀來看,我國城市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對污泥的處理才剛剛展開。因為在大多數污泥中有大量的有機物、重金屬顆粒以及致病細菌等污染物,其在一定程度上對人身的健康以及環境的保護工作都造成了極為有害的影響。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其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水資源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關于城市污水處理的問題在我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對水資源的保護,不單單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更是對國民生計的一個保障。在對我國城市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要增加其需要的資金,對污水處理的相關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新和檢修;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城市污水處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從而使我國對于城市污水的處理力度達到相應的標準,使城市污水處理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區榮漢.淺析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污水治理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15(10):191-192

[2]梁鵬.我國城市環境治理中的污水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8,20(4):194-195

篇3

1 突出職能是工會的性質決定的

工會是職工群眾自愿結合起來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勞動者利益的代表。職工之所以自愿結合并加入工會組織,其最樸素的目的就是希望在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生變化而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時,能通過工會組織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我們的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生了急劇變化,國家、企業、職工三方面的利益格局加速形成,不可避免地給一部分職工帶來暫時的困難。廣大職工迫切需要工會組織從他們的利益出發,更好地維護他們的政治權利、勞動權利和物質利益。中國工會章程規定,工會的社會職能是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其中基本職能是維護。《工會法》第六條規定:“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是以法律的形式進一步確定了工會作為職工利益代表者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個性特征。

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新形勢下,黨更需要工會組織時刻關心職工群眾的疾苦,反映職工愿望、呼聲和要求,密切與職工群眾關系。這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從維護上體現出來。工會是維護國家政權的社會支柱,對職工隊伍穩定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改革、發展和穩定中,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工會代表職工更好地協調和諧勞動關系,充分發揮國家政權的支柱作用。這種協調關系本身就體現著對職工利益的維護。

綜上所述,突出工會的維護職能是由工會的性質決定的,不僅是職工群眾的需要,也是黨和各級政府的需要。

2 強化維護職能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勞動關系利益兩個主體身分已經明晰,利益分化日趨明顯,非公有制的存在和發展,使勞動關系的因素也更加明顯。一是勞動關系雙方的利益取向不同;二是勞動法制尚不健全,職工的正當權益有時還得不到保障;三是在一部分企業虧損、停產、半停產、甚至破產,職工基本生活費得不到保障;四是我國生產力水平相對不高,勞動力供過于求,企業權力加大,具有明顯的優勢,職工則處于劣勢,勞動力使用者侵犯職工利益的現象時有發生。目前三資、私人企業甚至國有企業的侵權事件都有發生,一些私營企業長時間加班加點,勞動環境惡劣,甚至越權或濫用權力,使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事屢屢發生。如在金融危機期間,東莞不少三資企業關閉,職工工資欠發、停發,職工利益完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國有企業同樣存在客觀的因素,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經濟勢必要作調整,使部分職工下崗分流。那么,下崗職工再就業、基本生活、醫療保障等問題,是每一位工會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2006年,為適應市場競爭,我廠推行“精簡機構,減員增效”的改革,206名職工離崗退養。面對部分職工補貼問題、生活問題、福利待遇問題的接踵而來。工會的壓力、擔子沉重。由此可見,只要這些社會矛盾存在,職工群眾就有保護自己權利不受侵害的需要,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便成為貫穿工會工作的主線。

3 強化維護職能是提高工會社會地位的關鍵

在市場經濟中,工會的地位并不是單純以其社會政治地位作為衡量標準的,而是以其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為基礎和依托。工會的地位直接取決于它能否在勞動關系的調處中以勞動者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有效地發揮作用,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從事工會工作近十年,工會工作千頭萬緒,與職工群眾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工會的地位作用如何呢?筆者深刻體會:“有為才有位”。過去,工會在職工心目中只是一個福利機構。“生老病死”工會當然要管,“吹拉彈唱”工會也當好角色。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工會工作內容勢必要作調整,活動方式也要不斷創新,工會的事業才能生機勃勃。近幾年,我廠工會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腳踏實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如開展創建AAA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與企業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合同、女職工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等等。工會工作有聲有色,贏得了黨政的支持,職工的信賴。

篇4

[中圖分類號] R473.73[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3(a)-090-01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對婦科的惡性滋養細胞腫瘤療效更為顯著。通過及時、系統地化療,在化療過程中抗癌藥物有較大的副作用,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和不適,因此,護士在為患者做好各方面的護理工作的同時,還應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減少恐懼感,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院收治1例侵蝕性葡萄胎患者,化療中藥物不良反應較嚴重,經及時的護理,使患者安全順利地度過了危險期,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女,50歲,2009年9月門診以“侵蝕性葡萄胎”收治入院,主訴:清宮術后3個月余,陰道不規則流血。完善相關檢查排除化療禁忌后行化療。方案為5%葡萄糖+5-FU勻速靜點,8 d為1個療程。患者化療第5天出現口腔潰瘍,面部、頸部色素沉著斑。化療第1個療程結束(第9天)患者出現漸進加重性腹瀉及嚴重的骨髓抑制,一度病重危及生命。

1.2護理

1.2.1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疾病治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患者離異,入院之初即對診斷有疑慮,對治療有抵觸心理,態度比較消極,護士主動與其談心交朋友,掌握其心理狀態后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耐心講解化療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介紹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消除了顧慮,鼓起勇氣,積極面對愿意配合治療。

1.2.2 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

1.2.2.1 口腔潰瘍的護理化療之初,責任護士則告知患者及家屬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性,要用軟毛牙刷刷牙,給予口泰漱口液漱口。每日晨間護理時護士認真檢查患者的口腔黏膜及牙齦。患者口腔潰瘍出現后,護士及時給予飲食指導,加強營養,宜進清淡軟食,鼓勵多飲水,可咀嚼冰塊以保持口腔濕潤,用淡鹽水、多貝爾溶液漱口,預防口腔感染。口腔潰瘍面噴灑潰瘍散以利愈合。第一療程結束后患者口腔潰瘍基本愈合[1]。

1.2.2.2 面部色素斑的護理該女性患者,平素愛美,特別注意個人儀表。化療第5天患者面部、頸部開始出現淡淡的色素斑逐漸加重。因此,患者經常拿著小鏡子照,思想顧慮很大,她可以忍受肉體的痛苦,但擔心色斑不會消失影響個人形象[2]。護士發現患者的思想變化后,及時與其溝通,告知其色斑是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停藥后色斑會逐漸轉淡消失,消除了色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使其放下思想負擔接受治療。

1.2.2.3 消化道不良反應的護理患者第1個療程結束后出現腹瀉,進行性加重,護士們都給予了患者很大的關注,注意飲食的指導,觀察大便的次數、性狀、認真記錄好24 h出入量,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由于患者進食不佳,遵醫囑給予靜脈營養治療,輸氨基酸、脂肪乳、氯化鉀、維生素C等以改善營養狀態,糾正離子紊亂,以提高患者在化療期間的生活質量。經相關科室會診排除偽膜性腸炎后,經過對癥治療及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患者腹瀉逐漸好轉治愈。

1.2.2.4 骨髓抑制的護理該患者化療1個療程結束后,出現嚴重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一度病情危重到危及生命。在護理中筆者對患者執行了保護性隔離,嚴格限制探視,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同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動態監測血常規的變化,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及有無出血傾向,及時糾正貧血[3-5]。遵醫囑少量多次輸入新鮮血小板及全血,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刺激了骨髓細胞的再生。

2結果

本例患者在正確的治療及有效的護理下,轉危為安,順利完成化療。

3討論

惡性腫瘤患者在化療期間給予及時有效的護理,對于患者戰勝疾病、增強信心及配合治療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淑琴,黃秀娟.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護理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7,6(12):143-144.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09-2315.

[3]朱小娟.惡性腫瘤化療常見的不良反應及護理[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4,4(9):32-33.

[4]殷磊.循證護理的引入[J].中華護理學會刊,2000,6(5):5-6.

[5]仲罕婷,胡愛英,顧海云.循證護理在心臟介入術后減少血管并發癥中的應用[J].2005,20(19):704-705.

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4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849-02

胰十二指腸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我國引起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根治性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胰十二指腸腫瘤唯一有效的方法。該方法創傷大,切除范圍包括胰頭(含鉤突)、遠端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膽囊和膽總管,并且需做膽總管、胰管、胃與空腸的吻合,為此,加強圍手術期的治療與護理對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癥和病死率極為重要。所以針對此種反應,進行積極有效的預防性護理,可以減少術后死亡的發生。本文對我院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在控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對具體的護理措施及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346例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73例,觀察組采取預防性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173例,年齡24歲至65歲,平均年齡(44.5±20.5)歲。治療組患者173例,年齡29至66歲,平均年齡(47.5±18.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上具有可比性。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 預防性護理方法

1.2.1 術前心理護理 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手術的過程,如:術前準備工作、麻醉方式、手術大概的時間及術后的注意事項。介紹術后效果,以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向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詳細介紹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并給與適當的鼓勵,使其保持放松的心態。

1.2.2 術前腹部皮膚護理 清除肚臍處污垢,剔除皮膚表面的汗毛,動作要輕,切勿擦傷皮膚。術前讓病人沐浴更衣,但要避免著涼。

1.2.3 術前指導 患者做一些適當的動作,如何才能不會使手術后影響切口的愈合。

1.2.4 術前飲食的準備 建議患者多食纖維類食物,增強手術耐受能力。同時補充維生素高蛋白類的營養以促進術后切口的愈合,增進機體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術前低蛋白的病人可酌情輸入白蛋白,糾正營養狀況差甚至營養不良的狀態;糖尿病病人監測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之下,并根據血糖的進食;貧血的病人積極糾正貧血,必要時給予藥物補充鐵劑。

1.2.5 術后的護理[2] 術后待全麻患者清醒后或局麻患者手術結束3小時后,由于多數患者精神過于緊張,刀口疼痛等原因,致使刀口難愈合。因此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安慰,糾正不良心態。術后3天應每30-60 分鐘給患者測血壓、脈搏,呼吸平穩后每4 小時測量1次,持續1周,并做好記錄[3]。準確記錄出入量,保證靜脈輸液通暢。術后48 小時內腹腔引流液比較多,若未及時補充,將會造成循環血容量減少,甚至休克。每日準確記錄引出的膽汁、腹腔滲出液和胃腸減壓吸出的液體量,并根據尿量估計入量是否充足,術后每4 小時指測血糖1次,并根據血糖調節胰島素用量。

1.2.6 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由于該手術復雜、創傷大,會因為患者自身條件及護理的不到位導致并發癥的發生,胰瘺、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為術后經常出現的并發癥,因此做好護理工作,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3 護理效果 觀察組采取預防性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癥發生的病例數,計算發生率,用以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軟件包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術后脂肪液化發生率比較如下:

結果顯示:經預防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20%,而經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14%。兩組相比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計算,p

3 討論

對于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患者的護理在術前、術中、術后都很重要,同時也要做好心理和飲食護理[4],對于那些糖尿病患者應予以重點監測。以便盡可能的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若患者出現了,則應采取措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以便為患者減輕痛苦。

參考文獻

[1] 陳雪梨.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術63例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學,2006,7(6):145-146.

篇6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來源于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的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發病突然,病情變化較快,稍有不慎便會危及生命[2]。及時有效地止血,能夠扭轉病情,減少意外發生,是搶救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護理人員應該與醫務人員合作,共同搶救患者,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治愈打好基礎。我院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發現應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效果佳,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 年6月~2015 年3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7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斷,并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將76例患者分為兩組,結合組和對照組。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齡18~67 歲,平均(38.5±12.8)歲;病種:有胃潰瘍、胃底靜脈曲張、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胃黏膜損傷等疾病,均無其他重要組織器官疾病。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種等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均給予常規處理,根據患者病情放靜脈通路,止血、輸液、糾正電解質平衡等治療。

對照組:給予普通常規的西醫護理方法。讓患者絕對臥床,護理人員要清理患者呼吸道保證呼吸道通暢,并采取吸氧、保暖、禁食等其他措施。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生命體征等變化,及時建立至少2條以上靜脈通路。

結合組:在對照組常規西醫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通過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其具體方法如下:

1.2.1辨明出血原因 通過詢問查體,觀察嘔吐物內容物、顏色及性質,測量血液的酸堿度等方法判斷出血原因。并要識別假性上消化道出血,如口腔、鼻腔、咽部出血患者,吞血后癥狀。要準確鑒別嘔血和咯血,病因不同,治療原也不盡相同。

1.2.2 辨證護理 按中醫可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分為3種類型,①胃中積熱型:脘腹脹痛,吐血鮮紅或紫暗,口臭、口干渴、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施護原則為清胃瀉火,化瘀止血 [3]。②肝火犯胃型:吐血鮮紅或帶紫,或便血如柏油,口苦肋痛,心煩易怒、舌質紅絳、脈弦數。施護原則為瀉肝清胃、涼血、止血[4]。③脾胃虛寒型:便血或吐血紫暗,脘腹隱痛,喜暖、喜按,面色蒼白,舌質淡、脈細無力。施護原則為健脾益氣,攝血止血。

1.2.3物理方法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治療關鍵在于明確出血部位并止血,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者,可采用雙氣囊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潰瘍及胃黏膜病變者,可用胃內降溫止血法。

1.2.4中藥止血 黨參15g,黃芪30g,白術15g,生地10g,仙鶴草20g,白及20g,三七粉(沖服)4g,烏賊骨15g,黃芩10g,生草5g[5]。對于急性出血期,加用黃連10g,地榆炭30g,丹皮10g,煎水分次冷服,1劑/d,服3~5 劑[5]。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等數據,找出更適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護理措施。

1.4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差異明顯 (P

2 結果

結合組住院時間、并發癥少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94.7%)高于對照組(7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中西醫結合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和方法與西醫西藥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以提高治療效果。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將西醫和中醫結合,揚長避短,能更好地治療,提高醫療質量。重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產生緊張、恐懼等情緒,可能會加重病情,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提高治療依從性。做好基礎護理,如幫助患者做好清潔工作,防止感染;注意患者情況,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避免延誤病情。

本文選取76例患者,實驗數據顯示,結合組住院時間、并發癥少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94.7%)高于對照組(7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處理急性上消化道的出血過程中,采用中西結合護理方法,能夠更好地穩定患者情緒,提高上消化道出現的治愈率,減少住院時間,節約醫療資源,提高患者滿意度,讓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復。

參考文獻:

[1]羅美文.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0):128-130.

[2]孫洪波.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西醫結合的護理體會[J].哈爾濱醫藥,2012,32(1):65.

篇7

1.2中醫護理操作:中醫護理操作是臨床護理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護理專業服務的關鍵環節。護理人員只有熟練掌握各專科護理的操作技術,不斷提高專業實踐技能,才能更好地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只有穩、準、快、好地完成各項專科護理操作技術,才能減輕病人痛苦,為病人提供程序化、規范化、人性化的中醫護理專業服務。我院中醫護理操作有艾灸、針刺、耳穴壓豆、穴位注射、中藥灌腸、中藥霧化、中藥熏洗、穴位埋豆等,由護理部制定護理小課堂的學習計劃,并對中醫護理操作進行考核,以達到人人過關的目的。

1.3中醫護理文書:護理文書是從患者入院建立護理文書之時起,到整理歸檔之前。中醫護理文書的書寫要求規范,使用中醫術語,時間要求在4h內,由當班護士完成。填寫包括望、聞問、切四診的情況,中醫護理評估單書寫也應規范,年齡要寫實足年齡,中西醫診斷要完整,24節氣要準確,跌倒風險評估等內容。我院在護理小課堂中由授課人講解中醫護理文書的書寫規范,并結合院中抽查的實際病例,教會大家判斷正確寫法,以提高護理質量。

1.4中醫適宜技術:中醫適宜技術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適合在臨床或社區推廣。護士掌握中醫藥適宜技術,不僅可在臨床中做健康教育所用,而且在社區護理時也可教會居民這些方法。因此,我院護理小課堂每年都有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培訓計劃,并多次舉辦過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技能比賽,使此項技能得到較好的傳承與發展。

1.5中醫急癥適宜技術:中醫急救具有較長的歷史淵源,中醫在急救中也應發揮優勢,為人民群眾的健康貢獻力量。我院護理小課堂精心準備,組織學習暈厥、抽搐等中醫急救護理技術,教會護士及時處理。暈厥的患者在急救時掐人中穴,在大椎穴上刺血拔罐,也可艾溫灸、刮痧、放血等,提高中醫護理搶救水平。

1.6中藥基礎知識:中醫中藥息息相關,中醫醫院的護士更應掌握重要基礎知識,以便為患者提供用中藥指導。我院在護理小課堂中邀請藥學部專家來授課,講解各類中藥的藥理知識、中藥煎服的要點、藥膳養生、特殊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等等,護士掌握這些中藥的基礎知識,完善了用藥護理,讓患者更加安全。

1.7中醫藥文化:中醫護理離不開中醫藥文化建設,我院護理小課堂專門修訂了《中醫之美》的文化讀本,熏陶護士的文化氛圍,提高護士的道德情操,讓護士認識到中醫是美的學問。中醫理論和諧、對稱、雅致;中醫語言言而有文,神韻盎然;中醫的藥物出于自然,來自天然;中醫的方劑祛病療疾,療效卓然……中醫之美啟迪著護士去追求人世間的真、善、美。

2體會

2.1為優質護理服務加分:應用護理小課堂,使護士學到了中醫護理的內容,逐漸參悟中醫的精髓,同時也為正在實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加分,患者在濃濃的中草藥香氣中減輕疼痛,恢復健康。再則,中醫護理辯證施護,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強的護理服務,更加有針對性,符合優質護理服務的要求,凸顯中醫護理靈活多樣、簡便有效的優勢特點。

篇8

“中醫”難學,大概是“中醫”人都有體會的,比如“陰陽五行”、“經絡腧穴”、“陰陽失調”等等,尤其對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們來說,確有難度。如何讓學生們聽得懂,學以致用?筆者以為,應淡化“中醫理論基礎知識”,夠用即可;強化“中醫護理基礎知識”直入“辨證施護綱領”。整體觀、動態平衡觀以及對立統一觀是中醫護理理論的優勢,而養護統一、寓護于養是中醫護理的優勢。中醫護理重視養生保健的整體觀,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和積累,形成了“天人合一、形神統一、動靜結合”為主的養生保健理論。中醫護理教育可以此為突破口,設置幾個專題,或者說幾個模塊,根據“藥食同源”的理論,辨證施食(食療、食禁、食補),強調藥膳對防病、保健、強身及調節免疫機制等功能。針對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中醫養生保健法,可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這是西醫護理無法替代的。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在充分鉆研教材的同時,修訂部分章節,簡化“中醫理論基礎知識”,強化“辨證施護綱領”,突出“養生保健理論”,并且改變傳統的教材順序,調整教法,揚長避短,找出亮點,突出優勢。

2.加強實踐,弘揚特色

中醫護理通過長時間的實踐,已總結出一套從理論到臨床的辯證施護方法和具有中醫特色的操作技術,許多中醫護理技術在群眾中廣為流傳。靈活多樣和豐富多彩的治療手段是中醫護理的特色,除藥物、針灸療法外,還有推拿、拔罐、敷貼、刮痧、熏洗等中醫護理技法,以及貼藥法、敷藥法、坐藥法、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離子導入法、超聲霧化法、穴位注射療法等給藥方法,適用范圍非常廣泛,而且具有使用器具簡單、操作方便、見效快的特點。這些方法在臨床上廣泛運用,且都是西醫護理技能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從課程標準入手,修改“理”“實”比,加大實踐課的學時,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技能訓練,規范操作,反復練習,人人過關,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經驗總結,從而加深對中醫知識的理解,以及提高中醫護理水平和技能。有特色的護理操作技術還可以提高中醫護理在臨床護理上的地位,當然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解除痛苦。因此,應加強中醫護理技術的操作練習,使中醫護理教學更具特色和實用性。

3.雙師教學,理實一體

中醫是傳統醫學,過去的教學形式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現在大多都是醫學院校,教師教學生,以一帶幾十,所以操作技能的練習效果不盡理想。要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中醫護理教師隊伍,要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特別是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中醫護理教學人才,這是中醫護理教育發展的關鍵。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中醫護理學的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素質提高,不但要加強中醫理論的鉆研,特別要加強操作技能的提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先有一桶水”,要提高教學質量,“雙師教學’是必要條件。其次,應在教學中實施“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即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理論教學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合為一體,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練習合為一體,讓學生有計劃地按照教師確定的課題和學習要求,進行專門的理論結合實踐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融于一體進行組合教學,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加強學生護理操作技能的培養。

筆者在中醫護理“針灸學”的教學中,即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傳授“針灸”理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在模型上練習扎針,之后在真人身上扎針,教師自扎,學生互扎等等,使學生既有理性認識,也有感性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針灸學”的學習興趣,‘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使中醫護理學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教研結合,互相促進

中醫學歷史悠久,但古代中醫治病醫護、醫藥不分家。現代中醫護理獨立出來以后,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醫護理要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中醫護理學正處在起步階段,而中醫護理的科研更是一個薄弱環節。過去中醫的教學都是師徒傳承,老中醫們雖然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但對于中醫護理科研該如何開展?如何選題?如何研究等等都比較迷茫。筆者在《中醫護理學》課程的教學中也曾遇到不少的困難,中醫理論難懂,學生有畏難情緒。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改變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把教學與科研結合在一起,從教學過程中找科研命題,在科研過程中提高教學水平,相互提高、相互促進,如此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推動中醫護理學術水平上新的臺階。

篇9

2改進措施

2.1實施護士分層次中醫藥知識的強化培訓根據護理隊伍現狀(初級護理人員約占臨床45%)、參考文獻報道及護士管理經驗,護理部制訂各類人員培訓計劃實施護士分層次培訓。即新職護士(N0級)強化崗前中醫藥護理知識35學時培訓并考核;1年~3年低年資護士(N1級~N2級)院內培訓或半脫產中醫藥理論及技能100學時培訓;3年以上“住院護士”重點培訓專科護理兼顧基礎培訓,分期分批實施培養計劃。目的加強住院護士對中醫藥護理專業的認知及辨證施護應用能力,使中醫護理元素融入到責任制護理中。通過短期強化培訓結合個體化訓練,結合院內中醫護理“掃盲”班突擊培訓,每季度護理部針對住院護士進行中醫專病辨證、案例分析及中醫技能考核,半年度組織中醫藥基礎知識競賽及中醫護理操作技能大賽活動。1年后追蹤護士對中醫藥及專科護理的認知均提升10%以上。

2.2加強中醫專病護理與特色康復指導按照中醫護理工作指南及醫院等級評審檢查標準,建立中醫專科專病護理常規、制訂中醫特色康復指導手冊,科室擬訂專科專病護理常規并征求醫生意見,護理部審核校對形成匯編冊下發至各護理單元。科室根據專科專病特點實施開展,并探索中醫專病臨床路徑。針對中醫特色康復宣教這一薄弱環節,科室制訂專病宣教手冊、刻錄光盤、培訓演示及視頻播放等形式,護士熟悉掌握專病知識后指導給病人。通過科內自查、護理部督查及專項培訓考核相結合,對病人實施中醫特色康復宣教明顯提高,并于2012年10月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

篇10

中醫護理較西醫護理更為復雜,護生需要具備豐富的中醫理論基礎,因此中醫護理實習十分重要[1]。我國護理學院實施的教學內容和體系以西醫護理為主,對中醫護理只是進行簡單的講解,并未深入講述中醫護理的內容。由于學校對中醫護理不重視導致中醫護理人員專業技能不扎實,數量不足。中醫院往往由護士長和護理部聯合制定考核計劃對中醫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述為主,護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信息傳達效率低,教學效果不理想[2]。分層次教學按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循序漸進向上攀登[3]。本研究將分層次教學模式應用于中醫護理教學中,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在醫院實習的60名護理本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名。觀察組男生1名,女生29名;年齡21~23歲,平均年齡(22.14±0.57)歲。對照組男生2名,女生28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2.16±0.59)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觀察組采用分層次教學模式。護生實習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12周。前2個階段為分層次教學實施階段,后1個階段為歸納階段。1)分層依據:行為考試20分、理論考試40分、操作考試40分,根據護生的分數確定層次:80分及以上為優秀層,70~80分為提高層,70分以下為基礎層。2)基礎層教學以中醫基礎理論為基礎,掌握穴位、穴位按摩和敷貼法。提高層教學以四診、穴位刮痧、熏洗、濕敷和經絡學習為主。優秀層教學以深入學習四診內容、經絡、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拔罐、中藥導入和腹部推拿等,并針對不同的體質進行護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生實習結束后的理論和技能成績,比較兩組護生的綜合能力及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1)理論考試:基礎知識60分,靈活運用基礎知識20分,一定難度必做題10分,高層次護生選做題10分。操作考試:參照《中醫臨床“三基”訓練》(護理學分冊)和《常用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標準》2010年版抽取題目并進行評分。2)臨床綜合能力:參照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進行評價。包括中醫四診、人文關懷技巧、溝通交流、辨證實施護、中醫健康教育。1~3分為不符合要求,4~6分為符合要求,7~9分為優秀。3)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護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以例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實習結束后的理論和技能成績

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分別為(86.12±3.57)分、(94.95±3.76)分;對照組分別為(80.09±3.41)分、(90.64±3.35)分;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t=6.690、4.579,P=0.000、0.000)。

2.2比較兩組護生的綜合能力

觀察組護生在中醫四診、溝通交流、人文關懷技巧、辨證施護、中國特色教育優秀率分別為93.33%(28/30)、96.67%(29/30)、90.00%(27/30)、93.33%(28/30)、86.67%(26/30);對照組分別為70.00%(21/30)、76.67%(23/30)、66.67%(20/30)、73.33%(22/30)、63.33%(19/30);觀察組護生在中醫四診、溝通交流、人文關懷技巧、辨證施護、中國特色教育優秀率均高于對照組(χ2=5.450、5.192、4.816、4.321、4.363,P=0.020、0.023、0.028、0.038、0.037)。

2.3比較兩組護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庆安县| 西乡县| 探索| 徐闻县| 遵化市| 桂平市| 凤台县| 类乌齐县| 西峡县| 伊宁县| 南澳县| 新河县| 红原县| 香格里拉县| 钟祥市| 北宁市| 阳山县| 娱乐| 全南县| 石台县| 西安市| 鹰潭市| 施甸县| 青海省| 靖宇县| 邯郸市| 道真| 同德县| 峡江县| 财经| 西贡区| 满洲里市| 南岸区| 平潭县| 稻城县| 庐江县| 泰兴市| 雷波县| 江陵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