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12:36: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乘務員事跡材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親情服務”是__客艙部推出一個服務品牌。顧名思義,親情服務就是以親情關愛旅客。這一新的舉措受到了各界旅客的廣泛好評。對于屢獲殊榮的“凌燕”組的贊譽更是紛至沓來。一封由美國辦事處呈送公司領導的表揚信,讀來令人十分欣慰。
寫信人是____俱樂部的常旅客、ibm公司的駐華代表懷特先生。信中寫到:“本月19日(星期六),我乘坐mu583航班從上海回美國,在機內,負責經濟艙的乘務員劉倩女小姐的服務態度,令我非常感動。她笑容可掬,柔聲細語,熱情周到地為旅客服務,給我留下了美好而難忘的印象。飛機乘務員直接接觸世界各國各種各樣的人,什么樣的服務態度,可以決定旅客對這個國家印象的好壞。當我看到劉小姐的悉心服務,就感到中國向世界,向未來邁出了飛躍的步伐。”
在懷特先生的信中,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從“凌燕”組組員劉倩女的親情服務和微笑中感受到了中國的騰飛,他真誠祝愿__更加繁榮昌盛。當劉倩女得知這位旅客對她的評價時,她說:“干乘務員這一行,真的讓人很有成就感,雖然平凡得如同一滴水,卻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從親情服務中能夠反映出__、祖國欣欣向榮的面貌,真了不起。”劉倩女愛旅客,因為她愛乘務工作。
一顆金子般的心
在上海銀河賓館的大堂里,發生了這樣一幕:一位老人握住劉倩女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這是怎么一會事呢?原來老人年輕時是一位新聞工作者,退休后愛上了攝影,用相機記錄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相機就象他的眼睛捕捉了人間的真善美。當老人從東北吉林拍下了美麗的霧凇后--相機遺失在侯機室里,當老人登上__班機整理隨身物品時才發現。見到自己的相機與珍貴的照片不見時,老人急得暈倒在客艙里。在劉倩女悉心照料下老人漸漸蘇醒過來,得知事情的原委,小劉向他保證一定盡力找回相機。老人將信將疑地望著真誠的劉倩女,眼里有了希望。
劉倩女通過機組與北京地面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請求他們幫助尋找,結果是沒有找到。到達上海后,劉倩女又和同事換班,不顧疲勞再次趕往北京。利用航班在北京停留一晚休息的時間,小劉與__駐北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大家一起分頭尋找,結果還是沒有找到。劉倩女不顧北京零下10度的低溫,又在夜晚感到了機場清潔隊。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位好心的保潔隊阿姨撿到相機交道機場派出所,當小劉從機場派出所值班人員手里接過相機時,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當一夜未眠的老人手中時,望著失而復得的相機,望著劉倩女清澈、充滿愛意/,!/的雙眼,老人激動得久久才說出一句話:“姑娘,謝謝你,你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一切因為有愛
正如她的朋友所說,“小燕子”劉倩女天生就適合飛行。的確,9年來,她一直用實際行動證明著這一點。她對待工作有一顆責任心,一種主人翁的態度。確保飛行安全和優質為旅客服務一直銘記在“小燕子”的心中。工作中她體會最深的就是“用心”二字,“用心”飛好每一次航班,“用心”為每一位旅客提供最親情的服務。
在、的第一個航班上,在“兩會”代表、政協委員專機上,在跨新千年首航航班上,在許許多多專機保障航班上都有劉倩女燦爛的笑容。漸漸地,旅客記住了這只為大家捎來溫暖快樂的“小燕子”。表揚信、贊譽聲紛至沓來,__客艙服務部給劉倩女戴上了“最燦爛微笑獎”的桂冠。
春運的大幕即將落下,在萬家團圓的日子里,一群默默無聞的武漢鐵路職工,始終堅守在春運一線,度過了一個個緊張忙碌的日日夜夜,在平凡的崗位上上演了感人的一幕幕,成為了冬日里的股股暖流……
售票員的特殊水杯
曾潔是武昌火車站售票車間的一名普通售票員,進入緊張的春運后,她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一下子加快了許多。
春運的一天,記者在武昌車站售票車間采訪時發現,在曾潔的桌前,放有一只水杯,盛滿水,但很少見她喝。偶爾端起水杯,她也只是小心地抿一下,未見水杯中的水變淺,十分奇怪。
曾潔向記者解釋說,這只水杯的水并不是用來喝的,而只是用來滋潤嘴唇的。原來,春運期間售票緊張,武昌火車站售票窗口排隊購票的旅客絡繹不絕,售票員無法起身離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時間,她們只好盡量不喝水;講話多了,口干舌燥了,就用水潤一潤嘴唇,繼續工作。
下面是曾潔記錄的春運的一天:
5:30
鬧鐘響起,盡管很想多睡一會兒,但由于家住在江岸鐵路小區,上班遠,必須早早起床。
5:58
匆匆洗漱后,看一眼還在睡夢中的女兒,出門了。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在家門口的早點攤上買了一個包子,邊走邊吃。
7:03
進入車間大門,由于早上不堵車,較為順利到達車間。抓緊時間換好制服,將手機、及其它私人用品鎖入更衣柜內,整理好頭發,佩戴胸牌。
7:18
提前2分鐘到學習室,準備參加車間點名會,認真聆聽車間主任提出工作要求、注意事項以及增開臨客情況。
7:30在進款室領取并清點找零用備用金。
7:37上崗,開機、上票卷、分類放好備用金,整理工作臺。
7:50
準時開窗、翻牌;同時與第一位購票旅客溝通,做好售第一張票的各項準備工作。
12:00
午餐時間,窗口排隊旅客較多,盒飯送到了窗口,旁邊還放著一大鍋紅米稀飯。看到稀飯才想起一上午沒有喝過一口水,趕緊先舀了一碗稀飯喝下去,匆匆吃了兩口米飯,但看到窗口購票隊伍和旅客期待的眼神,再也吃不進去了,碗筷一放,上窗口了,用時5分多鐘。
14:44
一位沒有買到車票的旅客在窗口發脾氣,做了許多解釋都沒有用,領班也上來幫忙解釋,旅客還是不滿意,說是售票員把票都賣給票販子了,很無奈。
15:10
嗓子干癢干癢的,喉嚨有冒煙的感覺,望著桌上的水杯,忍不住端起來淺淺的
抿上一口。
17:51
下班時間快到了,但車間通知需加班,下班關窗時間等候通知,已經連續幾天是這樣了。
19:27
長長的購票隊伍漸漸消失,也接到關窗的通知了,看著變得空曠和安靜的售票大廳,盡管很累很累,但從心底升起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20:55
終于到家,女兒已經進入夢鄉了。不想說話,只想快點睡覺,因為明天還要繼續起早。
武昌火車站黨委副書記程家元對記者說,這是春運期間武昌車站一個售票員普通的一天。象曾潔一樣,為了讓旅客能盡早買上回家團聚的火車票,武昌車站的售票員們在崗位上一坐就是十三、四個小時,咽炎和腰、肩椎病成為了她們的職業病。春運期間,她們沒有向領導說過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
夫妻
2月11日晚7時許。
北京西公寓。
武漢鐵路局武漢客運段d124/5次四組列車長陳娟娟的手機
陳娟娟的丈夫薛志亮是該段武昌至西安的k623/4次一組列車長,今天也出乘。兩趟列車,總是一早一晚開出;兩個人,一個在動車組,一個在快速列車上,有時列車交路湊巧,兩人一個月還能碰上幾面。不湊巧的話,也就只能
在這個小家庭里,5歲的女兒是他們最溫馨的話題。由于工作忙碌,年幼的女兒一直托付給陳娟娟的母親照料。多年來,對女兒疏于照料是他們夫妻倆心中最大的愧疚。和大多數客運職工一樣,他們的手機屏幕上一定是女兒的近照,以便想她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她。
陳娟娟說,
然而,今年春運的一天,陳娟娟的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當她在出乘途中得知這一消息時,強忍著痛苦,依然堅守在春運一線。直到退乘之后,她才趕往醫院,照顧母親。即便如此,小兩口都沒有向車間請過一天假。女兒有時只好托給鄰居照顧,有時帶到站臺上交接,夫妻倆實在見不到面就在家里留個紙條。武漢鐵路職工們形象地稱之為夫妻
據武漢客運段統計,春運期間,全段共有近300個雙職工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夫妻
感動的力量
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感人事跡。為全力打造
來自武漢鐵路局車輛實業公司的臨客乘務員荊鳳霞,身患糖尿病多年,平時每天早晚必須定時注射胰島素維持治療。春運開始后,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地帶上藥物登上了南下的臨客。
1985年5月出生,儋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解放分社主任。一個28歲、很有事業心的黎族女孩,她本著愛崗敬業,奉獻成長,的職業觀念,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突出業績,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優秀女青年。
余曼菱
1987年2月出生,保亭縣地稅局辦稅大廳副主任。2012年度海南省地稅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她用甜甜的微笑,平凡的舉動,在普通崗位上,讓人格得以升華,讓愛與付出成為人生的主旋律!
麥舒紅
1978年5月出生,萬寧市醫院團委書記、血液凈化室護士長。在多年的護理生涯中,她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以“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為座右銘,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已任。多次被評為院、局“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在平凡的護理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扎實工作,無私奉獻。
黃婕妤
1988年12月出生,海南萬寧人,中鐵物資集團海南有限公司出納。她憑借愛崗敬業的崇高職業道德,團結務實、銳意進取,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在擔任財務部出納期間,做好了資金管理、銀行授信、日記賬賬務處理、黨支部工作、團工委工作,贏得了領導和員工的高度評價。在2012年度工作會上獲得“優秀員工”、“財務工作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
吳清冠
1985年6月,中石化瓊海分公司高速中原東站加油員。加油員這個崗位是中國石油銷售系統中是最平凡、最默默無聞的崗位,但“有心人”卻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作為一名中石化加油站的年輕人,吳清冠時刻銘記公司領導的教導,孜孜不倦地在中石化的最基層工作崗位上,每天帶著激情去工作,保持良好的狀態面對每一位客戶。
何俞
1987年11月出生,現任陵水縣地方稅務局計統室副主任。她歷經多崗位鍛煉,恪盡職守,勤勉敬業,一心撲在工作上,以自己的工作成績展現出了新時期稅務人的良好面貌。曾獲“海南地稅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胡劍琛
1978年11月出生,現任海南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方式科科長。被授予“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稱號的他,參與了多項電力行業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開發,其中1項榮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3項獲“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科學技術獎”,1項獲“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技術改進貢獻獎”,特別是他的研究成果解決了“電網在低頻事故后出現高周”這一國內難題,獲得國家專利。
陳皇言
1988年4月出生,中國最南端供電局――海南電網公司三沙供電局最年輕的“女電工”。2009年畢業于華北電力大學,入企4年來,她始終發揚“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的企業精神,秉承“以客為尊,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好學苦干,善于思考,從一名“學徒”迅速成長為“專家”,曾獲“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技術能手”、“中國南方電網公司青年崗位能手”光榮稱號。
張勝強
1986年3月生,現任粵海鐵路公司海口車載設備車間助理工程師。曾參與繪制管內內燃機車車載設備裝車圖紙;參與東環開通前的電務介入小組,參與東環列控系統聯調聯試及試運工作。2011年組織開展ATP技術公關,制定ATP故障處理方案及流程,并多次組織ATP職工進行實際演練,降低故障造成運輸秩序的影響。4次組織對列控車載設備進行軟件升級工作,2013年完成對CRH1-099A加裝電務綜合檢測設備的調試、實驗及運用。
張萬光
1987年3月生,現任粵海鐵路公司海口機務運用車間機車乘務員(火車司機)。截至目前,已安全完成了多趟海南西環線客、貨列車牽引任務,安全行車18萬公里以上。張萬光始終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兢兢業業地工作,即使是春運時期也堅守著崗位。從參加工作以來,整整6年,作為獨子的他,沒有回家陪父母過過一次春節。張萬光常說:“累點苦點沒關系,因為我熱愛機車乘務工作,因為我還有家人對我工作的支持。”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青年職工。他們有著嫻熟的職業技能,是鉆研業務、苦練技能,在本職崗位上學技成才的行家里手;他們有著高度的職業精神,是愛崗敬業、創新創優,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突出業績的青年典范;他們更有著執著的職業夢想,是勤奮勞動、艱苦奮斗,在基層一線中建功立業的追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