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4-06 18:53: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

篇1

聚焦課堂,開展有效研究

“專題性”研究針對平時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加以提煉,形成研究專題,教研活動與小專題研究相結合,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圍繞專題開展交流、討論,在不同教師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資源,拓寬思路,提升認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筆者所在學校數學組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研究》、語文組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研究》、英語組的《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等,以解決實際問題,共同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同課異構”研究同課異構指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這種“同課異構”的校本教學研究貼近課堂教學實際,轉化的是與教師日常教學生活密切相關的思想與行為,不是做課秀。將新課程的精神與理念融合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為與實踐中,讓教師群體自我實踐、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從而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與課堂行為進行反思。“跟進式課例”研究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先采用“各人構思——集中交流——每人寫出個案——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學案)”的備課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組集體聽課;聽完課之后,大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講授,反復磨合,直至滿意為止。這樣的研究過程,不僅能夠提升教師個體的業務水平,而且為教研組的工作開展提供了積極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臺,促進專業發展

篇2

(一)校長管理的選人用人職能

這是校長管理職能的核心。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就是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來實現目標。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長,把他放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崗位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因此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人的作用的發揮,決定著管理的效果。

(二)校長管理的組織職能

這是校長管理的職能中能動性最大的部分。組織就是系統的合理結構,系統的合理結構能使構成系統的各子系統獲得新的質,能放大子系統功效,使整體功效大于各子系統功效之和。校長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組織充分發揮組織的職能作用,使各個組織的功效成倍地增長。

(三)校長管理的控制職能

學校管理是一個過程。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不穩定、不平衡的現象是經常出現的。為了保持過程的穩定、隨時糾正不平衡、保證管理過程按計劃進行,必須進行控制。控制是校長必不可少的職能。

(四)校長管理的領導職能

校長要做好管理工作,實現管理的高效率,除了要行使好前述四個職能外,還必須行使好領導職能。領導職能就是把上述四種職能統一起來有效發揮作用的職能。

二農村校長管理創新的對策

農村學校大都處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這里沒有很好的教學設施,孩子們很渴望受到教育,他們非常淳樸,對于物質條件沒有過多的追求,精神食糧自然就成為了孩子們的最佳選擇。因此農村校長特別要注重精神條件的構建,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孩子們的精神需求。

(一)善于運用精神鼓勵

1學會贊美。美國著名女企業家玫琳凱·艾施曾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比金錢更為人所需,那就是認可與贊美。”贊美能給人帶來信心,能強化人們的行為,也能增強一個人的價值感。如果某種行為受到積極肯定和熱情贊賞的信息刺激,那么人們就想把這種行為再做一次,多做幾次,直到做得更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村校長對于教師的教學成果要多加鼓勵,哪怕短短的幾句話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激勵,會促使他積極地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對學生的優秀表現也要關愛有加,適時地提出表揚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創造思維的產生。

2對教師的創造性合理利用的氣魄。每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身與眾不同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都會產生很多新奇獨特具有社會價值的觀點和看法,作為農村教學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農村校長不應該專斷,扼殺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要善于發現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對于教師提出的教育觀念要大膽地嘗試,只有嘗試后才會了解它的功效,促進其創造性地教學。

(二)加強農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保證農村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面對新課程,面對新要求,教師需要一切從“新”開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課程,重新認識學生,重新設計教學。因此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農村教師的存在現狀有以下幾點:一是數量相對不足;二是地域分布不合理;三是教師的結構不合理;四是教師的質量不高。同時農村學校的管理重視教師的日常工作,卻忽視了教師的生活與發展;重視教師的使用,卻忽視教師素質的培養;重視教師骨干精英的培養,卻忽視全體教師的共同發展與進步,這些都加劇了農村教師發展的兩級分化。因此農村校長應該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師管理觀念,利用學校的現實條件,努力建構教師的培訓機制以強化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斷擴大學校的教師資源,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這方面成都市的青洋區草堂小學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草堂小學原本是一所城鄉結合部的普通學校,2004年自藍繼紅校長任職后,經過2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把草堂小學打造成了一所優質的品牌學校,藍校長認為學校管理的成功關鍵在于對教師的管理,她曾說過“老師還是那一群老師,學校還是那一所學校,但師德建設和隊伍建設改變了老師的面貌,并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學校”。

從藍校長的成功經驗中可以發現農村校長在管理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有這樣幾個對策:一是深切的人文關懷。農村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知識群體,他們很在意被關注、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覺,這就要求農村校長對于農村的教師要有深層次的人文關懷;二是在農村教師之間開展四課展示活動,即學年走課、一人說課、一人上課、全體評課四個環節;三是用一定的制度來規范農村教師的發展。

(三)深入研究與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其創造性的思維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問題學生逐漸增多是制約著農村學校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如何探索新形式下適合農村學生發展的創新教育模式,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關鍵。作為農村校長必須全面深入研究與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改變以往的只重視教師的教學方式研究,卻忽視學生的創新性研究的管理傾向。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所有學生的發展,農村校長要站在歷史的前沿,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價值取向,正確引領好學生的前進方向,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常州市湖塘橋中心小學奚亞英校長在對待學生的創新性發展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自1998年任職后,不斷致力于學生的創新發展,并提出了1年打基礎、3年爭創實驗學校、5年創特色學校的規劃。2000年,學校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列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通過不懈地努力終于在2007年實現了湖塘橋中心小學從普通學校到省特色學校的跨越。當提及自己的成功管理經驗時,奚亞英校長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她把對學生的創新性管理比喻成“大雁的飛行”。

學校管理要達到最優的效率,必須重視被管理的對象,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農村校長要像大雁中的領頭雁一樣起好帶頭作用,只有這樣雁群才能找到最佳的飛行線路、最佳的飛行氣流以及最安全的飛行高度。同時農村校長要把自己融合在學生之中,成為其中的一員,切身體驗農村學生的一切活動,才可以引領教育的大方向。樸素的人本主義管理的思想把管理定義為“以人為本”的管理,要使管理活動煥發出生命力,領導者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農村校長的作用就是要根據學生發展的不同階段,不斷地維持、調適不同的隊形,而每一個學生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來適應組織不斷變化的要求,以確保永遠不落隊。

(四)提升教育研究的管理創新能力,促進農村學校的科學發展

隨著校本研究制度的發展,教育研究已成為農村校長謀求學校管理的重要環節。教育研究能力是指運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立研究課題的能力。農村校長要能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選擇、分析、討論,確定適合本校研究的課題;二是研究的實施能力。農村校長要針對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合理地設計研究方案、全面收集與分析有關資料、正確地應用科學研究方法、積極實行行動研究、正確地組織好學校各項研究活動;三是研究成果的表達能力。農村校長要會用教學論文、教育敘事、教育隨筆、教學反思、教學案例、經驗總結等來表達研究結果;四是研究成果的轉化能力。農村校長要能營造環境,將學校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學校的日常工作常規和行為規范、轉化為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準則等。

(五)加強校長自身的個性化管理創新

篇3

二、管理過程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思路。學校推行精細化管理就是要形成“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改變一人操心的形式,形成為大家操心的局面。而管理的每一步都要用心、細心、精心,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體現精細,把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都做成精品。這樣,把學校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一定會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那么,如何推進學校精細化管理呢?

(一)從職責抓起

學校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每個崗位有什么要求,怎么做,按什么程序,都要非常細致清楚,并且編印成冊,讓人一看就明白。如后勤服務崗位的要求:每個后勤人員都有具體任務,每項任務都需要有人完成,每處問題都需要有人解決,每條信息都應該有人及時反饋,每個角落都要保持衛生整潔,且校園內部每棵花草都要保證長勢良好,教室內的每盞電燈都能正常發光,每臺風扇都能轉動,玻璃破損能夠及時更換,從而創造良好的服務育人環境。

(二)從規范抓起

規范的建立,不但能夠做到有據可依,還能讓管理者忙而不亂,便于把事情做細做精。依據程序辦事能提高人們的管理素養,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的各項工作都應該按照既定的程序去做,這樣一環扣一環,就可以減少管理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出現,同時避免出現管理過程中阻塞和脫節的現象,從而形成管理上有規范、師生懂規范、做事講規范的工作習慣。如安全檢查,什么時間查,查什么,怎么查,遇到問題該怎么處理?這就是一個規范,需有個程序。學校管理,只要逐步形成一套完備的考核、評價、監督機制,許多常規工作不需安排,學校工作也能有序運轉。我們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會議,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教育教學,領導也能從繁重的事務和會議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親臨一線檢查指導,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三)從制度抓起

作為學習管理者,我認為應加強三方面的制度建設:第一是職責類的制度建設,第二是規范類的制度建設,第三是獎勵類的制度建設。只有制度健全,各項條款細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學校的管理由粗變細,由細變精,才可以避免“粗放型”管理現象的出現。

(四)從執行抓起

學校制度的精細化包括制訂與落實兩方面,以落實為關鍵。實踐證明,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人去執行,也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必須在執行和操作等層面做到認真精細。精細化管理,要求學校通過對教育教學工作過程的全面分析,把能夠看到的“細節問題”進行“精心分析”,才能起到四兩拔千斤的管理效果,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篇4

二、整章建制,加強后勤管理制度建設

制度是行動的指引和監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寄宿制學校的良好運轉離不開后勤服務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務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認為可以將后勤管理制度分為三個大塊,即飲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電暖基礎保障管理。飲食安全管理方面,要從食堂工作人員檢疫、食材進料監管、食品加工流程、飯菜留樣等方面確保飲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從就寢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學生執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設方案等方面入手,將學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確保宿舍安全;水電暖基礎保障方面,要從學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學校的有序運轉入手,將水電暖維修、故障排查、日常維護等內容納入到管理制度當中,為常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夠有序高效的開展。

三、提升后勤人員專業素養

農村寄宿制小學由于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加之經費短缺等原因,在教師的配置上不能夠完全滿足后勤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現有的后勤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我素養,勝任各項工作。首先,在人員安排上要科學合理。后勤人員因為其從事的工作比較瑣碎繁雜,也有許多體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員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師,也要有青年教師。其次,要定期對后勤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觸電、水管、機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的機電知識,定期對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確保后勤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對宿舍管理教師進行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解決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創建能力,保證宿舍建設有序開展。第三,合理激勵后勤工作人員。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較臟和累,所以后勤人員時不時會產生抱怨和抵觸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員的心理調適和引導,同時科學的評價他們的工作,并給予一定的激勵,最終確保后勤工作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強財務管理

后勤工作是學校正常運作的生命線和保障點,正如油一樣,學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資金的大量投入。學校經費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學校的后勤部門。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將資金花在該花的地方,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它的作用。首先,學校要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資金的使用,從資金的使用起點到最終產生效益都要有嚴格的監管。其次,資金的使用要經過校委會的批準,杜絕領導拍腦袋決策,尤其是后勤資金的使用上,總務主任要經過多次論證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將資金落到哦實處。只有加強財務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費錢財,又能合理使用資金,確保后勤工作的高效開展。

篇5

 

校長是受黨和國家委托,領導和管理學校,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的負責人,是一所學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這充分說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高素質的校長才能帶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辦好一所學校。校長要真正成為學校教師隊伍中的一面旗幟,一所學校的靈魂,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校長專業化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稱《剛要》]要求“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農村中小學校長重任在肩,因此加強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培養,提升他們的辦學本領應該是校長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就其培訓模式作膚淺的思考。

一、農村中小學校長基本現狀調查。

某縣中小學校長基本情況抽樣調查,從全縣24個鄉鎮抽取了13個鄉鎮,共30所中小學作為樣本,基本情況如下:1.學歷層次較高,絕對高于教師隊伍學歷,但多為后續學歷。中小學校長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81.6%,專科學歷占15.6%,中專學歷僅占2.8%,但絕大部分是中師生通過進修和二次進修而取得的;2.職稱層次較高,中學,具有高級職稱的校長占69%,中級職稱的占31%,沒有初級職稱;小學,具有小學高級以上職稱的占93.8%,中級職稱的占6.2%;3.年齡結構偏大,男女比例失調。30-40歲占26.5%,40-50歲占56.7%,50歲以上占16.8%,女校長比例不到10%;4.大多數校長參加崗位培訓,具備任職任職資格,具有一線教學經歷和中層干部管理經歷,對新理論、新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論文,但職前準備不夠充分,缺乏管理知識深度。 二、新時期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基本要求

在《剛要》中,“校長”這個詞共出現過20次,對校長的素質和校長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制定校長任職資格標準,促進校長專業化,提高校長管理水平。推行校長職級制”①,“那就是校長要成為教育家”,“不僅理論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個教育實踐家”,實現教育家辦學,要求校長首先“應當是政治家”,“還應當促進專業化發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長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就是“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出名師,育英才”②。因此可見校長的行政性在淡化,長官化在消減,不再是純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當家”,而是專業化專家化的人才。農村中小學校長目前是校長隊伍中最大的群體,《剛要》的要求自然是農村中小學校長的追求,是適應當地教育且引領當地教育發展的專家。

三、提高農村中小學校長素質的策略。《剛要》要求農村中小學校長要成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長的規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農村學校的特殊性,大多數學校校長都是教師出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校長專業知識訓練,因此,科學系統的培訓就成了校長專業化的捷徑,要抓好培訓工作,培訓模式非常重要。我們認為,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培訓除《綱要》的“校長輪崗交流”“ 海外研修培訓”等模式外,目前較為實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鎮為主,縣級聯動長效培訓模式。由于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分散,要經常性開展全縣大規模集中培訓,這很不現實,因此可以以鎮(或將全縣劃分為幾個片區)為單位開展經常性培訓,縣教育主管部門督查。

(二)鎮縣分層培訓模式。縣教育主管部門重點培訓中小學校長教育思想、理論素質、專業化要求,以專家講座、外出進修等形式,提高校長的專業水平,鄉鎮重點培訓鎮域管理、特色發展等。

(三)校本學習與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師缺編嚴重,教學管理人員更是緊缺,農村中學校長都承擔一定量的上課任務,走出校門學習的機會很少,因此校本學習與自我反思是促進校長專業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機構的指導下,校長在學校(或家)里進行的一種培訓與學習。主要摘要之間的矛盾,培訓時間不受限制,培訓的方式靈活,通過學習、研究、反思、實踐的方式提升校長素養,是校長終生學習很好的模式。

(四)專題式培訓模式 校長最關注的是什么?④調研全國第一期基礎教育改革動態專題研修班的95名校長“校長最關注的問題”,在回答“當前辦學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和壓力”時:教師隊伍問題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論文,其次是安全問題,占30.8%,第三是辦學經費和校園硬件建設,占15.7%,第四是升學率,占12%。這些觀點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說明校長在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面對當前辦學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95%的校長希望有高人指點,最好是“藥到病除”,農村中小學校長除上述“四個關注”外,校長知識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應該進行這些專題培訓,讓他們立即走出困境。

(五)個性化培訓模式。《綱要》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學校要辦出特色,校長就必須進行個性化培訓,即有針對性的根據學校特色,對校長進行特色方面的進一步提升。

(六)分層分崗的培訓模式。調查發現,農村中小學校長年齡結構、知識素養、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進行分層,比如中學小學、年齡老少、任職長短、學校規模大小等進行分層培訓,便于相互間有共同的話題等。

參考文獻:

①《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②《中小學校長》2010.12孫宵兵.《<教育規劃剛要>對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的新要求》;

③《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年12期《促進農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的培訓模式的實踐研究》;

篇6

[1]陳向明.學校發展計劃與學校自主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馮大鳴.英美澳教育管理前沿圖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黃燦明.學校發展規劃個案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4]布倫特.戴維斯Brent.學校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陳建華.中小學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6]楊天平.教育戰略規劃與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7]倪梅.參與式規劃與學校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陳向陽.學校發展計劃基本原理與操作規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9]李澤林,何龍,呂曉娟.《重塑學校新家園:學校發展規劃與實施》[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10]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教育規劃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

[11]吳清山,林天佑.教育新辭書[M].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雷云飛.學校發展規劃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第十九中學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童康.學校發展規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

[3]王天曉.學校發展規劃問題研究——以戰略型領導為視角[D].首都師范大學,2007

[4]張敏.學校發展規劃執行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俞偉娟.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發展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6]曹鑫海.中小學發展規劃制定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7]王俊霞.“學校發展計劃”的實施及其效果研究——以積石山縣農村小學為個案[D].西北師范大學,2005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拱雪.SWOT在北京市小學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0(7):22-26,41

[2]張鳳山.編制學校發展規劃的原則[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6):21-23

[3]高厚榮.從組織環境談高校后勤文化建設[J].高校后勤研究,2012(5):100-101

[4]許小華.關于學校發展規劃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3(2):218,220

[5]楚江亭.關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有關問題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5):24-26

[6]王俏華.國外學校發展規劃功能及過程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7):40-43

[7]諶啟標.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規劃[J].教育導刊,2005(4):4-6

[8]張作功.加強學校發展研究促進學校持續發展[J].當代教育論壇,2008(3):8-10

[9]李家成.論學校發展規劃在學校變革中的價值實現[J].當代教育科學,2004(16):28-30

[10]邱向理.破解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之難點[J].中小學管理,2010(12):17-18

[11]趙德成.區域行政推動下的學校發展規劃[J].教育研究,2013(3):54-58

[12]李雯.如何制定學校發展規劃?[J].中小學管理,2005(11):10-12

[13]趙德成.實踐中的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建議[J].中小學管理,2010(11):4-6

[14]姚美琴.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管理,2005(11):8-9

[15]孫軍.談學校發展規劃的文案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2(5):17-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正安县| 彩票| 繁峙县| 民乐县| 九台市| 体育| 汪清县| 惠来县| 西城区| 青岛市| 太仓市| 西充县| 乌兰浩特市| 平顺县| 珠海市| 卢湾区| 安岳县| 高阳县| 巩义市| 会同县| 务川| 金山区| 分宜县| 福泉市| 武邑县| 临江市| 来宾市| 清涧县| 收藏| 含山县| 进贤县| 远安县| 富平县| 墨江| 临汾市| 射洪县| 麟游县| 建湖县| 旺苍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