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線路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1路徑設計
①變電所進出線。說明兩端及中間變電所(發電廠)進出線的位置和方向,還要表示出現有和擬建線路出線的關系,合理布置進出線方案。②路徑方案的選擇。按照已掌握的線路路徑資料,對全線選出各有特點的兩、三個路徑方案進行比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選出不同的小方案參加比較。各路徑方案要從路徑長度、可利用的鐵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條件,沿線路地形、地勢、水文、地質情況,特殊氣象區,污穢地區,森林資源,礦產資源,跨越河流,各種障礙物,選用的線路拐角及線路曲折系數等情況,來說明各路徑方案的優劣。除了從技術上比較各路徑方案外,還要從線路安全運行、方便施工、降低造價、經濟運行、障礙物的處理及大跨越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
2.2氣象條件
①氣象資料的分析及取值。對沿線氣象臺(站)的氣象資料和送電線路、通信線路的運行經驗及自然災害資料進行分橋說明。如果送電線路較長或氣象區復雜,可分段選擇氣象區。氣象資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風速的取值、電線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氣溫的確定、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取值、雷電日數的取值。②將已選取的各種氣象條件,分別按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最大風速、覆冰、安裝、年乎均氣溫、外過電壓、內過電壓等情況所對應的氣溫、風速、覆冰的氣象條件組合數值,以全國典型氣象區劃分的表格形式匯總列表表示。
2.3機電部分
①導線。按照工程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和電力系統設計,決定導線截面和分裂根數,論證導線型式、規格、分裂方式、分裂間距等,并說明導線的主要機械和電氣特性。通過污穢區時,應說明是否采用防腐導線。此外,應提出導線的防振措施,確定是否需要換位,說明兩端和中間變電所(發電廠)的相序排列情況,按換位或換相情況繪出換位或換相布置圖,按設計規程和有關規定確定導線對地和交叉跨越的距離。②避雷線。按照設計規程規定,經分析比較,確定避雷線的型式、規格并列出其性能情況,確定避雷線的絕緣方式,絕緣子串型式,絕緣子型式及片數,絕緣間隙距離及換位方式和防振措施等。③防雷接地及其他。按送電線路的電壓等級,通過地區雷電話動情況和已有線路的運行經驗來確定避雷線根數、保護角、檔距中央導線和避雷線的最小距離。按照地質、地貌情況,說明采用接地裝置的主要型式和要求的接地電阻值。按照送電線路設計情況,計算雷電預期跳閘率和耐雷水平,以滿足過電壓保護規程的要求。按導線荷載條件和防電暈性能要求,選擇線路各種金具型式。如采用分裂導線,應選擇間隔棒型式,并確定間隔棒在檔距內的安裝距離。按無線電干擾標準設計,提出防干擾措施。
2.4桿塔和基礎
①桿塔設計。按照全線地形,交通情況,線路在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國家材料供應及施工、運行條件等因素,選擇桿塔型式。設計時一般應盡量選用典型設計或經過施工運行考驗的成熟桿塔型式并說明桿塔的使用條件。對新型桿塔的設計要充分研究設計理由,經科學試驗后再選用。同時要說明所采用的各種桿塔型式的特點、適用地區、使用鋼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術經濟指標,說明桿塔的使用條件(如設計最大風速、覆冰厚度、水平檔距、垂直檔距、最大使用檔距、線間距離、標準桿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桿塔允許轉角度數、桿塔重量等)及桿塔設計的主要原則。②基礎設計。依據基礎設計應遵循的有關規定和原則,按照全線地形、地質、水文等情況,以及基礎受力條件,來確定基礎的型式,并說明各種基礎型式的特點,適用地點、地質、水文條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關技術經濟指標。對一些特殊基礎(如沼澤地基礎、強腐蝕地區基礎、大孔性土基礎、特殊不良地質基礎)的設計問題,應進行必要的試驗,提出處理措施。
2.5大跨越設計
大跨越設計一般指線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峽等的設計,其檔距在800m以上或桿塔高度在80m以上,且發生事故時,嚴重影響航運或修復特別困難,故導線選型或桿塔設計需予以特殊考慮。對線路跨越較大的山谷,是作為大檔距來設計,一般情況下只對導線及特殊的氣象條件進行處理。
①跨越地點及氣象條件。說明各跨越地點的桿塔位處的地形、地勢、水文、地質、主河道變遷、通航、跨越檔距的大小等情況,選出幾個跨越方案。并選擇最大風速、電線覆冰和氣溫等。②導線和避雷線選擇。按照導線和避雷線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跨越擋距的大小、桿塔高度、導線和避雷線的間距及荷載條件,選擇導線和避雷線。此外針對大跨越比一般線路振動嚴重的特點,說明采用的防振措施。③絕緣子串及金具。除按照對一般線路考慮的條件外,還應按線路荷載大和桿塔高,需增加絕緣子片數的情況,選擇或新設計絕緣子串及金具。④跨越方案的優化。將各跨越設計方案的桿塔型式、高度和基礎型式,采用單、雙回路跨越和路徑長度,以及采用導線和避雷線,絕緣子和金具,施工和運行條件等進行綜合比較,對各跨越方案進行全面論證,推薦出大跨越的最佳方案。
3結語
送電線路的初步設計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此項工作要求設計人員既懂專業知識,又必須有現場處理各種復雜局面的實踐經驗。特別是現場踏勘階段,設計人員需不辭勞苦、反復踏勘,收集各種現場資料,比較各種方案以選出一種既經濟又切合實際的方案。經過辛勤工作設計出的線路即使不是最好也是較為合理的。
參考文獻:
[1]余國清.送電線路路徑選擇的影響因素[J].云南電力技術,2002,(4).
[2]陳琳.湖廣永-連110kV輸電工程桿塔基礎的處理及設計優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5,(6).
[3]王堅.淺談架空輸電線路設計[J].山西建筑,2004,(15).
[4]董芝春.淺談高壓輸電線路的防雷保護[J].科技資訊,2007,(30).
[5]鐘鳴.淺談架空送電線路的設計與優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10).
所謂的模擬計算法就是針對建設地實際情況以及公路建設方案進行模擬計算,合理規劃公路建設的相關指標和具體數據,在選擇公路建設方案時選取與模擬結果最為接近的方案。容耀華(2006)在對某高填方軟土路基特殊路段處治方案進行比選時,借助于數值模擬手段,對路堤與江堤并行特殊路段的處治方案進行模擬,重點研究了路堤施工過程路基的變形及其對江堤安全的影響。通過對不同設計方案計算結果的分析,從安全可行及經濟的角度進行了方案的比選,從而確定了最終設計方案。通過模擬計算能夠有效分析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簡化了設計的難度,保證建設質量。
1.2優缺點對比分析方式
不同的環境下不同設計方案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優缺點對比分析法就是針對特定的環境下不同方案所產生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選擇優點較多的設計方案。康華剛(2007)在研究西康高速公路秦嶺終南山特長隧道消防設計方案比選時,采用優缺點列舉對比分析法對滅火設施組合、消防干管布置、消防水源選擇等關鍵性方案進行了比選。
1.3價值工程法
針對公路建設方案應該建立相應的價值評定指標體系,從而判斷各個方案的工程價值,確定方案選擇。而價值工程法就是在這一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通過結合實際條件客觀的評價不同工程的機制,通過分析指標權重來選擇公路設計方案。秦志斌(2011)在研究山區公路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多目標評價時,首先構建了三級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運用主觀賦權法(層次分析法AHP)和客觀賦權法(熵值法)結合起來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根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大小來確定其對于目標的重要性和對實際問題(山區公路路線對環境的影響)的作用大小。
2對不同公路線路設計方案比選方式的評析
在公路線路設計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比選方式會對設計方案有較大影響,上文所介紹的四種設計方案對比方式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是比較常用的,但是不同的對比方式具有不同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缺陷,接下來就對這四種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在實際公路建設過程中可以選擇更適合的方式來進行方案對比分析,提高公路建設質量。
2.1五種對比方式優點
五種對比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優點,比如多指標綜合比選法通過分析公路建設方案的不同指標來判斷線路方案是否適合當地的公路建設,這種方式可以利用指標來衡量建設方案質量,更加直觀。而模擬計算方式可以通過模擬還原實際建設狀況,使建設方案更加貼近建設環境,符合建設需要。在設計方案差別較小,而且方案較多的情況下優缺點對比分析方式可以更加客觀的反映各種方案的優勢和缺陷,從而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建設者選擇更為適當的方法。通過衡量方案價值確定選擇何種公路建設線路,價值工程法能夠更精確的判定線路的價值,從而全面反映不同方案的價值,為線路選擇提供必要的幫助。
2.2五種對比方式缺點
不同的對比方式除了各具優勢以外還存在不同的問題和缺陷。多指標綜合比選法的卻缺點是過分偏重于指標衡量,雖然涉及的指標較多但是仍然缺乏實踐性,不能夠反映方案是否真正符合實際建設需要。而模擬計算方式雖然可以通過模擬計算實際環境來確定方案的實效性,但是在計算過程中如何選擇適當的指標仍然存在問題,特別是計算過程中由于計算較為復雜,所以經常存在計算錯誤。優缺點對比方法能夠直觀的反映各種方案的優缺點,但是僅僅局限在現有的方案之中,不能通過對比判斷實際建設所需要的具體方案,從而影響建設質量。通過衡量方案價值盡管能夠確定方案的價值,但是并沒有規定何種價值的方案更符合各地建設需要,不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仍然具有局限性。
當工作人員無法從塔身內部進入外部進行工作時,可以從外側向內進入電場,這種方式類此于將工作人員使用吊臂從安全路徑進入電場這種作業方式分成上、中相進行,中相的橫擔較長于上相,在進行上部工作時一般將增長平梯和擺梯。在進行作業時將絕緣橫梯作為作業人員進入電場的絕緣懸臂梯,在其端部及中部要設置固定性較好的拉繩并將其固定在架空地線支架上,并且在絕緣懸臂梯的兩端進行懸臂的設置。在進行設置時要考慮等電位的安全距離,進行等電位電工時要從上往下進行,當作業人員確定好所站的位置時就應該將牽引擺梯的繩子拉近至帶電導線,從而有助于作業人員進入等電位。當工作人員無法進入下相橫擔時,一般是因為導線位置無法形成安全距離,當采用懸臂橫桿時可使用其導線將工作人員的位置適當移動,從而保證安全距離;另外在進行下相工作時要盡量保證其余上、中相之間的距離,盡量保證相鄰的兩層橫擔之間具有3.5米的安全距離,從而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2多回路線
多回的耐張塔上的工作會因為上一相線的引流線具有一定的柔性和馳度從而會對作業人員的安全距離形成威脅。使用杠桿原理可以使用工具將引流線向外旋轉從而保證作業人員可以進行安全行動。可以在工作中使用限距支撐絕緣桿,其桿上刻有刻度另外端上有金屬鉤可以在引流線上固定,除此之外其防滑套可以保證固定在橫擔上的穩定性。該工具的存在是為了能在進行挑移引流線工作時能幫助作業人員進行安全距離的及時控制。在進行耐張引流線跳移時,可以借助于絕緣桿,使用絕緣桿將引流線推至適宜位置,將會存在一個較大的水平分力。這將會導致引流線變形,從而會影響引流線與瓷瓶串之間的距離,會導致在作業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梢允褂孟嚓P的措施來改變情況的產生。在可選裝的杠桿上安裝特制的旋轉鉤桿,并安裝與橫擔的端部同時在絕緣杠桿的導線端設置加工索指套,在進行操作過程中,可以使用引流線弧垂值進行數值調整。在進行工作時可以通過杠桿的轉動完成引流線位移的調整。但值得注意的是位移值的設置要滿足一定要求,即其杠桿在固定與橫擔的上、下橫擔,從而有助于作業人員的橫擔工作。除此之外,在正常工作中一般耐張桿不會有太大的尺寸變化,但由于實際中會存在線路的曲折系數,會使用角度較大的轉角桿塔,從而可能導致引流線塔旋轉尺寸較大。在進行轉角桿塔內角側進行工作時,可以使用引流旋轉來加大安全距離。外角側引流的選裝會造成橫擔的頭部尺寸進行縮小,從而會導致安全距離不足。由此可見其轉角度數會對帶電作業的影響是重大的。
二、110kV送電線路的施工管理
1加強施工人員培訓管理
在送電線路施工中,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施工水平有著密切關系。目前,很多施工人員都是農民工,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嚴重影響了施工質量。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訓工作。具體來講,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不斷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把安全和質量意識貫徹到具體的施工中去。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使他們熟練掌握各項施工工藝和技術,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2做好送電線路施工組織工作
110kV送電線路施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比如,送電線路的施工距離比較長,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比較多,施工作業點比較繁瑣等。因此,在110kV送電線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員要做好施工組織工作,具體分為以下方面:第一,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在施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熟悉施工環境,從而為施工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第二,對施工圖紙進行研究。在送電線路施工開始之前,管理人員要組織一些相關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研究,從而熟悉施工流程,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施工全局。第三,對施工設備和材料進行管理。施工設備和材料是110kV送電線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在送電線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員要合理分配施工機械設備,做好設備的檢查工作,保證機械設備在施工中的正常運轉。同時,還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關,避免一些劣質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
3強化送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各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10kV送電線路施工也不例外。在送電線路施工中,我們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實行安全責任制。在送電線路施工中,管理人員要推行安全責任制,把施工中各個部分的安全責任落實到小組和個人,從而確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貫徹落實。第二,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在送電線路施工中,相關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以便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把各種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2)對應設置傳輸線,傳輸線的設計應該設置成為具有高度對應項,使電廠按照詳細規劃和變電站的設計相一致的特定方案,限制區域要使用相同的塔架設回直立設施。
(3)要選擇合適的導線長度。兩個分站之間的線路長度是盡可能短,以避免電力功率的損耗。并且選擇材料上要注意材料本身的電阻值、密度、延展性等問題,避免由于導線材料選擇不當造成導線自重過大造成危險,也應該避免相應電阻值過大的導線材料造成導線發熱出現火災。
(4)根據高差和間距設置,以避免電線塔間距輸電線路選線過大,由于地面沉降,如過度的風偏的現象最終造成導線垂低等不良后果。
2輸電線路工程設計與施工的管理和控制要點
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輸電線路的施工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和破壞,因而,發生事故的概率很大。另外,導線在外的特點要求導線與地面、建筑物等設施之間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因此造成輸電線路占地空間和線路廊道的增大,從而對土地的利用情況產生影響。下面,本文從幾個方面介紹輸電線路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要點:
2.1輸電線路導線的選擇
傳輸線導體的主要作用是傳導電流,傳送功率,這是該部分的主要部分。電源線被設置在所述塔,不僅需要承受導線本身的重量,而且還由雪,雨,陽光和溫度的影響,并因此,電線線路的選擇設置應該選用機械強度高電氣性能更好。許多類型的傳輸線導體,該ACSR最廣泛的應用,主要是由于該ACSR通常是由多股鋁導線絞合的形成引起的,是最好的導體的電流傳輸,鋼絲的內部繩股,使強度提高該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電力輸送網格系統中,電壓電平越高,傳輸容量,也能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更加敏感。為了提高電力傳輸的質量和降低高頻通訊以及所選擇的電暈絲的干擾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況下,使用為確保引線組成的兩個或更多個高壓輸電線路,并根據傳輸容量、電流強度、供電密度、發熱的情況下、損失的最大金額去共同決定導線的橫截面的選擇電力和其他條件。有關符合導線質量扭曲的機械張力,以滿足密封性要求和均勻性的金屬絲的表面內的規定的購買請求應光滑,腐蝕斑點的條件和包含物不可以存在。
2.2輸電線路路徑的設計
1)圖上選線
圖上選線主要是指通過收集到的輸電線路周圍區域的航測圖、地形圖等信息,根據以往的經驗,標識出其中的起點、終點和其他必經的地點等位置,然后參考水文地質、民航、交通氣象等相關資料,使線路路徑的選擇盡可能的避開較大的設施和其他影響區域,另外,考慮到不同地區的交通條件,要根據路徑最短的原則,規劃多個可實施方案,然后將這些方案進行經濟和技術上的對比,進而選擇一個最優的線路路徑方案。
2)現場選線
這一步驟的任務是將圖紙路線落實到實際現場中,并進行實地踏勘。該階段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毅力和耐性,因為一個線路可能需要進行多次的走訪和勘察才能最終確定。輸電線路的選擇要盡可能的避開地質不良區域、果木林園、森林等地帶,同時還要檢查已經存在的線路的覆冰情況,避免線路經過嚴重覆冰的區域。最后,要對交通運輸的便利性進行充分考慮,以方便線路工程的施工和維護。
2.3輸電線路桿塔的設計施工
傳輸線塔是用來支持導線的設備,使之能不管在什么樣的天氣條件下,都能夠滿足的安全要求并確保電磁場的電絕緣性。傳輸線塔支撐結構,因此,塔架構造周期,運輸時間和成本,以及建設成本等占有相當大的部分。因此,要加強選擇和塔的施工隊伍設計的重點。著重注意設計的塔結構,成本,尺寸,等等。根據情況的內容。線路初步設計時,應嚴格按照該設計過程中的成本估算的有關規定,利用塔模型盡可能之前已經實施的,如果你需要使用新塔將不得不反復研究,計算和科學實驗,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4輸電線路的其他內容
首先,在輸電線路工程設計過程中,我們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例如,輸電線的選擇方面,線應及時更新有關的技術;在施工設備上線的選擇,盡量使用節能,高科技材料的;在設計方面行路,他們必須利用已經成熟的手段。要加強重點輸電線路路徑優化程度,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并使用這些技能輸電線路的設計和施工服務。其次,根據輸電線路的建設,要運用經濟和先進的開挖基坑與人工挖孔樁基礎技術,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用量,節約工程投資,減少開挖方量,減少水和土壤,破壞周圍的塔的基底部的植被。此外,使用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員的要求,提高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的質量。最后,整個設計和建造輸電線路工程,加強對相關環節的管理。設計與施工輸電線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人員加強管理,包括工作人員和工程材料的管理,防止廢棄物胡亂丟棄現象的發生,而且還可以防止員工松弛狀況出現。
2桿塔定位后的校驗
每一項工作在結束時必須做好監測和校驗,才能達到標準。桿塔定位結束后,也必須根據設計的相關要求對其定位情況進行校驗,在初步排定桿塔的高度及位置后,就要對桿塔各個部分進行檢查及校驗,再進一步確定其位置是否達到設計標準。(1)檢測垂直檔距和水平檔距。通過在定位圖上的測量,垂直檔距和水平擋距通常會有較大差距,絕緣子就會承受不了導線的重量,這時在定位后,使用雙串或是若干片絕緣子,就會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從而也會使絕緣子的承受能力得到一定增強。此外還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若垂直檔距在圖上的數值為最大弧垂時的數值,絕緣裙邊就會出現積雨及積雪現象,此時絕緣子的強度及絕緣能力就會有所降低,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以倒掛形式對其進行安裝,對于較偏遠的線路,則把其放在位置較高的桿塔。(2)導線懸掛點應力的檢查。導線懸掛點應力大小,桿塔定位后的校驗的環節之一,如果桿塔處在較高位置,當其懸掛點過高或兩側檔距較大時,導線懸掛點的應力就會起所能承受的荷載大,在檢查過程中,這種現象時有發生,如果出現后果非常嚴重,所以,一旦發現這種現象,必須及時處理。(3)桿塔基礎的檢查。桿塔定位后,還有兩種情況需要及時校驗:a.在沒有卡盤的地方必須添加卡盤,但添加卡盤后這種現象還依舊存在,則可通過加拉線使桿塔保持穩定。b.如果桿塔的垂直檔的檔距較小,二水平檔距較大時,應對桿塔的荷載能力有一定掌握,此時應對桿塔進行基礎性檢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現象,應及時處理。(4)懸垂角的檢查。及時糾正懸垂角是否合適也是校驗的一項。當高處的桿塔垂直檔距較大時,導線避雷線的懸垂角就會比線夾所在位置的懸垂角大,當角度過大或出現較大偏離時,就會導致埋下隱患,此時,應根據設計標準把懸垂角糾正。
3電力線路中桿塔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
(1)為確保電力線路安全、可靠的運行,桿塔必須質量非常過硬。所使用的材料、結構形式及受力形式都會對桿塔的強度產生影響,電力線路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桿塔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也是電力線路中導線及避雷針的主要支持物,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其荷載能力,為了避免其出現嚴重的變形現象,必須對其剛度及強度進行有效控制。(2)在電力線路的建設上,桿塔選擇在安全運行、維修及經濟效益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要根據線路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桿塔的結構及型式。比如在運輸及施工方面有一定難度、垂直檔距較大或需大跨越以及出線走廊受到一定限制的地區,適合選用鐵塔;而丘陵、平地、運輸及施工便利的地區,則可優先選用預應力混凝土桿及鋼筋混凝土桿。
二、設計防雷保護
防雷技術是否完善能夠關系到整個電力系統能否正常運行,是電力系統維護的重要部分。我們需要實施防雷結構設計,針對不同的電力系統結構,解決雷電打擊的問題。防雷保護需要把握好不同裝置之間的搭配運行,借助于各類防雷裝置引進防雷技術,并且工作人員需要借助于不同的施工技術維護高壓輸電線路。①屏蔽保護。借助于計算機裝置性能,在設計保護方案時做好各方面的檢測處理,重點屏蔽外來的干擾信息,保護電力系統設備。②設備保護。防雷保護需要依賴各種相關的設備,特別是計算機裝置。所以需要電力系統工作人員每隔半個月左右需要對所有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工作人員需要及時處理裝置出現的問題,如果不能維修好及時更換裝置,保持裝置的可用性,增強防雷效果。③接地保護。接地就是通過接地裝置將設備的某一部分通過與土地連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安全保護措施,接地裝置可以把高壓輸電線路上的強電壓、強電流引入地下,達到防雷保護。
三、選擇合適的橫擔
選擇橫擔非常重要,一般要根據現場具體條件分別考慮導線的粗細、導線的根數、檔距的大小。選擇的導線的過粗、導線的根數過多、檔距太大,就會浪費材料;選擇的導線的過細、導線的根數過少、檔距的太小,不符合相關標準,會有潛在的隱患。通常在單相線路習慣用∠50×5×500或∠50×5×800型橫擔,在三相四線制線路中選擇∠50×5×1500型橫擔,在選擇橫擔時,既要考慮檔距和導線截面,還要考慮氣候條件和架設導線的根數等因素。一般氣候條件正常的情況下,檔距在標準范圍之內,導線在50mm2以下,應該選擇∠50×5×500,∠50×5×800或∠50×5×1500型號的橫擔。如果檔距過大或者導線截面在50mm2及以上,惡劣的氣候之下,應該選用∠63×6型橫擔。
四、輸電線路的智能化設計
將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同物理電網結合起來,形成新型智能化的高壓輸電線路。為了高壓電網的穩定性、安全性、經濟性和高效性,高壓輸電線路必須實現智能化的高壓電網。智能高壓電網具有:經濟、安全、穩定、兼容、可靠、高效等優點,主要強調讓電網具有自我恢復和自我預防的自愈功能,及時發現和解決故障隱患,快速進行自我恢復或者隔離故障,掌握電網的運行狀態,避免事故的發生。
一、導線的選擇
導線的選擇應根據住戶用電負荷的大小而定,應滿足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的要求,并滿足防火的要求。用電設備的負荷電流不能超過導線額定安全載流量。
一般按每戶住宅的用電量在4~10KW的水平,每戶進戶線宜采用截面積為10mm2的銅芯絕緣線,分支回路導線截面不應小于2.5mm2銅芯絕緣導線。對特殊用戶則應特別配線。為使所有的用電裝置都能夠可靠接地,應將接地線引入每戶居民住宅,接地線采用不小于2.5mm2的銅芯絕緣線。在房屋裝修中,所有線路都應采用銅芯絕緣線穿管暗敷設方式。
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許多住戶在裝修時將室內的線路、開關等都更換一新并加大容量,往往忽略了進戶線,這將影響居室的供電能力并帶來不安全的因素。
二、室內布線
室內布線不僅要安全可靠的輸送電能,而且要布置整齊、安裝合理、固定牢靠,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內線工程的開展應以不能降低建筑物的強度和影響建筑物的美觀為前提。室內布線的施工設計要對給排水管道、熱力管道、風管道以及通訊線路布線等位置關系給予充分考慮。
室內配線技術要求:①室內布線根據絕緣皮的顏色分清火線、中性線和地線。②選用的絕緣導線其額定電壓應大于線路工作電壓,導線的絕緣應符合線路的安裝方式和敷設的環境條件。③配線時應盡量避免導線有接頭。因為往往接頭由于工藝不良等原因而使接觸電阻太大,發熱量較大而引起事故。必須有接頭時,可采用壓接和焊接,務必使其接觸良好,不應松動,接頭處不應受到機械力的作用。④當導線互相交叉時,為避免碰線,在每根導線上應套上塑料管或絕緣管,并需將套管固定。⑤若導線所穿的管為鋼管時,鋼管應接地。當幾個回路的導線穿同一根管時,管內的絕緣導線數不得多于8根。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的絕緣電壓等級不應小于500V,穿管導線的總截面積(包括外護套)應不大于管內凈面積的40%。
三、燈具的設計安裝
燈具的高度:室內燈具懸掛要適當,如果懸掛過高,不利于維修,而且降低了照度;如果懸掛過低,會產生眩光,降低人的視力,而且容易與人碰撞,不安全。燈具懸掛的高度應考慮:便于維護管理;保證電氣安全;限制直接眩光;與建筑尺寸配合;提高經濟性。
燈具布置前,應先了解建筑的高度及是否做吊頂等問題,燈具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照明。在設計中應注意熒光燈比白熾燈光照度高,直接照明比間接照明燈具效率高,吸頂安裝比嵌入安裝燈具效率高。燈具遮光材料的透射率及老化問題也應在設計考慮范圍之內,選擇光效高、壽命長、功率因數高的光源,高效率的燈具和合理的安裝使用方法,可以保證照度并節約用電。
燈具現一般推薦采用節能電燈,如稀土熒光燈、三基色高效細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雙D型H型)、小容量鹵、鎢燈等。燈具的選擇視具體房間功能而定,如起居室、臥室可用升降燈,起居室、客廳設置一般照明、燈飾臺燈、壁燈、落地燈等。廚房的燈具應選用玻璃或陶瓷制品燈罩配以防潮燈口,并且宜與餐廳用的照明光顯色一致。浴室燈應選用防潮燈口的防爆燈。衛生間、浴室的燈具應采用防潮防水型面板開關。
安裝燈具時,安裝高度低于2.4m時,金屬燈具應作接零或接地保護,開關距門框0.15~0.2m,燈頭距離易燃物不得小于0.3m;在潮濕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應采用防潮、防爆、防雨的燈頭和開關;燈具安裝時應牢固可靠,質量超過1kg時,要加裝金屬吊鏈或預埋吊鉤;燈架和管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燈具配件應齊全,燈具的各種金屬配件應進行防腐處理。
四、開關的設計安裝
安裝開關時,應注意開關的額定電壓與供電電壓是否相符;開關的額定電流應大于所控制燈具的額定電流;開關結構應適應安裝場所的環境;明裝時可選用拉線開關,拉線開關距地2.8m,拉線可采用絕緣繩,長度不應小于1.5m;成排安裝開關時,高度應一致;開關位置與燈位相對應,同一室內開關的開、閉方向應一致;開關應串聯在通往燈頭的相線上;安裝開關時,無論明裝還是暗裝,均應安裝成往下扳動接通電源,往上扳動切斷電源。
五、插座的設計安裝
安裝插座時,應注意插座的額定電壓必須與受電電壓相符,額定電流大于所控電器是額定電流;插座的型號應根據所控電器的防觸電類別來選用;雙孔插座應水平并列安裝,不可以垂直安裝,三孔或四孔插座的接地孔應置于頂部,不許倒裝或橫裝;一般居室、學校,明裝不應低于1.8m,車間和實驗室距地距離不應低于0.3m。
插座宜固定安裝,切忌吊掛使用。插座吊掛會使電線受擺動,造成壓線螺絲松動,并使插頭與插座接觸不良。對于單相雙線或三線的插座,接線時必須按照左中性線、右相(火)線,上接地線的方法進行,與所有家用電器的三線插頭配合。
布置插座要充分考慮家庭現有的和未來5~10年可能要添置的家用電器,盡可能多安排一些插座,避免因后期發現插座不夠用而重新改造電氣線路,將電氣事故隱患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時住宅內的插座應全部設置為安全型插座,在廚房、衛生間燈比較潮濕的地方應加上防潮蓋。
客廳、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插座的安裝高度及容量選擇:
客廳:客廳插座底邊距地1.0m較為合適。既使用方便,也能與墻裙裝修協調,即使有的住戶不搞墻裙裝修,又能保持統一。另外,小于20m2的客廳,空調機一般采用壁掛式,那么這個空調機插座底邊距地為1.8m。如客廳大于20m2,采用柜機插座高度為1.0m,客廳插座容量選擇是:壁掛式空調機選用10A三孔插座,柜式空調機選用16A三孔插座,其余選用10A的多用插座。
臥室:住戶在臥室裝修中,用裝飾板搞墻裙的比較少,故建議空調電源插座底邊距地為1.8m,其余強、弱電插座底邊距地0.3m??照{機電源選用10A三孔插座,其余選用10A二、三孔多用插座。
廚房:廚房是人們制作飯菜的地方,家用電器比較多。主要有冰箱、電飯煲、排氣扇、消毒柜、電烤箱、微波爐、洗碗機、壁掛式電話機等。根據給排水設計圖及建筑廚房布置大樣圖,確定污水池、爐臺及切菜臺的位置。在爐臺側面布置一組多用插座,供排氣扇用,在切菜臺上方及其它位置均勻布置6組三孔插座,容量均為10A。廚房門邊布置電話插座一個,以上插座底邊距地均為1.4m。
餐廳:餐廳是人們吃飯的地方,家用電器很少,冬天有電火鍋,夏天有落地風扇等,沿墻均勻布置2組(二、三孔)多用插座即可,安裝高度底邊距地0.3m,容量為10A。裝一個電話插座,安裝高度底邊距地1.4m。
衛生間:衛生間是人們洗澡、方便的地方。家用電器有排氣扇、電熱水器、電話機等。一個10A多用插座供排氣扇用,1個16A三孔插座供電熱水器用,底邊距地均為1.8m,盡量遠離淋浴器,必須采用防濺型插座。電話機插座底邊距地1.4m。裝電話機的原因是人們在洗澡或方便時,仍然能與外界保持聯系,使用方便。
2按照檢修的流程分析故障
在明確了故障產生的原因以后,就可以參考故障修理的流程圖(見圖1)進行分析和操作,下面的修理流程圖能夠為排除故障提供幫助和參考。在參考流程圖進行修理時也要及時做好故障的檢修記錄。機床在購買回來以后,都有相應的維修指南,在維修指南上還配有電路圖,這些參考指南能夠為維修提供有效的幫助。在維修的手冊上都標注了警報標識和警報術語。但是機床系統的報警設備一般都比較完備,因此修理人員可以在發生一次警報提示以后,根據警報信息進行修理。
3機床線路以及元件安裝及設計
按照機床元件的控制和安裝的要求和標準,對元件合理布局,并要保證布局的美觀和完整,保證機床操作起來更加方便[2]。一般,機床線路的安裝必須應用柔軟的電線安裝,并且在安裝時要嚴格按照電工工藝操作,設備套線、電源按鈕以及指示燈可以通過各個電力的接觸點引出。機床設備上的其他接觸點如果不能直接進行測量,則可以將其引到接線端子上檢測。這樣設計可以將機床上的每一個接觸點都能夠直接進行檢測,省去了拆除元件的時間,并減少了電能的損耗。可以在安裝底板上安裝80個單向底盒,并將所有機床上的故障點連接到這些底盒里,在連接完成以后,做好記錄。排查故障應用的導線可以應用夾子將導線的兩端夾緊,不需使用螺絲刀處理導線,這樣在檢查故障時能夠更加精準,并能有效節約能源??梢栽跍y量時應用萬用測量表進行檢測,這樣可以確保機床上的每一個接觸點都能夠被測量到。萬用測量表可以測量設備上所有端點,并能使鱷魚導線加緊的兩個端點在排查故障時更加的便利。
10kV配電線路設計中,通過地形圖初步確定了路徑方案之后,還需要對線路沿途的實際情況進行現場勘查和繪制路徑圖,保證設計中地形數據的真實性,而不是僅僅依靠地形圖和他人提供的數據就進行設計。
1.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塔桿
塔桿是10kV配電線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實際的情況的不同需要選用不同的塔桿。在塔桿選擇中,需要對周邊的氣候環境、地質情況和地形情況等進行詳細的考察,保證塔桿的使用安全與使用壽命。
1.3選擇材料、設備和制定方案
在完成了設計方案和塔桿的選擇之后,要根據整條配電線路的情況選擇材料設備的種類和數量,列出材料和設備清單,據此對整個工程的花費做出預算。同時,列出幾種配電線路建設的方案,通過對比選擇出最適合的方案,然后進行完善整理后,確定最終整套的設計資料。
210kV配電線路設計要點分析
2.1線路路徑與桿塔選擇
線路路徑是影響配電線路設計好壞的重要因素,也關系著線路施工的可行性和線路日后的運行維護與故障維修。在線路路徑選擇上,需要盡可能的少占用農田、避開洼地和山地等不良地質以及爆炸物、易燃物等影響線路安全的區域,考慮施工難度和路徑長度等綜合因素,結合城鎮的規劃設計,選擇路徑短、曲折系數小的路徑,實現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和安全。在確定線路路徑之后,需要對路徑中需要架設桿塔地區的地質、地形等情況進行綜合考察,遵循“施工方便、造價合理、運行安全”的原則,因地制宜,選用合適的塔桿形式和排桿方式。常用的塔桿有耐張塔桿、轉角塔桿、直線塔桿和終端直線桿四種,都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塔桿定位后,還需要對其進行那個荷載校驗、上拔校驗、耐張絕緣子串倒掛校驗、導線風偏后對地及其他凸起物的凈距離校驗以及相鄰線路斷路時交跨離間隔的校驗,保證塔桿設計的安全性。
2.2配電裝置設計
配電裝置是配電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中選擇配電裝置時,需要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溫度、抗風抗震能力以及導體和電器的相對濕度等多種因素。首先,配電裝置的設計選擇需要注意周邊環境的溫度,通常取用多年最熱月的平均最高溫的平均值作為設計參考,根據溫度的高低選擇符合耐熱性要求的配電裝置;同時,在屋內裸導體和其他電器的選擇上,通常是在最熱月平均最高溫上加5℃作為標準;另外,需要通過添加保溫措施來保證儀表電器使用溫度高于允許的最低溫度,避免發生冰雪事故;最后,在隔離開關上設置破冰厚度時,需要大于該地區年度平均最大的覆冰厚度。其次,導體和電器的相對濕度設計選擇上,采用的標準是線路區域內濕度最高月的平均相對濕度,通常根據地區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產品類型。比如,濕熱帶型電器產品適用于濕熱地區,而亞濕熱帶地區使用普通電器產品即可。第三,在抗震能力設計上,需要保證設計的配電線路能夠符合《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在抗風能力上,要保證設計的配電裝置能夠承受住該地區30年內離地十米高的10min內最大平均風速;如果最大風速高于35m/s,在設計配電裝置時,需要通過提高設備與基礎之間的連接牢固度、降低電氣設備的高度等措施來提高其整體的抗風能力。
2.3導體與電器設計
導體與電器是配電線路的主體成分,其設計的水平會直接影響配電線路的設計效果。首先,需要保證所設計的電器承受電壓符合配電線路實際運行最高電壓的要求,導體與電器長期經過的電流值大于該配電線路的最大持續電流值,并在設計中充分考慮日照會對載流量造成的影響;其次,按照三相短路電流的驗算值來確定導體和電器的熱穩定、動穩定以及開斷電流的短路電流值,如果設計中電壓互感器有熔斷器保護,則可以不對熱穩定和動穩定進行驗算,而導體和電器使用高壓限流熔斷器保護時,動穩定和熱穩定的驗算需要根據熔斷器的特性來進行;第三,充分考慮導體的工作溫度,一般而言,裸導體的正常最高工作溫度應該小于+70℃,如果在裸導體接觸面處有覆蓋層,則可以提升到+85℃,而管型導體或銅芯鋁線導體其最高溫度應該小于+80℃;第四,室外配電裝置的套管、絕緣子和金具等電器選擇上,需要充分考慮地區內氣象環境和受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