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7: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區衛生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的原則與方法
2.1指導原則
根據現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人員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國發【2006】10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及《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辦法》的指導原則:(1)按工作數量定酬,按居民滿意度定酬,兼顧崗位工資原則;(2)按勞分配,促進效率優先的原則;(3)標準時間設計參照標準時間設計參照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強度、工作技術難度為基數。
2.3績效考核方法
績效考核以效益工資為主、崗位工資為輔,在分配中突出績效。績效考核分為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兩大塊計算有效工作點數,重點為公共衛生服務的有效工作點數的考核。
工作數量以分鐘為單位,按照中心實際開展的工作及所消耗的時間計算點數。根據國家法定工作日251天,8小時/天,共120480分鐘每月10040分鐘。在根據點數計算點值就是可分配總收入除以社區服務人員工作總時間及總點數。工作質量、滿意度和信任度采用百分制進行考核,折算成點數。在群眾滿意度與社區居民信任度等方面再權重分配為:他評80%,自評20%后綜合計點。得出有效工作點數后根據點值算出績效工資。績效考核的衡量單位是有效工作點數,有效工作點數是有效工作時間的有效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評定,即在一定時間內對各類工作人員均設定有效工作時間、工作量,并進行工作效率評定。工作人員下社區所做的每一項服務,都必須填寫衛生服務人員社區衛生服務記錄單:其次,在衛生服務人員中進行抽查;再次,在被服務對象進行抽查,以證實服務人員下社區服務的實際情況和效果。
3績效考核指標的設計
3.1績效考評項目和內容:
績效考核考為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兩大塊。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包括:(1)普通門診服務人次數;(2)常規檢查(三大常規)人次;(3)特殊檢查(心電、B超等)人次;(4)清創縫合服務人次數(含小、中、大);(5)住院服務床日數(包括殘疾人康復)(6)病危病人服務人次數(7)健康體檢人次數。以上再結合工作質量、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績效考核。
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1)社區診斷,主要是調查并掌握轄區居民總體健康狀況、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并制定社區健康促進計劃等;(2)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普及衛生保健常識等;(3)防疫工作,包括傳染病防治、免疫規劃及艾滋病的防治等;(4)慢病管理,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防控等;(5)保健服務,包括老年人、婦女及兒童的保健服務等;(6)精神病管理,包括定期隨訪登記、精神檢查及心理咨詢等;(7)殘疾康復,包括進行康復治療、指導、定期上門進行康復指導及健康教育等。以上再結合工作質量、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績效考核。
3.2個人績效工資計算過程及方法
3.2.1基本醫療類服務的績效考核有效工作點數計算過程
3.2.2公共衛生服務類的績效考核有效工作點數計算過程
3.2.3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和信任度點數計算
基本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兩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各50點,進行百分制進行考核,折算成點數,按照權重分配為:他評80%,自評20%后綜合計點。他評資料獲取辦法:調查問卷、電話咨詢等。標準值為90%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1點,扣完為止。
3.2.4個人績效工資的計算方法
基本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兩者的績效考核有效工作點數為工作數量、工作質量、滿意度、信任度四個指標的有效工作點數之和。個人績效工資的計算公式:個人收入=崗位工資+個人績效工資個人績效工資=個人有效工作點數×點值點值=可分配總資金工作有效總時間相關說明:
(1)工作數量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1個月)向基本醫療或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方提供的優質、無差別的服務量。
(2)工作質量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從醫學專業的角度出發,能夠滿足患者規定和潛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總和,是指服務工作能夠滿足被服務者需求的程度。
(3)滿意度指居民(患者)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醫務人員提供的衛生產品、服務、形象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4)信任度指居民(患者)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醫務人員提供衛生產品、服務后對其的信任和依賴程度。
4強化社區衛生績效考核的措施分析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明確自和定位,把工作重心從“監督”過度到“真管”上。由于社區衛生長期經費不足的困境,所以代表政府核者往往對社區懷著“于心不忍”的想法,因而考核工作并不有效,考核流于形式。作為管理者政主管部門,在補償過程中應照相關要求,根據績效結果給不能因為社區經費短缺而持度。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投的良性循環,保障衛生服務的源的合理利用。對社務機構客觀公正地開展了考核各按照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補雖然在短期內,部分社區衛生由于經費減少,發展受到一些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客觀公正核有利于充分調動社區衛生服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促進社務機構健康、穩定發展。首先,政府考核工作,確保民眾就醫方便、實惠,不但會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助于政府職能的轉換,也有利于社區衛生的持續發展。其次,績效考核應將長、短期考核相結合。目前的績效考核大多局限于當年的工作量,容易導致為應付考核忽略工作質量,特別是忽略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和落實程度。公共衛生服務可能若干年后才見到成效,這給績效考核帶來了難度。對此,應該在績效考核體系中將短期服務量的指標與長期健康結果的指標相結合,不但要考核群眾是否得到了符合質量規范的服務,也要考核群眾得到服務后其健康狀況是否有所改進。通過階段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指標體系的構建,使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真正落到實處。近幾年來,醫院績效管理得到了廣大衛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各種績效考核工具被廣泛地應用于醫院績效管理當中。然而,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考核評估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規范化建設起步較晚,尤其是內部的規范化管理還不盡完善,二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缺少職業化的管理人才,三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以服務為導向的醫療機構,許多指標難以準確量化,操作和執行起來都比較困難,對考核者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如何進行科學、嚴謹而又易于操作的績效考核成為擺在社區衛生管案例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醫療服務、社區衛生信息管理、疾病預防、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婦女保健、兒童服務、康復服務等多個方面。這些服務與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乃至操作程序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社區診療的35歲以上病人,要求必須監測血壓,這對于發現疾病隱患是有益的,如果做不到就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