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實習護生自我報告模板(10篇)

時間:2023-03-08 15:37: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實習護生自我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實習護生自我報告

篇1

由于醫院環境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人員常處于多種職業危害環境中。實習護生進入到臨床,作為一名準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就可能會受到病人的血液、體液以及排泄物等感染,再加上護生臨床知識和技能相對薄弱[2],不熟悉環境等,使得他們成為病原菌感染和銳器損傷的高危人群[3],職業暴露風險率顯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強護生職業防護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一、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現狀

(一)護生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護生沒有接受系統的職業防護知識教育,自我防護意識薄弱。目前,雖然職業防護問題已逐漸引起護理教育者的重視,但由于課時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國護理教育體系中尚未設置與護理職業防護相關的課程[4],學校教育相對滯后,護生缺乏職業防護知識;同時,臨床教學醫院也疏于對學生相關知識的強化,缺乏職業防護知識的技能操作評分標準和考核標準,護生從思想上對該內容重視不夠,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二)護生職業防護知識不夠全面

雖然國家已將護士職業防護這一內容納入了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客觀上促進了各學校對該內容的重視,但高等護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生職業防護教育體系:一些教材僅以知識拓展的模塊介紹相關知識,教師有關新知識引入不夠;一些高校舉行一些職業安全講座,但內容、時間有限,深度、廣度缺乏,培訓效果欠佳,不能滿足臨床實習護生對職業防護的需求;教學醫院在崗前培訓中也因時間的限制等,缺乏相關內容的滲透和深入。因此,護生雖然了解一些標準預防知識,但僅限于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對臨床工作中的具體預防措施掌握欠佳,實際運用能力缺乏。

(三)相關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對于護生,目前國內各醫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職業暴露登記報告制度和職業暴露風險保障機制[5],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不知如何處理,或是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在張吳佳[6]等關于我國護生針刺傷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實習護生向帶教教師進行了報告,而且報告結果無一例是真正意義上的登記在案。登記報告制度沒有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四)醫院防護設施不足

朱鳳祥[7]對357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現狀調查表明,35.57%的護生認為自我防護不到位的原因是醫院沒有提供足夠的防護用品;李煥[8]對305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1.01%的護生經常使用具有安全的針具、器械等。很多護理人員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時,基本上沒有相關防護設備。

(五)帶教教師缺乏言傳身教

臨床帶教教師是學生言傳身教的榜樣,是實習護生職業防護良好習慣養成的主要影響者。但由于一些帶教教師自身職業防護意識薄弱,職業防護新知識學習不到位,操作不規范,從而嚴重影響到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二、實習護生職業損傷防范策略

(一)加強職業防護基礎知識教育

加強護生的職業安全教育,提高防護意識,是減少職業損傷的關鍵。相關院校應增設職業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指導護生采取正確的防護行為:通過普及和強化標準預防意識,能有效地規范護生的護理行為;通過強化操作規范和流程,能有效規避意外傷害。系統的在校教育,能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能掌握有關職業防護知識和基本防護技能,強化其職業防護意識。

(二)加強職業防護知識的崗前培訓

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實習前可由臨床帶教教師對護生進行集中的專業技能培訓,如針對護生最薄弱和最關注的銳器傷進行重點講解,強調發生銳器傷后正確有效的處理措施及上報醫院有關部門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預防[9];搬運患者和重物時如何正確運用節力原則,有效預防機械性損傷;接觸各類化學消毒劑、化療藥物時如何防止化學性損傷;面對醫患矛盾、患者負面情緒的刺激時如何進行心理調適等。要注意從細節上對護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

(三)建立健全護理職業防護制度

醫院管理者應制定并持續完善護理職業防護制度。同時,應完善職業損傷登記報告制度,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監測系統,將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的各種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針對銳器傷,可規范操作行為,使護生明確發生損傷后應按擠壓、沖洗、消毒、處理、登記報告等程序進行正確處理;而主管部門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為護生職業損傷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四)創造安全的醫療護理環境,完善支持體系

醫療機構應為護生提供完善的職業防護設施和用品,確保護生在護理過程中能根據需要選用配備的設施和用品。應落實對醫用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和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供應,盡量采用具備安全裝置的醫療器械,改善醫療護理操作環境,使護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盡可能少地受到職業損傷。

(五)加強帶教教師的培訓

通過經常性的護理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帶教教師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責任意識。臨床帶教教師除自身要加強學習之外,還要針對護生的特點合理計劃和安排職業防護知識的培訓,對相關內容擬定考核標準,注意言傳身教,正向引導學生。

(六)加強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壓能力

護生的職業損害來自各個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質可以減少不良刺激對護生造成的傷害。目前護理工作本身就強度高、風險大且人際關系復雜,而護生從學校到醫院,也面臨學習環境、生活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在校期間應加強其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實習前應安排學生多去教學醫院見習,使其熟悉醫院環境,實際接觸病人,提高其與病人的溝通能力;進入臨床后,帶教教師應細化帶教要求,對護生采用較靈活的排班方式,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環境。

三、小結

職業損傷給護生帶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一些護生受到傷害后對工作產生厭倦情緒,影響了他們對護士職業的選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利于護理隊伍的發展。因此,加強護生職業安全教育,使護生掌握各種職業損傷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處理意外傷害是護理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黃輝.R床實習護生職業危害現狀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護理學院,2012.

[2]孟發芬,張霄艷,田淑軍,等.實習護生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及其課程設置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7):59-61.

[3]王愛霞,王曉花.實習護生針刺傷后處理情況及防護知識的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23-125.

[4]黃謹耘,陳清.在大專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展職業防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對實習護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職業防護影響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8.

[6]張吳佳,趙愛平.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相關因素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2):11-13.

篇2

從調查結果來看,實習護生面對壓力時所選擇的應對因子最多的是解決問題,其次是求助,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會選擇退避、自責等消極的應對方式。

2.各種類型的應對方式

各種類型的應對方式在SCL-90自評量表中各個因子得分都顯示出不成熟型>混合型>成熟型,且各個因子得分之間的差異都具有顯著意義。

3.實習護生心理健康分析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我們將兩組SCL-90設為因變量,將SCL-90與應對方式設為自變量,運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得出α水準均等于0.15。從結果分析可以看出,具有顯著性意義的因子是偏執、情緒穩定、合理化等。

二、討論

從調查結果能夠看到,在臨床護士實習期間,面對壓力的時候,所采取應對方式的不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當面對壓力時選擇較為成熟方式應對的護生,整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較為良好,評測得分較高;而選擇不成熟方式加以應對的護生,其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不佳,評測得分也較低;選擇混合方式應對的護生,其心理健康評分處在不成熟與成熟中間。護生面對壓力的時候所選擇的應對方式不同,那么他們所反應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就有所差異,選擇應對方式越成熟,那么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在臨床護理教學指導中,應該注重下面幾個問題,以確保護生能夠在實習中更好的應對壓力,以及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1.注重情感對于人的能動性作用

對于臨床護生而言,其實習質量與他們所投入的情感存在一定的關聯。注重對護生情商問題的養成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去認識自我,找準自身定位,規范自身的心態與行為方式,從而確保實習效果。從現代教育理論的層面來看,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充分融入了情感治理的因子,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護生樹立對于專業學習的自信,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情緒,讓護生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如此一來,當護生進入到實習工作中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壓力,自主性地調節情緒,從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加大對實習護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

實習護生在從學校理論學習進入到實踐實習的過程中,怎樣更好、更加及時地完成對自我身份的變換,找準自身的職業定位,將是決定其實習質量及未來職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必須極大地提高對臨床護士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在校學習期間開設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學生培養更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立能力及對待職業的責任感等。

3.幫助護生做好實習工作前的思想準備

護生對于實習工作有一個心理準備,這是降低學生心理壓力的關鍵。為了避免護生進入工作環境以后茫然不知所措、心理壓力過大等問題,應該動員護生提前了解關于實習的知識信息,如自己多讀書、多上網了解實習工作,學校組織一些實習前的指導講座、請護理專業畢業生回校作交流報告等。只有護生做好充分的自身準備,理智地應付困境,平心靜氣地淡化煩惱,才更容易找到學習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采取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壓力。

篇3

【關鍵詞】

內科實習;護校學生;整體素質;培養

護校學生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護生向護士轉變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時期,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工作必備的先決條件1 。隨著醫療模式的改變、護理國際化及國家醫保政策的落實,患者對醫療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醫療服務的需求,醫護人員的數量增加,護理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研究發現護生的整體素質與護生實習效率成正比。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護生的整體素質。

一、思想道德素質培養

思想道德素質是最最根本的素質,作為一名護士,首先熱愛護理事業,從入學的那一刻起就要立志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務,不斷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有良好的上進心,良好的人品,較高的醫德修養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愛崗敬業,較高的慎獨修養和高尚的情操,只有這樣才能將對患者的愛心、同情心和真誠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臨床護理實踐之中,才能千方百計地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其次,帶教老師以其高尚的思想品德境界、嚴謹的工作作風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實習護生,提高護生人員的思想品德素質。

二、職業道德素質培養

護理職業道德是指在履行其職責過程中遵循的道德和規范2 ,對護士職業生涯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習期的護士更要注重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F在的實習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法律知識淡薄,比較嬌氣和任性,缺乏與同齡人共同生活的經歷,缺少協作,不善于尊重它人,比較自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還會產生嫉妒。內科疾病繁雜,慢性疾病多見,護士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作為帶教老師帶領實習學生認真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習護士的職責,醫院的規章制度。每一項技術操作都要認真、規范。教師應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要有南丁格爾的奉獻精神去激勵學生。工作作風細致嚴謹,對工作一絲不茍,執行醫囑時,嚴格遵循“三查七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培養護生愛崗敬業,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以保證實習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

三、專業技能素質培養

專業技能素質培養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術、急診技術、病情觀察及書寫護理文書等。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醫學的發展,對內科專業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習護生必須具備豐富的護理醫學理論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們的健康服務。鼓勵護生多學習文化知識,努力掌握多學科知識,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護理操作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專業查房時,每位同學做好筆記,帶教老師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向同學提出問題,掌握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評價實施幾個步驟。掌握急診技術,如:三腔管壓迫止血、氣管插管、心臟按壓等的護理操作。實習期間,護生總是認為打針、輸液是較重要的,常常忽視對病情的觀察。帶教老師要向護生宣傳觀察病情的重要性,要注意患者每一細節的變化,通過觀察直接獲得患者病情變化的資料,判斷患者的需要,評價治療和護理效果,可向大夫提供護理查房的陽性體征,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另外,對臨床上的新器械,定期向實習護士講解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的問題;規范護理病歷的書寫,使之盡快進入護士角色;介紹內科病人常用的藥物及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要培養護生嚴格的無菌操作觀念。培養護生養成腿勤、眼勤、口勤、手勤的良好習慣,逐步鍛煉和提高實習護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綜合判斷的能力。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內科專業技能素質,為將來獨立工作打下基礎。

四、身心素質培養

篇4

資料與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2月實習護生120人,其中大專生6人,中專生114人,年16~20歲。按統計學隨機法將其分入對照組(n=60)和實驗組(n=60)。

實施方法:實驗組在傳統的教學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礎上以護理安全管理為導向,采用案例教學法,并把案例教學法貫穿于崗前培訓、每個月1次的實習帶教聯系會中。對照組仍用傳統的教學安全管理方法。①職業道德教育培訓: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護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護理質量、防范不良事件的最基本條件。②護患溝通的教育培訓:目前許多醫院正在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目標之一是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幾年來,實習的護生年齡小,學歷低,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是她們的共性,要培養她們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不是一堂課就能解決的,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引導培養和鍛煉。培訓的目標是讓護生牢記溝通的重要性。實驗組將近年來因溝通不當引起的醫療糾紛案例。③操作技能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傳統的方法是老師示范,護生練習,但大部分護生因年小,不懂事,認為操作簡單,馬虎練習幾篇,敷衍了事,難以達到提高技術的目的。實驗組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案例教學法,將醫院發生過的因操作不當引起的醫療事故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制作成影視資料,先放映給護生看,然后對資料進行討論,讓護生知道錯在哪,為何會引發醫療事故,使護生明白過硬的操作技術是保證醫療安全的前題,學習時應苦練技能,努力提高技術水平。

結果

兩組護生發生醫療事故、護理差錯、護理缺陷比較,見表1。

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綜合成績評價比較,見表2。

討論

案例教學法在護生實習安全管理教育中應用效果好,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案例來源于臨床實踐,它具有知識性、典型性、真實性,可把抽象的理論和概念具體化,能充分調動護生的思維,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護生的學習積極性。護生從思想上得到轉變,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通過統計,發現自覺遵守醫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的護生增多了,學習風氣明顯好轉。

篇5

摘要 目的:探討消化內科護理帶教中的護理程序。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實習內科實習的40名實習護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帶教中分別采用我院擬制的護理程序及常規帶教程序,對兩組實習護生實習結束時理論得分與實踐得分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兩組實習護生實習結束時,理論得分及實踐得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

護理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護生將所學知識由理論轉為實踐的重要途徑,其效果直接對護生社會服務能力及服務質量產生影響,同時對于護士素質及護理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各醫院尚無臨床帶教的規范模式及程序,這就導致護理實習中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對護理帶教中的護理程序進行觀察分析有著重要的作用。筆者對在我院實習的40名護生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實習的40名護生,其中男5名,女35名,年齡19~26歲,平均年齡(22.36±2.17)歲,文化水平:本科18名,專科22名。將實習護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20名,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課程安排 參考組患者采用常規消化內科護理帶教,觀察組采用我院擬制的護理程度,具體如下:(1)實習護生進入科室內,第一周,先對科室、病房、治療室內環境進行了解,熟悉科室內規章制度,熟練掌握物品交接內容,熟悉具體工作內容、各班分工、護理技術、搶救器材及搶救物品的功能及位置,熟練掌握消毒隔離及院內感染的基礎常識,尤其是自我防護方法及醫療垃圾分類。對護生能合理進行綜合評估,根據其性格、工作能力等為護生提供了合適的帶教護師,采用一對一帶教模式。第二周,開始帶教。學習主要內容包括消化性潰瘍、胃炎、肝硬化、消化道腫瘤等病癥的常規護理方法,加強??谱⒁馐马椀膶W習,主要包括常用藥物注意事項、藥物作用、不良反應等。第三周,主要包括危重病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等護理,詳細護理病歷書寫。第四周,為全面考核階段,主要包括操作考試、理論、考試結果反饋及病例點評,聽取護生對帶教護師的建議及評價、實習效果的滿意度調查等,進一步完善及改進帶教計劃。1.2.2授課流程嚴格根據每周計劃大綱要求,將消化科多件病癥、病癥護理常規、??菩聵I務、新技術、專業發展新動向告知實習護生;通過多樣方法促進護生學習,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充分結合理論及臨床實踐。在告知護生藥品常識時,要求患者先查閱藥品說明書,在集體授課時,護生將自己準備的內容講解給其他護生;當主題確定后,提前告知實習護生,使其能夠有充分時間準備,不僅使其能夠熟練掌握學習內容,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幫助實習護生養成洗手護手的習慣,通過細節充分演示具體防護措施,對于護生出現的危險不良操作行為及時糾正;在操作中,一人操作,其他護生觀摩,結束操作后,護生共同找出措施,并對問題進行評論,從而加深其對錯誤環節的印象,教師最后演示一遍正確的,并進行總結。1.3觀察指標分別在兩組實習護生實習結束時,采用我院自擬的消化內科理論知識及實踐知識評分表對實習生護理情況進行觀察。總分均為100分,主要包括藥物注意事項、疾病護理知識、護理注意事項、與患者溝通交流等。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

2結果觀察組理論評分及實踐評分平均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

3討論實習護生實習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其日后護理能力及質量,因此在帶教中護師有著重要的作用。護師要幫助護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對教師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要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及高尚的職業道德,在教學中告知護生尊重自己的職業。教師要儀表整齊,符合職業要求,舉止大方,語言自然親切,培養護生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能夠體貼、同情、愛護患者。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護師要具有全面、扎實的理論知識,及時掌握新業務、新技術,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護生,提高其專業知識及技能,使其更好的適應帶教需要。在帶教中,帶教護師必須嚴于律己,嚴格正規操作,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嚴格三查七對,嚴禁為了節省時間而縮減操作流程等,避免誤導護生。在帶教護師的選擇方面,醫院盡量選擇臨床經驗及帶教經驗豐富的護師。在實習護生的帶教中,除了培養護生的理論知識,帶教護師同時要培養護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學習能力、表達能力等。在實習中,盡量為護生提供盡可能的機會進行聯系,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然而在護生操作中,需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嚴格觀察護生的操作細節,及時對錯誤進行糾正,以身作則,熏陶護生,從多方面培養護生的能力。在帶教中,護師要以多樣的學習方式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護生觀察能力,使其做到病情心中有數,能夠預見性發現問題,使護生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培養護生與患者交流溝通能力,鼓勵護生與患者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盡量獨立完成患者出院指導等,提高其自我表達能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評分及實踐評分平均分均顯著優于參考組(P

篇6

職業情感是指人們對自所從事的職業所具有的穩定態度和體驗,護理職業情感是側重于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1],通過職業熱愛度、工作責任心、對護理社會地位的認可度和職業定位方面加以體現。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置身于真實的職業體驗環境之中,他們所形成和持有的職業情感將會影響他們在實踐中的一切行為乃至影響他們的個體素質形成,持有積極的職業情感,有利于堅定職業信念,穩定專業思想,增強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高素質的優秀護理人才。本文對2009年在我院實習的101名護生職業情感及相關因素進行了問卷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2月對在我院臨床實習的06級護理本科生48人和07中專護生53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97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隨機抽取訪談調查。

1.2 測試與評價方法 根據吳雅文等[2]對護理職業情感內涵的闡述自行設計問卷,包括4個因子共4個條目:職業的熱愛度、責任心、對護理社會地位的認可度及職業定位。評分按奎德5分計算法:1分示完全否定或不贊成,2分示有點,3分示中等,4分示較為,5分示非常肯定或贊成,總分>3分為積極的職業情感,反之為消極情感。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由專人負責發放當場收回,發放問卷101份,回收有效問卷101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信度和效度經護理專家鑒定,本量表的Cronbach's a 為0.7457。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于學生的自然狀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用Stepwise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分析相關因素。

2 結果

護生職業情感測試結果護生總體職業情感評分4.13±0.458分。101名護生中,總均分>3分的占89.5%護生職業情感投入中立偏積極,10.5%護生中立偏消極。

2.1 護生職業情感狀況見表1,護生對專業的熱愛程度得分為4.24±0.642分,護生中等以上的職業熱愛度占80.2%。護生對護理工作責任心的自我評定為4.55±0.408分,具有中等以上責任心的護生占99.5%,護生對護理社會地位的認可度得分為3.66±0.747分,認為護士社會地位非常高和比較高的護生占51.49%,護生職業定位自我評價為3.20±0.642分,護生對護理職業定位非常堅定和比較堅定的分別占48.51%和29.7%。

表1

護生職業情感狀況(例,%)

專業熱愛度 工作責任心社會地位認可度職業定位

非常 50 (49.5) 65 (64.25)24(23.76) 49(48.51)

比較 32(31.7)27 (26.73)28(27.72) 30 (29.7 )

中等 15(14.9)8 (7.92)18(17.82) 6 (5.94)

有點1(1.0) 1(1.0) 24(23.76)12(11.88)

否定3(2.9) 0( 0)6(5.94)4(3.96)

2.2 護生職業情感的影響因素 職業情感的總均分為因變量,以職業情感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回歸方程經方差分析,F= 189就業壓力與職業情感呈負線性回歸關系,相關系數為0.812,調整后系數為0.665,即4個因素與職業情感存在復相關,4個變量能解釋職業情感變異的36 %,結果見表2。

表2

職業情感與其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影響因素 BSBBetat值 P值

常數 0.179 0.325.258 0.000

職業壓力 -0.066 -0.005 0.1134.523 0.000

歸屬感0.065 0.006 0.1163.990.000

自我實現需要 0.064 0.005 0.1014.655 0.000

職業興趣0.057 0.006 0.1083.913 0.000

3 討論

護生總體職業情感分析,調查顯示護生總體職業情感得

作者單位:116001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分4.13 ±0.458,89.5%護生職業情感中立偏積極。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度、學科性質、作用及人員素質有比較正確的認識,這與在校期間接受的專業思想教育及實習前的崗前培訓有關,通過培訓多數護生在心里上接納護理專業,產生了職業信念,并對護理專業持有期待感,這對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職業情感投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1 護生對專業熱愛程度中等偏上,本科護生和中專護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程度有差異,本科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程度比較中專護生低,這與國內同類研究結果相似[3],主要是因為本科護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比較高,而實習環境中一些消極因素影響使他們產生落差感。

3.2 護生對護理工作責任心的自我評價普遍較強 這與護理工作的性質及臨床實習的嚴明要求有關。臨床護理工作相系生命,護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這是確?;颊甙踩妥o理服務質量的前提,通過崗前培訓教育,護生充分認識到保持高度責任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盡職守則的理念已深印在護生的腦海之中。

3.3 護生對護理工作社會地認可度比較低沉,在護理活動的實踐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社會輿論對護理職業評價不高,護理工作艱辛瑣碎,但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護士受人尊重程度和被別人認可的程度相對較低,護理工作雖然重要但在醫院的主導地位不明顯,護生對護理社會地位有壓抑感。

3.4 護生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持有堅定態度的占48.59%,而15.8%的護生對職業定位態度不穩定,應予以重視。

3.5 影響護生職業情感的因素分析

3.5.1 就業壓力的影響 就業是謀生之路,是生存的基本需要,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當今就業市場形勢嚴峻,競爭壓力加大,護生擔心找不到工作,同時也存在著護生期望值過高,在職業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難以正確定位,進而影響對職業的情感投入。緩解護生的就業壓力可通過多種方式①加強宣傳,拓寬就業渠道,積極架設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溝通橋梁,使護生畢業時有選擇空間。②做好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做好求職擇業的心理準備。給予統一輔導,在就業政策、就業程序、求職簡歷制作、應聘面試技巧方面給予指導;③引導護生正確地認識現實,客觀的評價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擇業觀,在職業理想與現實之間合理定位[4]。④加強實踐能力的培訓強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護生掌握牢固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精湛的技能操作,提高素質,增強自我就業信心。

3.5.2 歸屬感和自我實現需要的影響 歸屬感 指被群體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和支持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發的感覺[5]。開放式問卷調查顯示,僅48%的護生認為臨床實習氣氛是友好和支持的,大部分護生認為實習中由于溝通能力有限,不能建立起與帶教老師與患者之間的和諧融洽關系,缺乏帶教的情感支持,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實習中時有茫然失措。

自我實現是指個人希望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活動[6]。研究認為個體職業選擇的主要動機是生存需要和自我實現,職業活動是自我實現的平臺,職業活動中能否發揮自我能力,成為影響個體對職業情感的因素之一,實習過程中部分護生感到自我價值實現受限,所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有差異,個人成就感低,加之受社會輿論壓力護士社會地位偏低以及醫護地位的差別,醫生對護士的歧視等使護生感覺到護理工作發展空間不大,因而影響了護生對職業的情感。滿足護生歸屬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的對策包括①塑造帶教老師的優質形象,教師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對學生心靈上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7],帶教老師應以對職業的摯愛,對生命的珍愛,對同行的仁愛,對護生的關愛來感染護生,堅定他們對專業的信心,激發他們對職業的情感;②加強有效溝通,建立融洽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影響歸屬感的最大力量,帶教老師要善于與同學溝通,尊重護生的人格,給他們以情感上的支持,使護生產生被接納、受關愛的感覺。③建造和諧輕松的實習氛圍,帶教老師要耐心指導護生進行各項臨床技術操作,創造患者積極配合的實習環境,使護生得到動手鍛煉的機會,并做到放手不放眼,讓護生在實踐中不斷的進步成長,鼓勵護生的成功,讓他們具有成就感,引導護生應用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問題,帶領他們參加學術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對護理專業前景的展望和追求。幫助護生正確對待社會輿論,戰勝壓力,從自我做起,樹立信心,以模范的行為贏得患者的信任、醫生的贊同和社會的認可,使護生充分意識到職業活動中有極大的空間發揮自我潛能。

3.5.3 職業興趣的影響 職業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接觸和掌握某種職業或專業的心理傾向[8],如前所述的工作壓力,就業壓力,及社會輿論影響,工作性質的從屬地位,使護生職業價值感降低,對職業興趣隨之降低。職業興趣與職業情感呈正相關,臨床實習中應側重讓護生切實感受護理工作對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拯救生命的神圣感,激發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興趣。更要認識到護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相對不穩定階段,善于觀察及時發現他們的認知偏離,幫助護生增強對消極職業心態的抗衡能力,切實使他們把良好的職業心理因素作為現代護理人才優勢之一加以發揮,引導他們宏觀的看待護理專業的發展和其肩負的專業職責,將個人發展與專業的整體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更加明確自己在護理專業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深化護生對護理職業的情感。

參 考 文 獻

[1] 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對護理情感教育與護士職業態度問題的思考.中華護理雜志,1999,34(5):125.

[2] 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護士職業態度和測量意義的理論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2.17(3)168

[3] 姜小鷹,張旋,胡蓉芳.不同學歷護生對職業認知和情感態度的分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48.

[4] 彭光成,何琦玲,于志杰,等.現行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的分析與指導.揚州大學學報,2006,5:78.

[5] 李斌,劉革新.實習護生職業態度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7,22(1):53.

篇7

焦慮是人類固有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在人們的生存及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它發展成為一種強烈的情緒狀態時,則成為一種影響個人行動的障礙,不僅影響著學生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能力,還會給身心發育造成嚴重的危害,成為導致學業失敗、拒絕上學、物質濫用、社會隔離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的改革,醫學類職業院校學生,尤其是即將倒臨床實習的護生,他們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執業資格考試和將來就業壓力等多種因素,焦慮等情緒方面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現將對我校2010級三年制大專班的124名護生在實習前進行的焦慮心理狀況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調查對象124人,均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2011級三年制大專班護生,于2013年6月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其中,男8人,女116人,年齡20~24歲。

1.2 方法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對調查對象的情緒狀態進行量化評價,由同一老師使用同樣的指導語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做出的評定是獨立的,不受任何影響的自我評定。

2 結果

SAD(焦慮自評量表)平均分X=50.6,37人平均分高于50,占30%;有焦慮癥狀:15人呈中等度焦慮,占12%;22人呈輕度焦慮,占18%;無重度焦慮。SAS (抑郁自評量表) 平均分X=52.13,78人評分高于50,有抑郁情節,占63%;35人呈輕度抑郁,占28%;43人呈中度抑郁,占35%;無重度抑郁者。列表如下:

3 討論

焦慮是個體發展、心理成長中的必然現象,適度的焦慮可能成為個體發展的動力,而持續嚴重的焦慮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功能紊亂,必然阻礙其心理健康發展。在導致各種焦慮傾向的因素中,惡性精神刺激、家長不良性格、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良的人際關系、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對青少年的影響較大。這些來自各方面的不良刺激作用于個體,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出現心理障礙[2]。同時,已有研究表明,考試應激可使低焦慮者的自然殺傷細胞活動增強、高焦慮者的自然殺傷細胞活動減弱,而且,過度焦慮不僅會妨礙人智能的發揮,還會影響人的健康[3]。然而,放松時狀態焦慮水平低,應激時狀態焦慮水平高[4]。

大學生是心理障礙的高發群體,而護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大學生群體,將承載著救死扶傷的義務,來自社會的責任感、同學間的競爭、繁重的學習任務和考試、對專業認識不足和對未來發展擔憂等因素,都會造成護生焦慮。

作為護理職業學院的一名護理專業教師,在護理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將專業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將職業道德及在實際工作可能會出現的突發事件的處置要點告知學生。在護生實習前我們還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加強護生的心理衛生基本知識教育,讓他們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適應能力,尤其是實習前的自我調節十分重要;②加強專業思想教育,使護生們能夠正確認識所學專業和自身發展前景;③幫助護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自信心,勇敢面對人生的各種抉擇,尤其要加強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護生的關注;④加強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體班會、團組織生活及社會實踐活動,有意識培養護生的社會適應能力;⑤加強和學校醫療服務中心及心理咨詢門診的聯系,讓每個護生都能及時把心中的煩惱向老師和醫生傾吐,及時得到心理疏導,以解除心理壓力和心理障礙。

總之,學校和家長都應加強護生心理素質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幫助護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積極的心態和方式面對學習、就業以及各種復雜人際關系等壓力。

參考文獻:

[1] 蘇林雁.兒童焦慮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5):435-438.

篇8

【關鍵詞】 實習護士;矛盾心理;臨床帶教;心理疏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acticing nurses’mental state,for teachers’ establishing countermeasure in clinical teaching.Methods 160 practicing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in March 2005 through questionnaire.Results 63.23% practicing nurses feel inferiority and lose to their profession,45.81% students hold the doubtful attitude to their occupation foreground.69.68% students are excited with the soon practicing,but 21.94% students feel indecisive in practice.63.87% students think the prophase theories study is part useful to the practice.40.00% students can′t adapt to the clinical work rhythm and 23.23% students are defeated in adjusting by themselves.89.68% students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tients,but only 40.65% student and patient′s intercommunication succeed.10.97% students feel satisfaction to actuality ego,but 62.58% students feel dissatisfied.Conclusion The trainee exists ambivalence in the work enthusiasm and the work ability;life habit and new life;profession ideal and actuality;exchanges need and exchanges obstacle;subject (I) and object (Me).The teachers should do their best to exchange with student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adopt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therapy aiming at the inpidual,allevi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make them complete the practice mission guaranteeing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and the students can make solid base for their future work.

【Key words】 practicing nurse;ambivalence;clinical teaching;countermeasure

臨床實習是護生向護士轉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護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轉變,而這些轉變是在護生實習過程中矛盾的出現和解決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的。護生年齡大多在17~21歲之間,可塑性強,在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方面明顯存在不足,作為帶教教師應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個體,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方式。筆者于2005年3月對實習護生進行心理狀況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武漢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實習護士160名,均為女性,年齡17~21歲,平均19.2歲,中專17名,高職143名。

1.2 方法 采取整體抽樣方法。利用學生實習集中返校時間發放調查問卷,集中填畢,即刻收回。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個人資料、護理職業認知、實習情感體驗與交流、生活與現實生活自我認知等方面。為了提高回收率,每個問題力求簡單、明確、具體、易懂。共發出問卷160份,收回157份,剔除無效問卷2份,有效回收率96.88%。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結果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1.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臨床實習護生心理狀況調查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 學生實習中存在的矛盾

3.1.1 工作熱情與工作能力的矛盾 調查顯示:69.68%的實習生對即將實習感到興奮,而在實習中仍有21.94%的實習生感到無所適從。實習生接觸臨床,改變了以往學校單一的學習狀況,新事物、新環境無疑成為一種新的刺激。同時實習生感覺自己學習3年的知識終于可以應用于臨床,大有一顯身手的架勢,而這一熱情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難容易走向一個極端;另一個方面,由于前階段所學的知識基本為純理論性知識,在實踐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程序又給她們造成茫然。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讓學生感覺學無所用,空有一腔熱情,給學生造成心理挫傷,產生心理壓力,影響學生的心境。

3.1.2 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護理專業是一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從業者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其具備嫻熟的實際操作能力。經調查,僅有58.71%的實習生表現出自信,這與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各專業課程結業時間較早,特別是基礎護理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基本理論遺忘較多,基礎護理操作更是生疏,沒有牢固的理論基礎,學生對于臨床的常規處理產生諸多不解,動手操作會束手無策,引起學生專業自信心不足,影響下階段實習的順利進行。

3.1.3 生活習慣與新生活的矛盾 護理工作具有連續性的特點,護士需要倒班,學生在學校生活規律,而步入臨床后隨教師倒班,2個“中、夜班”下來幾乎48h,打亂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時間,在休息、生活節奏、內分泌等多方面出現不適應,嚴重的甚至出現失眠、頭痛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40.00%的實習生不能適應臨床工作節奏,23.23%的實習生調整無效。如不注意營養、鍛煉和心理調整,就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影響身體健康,實習難以堅持下去。

3.1.4 專業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學生以往對于護理的認識大部分源自媒體,對專業的認識往往停留在陽光鮮花的一面,學生專業自主選擇者僅為3.87%,而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在意識中看不起護士,醫院管理中置護理從屬于醫療的思想,生活護理的瑣碎與辛苦,付出與所得不等價,客觀現象會使實習護士產生失落感、專業自卑感,對護理職業存在失落感、自卑感者占63.23%,她們甚至懷疑自己的將來,不知如何面對今后的工作和學習。

3.1.5 交流需求與交流障礙的矛盾 學生涉世尚淺,社會經驗缺乏,實習前接觸的對象均為熟悉的家人和同學,交流起來很容易,而實習后接觸的是帶教教師和病人,心存疑慮卻不敢告訴教師,怕教師和同學譏笑。調查顯示:89.68%的學生認為與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40.65%的學生與病人交流成功;而影響交流的因素中病人態度占40.65%,專業理論占37.42%,交流技巧占21.94%。面對病人,只有通過交流才能收集病人的資料進行評估,才能在操作中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也只有主動與病人交流才能收集到較全面的病例資料。但學生卻又不知如何與病人打交道,擔心自己說錯話,顧此失彼,減少了主動交流,從而影響實習質量。

3.1.6 主體我與客體我的矛盾 自我意識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意識。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把“我”分解為主體我(I)和客體我(Me)[1]。主體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據主觀的自我和主觀感視的社會現實所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而達到的自我狀態。客體我即現實自我,指當前實際所達到的自我狀態,是理想自我所要觀察的對象。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自我意識明顯分化,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行為具有新的意識,意識自己那些從未被注意的“我”的許多方面和細節。自我意識的分化,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矛盾沖突也開始加劇,此時,主體我會積極主動地去認識、考察、評價客體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發現現實的自我總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對自我的評價常是矛盾的,對自我的態度常是波動的,對自我的調控常是不自覺、不果斷的,于是,主體我和客體我便在諸多方面出現矛盾沖突,甚至有一定的內心痛苦和強烈不安。調查顯示,只有10.97%的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自我感到滿意,而62.58%的學生感到不滿意。

3.2 心理疏導對策

3.2.1 加強護生職業道德教育,鞏固專業思想 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從根本上取決于受教育者的主動性與自覺性[2]。根據Pender的健康促進模式,個體對某一行為所認知的障礙越多,其實施這種行為的可能性就越低[3]。因此,要想使護生能自主參加學習,需加強她們對職業的認知。護理職業的現實處境對護生觸動很大,45.81%的護生對職業前景持懷疑態度,不知如何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教教師可以通過倫理道德教育,介紹護理前輩的先進事跡,以及她們為了護理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其檢驗護理工作的價值,引導她們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并在工作中利用患者和教師的贊賞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增強事業心和職業感,保持工作的積極性。

3.2.2 加強護理操作訓練,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保持成就感 護理專業是一門技術非常強的專業,要求從業者具備嫻熟的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在校學習停留在理論方面,實際操作機會很少,導致實習后動手操作失敗機會增加,自信心下降。應在護生進入臨床實習的前2周加強各項技術操作的訓練并進行考核;進行實體操作時,盡量選擇易于成功的操作,減少失敗,建立自信,耐心摸索,逐步加大難度;對操作失敗者要耐心講解,分析失敗的原因,使其能輕松地進行下一次操作。

3.2.3 加強理論復習,指導臨床應用 理論是實習的依據,沒有理論指導,實習存在盲目性。63.87%的學生認為前期理論學習對實習部分有用,排除醫療技術發展迅速的影響,一部分原因是現有護理教學學制的影響?,F有教學安排導致理論與臨床實踐存在某種程度的脫節,學科理論結業較早,學生遺忘較多。在護生進入臨床科室后,要強調實習要求,使其明白學習重點,布置復習任務;改變教學方式,結合病例進行講課;指導學生記憶,對于重點、難點反復強調,要求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融會貫通。

3.2.4 創造良好的實習氛圍,合理安排工作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一般規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滿足,人們得以生存后才考慮其他的需求[4]。臨床工作節奏與學生以往生活節奏不同步,實習生在家被別人照顧,實習后充當照顧別人的角色,不注意生活節奏的調整,就會產生各種不適,甚至產生疾病。Roy認為[4],適應是應付行為的最終目標,無論何時,當人們遭遇任何來源的壓力時,都會企圖去適應它。如果適應成功,平衡就可以繼續或復原。調查顯示83.87%的學生希望與教師交流,65.81%的學生與教師交流感到快樂。提示帶教教師注重學生適應狀況,幫助她們成功的適應,可以提高實習效果。帶教教師應主動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調整作息時間,指導工作安排,節省時間和體力;對體質較差的學生,多給予照顧,并逐步增加工作量,幫助其慢慢適應。

3.2.5 鼓勵交流,逐步過渡到單獨與病人交流 交流是人體的一種需要,可以幫助交流者獲取信息,滿足心理需求。對于護理專業而言交流顯得尤其重要。出現交流需求與交流障礙的矛盾,可能與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缺乏社會經驗,而實習后要從關心的被動者轉為主動者,服務意識不夠有關。應指導學生在交流前做好準備,可以在教師面前演示后再面對患者;交流出現問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忌與病人發生爭吵;交流不順利時,帶教教師要適時給予幫助,回護理站后幫助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教會學生進行換位思考,這樣交流時才有平和的心態。

3.2.6 幫助建立積極的自我意識統一 自我意識是隱藏在個體內心深處的心理結構,是個體的意識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個體正是通過自我意識來認識和調控自己,在環境中獲得動態平衡,求得獨特發展。針對自我意識的矛盾,帶教教師應主動了解學生的理想自我,幫助確認理想自我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的不切實際的、過高的標準,使之與現實我的潛能相符,腳踏實地,在現實中尋找理想的載體,采取有針對性,有計劃的解決矛盾,縮小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差距,獲得自我意識的統一。

1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4.

篇9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safety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training in nursing students.Method:Before the nursing students entered operating room,they were trained on regulations,nursing technical norms and using electrical equipment,the code of behavior and language,self-protection.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clinical practice,the theory and nursing technique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were test.Rusults:The quality rates of theory and technique manipulation test were 89.2% and 92.7%,3 needle stick injuries and 2 nursing flaws occurred , no error occurred in nursing students.Conclusion:In the course of training operating room's nursing students,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for safety conscious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of guaranteeing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themselves,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reduce nursing disputes and self-harm,but also improve the nursing students own quality.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safety protection;knowledge training;effect

手術室是外科治療的重要場所,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手術量的增多、連臺手術的開展、儀器設備、手術器材的更新等,差錯事故的發生將成為護理工作中的一大障礙,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而造成終身遺憾。臨床實習是護生從理論到實踐,從護生向護士角色轉化的重要階段,護生常因缺乏足夠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知識技能而發生護理差錯,引起護理糾紛或自身傷害,針對這一情況,本院手術室在護生帶教中,強化安全防范知識教育、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2009年在手術室實習護生68名中,男6名,女62名,年齡17~23歲,平均21.5歲;學歷均為大專。

培訓方式:統一制訂計劃、統一規范、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采取多媒體授課、小講課、操作演示、實例分析等。

培訓時間:從護生入手術室開始直到實習結束。

培訓內容:①入室前告知:手術室是患者外科治療的重要手段,任何進入和參與手術的人員都會影響到手術的安全性,初入室要聽從老師安排,不可隨意走動,多看多聽,不急于操作;醫護人員著裝:手術室內嚴格的著裝要求不僅是做好一切無菌技術的前提,更是一道保護病人和醫務人員的雙向屏障。規范戴口罩帽子,按區域更衣換鞋;介紹手術室環境,潔凈手術室工作原理,了解非限制區、半限制區、限制區劃分,無菌物品、非無菌物品的存放保管原則。②規章制度教育:組織護生學習手術室相關制度:手術室安全管理、手術室查對、手術物品清點、手術標本管理、患者身份識別、消毒隔離、安全用藥、病人接送、衛生清潔、參制等制度,并以實例講解遵守各項制度的重要性。如做錯手術病人、做錯手術部位、手術用物遺留體腔、感染導致手術失敗等現象。讓護生明白這些和手術室護士的工作密切相關。學習巡回護士、器械護士的工作職責,了解護理記錄單的嚴謹性、科學性和法律性,準確及時、客觀真實、詳細具體、各種記錄保持一致,且不可涂改。③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入科后先由教學組長集中訓練外科刷手、無觸及戴手套、穿脫手術衣、無菌器械臺建立、無菌物品臺上供應、穿針引線等,后隨帶教老師在手術配合過程中逐項熟悉掌握,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尤其注意無菌操作、正確的手術擺放。④電器的安全使用:手術室常用電器有高頻電刀,氣壓止血儀,要讓護生了解儀器使用的目的、注意事項,使用不當的不良后果,護生要在老師監督指導下使用電器。⑤語言行為規范:手術室護士在與患者交往中,語言行為表現直接影響護患關系,一句不負責任的言語或術中醫護人員嬉戲,大聲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甚至手術中接打手機,都可能引發糾紛,特別是遇到病人不愿公開的隱私、突發意外時,護生不可張揚,慌亂異常,這些不僅給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會影響護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⑥自身防護培訓:手術室護士在為病人實施護理措施的過程中,存在著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對其進行常見技能的培訓,包括接觸體液、處理血跡、防護用具的使用、帶手套脫手套方法、處理針頭銳器、開安瓿的方法、操作前后手衛生、七步方法洗手、化療藥物配置、體液濺入眼的處理、針刺傷的處理方法、接觸化學消毒劑帶防護手套、C型臂透視的防護等。

考核方法:在實習過程中隨機提問和操作考核,實習后期對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理論≥70分、技術操作≥85分為合格,考核不達標者加強練習直到考核合格,方可在老師監督下獨立操作,同時統計實習期間有無護理糾紛和差錯事故發生。

結 果

實習后期對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論合格率89.2%,操作合格率92.7%,實習期間針刺傷3例,護患糾紛2例,無護理差錯發生。

討 論

護生的臨床實習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續,是適應角色和崗位的基礎。在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日漸增強,醫療糾紛日趨增多,糾紛處理難度日益增大的情況下,手術室對護生采取集中操作、模擬示教、案例分析再分散訓練,強化理論知識,提高對職業暴露危害的認識,增強在臨床實踐中的自我保護能力,有利與提高護生的整體業務素質,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①臨床實習階段是護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交界期,大多護生對手術室陌生,充滿期待和神秘感,急于操作。入室前的告知讓護生了解個人與手術成敗的關系,從而從各方面規范自己的行為。②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是防范差錯事故發生的基本措施,過硬的技術是架起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理解與信任的橋梁[1],通過規章制度學習和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使他們認識到上班不履行職責,不嚴格遵守制度,不規范操作是導致護理差錯發生的隱患。護理文書重要性的學習,使護生認識到護理文書是以書面記錄與保存的檔案,是整個醫療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醫療記錄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③手術室電器使用不當導致灼傷、氣壓止血帶并發癥等,通過培訓使護生了解電器使用原理,工作的安全范圍,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發生。④護理是一項服務專業,實習護生受自身知識素質的影響,不能正確解答病人疑問,不知該說什么甚至解答錯誤,引起病人不滿。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通過在帶教過程中溝通技巧的培訓,使護生提高了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并注意了與專業有關方面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自身素質。⑤強化職業防護知識及技能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生職業防護意識,護生雖然對此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防護知識還不完備,不知道如何防護才是正確的;護生對自身沒有嚴格要求,貪圖省事;在校護理教學相對滯后[2],帶教過程中仍需邊講邊做,通過講解示范、指導、強調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使職業防護成為習慣行為,避免護生受到職業傷害。

臨床實習期是幫助護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其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也是護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開始,護生的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都相對薄弱,容易發生護理糾紛和自身傷害。我們通過對護生進行入科前的告知、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范、電器安全使用、語言行為規范、自身防護等方面的培訓,認識到對護生進行安全防范措施培訓,不但是提高護理質量,維護病人和自我安全的保證,也是防止護理缺陷,減少護理糾紛的關鍵。

篇10

1.1差錯多發時間

護生實習中發生的差錯常集中在實習中、后期。原因:①實習中期護生緊張、依賴感等與實習初期相比逐漸消失,加上其技術操作已較熟練,工作有了一定基礎,產生麻痹、驕傲思想,自我放松及教老師過于放手,個別護生怕被人瞧不起,不懂裝懂;②實習后期護生面臨畢業考試和招聘應試,思想波動較大,不安心工作,此時極易出現差錯。

1.2差錯類型

最常見是打/換錯靜脈針、發錯藥。主要是理論知識不扎實,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安全意識,注意力不集中,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等所致。

2預防措施

2.1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質

護生來院時對她們進行專業思想、人生觀、價值的教育,提高對護理工作認識水平,樹立敬崗愛業思想,糾正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在為病人服務的實踐中證實自身價值。

2.2加強醫療安全教育,樹立法制觀念

組織護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如《護士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以及有關法律常識、院紀院規等,使護生明確服務對象是病人,工作上的任何失誤,將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也會給醫院和當事人帶來負面影響,甚至負法律責任。使廣大護生認識到醫療安全的重要性,樹立法制觀念。

2.3重點學習有關醫院護理管理制度

護理工作具有雙向性,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只有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熟練的專業技術,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科教科組織護生著重學習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搶救工作制度、查對制度,尤其是三查七對制度及??谱o理知識。

2.4實行一對一專人帶教

即一個老師帶一同學,此方法便于師生關系的建立,易教易學,便于老師及時了解護生思想動態,糾正她們不正確思想傾向,及時正確地指導實習工作,使護生迅速掌握工作的程序,杜絕差錯發生。加強帶教老師的責任心,在帶教過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護生發生差錯一律由帶教老師負責,按醫院《醫療差錯、事故報告獎、懲細則》執行。

2.5加強帶教老師的管理

每年考核選拔既具有帶教能力,責任心強,臨床經驗豐富,較好語言表達能力和指導能力的護師擔任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嚴于律已,做到帶思想、帶作風、帶技術, 并勤問、勤講、勤查??平炭贫ㄆ诹私鈳Ы糖闆r,及時反饋護生實習情況,分析近期護生發生差錯的高危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及時提醒帶教老師切不可因實習進程、護生操作熟練度增加而對護生過于放手。力爭使她們把醫療安全教育貫穿于整個實習過程,將差錯發生率降至最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灵石县| 百色市| 定结县| 瑞昌市| 余江县| 广元市| 措勤县| 武安市| 衡阳市| 久治县| 田林县| 洛扎县| 馆陶县| 外汇| 黄大仙区| 揭西县| 南乐县| 繁昌县| 台安县| 万盛区| 麻阳| 福建省| 南澳县| 罗田县| 娱乐| 桦川县| 贺兰县| 北海市| 城步| 安丘市| 历史| 屏东市| 兴业县| 阿拉善左旗| 桑植县| 辛集市| 清原| 白玉县| 伊宁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