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22: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護理品管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1護理檔案的質量管理:嚴格把關檢驗標本分析。患者入院治療后,相關的檔案記錄隨之開始。此時應建立針對性的品管圈管理方案,檢驗標本分析就是重要的一關。檢驗人員在以往的工作中各司其職,不參與他人工作,互相獨立,導致部分問題無法發現。品管圈可將標本檢驗工作劃分為一個“品管圈活動”,所有的檢驗人員和記錄人員都要參與進來,每一項工作都要得到科室主任、上層領導、檢驗負責人三方確認后才可以記錄在案,并且進行下一個步驟。對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應用的醫療設備、藥物、各個階段的康復情況等信息,詳細記錄在案,雖然品管圈給予了工作人員較大的自、管理權,但最終錄入的時候,依然要得到相關醫生的肯定才能錄入,避免出現醫療事故時,無任何判定依據,影響醫患關系。
1.1.2護理檔案安全管理:護理檔案分為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兩種,每種檔案都要及時做好備份,防止意外事故;護理檔案當中的部分重要文件,需放置在安全性較高的地方,即便是以電子方式保存,依然要設立相應的防火墻、防黑客攻擊等程序,減少丟失的可能;護理檔案的安全管理,需設立專業人員定期審查,一方面要查找檔案空缺、及時填補,另一方面要排查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策略。
1.1.3重點環節管理:要將護理檔案中的重點環節看做是一個整體,護理檔案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單獨拿出某一個模塊進行管理,并沒有辦法得到最理想的效果。將所有的重點環節作為一個品管圈活動,可充分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并且促進各項工作的穩步展開。重點環節的管理需拆分進行,將患者不良反應檔案、醫療器械檔案等等,詳細的劃分為不同的品管圈活動,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提高管理效率,保證管理質量。綜上所述,運用品管圈進行護理檔案管理,一方面可有效的解決固有管理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提升品管圈的各項功能。今后的工作重點在于,充分挖掘品管圈的各項優勢以及隱藏功能,結合護理檔案管理的各項工作,促進醫療工作的全面發展。
1.2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將得到的數據,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應用品管圈進行護理檔案管理后,檔案錯亂事件大幅度降低,從之前的12次縮減到2次;檔案規整程度也有很大提升,從原來的65%提升到95%;工作人員數量有所下降,從原來的40人下降到20人。通過運用品管圈進行護理檔案管理,可有效提高護理檔案的管理效率,并且在客觀上對工作人員進行優化配置,提高檔案的規程程度,為日后的醫療工作進步提供更大的幫助。
3討論
3.1運用品管圈進行護理檔案管理的優勢。
3.1.1組織圈員自發參與活動:將品管圈運用到護理檔案管理時,每一位護士都可以看做是獨立的“圈員”,他們的工作在于,從客觀上與主觀上,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態度,自發的參與到品管圈這個重要的“活動中”。比方說,某醫院護理檔案管理工作雖然長期穩步進行,但由于醫院病患不斷增多,護理檔案堆積成山,在調取檔案時,常常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此時可應用品管圈進行管理,第一,根據護理檔案的類型、年份、重要程度予以分析,不同級別的護士派與不同的分類任務;其次,將護理檔案錄入相應的電腦程序當中,按照標準進行排序,老護士指導新護士,逐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部分重要檔案需要作出備份,防止丟失;第四,建立良性循環的工作模式,將護理檔案管理作為一個“品管圈活動”來展開,充分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組織圈員自發參與活動后,護理檔案管理會逐步告別之前的冗雜管理,變得更加有條理性。
3.1.2促使工作人員享有更高的自、參與權、管理權:品管圈在上世紀90年代被引入到醫院的管理領域當中,當時的管理方案并沒有現階段的先進,并且品管圈的應用也不是很熟練。相對于過去而言,品管圈的應用,可促使工作人員享有更高的自、參與權、管理權。第一,自。品管圈的每一位圈員都可以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他們的自較高,可以自主選擇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不斷的請示上級。第二,參與權。品管圈執行后,圈員的參與權大大增加,他們的互幫互助是建立在總體工作進步的基礎上,不會耽誤本職工作的正常進行。第三,管理權。管理權對圈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護理檔案管理的難點之一在于,護理檔案非常多,而且錄入量非常大,倘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危重病人,需調取所有的相關資料,便于臨床分析。管理權的有效放松,促使工作人員高效率的管理,畢竟每個人的管理方法存在差異,但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據自愿參加的原則進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長圈”,寓意手術室護士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共12人,圈長1名,負責組織開展圈內活動,監督圈內活動內容;指導員3名,負責護理技術指導、示范及音視頻采制、多媒體制作等,其余為圈員,均為新護士。
2.2主題選定
采用頭腦風暴法確定“視頻教學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品管圈活動主題。通過采制最新的臨床影像資料,配合既有多媒體技術資料,在品管圈質量管理體系引導下,進行學習、培訓與交流。
2.3活動規劃
確定品管圈的活動周期、活動細則、工作職責、圈員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方式等。品管圈成員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則),通過每周的圈會進行相關資料的學習,交流學習經驗和體會,總結和分析教學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種信息反饋。
2.4現狀分析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專業性強、無菌操作要求高、突發事件多等特點,護理工作緊張而繁雜,新護士在參加工作初期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問卷調查,根據帕累托法,將存在的問題進行排序,列出問題比較突出的前5項,分別為:術式復雜與醫生溝通配合難;無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現操作失誤;手術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準備不足;心理緊張,忙中容易出錯,自信心不足;手術室環境布局復雜等。
2.5對策擬定與實施
根據手術室新護士在臨床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擬定整改方案。定期開展品管圈活動,了解圈員的實際需求,在圈會活動中交流心得體會,通過有針對性的視頻教學培訓,提高新護士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工作質量。具體措施包括:①圈長和指導員方面,將手術室的各項專業操作技術拍成視頻短片,制成多媒體資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并分析異同點,使抽象的無菌化操作具體化,對較難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復播放,并指出其重點和難點;注意收集新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癥結,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并進行示范引導,分享臨床實踐和思想的心得體會,注重圈員核心能力的養成;運用雙向反饋機制,通過對新護士圈員的綜合考核及量表調查,評價品管圈活動的實施進展情況,掌握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動向。②新護士圈員方面,培養無菌觀念,熟練掌握手術室操作的基礎理論和無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過視頻和多媒體資料的學習,對照自身找出存在的問題并適時加以改正;強化自身綜合能力,通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有意識地提高在臨床手術工作中的溝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質;在圈會中積極提出臨床遇到的困難,分享在實踐中學到的好方法和心得體會,在互相交流學習中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壓力,樹立在臨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評價
在品管圈視頻教學活動前后,對新護士的理論和實際操作進行考核,理論考核主要采取試卷形式,操作考核計算多項技術操作所得分數的總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準備的完備率、專業手術器械的熟悉度、臨床實際操作的正確率等;通過向臨床手術醫師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新護士在活動前后與醫師溝通配合能力的變化;通過發放自我滿意度評價調查問卷,了解新護士在活動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為控制能力和對自己工作水平主觀感受的變化。
2.7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結果
3.1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器械物品準備的完備率、專業手術器械的熟悉度、臨床實際操作的正確率較實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醫師滿意度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非常滿意和滿意的人數較實施前增多,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的人數減少,滿意度呈上升趨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自我評價滿意度的比較
活動實施后非常滿意和滿意的人數較實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滿意的人數減少,滿意度呈上升趨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品管圈活動有利于提高手術室新護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術室無菌操作的技術要領,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和基礎護理的工作質量。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將現代化的視頻影像技術應用于新護士的培訓教學之中,有利于新護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通過指導人員的親身示范講解,并與自己的實際操作進行對比,從而更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應用,加強了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有利于新護士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主動發掘自己的能力特長和工作中的訣竅,再通過與其他圈員的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品管圈的開展有利于指導員及時發現新護士的技術短板,把握培訓的重點和難點,剖析熱點問題,并實時更新視頻教學內容,就圈員關心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動有利于提高圈員的應急處置能力、與醫師的溝通協調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員開放個性,增進護士及醫師之間的熟識和溝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動得到了外科醫師和麻醉醫師的大力支持,在視頻的采制過程中,突出了手術配合的流程以及手術醫師的習慣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指導,有效地促進了醫護間的溝通,提高了臨床醫師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使新護士通過不斷學習,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逐漸提升自身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這些改變都有利于提高新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 R19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5(a)-0167-02
Effect research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trainees
MEI Jing GUO Zhi-qun YU Shui-ying
The First Pepo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trainees. Methods 408 cases of nursing traine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204 cases."quality control circle" with hierarchical teaching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Examination pass rate,the rate of language specification,communication rate,active service rate and the medical staff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intern ca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trainees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improve nursing brand effect of hospital.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Nursing trainees;Hierarchical teaching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動是由日本品管權威石川馨博士發起,指在同一單位內自動自發實施品管活動組成永續性的小組,以尊重人性、以人為本出發,通過輕松愉悅的現場管理方式,使員工自發地參與管理工作,從而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1-2]。QCC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地醫院中被廣泛開展,效果肯定[3],國內很多省市醫院也在逐步推廣此項工作,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品質管理活動,一線護理人員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理,圈內每一位成員都有參與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現了“自動自發、團隊合作、品質管理、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本文根據護生學歷層次不同分為中專組、大專組和本科組,每組配備相應的帶教教師,觀察QCC在護理實習生分層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實習的護理實習生共408例,其中男7例,女401例;本科生22例,??粕?66例,中專生12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4例,觀察組采取QCC方式進行分層次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方式進行分層次教學。
1.2 活動開展內容
各QCC小組成員根據護生分層次教學的主題,設計了圈名、圈徽、工作計劃及工作目標等。
1.3 活動開展方法
帶教老師以科室為單位自發組圈,以6~8例為一個圈(均符合醫院層級教學要求),選定圈長全權負責本圈工作,科室護士長為輔導員進行指導,圈員按選定的主題,QCC運用群眾智慧、集體力量、團隊精神、PDCA循環改進程序[4-5],按照活動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實施方法擬定、對策實施與檢查、效果確認、檢討與反省、整改和改進等八個活動步驟對護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運用魚骨圖、檢查表、流程圖、頭腦風暴、分層法等質量管理工具進行管理,針對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逐步解決,每月召開圈會,并有相關的活動記錄,6個月為一個QCC活動周期。①很多QCC小組成員從工作中善于總結經驗,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根據護生層次不同,新增加了很多項目,如讓護生每周書寫學習心得,定期進行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調查等;②根據護生與患者溝通困難等問題,QCC圈員在護生中開展“護患溝通情景競賽”,書寫護患溝通記錄單比賽等活動,大大提高護生的溝通交流能力;③針對護生畢業時面臨畢業答辯的任務,QCC中高學歷、高職稱的圈員擔任護生的論文指導老師,在全院范圍內進行講座,同時模擬論文答辯場景,提高護生撰寫論文的能力和現場的應急能力。
1.4 護生分層次教學內容和要求
教學內容:①中專生以掌握護理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專科操作、護理程序、人際交流為主;②??粕哉莆照w護理理論、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為主,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計劃;③本科生除??粕囊笸?,還需注重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6]。教學要求:在制訂目標教學時,對輪轉科室的安排、帶教老師的選擇、具體帶教要求(集中教學、小講課、護理查房、護理病歷)、出科專科理論及操作考核等作出具體規定,進行分層次帶教。
1.5 觀察指標
采用“護生綜合能力測評表”評價兩組分層次教學效果。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考核合格率、語言規范率、溝通交流率、主動服務率及醫務人員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學生綜合能力測評表[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在此活動中護士長作為輔導員對活動進行指導,并不直接參與管理,改變了以往教學工作中“要我如何做”的模式,演變成“我要如何做”,提高了護理人員主動參與實習帶教質量管理的意識,體現了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提升了帶教質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能力,能準確熟練應用PDCA循環[7],并結合魚骨圖、檢查表、流程圖、頭腦風暴、分層法等質量管理工具,解決實習帶教工作中的各種問題[8];提高了護士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主動性,圈長根據個人特長給圈員分工,充分發揮每個人員的作用;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使每一位護士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高,護生良好的實習態度、熟練的操作技能、豐富的理論知識為患者提供了優質、高效、滿意的護理服務;提高了護生的綜合素質,分層次帶教可以使護生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之處,調整努力方向,促進個人能力的發展。
QCC開展后,護理人員以高漲、飽滿的工作熱情,以主人翁意識參與到所有的護理工作中,為患者提供高效、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9-11];護生根據自身特點以良好的實習態度、熟練的操作技能、豐富的理論知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服務;培養出優秀的護理事業接班人,為護理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提高患者滿意度,“金杯、銀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患者的滿意將是最大的社會效益,也將帶來無形的經濟效益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馬春遠.品管圈用于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3):88-90.
[2]王玉瓊,郭秀靜,雷岸江,等.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1945-1946.
[3]方桂珍.在護理人員中推行品管圈活動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4]戴艷琴.“品管圈”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護雜志,2005,2(3):255-256.
[5]袁琦,黃燕.開展品管圈活動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護理理論水平[J].護理研究,2010,24(19):1761-1762.
[6]王愛娣.“品管圈”在持續改進護理品質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73-74.
[7]肖瓊芳,黃英,蔣海英,等.品管圈活動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西部醫學,2009,21(12):2189-2190.
[8]王秀芳.品管圈活動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4):1089-1090.
[9]盧燕芳,江南,趙銳袢.推行護理品管圈活動的困難因素調查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1,10(8):664-666.
[10]裴小玲,姚鮮.品管圈在提高門診護士工作積極性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159-160.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86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病人的實際需求和價值觀念在不斷更新,護理質量面臨著持續改進和不斷發展的問題,怎樣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改進護理工作,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求是護理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我院護理部率先啟動品管圈活動,在急診醫學科和胸心外科?腫瘤科試點,成效顯著。
1 品管圈概念
品管圈活動(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日本石川專馨博士于1962年所創,指的是由一個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要解決問題,突破工作績效,自動自發地結合成一個小團體(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啟發和相互啟發的原則下,應用各種統計手法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中的障礙問題,以達到改善工作品質、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品管圈活動在日本及美國等各大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過不可磨滅的作用,被證實是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在過去三十多年中,它被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引入,但在中國大陸尤其是醫院管理中還不甚普及。
為迎接等級醫院評審,創建患者安全目標醫院,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發揮護士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2013年底,我院護理部率先啟動護理品管圈活動,活動使我們充分體會到“品管圈”的管理理念與等級醫院評審和患者安全目標專項檢查要求相符合,注重病人安全,重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人員全員參與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提高護理質量,保證病人安全、促進病人健康。
2 品管圈的特點
2.1普遍性:全體護理人員都可以參加QCC活動;
2.2自愿性:護士以自愿參加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約;
2.3目的性:以解決醫院或科室管理實際問題為目的;
2.4科學性:QCC活動遵循規定的工作程序,采用科學的統計技術和工具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2.5民主性:參加QCC活動的人員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發揮民主精神實現既定的目標;
2.6改進性:實施QCC活動是要確保某項工作或活動的改進;
2.7經濟性:QCC活動涉及的人員和范圍不大,在日常工作中隨時組織和進行,投入小,見效快,日積月累,經濟效益明顯;
2.8發展性:QCC活動遵循PDCA循環,持續改進,在原有目標上不斷發展;
2.9激勵性:通過QCC活動的實施,護士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而且通過QCC成果的肯定和,以及獲得獎勵,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增強醫院凝聚力。
3 推進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提高護士獨特的觀察和創新力,促使個性張揚和潛能發揮,提高士氣,發揮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自我成長的需求,營造團隊愉快團結的工作氛圍,提升綜合素質,持續改善服務品質,達到全面質量管理目標及醫院、護士和患者三方共贏的良好效果。
4 護理部推行QCC的步驟
品管圈可說是目前較廣泛推廣應用的,最受醫院推崇的持續改進方式之一。將“品管圈”活動引入醫院的護理團隊,充分提高護士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在增強護士參與組織管理意識方面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下是我院護理部的推行步驟:
4.1 組建QCC籌劃委員會。
4.2 醫院原有的護理質量體系識別,診斷。
4.3 從相關科室抽出人員到上級醫院進行深度培訓。
4.4 制定初步的QCC制度。
4.5 大面積的宣傳。培訓,,試運行。
4.6 協調科室保持自愿組成品管圈的護理人員。
4.7 高層領導和輔導員長期跟進,改善。
組成品管圈后在解決護理問題時全體圈員合作,集思廣益,,活用品管7大手法解決了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給組織內的各能級護理人員提供了自我發揮的機會,特別是N0、N1級護理人員,品管圈讓它們充分的表現自己。
5 品管圈活動成效
品管圈是目標管理技術、人性管理技術、重點管理技術和問題分析技術的綜合體。護理部自開展第一期品管圈以來,在持續推動和運用品管手法過程中,經過不斷地查找和改善科室內部的問題,逐漸形成卓有成效的質量改善機制。通過開展“品管圈”管理活動,提高了護士的科學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全員參與管理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幅提升了我院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優質護理服務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 小結
近來年隨著醫改步伐的加速邁進、人民群眾對于醫療質量要求的日益提升,醫院逐漸興起一波持續改進熱潮,「持續改進這四個字也隨著衛生部2011年新版三級醫院評審標準中的明文記載,成為各醫療院所爭相解讀的圣經語句。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對于醫院而言,最關鍵的應該還是我們的醫療和護理服務質量,如果我們醫院的服務不能讓患者和家屬滿意的話,那么我們就始終存在著被群眾拋棄的危險。而服務質量還是要看人的因素,我們醫院員工的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對技術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我院護理部組織開展了品管圈活動。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圈員們由原來的不敢說變得大膽說,不敢想變得隨便想,不想做變得主動做。因為大家會發現,在這個圈子里,你的任何意見都會得到重視,你有任何困難都能得到幫助?!耙再|量求生存”一直是我院的根本宗旨,我們相信隨著品管圈活動在護理隊伍中如火如荼的開展,我院的護理工作質量一定能夠再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毛曉萍,常后嬋,張秦華.品質圈活動在手術室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
[2] 汪繼斌.品管圈在提高手術器械準備完善率中的應用[J3.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
[3] 楊麗,王衛瓊;參與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4年04期
[中圖分類號] R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7(a)-006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of reducing loss rate of functional exercise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postoperative. Methods Orthopaedic impl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n January 2015 was the boundary, 6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ec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from Jul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as control group, 6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 were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conventiona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functional exercise after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loss rate (16.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3.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27.222,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score was (84.2±14.3), (90.6±15.1) points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alth knowledge = 10.265, tsatisfaction score = 13.469, P < 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mprove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rat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術后功能鍛煉是骨科患者康復的重要保障[1]。但是,由于資源不足、患者專業知識匱乏等原因,部分患者存在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康復效果。近年來逐漸流行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動為護理質量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QCC是由同一工作單位的成員自發組成的質量小組,通過全體合作、互補配合,按照一定的質量管控流程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及難題。它屬于一種比較活潑的質量管理形式,目的在于提高集體工作效率。QCC活動目前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地醫院已經廣泛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3],但在國內有個別醫院開始試點品管圈活動,但尚未廣泛推廣。近年來,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在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積極運用品管圈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顯著降低。現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為觀察組,2014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共60例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44例(73.33%),女16例(26.67%);年齡25~70歲,平均(42.8±13.5)歲;受傷原因:交通傷34例(56.67%),墜落傷15例(25.00%),其他原因11例(18.33%);文化程度:小學8例(13.33%),初中17例(28.33%),高中(中專中職)20例(33.33%),大專及以上15例(25.00%)。其中對照組男45例(75.00%),女15例(25.00%);年齡26~68歲,平均(43.0±12.7)歲;受傷原因:交通傷35例(58.33%),墜落傷15例(25.00%),其他原因10例(16.67%);文化程度:小學7例(11.67%),初中19例(31.67%),高中(中專中職)20例(33.33%),大專及以上14例(23.33%)。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②患者骨折前四肢活動正常,生活能夠自理;③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該研究的內容,并且自愿參加該研究;④所有患者均大于18歲;⑤所有患者外傷前無便秘情況發生。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重大疾病者,全身評估不能承受手術者;②以往有過股骨轉子骨折史的患者;③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或依從性較差的患者;④伴有急慢性腸道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質量控制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品管圈活動,具體如下:
1.3.1 成立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 經民主推選,確定圈長1名,副圈長1名,并邀請我院骨科主任擔任指導員。采用頭腦風暴法,經過5級打分(1~5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能力越強),確定“提高功能鍛煉依從率、增強患者的滿意度”作為本次活動主題。
1.3.2 制訂活動計劃 確定本次活動時間為2014年7月~2015年6月。根據活動主題,并結合我院骨科工作實際情況,商討活動方案,并明確各個階段的主題內容,制訂任務進度表。按照成員的能力、工作經驗等,對小組成員進行了任務分工。
1.3.3 現狀與原因調查 以對照組為現狀調查樣本,分析對照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發生情況和原因。經過調查,對照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為63.33%(38/60)。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通過頭腦風暴進行原因分析,認為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高的原因可以分為醫療原因、個人原因、家人原因以及環境原因。醫療原因包括宣教不足、監督不力、心理干預不到位。患者原因包括害怕疼痛、身體狀況差,對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專業知識。家人原因主要包括擔心給家人帶來負擔,家人專業知識不足,家人工作學習等不能長期陪伴患者等。環境原因包括鍛煉輔助器械不足,缺乏鍛煉場所等。
1.3.4 制訂目標 由圈成員按照5級打分法,對圈成員的個人能力(包括教學查房、健康教育溝通測評、專科操作、晨間提問、基礎操作、理論考核這6個部分)[4]進行評價,平均分為4.2分,換算為圈能力84%(4.2/5)。按照八二原則,宣教不到位(33.33%)、患者未嚴格執行鍛煉計劃(26.67%)、缺乏家人支持(23.33%)三個內容占比達83.33%,因此確定上述三個內容為改善重點。本次活動目標值為[63.33%-(63.33%×84.0%×83.33%]=19.00%。
1.3.5 制訂對策與實施 ①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5]:針對宣教不到位,結合患者個人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方案。對于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重點講解功能鍛煉的注意事項,以提升患者自護能力為核心目標。對于文化水平一般的患者,宣教方案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努力幫助患者形成功能鍛煉的正確認識。②加強功能鍛煉監督和引導:責任醫護人員每日定時對患者功能鍛煉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并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指導[6]。鼓勵患者之間開展交流,并相互監督。對于個別功能鍛煉執行效果較差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功能鍛煉。③心理幫助:骨折患者因懼怕手術和擔心術后功能恢復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情感幫助,避免患者焦慮情緒加重,影響治療。護理人員在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時,還要給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和關心,鼓勵患者常與人溝通,抒發內心情緒,而且,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維護患者的自尊心,用溫馨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為患者解決困難,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④積極開展親情照護[7]:向患者家屬講解親情照護和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不僅使患者家屬能耐心、細致對患者進行護理,而且還要理解和關心患者,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包容,并積極進行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通過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會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結合部分患者家屬工作、學習等實際情況,指導患者家屬進行輪流照護、夜間探視等。并對患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干預能力。⑤患者入院時及時地評估患者有無便秘情況,如有需要給予護理。同時給患者介紹關于便秘的危害,以及便秘的預防方法(包括飲食以及排便習慣)。⑥其他措施“對醫護人員開展定期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細化功能鍛煉流程,明確評價指標;給予必要的心理干預以及輔助措施(比如鎮痛)[8]。
1.4 觀察指標
記錄活動前后兩組患者功能鍛煉缺失率情況。本研究將功能鍛煉缺失率界定為有計劃并且執行、有計劃但未執行,或功能鍛煉未按計劃執行。功能鍛煉缺失率=(計劃并且執行例數+有計劃未執行例數+未按計劃執行例數)/總例數×100%。使用功能鍛煉健康知識問卷和滿意度問卷[9],掌握患者功能鍛煉知識掌握情況及滿意程度,健康知識和滿意度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功能鍛煉缺失率改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功能鍛煉缺失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和滿意度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和滿意度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功能鍛煉作為骨科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內容,功能鍛煉執行質量直接關系患者康復效果[10]。但是,受制于患者專業醫療知識不足、醫療資源有限等多種原因,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11-12]。功能鍛煉缺失率高,意味著很多患者在術后沒有嚴格按照鍛煉方案進行康復,不僅延緩了康復時間,而且還加大了患者醫療成本,并且容易誘發醫患糾紛[13]。因此,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品管圈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質量管理手段,最早運用于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隨后逐步運用到社會多個領域[14]。較之傳統的質量控制措施,品管圈活動通過自愿參與的方式,有效地集中了相近工作或彼此相關的人員,并且利用頭腦風暴,能夠更為客觀、全面地認識質量控制現狀,分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在醫院工作中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15-16]。
通過品管圈這一方式的運用,對骨折患者的功能鍛煉缺失原因進行統計,并對患者進行制訂整體性的護理策略,這也為不能進行連續性活動的患者恢復提供了更加方便的護理模式,使患者的護理方式更加的系統化、規范化,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17]。品管圈活動不僅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品管圈活動作為一個整體,強調全員參與、各司其職、共同協作的作用,著重于預防問題的發生,對改善護理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18-19]。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護理人員對品管圈知識得到熟練的掌握運用,業務知識與技能的不斷提高,使組內成員的個人價值得到體現,增加患者的自信與積極性。
我院骨科針對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的問題,近年來積極開展品管圈活動。2015年1月以來,進行了新一輪品管圈活動,并取得了較好效果。從本組資料來看,觀察組功能鍛煉缺失率為16.67%。相當于品管圈活動實施前的1/4。上述結果證實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研究結論與崔亞萍等[20]的結論是一致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差被認為是造成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63.8±15.7)分和滿意度評分(71.5±13.4)分明顯低于觀察組的(84.2±14.3)分和(90.6±15.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對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結果則表明品管圈活動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較對照組高出了20余分(P < 0.05)。研究結果與昌子艷等[21]的結論是相符的。由于功能鍛煉缺失率較高,骨科術后患者的滿意率普遍較低,這容易加重醫患關系緊張。本研究結果則表明品管圈活動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利于和諧醫院的建設。品管圈活動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改善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狀況,可能與品管圈活動進一步強化了術后功能鍛煉干預的針對性,能夠讓各類干預措施結合患者實際,提高了干預的合理性和規范性[22-23]。同時,品管圈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鍛煉的監督,強化了鍛煉計劃的執行。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可以顯著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改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狀況,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淑平.品管圈活動降低骨科手術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效果分析[C]//第三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暨第三屆護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536-538.
[2] Zou JL,Deng M,He F,et al.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quality control circle”?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in inpatient ward [J].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Research,2013,13(6):478-480.
[3] Yang W,Lu J,Weng J,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4] 王禮莎,王禮嬌.基于品管圈活動的骨科護理帶教質量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6):66-67.
[5] 黃月霞.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7):151-152.
[6] 蔡學聯,鄭芝芬,唐曉英,等.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1, 11(12):59-61.
[7] 包健星,沈亞,顧紅偉,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與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6):118-119.
[8] 梁銘會,劉庭芳,董四平,等.品管圈在醫療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2):37-39.
[9] 真啟云,王輝,費文勇,等.品管圈活動提高肩關節鏡術后患者康復功能鍛煉達標率[J].護理學雜志,2015,30(18):85-87.
[10] 李迎霞,章涇萍,鮑娟,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5):2084-2086.
[11] 陳雪,王欽.品管圈在骨科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完成率中的應用[J].新疆中醫藥,2015,33(3):52-53.
[12] 梁曉燕,趙彥,白甜,等.品管圈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36(4):761-762.
[13] 黃菲菲,闕纖灃.提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品管圈實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4):122-124.
[14] 甘玉云,王永榮,江尚燕,等.品管工具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鍛煉方法掌握率中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5):48-51.
[15] 李芳,姜麗,趙萍,等.品管圈活動在脊柱手術患者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 37(8):1073-1075.
[16] 辛彩虹.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髖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7):131-132.
[17] 張幸盈.延續護理和品管圈活動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4):525-527.
[18] 姜玉.品管圈活動在減少多發肋骨骨折患者意外情況發生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4,36(5):390-392.
[19] Patrick JB,Jordan G,Courtney M,et al. Bilateral idiopath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 case report with an emphasis 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maging, and treatment [J]. Journal of chiropractic medicine,2014,13(3):196-202.
[20] 崔亞萍.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手外傷術后患者功能康復執行率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6,22(6):101-102.
[21] 昌子艷,賈思鋒,劉君,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2):20-22.
實施品管圈后患者對質子泵抑制劑服用時間知曉率由56%提高至80%。結論利用品管圈活動對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進行管理控制,不僅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對質子泵抑制劑服用時間知曉率,提高患者滿意度;也可以調動科室護士主動參與病房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主動性,有利于護理團隊的管理,能夠更好地促進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品管圈 老年住院病人 質子泵抑制劑 知曉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mproving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thods
We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argeted theme; grasped the situation; planned formulation and goal setting and analysis, strategy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further improve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al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d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 developed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medication guidelines. Results
The rate of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the patients was 80%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y 17, 2013 - June 17, 2013), compared the rate 56% of the patients before it (January 30, 2013 - March 3, 2013).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to tak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t would not only improve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it also mobilized the nurs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ward management, enhanced the nur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So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e and the resolu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problem.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wareness
【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在自愿的原則下,由同一工作場所的人員自發地以小組形式組織起來,由成員主動提出,然后全體合作活用品管手法,討論及嘗試解決工作現場存在或潛在品質問題的活動團體[1]。本科于2013年1月開展品管圈活動,以探討品管圈對老年住院患者質子泵抑制劑(PPI)服用時間知曉率的影響。應用品管圈方法,對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質子泵抑制劑進行管理。在全科護士共同努力下,取得預期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 年1 月30 日~3月3 日老年住院患者50例為對照組, 2013 年5 月17 日~6 月17 日老年住院患者54例為干預組。兩組患者均住院3天以上,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7.6±8.3)歲,小學以上文化程度,可通過普通話進行溝通,神志清楚,無老年癡呆癥等精神疾病,兩組患者均需口服PPI。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建立以本病區護士長為圈長,再由主管護師2名、護師4名、護士2名組成的QCC小組。根據病區患者的特點,開展了患者安全用藥的活動,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質子泵抑制劑服用時間知曉率。護士是藥物治療的主要執行者,工作重復性強,PPI服藥時間應在晨起餐前半小時,早晨是壁細胞興奮期,此時產生大量“活性泵”,晨起餐前半小時服藥可以保證以較大的體內藥物量作用于較多活性質子泵,同時晨起餐前服用PPI抑酸作用最強[2];本科老年患者居多,病種多,服用藥物種類多,很多時候會忽略此類藥物的服藥時間的重要性;科室低年資護士及輪轉護士頻繁,對本??祁愃幬镎莆詹皇煜?,護士宣教落實不到位。
1.2.2現況把握品管圈活動全面展開后, 圈員對實施前組50例老年住院患者進行調查,得出服用PPI知曉率56%(見表1)。參照醫院護理管理實踐指南標準規定,依據品管圈80/20的原則[1,3] (即80 %的結果是由 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
1.2.3目標值設定按照下列公式,目標值=現況值+[(100%-現況值)×改善重點×點圈能力],圈員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個成員就管理目標對自己能力進行評估而得出[4],在主題選定時根據得分該案例的圈能力設定為 60%,改善重點依據品管圈80/20的原則得出80%,目標值為77%。
1.2.4原因分析明確目標后,全體圈員對目標展開討論分析,采用魚骨圖手法從人、物、法、環、機5項要素進行分析,選定要因有以下幾方面:護理人員缺乏用藥知識,科室對護士培訓力度不足,對用藥不夠重視;用藥知識宣教不到位;醫囑不規范,口服藥包裝上無時間性用藥標識;患者服藥依從性低;外出檢查、手術導致藥物漏服或晚服;老年患者基礎病多,服用藥物種類多;患者用藥指引不夠完善;護理工作量大,監督力度不足。將所有原因進行評分,按品管圈80/20 原則選定4個主要的要因: 護理人員缺乏用藥知識,科室對護士培訓力度不足,對用藥不夠重視;用藥知識宣教不到位;醫囑不規范,口服藥包裝上無時間性用藥標識;患者服藥依從性低。
1.2.5對策實施針對以上主要要因,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尋求改善對策,并對每一對策進行評分,按品管圈80/20原則共擬定以下對策進行改善實施。
1.2.5.1完善護士對PPI藥物臨床使用的培訓尤其是低年資護士及剛輪轉護士,加強PPI藥物知識的學習,以小課的形式由高年資的護士講解,以掌握與強化藥物的藥理知識、用藥目的與注意事項等,了解按時、安全服藥的重要性。培訓后護士長不定時提問及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論考核。
1.2.5.2提高護理人員安全用藥意識 護士在臨床用藥存在的種種安全隱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護士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而并非技術上及業務水平問題[5]。做好用藥前的評估,嚴格遵守用藥原則,做好三查七對。時間性用藥責任到人,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提高用藥時間的準確性。
1.2.5.3規范醫囑,完善藥物的獨立包裝為了使大家對時間性口服用藥一目了然,規范醫生開電腦醫囑時,在用藥時間一欄注明服藥時間,PPI藥物包裝上就會獨立分開包裝,并在分包時印上“餐前”字樣,醒目的字體標識既可以提醒護士按時給藥,也可以提醒患者按時服藥。
1.2.5.4加強用藥健康教育在用藥過程中對患者加強用藥相關知識的宣教,及告知時間性用藥的重要性以確保藥物療效,具體對策:①健全PPI藥物用藥指引;②全體護士適時向知識患者講解藥物的相關知識;③完善每個病房的宣教冊子;④護長及圈員不定時詢問患者。
1.2.5.5落實優質護理服務 ①嚴格執行病房巡視制度;②針對不同病人實行個體化護理,做到送藥到口;③外出病人做好交接班。
2結果
2.1有形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圈員對實施后54例患者進行調查,實施后患者對PPI服用時間知曉率由56%提高至80%,(p=0.01),高出預期目標,見表2。
2.2無形成果
無形成果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自信心、團隊精神、積極性、品管手法、個人素質、和諧程度等方面,由10名圈員評分,每項最高5分,最低1分,總分60分,通過這次品管圈活動與活動前相比,以上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見表3。
3討論
品管圈的主要目的是從下而上,自己發現問題,找出解決方法,其運用到醫療護理服務行業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6-7]。因此當前品管圈在國內護理領域多個方面的應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開展品管圈活動,提倡團隊的每一個成員,既是決策者,又是管理者、執行者,不僅有利于發揮每個護士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加強品質管理意識、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培養護理人員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團隊凝聚力;也有利于改善工作流程,減輕了護士的無效勞動,使人力資源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護患糾紛,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滿意度。從而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具有有積極推進作用。
中國醫院協會在《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標》中提出將“提高用藥安全”作為患者安全的關鍵性問題。用藥護理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安全正確給藥是護士的重要職責??诜o藥是臨床上最常用的給藥方法。掌握PPI的正確服用時間對于該類藥物發揮最大藥效具有決定性的意義[2]。但由于我們科室老年病人居多,易健忘并受文化教育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即使經過反復多次宣教仍對藥物服用時機不能正確掌握;其次老年患者多同時罹患多種疾病,服用藥物種類多,很多時候會忽略此類藥物的服藥時間的重要性;同時由于科室低年資護士及輪轉護士頻繁,對本專科類藥物掌握不熟悉,護士宣教落實不到位。因此,我們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采取了活動口號提高大家對用藥安全意識,將時間性用藥責任到人,送藥到口,規范醫囑,完善藥物的獨立包裝,健全PPI藥物用藥指引,同時在用藥過程中對患者加強用藥相關知識的宣教等一系列對策,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對PPI服用時間知曉率,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通過品管圈活動,充分地激發我們科室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調動科室護士主動參與病房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主動性,有利于護理團隊的管理,能夠更好地促進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HELMER FT,GUNATILAKE S.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 supervisor’s tool for solving operational problems in nursing[J]. Health Care Superv,1988(6):63-71.
[2]譚愛萍.質子泵抑制劑的合理應用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2):7701-7702.
[3]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
[4]徐麗華,梁金成,吳曉麗,等. 品管圈用于提升藥學服務質量的實踐與效果[J]. 現代醫院, 2013,13(6):116-119.
[5]陳小武,梁莉,王愛麗. 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1): 144-147.
[6]張相宜,趙青威,杭漢強,等.品管圈在醫療機構制劑室成本降低與流程優化中的應用[J].藥品評價,2010(10):46-48.
[7]LIN-RUN WANG, YANG WANG, YAN LOU, 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141-143.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茟鳖A案;培訓方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縮寫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然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1,2]。筆者醫院是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其中婦產科病區設立床位120張,由于最近幾年床位擴張迅速,工作難度增大且任務繁重,新進護士又多,導致??茟蹦芰Σ焕硐搿R虼?,為提高??萍蔽V鼗颊邠尵瘸晒β?,2014年1月~5月在筆者醫院婦產科以??茟鳖A案培訓為載體,開展品管圈活動,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56例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1~51歲,30歲以下28例,30~40歲19例,40歲以上9例。職稱:副主任護師1例,主管護師3例,護師18例,護士24例;規范化培訓護士4例。學歷:本科17例,大專35例,中專4例。
1.2方法
1.2.1成立QCC小組,確立活動主題 本著自愿的原則吸收圈成員12例,確立圈徽與圈名,選出圈長、秘書各一位,由圈長負責QCC活動的統籌安排及管理,并請科護士長擔任輔導員,負責活動的日常督導和后勤支持。圈員們通過矩陣法選出提高護士??茟鳖A案知曉率為活動主題,活動計劃時間5個月。
1.2.2現狀把握 首先對全科護士進行了1次??茟鳖A案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理論考核采用問卷形式,問卷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資料,包括姓名、年齡、職稱、學歷、工齡、性別等;第二部分為相關疾病基礎知識;第三部分為??茟鳖A案理論知識。共計20題,滿分100分。護士專科應急預案知曉率為實際得分/滿分×100%。應急技能操作考核納入心肺復蘇、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新生兒復蘇三項內容。第一輪考核結果,應急預案理論知曉率為62.1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為85.93%,對此現狀展開頭腦風暴分析現階段婦產科??谱o理發展水平及全體護士的??谱o理知識水平現狀,應用特性要因分析,繪制魚骨圖,從人、物、法、環四個方面找出影響因素39個,其中主要因素4個。制作柏拉圖,根據二八定律找出專科應急預案不便于識記、監控力度不夠用、護士主觀因素三項內容為改善重點,見圖1。
1.2.3 設定目標 根據目標計算公式得出護士??茟鳖A案理論知曉率目標值為87.88%,應急預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目標值為95.50%,以適應??茟弊o理能力的需要。
2對策擬定及實施
2.1成立學習小組,明確學習要求 QCC小組成員均為學習小組成員,圈長為學習小組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學習方案的擬定及執行。要求通過培訓,全科護士能掌握婦產科疾病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相關護理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掌握妊娠合并高血壓、新生兒窒息、宮外孕大出血等??茟鳖A案知識。
2.2編寫應急預案歌訣 通過討論精選出專科常見并發癥應急預案8種:產后大出血、新生兒窒息、妊娠合并高血壓、羊水栓塞、腹腔術后大出血、人流綜合癥、妊娠合并急性心衰、宮外孕大出血。圈員將這些應急預案編寫成詞,套用耳熟能詳的旋律,組織大家演唱,交流意見,不斷的修改完善。
2.3制作培訓口袋書 通過收集資料,將應急預案制定成圖文并茂的學習小手冊,并分發到人,隨身攜帶,以便于理解和及時查閱,使護士對??萍蔽V匕Y疾病的護理做到得心應手。手冊定期補充修訂,及時完善手冊內容。
2.4系統化培訓 細化培訓計劃,每周固定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人員,列出??茟鳖A案培訓周期表,采用情景劇等不同形式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根據護士職稱分層次培訓,分組形成"一對一"的幫扶;學習以自學與集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結合臨床出現的相應案例,組織大家討論、學習和總結,讓護士對??萍蔽V匕Y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措施有深刻的認識。
2.5完善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細則,指定專人負責考核,考核結果建檔記錄并納入績效,定期開會反饋考核情況,積極交流溝通;對于成績不合格的護士,除了批評教育,分析總結后進入新一輪的強化培訓;護士長還不定期的利用晨會5min的時間對應急預案進行提問,了解理論知識及技能操作的掌握情況,起到督促作用。
3結果
3.1有形成果 這是我科開展的第二期QCC活動,相比第一期,大家對QCC手法運用更熟練了,激發了更多成員的學習熱情,全體護士??茟鳖A案的理論知曉率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顯著提高,見表1、表2?;顒咏Y束后,計算出全科護士的??茟鳖A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5.93%上升為改善后的96.06%;理論知曉率由改善前的62.13%上升為改善后的96.16%,目標達成率132%,進步率54%。說明此次品管圈活動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3.2無形成果 全科護士對QCC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執行力和第一期活動相比有了更明顯的提升。另外,團隊合作精神、持續改進意識、解決問題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持續提高,見圖2。
4討論
筆者醫院婦產科急危重癥多,風險高,護士人員結構年輕化。因此,提高全科護士??茟鳖A案知曉率顯得尤為重要,這也符合三級甲等醫院評審的基本要求。其中規范化培訓是提高護士專業素質的重要方法,臨床護理專科化發展已成為衡量護理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4.1在臨床護理??婆嘤栔袘肣CC活動能顯著提高培訓效果 QCC可以大幅度地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使圈員們能夠自動自發地參與活動,圈員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參與權、管理權[3]。本期QCC活動由婦產科護士提出,圈長組織實施,使??茟鳖A案培訓不再是以護士長為主,而是調動全科護士積極參與實施。在對策實施過程中,圈員自覺組織討論出現的問題,并認真進行總結和分析,查找原因,尋找對策。比如在編寫應急預案歌訣時,疾病類歌詞和曲調很難完美契合,通過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就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因此有學者認為QCC能使圈員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激發,并提高圈員的凝聚力,使管理活動效率更高[4]。通過此次QCC活動,使全科護士??茟鳖A案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有了明顯提高,從而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專科護理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護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學者認為提高護士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5]。這是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護士素質培養,持續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4.2 QCC活動能提升護士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QCC活動加強了醫護之間、醫患之間的溝通,加深了同事間的情感,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讓護士主動參與病房管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了護士的管理水平。QCC的工作方法就是通過PDCA循環法去進行選題、通過現狀調查、設立目標及進行要因分析和論證、制定對策及措施、效果評價等一系列活動去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而護理科研是采用科學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決護理領域的疑難問題,直接或間接地指導護理實踐的過程。所以,兩者之間極為相似,均以科學理論為前提。因此,對QCC的充分認識、熟練運用QCC手法,也是快速提升護士科研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兩期QCC活動結束后,共發表護理論文6篇,為護理科研等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經驗,也為持續開展品管圈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幸國.醫院品質管理圈輔導手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12:1.
[2]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踐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
20xx年,醫院開展了“醫療質量提升年”,“溫馨服務年”活動,護理部開展了“五常法管理”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活動,我科全體護理人員在醫院領導和護理部的領導下,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進一步強化“三好一滿意”活動,較好的完成了院領導布置的各項護理工作,基本完成了20xx年護理計劃,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確保醫療安全,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分工明確,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查對制度: (1)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危重病人重點交接,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1、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成立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每月 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記錄、總結,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接受每月護理部、感控科質量檢查小組的不定期檢查,重視檢查結果。 3、根據科室制定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每月工作小結,根據出現的共性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以利于總結經驗,便于次月更好開展工作。 4、每月召開科室護士會議,傳達護理部會議精神,按要求進行學習,按時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 5、護士長深人病房,跟班檢查,對一系列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分析會,針對護理缺陷、差錯,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實,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6、加強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特殊病人的管理。 三、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 2、繼續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測評)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100%,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月科室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征求病人意見,對病人提出的要求給予最大程度的滿足。 4、對新分配的護士進行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教育及護理基礎知識、??浦R、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四、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每月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三基三嚴業務培訓和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并組織理論考試,培訓率達100%。 2、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培訓,并鼓勵年輕護士自學,一年來,年輕護士全部參加了成教考試,以提高專業知識。 3、科室每周晨間提問2次,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骨科知識。 4、“5.12國際護士節”舉行了護理理論和技術操作比賽,我科參加比賽的三名護士全部獲獎,取得了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5、11月下旬,護理部對全院護士進行了穿脫隔離衣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全科護士經過平時認真主動的練習,考核時動作利落規范,操作熟練,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得到了監考老師的好評。 6、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7、每月護理業務查房,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探討,以達到提高業務素質的目的。 五、加強了科室院內感染管理,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2
20xx年,骨科門診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加強護理服務、護理管理及感染管理為抓手,以“一提高、雙強化及三優化”為主要途徑,即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強化護理質量及專業培訓,優化專業素質、服務態度及服務流程,達到全年醫護零意外及病人滿意率達到95%以上的工作目標。
一、加強護理服務建設
(一)優化服務理念
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及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注重收集護理服務需求信息,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經常聽取醫生的意見,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對護士工作給予激勵,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從思想上行動上作到真正的主動服務。把“用心服務,創造感動”的服務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二)優化服務措施
1.以三好一滿意為抓手,為方便患者就醫,要求護理人員提前十五分鐘上崗,方便了患者就醫,縮短了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2.認真做好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導護士及時協調和妥善處理特況。
3.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對有需要幫助的病人,想方設法提供方便,堅決做到零投訴。
4.認真做好門診的室內、外環境衛生,積極為患者營造干凈、舒適的就診環境。
5.為患者提供親情服務,加強與病人溝通,對于有特殊要求的病人,要盡力滿足特殊需求;對于因不可抗拒力原因錯過預約時間的病人,提供綠色通道,務求讓每一名病人都能感受到骨科門診優質的護理服務。
二、加強護理管理建設
(一)護理人力資源管理
1.建立緊急護理人力資源調配制度,加強對休假、輪休人員管理,試行輪休備班模式,即輪休人員肩負勤務備班職責,可作為補充醫護力量應付突況。
2.落實護理人員在職繼續教育培訓和考評,鼓勵在崗人員進修,保障在職進修人員學習時間,不斷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水平。
3.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輪轉護士及新入科護士等,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二)護理質量管理
1.依據院部體系文件與《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等規范護理行為,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颊吲c醫護人員滿意度高。護理人員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目標和內涵,掌握率達到100%。
2.有危重患者護理常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護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記錄規范。
3.執行查對制度,能遵照醫囑正確提供護理服務,及時觀察、了解患者反應。
4.保障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的有效使用。護理人員按照使用制度與操作規程熟練使用輸液泵、注射泵、監護儀、心電圖機、吸引器等常用儀器和搶救設備。對使用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有處理預案及措施。
(三)護理安全管理
1.確立查對制度,識別患者身份。在診療活動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患者姓名、病人號兩項核對患者身份,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診療、操作。
2.對于顧客臨床護理常見突況及并發癥,要制定護理操作及處理規范,以制度保障安全,杜絕醫療事故。
3.主動報告護理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信息的制度,改進措施到位。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掌握率達到100%。
(四)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1.加強專科建設,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定期組織??评碚?、操作考核,提高護士處理問題能力。
2.鼓勵及帶領護士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掌握醫護領域前沿信息,學習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
3.配合護理部,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斷自我增值,從而整體提高骨科整體業務水平。
三、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建設
(一)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診療活動中嚴格遵循手衛生相關要求,手衛生正確率達100%,手衛生依從性≥95%,洗手正確率≥90%。
(二)凡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必須戴手套。醫護人員對職業防護和職業暴露處置掌握率達到100%。
(三)組織全科護士學習《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和《艾滋病防護條例》,制定職業暴露報告制度、職業暴露防范措施及職業暴露后具體的處理措施和程序。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3
一、深化核心制度,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1、核心制度貫徹護士工作的每一項,只有把核心制度融會貫通,在臨床中才會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尤其科室年輕護士較多,且在今年的護理管理中,實行能級管理,我科零級、一級、二級護士較多,故對二級以下年輕護士重點培訓核心制度,定期組織學習,晨會提問,防患于未然。
2、核心制度的落實
(1)主班與治療班每一天下午對病房醫囑進行大核對,小夜班與兩頭班或大夜班核對第二日靜滴液體,每周護士長周一、周五核對醫囑并檢查病歷的書寫問題。
(2)規范診療本、長期及臨時輸液卡格式,字跡清晰,色彩一致。
(3)每一天嚴格交接班,尤其對絕對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做好皮膚管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今年的護理工作中,全年無壓瘡、墜床、導管脫落,有2例輸血反應,2例輸液反應,1例過敏反應,均健康出院。
3、分管病歷的職責護士不定期檢查護理文件的書寫狀況,建立溫馨留言本,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留言,督促年輕護士成長,護士長每周不定時檢查,保障病歷的準確性。
4、按照醫院規定,科室病歷在病人出院后3天送至病案室,由于骨科醫生忙于手術,建立出院病人登記本,督促、監督、檢查病歷的時效性。
5、對科室實習的護生嚴格帶教,嚴格落實核心制度,在每月一輪的實習中,凡進入我科實習的護生,均學制度,不定期提問,出科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最后做好放手不放眼的帶教模式。
二、改革工作模式,提高護士用心性
1、在護理部領導的號召及帶領下,我科在20XX年初實行職責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根據白天職責護士的人數進行病房分管,即1名職責護士分管8-12個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做好8小時在崗,24小時照顧的連續護理。
2、我科醫生每一天早晨查完房后便需到手術室做手術,與病人接觸時間較短,溝通較少,而職責護士每一天與病人接觸,對病人病情變化、藥物反應、治療以及病人的心理變化了解最清楚,為了更好的促進病人康復,增加病床周轉,提高病床使用率,在職責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實行了醫護一體化醫護合作模式,即在查房、病歷討論、全院會診、業務學習中時刻與醫生一齊查房、一齊學習,使病人得到更加高質高效的治療,提高了醫護及患者滿意度。
3、改革排班模式,實行職責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后,將職責護士分管病房納入排班中,運用英文的Day(D)和Night(N)進行排班的整改,讓大家明白每一天分管病房的狀況,從而更好的護理病人。
4、運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目前科室開展品管圈兩項,都在進行中,一項是“提高術后傷口引流量準確率”,一項是“提高骨科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效果”的品管圈。透過開展品管圈,賦予圈長、圈員必須的權利,鼓勵大家勇于創新,勇于探索,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轉變培訓方式,深化繼續教育,提升整體素質
1、業務學習形式為了提高科室護士科研潛力,在20xx年12月的護理科務會上,讓各位護理姐妹翻閱核心期刊論著,打印為電子版并做成幻燈,在學習之前會遇到很多科研問題,20XX年每月的業務學習中一一解答,目前科室人員基本了解科研論文的格式并主動提問科研意向。
2、護理操作在以往的工作中忽略了操作的重要性,每次考核中總是存在很多問題,從20XX年9月開始,科室在每周三下午14:00組織操作演示,尤其對2級以下護士及實習學生,規范大家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學習中不斷進步。
3、理論學習晨會時間共同學習理論知識,涵蓋月重點掌握資料,醫院發展時勢動態,核心制度等,且在今年醫院組織的多次理論考試及院區組織的核心制度考試中,我科護士考試合格率100%。
4、繼續教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醫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需要大家不斷繼續學習,才能夠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改革學分制后,年初為科室護理姐妹制定目標,大家利用自己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且在護理部領導及院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被醫院安排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進修學習,透過三個月的學習使我開拓了視野,改變了護理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業務潛力,得到了良好的啟發。
5、護理科研透過改變培訓模式,使各位護理人員對科研有了必須的了解及認識,目前科室已有1-2名護士有意向往科研方向發展,故在明年的護理工作中,我科的科研潛力及科研數量就應會有所增長,爭取在明年的工作中帶領大家發表文章,完成立項工作。
四、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1、在醫院領導及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在年初成功申報了“衛生廳青年禮貌號”,這離不開科室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自從開展建立“青年禮貌號”活動以來,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創新服務方法,改善服務環境、帶給便民服務。圍繞“以病人為中心”,構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幫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難,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2、今年的病人中以四肢外傷、椎體疾病景骨質疏松疾病為首,對疼痛及臥床皮膚管理尤為棘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做好臥床患者的各項護理,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康復效果,為病人帶給舒適環境,在今年的截癱患者護理中,我科成功治愈一例院外截癱壓瘡一月的'患者,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好評,目前科室截癱患者無一人發生臥床并發癥。
五、科室明年工作計劃
1、組建科研團隊,完成科研立項,撰寫科研論文;
2、期望能夠選派或安排科室護理人員出去進修學習;
3、繼續做好品管圈工作,將此管理方法持之以恒運用的骨科病房的管理中,提升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安全。
4、做好能級護理工作量的分配及培訓工作
醫院骨科職員工作述職報告一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你們好!
在過去一年里,在院領導、科主任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下,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和主動用心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在踏實地學習與醫療護理工作中,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感謝院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與肯定。現將我在20__年的工作向大家做一個匯報:
一、思想道德方面
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用心主動地學習婦產科護理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服從命令,聽眾指揮,規范操作。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醫德規范,用心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
二、專業知識、工作潛力方面
從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識到了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透過將近幾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更深層次地認識到了一個護士長的職責。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用心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
1、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
2、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能夠做到換位思考。
3、在醫療文書的書寫過程中做到認真負責,態度端正。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要求,規范書寫護理記錄單,危重護理記錄單等。
護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但又要求細心、耐心的工作。因此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每次走進病房,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鼓勵產婦,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產程經過,建立信心。堅持每日督查護理、助產工作落實狀況,為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組織兩次業務學習,一次業務查房,為了了解病人對護理工作是否滿意,每月組織一次公休座談。
三、在學習和生活方面
我將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除專業知識的學習外,我還要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在生活上持以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在工作中,嚴于律己,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團結互助,使科室同志高高興興的來上班,開開心心的回家去。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經歷了很多,有快樂、有傷悲、有遺憾等等。一年中,在我和主任共同努力及全科人員用心配合下,基本完成醫院下達的任務。我們共理解入院病人3059人。其中平產1708例、手術1188例、婦科手術19例,全年科室總收入約三百余萬元。當然今年的收入與去年相比是有所下滑的,在平時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我們也在努力的查找不足,力爭在短時間內有所改善。
今后的目標:如果我有幸在20__年繼續得到大家的信任,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工作,努力在科室護理隊伍中: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最后,我再次感謝院領導給予我工作和生活中的關心,感謝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善待。
醫院骨科職員工作述職報告二
時光流逝,去年的“三甲復審”、“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建設”還歷歷在目,轉眼20__年也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感謝醫院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與肯定,感謝科室各位醫生和護理姐妹們的團結協作及信任。回顧20__年年初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將近年底,卻稍感遺憾,工作中因為大家的繁忙及我的疏忽致使在科研工作中沒有完成工作,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中能夠繼續努力,主要從創建青年文明號,改變培訓方式,改革責任制整體護理及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等多方面基本完成了各項工作?,F總結如下:
一、深化核心制度,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1、核心制度貫徹
護士工作的每一項,只有把核心制度融會貫通,在臨床中才會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尤其科室年輕護士較多,且在今年的護理管理中,實行能級管理,我科零級、一級、二級護士較多,故對二級以下年輕護士重點培訓核心制度,定期組織學習,晨會提問,防患于未然。
2、核心制度的落實
(1)主班與治療班每天下午對病房醫囑進行大核對,小夜班與兩頭班或大夜班核對第二日靜滴液體,每周護士長周一、周五核對醫囑并檢查病歷的書寫問題。
(2)規范診療本、長期及臨時輸液卡格式,字跡清晰,顏色一致。
(3)每天嚴格交接班,尤其對絕對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做好皮膚管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今年的護理工作中,全年無壓瘡、墜床、導管脫落,有2例輸血反應,2例輸液反應,1例過敏反應,均健康出院。
3、分管病歷的責任護士不定期檢查護理文件的書寫情況,建立溫馨留言本,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留言,督促年輕護士成長,護士長每周不定時檢查,保障病歷的準確性。
4、按照醫院規定,科室病歷在病人出院后3天送至病案室,由于骨科醫生忙于手術,建立出院病人登記本,督促、監督、檢查病歷的時效性。
5、對科室實習的護生嚴格帶教,嚴格落實核心制度,在每月一輪的實習中,凡進入我科實習的護生,均學制度,不定期提問,出科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最后做好放手不放眼的帶教模式。
二、改革工作模式,提高護士積極性
1、在護理部領導的號召及帶領下,我科在20__年初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根據白天責任護士的人數進行病房分管,即1名責任護士分管8—12個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做好8小時在崗,24小時照顧的連續護理。
2、我科醫生每天早晨查完房后便需到手術室做手術,與病人接觸時間較短,溝通較少,而責任護士每天與病人接觸,對病人病情變化、藥物反應、治療以及病人的心理變化了解最清楚,為了更好的促進病人康復,增加病床周轉,提高病床使用率,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實行了醫護一體化醫護合作模式,即在查房、病歷討論、全院會診、業務學習中時刻與醫生一起查房、一起學習,使病人得到更加高質高效的治療,提高了醫護及患者滿意度。
3、改革排班模式,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后,將責任護士分管病房納入排班中,運用英文的Day(D)和Night(N)進行排班的整改,讓大家知道每天分管病房的情況,從而更好的護理病人。
4、運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目前科室開展品管圈兩項,都在進行中,一項是“提高術后傷口引流量準確率”,一項是“提高骨科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效果”的品管圈。通過開展品管圈,賦予圈長、圈員一定的權利,鼓勵大家勇于創新,勇于探索,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轉變培訓方式,深化繼續教育,提升整體素質
1、業務學習形式為了提高科室護士科研能力,在20__年12月的護理科務會上,讓各位護理姐妹翻閱核心期刊論著,打印為電子版并做成幻燈,在學習之前會遇到很多科研問題,20__年每月的業務學習中一一解答,目前科室人員基本了解科研論文的格式并主動提問科研意向。
2、護理操作在以往的工作中忽略了操作的重要性,每次考核中總是存在很多問題,從20__年9月開始,科室在每周三下午14:00組織操作演示,尤其對2級以下護士及實習學生,規范大家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學習中不斷進步。
3、理論學習晨會時間共同學習理論知識,涵蓋月重點掌握內容,醫院發展時勢動態,核心制度等,且在今年醫院組織的多次理論考試及院區組織的核心制度考試中,我科護士考試合格率100%。
4、繼續教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醫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需要大家不斷繼續學習,才能夠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改革學分制后,年初為科室護理姐妹制定目標,大家利用自己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且在護理部領導及院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被醫院安排去__大學__醫院骨科進修學習,通過三個月的學習使我開拓了視野,改變了護理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業務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啟發。
5、護理科研通過改變培訓模式,使各位護理人員對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認識,目前科室已有1—2名護士有意向往科研方向發展,故在明年的護理工作中,我科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數量應該會有所增長,爭取在明年的工作中帶領大家發表文章,完成立項工作。
四、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1、在醫院領導及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在年初成功申報了“衛生廳青年文明號”,這離不開科室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自從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以來,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創新服務方法,改善服務環境、提供便民服務。
圍繞“以病人為中心”,形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幫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難,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2、今年的病人中以四肢外傷、椎體疾病及骨質疏松疾病為首,對疼痛及臥床皮膚管理尤為棘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做好臥床患者的各項護理,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康復效果,為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在今年的截癱患者護理中,我科成功治愈一例院外截癱壓瘡一月的患者,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好評,目前科室截癱患者無一人發生臥床并發癥。
五、科室明年工作計劃
1、組建科研團隊,完成科研立項,撰寫科研論文;
2、希望能夠選派或安排科室護理人員出去進修學習;
3、繼續做好品管圈工作,將此管理方法持之以恒運用的骨科病房的管理中,提升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安全。
4、做好能級護理工作量的分配及培訓工作;
5、量化績效考核,做到多得多勞。
6、強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對病人康復鍛煉工作做到親力親為。
在辛勤的工作中,20__年已盡年底,在完成護理綜合目標的同時,我們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給病人送去了光明,帶來了生活上的福音,全年科室無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繼續攜手,團結一致,踏實敬業,在圓滿完成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科研工作,組建科研團隊,灌輸科研意識,使骨二科護理人員不僅在工作中表現一流,在科研立項及新技術、新業務上仍與時俱進,走在醫院的前列,為科室和醫院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醫院骨科職員工作述職報告三
20__年,醫院開展了“醫療質量提升年”,“溫馨服務年”活動,護理部開展了“五常法管理”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活動,我科全體護理人員在醫院領導和護理部的領導下,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進一步強化“三好一滿意”活動,較好的完成了院領導布置的各項護理工作,基本完成了20__年護理計劃,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確保醫療安全,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分工明確,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查對制度:
(1)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危重病人重點交接,預防(20__年衛生局黨委書記述職報告)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1、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成立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每月
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記錄、總結,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接受每月護理部、感控科質量檢查小組的不定期檢查,重視檢查結果。
3、根據科室制定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每月工作小結,根據出現的共性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以利于總結經驗,便于次月更好開展工作。
4、每月召開科室護士會議,傳達護理部會議精神,按要求進行學習,按時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
5、護士長深人病房,跟班檢查,對一系列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分析會,針對護理缺陷、差錯,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實,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6、加強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特殊病人的管理。
三、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
2、繼續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測評)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100%,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月科室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征求病人意見,對病人提出的要求給予程度的滿足。
4、對新分配的護士進行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教育及護理基礎知識、??浦R、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四、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每月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三基三嚴業務培訓和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并組織理論考試,培訓率達100%。
2、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培訓,并鼓勵年輕護士自學,一年來,年輕護士全部參加了成教考試,以提高專業知識。
3、科室每周晨間提問2次,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骨科知識。
4、“5.12國際護士節”舉行了護理理論和技術操作比賽,我科參加比賽的三名護士全部獲獎,取得了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5、11月下旬,護理部對全院護士進行了穿脫隔離衣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全科護士經過平時認真主動的練習,考核時動作利落規范,操作熟練,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得到了監考老師的好評。
6、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7、每月護理業務查房,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探討,以達到提高業務素質的目的。
五、加強了科室院內感染管理,
1、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2、科室堅持每日對治療室、換藥室進行紫外線消毒,每兩周對紫外線燈管用無水酒精進行除塵處理,每半年對紫外線強度進行監測并記錄。.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時毀形,浸泡,集中處理,并定期檢查督促,對各種消毒液濃度定期測試檢查,堅持晨間護理一床一濕掃。
一、工作目標
1、加強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質量,確保護理安全。
2、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3、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績效管理。
4、加強護士長、護士工作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切實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5、加強對護士的專業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6、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
7、創新思維積極開展護理科研,推進護理專業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品質,確保護理安全
1、繼續實行護理質量二級管理體系,護理部、各科室將對照各項質量考核標準遵循pdca循環模式認真進行考核、分析、評價,整改、追蹤、再評價,體現持續改進,實行目標管理。
1.1護理部:每月專項檢查、每季度全面檢查1次。
1.2護士長:每周專項檢查、每月全面檢查1次。
1.3各科室、護理部對所檢查的情況進行總結反饋,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追蹤評價整改效果,適時修訂護理質量標準,完善制度、規范,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2、將品管圈這一管理方法融匯到護理管理工作,鼓勵帶動各臨床科室開展品管圈活動。
3、加強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人群、重點部門(icu、手術室、急診科、供應室)的護理質量管理,護理部將不定期下科室按照三級醫院標準要求進行監管,確保護理安全。
3.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上崗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帶領、重點監督,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減少護理糾紛和護理事故隱患。
3.2患者的環節監控:對于新入院、轉入、危重、手術、小兒患者以及有糾紛潛在危險的患者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對患者進行跌倒、墜床、壓瘡等風險因素評估,并采取措施防
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對危重患者護士要掌握護理常規及技術操作規范、工作流程及應急預案;能為患者提供符合規范的輸液、輸血等治療服務,確?;颊甙踩?。
3.3對實習生的環節監控:加強實習生的崗位培訓工作,對剛進入醫院的實習護士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她們的風險意識和能力,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控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他們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護理差錯發生。
3.4加強中午、夜間、節假日重點時段的監控:督促檢查護士長科學排班,合理安排人力;繼續執行夜查房、節假日查房制度,及時給予指導,消除薄弱環節時段的護理隱患。
3.5加強對icu、手術室、急診科、供應室的監管,保證危重病人、手術病人的安全。
4、進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嚴格遵守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加強職業防護,保障護理人員安全,做好無菌物品、一次性物品、醫療垃圾的管理、使用、處理。
5、健全、完善患者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危急重癥病人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對上報的不良事件護理部及時下病區進行查看,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二)深化優質護理內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1、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優質護理服務質量評價標準》,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繼續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加強服務意識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動服務的理念。責任護士要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按照分級護理、??谱o理工作標準,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加強健康宣教,關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專業照顧、病情觀察、治療處理、心理溝通和健康指導等任務,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安全、優質、高效、滿意的服務。
2、加強優質護理內涵建設。認真落實《臨床護理實踐指南》、護理常規和護理技術規范,責任護士要求能夠正確實施治療處置、密切觀察、評估患者病情并及時與醫師溝通,配合醫師共同完成治療計劃,同時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尊重關心愛護患者,增進護患信任。
3、提高專科護理水平。臨床護理服務充分突出專科特點,各護理單元有??谱o理常規、標準護理計劃,具有專業性,適用性,責任護士要運用專業技術知識,對患者開展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導進行康復鍛煉,促進患者功能恢復,要能解決護理疑難問題,提高專科護理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4、護理部每季度、各科室每月進行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廣泛聽取患者及家屬意見,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5、各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星級護士評選活動。
6、延伸護理服務,落實出院隨訪工作。
(三)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績效管理
1、爭取院領導的支持,實施護理人員崗位管理與績效考核,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護士崗位分級設置為n0、n1、n2、n3、n4四級,并明確各層級崗位的職責范圍和任職資格等,分層次設崗。以護士能力為主要評價指標,同時參考護士的工作年限與學歷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潛質的護士脫穎而出,使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上,體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科學用人機制,從而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專業、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根據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
2、配合醫院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合理定編定崗。按照醫院要求遵循科學管理、按需設崗、保障患者安全和臨床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與人事科共同測定并設置護理崗位,制訂護理崗位配置原則,編制護理崗位目錄。護理管理崗位和臨床護理崗位的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的95%以上,控制其它護理崗位人數比例<5%。
3、合理配置護士數量,按照護理崗位的職責要求合理配置護士,不同崗位的護士數量和能力素質滿足工作需要,根據不同??铺攸c,護理工作量實行科學的排班制度,護士排班兼顧臨床需要和護士意愿,在護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關鍵時間段(午間、夜間、節假日)增加護理人員,體現對患者的連續、全程、人性化的護理。計劃新增護士30余名,縮小與標準床護比的差距,重點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等高風險科室傾斜,滿足臨床工作需要。
4、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并實施護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護士的工作業績考核、職業道德評定和業務水平測試,護士的個人收入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建立基于護理工作量、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崗位風險等要素的績效考核方案,能夠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充分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術難度高的臨床護理崗位傾斜,體現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
5、改進和細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標準、職責、常規、規范等貫穿融入到流程中去,加強細節管理,使護士工作具有執行力和可操作性。
6、完善崗位說明書系統,落實各項崗位職責。
(四)加快護士長 、護士工作能力培養,切實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1、加強護士長隊伍的培訓,提高管理水平。
1.1加強護士長隊伍的建設,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加強對護士長理論、技能、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并通過有效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強化對護士長的
管理,使各級護理管理者能各盡其職,做好表率和有效管理。計劃選派20人次以上護理管理人員參加護理管理培訓。
1.2護理部組織院內護理管理培訓班2期,上、下半年各1期。培訓內容詳見附件1:護理部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2、加強??谱o士培養。
2.1 3月份擬安排重癥監護室、急診科、內三科(糖尿病)、內一科、骨科(傷口造口)、血液凈化室、手術室等護理人員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參加專科護士培訓。
2.2 擬安排婦產科、新生兒科護士8名分批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進修??谱o理,加快??谱o理的建設和發展。
2.3各科室制定本科室專科理論與技能培訓計劃,提高專科護士水平。
3、加強新護士培訓。對新上崗護士實行崗前培訓和崗位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道德、相關法律法規、醫院規章制度、護理安全、護士行為與護理禮儀、護理文書書寫、臨床護理實踐、護理常規、崗位職責等,并分別在內科系統、外科系統、急診、icu等進行輪轉。崗前培訓內容詳見附件2:XX 年新護士崗前培訓計劃。
4、加強機動護士的培訓。內容詳見附件3:XX年機動護士培訓計劃。
4、鼓勵護士、護士長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并提高學歷層次和管理水平。
5、護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組織護理查房、護理會診、病例討論,科內每月組織1-2次護理查房。
6、護理部根據衛生部護士規范化培訓、護士分層培訓要求,制定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制定護士分層培訓計劃,內容涵蓋護理制度、職責、流程、應急預案的培訓,內容詳見附件1: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五)加強對護士的專業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1、理論考試:
1.1由各科護士長組織本科室護理人員考試,至少每季度一次,內容為專科理論知識、相關法律法規、核心制度、院內感染知識等。要有試卷并由護士長組織閉卷考試。
1.2 由護理部組織全院各級各類護理人員考試。每半年1次。
2、技能考核:
2.2 全院護理人員考試由護理部二級質控操作組負責。
3、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具體安排詳見附件1: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4、考核獎懲辦法:按護理部相關規定執行。
(六)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護理不良事件、壓瘡、網上上報的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優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繼續完善電子病歷護理文書管理。
(七)創新思維積極開展護理科研,推進護理專業發展
1、加強護士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拓展視野,創新思維,積極撰寫護理科研論文,提高論文質量。各護理單元每年至少完成論文2篇。
2、組織一年兩次院級護理新技術課題申報,為使護理新技術項目密切聯系臨床護理工作,使科研結果能促進臨床護理工作的發展,逐步探索向縣、市級申報。計劃引進開展新項目5項以上。
(八)“5.12”護士節活動安排
1、評選“優秀護士”10名并予表彰。
2、開展護士多媒體講課競賽并予表彰。
(九)護理各項指標完成
1、基礎護理合格率≥90%
2、危重(特、一級)患者護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5、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95%
6、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0%
7、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100%
8、手術安全核查率100%。
9、健康宣教覆蓋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