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07:48: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二年級學生學習計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今天上午,學校開始放寒假了。我與以往放假時一樣,總會在假期開始的第一天,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目的是為了能夠使自己在假期中,過得更加的充實和快樂,并能學習到更多的校外知識,歡歡喜喜喜過個年。
我要培養我的興趣和愛好,我要跟爸爸一起練練書法,長大以后也能夠寫一手好字。多看電視里的新聞報道,了解社會。我還要多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
我要堅持寫日記、作文。以前,我寫的日記“干干的”,主要就是缺少觀察;以后,我打算每天看三十分鐘的課外書,在寒假期間把一些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并把有一些有意義的人或事寫成文章??匆恍﹥炐愕淖魑模瑢W習別人的寫作長處。在網上查找寫的好的文章,向人家學習學習。另外,我還要一個小冊子,起名為“日記小材料”,平時發生一點小事都要留心觀察,把一些精彩的東西記錄下來,那可是寫文章的好材料喲!到時候要寫東西,那就不愁“沒事可寫”了
走親訪友,做到文明禮貌,尊敬長輩,向親戚朋友介紹自己的學習情況,向同齡人交流學習心得。
這就是我的寒假計劃,我不但要加強學習,也要多幫爸媽做事,大家覺得我這個寒假計劃怎么樣?
1.早晨7:50起床。
2.7:50---8:00洗漱。
3.8:10---8:30讀讀背背《論語》至少一面。
4.8:40---9:20做讀書摘記至少兩篇。
5.9:30---9:50完成數學報紙至少兩面。
6.10:00---10:30預習下冊教科書。
7.10:40---11:00默寫上冊英語書的單詞表星號詞和粗體詞,至少兩個單元。
8.11:00---11:25吃午飯。
9.11:30---12:20看課外書。
10.12:30---13:00讀熟古詩。
11.13:20---13:50讀讀背背《弟子規》至少五面。
12.14:00---14:50讀讀背背《知識大全》至少一面。
13.15:00---15:50練毛筆字或鋼筆字。
14.16:10---17:10騎自行車或打羽毛球。
15.17:20---17:50吃晚飯。
16.18:00---19:00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7.19:20---8:10洗漱。
18.8:10---10:00看電視。
19.10:00睡覺。
二年級學生學習計劃(三)
一、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寫話習慣
(一)規范的格式
如果要寫到兩三句話或以上,就要寫成段落的形式,即開頭要空格(兩個字的距離,我們叫開頭空兩格)。以后內容寫多了,可以分幾段來寫,那每段開頭都要空兩格。這樣,為孩子以后的作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正確的標點
寫話像說話,說話不可能不停頓不喘氣,一直講下去。那么停頓或喘氣之處就要加逗號和句號。一句話沒說完點逗號;一句話說完了點句號;表達疑問用問號;發出感嘆用感嘆號。還要提醒孩子,標點符號也算字,要占一個字的距離,即占一格。
(三)通順的語句
通順的語句是寫話最基本的要求,若語句都不能做到通順,還談什么寫具體,寫生動呢?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瓶頸,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小,本來說話就有些顛三倒四;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說和寫是脫節的,往往說得很好,但寫下來就變了樣。怎么辦?方法就是:練習!對于說話顛三倒四的孩子,要讓他們多說,在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整語序,理清條理。對于說寫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們,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寫。另外,要想讓孩子的寫話通順流利,平時得多寫寫,如堅持每天寫一兩句話,每周寫一兩篇日記等。讓不要著急,慢慢來,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突破@個瓶頸的。
(四)不寫錯別字
在寫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寫錯字、別字。沒學過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個字不錯,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這需要平時有扎實的識字、寫字的基礎。但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向此方向努力,不是說高考準備嚴改錯別字,錯―字扣―分,那扣起來可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從小養成好的寫話習慣將終身受益。
二、循序漸進地指導
(一)指導會看圖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眼睛看圖,然后再寫話,所以看是基礎。這就要我們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吹枚拍苷f得明,所以,看懂圖意,會看圖是寫話的前提。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說無目的、無順序。這就需要我們在旁邊好好引導,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首先,有順序。有順序為的是寫話更有條理陛。觀察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其次,抓特點。抓特點為的是寫話更具準確性。要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再次,找聯系。找聯系為的是使學生將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指導寫完整
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完整。因此,在一年級的看圖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力求把話寫完整。讓別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三)指導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活的能力。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孩子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了發展和提升。這時,就要在寫具體如下功夫,要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等,從而學會具體描寫。
(四)指導寫生動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可以通過適當的提問,鼓勵孩子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這可以到二年級下學期有意識地進行指導。
三、及時的激勵評價
低年級孩子,興趣培養最重要,如果想讓孩子對看圖寫話有興趣,就要給他們更多的鼓勵。我對孩子們的寫話評價標準是:
開始寫話之時:“一句通順的話,―顆星”。
一年級下學期:“一個精彩的用詞或一個優美的句子,一顆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202-02
教師通過教學和引導使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想說”,并能夠在寫話中“樂于”運用相關的詞語,是需要一定的教學智慧和采用一定的藝術技巧的。這種教學智慧和藝術技巧的發揮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質緊密相連。它對學生的語言與詞匯儲備基礎及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并借鑒他人經驗,多措并舉,從多個角度、采取多種方法,為學生的寫話練習奠基,并培養其良好的寫話習慣。
一、抓住閱讀中的寫話機會,讓寫話不再困難
很多老師注重閱讀,其直接目的多在于相關知識的積累,如教給學生摘抄詞匯、語段,即是其表現之一。但“讀書百遍”,其目的在于理解文章的“義”――“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之目的則在于“寫”――“下筆如有神”,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做好相關知識積累的同時,也不要忘掉“寫”,要抓住一切機會引導學生做好寫話練習。
例如,在學習《父親與鳥》一文時,有學生問:“‘喃喃’是什么意思?”新華字典里有“喃喃”這個詞條,其解釋是“小聲叨嘮”(357頁),這個解釋我是知道的。但我以為,沒必要將此解釋告訴學生,否則以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又該有學生問“叨嘮”一詞是什么意思了,進而會陷入一種詞匯理解效果上的負循環且脫離具體的課文語境。我采取的方法是,請學生們重新閱讀課文前三個自然段并重點體會“喃喃”一詞在第三自然段中的含義,然后學生之間猜測、交流、討論該詞的正確含義。在學生們七嘴八舌說完自己的理解并做點評后,我即請學生把各位同學對該詞的理解記錄下來,作為一次寫話練習。于是,有學生寫道:“琳琳問老師,喃喃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老師讓我們重新讀課文,還討論。結果,佳慧說,喃喃就是自言自語。強強說,喃喃就是自己跟自己說話。李芳說,喃喃就是說話的聲音很小很輕。最有意思的是黃達亮,他說,喃喃就是說話很輕,鳥兒們還沒有起床,還在睡覺呢,父親怕驚醒了鳥兒們。真有意思,鳥兒們睡覺,還有床嗎?”
雖然這名學生的寫話“作品”難稱完美,標點符號的運用上也有待商榷。但這次“臨時”增加的寫話練習,因課堂討論而給學生們提供了足夠的寫話材料,使學生不致無話可寫;學生的寫話作品,也基本上完美呈現了當時的討論情況,并寫出了自己的聽話感受。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學生對收集到的語文信息進行加工、整理與思考后的信息再輸出的過程,成功達成教學的最高目標。至于,對“喃喃”一詞的理解與積累,顯然,作為寫話練習的“副產品”,已經成功達成了。
二、引導想象,續編故事,為寫話插上騰飛的翅膀
對二年級學生來說,一方面,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既有利于形成、再造學生的思維邏輯,也有利于學生領略文章的優美意境、體會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另一方面,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以及童話故事的幻想與現實的合理結合、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且總比現實生活更精彩的特點等,也決定了二年級學生特別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甚至主動自編故事講述。結合兩者,我以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要抓住時機,適時調整教學內容,隨時開展寫話教學。
以教學《丑小鴨》一文為例,我征詢學生的意見,“如果你就是那只丑小鴨,在知道自己已經變成漂亮的白天鵝后,又遇到了鴨媽媽、鴨哥哥、鴨姐姐、公雞、獵狗、貓、小鳥、農夫、小姑娘等這些人物,你可能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學生們照樣是七嘴八舌、爭先恐后地說一通。靜待他們的講述告一段落,我又征詢意見,“把你們剛才說的話寫在紙上好不好?”自然,接下來的寫話練習是水到渠成,效果非常的好。例如,一個學生選擇農夫作為說話對象,他寫道:“有一天,白天鵝出去散步,又碰到了搭救自己的那位善良的農夫。它趕緊跑上前去,真誠地對農夫說:‘謝謝您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髞恚€經常去看望農夫生病的妻子,與農夫一家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很明顯,這樣的看似無意間進行的寫話練習,在達成寫話練習目的的同時,也非常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激發了學生感恩的心,以自己的善良回報友人和社會,對于學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而深遠的。
三、愉悅氛圍,參與玩耍,讓寫話更加生活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與方便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擇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護生301人。其中一年級153人(50.8%),二年級148人(49.2%);年齡16~23歲。
2.研究工具
2.1自主學習準備度問卷(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 Nursing Education)。該量表于2001年由Fisher[2]等人發表,評價是否具備自主學習所要求的態度和能力,本研究采用王偉[3]翻譯的版本,Cronbach's a系數為0.968,重測信度為0.944。量表共40個條目,由自我管理、熱愛學習、自我控制三個維度構成,均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記分。其中,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維度得分越高,說明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2.2 學習風格問卷。選擇美國心理學家 Kolb于1981年編制的學習風格量表(Kolb’s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LSI),量表的重測信度值為 0.44-0.72,平均信度值達 0.58。本研究采用劉強,左天明等[4]修訂的 Kolb的學習風格調查表。修訂后量表保留了原量表的維度、題數、計分方法等。量表含有12個條目,每一問題都有四個選項,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學習風格即: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ment,CE),反思觀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抽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及主動實踐(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這四種基本學習風格又分別組成兩個風格維度,即信息感知維度(AC-CE)與信息加工維度(AE-RO)。四種學習風格構成四個區域,每一區域代表一種風格類型分別為順應型、發散型、集中型、同化型。
取得知情同意后于2013年9月由研究者擔任主試,對所有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統一指導語,統一發放問卷,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312份,全部回收,剔除無效問卷11份,有效問卷301份,有效回收率96.5%。
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举Y料用百分比描述,不同年級護生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測評結果用( ±S)表示。
二、結果
1.護生自主學習準備度問卷得分情況
由于護生自主學習準備度量表各維度的條目數不同,為使各維度得分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采用得分指標進行評價。得分指標= (各維度總均分/各維度總分)×100%。由表1可見,一年級自我管理得分指標最低、熱愛學習得分指標最高,二年級自我管理得分指標最低、自我控制得分指標最高。兩個年級比較自主學習準備度總分與熱愛學習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護生學習風格問卷得分情況
2.1 護生學習風格分布情況。由表2可知,護生學習風格以同化型為主,后依次為集中型、順應型、發散型。一年級護生學習風格以同化型為主,后依次為集中型、發散型、順應型;二年級護生學習風格以同化型、順應型為主,其次為發散型和集中型。
2.2 護生學習風格問卷得分。由表3可知,兩個年級護生學習風格僅在反思觀察與信息加工維度(AE-RO維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1.高職院校護生自主學習特點分析
由表1可見,一年級學生熱愛學習維度得分最高,二年級學生自我控制維度得分最高,兩個年級學生自我管理維度得分均最低。這表明護生有自主學習的需求,對自主學習的主觀態度較好,渴望接受新知識,能夠接受挑戰。二年級學生與一年級學生相比自控能力有了一定提高,能夠較好為自己制定目標,行事有自己的準則;但兩個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都較差,不能有計劃地安排、組織學習時間,選擇合適的方法系統學習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與王偉[3]、楊玉杰[5]的調查研究一致。這可能高職院校護生入學成績較低,本身沒有養成良好自控能力和學習習慣有一定關系。而高職護理專業學制較本科少一年,需要掌握的護理知識量也不盡相同,這更加要求高職院校護生能合理規劃課程學習,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充分利用有效的學習時間。因此還需要加強其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2.高職院校護生學習風格的特征
護生學習風格以同化型為主,后依次為集中型、順應型、發散型。與陶幸娟[6]等的研究結果有部分不同(其研究認為同化型>發散型>順應型>集中型),與國外研究結果也不同[7-8](國外研究表明護理專業護生多為順應型)。
一、前言
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就根據自己的哲學觀,提出了自主學習的思想。自主學習在我國也有著悠久歷史,先賢們很早就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1]??鬃犹岢觯骸安粦嵅粏?,不悱不發”。孟子認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2]。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周期律越來越短,知識時代的到來已經使人類不得不邁入“學習化”社會。著名心理學家赫伯特?杰喬(Herbent Geijo)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自主學習的人”[3]。由此可見,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是時代性產物。學生學習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要靠自己堅持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斷的積累知識。
1.自主學習的定義
自主學習指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內容,學習地點、學習時間,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學習過程[4]。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賓特里奇(Pintrich)教授的觀點,他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構建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為自己確定目標,然后監視、調節、控制由目標和情景特征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5]。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生的個體、環境和總體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2.自主學習必要性
國內外研究表明,21世紀對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是:具有進取,創新精神;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良好的適應性;具有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對國家、社會和人類的高度責任感;具有優良的學風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具有被人領導和領導別人的團隊精神;具有個人特長[6]。其中,進取精神和創新精神排在首位,這就說明終身學習的社會已經到來?,F在創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教育發展的主要思潮。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國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應提高重視。要創建全面終身學習型社會一定要具有全面的學習觀,自主學習觀和創新觀。美國心理學家巴斯Bass指出:半個世紀以前,人們從大學畢業后,大約有70%的所學知識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運用;而在當今時代,這個數字縮減為2%[7]。這意味著,當今的大學生畢業后從事某項職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有98%需要從社會這個大課堂中來獲得[8]。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習得,將有利于他們形成終身學習的思想與能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有利于他們適應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并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樣本
對外漢語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注重漢語英語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往方面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在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9]。
為了進行對對外漢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調查,本課題對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專業的本科生作為樣本進行的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共264人,其中大學一年級81人,大學二年級67人,大學三年級66人,大學四年級50人。
2.測試手段
本論文采用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徐小涵等編制的大學生自主學習問卷,該問卷由15題組成,問卷中的問題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控制力、學習監督能力、學習意義、學習評價等共5種調查因子。此問卷經過樣本分析具有可信度,適合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評定。
本課題研究小組以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專業所有本科生為對象,分別針對大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等不同年級的共264個學生分別設計并且進行了四種不同的問卷調查。共發放了280份問卷,收回264份,回收率為94%。調查結束后統一用統計軟件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以圖表的形式特別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于課后時間能否有效的進行自主學習進行了對比分析。
三、結果與討論
1.調查結果
從上表數據可以看出,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目標十分模糊,對學習的意義也知之甚少,他們在學習主動性方面明顯偏低,學習時間安排也很少。但是很多學生都參與到了課外的實習經歷;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學習意義的理解和實習經歷方面沒有明顯變化,但是他們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明顯清晰了很多,多數人開始逐漸增加安排學習時間;大三年級學生對自己的規劃有明顯的改善,在對待時間安排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在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后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可見目標對學生學習有很強的指引;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各個指標都提升至最高,就連學習主動性也有巨大提升,對于課余時間,大四學生也有自己明確的安排,在除了論文與工作之外,多數大四學生也選擇學習一門中國古典文化,如,剪紙,笛子等。
2.討論
從此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逐年增加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目標十分模糊,這是由于剛從高中的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學習轉變,他們缺少了高中老師的那種引導,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改學什么,怎么學 。大二學生在時間安排上面有了巨大進步,由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緣故很多人開始主動安排學習時間,去圖書館或者電子閱覽室等地方。大三年級學生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大部分學生都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對自己未來的職業也大致有了規劃并為此努力。大學四年級學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他們安排大量的學習時間,這些學習不僅僅限于課本,還有課外實踐。大學四年級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實習,在實習期中間,他們獲得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社會經驗,這對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調查問卷結果給當代大學生的啟發:
2.1樹立明確的目標。目標是指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實現的成果。人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既定的目標。目標的確立一定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大學剛開始就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在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后,大部分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安排時間并主動進行自主學習。只有目標明確才能跨越學習道路上的種種障礙,堅定不移的朝著目標努力,前進。對于對外漢語專業學生來說,盡早確立自己是否喜歡對外漢語教師的職業,喜歡則多所了解留意與對外漢語教師職業相關的內容。
2.2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要想通過自主學習達到自己的目標,除了盡快確定目標之外,還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一個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學期初就應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全面的規劃,或者可以根據就業指導課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一步一步有計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完成自己的目標。
2.3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主學習,它要求學生有很強的主動性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監督能力。在大學一年級期間定下自己的目標后,要有目的有方法的培養自己學習興趣。因此,最好在確立目標后采用多種方法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并一直努力堅持不懈,鍛煉自己的學習毅力。一旦有了學習興趣,以后的學習生活就不會枯燥無味,而學習毅力更是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品質。最好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無論是中國古典書籍還是國外名著,都應有所了解,做到包容文化差異,實現跨文化交際。
2.4學習至少一門技能。大學三四年級的同學自由支配時間較多。由于專業的需要,除了在學習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外,還應該多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和一些民俗文化。由于對外漢語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也應有所了解。最好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門中國古典樂器等。因為大學三四年級年級社會實踐機會也比大學一二年級時要多,所以在實踐過程中,也要多多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陳習杰,深造以自得自得則逢源――孟子生態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J].江蘇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5).
[2]常穎.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5(10):54-55.
何為學習策略?盡管國內外學者對此研究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對于學習策略的定義,尚未取得一致意見。O’Malley&Chamot(1990)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學習者用于幫助理解學習和記憶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為”。對于學習策略也有不同的分類。從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系角度Oxford將策略分成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而間接策略又可分為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O’Malley和Chamot從信息處理理論角度,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三大類。元認知策略用來處理獲得語言信息的整個過程,包括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制定學習計劃等。認知策略指運用特有的學習技能和學習任務來處理學習材料,具體包括重復、查閱資料、翻譯、記筆記、演繹、利用關鍵詞、利用聲音表象等等,認知策略只能應用于特定的學習任務之中。社會/情感策略涉及與他人的交流,包括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和向老師尋求幫助等等。
本文所用問卷,以O’.Malley和Chamot的學習策略分類方法為基礎,結合具體研究情況修改而成。調查對象是天津市匯文中學初二年級的部分學生,問卷調查在2013年6月初進行,發放問卷60份,實際可用59份,筆者選取了42份進行數據分析。42名受試者中21名女生,21名男生,平均年齡為15歲。問卷包括詞匯學習概念和詞匯學習策略兩部分,26個問題。詞匯學習策略包括三大類:元認知策略(4,5,6,7,8,9)認知策略(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和社會/情感策略(25,26)。問卷使用五級選項制,1=完全與實際情況不符合,2=很少與實際情況符合,3=有些或部分符合,4=基本符合,5=完全符合,然后筆者使用SPSS17.0和EXCEL 計算機軟件對其進行分析。學生成績是初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測試成績,滿分為100分,最高分97分,最低分66分,平均分為80.5分。
通過數據分析,本文擬解答以下問題:
初中二年級學生的詞匯觀念和詞匯學習策略總計使用情況如何?
高分組學生和低分組學生采取的學習策略有何不同?
以及學習策略和學生學習成績之間有何種相關性?
根據Oxford(1990)的理論表示:“被試者使用該策略的頻率來進行分析的平均值在1.0—1.4之間表示幾乎不使用該策略;平均值在1.5—2.4之間表示很少使用該策略;平均值在2.5—3.4之間表示有時使用該策略;平均值在3.5—4.4之間表示/經常使用該策略;平均值在4.5—5.0之間表示/總是使用該策略。
表一 詞匯學習觀念和詞匯學習策略的描述性統計量
N均值標準差
死記硬背422.09521.44508
上下文學習422.78571.22047
運用423.02381.25888
元認知策略平均分423.0879.68486
認知策略平均分423.2812.61155
情感策略平均分423.05951.11093
由表一詞匯學習觀念和詞匯學習策略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三種詞匯學習觀念中,只有通過運用學習詞匯這一項的均值在3以上屬于中等使用,其次是通過上下文學習、死記硬背記觀念得分最低,說明同學們普遍認為應該通過靈活運用學習英語詞匯而不是選擇機械記憶,這是英語教學中的可喜之處。而三類學習策略中認知策略得分最高,社會/情感策略得分最低,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們在學習英語單詞過程中更傾向于自己學習而不是與他人合作學習。學習上缺乏與他人的合作性,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教育所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表二 各學習策略描述性統計量
N均值標準差
詞匯計劃422.85711.47452
詞匯檢測423.71431.36660
詞匯監控423.00001.44830
反復讀423.02381.47314
閱讀423.00001.37929
字典422.80951.51799
猜詞423.38101.37845
單詞表423.78571.49039
課堂筆記423.64291.34021
練習鞏固423.16671.32364
合作學習422.88101.38286
有效的 N (列表狀態)42
上表中詞匯計劃、詞匯檢測、詞匯監控屬于元認知策略,反復讀、閱讀、字典、猜詞、單詞表、課堂筆記、練習鞏固是認知策略的子分類,合作學習及社會/情感策略。表二顯示了問卷中具體每項策略學生們的使用情況,各策略均值多在3分以上,說明初二學生屬于中等詞匯策略運用者,其中單詞表記憶單詞得分最高,其次是單詞檢測得分,這里的檢測包括老師和學校的考試測驗,說明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單詞仍然依托于傳統的課本上單詞表的單詞和老師對學生的監督和評價。詞匯計劃,詞典查詞學習單詞和合作學習策略得分較低表明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自主性不高,無法做到自己定期制定學習計劃,課外見到生詞也多不愿意自己動手去解決,并且在學習中缺乏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與溝通。
表三 高分組、低分組統計量
分組N均值標準差均值的標準誤
元認知策略平均分
高分組213.2867.70103.15298
低分組212.8890.62216.13577
認知策略平均分
高分組213.5510.59374.12957
低分組213.0114.51121.11155
情感策略平均分
高分組213.45241.05954.23121
低分組212.66671.04083.22713
表四 高分組、低分組學生獨立樣本T檢驗
方差方程的Levene 檢驗均值方程的 t 檢驗
差分的 95% 置信區間
FSig.tdfSig.(雙側)均值差值標準誤差值下限上限
元認知策略平均分
假設方差相等.717.4021.94440.059.39762.20453-.01576.81100
假設方差不相等1.94439.443.059.39762.20453-.01594.81118
認知策略平均分
假設方差相等.647.4263.15640.003.53952.17097.19398.88507
假設方差不相等3.15639.136.003.53952.17097.19374.88531
情感策略平均分
假設方差相等.013.9082.42440.004.78571.32411.130671.44076
假設方差不相等2.42439.987.004.78571.32411.130661.44077
筆者將42名學生期中成績分組,前21名為高分組,后21名為低分組,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高分組的三類策略均值均高于低分組,這說明高分組學生在詞匯學習策略上要優于低分組學生,他們能更高的組織管理自己的學習。無論高分組還是低分組的均值都是認知策略得分最高,這表明同學們普遍使用認知策略最多。值得注意的是高分組同學元認知策略均值最低,而低分組同學得分最低的是社會情感策略,這或許與成績不好的學生更不愿與他人交流英語有關。
一般認為:馬廣惠(2003)“相關系數絕對值在0.2以下為弱相關或不相關;0.4以下為低相關;0.6左右為中相關;0.8以上為高相關;1為完全相關”。由表可見,學生成績和學習詞匯策略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元認知策略與期中成績顯著相關(r=0.6, p
結合調查結果和與部分學生的訪談,本文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結論:匯文中學初二年級學生詞匯學習策略屬于中等使用水平,在英語詞匯學習中,他們較多的使用單詞表記單詞,自我檢測,課堂筆記等有效學習策略來幫助自己掌握英語詞匯。在三類學習策略中,使用認知策略最多,社會/情感策略最少。情感策略中使用較多的是單詞表和課堂筆記。高分組同學的策略使用普遍高于低分組的同學,且策略使用有差異性。單詞學習策略的使用與學生成績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表五 學生成績與三大詞匯學習策略相關性檢驗
元認知策略平均分認知策略平均分情感策略平均分期中成績
元認知策略平均分
Pearson 相關性1.427**.006.359*
顯著性(雙側).005.969.020
N42424242
認知策略平均分
Pearson 相關性.427**1.473**.600**
顯著性(雙側).005.002.000
N42424242
情感策略平均分
Pearson 相關性.006.473**1.407**
顯著性(雙側).969.002.007
N42424242
期中成績
Pearson 相關性.359*.600**.407**1
顯著性(雙側).004.000.004
N42424242
**. 在 .01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 在 0.05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通過上面的分析發現,目前中學英語詞匯教學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得到以下啟示:教師在完成課本教學之外還應多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多媒體等各種手段來了解課本以外的英語詞匯;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使用詞匯學習策略如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應學會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我監督,自我評價。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研究我們發現學生們對于合作性學習策略的使用普遍較少,尤其是低分組的學生,因此老師應多注意多注意培養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鼓勵大家多和他人進行學習交流,努力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合作性學習的氛圍,如建立學習小組,發起課上小組討論等等。
學習策略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習者效率提高有顯著地影響,本次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對中學詞匯學習研究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問卷樣本數量較少,數據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筆者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此項研究之中。
[參考文獻]
[1]O.Malley, J.M. &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Oxford,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1-0244-02
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類用人單位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很快,高職大學生日漸成為大學生群體的重要部分,因此,對高職大學生學習者特征的調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作者通過參與高職與普通院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總結了高職大學生的幾點較為明顯的學習者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高職大學生學習的建議。
一、高職大學生比較明顯的特點
1.多樣的學習起點。高職院校中,普通高中生源和職業中學生源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且比例因學校、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顯的差異,一般普高生源多于職高生源。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的入學條件、招考方式的不同,以及中等教育階段教學側重點的不同是高職大學生多樣化學習起點的主要原因。在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上,普通高中生源有較好的基礎;在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上,職業中學生源有一定的基礎。加之各省教學內容的差異,因而,高職大學生有多樣化的學習起點能力。
2.熱衷上網娛樂。高職大學生使用網絡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高職大學生上網的目的大多在于娛樂,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較少;第二,高職二年級學生上網時間明顯多于一年級和三年級;第三,男生大多熱衷于網絡游戲,女生熱衷于電視劇、娛樂信息和網上購物;第四,手機上網和筆記本上網都是大學生上網的主要途徑,部分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較多;第五,非計算機專業高職生計算機操作和網絡運用能力一般低于普通大學生,大學期間信息能力有提升但程度不大。
3.心理健康狀況低于普通大學生?,F有研究成果均顯示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異,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較低。卡特爾16PF測驗顯示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學業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SCL-90中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一樣的是,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成長經歷、社會環境、自身身心發展水平等。結合現有調查研究成果及筆者參與高職與普通本科生活的經歷看,高職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學歷層次、就業壓力、家庭教育三個方面。
4.高職大學生與社會互動頻繁且熱衷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及學生會。高職生與社會互動的途徑主要有兼職工作、網絡、實訓、實習等。兼職和實習是高職生與社會互動的主要途徑,高職的培養目標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因此課程要求的實習實訓較多,實習實訓也是高職生與社會頻繁互動的重要途徑。
高職生大學生熱衷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其原因在于:剛進入大學的新鮮感;從眾心理,別人參加各種社團、學生會自己也要參加;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結交興趣相同的朋友;希望通過社團、學生會活動實現自我等。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各種網絡通訊方式,微信、微博、論壇等也日漸成為大學生之間以及大學生與社會互動的重要途徑。
5.厭學現象較為普遍。高職生厭學情況較普遍,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弱,學習能力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上獨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大學生。不愛看書,不喜歡長時間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靜不下心來是高職生的顯著特點。高職大學生更加熱衷于考證,對基礎課程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如專業課程。其實很多高職生并不缺乏學習的熱情,但懶于學習,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并堅持下去,長期以來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擱置學習計劃。
二、優化高職大學生學習的建議
1.部分課程實行分級教學。針對高職生多樣化的學習起點,課程培養體系也應與之相適應。調查發現高職生學期起點差距相對較大的課程是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和計算機基礎,有部分學生入學就具備良好的起點能力,針對這部分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水平,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夯實基礎以達到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2.基礎課與專業程并重,知識與技能并重,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在于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多以工作流程為體系組織課程,重視技能的培養。過多重視技能的培養而忽視知識的學習,過多重視專業課而忽視基礎課都不利于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實際觀察發現,很多崗位技能的培養只需3~4個月,對于這些能在幾個月就能學會的技能沒有必要讓高職生一入校就學,一年級、二年級應重視基礎課程及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我們還應該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大學生除了在正式的顯性課程進行學習外,他們還從學校的制度特征、教學材料、校園文化和集體生活等受到潛在的影響。
3.培養學習興趣,適當放寬專業選擇。很多高職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并沒有興趣,選擇這個專業是服從安排或者完全為了就業。學習者對課程涉及的知識不感興趣,自然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熱情、愛活動、不愛看書是高職生的顯著特點,可以通過舉辦與專業相關的活動、競賽,讓他們多接觸實踐,在競賽中獲得滿足感建立自信心。課堂上,采用啟發式的授課方式,教學過程中,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不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濫用小組學習,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結構情況靈活選用“接收式”學習模式和“發現式”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認識水平。
4.引導高職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沉迷電視劇,過度娛樂,手機依賴的現象很常見,對此,很多學校完全禁止大一學生在宿舍使用電腦,或者只允許學生訪問指定的幾個網站。觀察發現,這樣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們會在二年級或假期找“補償”或者轉而沉迷手機上網,或者去網吧上網??刂拼髮W生上網行為為應當“軟硬兼施”,既要加強引導,讓他們意識到過度上網的危害性,也要通過時間限制、帶寬限制、訪問控制等技術手段控制學生的上網行為,但控制應適度,過分限制大學生上網并不是有利無害的。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適合大學生使用的教育軟件、網絡學習平臺越來越多,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學習過程,管理學習時間,改善認知過程等。MOOC、微課是近幾年的熱點話題。MOOC可以讓高職大學生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擴展視野。微課做出來更要用起來,它可以幫助高職大學生掌握課程的重點與難點。
5.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他們生活的場所,學校是高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然而很多學校的道德教育模式陳舊,過度重視傳遞價值其實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校園文化對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短期內不易察覺,但意義更深遠。學校在重視傳遞知識與培養技能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6.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無論在學校還是社會,心理健康始終是一個比較敏感又往往被人們忽略的問題。大學生往往對自身的心理健康均沒有足夠的重視,而且對心理咨詢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偏差,認為去心理咨詢的人就是心理有病。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低于普通大學生,可見落實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落實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意識,引導他們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正確地看待心理咨詢。學校方面在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強調就業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足夠重視。心理健康課程在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更加要重視情感與體驗,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搭建有效的心理咨詢空間,及時干預心理問題。
7.對各年級的學生都要充分關注。很多高職大學生升入二年級之后會感覺學校對自己的關注少了,覺得“自己的時代過去了”。其主要原因在于,進入大二的學生對于大學校園逐漸失去了新鮮感,各種校園活動大多也只針對于新生,沒有擔任學生會或社團干部的學生一般沒有機會再參加。學生管理方面一般一年級比較嚴格,二年級明顯寬松。部分學生從大二開始逃課、整天上網或者過多兼職。
8.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拓寬上升空間。普通本科生畢業后上升空間較多,可以直接考研、留學、參加很多單位的招聘考試,因此很多普通本科生有相對明確的計劃,且本科生平時學習成績對他們實現這些計劃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普通本科生比較注重在校的學習成績。相對而言,高職生的上升空間窄得多,平時學習成績即使好對未來也沒有明確的影響,很多高職生學習只是為了通過平時的考試。高職生的優勢在于具備一定的技能,畢業就能較好地就業,很多高職生畢業就直接進入工作崗位,但也有很多高職生渴望繼續深造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所以職業教育體系既要考慮學生目前的就業需要,更要關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香.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學習者特征分析及教學探究[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42-54.
[2]張敏.論高職外語教學與就業能力培養相融合的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5):39-41.
學期開始,我反復研究新課標,了解二年級數學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點,認真看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
我覺得二年級的小孩子,應重點培養計算能力,為高年級的計算和以后打基礎。我堅持每天做一頁口算題,由簡單到較難,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認真備好每節課,做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在教學工作上。我認真抓好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方面抓起:一是抓課前準備。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搞清楚,了解教材結構特點、重點、難點,掌握知識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要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二是抓課堂教學。我首先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做好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上保持相對的穩定。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快樂的心情,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并且我注意了課堂語言的簡潔,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家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負擔。三是抓課后輔導。要提高教學質量,要注重課后的輔導工作。小學生好動、愛玩,缺乏自制力,在學習上表現為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還抄襲作業。針對這種行為,我把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作為工作的一項原則,并把這項原則貫徹到教學中。在輔導后進生上,根據后進生的各自情況,給學生們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
四、存在問題
1、學生沒有一種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2、學困生的轉化還沒有到位,個別學困生沒有轉化好。
jxzyw.com、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理解能力較差,知識學得較死,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4、自己的知識面窄,教學理論掌握的少,數學方面的書看的少,需要找到一種好的、適合自己的、適合本班學生的、符合當前環境的教學路子。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多表揚,多鼓勵。
2、在學困生身上多下工夫,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表揚為主,多一些關愛。
jxzyw.com、堅持練習口算和計算題,提高計算能力、對于應用題教給學生分析方法,培養思維能力。
5、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難,重點。砸實基礎知識。
6、多看些與數學有關的書籍,向有經驗的教師多請教,多溝通,找差距,補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堅持寫反思。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值此端午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致敬!
流光溢彩的五月,承載了為明人的夢想,孕育了為明人的智慧,成就了為明人的精彩——
國際文化節拓寬學子視野。國際文化大講堂,家校同攜手,全球來旅游;年級風采秀,班班有特色,個個都精彩;英語戲劇表演,中外教聯手執教,著力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廣場文化節展示學子風采。走進社區,筑夢為明,快樂成長?!叭龍F兩隊”齊亮相,以文化的視角,載歌載舞,唱響美好的明天,共筑偉大的中國夢,充分展示了為明學子的風采。
家校共育搭建成長平臺。“最美為明,與愛同行”期中家長會成功舉行,展學生特色作業,觀學生特長表演,聽學校工作匯報,研學生成長個案,商家校共育大計,家校合力,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教學開放日贏得社會口碑。相約520,告訴自己——我能行!5月20日,小一大型面試活動如期舉行,優質學位現場預訂,牛津班、業主班學位當天預訂完畢,培生班還有少量優質學位正在陸續報名中。
遵照相關文件要求,端午節放假三天(5月28日—5月30日),我們期待每一個學生都能合理規劃自己的假期,每一個家庭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一、重視安全,共享平安假期。
假期中,請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注重交通安全,食堂安全,不允許學生進入網吧等場所,防溺水,防電,防火,防止學生與不正當人員來往。
二、按時作息,共享健康假期。
假期中,請家長配合學生做好教育工作,每個學生都應該擬訂假期活動安排表,具體落實到每天的作息時間,保障健康飲食,保障睡眠,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認真學習,共享成長假期。
1、擬訂學習計劃表,要求每一位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制訂學習計劃,根據計劃完成作業。
2、每天堅持半小時閱讀,每天至少背誦一首古詩詞。
四、積極實踐,共享文化假期。
學校制訂了《小學部端午節活動方案》,從知“端午”,明特色內涵;品“端午”,懂節日文化;過“端午”,展實踐精彩三個維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活動。在假期中,學校要求低年級學生(一二年級)學習關于端午的詩詞,家長參與進行親子誦讀,制作詩詞清單,抄寫詩詞;三四年級學生學習包棕子,了解端午習俗;五年級學生學做香囊,在過節時送給自己的父母,送去祝福表達感恩之情!
符文澳大利亞悉尼Macquarie university(MQ)商務會計專業二年級
符文的經驗是,既然花了大價錢過來讀書的,所以到那里得先訂一分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MQ大學在澳大利亞雖然沒悉尼大學那么大的名氣,但他的強項在于商科和就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到該校就讀會計專業,但MQ也以難畢業而聞名,很多人因無法畢業從而轉到UTS大學或者是TAFE(技術類院校)去學習其他課程。正因為如此,這個學校的畢業生也比較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符文到那里后首先選擇在sibt讀MQ的基礎課程,這樣在第二年就可以直接進入MQ就讀二年級,相比HO的一年級,sibt提供了更為輕松的課程設置以及不錯的學習環境;其次,國外的學習不同于國內,可以自由選擇學校所設置的課程時間,沒有老師會逼著學生學習,所有的老師只是把知識框架提供給學生,至于知識的本身還需要課后的自學,通常一門課一周上4小時的課,以及課后6小時的自學消化,一學期4門,一周大約需要40小時的學習時間,這需要很強的學習自覺性。再說說過語言關,之所以申請offer的時候,學校會如此在乎雅思成績,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過語言適應期的,而且千萬不要以為到了國外就自然而然地能提高英語能力,不斷學習英語,多參加學校里的活動,和當地的同學交流才是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保證。
還有就是住宿問題,住宿費用也是留學生的主要支出,雖然學校提供住宿,但相比在外自己租房子要貴許多,因此找一間適合自己的房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自己的車,房子的位置最好是離交通和購物都比較方便的地方。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到了國外不可能像國內一樣吃食堂,或者像在家“等吃”,大多需要自己“買燒”,自己做的花費大概是在外吃的四分之一。在國外,打工也是一個留學生生活中一項豐富多彩的活動,畢竟在國內很少有這樣的工作機會。澳大利亞允許留學生打20小時的工,留學生抵澳需辦理打工簽證,到移民局去貼簽,打工的好處不僅是開源,可以支付房租和生活開銷,為父母減輕負擔,而且還可以在打工中學到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社會閱歷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也為日后的就業提供幫助。
要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
陸瑜鋒,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大學(GRIFFITH U NIVERSITY),金融系的三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