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17:50: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七五普法實施時間,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P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1-0194-01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氣象科技服務工作在氣象業務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濮陽市氣象科技服務發展一直堅持快速健康發展的目標,日益形成了以公眾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氣象業務為依托的氣象科技服務體系,為濮陽市氣象事業的不斷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創新與開拓庀笠滴褚約胺務領域的中堅力量。
1 濮陽市氣象科技服務現狀
1.1 不斷建立完善農業氣象科技服務基礎設施
近年來,濮陽縣氣象局認真做好“三農”專項試點工作,根據濮陽縣高標準糧田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規劃,調整村級氣象信息服務站、氣象預警機、電子屏、田間小氣候氣象觀測站、多要素站布局,并制作了沙盤模型,建成20個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26個村級氣象信息服務站、6個企業(專業合作社)氣象信息服務站、4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共安裝電子屏(含液晶顯示屏)38塊,預警接收機146部,可視化RYQ-4型田間農林小氣候觀測站1套、棚內RYQ-4型田間農林小氣候觀測儀3套、四要素站設備1套、土壤水分自動測試儀2部,氣象科普教育宣傳欄74處近800 m2,完善了濮陽市鄉鎮氣象信息服務平臺、氣象預警信息平臺。對20個鄉鎮、26個重點村及47家種植養殖大戶、合作社開展開展“一對一”貼身式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取得了良好效果[1-2]。
1.2 大力開展專題氣象科技服務
針對關鍵性事項開展專題氣象科技服務工作。一是及時制定氣象服務方案,細化服務內容。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制作“三夏”期間滾動天氣預報和噴藥(肥)、夏收、夏種、晾曬等農用天氣預報,提出針對性農事生產建議,服務“三夏”生產。二是充分利用電視、廣播、12121電話、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預警大喇叭、互聯網等及時為政府、有關部門和農民群眾開展專題服務。三是加強大風倒伏、干熱風、冰雹、暴雨等災害性天氣跟蹤監測,及時制作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指導農民采取有效措施。四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做好秸稈焚燒火點監測工作,確保禁燒工作圓滿完成。五是做好麥收前期病蟲害防御工作,做好病蟲害防御[3-4]。
1.3 加強全市危化品防雷安全檢查工作
定期檢查全市油庫、氣庫、彈藥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設工程和場所的防雷年度檢測情況。檢查全市危化品防雷年度檢測、防雷安全大排查和防雷安全管理、防雷安全隱患整治落實等是否到位,以及各縣區防雷監管部門是否依法履職盡責到位。
2 濮陽市氣象科技服務存在的不足
雖然近年來濮陽市氣象科技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社會公眾缺乏氣象科技知識,氣象科技服務體制不健全,導致工作職責分工不明確;氣象科技服務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很少拓展新領域、開發新項目,缺乏氣象科技服務人才,尤其氣象信息產品開發、經營策劃與營銷人才還不足,影響著氣象科技服務的快速發展。
3 濮陽市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發展建議
3.1 加強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氣象知識水平
要定期開展氣象科普知識宣傳工作,建立氣象科普基地,加大公眾對氣象知識的了解,認識天氣預報產品種類及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標志,學會根據災害嚴重程度等采取對策,減少或避免氣象災害導致的生命財產損失。
3.2 做好氣象科技服務的調研工作
氣象部門要深入農業、工業、林業、交通等行業開展氣象調研工作,了解當地對氣象科技服務的具體需求;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氣象科技等研發工作,同時對各類氣象信息進行深加工,開發滿足社會公眾要求的氣象科技服務產品,提高氣象科技服務產品科技含量。
3.3 加強氣象科技服務的管理
建立完善氣象科技服務管理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氣象科技服務發展措施,逐步形成“界面清晰、責權明確、管理規范、監督有效、成效顯著”的氣象科技服務管理體系,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氣象科技服務標準化實施方案,不斷提高氣象科服務工作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水平。
3.4 加強氣象預報預警系統的建設
加強氣象科技服務信息制作平臺的建設,主要包括天氣實況及監測分析評估服務系統、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完善氣象科技服務信息系統及氣象預報預警平臺建設。主要包括氣候預測業務系統以及災害性天氣預報業務系統等,全面提高天氣預報預警水平。
3.5 加強氣象科技服務隊伍的建設
建立有效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采取外引內培方式,引進氣象科技專業人才,補充到氣象科技服務隊伍中,并定期對氣象科技服務人員開展培訓,為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4 結語
濮陽市氣象部門須高度重視氣象科技服務工作,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加強氣象科技服務隊伍的建設,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開發研制出氣象科技服務新產品,以更好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推動氣象科技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5 參考文獻
[1] 賴虹,周N,王麗平,等.贛州氣象科技服務現狀及發展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2(9):38.
中圖分類號:O657.63 文獻標識碼:A
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n,MG) 化學式為C23H25N2Cl,相對分子質量為364.92,曾在水產養殖中常用來預防和治療受精卵和成魚的水霉病、腮霉病和小瓜蟲病等,以及用于活魚運輸、池塘暫養過程和環境的消毒[1~2]。自從20世紀80年現孔雀石綠具有潛在的致癌性,美國、日本以及英國等許多國家已禁止其用于水產養殖業。我國農業行業標準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中已將孔雀石綠列為禁用藥物。雖然MG 在水產養殖中的違禁使用情況越來越少,但由于其曾經被廣泛應用,已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水產品中被查出含有MG 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水體中存在的痕量MG 有可能引起了水產品的二次污染[3~5],因此建立水體中MG及其代謝物LMG的檢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設備和試劑
Acquity UPLC-XEVO TQ MS型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美國Waters公司);A120S型萬分之一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
孔雀石綠(MG)和隱性孔雀石綠(LMG)標準品均購自德國Dr. Ehrenstorfer公司;乙腈、甲醇、甲酸均為色譜純(美國Fisher公司);乙酸銨為優級純(天津科密歐);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 美國Waters 公司,150 mg/6mL);實驗用水為美國Milli-Q去離子水發生器制備的高純水。
1.2 標準溶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孔雀石綠(MG) 和隱性孔雀石綠(LMG)標準品適量,用乙腈溶解,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00μg/mL 的標準儲備液,根據需要用流動相將混合中間標準溶液稀釋成濃度為0.25μg/L、0.5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10.00μg/L、25.00μg/L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現用現配。
1.3 儀器分析條件
1.3.1 液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Waters BEH C18(1.7 ?m,50mm×2.1mm);柱溫:30℃;流速:0.5mL/min;進樣量:10?L;流動相A:乙腈;流動相B:含0. 1%甲酸的5mmol/L的乙酸銨水溶液。梯度洗脫程序:0~1.0min,10% A~60% A;1. 0~3. 0min,60%~100% A;3.0 ~4.0min,100%A,4 ~4.1min,100% A~10% A,4.1~5.0min 10% A。
1.3.2 質譜條件
離子源:電噴霧離子源(ESI+);掃描方式:正離子掃描;檢測方式:多反應監測(MRM);毛細管電壓:3.2kV;離子源溫度:150℃;去溶劑氣溫度:500℃;去溶劑氣流量:1000L/h;定性、定量離子對及碰撞能量見表1。
1.4 樣品處理
1.4.1 水樣采集
分別從水面表層、水面下約0.5m 、水面下約1.5m處采集養殖區池塘水,水樣采集后,混合均勻,24h內測定。
1.4.2 水樣凈化
準確量取25mL待測水樣,過0.45?m水系濾膜除去固體懸浮物后轉入100mL錐形瓶中,加入0.5mL甲酸使水樣甲酸體積分數為1%,搖勻。將酸化后的水樣全部通過已活化好的MCX固相萃取小柱(使用前用5mL甲醇、5mL水活化),待水樣全部過完后,依次用3mL 2%(V/V)甲酸、3mL水、3mL甲醇淋洗,棄去淋洗液。真空抽干后,用5mL乙酸乙酯-甲醇-氨水(體積比為50:45:5)洗脫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于40℃條件下用氮氣吹干,用初始流動相定容至1.0mL,過0.22?m有機系濾膜后,上機進行分析檢測。
2 結果與討論
2.1 色譜和質譜條件的優化
MG和LMG屬于三苯基甲烷類化合物,具有弱堿性,因此選擇ESI正離子模式,加入0.1%的甲酸有助于目標物離子化。色譜條件摸索中發現,只加入0.1%甲酸MG和LMG的保留時間非常接近(分別為1.34min、1.42min),加入5mmol/L的乙酸銨后,LMG保留時間延長為2.17min,同時LMG離子響應強度也有所增強,因此本實驗選用含0. 1%甲酸的5mmol /L 乙酸銨水溶液和乙腈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
2.2 方法的線性關系與檢出限
按照1.2節標準溶液配制方法,配制系列不同濃度的混合標準溶液進行測定,取其峰面積(Y)與濃度(X)作線性回歸,線性關系和相關系數見表2。在本法測定條件下,采用3倍信噪比(S/N=3)計算水體中MG和LMG的檢出限均為0.01μg/L。
表2 MG和LMG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和相關系數
名稱 線性范圍/(μg/L) 線性方程 相關系數r
MG
LMG 0.25~25
0.25~25 Y =3581.3X + 5.138
Y =2356.7X + 8.365 0.9990
0.9993
2.3 方法的回收率與精密度
采用在空白樣品中添加標準溶液的方法,在采集的水樣中添加一定體積的標準溶液,使水樣中MG和LMG含量分別達到0.02μg/L、0.1μg/L、0.5μg/L 3個濃度梯度,每個梯度進行6次重復試驗,按照本方法處理后進行測定。結果表明,MG和LMG 3個濃度梯度的回收率為80.6%~92.7%,相對標準偏差為3.29%~8.23%。因此,MG 和LMG在水體中的加標回收率相對標準偏差均能達到檢測要求,說明本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3 結語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水體中孔雀石綠(MG)和隱性孔雀石綠(LMG)殘留量的方法。該方法具有選擇性高、步驟簡單、分析快速的特點,檢出限低、回收率高、精密度良好,可作為環境水體中痕量孔雀石綠(MG)和隱性孔雀石綠(LMG)殘留量檢測的參考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金蘭,陳培基,黎智廣,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產品孔雀石綠殘留量的優化研究[J].南方水產,2010,6(04):43-48.
[2] Safark I,Safarikova M. Detection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malachitegreen and crystal violet in water[J]. Water research,2008(36):196-200.
1引言
芥子氣(HD)是一種糜爛性化學毒劑,化學名為2,2′二氯二乙硫醚,可通過吸入、皮膚和眼睛暴露等方式中毒,造成皮膚、眼睛、呼吸道等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1,2\]。兩次世界大戰以及80年代爆發的兩伊戰爭中都使用了大量HD,造成了大量軍民傷亡[3~5\]。侵華日軍戰敗后在中國境內遺棄了大量包括芥子氣在內的化學毒劑,長期以來對環境以及附民都造成了嚴重危害[6,7\]。1997年OPCW并生效的《化學武器公約》(CWC)嚴格禁止了HD的生產、儲存和使用,但至今其銷毀工作還未完成;同時由于HD容易生產、性質穩定,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還會極大地威脅公共安全。因此,有必要發展并建立靈敏、可靠的分析方法對HD染毒樣品進行準確鑒定,對違約使用的調查取證、染毒人員的診斷救治都具有重要意義[8\]。
HD含有兩個親電中心,進入生物體后迅速分布于各組織中,發生代謝反應可能生成水解氧化產物、β裂解產物和大分子加合物等一系列化合物[9,10\]。這些代謝物按照其來源及特點分為兩類:小分子游離代謝物和大分子加合代謝物[11~13\]。小分子游離代謝物包括硫二甘醇(TDG)、硫二甘醇亞砜(TDGO)及芥子氣亞砜(SMO)等水解、氧化產物,以及與谷胱甘肽加合后經β裂解酶作用產生的1,1′磺酰基雙\[2(甲基亞磺酰基)乙烷\](SBMSE),1甲基亞磺酰基2\[2(甲硫基)乙基磺酰基\]乙烷(MSMTESE),1,1′磺酰基雙\[2S(N乙酰半胱氨酰基)乙烷\](SBSNAE)等β裂解產物(如圖1所示)。在小分子代謝物中,雖然文獻\[5\]報道了在生物體內檢測出痕量的內源性TDG和TDGO,但在HD染毒的生物醫學樣品中,TDG與TDGO的濃度顯著升高,而且這些化合物均具有HD的結構特征,因此,這些小分子代謝物均可作為HD生物標識物[11\]。與大分子加合物相比,小分子標識物在芥子氣暴露后很快出現在體液中,能夠在體內存在數日至兩周,并且具有檢測快速的優點,是染毒早期快速診斷的理想標識物。
對于HD小分子標識物的分析,大多采用GCMS/MS或LCMS/MS等技術分析其衍生產物或原體[14~17\],但由于不同標識物的性質差異,這些報道大都只針對單個或兩個標識物進行分析。但HD染毒劑量、方式以及染毒時間的不同所產生的生物標識物也不盡相同[16\],因此,所建立的方法應能更廣泛用于標識物和樣品的分析。直到2013年,Li等[18\]報道了將血漿蛋白沉淀后直接進行LCMS/MS的分析方法,可同時檢測7種HD游離代謝物。方法制備簡單、耗時短,取得了較好的結果。但該方法中血漿經蛋白經沉淀直接分析,基質依然復雜,背景中存在大量干擾峰,分析大量樣品后會造成色譜柱壓升高、響應降低、儀器穩定性變差等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本研究引入SPE制備方法,并優化了UHPLC的梯度洗脫程序,建立了血漿中6種HD標識物(TDGO,SBMSE,SBSNAE,TDG,MSMTESE和SMO)的U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本方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樣品基質純凈,大批量樣品分析響應穩定、重復性好。JP
2實驗部分
2.1儀器、材料及試劑
1290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美國Agilent公司);6460型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美國Agilent公司);Centrifuge5424型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NEVAP111型氮氣吹干儀(美國OrganomationAssociates公司)。
HD、TDG、TDGO、SMO、SBMSE、MSMTESE及SBSNAE(均由本單位合成,NMR分析純度>95%);HLB固相萃取柱(500mg/6mL,美國Waters公司);水、甲醇、乙腈(色譜純,美國Honeywell公司);甲酸銨(美國RoeScientific公司);健康人血漿部分由北京紅十字中心提供,部分來自于本實驗室的自愿者。JP
2.2安全措施
所有涉及到芥子氣的操作,如取用、配制和染毒過程均需要佩戴相應的防護器材,并在通風良好的狀況下進行;以NaOH乙醇(1KG-3∶KG-510~1KG-3∶KG-511,V/V)混合溶液作為洗消劑,各種直接接觸芥子氣的實驗器材在使用后立即洗消。
2.3染毒及加標血漿的制備
用乙腈配制1.0mg/mLHD標準工作液,吸取4.0μL標準工作液,加入4.0mL空白血漿,混勻、37℃振蕩反應12h,得到1.0μg/mLHD染毒血漿儲備液。用純水配制6種HD標識物的混合標準液,各標識物濃度均為100μg/mL,用空白血漿稀釋為0.01~500ng/mL的加標血漿。以上儲備液均于
20℃保存。
2.4樣品制備
參照文獻\[18\]方法對血漿樣品進行蛋白沉淀。0.5mL血漿中加入2.0mL乙腈甲醇(4KG-3∶KG-51,V/V),渦旋混勻,6100r/min離心5min,移取上清液。向沉淀中繼續加入1.0mL乙腈甲醇(4KG-3∶KG-51,V/V),渦旋混勻、12200r/min離心5min,將兩次的上清液合并,氮氣吹干,1.0mL純水復溶,離心收集上清液,加入60μL1.4%氨水準備進行SPE。
先后用5mL甲醇、12mL水和5mL1.4%氨水平衡HLB柱;上樣,分別用3mL1.4%氨水和2mL2%甲醇1.4%氨水淋洗;最后用4mL含2%甲酸甲醇進行洗脫;濃縮洗脫液至近干,加入0.15mL純水復溶,離心后取上清液進行LCMS分析。
2.5液相色譜質譜分析條件
色譜條件:ZorbaxEclipsePlusC18色譜柱(100mm×2.1mm,1.8μm,美國Agilent公司);流動相A為5mmol/L甲酸銨溶液,B為含5mmol/L甲酸銨的甲醇溶液;洗脫梯度:0~2.5min,5%~10%B;2.5~5.0min,10%~100%B;5.0~8.0min,100%B;8.0~8.1min,100%~5%B,運行3min;流速0.3mL/min;柱溫40℃;進樣體積10μL。
質譜條件:在ESI+模式下采用MRM方式掃描,應用4個時間段掃描6個目標物的定量及定性離子對,0~1.75min掃描SBSME和TDGO;1.75~3.60min掃描SBSNAE和TDG;3.60~4.65min內掃描MSMTESE;4.65min后掃描SMO。毛細管電壓4.0kV,離子源溫度350℃;霧化氣壓力35psi;碰撞加速電壓3V,權重為1/x。其它參數見表1。
3結果與討論
3.1固相萃取條件的選擇
與文獻\[18\]相比,針對血漿基質的復雜性,增加了固相萃取步驟,目標是進一步除去基質中的背景干擾物,使制備后的樣品更加純凈,提高檢測靈敏度和定量穩定性。6種化合物的極性順序為TDGO>SBMSE>SBSNAE>TDG>MSMTESE>SMO,其中TDGO與SBMSE,SBSNAE與TDG,MSMTESE與SMO的極性相近,因此,選擇3種化合物SBMSE、TDG和MSMTESE進行血漿加標(濃度均為10ng/mL),考察了BondElutePlexa(60mg,3mL),SampliQPSDVB(500mg,6mL),HLB(500mg,6mL),以及HLB(60mg,3mL)JP4種SPE柱的富集效果,結果見圖2。
BondElutePlexa柱的填料為疏水性的二乙烯及苯基聚合物,主要用于富集弱極性化合物,而SBMSE及TDG等目標物的極性相對較強,因此回收率低。而PSDVB柱的填料為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適用于從水溶液中提取極性芳香化合物,如苯酚等,不適于本文目標物的富集。HLB采用二乙烯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親水親脂兩性填料,可富集的化合物極性范圍更寬。此外,還考察了60mg小柱床的HLB柱,以期在不損失回收率的情況下,減少背景干擾,但實驗結果表明60mg的SPE柱的容量有限,回收率偏低,不適于0.5mL血漿樣品的富集。因此,經比較,本實驗最終選擇回收率最高的HLB(500mg/6mL)柱對6種HD標識物的加標樣品進行SPE純化。
目標化合物都顯弱堿性,加入60μL1.4%氨水,目的是降低目標化合物的極性,增強與HLB柱填料疏水基團的結合。經過比較考察,最終選擇先用3.0mL1.4%氨水淋洗殘留在柱上的雜質,再用2.0mL含1.4%氨水的2%甲醇淋洗柱子上非特異性結合的極性干擾物。此外,向洗脫液中添加2%甲酸是為了降低目標物在HLB柱上的結合力,使其更容易被洗脫。實驗結果表明,SPE在有效富集目標物的同時,除去了血漿基質中的大量背景干擾,色譜圖基線干凈(圖3),延長了色譜柱的使用壽命。
3.2UHPLCMS/MS方法的優化
根據6種化合物的理化性質及三重四極桿質譜的特點,在ESI+模式下應用Masshunteroptimizer件對每一個目標化合物的分析參數進行優化,結果見表1。為了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分離效果,對洗脫程序進行優化。由于TDGO和SBMSE這兩種化合物極性很強,所以在前2.5min內沒有采用等度平衡程序,目的是將目標物與基質中的強極性背景化合物進行分離,減少干擾;MSMTESE和SMO在色譜柱上保留較好,為了縮短分析時間,采用快速梯度洗脫程序對目標物進行洗脫。在優化的洗脫條件下,6種HD標識物在6min內均有較好的分離(圖3),TDG和SBSNAE的保留時間重合,可通過MRM離子對m/z的差異進行區分。此外,本研究采用4個時間段同時分析6個HD代謝物的12個MRM離子對,使每個峰能獲得定量分析所需的足夠掃描點數,改善峰形和靈敏度。
3.3方法學考察
3.3.1專屬性在最佳色譜質譜條件下,測試溶劑空白(純水)、空白血漿、加標血漿(6種標識物濃度均為50ng/mL)和HD染毒血漿(100ng/mL)樣品。溶劑空白中未檢出任何相關化合物(圖4A),表明儀器系統中沒有相關背景干擾。空白血漿中僅檢測到少量內源性TDGO和TDG(圖4B),濃度分別為2~8ng/mL和0~5ng/mL,與文獻[5]報道一致。50ng/mL加標血漿樣品中6種化合物的響應良好(圖5A)。在100ng/mLHD染毒血漿中發現了顯著高于空白血漿的TDGO和TDG,可以作為HD染毒依據(圖5B)。在體外染毒血漿樣品中沒有檢測到SMO的原因是在低濃度染毒時HD主要發生水解反應,自身氧化反應很少[8\]。β裂解產物是由HD與谷胱甘肽的加合物在β裂解酶的作用下而生成,但谷胱甘肽主要存在于血細胞中,離心后的血漿中谷胱甘肽含量極少,所以未檢測到。但是,在真實染毒患者體內,HD既可能發生水解、氧化反應,還可能與血液中的谷胱甘肽充分反應后釋放出β裂解產物,染毒人員血液經離心得到的血漿中可能存在水解氧化及β裂解標識物[18\]。因此,本方法依然可應用于真實HD染毒患者體內代謝后的血漿樣品分析。4種樣品的MRM色譜圖比較結果顯示,空白血漿中除低水平的TDGO和TDG內源性本底外,無其它干擾物,表明本方法專屬性較好。
3.3.2線性范圍、方法檢出限及定量限為了降低基質效應對檢測準確度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基質標準曲線外標法進行定量分析。將濃度為0.01~500ng/mL的加標血漿按照2.4和2.5節進行處理分析。以目標物的濃度和峰面積進行線性回歸,權重為1/x,繪制定量標準曲線。以響應顯著高于空白血漿且信噪比為3對應的濃度作為方法的檢出限(LOD),信噪比為5且相對標準偏差(RSD)低于20%所對應的濃度作為方法的定量限(LOQ)[18\],結果見表2。6種目標物均有較寬的線性范圍,SBMSE、SBSNAE和MSMTESE的檢出限與文獻\[18\]報道一致,而SMO、TDG與TDGO的靈敏度比文獻值提高了5~10倍(表3)。
3.3.3加標回收率與精密度對5,150和450ng/mL的加標血漿質量控制樣品(LQC,MQC和HQC)進行平行處理并分析,每個樣品重復測定5次。計算各目標化合物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結果見表4。6種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6.5%以上,RSD
3.4HD染毒樣品分析
CM(42OPCW在2015年第5次生物醫學樣品分析演練中提供了6份懷疑HD中毒人員的血漿樣品CM)LM
(A~F),和1份空白血漿(M)。采用所建方法對所ZH(有
樣品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檢測結果見圖6。在C樣品中檢測到的TDG及TDGO與血漿基質M一致,所以確定C樣品為空白血漿;在A,B,D,E和F樣品中都檢測到高于內源水平的TDG與TDGO,根據檢測得到TDG與TDGO的含量大小,得出樣品染毒濃度順序為F>A>E>D>B。OPCW的結果中C為空白血漿,A,B,D,E和F分別為100,10,40,50和150ng/mLHD染毒血漿,說明本方法的CM(21*3/4檢測結果與OPCW官方提供的染毒信息一致。空CM)ZH)
白血漿中內源TDG與TDGO的分析結果表明,HD對血漿的染毒濃度在10ng/mL以上時,可利用TDG和TDGO作為標識物進行HD的溯源性分析,而之前未有此方面報道。另外有意義的是,本方法檢測到的TDG與TDGO的濃度和與HD染毒濃度(10~150ng/mL,OPCW提供)呈良好的線性關系,這使得依據檢測染毒血漿樣品中標識物的濃度檢測實際HD染毒濃度成為可能,但由于代謝物的濃度還與染毒時間密切相關,特別是在體內染毒情況下,因此,代謝標識物與染毒濃度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行深入探討。
References
1(#GhabiliK,AgutterPS,GhaneiM,AnsarinK,PanahiY,ShojaMM.Crit.RevToxicol.,2011,(41):384-403
2KeheK,SziniczL.Toxicology,2005,(214):198-209
3KeheK,ThiermannH,BalszuweitF,EyerF,SteinritzD,ZilkerT.Toxicology,2009,263(1):3-8
4LawrenceRJ,SmithJR,BoydBL,CapacioBR.J.Anal.Toxicol.,2008,(32):31-36
5ZhangY,YueL,NieZ,ChenJ,GuoL,WuB,FengJ,LiuQ,XieJ.J.Chromatogr.B,2014,(961):29-35
6HuaX,ZhiYN,ZhangYJ,LiCZ,YueLJ,YangWF,ChenJ,DongY,LiQ,LinY,WuBD,FengJL,LiH,GuoL,XieJW.Toxicol.Rep.,2014,(1):533-543
7DavisKG,AsperaG.Ann.Emerg.Med.,2001,(37):653-656
8RuffAL,DillmanJF.Eplasty,2007,(8):e2
9AndachtTM,PantazidesBG,CrowBS,FidderA,NoortD,ThomasJD,BlakeTA,JohnsonRC.J.Anal.Toxicol,2014,(38):8-15
10PantazidesBG,CrowBS,GartonJW,QuionesGonzlezJA,BlakeTA,ThomasJD,JohnsonRC.Chem.Res.Toxicol.,2015,28(2):256-261
11NieZ,LiuQ,XieJ.Talanta,2011,85(2):1154-1159
12LinY,DongY,ChenJ,LiCZ,NieZY,GuoL,LiuQ,XieJW.J.Chromatogr.B,2014,,15(945946):233-239
13WeiY,YueL,LiuQ,ChenJ,XieJ.J.Chromatogr.B,2011,(879):1707-1712
14RichesJ,ReadRW,BlackRM.J.Chromatogr.B,2007,(845):114-120
15LIChunZheng,CHENJia,ZHONGYuHuan,ZHONGYuXu,XIEJianWei,LIHua.ChineseJ.Anal.Chem.,2012,40(10):1567-1572
李春正,佳,鐘玉環,鐘玉緒,謝劍煒,李樺.HTK分析化學,2012,40(10):1567-1572
16BoyerAE,AshD,BarrDB,YoungCL,DriskellWJ,WhiteheadRDJr,OspinaM,PrestonKE,WoolfittAR,MartinezRA,SilksLA,BarrJR.J.Anal.Toxicol.,2004,28(5):327-332
17NIEZhiYong,ZHANGYaJiao,WUBiDong,YANLong,FENGJianLin,LIUQin,XIEJianWei.ChineseJ.Anal.Chem.,2014,42(7):980-984
志勇,張雅姣,吳弼東,閆瓏,馮建林,劉勤,謝劍煒.HTK分析化學,2014,42(7):980-984
18LiC,ChenJ,LiuQ,XieJ,LiH.J.Chromatogr.B,2013,917918:100-107)
、
1 引 言
在發酵業中,葡萄糖作為發酵液的主要碳源,其用量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所以對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1]。酶類生物傳感器的諸多優點使其廣泛應用于發酵過程中葡萄糖濃度的檢測。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多為固定化酶電極[2~4],由于發酵工藝的高溫蒸汽滅菌過程使固定化酶生物傳感器無法在線使用。本研究組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用“酶液”代替固定態“酶膜”的方法,并研制出采用酶注射結構的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可基本滿足實際需求,但是還存在檢測時間過長的問題[5,6]。2015年,本研究組對此類生物傳感器進行機理建模,建立了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的機理模型,此模型表述了整個反應的機理,同時也對檢測方法提供了機理模型[7],為改進檢測算法、降低檢測時間提供了理論基礎。
酶注射式生物傳感器主要針對發酵領域中葡萄糖濃度的檢測,其檢測步驟為:首先利用葡萄糖標準液進行標定,再對發酵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進行檢測。但是生物傳感器易受溫度影響[8~10],在實際測量時,由于發酵液的溫度是變化的,且通常與室溫狀態下的標定液溫度不同,導致標定結果不準確,從而使測量結果產生誤差。而且每次測量都需要標定,不僅操作繁瑣,而且也不利于實現在線檢測。
本研究主要針對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在實際使用中因為標定液與被測液的溫度不同而引起的測量結果不準確問題,利用熱力學與酶促反應動力學提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首先利用動力學建立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濃度檢測機理模型,再利用阿倫尼烏斯公式建立溫度與動力學模型中未知參數之間的關系,并將此關系代入該模型中建立基于溫度的濃度檢測新模型,根據實驗數據通過數據擬合確定了基于溫度的濃度檢測模型中的參數值,得到檢測新模型。利用新模型提出了一種以反應混合液的溫度和反應初始電流斜率推導葡萄糖濃度的檢測方法。分別利用動力學模型檢測方法與溫度模型檢測方法進行實驗,檢測結果表明,基于溫度的檢測方法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具有更好的穩定性,檢測準確性也優于原檢測方法,同時改進后的檢測方法避免每次測量前人工標定所需的拆卸步驟,更加有利于在線使用。
2 濃度檢測動力學模型建立
酶注射式生物傳感器[5]反應池中發生酶促反應,由米氏方程可知,葡萄糖發生酶促反應時,首先生成中間絡合物,中間產物分解產生H2O2,H2O2在鉑電極處分解產生電子,其反應機理:
E+Sk1k
該機理模型中,指數部分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在反應初始中間絡合物的逐漸形成而引起的; 但根據米氏方程,底物與酶發生反應生成中間絡合物的可逆反應會瞬間達到平衡,短時間內絡合物濃度保持不變,使得H2O2的濃度增加速率是不變的,所以可省略指數部分。H2O2生成速率以線性形式增長,而電子由H2O2分解得到,即電流可表示為I=neD PEFP,其中, ne為反應過程中交換電子數, D PE為H2O2擴散系數, F為法拉第常數[7]。故可知其電流變化初始斜率為:
本研究組前期工作中建立的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檢測方法基于公式(3)所得,稱為動力學模型檢測方法:首先利用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得到已知葡萄糖濃度為[S1]、[S2]的兩種標準液的反應電流初始斜率K1、K2,并利用公式(3)確定濃度檢測動力學模型中的參數C和Km; 測量待測液,得到反應過程中電流的初始斜率K; 最后將已標定的參數C、Km以及初始斜率K代入公式(3),得到待測液的葡萄糖濃度[S]。簡單概括為:首先利用葡萄糖標準液標定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濃度檢測動力學模型中的參數C和Km,之后利用已知模型進行待測液的檢測。
在實際使用中,標準液處于室溫狀態,與發酵液溫度之間存在溫差。而參數C和Km中存在反應速率k1,k
1,k2,所以C和Km會受溫度的影響。這樣就導致了在存在溫差的情況下,室溫狀態下標定的參數C和Km并不能用于待測液的檢測。本研究利用溫度改進檢測方法,消除了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3 基于溫度的濃度檢測模型研究
3.1 基于溫度的濃度檢測模型
式中a、b、lna′, lnb′均為定值,未知量為溫度T以及反應初始電流斜率K。基于此模型,得到改進后檢測方法,稱為溫度模型檢測方法:生物傳感器對待測液葡萄糖濃度進行檢測,得到反應的初始電流斜率K′; 與此同時,通過反應池中的溫度傳感器得到混合液的溫度T′; 之后利用公式(6)將得到的初始斜率K′與T′同時代入,以得到被測葡萄糖濃度[S′]。
3.2 基于溫度的濃度檢測模型參數測定
3.2.1 實驗設計 為確定公式(6)中的參數a、b、lna′、lnb′,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原理:利用公式(4)、(5)可以分別得到C和Km與溫度T的另一種關系表達式: lnC=b′T+lna′、lnKm=bT+lna。由此可知, lnC與lnKm分別與1T成比例關系。首先在不同溫度下利用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得到不同葡萄糖糖濃度的反應初始斜率; 再利用公式(3)得到不同溫度下的動力學模型參數C和Km; 分別對lnC\,lnKm與1T進行數據擬合,最終得到a、b、lna′\,lnb′的值。
3.2.2 儀器與試劑 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自制); 金屬浴加熱器(一恒 TU.100C); 不同濃度葡萄糖溶液(分析滴定用標準溶液); 葡萄糖氧化酶(Solarbio); 緩沖液(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
3.2.3 實驗方法 根據北京某發酵廠數據可知,一般發酵液溫度約為30℃,其中個別發酵過程因工藝要求會出現溫度略高于40℃的情況。為了盡可能包含實際生產中多種發酵工藝的不同溫度要求,本實驗分別在25.0, 30.0, 35.0和40.0℃下利用酶注射式生物傳感器得到葡萄糖濃度為1.5, 2.5和3.0 mg/mL的反應初始斜率: 首先利用金屬浴加熱器加熱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以及緩沖液到設定的溫度,以此模擬實際反應過程中反應池中的溫度,利用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進行反應過程中初始斜率的測量。
3.2.4 模型參數的測定 表1為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由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測得的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的反應斜率。從表1可知,在溫度與葡萄糖溶液濃度不變的情況下,生物傳感器得到的斜率不同,這是由于酶促反應產生的電流為nA級別,易受干擾,三電極電路及放大濾波電路設計不合理造成傳感器穩定性差,此處通過多次測量的方式使其相對偏差在3%內,以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根據公式(3)推導可得到1[S]=CKm×1K×1Km,利用此方程進行數據擬合得到不同溫度下動力學參數力學參數C(nA/S)與Km (mg/mL)的值,見表2。
4 實驗驗證
4.1 系統檢測流程圖
別泵入到定量環中進行定量,之后利用緩沖液將其壓入反應池中進行反應,三電極檢測電路檢測其反應初始電流斜率,同時溫度傳感器檢測反應池中混合液的溫度,最后將得到的兩參數傳遞給上位機進行濃度的計算與顯示。
4.2 實驗結果與分析
利用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測量濃度為1.5和2.5 mg/mL葡萄糖溶液,得到斜率,并分別用溫度模型檢測方法和動力學模型檢測方法進行數據分析(表3),得到檢測結果的回收率,回收率表示測量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其計算公式為:P=1-|yi-y|y×100%, 式中,P為回收率, yi為測量得到的葡萄糖濃度值, y為實際葡萄糖濃度值。
用動力學模型檢測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系統在室溫下進行標定,隨著反應時混合液的溫度與標定時的溫差增大,測量結果的回收率逐漸降低; 而用溫度模型檢測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其回收率檢測結果會維持在一定范圍內,不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變化,這是由于每次檢測都會根據溫度重新計算濃度檢測動
力學模型中的C和Km,降低了溫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說明溫度模型檢測方法減小了由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誤差,提高了實際測量中測量結果的回收率,同時減少溫度影響,也增強了其穩定性。
驗證結果表明,當溫度改變時,溫度模型檢測方法能較好地維持其檢測結果的回收率,而動力學模型檢測方法由于標定液與待測液溫度不同使得檢測的精確度受到嚴重影響,說明溫度模型檢測方法能更好地消除溫度引進的誤差,使得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5 結 論
針對應用于發酵工業中的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在實際使用時,標定液與待測液溫度不同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以及為簡化反復標定的繁瑣步驟,進行實驗研究。通過利用Arrhenius equation建立了溫度與原濃度檢測動力學模型參數的關系,并利用此關系改進了目前已有的檢測方法,避免了在發酵領域使用時溫度引起的誤差,同時省略標定部分,更加有利于實現發酵工業中的自動化控制。通過實驗驗證可得到,基于溫度模型的檢測方法能減小溫度對檢測結果引起的誤差,同時也增強了此傳感器的穩定性,能更好地提升傳感器的性能。將改進后的傳感器直接與發酵工業中的發酵罐相連,獨特的酶注射式結構使得可以忽略高溫滅菌引起的酶失活問題,同時,利用新的檢測方法,更有利于在線檢測、控制補料一體化的發酵操作系統的實現。
References
1 SHI Zhong.Ping, PAN Feng. Fermentation Process Analysis, Control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5: 101-105
史仲平, 潘 豐. 發酵過程解析、控制與檢測技術.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101-105
2 Alonso J M, Bielen A A M, Olthuis W, Kengen S W M, Han Z, Franssen M C R. Appl. Surf. Sci., 2016, 383: 283-293
3 Kamanin S S, Arlyapov V A, Machulin A V, Alferov V A, Reshetilov A N. Rus. J. Appl. Chem., 2015, 88(3): 463-472
4 ZHANG Yan, NAN Cai.Feng, FENG Li, ZHANG Li.Qin, DONG Chuan, SHUANG Shao.Min. Chinese J. Anal. Chem., 2009, 37(7): 1049-1052
張 彥, 南彩鳳, 馮 麗, 張利琴, 董 川, 雙少敏. 分析化學, 2009, 37(7): 1049-1052
5 LIU Guang.Sheng, Gao Xue.Jin, JIA Zhi.Yang, CHENG Li, GENG Ling.Xiao, XUE Ji.Xing. 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2, 31(7): 95-97
劉廣生, 高學金, 賈之陽, 程 麗, 耿凌霄, 薛吉星. 傳感器與微系統, 2012,31(7): 95-97
6 GAO Xue.Jin, LIU Guang.Sheng, CHENG Li, GENG Ling.Xiao, XUE Ji.Xi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2, 40(12): 1945-1949
高學金, 劉廣生, 程 麗, 耿凌霄, 薛吉星. 分析化學, 2012, 40(12): 1945-1949
7 GAO Xue.Jin, ZHANG Peng, LI Jiao, WANG Pu. Chinese J. Anal. Chem., 2015, 43(4): 523-527
高學金, 張 鵬, 李 嬌, 王 普. 分析化學, 2015, 43(4): 523-527
8 Chen L, Wu Z Q, Wang C, Ouyang J, Xia X H. Anal. Methods, 2012, 4(9): 2831-2837
9 Snyder S L, Mcauley K B, Mclellan P J, Brouwer E B, Mccaw T. Sens. Actuators B, 2011, 156(2): 621-630
工作開展情況
(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保障落實有力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
為抓好“七五”普法工作,XX鎮成立了“七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小組成員,負責“七五”普法工作的研究和決策。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配有專門聯絡員具體負責普法日常工作。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
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及鎮情實際,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XX鎮“七五”普法規劃》,明確了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對象和要求等,為深入開展“七五”普法提供了路線圖。
三是建立考核機制。
堅持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評估機制,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鎮黨委、政法重要議事日程,推行“誰執法誰普法”、依法治鎮工作與綜治維穩、平安建設工作統一部署,統一檢查考評,有力促進我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二)依托重點工程,法治文化建設有力
一是大力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制定了《關于在全鎮農村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工作方案》,利用3-5年的時間,分步驟、分階段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推動農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截止目前,通過集中培訓、送法下鎮、法律明白人網校培訓等方式,我鎮已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2000余人,培養骨干“法律明白人”248人。
二是加強村級法治宣傳陣地建設。
積極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通過微信、宣傳欄、橫幅等載體做好法治宣傳工作。同時在各村書寫法治宣傳標語、建設法治宣傳長廊、法治宣傳欄,定期更新維護宣傳內容,為廣大人民群眾搭建了學法、
用法的平臺。
(三)緊扣重點對象,普法宣傳深入有力
我鎮積極緊扣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對象,發揮示范效應,帶動和促進全民法治宣傳教育。
一是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積極發揮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引領作用。
健全完善黨委中心組會議和鎮黨政聯席會議學法制度,實現黨政干部學法經常化、制度化。重點在機關、站所干部中開展學法用法活動,將鎮干部作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對象,堅持領導干部法治講座制度、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不斷創新學法形式,增強學法用法的效果。健全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積極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聘請了謝鳳香同志為鎮政府及各村常年法律顧問,為鎮黨委、政府、村委提供法律咨詢。
二是從青少年抓起,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學法、守法好習慣。
組織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充分發揮學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相關制度,加強法治課教師、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的配備管理,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開展校園欺凌現象專項治理,加大對校園暴力犯罪的懲處力度,堅決維護學校穩定,有效保障學生安全。
存在的問題
我鎮“七五”普法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個別單位對普法工作重視不夠,對法治建設的思想認識不到位,開展普法工作的主動性不足。二是普法宣傳創新性不足,宣傳形式以傳統手段為主,需要進一步拓展思路,研究一些讓群眾更易接受、更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三是普法宣傳力度還不夠,宣傳隊伍力量薄弱。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邀請專業法律人才進行專業授課,提高集中培訓效果;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的四中全會《決定》中關于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的要求,走進基層、深入群眾,結合普法工作,大力宣傳我國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
三、深入開展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各部門各單位常態化學習宣傳憲法,普法辦精心組織2020年度“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各單位根據工作職責開展送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社區、進網絡、進景區景點活動。
四、深入開展肺炎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堅決打贏肺炎阻擊戰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中熱點問題,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和以案釋法活動,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一、組織領導和保障能力得到加強。
為切實加強“七五”期間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我館將普法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來抓,制定了《縣檔案局檔案七五普法規劃》,建立了以館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股室為成員的普法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并根據人員崗位變動,及時調整了小組成員,負責普法工作信息的及時溝通,保障了全館上下普法工作的順利、有序、有效銜接,為普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普法領導小組負責對“七五”普法工作進行統一安排部署,決定七五普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并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了黨支部和職工政治學習計劃、納入了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克服人員、經費困難,盡最大努力保證了普法工作機構、人員、工作經費三落實,確保了檔案系統“七五”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了《縣檔案局“七五”法治宣傳教育規劃(2016—2020年)》和年度工作實施意見,按時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總結,制定了檔案法制宣傳相關制度,宣傳方案,印發了《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等法制宣傳資料,組建了一支由業務骨干和執法人員構成的檔案法宣講隊伍,對全縣的檔案普法工作進行宣傳指導監督,對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推廣和宣傳,并按時做好普法檔案資料的收集、歸檔。
二、“七五”普法制度健全、管理規范。
積極推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責任制,建立了領導班子學法制度、干部職工學法制度、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策制度、重大事項決策前法律咨詢制度、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評議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人員管理規定等制度。從制度上約束和規范干部職工行政行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嚴格依法辦事,不允許出現違反規定的做法。在工作中必須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結合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各項法律法規的落實提供保證。
三、突出重點,多渠道開展普法教育
1、領導帶頭、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法。為調動大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我館堅持并完善各種學習制度,堅持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盡力化解工學矛盾,努力提高領導干部、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增強依法行政能力。組織征訂了“七五”普法讀本、《行政強制法》宣傳掛圖、《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廉政建設學習資料及檔案法律規范等資料,設置“法律圖書角”,不斷增加“七五”普法所學的法律、法規內容,方便干部職工開展自學。充分利用每周二五的政治及業務學習時間進行相應輔導學法,認真學習十、報告、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憲法》、黨的方針政策及《檔案法》《機關檔案工作條例》《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省國家檔案館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城市社區檔案管理辦法》《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省檔案“七五”普法讀本》等檔案法律法規和規章,完成了規定的學習時間。通過學習,從而達到提升人員素質、不斷改進服務技能的良性循環,實現機關內部日常管理科學化,法治化。
2、加強全縣檔案工作人員教育培訓。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要求,結合檔案業務指導檢查工作,強化全縣檔案工作人員法制知識的宣傳培訓,組織縣機關、企業參加省檔案局業務培訓,每年舉辦1-2期縣級機關檔案業務培訓,對機關檔案人員進行了“零距離”指導,“面對面”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基層檔案人員檔案法制意識和業務水平。
3、主題教育取得成效。按照縣普法宣傳教育總體部署,緊密結合檔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普法主題教育活動和“12.4”法制宣傳活動。結合“扶貧幫扶”、檔案執法檢查、檔案培訓、“6.9”國際檔案日等活動,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進行黨規法紀宣講,參與縣上大型普法活動,在醒目的位置懸掛宣傳標語,向全縣群眾散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省行政村檔案工作暫行辦法》、《省重大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辦法》等普法資料共計5000余份。組織全縣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參加了黨建、普法、檔案法律法規知識有獎競賽等活動,在全縣廣泛普及了檔案法制觀念,進一步提高了社會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觀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4、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除了傳統的設立宣傳墻報、宣傳欄、指導、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的宣傳手段,我館還注重利用網絡進行法制宣傳,在微信、QQ群中上傳檔案法規、涉民文件、普法活動、檔案業務信息等相關內容學習文件,豐富了普法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增強了大家做好普法工作的積極性。
四、圍繞中心,開展普法宣傳
1、堅持普法與做好本職工作相結合,促進檔案事業全面發展。緊密結合扶貧幫扶、抗震救災、災后重建、機構改革等重點工作任務,加強檔案業務檢查指導、培訓、督查工作,大力開展民族政策、檔案法規的宣傳,進一步加強鄉鎮對村、寺廟檔案工作的指導檢查責任。每年至少開展開展一次檔案執法大檢查,對機關檔案室規范化管理和特定業務檔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督查。
2、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以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推動法治實踐為主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引領、熏陶作用,使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法律。結合機關文化建設,鼓勵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撰寫普法文章和檔案信息,向《檔案信息》網站和門戶網站上進行投稿,在政府信息公開中對檔案法規、涉民文件、普法活動、檔案業務信息等信息進行及時公示。全面落實行政權力規范運行和監督工作,及時清理上報行權清單,按照要求對行權運行情況納入平臺運行,接受監督。
五、加強整治,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1、加強檔案執法隊伍建設。為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積極組織單位職工參加省、州檔案局及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各類政治、法制、業務和消防安全培訓教育活動和網絡執法人員培訓,參加普法知識考試,保證了檔案執法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逐步完善了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了檔案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和執法水平,在檔案執法過程中做到堅持亮證執法,依法行政,公平執法,在執法檢查中認真進行“兩法”宣傳講解答凝,樹立了檔案執法良好形象。
2、做好監督檢查,落實監督責任。將普法的理念融入檔案管理的全過程,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和監督考核,促進行為養成。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及時發現和糾正干部職工不規范行為,“七五”期間,我縣無檔案違法案件發生。
為加強對七五普法教育工作的領導,確保普法活動順利實施,根據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2020年七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在局綜合辦公室。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同時,我們細化任務、明確分工,切實推進普法工作順利開展。普法工作離不開學習資料,辦公室在證訂普法資料時,均以保證本部門本單位普法學習的需要為前提,干部學法讀本的證訂數均按照上級要求如數征訂。同時,結合自身執法的實際,對業務學習用書做到人手一冊。
二、明確任務,制訂規劃
為適應依法治理和普法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法律法規知識,特別是安全生產、項目招投標、工程建設安全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加強我縣法制建設,全面推進各項事業的依法管理,同時,根據規劃,結合實際,制定了年度普法工作計劃,從而在時間上、制度上、措施上保證了七五普法工作的扎實開展,加強了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精心組織,狠抓落實
自七五普法規劃制定后,按照《規劃》提出的總體要求具體部署,普法學習采取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面向全局干部職工以及群眾,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法律、法規、條例等的宣傳教育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定期組織干部職工學法,并組織開展各類法制培訓班,從各個層面保證了普法教育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
半年來,干部職工堅持自學法律,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交流執法程序中需要改正的地方和執法業務知識,不斷提升執法業務水平;自覺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在抓好各類普法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十分注重對部門法規規章的社會宣傳和普及工作;以每年禁毒法制宣傳日、世界環保日等一系列活動為載體,通過懸掛標語、設置宣傳欄、接受群眾咨詢、發送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法律法規知識,發放宣傳手冊200余份,接待群眾咨詢200余人。
四、強化管理,依法行政
堅持每月組織干部兩次學習日,其中,一次用于法制培訓會,內容以常用法律法規為主,由各股室業務骨干任輔導員,把行政管理轉變為依法管理,努力提高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水平;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大會培訓;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依托群眾工作開展堅持到聯系點單位開展法制宣傳活動,深入基層開展‘法制下鄉’活動,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和社會化管理水平。
五、存在的問題
貫徹執行七五普法規劃的這半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不可否認的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法制培訓的區域覆蓋范圍還有待加強;二是宣傳方式有些單一、片面、內容覆蓋面不廣。
2、建立健全普法責任制,強化普法工作組織領導。按要求建立了我局普法工作責任制,明晰了我局統計普法責任主體,明確了統計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為主體,大力宣傳憲法、基本法律法規、執法司法適用的法律法規并行兼重的統計普法重點任務,落實了權責統一、及時有效、普法并舉、條塊結合的普法工作原則。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以分管人員和普查中心主任為副組長,其科室專業人員為其成員的統計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以分管領導督辦、普查辦具體抓落實、相關專業科室分工合作的組織運作機制,并對關鍵點和重大時點的普法工作實施時間、人力、物力上的重點傾斜,為普法宣傳工作提供了強力支撐。
3、架構聯合普法宣傳新模式。緊緊圍繞普查(經濟普查、農業普查、人口普查全國重大普查標準時點日和以“12.4”國家憲法日、“12.8”日統計法頒布紀念日)三個關鍵點集中宣傳為主軸。懸掛橫幅100多幅次,印放《致調查對象的一封信》、《統計法》、《農業調查要點》、《人口抽樣變動調查制度》等知識宣傳手冊5000余份,營造濃厚的普法輿論氛圍,提升重點對象的學法守法自覺性主動性。
為提高學校依法決策、依法管理水平,維護校園穩定,維護師生合法權益,保證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實施,學校特成立了以xx校長為組長的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制定了學校“七五”普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聘請了蒲亭鎮派出所xx同志和法院xx同志為法制副校長,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了師生的法制觀念。
二、規范辦學行為,依法管理學校
1、建立完善的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凡學校有重大事項都經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再召集全體教師進行討論,經全體教師通過后方才執行,堅持做到校務、政務公開。
2、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制度。著重做好校園基礎設施的安全檢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徹底整改,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加強校園的治安管理,學校實行領導帶班、教師值班巡邏制度,確保學校良好的治安環境;加強學校消防和用電管理,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和器材,及時更換老化電線,確保學校用電、用水安全;制定了安全方面的各項應急預案,確保在緊急狀況下,師生能夠迅速疏散,同時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時間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防自救能力。
3、認真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做到開足、開齊課,特別是學校里的思想品德課,要求每位老師認真上好每節課。學校嚴格遵守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作息時間,不隨意變動上課時間,不在假期里給學生補課。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主線,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法制教育。在法制教育上做到了“四落實”,即有教師、有教材、有課時、有活動。
5、規范收費行為,切實治理亂收費現象。凡涉及向學生、家長代收費的,我校都嚴格按照財政、物價及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范圍、收費標準執行,在執行過程中本著自愿原則,并在收費期間向學生、家長進行公示,維護了學校、教師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三、開展“法律進校園”活動,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進
1、采取課堂教育和集中宣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學生學法的落實。一是制定好法制教育工作計劃,明確課時安排,通過日常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法制教育,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四落實”;二是要利用全國法制宣傳日、全國安全教育日等特定時間,開展集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學校學生學法的效果。
2、采取“小手牽大手活動”,推動學生和家長互動式的法律學習。每月要求各班開展一次法制宣傳教育班會活動,要求每個同學在班會上講一個法制故事。課后每個同學回去給家長講一個發生在你身邊或所知道的遵紀守法小故事或違法必受罰的案例,讓學生和家長一起來學法、用法,提高全民的法律素養。
3、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促進學生的學法用法。把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結合起來,把反面典型教育與正面教育、全面教育與個別教育有機結合,把法制教育與日常行為規范達標、依法治校結合起來。不斷探索法制教育方式方法,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近年來,學校通過開展法制講座、法制知識競賽、法制手抄報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法制活動,在實踐中增長法律知識。
4、以創建“平安校園示范學校”為契機,抓好學生普法教育。以創建工作為載體,加強對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依法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的專項治理工作,從而實現教育隊伍更加穩定、校園秩序更加優化、法治環境更加規范、安全管理更加完善的目標。①進一步明確學校安全目標,深入開展安全法制教育,舉辦專題講座,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②加大綜合治理工作力度,落實校園安全責任制;③建立聯控聯防長效機制,深入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嚴禁學生在課間出入校園,努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④加大檢查力度,堅持季度檢查與平時檢查相結合,重點對校園教學樓門窗、電路、體育設施等隱患進行檢查,做到防患于未然。⑤加強與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加強對學生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指導。使青少年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不良行為作斗爭,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多渠道宣傳,拓寬法律宣傳學習的寬度和廣度。在強化學法的前提下,加強了法律知識的宣傳。學校的宣傳櫥窗,每學期都有法律知識的宣傳和違法行為圖片展。各班黑板報定期有法律知識的內容,并把此項內容作為班級考核、文明班級的評比的主要條件。
通過扎實開展上述“七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我校“七五”普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師生法律知識普及率達到100%,二是師生安全無事故、無輟學、無違法犯罪、無盜竊案件、無刑事案件等;三是師生的遵紀守法率達到100%,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