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31 05:35: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用戶調研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數據顯示,51%的用戶認為Facebook是個好公司,而卻高達71%的用戶分別認可google、蘋果和微軟公司,可見Facebook的形象仍需要改進,但至少相對Twitter而言,Facebook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當然針對Facebook的用戶態度中,年輕用戶更偏愛這家公司;Facebook用戶比非用戶更喜歡該公司。
下面是對CEO的喜愛程度的排名,36%的用戶豎起了拇指
下面是調查用戶對Facebook股價的預期,一般的人認為投資Facebook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你認為Facebook會繼續成功嗎?這個問題很高難度,觀點呈現了極大的碰撞。相對更高比例的人認為Facebook會被新事物所超越
下面則是調查用戶對馬克領導Facebook未來的看法,多數還算比較認可
下面是用戶對Facebook上市后,影響馬克領導Facebook的因素的看法
對于公司的估值,一半的人認為高估,32%的人認為和其市場地方相適應
在這些受訪人群中,56%擁有Facebook頁面
對于隱私問題,多數的人不信任Facebook
下面是用戶不使用Facebook的原因,缺乏興趣和不喜歡占一半,其他原因還有條件限制,隱私擔憂等
對于在Facebook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安全感,54%的人表示沒有一點安全感。
1.宣傳發動、營造氛圍。我社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的“創建農村信用工程領導農小組”,各網點相應成立了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年檢專班,全社上下高度認識農戶信用等級年檢工作的重要性,認真組織,周密部署,使全鎮信用評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同時利用橫幅、標語等形式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
2.社農聯動,落實年檢。我社依靠地方兩級組織,深入村組、農戶摸清“三個底子”,即農戶底子、村組底子、鄉鎮經濟底子,并按上級規定標準建立相關農戶經濟檔案,年檢內容包括農戶總資產、負債、經營項目、規模變動、年收入支出、貸款使用情況、信用狀況、有無重大變故等。同時發揚“挎包銀行”精神,開展“送到期存款、送小額貸款、送科技信息”的“三送”活動,在工作中堅持“三帶”,即帶感情、帶責任、帶貸款,并采用“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發放方式,手續簡便,農民手持貸款證象手持活期存折一樣方便,農戶踴躍參加,甚至出現爭評信用戶的局面。
3.嚴格年檢標準、把住關口。對信用戶,我社嚴把關口,一是年檢標準關,重點檢查農戶是否存在拖欠信用社貸款本息的不良記錄以及其他不守信用的行為;二是組織保障關,成立多個資信評定小組,與村級干部密切配合,并明確責任,包村包戶到崗到人;三是授信頒證關,堅決做到成熟一個,年檢一個,對年檢合格者,及時頒發《貸款證》。對年檢為不同信用等級的及時調整,讓誠信者得到實惠。對信用等級評定實行動態管理,信用級別能升能降,不搞終身制。,
二、我社在年檢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一)原來部分信貸人員對《貸款證》發放和管理的責任意識不強,信貸人員對農戶的資信評估程序不到位,授信額度帶有較多的主觀性。調查中發現,部分信用社人員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較弱,認為實行農戶信用等級評定,費時費力,成本高,工作量大,以日常事務較多、人員較少為由,對農戶資信評估和評定標準不細致分析研究,有的甚至不入戶調查摸底,憑主觀印象定農戶的資信大小,考核認定執行程序不到位,為急于完成上級任務而突擊發證,從而使一些《貸款證》所代表的資信等級缺乏客觀真實性,以致貸款限額的核定不準確,給信用社放款帶來風險。
(二)原來農戶信用評定審核不嚴,受資信額度所限出現以證冒名取得貸款,形成不真實的借貸主體。一些信貸人員放款簡單化操作,認為農戶一旦有了《貸款證》就相當于該農戶取得了相應的貸款權限,農戶只要憑他的《貸款證》就可獲得資信額內的貸款,對貸款人的經營現狀不再進一步調查核實。目前,我社一般對單戶信用貸款、擔保貸款都分為優秀、較好、一般三個等級,他們的最高限額(即優秀級)一般分別是1萬元、3萬元、5萬元。在實際應用中一部分農戶只是春耕秋收式的自給自足經營,不需貸款;而一部分是農產品加工、種植牧養等開發經商辦企業的農戶,對于這些擴大再生產的經營農戶,《貸款證》規定的資信限額顯然是不能滿足其所需,在無法得到信用社大額貸款的情況下,一些人就采取了借用他人《貸款證》的手段,即以他人的名義向信用社辦理貸款,形成小額農貸壘大戶的信用事實。二是以借他人《貸款證》名義獲得貸款,一般是全村多數農戶的《貸款證》被幾個經商戶使用,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不等。從而形成不真實的借貸關系主體,失去了《貸款證》原有的宗旨意義。極易導致信貸資產管理和處置中的風險。
(三)部分信貸人員年檢落實不到位,不能及時調整信用等級。按規定資信評估小組要逐戶對持有《貸款證》的農戶進行年檢,對農戶貸款的使用情況進行后續檢查,深入核實農戶現有的資產、負債、變現財產等的變動情況,再由資信評審小組據以研究確定下年度資信等級的升降。但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基層信用社特別是我們社人員偏緊,信貸人員相對不足,所轄50個村,3個網點只有12名信貸員,這樣有的信貸員要負責七八個自然村的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和年檢工作,并且評定工作中的各種臺賬及表格繁多,撤銷信用站后,人員少業務量大的矛盾已成為農戶信用等級管理中的客觀問題。再加上一些信貸人員對信用證年檢和貸后檢查工作重視不夠,只為了應付上級年檢的任務要求而簡化年檢程序,有的以日常工作中的主觀印象評定調整信用等級,甚至一些人員照抄上年的資信數據,農戶貸款被挪用或經營出現危機,喪失還款來源不能及時發現處置,從而使《貸款證》年檢結果出現偏差,信用等級不能如期調整,極易造成憑信用證發放的貸款出現不良和損失。
(四)評定不實,有弄虛作假之嫌。在小額信貸年檢中,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和貸款額度的核定十分重要,對于降低小額信貸風險、保證小額信貸推廣工作的健康發展甚為關鍵。但是,由于農戶信用等級的評定和貸款額度的核定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的復雜工作,部分信貸人員因不愿深入農戶認真調查核實,或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所以在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和貸款核定上靠感覺、憑主觀,隨意性較大,加之一些人員在初審、核批時把關不嚴,從而對小額信貸資金的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脅。有一些信貸員甚至把權力下放到村委會,坐等村委會填資料。這樣的做法,使評估存在很大的虛假性,而且避免不了村委會放“人情款”、“關系款”,在農戶中造成不良的影響,損害了信用社的形象,違背了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本意。
三、當前我鎮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社會信用環境欠佳,影響了我社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積極性。受社會信用大環境的影響,有一些農戶信用觀念淡薄,還貸意識差,千方百計地逃廢信用社債務。而地方政府、司法部門對維護金融資產安全,培植社會信用,打擊逃廢金融債務的力度明顯不足,導致我社部分信貸人員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慎貸恐貸心理,再加上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現實意義認識不到位,信心不足,影響了小額信用貸款的推廣速度。
(二)信貸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不配套,基層信貸人員對評定和年檢、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存有偏見。目前信用社實行了貸款責任終身追究制度,誰發放貸款誰負責收回,到期收不回的輕則扣工資,重則下崗清收。在貸款種類中屬擔保貸款的如果出現風險,可以依法保全債權,而發放的信用貸款如果出現風險,就難以保全債權。為此,基層信貸人員對年檢和發放信用貸款顧慮重重,寧可少評或不評,少放或不放,也不去“冒風險”。另一方面,信用社在強化信貸風險約束的同時,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導致小額農戶貸款管理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不配套,信貸人員所承擔的風險和收益不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貸人員的積極性。
(三)掌握農戶資信信息困難,不利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目前地方政府對信用社健康發展的參與程度低,村級組織職能弱化,加之村級信用站和農戶聯絡員撤消后,導致信用社對農戶的資信信息不得不依靠村組提供和信貸人員實地調查,工作量非常繁重,這與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相對不足構成矛盾。據調查,一個基層網點信貸人員一般不超過四人,有的只有二三人,這相對于1萬多農戶的鎮,無疑是嚴重不足,致使我社對農戶的跟蹤調查和信用評定、年檢工作難以有效實施,絕大部分,不得不繼續采用抵押方式發放農戶小額貸款。
(四)我社在發放小額信用貸款中一些不規范操作,抑制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需求。一是宣傳發動工作力度不夠。目前雖然開辦了此項信貸業務,但宣傳發動工作的力度不夠,致使許多農戶對小額信用貸款的有關情況不甚了解,有的農戶甚至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二是執行利率相對偏高。在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時,不論產業類型如何,一律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0%的規定,影響了農戶貸款的積極性。三是小額信用貸款期限較短。農業產業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一些特色農業生產周期多在1-3年左右,而當前農信社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期限一般控制在半年以內,最長也不超過一年,使貸款期限與農業生產周期不符。四是貸款額度與生產資金需求不匹配。有些農戶年收人均純收入已突破5000元,農戶一般性的生產資金都能自己解決,根本不需要信用社貸款,而用于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高效農業的資金投入,其小額信用貸款的額度是遠遠不夠的。由此可見,信用貸款授信3萬元以下的規定與部分農戶的生產資金需求不相匹配。五是農戶資信缺乏統一標準。準確評定農戶的資信度,是確保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安全運行的重要一環。目前的信用戶評定采取村黨支部、村委會初審、信用社審定的辦法,對農戶的貸款授信額度有較大的隨意性,農戶的授信額度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判標準化,有時導致評定結果失真,容易引起農戶的不滿情緒,而授信的不準確,也會給信用貸款的安全造成隱患。
(五)重規模,輕管理。為完成聯社下達的放款任務,片面追求放款數量,不認真年檢,就匆匆發證,發放貸款,不注重貸款質量。調查不深入實際,辦理貸款時手續不齊全,存在冒名貸款和轉借信用證的現象。而且在管理上也存在弊端和漏洞,貸戶檔案不完整,貸后檢查不認真負責,對挪用、轉讓信用證等聽之任之,不實施懲罰,使貸款發放之時就為回收埋下了隱患。
(六)目前的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和年檢,不利于確定貸款責任人。基層信用社人員調動較頻繁,曾負責和參與資信評估、評審和核發《貸款證》的信貸人員調換或調離原崗位后,新上任的信貸人員對持有《貸款證》的農戶按限額發放貸款,認為該戶資信情況已調查,原信貸員已在農戶經濟調查表的責任人上簽字,即使貸款形成不良,也是原信貸員的責任。而已調離的人員則認為自己雖參與對該農戶的資信評估、評審,但并未經手放貸款,新放貸款形成不良與自己無關。《貸款證》放款中對此類責任確定沒有明確,貸款一旦出現風險后,責任追究就會很難落實。
四、鑒于在小額農戶貸款評定、年檢和管理中的上述問題,我社對以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廣泛宣傳,讓廣大農戶充分了解和掌握小額信用貸款的具體內涵。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培養農戶信用意識,營造農村信用環境的重要途徑。信用社在開展小額信用貸款業務中,要通過墻報、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廣泛宣傳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意義、程序、做法和要求,讓農戶知曉小額信用貸款的貸款主體、額度、條件、方式等內容,要堅持以農戶資信度確定信用貸款額,在鄉村形成“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講信用光榮、不講信用可恥”、“信用也是一種資產”的社會氛圍,弘揚信用美德,為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安全運行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二)加強基層信貸人員教育培訓,強化責任和風險意識。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則定期組織業務人員思想教育、法規教育和風險防范教育等專題的培訓,使“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的創建意義和防范資信評定中的操作風險的作用真正深入人心,真正認識到《貸款證》發放和管理工作,即是服務“三農”的政策所需,又是拓寬農村市場、謀求信用社發展所需,是實現社農雙贏的戰略決策。扎實做好資信評估、評審和年檢工作是夯實農村農村信用工程的基礎,是確保農戶信貸資產質量的首要前提。基層信用社要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制定和執行有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以審慎負責的工作態度,摒棄官商作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每鄉每戶和田間地頭進行認真調查分析,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信情況。
(三)有效整合人力資源,提高信貸人員隊伍素質。業務的競爭與發展主要資源靠的是人才。目前,現有信用社人員大多是八十年代招收的初高中畢業生和職工內部子女,文化素門等客意識多、下鄉吃苦精神差,愿意在城內機構工作,不安心在偏遠信用社工作的人不少。質較低,受前些年信用社坐門等貸的官商作風的影響,經營理念和工作作風轉化不到位,坐導致工作作風浮飄,工作不扎實、不深入。為此,上級聯社應一方面科學調配現有人力資源,根據各基層信用社的業務量大小對信貸人員定崗定編,確保信貸人員合理分配,解決機構間人力資源不平衡的現象。
用戶體驗行業從業者年齡普遍偏小,從業時間較短,年輕化趨勢明顯;學歷偏高,本科以上從業者占比大,行業專業要求在不斷提高。此外,大部分從業者在民營或者外企工作,市場對于體驗行業的需求旺盛。
當前用戶體驗行業的主要工作崗位包括,管理、視覺設計、交互設計、用戶研究、產品等,不同工作崗位的從業者有著鮮明的特點。
二、同行的薪資水平是多少?
用戶體驗行業超過三成從業者稅前薪資收入在5~15w,工作類別不同,薪資水平有一定區別。團隊和項目管理薪資分布范圍較廣,高于其他崗位。
影響從業者薪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崗位、從業年限、公司規模;影響薪資漲幅的主要因素是公司規模和行業所屬領域,企業規模越大,薪資漲幅相對較高。
三、哪些人想跳槽?
從業者跳槽的調查分析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從業者有過跳槽經歷,未來一年有五成從業者考慮換工作。從業者跳槽的主要因素是“產品項目狀況”、 “公司團隊狀況”、“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培訓學習機會”。
不難發現,用戶體驗行業的流動性在逐漸增加,從業者們的選擇機會也越來越多,從業者的職業規劃也更加多元化,這對用戶體驗團隊、工作環境、培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同行對工作都滿意嗎?
XX年用戶體驗行業從業者工作滿意度為比XX有一定提升,行業信心指數比XX年略有下降。影響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薪酬”、“工作內容”、“是否有話語權”,各類別從業者工作滿意度存在差異。
五、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報告顯示,本次調查的65.5%從業者都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其中三成從業者在1000人以上的大公司工作。一般僅千人以上大型綜合性公司和專門設計類的公司才設有用戶體驗部門,不過用戶體驗團隊的規模在逐年擴大,行業趨于互聯網化的同時,用戶體驗團隊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我縣水資源總體情況
我縣水資源較為豐富,據統計,目前有常年性河流47條,大小湖泊62個,中型水庫2座(西山灣水庫、大河口水庫),小(1)型水庫2座(雙山水庫、牛心山水庫),小(2)型水庫9座。水域總面積4.05萬畝。主要河流除灤河干流外,小河子河、吐力更河、黑風河、閃電河等一級支流20條,二、三級支流26條,均匯入灤河,形成較為密集的河網水系。
根據20__年自治區水利水電設計院、水文總局、水事監理中心編制的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調查評價,我縣水資源總量為1.2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8億立方米(不含客水1億立方米左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7575.5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為4545.3萬立方米,其中:蔡木山鄉1470.9萬立方米,大北溝鎮(包括現西干溝鄉)1180.6萬立方米,大河口鄉1273.4萬立方米,多倫諾爾鎮620.4萬立方米。
經20__年天津水利勘測設計院對西山灣水庫的供水調節計算和海委批復,西山灣水庫每年可為工業提供水量0.554億立方米。目前,藍旗上都電廠已批復1541萬立方米,多倫煤化工一期和二期已批復3700萬立方米,多倫大唐電廠一期(2×66萬千瓦,為特高壓供電)用水量285.6萬立方米,其中:西山灣水庫提供198.1萬立方米,用中水87.5萬立方米。上述三家用水企業已批復用水量5439.1萬立方米,西山灣水庫還有101萬立方米的供水量。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我縣水資源開發利用主要是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等三個方面。據水利部門統計,20__年全縣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總量為4693.2萬立方米(包括上都電廠598.8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5.4萬立方米,地下水3237.8萬立方米。
(一)生活用水開發。一是城鎮生活用水。據水利局測算,20__年全縣城鎮生活用水為195.9萬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5367立方米)。20__年,城鎮共有15眼機電井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其中:自來水公司12眼,年供水量180萬立方米,風華熱力3眼,年供水量15.9萬立方米。這些生活用水井均由縣環保局劃定了保護區(以井為圓心,100米為半徑)。二是農村飲水。20__年農村人畜生活用水量為354.7萬立方米。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67處,為29127口人提供了安全生活用水。
(二)農業用水開發。農業生產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到20__年底,全縣農田灌溉面積15.9萬畝(其中:地表水0.65萬畝、地下水15.2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14.3萬畝,主要為噴灌、微灌和滴灌,噴灌約占節水灌溉面積的95%以上。全年灌溉用水量為2400萬立方米。
(三)工業用水開發。全縣工業生產用水量為1742.6萬立方米,其中:大唐煤化工20__年實際用水929.6萬立方米(用地表水856.6萬立方米,用地下水73萬立方米)。藍旗上都電廠20__年用水量598.8萬立方米。全縣其他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和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年用水量214.2萬立方米。
三、水資源利用規劃情況
為切實開發利用好我縣的水資源,水利部
門對全縣用水進行了總體規劃:地下水主要用于全縣人民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地表水主要用于工業生產,用水實行總量控制。
(一)編制了《多倫縣節水灌溉工程規劃》。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__〕3號)中“大力發展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要求和《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新增“四個千萬畝”節水灌溉工程實施辦法的通知》(內政發〔20__〕140號)精神,結合我縣水資源實際情況,縣水利局編制了《多倫縣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規劃以20__年水澆地面積15.9萬畝為基數,規劃到2015年全縣水澆地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9.5萬畝)。到2020年全部達到節水灌溉面積25萬畝,其中:用地下水為灌溉水源的面積23.2萬畝,地表水為灌溉水源的面積1.8萬畝。
下一步,將出臺《多倫縣實施節水灌溉工程管理辦法》,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的總體要求,建立由政府統一領導,水利、發改、財政、農牧業、國土、農業綜合開發、扶貧等部門和五個鄉鎮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布局、規模、程序、部門分工協作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實行規劃審核制度、取水許可制度、水資源論證制度和項目驗收制度。
(二)編制了《多倫縣工業園區水資源論證報告》。根據《內蒙古多倫縣煤化工優勢特色產業園區總體規劃方案》、《內蒙古多倫縣大河口工業園區總體規劃(20__-2020)》,對于已經明確的入園企業和擬入園的各類企業發展規模,參考《行業用水定額標準》(db15/t385-20__)確定園區需水量,到2015年工業園區總取水量為3003.40萬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取水量為552.29萬立方米,地表水取水量為2381.05萬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為70.06萬立方米。2020年工業園區總取水量為5450.80萬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取水量為854.14萬立方米,地表水取水量為4459.47萬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為137.19萬立方米。
四、我縣水資源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水資源保護是個綜合管理問題。近年來,我縣水資源保護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水利水保工程建設,治理沙化嚴重的水泉、砧子山等17條流域,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積18.76萬畝,減輕了水土流失,減少了河流、水庫等水體中的泥沙含量。二是完成水源工程1088處,打機電井3852眼,完成節水灌溉工程1077處。三是加強對重點企業水資源保護的監督。通過水資源保護執法檢查等形式,督促企業建設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目前大唐煤化工、永白淀粉廠、伊利乳業、協鑫煤礦、灤源酒廠等五家企業都建立了污水處理廠。四是加強城鎮排污設施建設。于20__年建設了日處理能力1.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目前,日處理城鎮生活污水0.3萬噸。中水利用項目也正在申報待建中。五是不斷提高城鎮垃圾處理能力。在多倫諾爾鎮二道洼村建設容積為70萬立方米的垃圾處理廠一處,將城市生產建設或生活所產生的垃圾及時處理,垃圾處理廠經過有效的防滲處理后,不會對我縣地下水造成污染。
五、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總體情況
據20__年《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約為23256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20__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因此,我國也成為了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
據20__年自治區水資源公報顯示,全區水資源總量為419億立方米,按2400萬人口計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700余立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盟水資源總量約為21.68億立方米,按20__年六普102.8萬人計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106立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據水利局提供數據,我縣水資源總量為1.24億立方,按10萬人口計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1240立方米,不僅低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盟平均水平。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我們所說的多倫水資源豐富,事實上指的是地表水資源在全盟的占有量是相對較豐富的,我們的水資源利用率也位居全盟前列。但如果以20__年《水資源公報》顯示的數據計算,全盟地表水資源總量為2.14億立方米,我們多倫就占了1.18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約占全盟地表水資源量的55%。但如果從總量上來看,全盟是21.68億立方米,我縣是1.24億立方米,僅為全盟水資源總量的5.7%。
六、水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現在世界上有能源、水源、食物、人口等多種危機,其中危機程度最嚴重、影響最廣的是水資源的相對短缺。水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工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隨著水資源的逐漸匱乏,水的經濟、社會功能日趨顯著,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也日趨提高。隨著世界水危機的加劇,水資源的地位,已不僅反映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而且日益強烈地涉及到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缺水國,都把水利建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投入巨資,修建各種類型的水庫、水堤,以及儲水、蓄水、引水工程,來確保水的供求。據專家預測:在未來50年中,人們會看到導致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劇烈沖突的誘因,將不再是石油,而是水。
就我縣而言,水資源儲量并不高,尤其是地下水儲量較為匱乏。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全面鋪開,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將不斷增加,水資源將成為制約我們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命脈。因此,我們要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政策,嚴格取用水審批制度,堅決杜絕對水資源的掠奪式開發,盡最大努力做好我縣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為我縣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七、我縣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人畜飲水安全問題。近年來,雖然我縣不斷加大對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建設力度,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狀況不斷改善。但目前仍有4萬余人飲水安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二是關于噴灌圈問題。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噴灌圈屬于國家推廣的節水型農業科技項目。但在噴灌圈開發建設方面,國家也有對建設噴灌設施要進行水資源平衡、土地規劃及環境評估的明確要求。就我縣目前情況看,噴灌圈存在無序開發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噴灌圈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據水利部門統計,全縣農田灌溉面積15.9萬畝,用地表水灌溉的僅為0.65萬畝,用地下水灌溉的達15.25萬畝。每年農業灌溉用水量為2400萬立方米,大部分用地下水。而據水利部門提供的數據,我縣地下水可開采量僅為4545.3萬立方米。在地下水補給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抽取地 下水將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二,噴灌圈每年大量取用地下水,但一直未收取水費,這不僅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也造成了財源流失。如果按每年20__萬方水收取水費,也將為縣財政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第三,噴灌圈造成耕地土壤流失沙化現象嚴重。據有的鄉鎮水保站監測,在噴灌圈連接成片或噴灌圈在風口位置的耕地中,由于秋季土壤全部,秋冬季風力較大的雙重作用,噴灌圈每年土壤流失達3-5厘米。而且由于細土被風吹走,造成耕地沙化現象嚴重。第四,噴灌圈中化肥農藥無序使用,對耕地和水源造成一定污染。據調研,開發商為追求產量,在噴灌圈中每畝施肥最低的300斤,最高的達700斤,農藥的使用也沒有任何監管。化肥農藥的大量殘留不僅污染了耕地,也通過滲透和地表徑流污染了水源。第五,噴灌圈中存在無序取水現象。打井沒有任何的審批程序,打井隊也缺乏專業知識,有的噴灌圈老板甚至雇用民間風水先生靠目測隨意打井。由于缺少科學的測量手段,耕地往往被打的千瘡百孔,打井的深度也非常隨意,深淺不一,破壞了原有的地質結構和平衡。第六,噴灌圈由于實施集中連片開發,好多原有的防風林帶被隨意破壞,造成農防林面積不斷減少。第七,調研中發現,種植噴灌圈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真正獲利的是噴灌圈所有者,本縣農民從噴灌圈中獲得的收入僅是300-500元/畝的耕地租賃費和每個勞動力20__-3000元的務工費,但付出的卻是耕地被常年掠奪開發的代價。從眼前看噴灌圈給農民帶來了收益,但從長遠看,這種不以農民自主經營的噴灌開發方式并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隨意開荒問題。調研中發現,農村隨意開荒現象時有發生,有的農民甚至破壞濕地進行開荒。
四是農村防洪問題。調研中發現,我縣農村防洪問題沒有統一規劃,也沒有采取相應的防洪治理措施,洪水淹沒農田、沖毀道路的現象時有發生,農村防洪形勢不容樂觀。
(二)工業用水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據水利部門測算和國家海委批復,西山灣水庫還有101萬立方米的供水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工農業用水矛盾將逐步凸顯。
二是部分礦山企業存在濫采濫挖現象,不僅破壞了生態植被,也不利于涵養水源,有的礦山企業把抽取出來的地下水隨意排放,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三是部分礦山企業取用水缺乏相應審批程序,未按要求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
四是有的企業存在排放工業污水污染河流現象。
(三)生活用水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城鎮供水不足。用水高峰期斷水停水現象頻繁發生,而且由于水壓不夠,高樓層居民用水更是十分困難,群眾反映強烈。
二是排水能力不足,遇有降水量較大的天氣,城區內多處雨水排不出去,有的城區公路上最深處水深超過一米,雨水倒灌、影響出行現象頻繁發生,這不僅影響了城市環境,也不利于雨水的及時排出和利用。
三是城區污水治理能力不強。目前雖然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并已投入使用。但由于排污管網不完善等問題影響,大部分生活污水排入了東河套,尤其是縣醫院、中醫院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道中,造成水體污染。據水利、環保等部門監測,縣城下游河水存在氨、氮、磷及菌群超標現象。
八、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
水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是人類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當今世界,水資源不足和污染構成的水源危機已經成為任何一個國家在政策、經濟和技術上所面臨的復雜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我縣雖然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但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并不高,按國際公認標準,已屬于中度缺水。因此,要站在全局戰略的高度,以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高度重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倍加珍惜有限的水資源,按照國家海委批復的水資源利用量,平衡好工農業用水關系,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做好水源涵養工作。要繼續加強生態建設。據氣象部門監測,我縣30年平均蒸發量為1716.1mm,而30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86.4mm。蒸發量遠遠高于降水量。因此,要繼續加強生態建設,嚴格執行禁牧政策,通過大面積的植樹種草,不斷增加植被綜合蓋度,減少蒸發量;要加強流域周邊生態建設,繼續加強小流域治理,做好農村防洪工作,嚴防水土流失;要嚴厲打擊非法開荒行為,嚴禁在河流兩岸、湖泊周圍開荒、取土、私搭亂建,加強水源地保護。
(二)做好地下水開發利用監管工作。據資料顯示:按照埋藏條件,地下水可分為潛水和承壓水。地下水的補給源是降雨和地表水體,潛水(淺層地下水)直接受地面的降雨入滲、河渠滲漏補給、各種回歸補給,自然循環期約為1-10年。而承壓水(深層地下水)則是接受遠在上游的山區入滲補給,其循環期在千年甚至萬年以上。不管是潛水還是承壓水,每年的補給量都是有限的。只要機井抽出的水量大于地下水的補給量,就叫超采地下水,井的水位就會不斷下降,尤其是承壓水,一旦下降再恢復則是十分困難的。按照可持續開發模式,大型噴灌機的工程規劃設計時必須要按照可持續發展、高效利用、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則合理進行水資源平衡、土地規劃及環境評估;必須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行有計劃的用水管理,以供定需,總量控制。在大型噴灌機的使用過程中,嚴禁過多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而目前我縣的366個噴灌圈,既沒有進行簡單的水資源需求平衡分析,更沒有對環境的評估分析。這種不科學的開發建設模式極可能破壞水資源平衡,甚至惡化脆弱的生態環境。因此,要加強對地下水開發利用的監管,合理開發利用好有限的地下水資源,盡快制定出臺《多倫縣實施節水灌溉工程管理辦法》。
(三)做好耕地開發使用的監管工作。要嚴格實行耕地保護政策,加強監督和管理,對噴灌圈實施有計劃的輪作倒茬,堅決杜絕掠奪式開發耕地行為,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四)做好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作。繼續加大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作力度,逐步實現全縣農村人畜安全飲水的全覆蓋。
(五)做好城鎮居民供水工作。保證生活用水是一個城市最起碼、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隨著中心城市建設的逐步鋪開,我縣人口將會有新的增長,生產生活用水量都將逐步增加。但從目前來看,現有城鎮人口的生活用水都無法保證,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城鎮的健康發展。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城區居民供水工作。
(六)做好城鎮排水、排污設施建設工作。加大力度完善城鎮排水、排污管網建設,使城鎮生產、生活污水及時得到處理,進一步提高排水、排污能力,減少污水對河流的污染,提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水平。
(七)做好工農業用水規劃工作。隨著我縣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發展現代農業步伐的不斷加快,工農業用水量還將大幅增加,因此,一定要按照海委批復的要求,合理安排好工農業用水指標,確保工農業用水的可持續發展。
(八)加強對重點企業取用水的監督和管理。要按要求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確保按要求取水用水。要做好企業水污染狀況的監測,在大力節約用水的基礎上,確保達標排放,嚴禁工業污水污染河流、污染地下水現象。
(九)做好礦山開采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嚴格執行礦山開采審批程序,監督礦山企業按要求做好生態恢復等工作。
九、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重新勘測全縣水資源分布狀況及水資源總量。積極爭取資金,對全縣水資源分布狀況及水資源總量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勘測,掌握詳細、準確的數據,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二)嚴格實施用水許可審批制度。無論是工業用水還是農業生產 用水,都要制定嚴格的許可審批制度,沒有相關審批手續,一律不得隨意取水。
(三)制定出臺水資源有償使用政策。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水資源有償使用政策或辦法。對工農業及其他社會生產用水一律實施有償使用制度。
(四)制定出臺水源地保護政策。對縣內流域、濕地進行重新勘查和統計,在掌握詳細數據的基礎上,對沿河流域和濕地周邊劃定保護范圍,嚴禁以任何形式征用、占用濕地,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處罰標準。
(五)要研究制定耕地保護政策。要限制噴灌圈發展,原則上不再新上噴灌圈,尤其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要嚴格限制新上噴灌設施。要重點對全縣噴灌圈進行定期監督和檢查,嚴禁超量、超標使用化肥和農藥,避免造成耕地和水源污染;要加大對農民的資金補貼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讓農民自己成為現有噴灌圈開發建設的主體;要認真研究和落實噴灌圈內12%耕地用于防護林建設問題,確保防護林起到應有的防風、涵養水源作用,同時,要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嚴格按要求進行倒茬輪作,防止造成耕地沙化和土壤流失。
(六)嚴格執行城鎮水源保護制度。對城區居民水源井進行一次細致的安全大檢查,對于影響水源安全的建筑或設施,應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遷移或拆除,在保護范圍內,嚴禁規劃建設任何新的建筑,確保居民飲水安全。
(七)實施水污染定期監測制度。統籌全縣水資源監測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監測點,重點對存在污染隱患的河流、水源地等進行定期監測,對重點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全程監管,并及時向社會監測結果,確保水質安全。
(八)要及早解決城鎮居民供水問題。加快實施飲水工程,節約利用地下水資源。要想盡一切辦法,全力推進施工進度,及時解決好城區居民供水不足問題,切實保證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安全、足量供應。
一、我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幾年來,共完成改水52個村屯,新增自來水用戶8500戶;改廁1918戶;改用沼氣灶試點1500戶;新建村衛生所15所、武裝中心村衛生所35個,新上醫療設備120臺(套);新建村文化活動室21個、“萬村千鄉”農家店55個;新改造有線電視光纜18公里、通訊光纜15公里,農村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入戶率分別達到70%和73%;完成重點綠化村屯51個,栽植綠化樹280萬株;新建村內公園5處、2.8萬平方米,在太平山村、創業屯推行農家通透式綠籬院落建設;完成街道亮化11個村,安裝路燈530基桿;共硬化道路268.3公里,有51個村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總數的62%,有65個村實施通村通暢公路建設,占通村通暢公路任務的79.3%。全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觀。
今年,將繼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五項”工程。一是農村道路建設。西勝、大古洞等5個村村內道路建設工程5個,道路總長10024延長米、35084平方米;清河、山河、民富等20個村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工程20個,道路總長53963延長米、215852平方米。二是泥草房改造建設。全縣改造泥草房2800戶。三是路邊溝建設。建設東勝、富林等5個村水泥路邊溝總長34990延長米。四是村屯綠化建設。綠化濃河、富強等村屯10個,栽植綠化樹11.75萬株。五是村屯環境衛生整治建設。亮化長興、東勝等5個村屯,安裝節能路燈171盞;改造庭院柵欄林勝、清茶等6個村,總長度43900米。
二、公共設施使用與管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雖然我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使用與管護情況總體上較好,但也存在管護層次較低、水平較差等問題。
一是管護不利、使用不善。少數村對建后的白色路面管理不到位,存在晴天一層土、雨天一層泥、冬天一層冰的現象;個別村沒有調動起村民文化學習的積極性,文化活動室使用率低;由于缺少資金,路燈不能經常使用,由于沒有專人看管、維護,公園內的休閑、鍛煉設施損壞嚴重;等等。致使公共設施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是管護意識薄弱、不到位。個別鎮村領導干部重建設輕管理,將主要精力用在爭項目、跑資金、搞建設上,忽視公共設施建后的管理和維護,存在推一推、動一動的現象;部分群眾主人翁責任意識不強,認為農村公共設施的管護是政府的事,自己只管享受,不愿盡義務。
三是管理機制不健全、不成熟。雖然各村有關基礎設施管理有所考慮,但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如大部分村依靠村級機構自行組織人員,利用政府撥付的農村公益資金解決設施維護費用問題,但資金有限,難以完全滿足需要;個別村管護所用資金由村集體經濟收入支出,但集體經濟出現困難后,導致設施無人管護的后遺癥;受長期使用公共資源、設施不交費的習慣影響,部分村民沒有形成公共設施需要交費的意識,沒有形成良好的收費機制,使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負擔加重。
三、加強農村公共設施使用與管護的幾點建議
農村公共設施使用與管護是一項具有長遠意義的重要工作,需要從推進新農村建設持續健康發展的高度著眼,從農村公共設施長遠永續使用的目標出發,深入研究探討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使用和管護工作。
一、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宣傳工作不到位,少數農戶對小額信用貸款“信用”二字缺乏足夠認識
和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自90年代末農村信用社規范工作結束后在全縣迅速推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推廣之初,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信用社宣傳工作沒有到位,許多農戶根本不了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真正含義,部分農戶甚至誤認為,拿到了貸款證就是拿到了享有在信用社貸款的權利,對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知之甚少。
(二)基礎工作不到位,等級評定欠真實
小額信用貸款有別于其他貸款的主要特點是無抵押擔保等保護措施,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推廣之初,一些業務量大、信貸員少的信用社存在畏難情緒,在信用等級評定過程中,存在工作不細、把關不嚴現象,少數信貸員在沒有深入調查的情況下,僅與個別村干部商討決定農戶的信用等級,極少數責任心不強的信貸員甚至將“信用登記評定”“全權委托給行政村干部,致使“信用等級評定”不夠真實,與客觀實際嚴重不符。“信用等級評定”流于形式,為日后該類貸款的管理和清收埋下了一定的隱患。
(三)貸款用途難以把握,挪用現象較為嚴重
由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只需借款人提供身份證、貸款證即可辦理,信貸員不需要進行貸前審查,因此信用社無法掌握和控制小額農貸的貸款投向,小額農戶貸款被挪用現象較為嚴重。從調查的三個信用社看,每個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情況,最嚴重的社有30%以上的農戶貸款被挪作他用,甚至出現十幾個農戶每戶貸款3萬元給一人使用的現象。而信用社為了完成上級布置的貸款營銷考核任務,對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被“挪用”也未引起重視。
(四)小額信用貸款金額小,筆數多,工作量大,管理催收難度大
一是小額農貸涉及千家萬戶,工作量十分大。從調查情況看,一個信貸員最少要管400多戶,最多的要管上千戶,如此大的工作量,信貸員要做好貸款的催收、結息、調查等工作,實屬不易。二是小額農貸設及地域廣,清收工作難度大。我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大部分為每戶3萬元,而傳統意義上的農業耕種每戶只需要幾千元,小額農戶貸款中貸款額度較高的借款人大多是外出經商、打工者。據不完全統計,3萬元額度借款人,每個社都有15%-20%的人外出打工,有的打工者連春節都不回家,信用社常年找不到當事人,收貸收息難度加大。去年底,三個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共5114筆,金額9284萬元。其中無法催收863筆,金額1367.94萬元,分別占16.9%、14.7%;從未結息的1309戶,金額1748.19萬元,分別占14%,18.83%。
(五)農村信用環境欠佳,依法催收執行難
近年來,由于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對征信的認識逐步提高,信用意識有所增強,但由于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農村地區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知識普及不廣,農村的信用環境尚不完善,農戶對信用的認識僅處于初級階段。我縣農村少數地方借款人不守信用,想方設法逃廢信用社債務現象時有發生。有的貸款戶甚至以蒙取貸款為目的,不顧有無償還能力,錢到手后便杳無音訊。信用社在催收無果的情況下,只得通過法律程序進行催收。但由于小額信用貸款無有效抵押,加上法院的執行力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賴債行為,給農村金融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三個社共向法院訴訟貸款案件51筆,金額197萬元,執行21筆,金額39.1萬元,執行率分別為41.2%、19.8%。
(六)現行考核制度影響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投放
一是按季考核貸款收息任務,影響了信貸員放貸的積極性。目前,3萬元額度的貸款大部分用于外出經商打工者,這些人平時不在家,一般情況下每年春節回來,有的春節也不會回來,這樣一來,農戶小額貸款發放多的信用社及信貸員就很難完成按季結息任務,直接影響到職工的收入。信貸員為了完成任務,有時不得不自己掏錢代為墊付利息。因此,小額貸款這個既費 時、又費力、難出效益的貸款沒人愿意去做。二是不良貸款考核力度大,信貸員產生了“懼貸”心理。小額信用貸款貸時沒法審查,貸后不知去向,又無有效財產抵押,加上現在農村的信用環境不佳、司法執行力度不到位等因素,要將該類貸款不良率控制在2%,談何容易!而縣聯社對新增貸款不良率超過2%的信貸員,一律實行下崗收貸,這樣一來沒人敢再放此類貸款。
(七)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顯現
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其用途為農業,方式為信用。在目前農業還是弱勢產業,人們信用意識比較淡漠的情況下,風險顯現已是必然。至末,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三個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為9284萬元,不良貸款率3883萬元,不良貸款占用率為41.83%。
二、改進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建議
(一)完善信用評定機制,防范信用風險
一要宣傳到位。要通過各種媒體宣傳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使廣大農戶正確理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含義,在廣大農村營造良好的信用意識和法律意識,避免盲目貸款和惡意貸款行為的發生,確保信用貸款的良性循環。二要定期評級。信用社每隔兩年進行一次信用評級,并嚴格按照級別發放貸款,確保小額貸款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權威性。信用評級前信貸員要深入行政村了解情況,對每戶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評級時要先由農戶直接向信用社申請,管片信貸員、信用社主任與村組干部共同商討決定等級。
(二)規范評級操作機制,防范操作風險
要把對農戶的信用評級工作,作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要在縣鄉(鎮)兩級政府的領導下,統一布置,統一行動。各級政府要確定專人具體負責,并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要建立由村委會、村民代表和農村信用社信貸員組成農戶信用評定小組,發揮村委會和村民代表熟悉農戶家庭情況的地緣、人緣優勢,對申請小額信用貸款農戶的生產經營情況、資產狀況、信譽狀況、經營能力、道德水平及還款記錄,進行全面調查,認真開展農戶信用等級的評定工作。并以此為依據,逐步建立統一的農戶信用登記咨詢系統,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有關數據,建立動態的管理系統。扎實推進信用村鎮的建設和評定工作,對信用村鎮的貸款實行政策傾斜和利率優惠,努力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防范自然風險
建立由政府和農村信用社共同出資的擔保機構,專門用于對農村信用社發放的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擔保。也可由農村信用社按一定比例集中一部分風險基金,對由于自然災害而形成的小額信用貸款損失進行補償。同時,要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探索建立政策性、商業性和合作性相結合的農業保險體系,提高農業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四)落實責任追究機制,防范管理風險
進一步細化和落實貸款管理責任制,將責、權、利緊密掛鉤,對基礎工作扎實、小額信用貸款放得好、投得準、收得回的予以獎勵;對信用評級走過場、貸款發放謀私利、貸款回收嫌麻煩以致貸款放得出、收不回的予以經濟處罰和責任追究,避免管理風險的產生。同時強化貸款的檢查督促,做好貸后管理工作,及時了解農戶貸款的使用情況,嚴防貸款挪作它用而產生新的風險。
(五)推行失信懲戒機制,防范道德風險
比達咨詢(BigData-Research)移動用戶調查平臺《微參與》對線上機票預定用戶行為的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用戶通過線上預定機票;移動端預定的用戶數超過PC端;在線上預定渠道中,去哪兒用戶常用率最高,攜程第二,具備流量優勢的京東崛起,目前位居第十位;在移動端,攜程旅行APP使用用戶最多,航空公司在移動端相對PC端整體表現更好。
1、三分之二的用戶通過線上預定機票
2、品牌口碑和機票折扣是用戶選擇線上預定渠道品牌時最關注因素
用戶在挑選線上機票渠道預定品牌時候,最關注的因素是品牌口碑和折扣,OTA排名靠前的企業的在這兩個方面占據明顯優勢,航空公司官網雖然有品牌,但缺乏價格優勢,同時航空公司在OTA平臺上有折扣直銷旗艦店,進一步削弱了官網的競爭力。
【正文】
人大關于飲用水源地實施保護情況的調研報告
按照江華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近期縣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匯同生態環保、水利等部門相關人員,通過現場調研、座談走訪、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全縣飲用水源地保護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及思考建議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一直堅持把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整體規劃、項目設施建設、監控管理和綜合整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1、精心編制規劃。
根據《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湖南飲用水源地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們制定了江華瑤族自治縣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域劃分實施意見,明確了全縣飲用水源地保護思想,通過按規定分級劃分飲用水源保護區,有效推動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開展。
全縣共設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1個,鄉鎮“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9個,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10個。我縣還劃定了鄉鎮“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個(蔚竹口鄉、大錫鄉、大石橋鄉)、村級“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7個,正在劃定村級“千人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5個。目前,還有湘江鄉、界牌鄉、橋市鄉等3個鄉鎮政府所在地供水人口或規模未達到“千噸萬人”或“千人以上”要求,暫未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根據近三年的水質監測結果,魚塘坡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Ⅱ類標準,水質狀況穩定、良好,符合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縣境內的涔天河水庫上游1000米、東西河匯合處2個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均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Ⅱ類標準,水質狀況穩定、良好。農村飲用水水質達到國家標準;鄉鎮8個“千噸萬人”(除橋頭鋪外)飲用水取水點從2019年開始開展監測,監測結果顯示8個取水點水質均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Ⅱ類標準。
2、加快設施建設。一是完成縣城魚塘坡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工作。增設點位牌1處,區界牌6處,宣傳警示牌31處;在一級保護區內修建河提護坡70米,修建沿河圍擋2600米;制定了《江華瑤族自治縣魚塘坡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威脅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演練活動,全面提高環保工作人員因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二是對鄉鎮9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源地標志牌統一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773-2015)進行排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小圩壯族鄉、白芒營鎮重新按照標準制作標識標牌;對人為活動較頻繁的白芒營鎮飲用水水源地設置圍欄圍擋四百多米。
3、強化排查整治。在2019年問題排查的基礎設上,為有效防止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污染,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特制定了《江華縣2020年集中式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工作方案》。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是否存在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水上餐飲;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洗衣等影響水質的人為活動;排污口、畜禽養殖場、工業企業;有無水源保護宣傳牌,一級保護區是否需要圍擋等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排查。經排查,完成白芒營鎮、小圩壯族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存在標識標牌不完善,白芒營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需要隔離圍擋等方面的整改工作;另外,對大路鋪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有漁船,沱江鎮魚塘坡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有洗衣洗菜等現象進行了交辦,要求鄉鎮立行立改,強化監督;對沱江鎮魚塘坡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的一個小型養鴨場,進行拆除整改。
3、做實日常保護。一是開展日常巡河。大力推行河長制,建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飲用水源保護監督管理機構,嚴格飲用水水源地綜合執法,及時發現、清除飲水安全隱患,嚴肅處理威脅飲水安全的違法行為。二是開展水質監測。按要求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并對枯水期及豐水期實施加密監測,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上報監測結果,并向社會公開。三是開展日常保潔。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人員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日常保潔工作,清掃周邊垃圾,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4、注重宣傳教育。以貫徹落實《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湖南省飲用水水源條例》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在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周邊開展入戶宣傳。在縣城飲用水取水點沱江鎮魚塘坡和縣城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涔天河鎮聶家寨村召開飲用水源保護座談會,入戶發放《湖南省飲用水水源條例》等宣傳資料2500余本;二是下鄉鎮開展專項宣傳。在沱江鎮、濤圩鎮、水口鎮、碼市鎮宣傳《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湖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由市生態環境局江華分局聯合縣科協、縣檢察院、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等單位走進沱江鎮、水口鎮、濤圩鎮、碼市鎮等四個鄉鎮開展專項宣傳,重點普及飲用水水源保護相關知識,提升公民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意識。三是開展執法案卷比賽和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知識競賽活動。通過貫徹落實執法案卷比賽和《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知識競賽,不斷提升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水平,提升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
5、強化信息公開。加強信息公開,在縣人民政府網站開設專欄,及時公開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清單、整治進展情況,并公示水質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二、存在的問題
整體來看,我縣飲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保障了大部分群眾的飲水安全,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1、存在水源地環境污染隱患。個別飲用水水源源保護區周邊有農田和耕地,存在農業面源污染隱患。少數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存在生活源污染隱患。如大路鋪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內有下車村、隔河村等3個自然村落。自然村落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可能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影響水源水質。
2、存在供水安全隱患。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標牌、界樁、界牌以及隔離防護設施有缺失現象。部分鄉鎮供水點水源地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缺乏監控設備設施以及專門管理人員,供水安全存在漏洞。
3、少數水源點水量不足。調研發現,白芒營、大石橋等鄉鎮供水水量已不能滿足供水要求。如白芒營鎮設計取水規模為3000噸/天,實際每小時需供水200噸,即日需水量已達4800噸,超采嚴重,秋冬干旱季節幾乎斷流,水量嚴重不足,導致飲用水源地取水量不能滿足居民用水要求。如碼市雷公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量也無法滿足供水需要。如水口新鎮水源地保護范圍樟佑沖河段有龍潭電站 ,電站發電期間影響水廠供水量。
4、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尚不完全。部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困難,尤其是部分飲用水水源地取水類型為地下水,覆蓋面大,劃分難度大。同時,劃分方案編制以及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資金不足。
三、對策建議
飲用水安全是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是人民健康和鄉鎮發展的關鍵。為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提出以下建議。
1、增強各級各部門水源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水源保護氛圍。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電視等新聞媒介進行《水法》、《湖南省飲用水源保護條例》、《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宣傳,強化公眾的資源、環境、生態意識,提高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自覺性,讓人民群眾懂得保護水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2、加快推進飲用水源地問題整改。
按照“一地一策”“一廠一策”推進飲用水源地問題整改。對水源地周圍零散生活污染源進行治理,禁止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治理農業源污染,強化農藥化肥使用管理,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炸魚、毒魚、游泳;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的養殖場、水電站進行清理退出(如水口龍潭電站要盡快達成協議、收購清理),以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區及其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按要求建設一級、二級保護區標識牌、警示牌、界樁、界牌,一級保護區建設隔離防護設施等。鄉鎮要加強自來水廠的運行監督管理,保證廣大群眾飲水安全。
3、加強飲用水源地屬地日常監管。
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要求,各鄉鎮需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的日常監管。強化重點項目的施工管理以及林業、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建設,抓好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和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禁止亂砍濫伐、河道亂采亂挖等行為,增加水源涵養量,對影響水質安全的行為堅決依法查處,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4、加快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
一、引言
方言承載著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標志,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方言不僅對于人們的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王玉梅在《從文化學視角看方言的當代意義》中談到,“各地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形成、記載和傳播的載體。王玉梅認為“方言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蘊藏著豐富的、不可再生資源,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化與全球化語境中,對維護地域文化認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這也正是當今方言研究的意義所在。
二、研究目的和內容
1、研究目的
呼和浩特市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城區發展勢頭迅猛,普通話普及范圍和程度日趨加深,城區方言受到強烈沖擊。那么呼和浩特城區居民對方言的使用是否存在萎縮現象。筆者認為,呼和浩特城區方言存在萎縮現象,并且正在消失。基于這一假設,調查小組成員從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言語社區、家庭、同儕壓力和語言態度這七個方面入手,對呼和浩特城區方言中的典型字“”“ni”使用的熙現象以及斟方言的使用狀況叫了瘦統計分析收咂諭ü敬蔚韃檠芯浚芄惶岣呷嗣嵌雜諍艉禿鋪胤窖緣鬧厥傭齲俳嗣嵌雜詵窖緣氖褂謾⒈;び氪小?
2、研究內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ni”沃析了呼和浩特方言使用情況1對茵呼市方言字“”、“ni”惜的七個社會影響因素的程度叫分析貿雋撕艉禿鋪胤窖哉諳У慕崧邸!琛薄i”是呼和浩特方言的典型錯諍羰芯用袢粘I詈脫雜锝患手校飭礁齜窖宰鐘兇胖匾撓鎘眉壑怠?
呼和浩特人常用“”雌自己`當于普通話中的“我”。“”在呼市方言中有兩層意思b兩層意思可以以其慎的變恍侵薄琛倍廖ド保湟庖褰魷抻詼宰約旱拇疲浮拔搖鋇囊饉肌5逼潿廖羝絞保庖逅淙暈諞蝗順拼省拔搖保涓星檣食魷至吮浠禱叭送薪競幔源蟮那楦幸蛩兀湟庖逵胱鑰涫弊猿莆耙薄襖獻印畢嗟薄!i”在呼和浩特方言中H可以雌自己2可以雌慫諤囟ǖ那楦謝肪持惺褂謾S美創譜約菏保巳黿俊⑶鉆塹母星檣省6撲嗽蠣揮刑厥獾母星檣試諂渲校皇槍哂枚選R蛭琛薄i”是呼和浩特城怯民罅渴褂玫娜順拼剩源舜蔚韃榘顏飭礁齟首魑艉禿鋪爻喬窖允褂米純齙韃櫚鬧饕韻蟆M北收咦⒁獾劍艉禿鋪爻喬用穸雜凇琛弊值氖褂靡遜⑸舯洹!琛痹詒A粼瓷韉耐保鐘脅糠志用癜選琛倍磷鰲欏薄S捎凇琛弊種皇巧鞅浠渲復庖宀⒚揮斜浠員疚墓賾諍艉禿鋪爻喬窖粵魘ё純齙牡韃椴⑽窗啞湟舯淞腥肟疾斕姆凍搿?
三、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以呼和浩特方言中的“”、“ni”西倚究對象K用了問卷調查法、重點調查法、典型調查法、訪談記錄法、分層抽穴和統計分析法等方法諼示硤钚唇崾蟛捎梅錳傅姆絞劍暈示砟諶萁辛瞬鉤涫降牧私猓傭袢×艘恍钚次示硭薹ǖ玫降男畔M保氐愕韃櫸ㄓ氳湫偷韃櫸ㄏ嘟岷希氐愕韃榱撕艉禿鋪廝拇蟪喬用竦暮艉禿鋪胤窖浴琛薄i”的使用狀況雜諼示矸⒎瘧壤奈侍猓頤遣捎梅植慍檠姆椒ǎ蔥員稹⒛炅洹⒊喬植悖⒅匱玖康木廡浴T諍篤詰難芯恐校頤遣捎昧送臣品治齜ǘ允萁辛送臣品治觶貿雋說韃榻崧邸?
四、數據分析
呼和浩特市城區方言字“”、“ni”的使用狀況瘦統
1、按性別變項分析
會說呼市方言所占人數的百分比為66.1%,會說一點或完全不會說呼市方言所占人數的百分比總和達38.98%,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明,呼市方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男性會說呼市方言所占人數百分比為75.8%,占調查對象總人數的大多數;而女性為53.8%,僅達半數。從而可以看出,呼市方言在女性中消失程度較男性更為明顯。
2、按年齡變項分析
該變項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完全會說”方言人數比率均超半數,且除60歲以上人口,“會說方言”人數所占百分比隨年齡增加而升高。20歲以下“完全不會說”呼市方言人數所占百分比已高達33.33%,較20―60歲兩個年齡段的人高出一倍以上,可見呼市方言確實存在消失現象。
3、按文化程度變項分析
根據調查,不同文化程度,由小學至大學本科或大專,會說呼市方言的調查對象所占人數的百分比(50.00%、80.00%、62.50%、52.63%)總體為遞減趨勢,但在初中階段有所上升。在“”、“ni”噸的使用上>不使用“”字的人始百分比f著文惶度的提懾出現上慎勢P間有一定波浴i”字的使用>不使用的人舒著文惶度的提沈出現下降趨勢J褂煤團級褂謎舛值娜聳幕潭鵲奶嶸氏腫芴逑陸檔那魘疲浼淙雜脅ǘ?
4、按言語社區變項分析
呼和浩特玉泉區為舊城區,發展歷史最為悠久,回民區為原先的回族聚居區,新城區為原滿族聚居區,賽罕區前身為呼市郊區,2000年6月正式定名為賽罕區,建立時間最晚。近年來四區不斷擴大,很多周邊村鎮均已納入城區范圍,各區人口流動性、交融性大大增強。
“言語社區”是一種符合社會學定義的“社區”,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同時又是一種具有語言特性的社區。言語社區所闡釋的言語社區的同一性是一種概率模式。言語社區的內部社會結構十分復雜,個體之間必然存在差異。”
5、按家庭因素變項分析
該變項可較為直觀看出典型詞匯“”、“ni”的流失狀況。
被調查員的父輩同輩間典型詞匯“”、“ni“的使用率分別達擔.61%、51.52%,均過半數,使用率較高。同時,“”的使用率在祖輩、父輩、夫妻間的使用率都疫于“ni”的使用率壞韃樵鋇母副泊蠖嗉杏?5―75這個年齡段間,而這個年齡段是呼市方言的主力軍。同輩夫妻間的使用率則較低。
六、結論
呼市方言是呼和浩特多民族、多地域融合的產物,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此次調查顯示,呼市方言在呼市城區市民中使用依舊比較廣泛,會說呼市方言的人數超過半數,但基本不使用“”、“ni”這兩個方言字的人視津達到半試上
參考文獻:
[1]劉英,徐大明.移民城市語言變異的本土化―以包頭昆都侖區鼻韻尾變異為例[J].語言研究,2012(1):92―100.
[2]劉洪泉.唐書哲.漢語水平與翻譯能力的關系――長江大學英語專業學生漢語水平調查報告[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3]王立.語言成長與漢族中小學生的語言選擇[J].中國社會科學,2008(2):52―58.
[4]孫曼均.漢字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8(2):25―35.
20__年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任務780戶,承擔20__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第二批建設任務,其中奈林蘇木蘇都嘎查120戶;平安鎮大樹營子250戶;八仙筒鎮雙興村180戶;大沁他拉鎮興隆莊村230戶。
20__年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任務20__戶,承擔20__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任務,其中東明鎮塔布郎村、義隆永鎮大溝村、黃花他拉蘇木伊拉麻圖嘎查、青龍山鎮平頂山村、大鎮興隆莊二村、八仙筒鎮平安村、明仁蘇木明仁村。
20__年全旗農村沼氣項目安排落實在七個鎮九個村,即:大沁他拉鎮興隆地村120戶、舍力虎村61戶;東明鎮達布改筒村170戶;白音他拉蘇木四合敖包嘎查66戶;明仁蘇木南大道浩村53戶;八仙筒鎮太平莊移民擴鎮項目區100戶,平安地村57戶;黃花塔拉鎮伊拉麻圖村60戶;義隆永鎮大溝村61戶。同時以戶為單位,示范推廣53戶,計800戶。20__年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計劃任務1890戶。 以上項目全部以“一池三改”建設模式實施。即:建8m3底層出料水壓式沼氣池一個,同時“改廚、改圈、改廁”。
20__-20__年沼氣池建設數量按照農業部農村沼氣國債項目投資計劃100%完成,全部按“一池三改”標準全部完成配套建設,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產氣利用率達100%。我旗08年新增農村沼氣全部落實到戶,從4月5日始,進入沼氣實施階段,到6月6日為止,沼氣村全部開工,已建成沼氣1700個,現在沼氣實施進展情況良好。
二、沼氣建設效益明顯
沼氣池、圈舍和廁所的“三結合”,可以保證農戶一年到頭使用沼氣燒水做飯和點燈照明。一是一個沼氣池可節約煤、電、化肥支出,每月至少可以節省40元,二是建設沼氣池,方便了農民群眾的生活,“過去做飯滿屋煙,如今燒飯擰開關”,改變了農民群眾傳統的炊事方式,三是沼氣發酵是把生活垃圾、人畜糞尿等有機物質無害化處理的過程,可使居家生活環境清潔,大大減少蚊蠅滋生及病原菌的傳播,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從而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村容村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四是利用沼氣副產品沼液和沼渣種植蔬菜、果樹和糧食,可以大大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減少農藥和化肥對人體的浸害,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生產無公害的農產品。五是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一項很好的舉措,我旗農村農民群眾稱沼氣池是“燒不完的煤氣罐,不花錢的肥料廠,填不滿的垃圾箱”。
三、存在問題
雖然,奈曼旗的農村沼氣項目如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我們今年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項目建設未實行工程監理制:因項目村較分散及項目單元規模較小等原因,沒有聘請有資質的工程監理機構或人員對沼氣池工程施行監理。但我們派了專業技術人員駐村蹲點,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施工建設,施工質量確保了沼氣池的質量。
2、還有個別戶已建成的沼氣池由于冬季天氣寒冷,沒有按時按量投料,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管理和引導,讓項目戶充分利用好沼氣池,使之發揮最大功效。
四、幾點建議
1、抓點帶面,加大項目村建設典型的培養力度,重點搞好典型村的創建。重點抓出2-3個典型村,每個村抓出5-10戶“一池三改”示范戶,示范戶的確定要選擇離主要街道較近、房屋院落建設比較好的戶,以真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2、加大政府投資力度,調動廣大干群的積極性,促進沼氣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