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實例教學法模板(10篇)

時間:2022-08-27 16:31: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實例教學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二、實例教學法的優勢

1、地理學科利于與生活中的實例相聯系。地理教材中的案例陳舊,與生活中的實例相聯系,是對教材案例的補充與更新。2、實例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經過強烈的感性體驗,才會引發理性思考。3、實例教學法多采用鄉土地理實例,利于學生關注家鄉的建設,從而增強“愛家鄉、建家鄉”的責任心和使命感[2]。4、實例教學法利于創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實例教學法可脫離課本局限,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教學過程將更加的開放、民主。

三、“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第五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案例較多,但課本案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是教材設計上最大的不足,因此教師要學會運用實例來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知識。課標要求“結合實例,進行理論分析”,所以本節內容學習的關鍵是對教材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運用[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探究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太原市城市道路改造以后產生的影響。過程與方法分析不同城市形態的變化過程,對比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對比教材中給出的圖例,運用探究學習法分析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太原市交通運輸變化產生的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身邊鄉土地理實例的探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理想抱負。【教學重難點】重點: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4]。難點:通過分析實例來掌握理論知識。【教學方法】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案例教學法、對比分析法、實例教學法【教學過程】

四、地理實例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地理實例與教學原理的結合與論證。實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更好掌握,進一步論證原理。2、所選地理實例要具備典型性、時代性的特點。所選實例最好選擇發生時間距離學生生活較近的案例,以增強了學生對實例的敏感性[7]。3、實例教學多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教學為輔,所以教學進度、教學方向、需要教師適時引導,防止學生背離研究方向[8]。讓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地理規律,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地理文化,是地理教師追求的宗旨。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實例教學的運用很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地理應用能力、地理文化素養的法寶。

作者:馬寧 周躍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參考文獻:

[1]崔芳.淺談實例教學法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1,02(11)

[2]李麗萍.基于鄉土案例的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以“常州市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為例[J].地理教學,2015,03

[3]《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S]

[4]張艷,李莉.“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教學設計[J].地理教育,2014,05

[5]張福濤,王憲云等.鼎尖教案[M].延安教育出版社,2014,04:228頁,229頁

篇2

    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第一環節,課備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實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做到:

    ( 1 )精選實例。就是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掌握大量真實、精確、新穎的實際例子。真實指確實發生過的事。真實性是教學的生命。因為只有真實的例子才能作為科學的依據,使教師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服學生。當然真實性并不排斥假設。假設作為一種論證手段,只能做為真實的反證中,真實仍然是前提,精確指所選用的實際例子要有代表性,能夠具體地說明某一問題而不是偏離主題。精確還是真實性的補充,使真實的例子絲絲入扣地準確解釋書本原理,進一步增強教學的科學性和說服力,新穎指所選用的例子最好是新近發生的或者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因為這些事學生或者不知道,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過教師的講解既擴大了知識面,又解決了疑問,使學生倍感親切、信服。比如在講解國家政治政體時,可用美國競選的例子,說明總統制體的特征。用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決,決定是否改君主立憲制為民主共和制的例子,說明兩種政體的區別,這不但讓學生弄懂復雜的政體現象和演變過程,還要以引導學生跟蹤觀察,培養學生對時政的興趣。

    對于實例的搜集,不但要有質的規定性,還要有量的保證。這不僅是精篩實例的需要,還能擴大教師的知識面,掌握一些特殊的個別的例子,比如:巴基斯坦作為議會制國家,總統卻曾同時罷免內閣和解散議會;俄羅斯作為一個總統制國家,憲法卻規定總統有權解散議會等。這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

    ( 2 )精心籌劃。教師在備課中對每一個具體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態?講解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都要精心設計,充分考慮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和來嚴肅性,精確把握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時還要考慮課堂上各類突發問題的應付方法和補救手段。對那些一個原理要用多個例子說明的或者一個例子用以說明幾個原理的地方更要考慮周全,充分弄清原理與實例之間的各種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邏輯聯系。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比如:用日本各在野黨利用執政的自民黨內部分裂的機會。向議會提交對森喜朗內閣的不信任案,未獲通過,森喜朗政府涉險過關的例子,可首先考慮用以說明日本君主立憲制政體的基本內容,并引申證明議會制國家的共同點,還能順帶解決學生對日本是否實行一黨制的疑問,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那些在課堂教學中暫時不用的例子,可以安排以練習的形式出現,讓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擴大知識面。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備課的延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實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

    ( 1 )力求語言簡練。講解實例是為了證明原理,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可以節省時間又不沖淡教學主題。比如:在進行數字比較時,最好只選用兩組最能說明問題的數字。如果過多地宣讀一長串諸如百分之類的數字,只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一些書上的例子或者學生比較熟悉的新近發生的例子,最好點到為止。比如:“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久拖不決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東南亞金融危機造成的東南亞政局動蕩就說明了經濟是政治的根源”。等等。而對那些必須展開說明的例子,也不必從頭到尾,來龍去脈地交待得一清二楚,可以簡明扼要地說個大概,足以證明清楚所要證明的原理即可,避免影響實例與原理的銜接教學。

篇3

5E教學模式分為五個學習階段:參與(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擴展(Extension)、評價(Evaluation)。由于五個階段的首字母都是E,故命名為5E教學法[1]。內容和模式圖如圖1。

二、5E教學法的教學實例

5E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活動促進概念建構,這與《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的探究、合作學習等基本理念不謀而合。本文以蘇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空中的生物》中“鳥類”一節為例,闡述5E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課前準備:PPT、家鴿、家鴿骨骼模型、A4紙、硬紙板、學生6人一組分組、探究活動記錄表。

(一) 參與階段

每個小組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折飛機游戲并思考相關問題。

①取兩張A4紙,一張折成飛機形狀,一張揉成紙團,用同樣的力擲出去,哪個飛行時間更長?你覺得飛行可能與什么有關?

②用A4紙和硬紙板做成兩個大小一樣的飛機,用同樣大小的力擲出去,哪個飛行的時間更長?你覺得飛行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③用A4紙折兩個同樣大小的紙飛機,一個用力擲出去,一個讓它自由落體,哪個飛行時間更長?你覺得飛行可能與什么有關?

通過上面三組問題的比較,同學們發現飛行與形狀、重量、動力等因素有關,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主題:鳥類適行的特點有哪些?而紙飛機是每個同學都會折的,用這個簡單易操作的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讓他們產生主動探究的意愿進入到下面的學習;由紙飛機類推到鳥類,同學們開始思考鳥類的飛行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對本課將要探究的問題產生了積極的反應。

(二)探究階段

活動一:看一看,測一測。觀察家鴿的外形,身體呈什么形狀?觀察家鴿的羽毛,正羽在結構和排列方面有什么樣的特點?測量家鴿翼展開前后的長度并記錄結果于表1。

活動二:摸一摸。摸摸家鴿胸部的肌肉,與其他部位的肌肉比較發達程度。

活動三:掂一掂。觀察并掂量家鴿的骨骼標本,觀察有什么特點。

活動四:想一想。展示家鴿呼吸系統模式圖(圖2)及家鴿的呼吸過程(圖3),結合鳥類呼吸過程的視頻,請同學們想一想鳥類呼吸與人類的呼吸相比有什么不同。

探究是5E教學中的一個核心環節,是教師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和探索積累直接經驗,發展現有的概念和技能的一個過程。在本課的探索階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有步驟地開展看一看測一測、摸一摸、掂一掂、想一想四個活動,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完成實驗觀察和記錄。整個過程既使學生合作、觀察、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也積累了鳥類具有適應行的形態結構特征的實驗現象和數據,為構建鳥類的結構適應飛行的概念打下基礎。

(三)解釋階段

觀察完畢,請各小組完成以下問題的討論和交流。

①鳥類的身體呈什么形狀?對飛行有什么樣的作用?正羽排列和結構的特點對飛行有何意義?

②假設翼展開前后寬度不變,飛行時翼展開的面積是展開前面積的多少倍?飛行時鳥類的翼面積增大有何作用?

③發達的胸肌有什么作用?

④鳥類的骨骼有什么樣的特點?對飛行有何幫助?

⑤家鴿完成一次呼吸肺進行幾次氣體交換?氣囊對飛行有什么意義?

教師展示問題,鼓勵各小組對探究中觀察到的結果給予合理解釋,小組間相互交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傾聽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和概念,幫助學生提煉總結出鳥類能適應在空中自由飛翔的主要特征,從而初步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四)擴展階段

任務一: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鳥類都善翔。展示千姿百態的鳥類,以書本上野鴨、企鵝、鴕鳥為例,分析它們的結構特點和飛行能力。

任務二:小組合作收集鳥類的生存現狀,分析鳥類減少的原因,以愛鳥護鳥為主題完成一份手抄報。

擴展階段用于檢測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運用。通過質疑是不是所有的鳥類都善翔,復習和分析鳥類適行的特征,從而加深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同時通過小組收集信息完成手抄報,培養愛鳥護鳥的環保意識。

(五)評價

評價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內容包括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即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能力的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等。評價應該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方式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學生與學生的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2]。

篇4

在分析化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首先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給出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實際應用以及知識點的有機串聯。筆者在分析化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基本步驟可分為:①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后,引出案例;②課堂討論前,指導學生分析案例,發現主要問題,選擇相關的理論和方法加以應用,并給出解決問題的途徑;③課堂討論時,指導學生在所學過的知識點中,設計出可行的方案,并分析各自方法的優缺點;④總結課堂討論,并將案例中涉及的主要問題進行引申與拓展。例如,分析化學中,滴定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兩者互為補充,各有所長。滴定分析的優點表現為準確性高,儀器分析的優勢在于專屬性強和靈敏度高。如何理解這兩類方法的優缺點,可以在學生學習酸堿滴定法后通過乳制品行業中的三聚氰胺事件這一具體案例講解,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2008年,因食用三鹿嬰兒奶粉而患腎結石的報道鋪天蓋地襲來,罪魁禍首三聚氰胺也因此浮出水面。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學式:C3H6N6,含N量高達66.64%)假性蛋白,能使蛋白質含量檢測結果合格,導致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質含量測定中以假亂真);進而分析凱式定氮法優缺點(從而引申出滴定分析法的共性);第三步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借此引申出儀器分析法的優點)。通過這一案例分析,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研究物質的結構和性質與分析方法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從物質結構性質出發設計合理的分析方法的思維。

2先小組討論后提問互動啟發式開展案例教學

課堂案例討論前先對學生分組,由學生自薦和推薦的原則選出組長,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案例分析。組長負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這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之間知識點的交流,促進學生主動尋找答案,進行知識點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和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小組討論結束后,每組進行案例分析總結,教師隨后再進行課堂提問,師生互動和啟發式方法進行案例分析,來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3調整學生評分制度

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鼓勵課堂上積極發言并展開討論。期末成績的評價也因此采用多元化機制,包括期中考試成績(30%),期末考試成績(40%),實驗成績(20%)及平時成績(10%)。學生的平時成績主要來自于課堂上的案例討論,評分可實行鼓勵加分法,即積極參加討論發言的同學得到加分,以調動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采用這一多元化考評機制后,促使學生把學習落實在平時,既可以避免考生“考前臨時抱佛腳”的考試心態,減輕學生的迎考負擔,同時又可以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減少高分低能的現象出現。引入案例教學模式后,本校分析化學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內容也相應做了調整,在分析化學三基內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計算)的客觀題、填空題和計算題基礎之上,適量增加實驗設計和分析討論案例。在考試規定時間內,考察學生合理選用分析化學方法的能力并說明選用該方法的理論依據和原因,以更好地達到知識的靈活應用。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大學物理作為高等院校理工科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程,對每一位從初中就開始接觸物理的同學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但通過調查發現,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該課程比較難學, 自我感覺學得不好,考試都是艱難通過。

造成這些狀況的原因可能是以下方面:(1)現階段的大學物理教學內容絕大部分是中學已有的經典物理內容,缺乏反映物理學最新進展及交叉學科的前沿知識,使學生感覺沒有新鮮感。(2)近年來由于各個高校的擴招,使得學生的整體素質、知識儲備大打折扣。前期基礎知識太差,適應不了大學物理教學的進度。(3)有部分學生剛從高中過渡到大學還沒有來得及角色的轉換,還不能適應大學自主學習狀態,缺乏學習自主性。(4)近年來高校課程改革,大學物理課程的學時呈逐年縮減的趨勢,教學內容卻還是那么多。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感覺到學時的減少使教學任務加重了。(5)隨著近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部分家長、學生看重的是學習一門專業課程、掌握一門專業技能所帶來的實用性和經濟性,使得物理這門古老而基礎的學科在各個高等院校眾多學生和專業課程中的定位變得很不待見。大多數學生對于物理的印象就是一串很長又難記的公式加上一堆枯燥又難以理解的概念,對于學習物理只是抱著一種應付差事的學習態度,怎能學好大學物理?

所以,怎樣使物理的學習氛圍變得有趣,怎樣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本文探討實例探究教學法在大學物理中的應用。

1 實例探究教學法的概念

物理實例探究教學法就是由教師控制的,學生作為主體參與的,依據物理學在科技和生活中應用的實例和實物,圍繞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展開教學的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大學物理實例教學法本著理論聯系實踐的宗旨,以現實、具體的事例和實物為基本素材,將學習者引入特定事件的實境之中,學習者積極參與,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促使學習者充分理解如何把物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復雜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應用實例探究教學法,可以把課堂模擬成一個工程,或者模擬成一臺機器的各個零部件,讓每位同學在其中分別扮演一定的角色,分配不同的工作,最終使機器正常運轉起來。使學生不再是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坐在講臺下聽教師講,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問題,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這個公式是怎么推導的,也許聽的時候明白了,課后不及時復習和練習很快就遺忘了。在課堂上適當的應用實例探究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大學物理知識和概念。

2 實例探究教學法在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大學物理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義,有直觀的也有抽象的。利用灌輸的方式學生可以記住但是不能理解,很快就容易忘記,學生學得也吃力。

比如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講解物質的磁性,按照一般的方式,大多數教師都是把鐵磁、亞鐵磁、順磁和反鐵磁等概念根據磁疇的概念做個圖,或者直接復述一遍概念,告訴學生這個就是鐵磁、亞鐵磁、順磁和反鐵磁等的概念。

如果利用以下方式講相信學生會理解得更加透徹:在班級找八到十二個身高體型差不多的學生,其中男女生相等,男女相間站成一排。首先讓他們面向相同的方向同時走,可以走得非常輕松,移動的距離也最大,我們可以理解為鐵磁行;再使男生和女生分別朝不同的方向走,男生力氣大,整個隊列將以男生為主導的方向前進,或者朝同一方向運動,都可以朝著一個方向行進,可以理解為亞鐵磁性;再換成全部是男生,相鄰同學朝不同方向站立,當他們同時走動時,哪個方向都不容易移動,這個時候理解為反鐵磁性;最后讓每個同學各自朝任意的方向走動,發現亂成一鍋粥,誰都很難移動,這個時候可以理解為順磁性。通過這樣的模擬小游戲可以讓同學都參與教學過程,并樂在其中,學生定能很快地理解磁疇、安培分子電流假說的概念和磁性的幾種表現形式。

采用這種實例探究教學法,就是打破這種沉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也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如果在平時生產、生活中注意到更多這樣的應用實例,并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到課堂中來,那課程將會更生動有趣,學生學學物理的積極性會很高,也不會畏懼大學物理的學習。

3結論

物理是一門古老而基礎的學科,大多學生反映很難學,很難懂,很難理解,上課聽不懂,或是聽得吃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學生學學物理的現狀,講述了實例探究教學法的概念及應用。采用這種實例探究教學法,打破大學物理課堂的沉悶,使同學在娛樂中學到知識,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也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參考文獻

篇6

多媒體技術應用課程主要由多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多媒體系統的應用和發展、ACDsee圖像瀏覽軟件、HyperSnap-DX抓圖軟件、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Flash 8動畫制作軟件等14大塊教學內容組成的。學生要在短短的一個學期里掌握全部知識和技能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分結構、有側重地講解。從課程編排上看,理論和操作各占一半左右,而理論在書的前半部分,操作在書的后半部分。如果按照課程編排的順序展開講解,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會覺得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在學習操作部分時因內容密集而無法全部領會應用。這會導致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學習興趣不高,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為解決此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引入實例教學法,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順序,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一、運用實例教學法的指導思想

中等職業學校多媒體技術應用課程主要以能力培養目標為主線,使學生了解有關多媒體的相關知識,掌握多媒體數據的處理方法和利用創作工具創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技能。實例教學法又叫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實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掌握知識、學會應用和提升能力的方法。這種教育方法是為了解決知識量的急劇膨脹與人有限的學習時間、能力之間的矛盾。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審美情趣。從另一角度講,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實例教學法在教學計劃中的體現(與傳統教學法比較)

傳統的教學計劃一般都是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以章節為順序制定的,而實例教學法的教學計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度,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先后順序,以實例為主線,系統、科學地設計和安排授課內容。第一章具體比較如下表所示。

三、實例教學法的實施

多媒體技術內容既多且雜,要把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都學得很精通,是一項系統工程。學哪些內容可使學生在相同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東西,是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將來的工作需要以及中職學生的自身特點,筆者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適度調整,抓住重點,提煉出一些簡單實用的例子,以實例為主線展開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滲入理論知識的講解,從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1.精選實例

實例教學法對教師素質要求較高,實例的選取是決定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挑選實例時應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要圍繞書本內容所包含的知識點來選擇實例,盡量使每個知識點都能在這些實例中反映出來;第二,實例的選擇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鮮感;第三,實例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由淺入深,有一定的梯度;第四,每一個實例一般都有多種方法,教師要努力發掘最精辟、最容易理解掌握的操作步驟;第五,每一個實例講解、練習完成后都需要有相應的思考拓展題目和綜合練習;第六,實例的選擇要兼顧當前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摒棄過時知識,增加新興、熱門和實用技術。

2.演示實例

實例教學法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演示,但并不是說只演示操作步驟不講理論知識。教師先把準備好的實例通過教學軟件向學生進行演示,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練習,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后,教師再將實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分析,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其本質,掌握的程度也會更深。

在接觸新的軟件時,學生操作會比較生疏。教師在講課時就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分步講解,讓學生能跟著教師在電腦上操作,完成實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學生對所學軟件比較熟悉之后,講課速度就可以適當加快,以便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操作。當然,對于一些帶有復習性質、綜合性較強的實例,教師可以只提示操作思路或讓學生先嘗試完成,然后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再進行講解。這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操練實例

實例教學法極其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操作練習,它既是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師檢驗教學效果、發現學生問題的絕佳方法。如果學生聽懂了,分步完成了實例,就不練習了,那么所學知識將很快遺忘。因為整個實例不是學生獨立完成的,缺少整體性,學生對其印象不會很深刻,所以教師在講完實例后應先讓學生獨立地練習一遍,然后布置知識點相同、難度相當的例子讓學生練習,只有這樣才能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學生在上機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機房里來回巡視、觀察。如果發現的問題是個別現象,那么就單獨講解,如果發現的問題具有代表性,那么就統一講解。如果學生遇到的問題較多,教師一個人忙不過來時,可以鼓勵一些已經完成實例的學生幫助遇到問題的學生。這里也可以適當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先小組內互幫互學,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請教老師。這樣就可以達到使所有學生都掌握的目的。學生在上機練習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將關鍵的步驟和知識點記錄下來,以備日后查閱和復習。

4.拓展實例

多媒體技術應用是一門復雜、多樣的課程,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更是極其迅速,在實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絕對不能只教會學生幾個簡單的實例,而是應該經常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核心能力。

四、實例教學法成果展示

因為大部分實例都是每位學生獨立完成的,各自的程度不一,完成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很有必要將各位學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以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師要特別關注完成情況不佳的學生,對他們少批評、多鼓勵,使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樹立學習的信心。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實例練習,則每個小組需派代表講解展示本組學習成果,評選優勝小組,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能力和團隊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進行點評,肯定學習成果,同時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達到進一步提高的目的。

據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沒有實施實例教學法以前,因學生實操能力有限,考試一般只能采用理論測試的形式,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適應能力較弱,轉行現象較多。而在實施了實例教學法以后,考試完全可以采用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測試形式,學生成績更為理想,崗位適用能力更強,更加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參考文獻:

[1]趙佩華,眭碧霞.多媒體技術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篇7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9-0135-01

中學三年,對學生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學習階段,而對于中學教師而言,三年的教學工作也同樣匯聚著教師的成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學科特有的實踐性與科學嚴謹性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產生強烈影響,因此,教師就勢必要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注重讓學生吸取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識。基于這樣一個觀點,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現談談實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期讓更多的中學物理教師對這種教學方法有所認識,并希望以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1 實例教學法意義解析

筆者在教師交流中曾發現許多教師將實例與案例混為一體,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僅就教學工作而言,案例教學法與實例教學法對學生們有著相同的教育意義,然而在應用過程中卻又有著不同的區別。這具體表現在:嚴格來說,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或可以認為是研究者感興趣的一類事件中的實例,案例具有故事性與戲劇性的鮮明特點,它可以是虛構的,其目的是為加強學生對某一個學術性觀點的認識;而實例的內容則更加的廣泛,實例教學法在以真實事件向學生闡明觀點的同時,其事件本身必須是一個論點的依據。在課堂上,實例是可以隨時存在著的,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實例,可有效增加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認識,但對初中物理教師來說,由于這些實例與教學教材沒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對教師的素質來說卻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1]。

2 實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理論講解,又要注重聯系實際,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充分結合,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教學質量。

2.1用實例將物理與生活相結合

物理科目自八年級開始正式進入教學課堂,在此之前,中學生們已經有了相當的生活經驗。而事實上,生活中就蘊含著大量的物理現象,只因學生們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知識,所以對其不會產生明確的概念[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互結合,同時以實例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如在“杠桿”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首先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們思考,并引入了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如:阿基米德曾說,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以及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他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大家想一想,這有可能嗎?學生們經過認真思考,最后一致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筆者再次提問:那么,如果我們把汽車的方向盤卸掉,僅靠轉動中間的圓桿來控制方向,大家認為這可行嗎?學生們都笑了起來,并一致回答:不可能。這時筆者指著窗外對面的一棟建設中的大樓,對學生說:同學請看,大樓外面佇立著的那座巨大的鋼鐵結構學名叫做塔吊,塔吊的一側有一個巨大的吊錘,而另一側則是長長的鋼架,以及用以吊起物料的鋼索。現在大家注意觀察,塔吊的設計是運用了怎樣的杠桿原理?這時學生們結合課堂所學迅速得出了結論:是運用了杠桿平衡原理。

如此,在這堂課中,學生們不僅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又學會了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而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2用實例豐富課堂內容

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物理知識緊密相連,筆者抓住物理學科的這一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實例。如在學習“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一課時,筆者用電飯煲煮飯、電炒鍋煮菜燒水等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闡述內能是由電能轉化而成;在學習“機械能和內能的相互轉化”一課時,筆者以電風扇為例,向學生說明電風扇是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轉換;在學習“摩擦力”一課時,筆者向學生講述汽車輪胎與一些用具把手上面的凸凹花紋是為增加摩擦力;在學習“內能與熱量”一課時,筆者以汽車水箱為例:汽車開動時機械摩擦做功產生熱能使機械內能增加,而水箱內水的功效正是利用熱傳遞使機械內能減小,降低溫度。以上這些,都是在教學過程中實例的應用。通過這些實例,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們在吸收理論知識的同時又仿佛親眼看到了這些知識的應用過程,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使物理學科更具有魅力。

2.3用實例加強知識的應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現代學科,既然是以實驗為基礎,那么就必須強調知識的應用。一次有效的應用,可抵得上數次課堂實驗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重課堂教學的功效,注重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應用,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邊學習邊驗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避免“高分低能”的不合理現象,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增強他們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徑。

如在“力與運動的關系”一課中,筆者通過課堂知識講解以及課堂實驗,讓學生開動腦筋,運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在課后自制實驗道具,讓他們再次自己進行實驗,并要求他們寫出實驗心得。又如在“太陽能”一課,筆者同樣要求他們結合課堂知識,在課后自制簡易太陽能裝置,等等。

如此,將實例教學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通過真實事例來驗證知識,全面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動手與動腦的能力,是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提升物理教學質量的絕佳方式。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實例與物理與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讓物理的課堂教學更加生活化,讓實例貫穿教學始終,是物理教師教學素質的體現。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配合新教改,全面改善當前的基礎教育現狀,開發更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每個教師的基本責任。要將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營造精彩課堂,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篇8

建筑CAD利用AutoCAD功能繪制建筑類工程圖,是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該項技術廣泛應用于建筑、機械領域,因此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現有的《建筑CAD》教材編排基本是以軟件的運行環境、操作命令為主線的學科體系。以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法授課,主要體現“三個中心”:以教材為中心,按照教材的章節順序授課,先基礎后運用;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先講解CAD命令,再作簡單的演示,然后學生參照進行練習;以課堂為中心,課堂紀律較好,部分學生在學習。教學沒有關注學生的需求,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及創造力,導致教學效率低,部分學生僅限于完成書本例題圖形的操作,實操水平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

一、實例教學法理論

實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設計一個或多個精選實例,將所要學習的知識、操作、技能等融入實例中,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演示、講解、討論、學生練習以及總結評比等環節,以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大幅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為目的教學方法。在建筑CAD軟件教學當中,運用實例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實例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實例教學法實踐

學習建筑CAD繪圖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和空間思維能力,然而中職生文化基礎較差,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學得又不夠扎實,因此要學好建筑CAD繪圖不是件容易的事。筆者從事該課程教學數十年,深深體會到,僅對建筑CAD各個命令使用方法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實例分析不斷摸索前進,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1.以實例為主線,整合教材知識要點

教材是重要的、核心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新課標》建議:“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

建筑CAD功能強大,要在一個學期內學得很全面幾乎不可能。因此學生學習哪些內容,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就業崗位的需要,教師將教材中一些較復雜的內容刪去,學習與建筑施工圖繪制有直接關聯的內容,例如繪制“樣條曲線、合并等命令”;還可根據專業方向取舍,如工業與民用專業可以刪掉“建筑設備圖的繪制”等內容。

建筑CAD的命令多,每個命令在不同的條件下又有不同的使用形式。面對各種命令的繁瑣操作,學生極易混淆,逐漸失去耐心與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無法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因此,要把知識要點、技能融入到相應的實例當中,以實例為授課中心,讓學生在完成實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例如采用家居的茶幾制作實例,包含的知識要點有定長度的水平直線、倒圓角、矩形等繪制及技巧。

通過編制實例為主線,串聯了知識要點,讓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提高了技能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掌握了各實例的繪制,在后期的各種施工圖的繪制中學生有效地融會貫通,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完成技能教學目標。

2.以實例為主線,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21世紀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爆炸、終身學習的時代。應用軟件的功能不斷強大,需要使用者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以順應時代的要求。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演示命令的操作,學生照著做,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跟不上節奏,到了綜合運用的時候基本忘記了,這樣沒有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技能水平低。學生對知識點是被動接受,學習缺乏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高。

實例的設計盡量融入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實例如中餐桌布置,教師預先要求學生獲取相關尺寸,為增加生活的經驗和學習的樂趣,要求學生嘗試用CAD完成繪圖。學生積極性很高,還有了很多“意外”收獲——很多學生把家用的洗臉盆、灶臺等也通過這種形式繪制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各種操作方法,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課堂上有部分學生主動提出把學校衛生間的拖把池繪制出來。學生每天接觸到拖把池,非常熟悉,很愿意去測量尺寸。在確定拖把池中心圓的時候,生成圓點有幾種不同的方法:一是四邊形兩條中線的交點;二是四邊形的對角線交點;三是用對象追蹤的辦法,不用做輔助線。學生很有成就感,并完成了槽的正、側面圖,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以實例為主線,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了學生的學習天性,尊重了學生。學生的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積極性都將成為動力之源、能量之庫。我們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大做文章,巧做文章,學生就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以實例為主線,鼓勵學生合作實踐

建筑設計、建筑工程預算等工作崗位都需要分工合作,如設計效果圖、建筑施工圖、建筑結構圖、設備施工圖等各項工作都有專人專職負責,因此,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缺少形成這種意識的氛圍,因此合作學習成為合作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

由4~6人組成學習小組,小組組建時應避免全部是“優等生”或“差生”。教師要在充分熟悉學生的基礎上實行“好中差”搭配,又要避免小組成員固定化,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學生想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精誠合作,將個人融入這個小小的集體中。這樣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會大大提高。

以某建筑平面圖為實例,我們把內容分成幾項具體任務,組織分組競賽。任務分級為初級任務、中級任務、高級任務。特別強調,小組全體成員在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才能進級,這樣迫使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差生,共同進步。最后以小組所處任務級別與個人的領先加分的總和作為每個學生在本次實例訓練中的成績。這種在小組成績的基礎上進行獎勵的方式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它使小組成員對同伴所做出的努力給予了特別的肯定、表揚和鼓勵。這是在傳統的課堂上所沒有的。

由此可見,采用實例鼓勵學生合作實踐,創設了一種情境,使小組成員共同提高。這樣的同伴互助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積極影響,更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三、展望

現在的建筑CAD教材基本是按傳統模式編寫,給實例教學的順利進行帶來諸多不便。部分教師囿于傳統的教學法,對實例教學法的運用不夠熟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積累素材、經驗,組織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例,編寫實例教學教材。

參考文獻:

篇9

1.職業學校學生學習Word 2010面臨的問題

職業學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計算機技能相對好一些,但是有些學生家里沒有計算機,對于初中的計算機知識也是囫圇吞棗,并沒有真正掌握計算機知識。學生學習Word 2010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利用Word 2010進行寫作、排版、編輯、圖片和表格處理,還要運用Word 2010對版面進行多個分欄。有些表格需要進行特殊的排版,插入不同特殊符號或者公式,加入頁眉、頁腳、封面、目錄等元素。

2.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

傳統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作為一個學習主體的重要性,所以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老師強制給學生灌輸課本上的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喪失自己的思維方式和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會生硬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而不注重實踐,從而不能去運用所學的Word 2010操作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問題,限制了學生的創造開發能力。

3.實例教學法在職業學校Word 2010教學中的應用的意義

實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基礎的知識作為教學的內容,通過‘實例’內容的講解,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方法”。該種教學方法在職業學校Word 2010教學中的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課程都是枯燥的理論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通過采用實例教學法,學生動手實踐,自主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自然對學習也就有了很大的興趣。這樣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從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解決,更利于其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

(2)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Word 2010需基于計算機以動手實踐為主。例如,文字的編輯排版,通過上機,老師講解范例布置作業內容,學生自主設計編排,通過這一過程的實際操作,學生對該款軟件有了更全面的認識:①如何創建一個新的空白文檔;②怎樣才能正確輸入內容;③輸入內容后如何調整格式才能使文章看起來更美觀。這樣的實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3)可以改善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在上機實踐課之前必須撰寫實驗報告,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搜集、整理合適的案例,并熟練掌握與案例相關的Word 2010的知識。這樣老師也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學生在實踐中的創新也給老師在實例中創新添加更多的靈感。

4.實例教學法在Word 2010教學中的一般步驟

(1)準備實例。選取的實例既要典型,又要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所以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并持續更新。讓學生了解實例,既要務實,又要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或者課下對Word 2010操作進行了解與思考。

(2)實例操作。實例操作是實例教學的核心環節,教師應給學生講解最基本的操作問題,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不脫離實際地自主操作,同學之間可以交流心得,形成對該課程、該案例的更深刻的認識。

(3)實例總結。學生完成實例操作以后,教師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總結點評,根據不同的實例總結不同的特點,發掘學生在實踐中的閃光點,循循善誘,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動手的積極性。

5.實例教學法在Word 2010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應用實例教學方法時,教師應注意選擇高質量的且適合學生的實例。實例應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可以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Word 2010使用能力;同時還應兼具趣味性,這樣才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其不覺得課程無聊,從而真正掌握Word 2010操作的知識。

綜上所述,利用實例教學法進行Word 2010教學,有利于學生保持課堂的主體地位,實現人人參與實踐。該方法注重實現實例的過程,而不是老師所教授的課本死知識,學生親身參與實踐,能夠更深刻理解所學習的Word 2010操作知識,增加學生的自主創新、獨立思考、團隊協作的能力,符合目前的教學發展趨勢,也符合創新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104-02

隨著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各種教學法理論的研究和實踐也隨之開展,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其中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為核心,集合了很多傳統教學法的優勢和特點,對于英語聽力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徑。

一、目前英語聽力課程存在的問題

聽力作為輸入性技能,是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而聽力教學則是大學英語課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但是從現狀看,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和教材編寫都基本遵循傳統模式:生詞認知――聽材料,做習題――講解答案――重復這一過程。(楊媛媛,2013)學生基本處于被動輸入的狀態,欠缺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產生厭煩心理;而教師教法單一,課堂教學往往是在放錄音――對答案的循環中完成,對學生反饋信息少并且缺乏針對性的策略指導和問題分析,從而使聽力課堂沉悶,教學效果不佳。

二、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和動機, 以完成任務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體現教學的成就。(豐玉芳,唐曉巖 2004),該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國外許多語言學家如Candlin(1987), Skehan (1996) 等對任務型教學進行了研究。近年來,國內關于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文章層出不窮,通過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的檢索,在2001―2013 年間,標題或關鍵詞中含有“任務型”的文章共有4199 篇,我國教育部頒布了《英語課程標準》(20001)明確要求英語教師從實際出發,恰當應用任務型教學法,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逐步實現教學中心由教師到學生的轉變,體現“在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和“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原則 ,并且通過真實的語境激活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使語言的形式和意義得到平衡的發展。

顧名思義,任務型教學法重點在于“任務”二字,任務設計、任務監控、任務評價以及任務反思都應該是這一教學法順利實施和開展必須考慮的問題。其中,如何設計任務是實施者首當其沖需要思考的。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一個完整的任務教學框架可分為任務前(pre-task),任務環(task cycle)和任務后(post?鄄task)三階段。本文以《(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中Unit 1 Studying English 為例,設計了如下程序,實踐任務型教學法:

3.1任務前

這一環節要求任務設定者(教師)明確任務內容和要求,讓任務參與者(學生)對任務目的、完成任務的程序、時間等有清晰地認識,讓學生充分熱身。對于聽力課程而言,背景知識對于聽力理解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學生減少聽力焦慮,盡快進入專注的聽力狀態。在此環節,針對教學的主題,教師采取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就“English”一詞進行聯想,讓學生知道對于這一內容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討論,如學英語的困難、方法、目的或個人經歷等等,啟發學生的主動思維,進入聽力的語境,讓學生明確了解主題,教師再進一步提出聽力的任務:即要求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記錄下語篇中涉及到“English”這一話題的各個方面。

3.2任務環

學生在明確任務后,即開始任務的具體實施環節,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聽力技能訓練,并始終圍繞“任務”為核心。在第一遍播放時,學生提綱挈領地記錄要點,如語篇中提到的學英語的時間、遇到的障礙、學英語的原因等等;第二遍播放錄音時,教師就其中一個片段作精聽練習,空出某些重要句型和詞匯,如favorite, overcome,…as much as I can 等等,讓學生重點關注,加深印象。

3.3任務后

任務型教學法模式在最后一個環節重視語言形式,即分析和練習,反饋學生在意義表達和傳遞信息過程中反映出的語言形式上的欠缺,體現“在做中學,在用中學”的原則,讓學生從真實的經歷中直觀認識自己在語言輸出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效果。在完成前兩遍的聽力理解后,教師要分析和指出在之前環節中學生聽力出現障礙的原因,如語音、語速、語流或其他方面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自己就“Studying English”進行主題討論,使用在之前聽力語篇中出現的詞匯和句型,學以致用,聽說并行,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任務設計、任務督導和評價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了學生自主聽力的主動性,有助于優化聽力課程的教學效果,當然,在這一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教學內容的不同,慎重設計任務,并且通過任務完成后的反思階段,師生共同參與、探討任務進一步優化的實施,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可持續良性提高。

參考文獻:

[1]Candlin, C.N. Towards task?鄄based learning. In C.N. Candlin & D. Murphy (Eds.).Lancaster Practical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M]. 1987:5-22

[2]Skehan, P.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 based instr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6(7): 38-62.

[3]豐玉芳,唐曉巖.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35-3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汉源县| 周至县| 南部县| 息烽县| 扬州市| 安西县| 楚雄市| 许昌县| 农安县| 庆城县| 铁岭县| 彭山县| 游戏| 确山县| 宽甸| 洛宁县| 都兰县| 磐石市| 泰和县| 镇安县| 吉林市| 淮南市| 正安县| 民勤县| 康平县| 什邡市| 盐池县| 墨江| 龙井市| 思南县| 保山市| 屯门区| 扎赉特旗| 光山县| 炉霍县| 新竹市| 玛纳斯县| 阿拉善左旗| 布尔津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