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0:28: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現澆箱梁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應用現澆箱梁結構有利于提高橋梁的安全性能,是現階段大型連續橋梁充分應用的橋梁施工類型。但由于現澆箱梁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策略不完善,出現了諸多病害問題,影響橋梁安全。據此,本文從實踐應用的視角,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探究其工藝和質量控制策略,以期為提高現澆箱梁施工質量、保障施工安全提供借鑒與參考。
1工程概況
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站前及相關工程HWZQ-4標分為兩段。橋梁共計12座,共3597.26延長米,占總線路長度的12%。特大橋4座,2522.9延長米;大橋4座,1465.65延長米;中小橋4座,267.1延長米。據本次勘測資料揭示,本橋址區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粉質黏土、粗圓礫土、塊石土等。橋址區地表水主要為溝渠水、溪流水等,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地表水體和地下水補給,流量和水位變動大,受季節或降雨影響顯著。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GB18306-2015),橋址區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基本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
2總體方案
2.1總體施工方案
(1)靠近墩身兩排鋼管采用承臺作為基礎(獅溪村特大橋16-溫州臺、楓孤溪特大橋杭州臺-3#墩支架均采用條形基礎)。(2)支架下部采用Φ426mm、壁厚8mm螺旋鋼管作為立柱,支架鋼管間用[14a槽鋼水平連接、斜撐連接。(3)立柱頂安裝楔形塊,楔形塊頂部設雙拼I45b工字鋼橫梁。(4)支架上設貝雷梁,貝雷梁與支架上橫梁通過U螺栓連接。貝雷片上方鋪設I14工字鋼橫梁,間距0.5m。(5)現澆梁外模和內模采用定型鋼模板,鋼筋由鋼筋加工廠集中加工,現場安裝。(6)混凝土由4#/5#混凝土拌和站生產,現場泵車泵送混凝土入模,用Φ50振搗棒人工振搗,混凝土面用木板抹面并拉毛。(7)預應力張拉分為三個階段,預張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后進行。初張拉在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90%后進行,初張拉后拆除模板及支架。終張拉在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100%后,且梁體混凝土齡期不少于10天后進行。(8)終張拉完成后,48h內完成管道壓漿。
2.2施工工藝流程
本項目施工工藝流程:地基處理→支架搭設→支架預壓→底模安裝→卸載與調整→安裝側?!鷤饶!⒌啄PU摻罴庸ぁ0寮庸ぁ摻罴庸ぁ鷿仓淞夯炷痢B護→拆除內?!謇眍A應力孔道→預應力孔道壓漿→拆除支架。
3施工工藝
3.1條形基礎施工
支架基礎采用混凝土條形基礎,基礎底面以上0.2m采用碎石換填,碎石以上0.8m采用C30混凝土澆筑。在碎石墊層底部順流水方向每隔2m設置一道Ф50mmPVC管。條形基礎混凝土頂部需設置一層Φ12螺紋鋼筋網,鋼筋間距15cm。條形基礎頂部,鋼管立柱處預埋4根Φ20螺紋鋼,單根長度0.8m,伸入條形基礎0.5m(含0.1m彎鉤)。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施工(尺寸見表1)采用木模板,按圖紙位置定位后,固定模板并澆筑混凝土,養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模板。
3.2支架施工平臺拼接
3.2.1支架立柱安裝①支架采用Φ426mm鋼管作為支撐立柱,將所受荷載傳遞到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再傳遞給地基。②鋼管應在加工廠加工成型,下部提前焊Φ466×20mm封底鋼板。③安裝承臺頂鋼管立柱,采用墩身拉筋孔穿入鋼筋,與鋼管立柱連接,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二排鋼管立柱安裝時,使用吊車吊起鋼管立柱,安裝在條形基礎上,與承臺頂鋼管立柱平連安裝。待平連安裝完畢后,安裝下一根立柱。④立柱安裝完成后進行橫向連接,采用[14a槽鋼作為剪刀撐,剪刀撐上下平行布置[14a槽鋼作為橫向連接。最下部橫向連接鋼管距地面不大于50cm。
3.2.2楔形塊安裝為方便底模和側模拆除,可在鋼管柱頂部和工字鋼之間安裝廠制可調高度的對拉式落架系統。落模時松掉對拉螺栓,使工字鋼下落,拆除梁模。
3.2.3橫梁安裝在楔形塊頂部安裝雙拼I45b工字鋼,工字鋼采用焊接形式連接在一起。
3.2.4貝雷梁平臺安裝先將貝雷片(間距見表2)在地面上組成貝雷架,每兩片一組,并將各分組連接。在工字鋼橫梁上按貝雷片間距用油漆標好各組貝雷架的位置,然后使用吊車將已連接好的貝雷架按先中間后兩邊的順序吊裝到位,與I45b工字鋼橫梁接觸的貝雷架均采用U型螺栓固定。表2貝雷片間距表梁型橫向間距/m32m簡支梁2×1.81+2×1.15+2×0.626+2×1.33324m簡支梁2×1.81+2×1.15+2×0.626+2×1.33332m單邊切翅簡支梁2×1.545+2×1.14+2×0.62624m單邊切翅簡支梁2×1.535+2×1.14+2×0.62624m單線簡支梁2×1.5+2×1.45+2×0.626
3.2.5橫向分配梁和翼緣板下縱梁安裝在貝雷片上按50cm畫出標記,使用吊車吊起I14工字鋼分配梁,在橫橋向I14工字鋼的兩端使用U型螺栓與貝雷片連接。I14工字鋼分配梁固定好后,使用吊車吊起I14工字鋼縱梁,安裝在翼緣板下方調節絲桿處。
3.3支架預壓
(1)采用現場混凝土預制塊壓重的方法直接吊放至底模上進行預壓,并根據每孔箱梁最大施工荷載的1.1倍進行預壓。(2)加載應分四級:0→60%→100%→110%,每級加載完成1h后進行支架的變形觀測,后隔6h監測支架沉降量,當支架測點連續2次沉降差平均值小于2mm時,方可繼續加載。(3)荷載分布與箱梁施工荷載分布相同,應及時測量、觀測,加載的順序應盡量接近澆筑混凝土的順序,不可隨意堆放。(4)支架預壓應靜壓5d以上及達到穩定狀態2d以上。(5)沉降穩定標準為24h沉降±1mm。
3.4支座安裝本梁支座采用球型鋼支座“TJQZ-通橋8360”,支座出廠后,在墩下場地內組裝完畢,吊車整體吊裝就位。安裝前,應認真檢查墊石標高,保證墊石標高與設計標高誤差在2mm以內,且四角高差不大于1mm,以保證整個墊石表面承受的壓力均勻。在灌漿過程中,施工人員應以支座的中心部位為起點向四周注漿,直至觀察到縫隙中灌漿已滿為止。
3.5模板安裝
(1)底模板:墩正上方底模采用15mm竹膠板作為底板面板,模板采用10cm×10cm木方作為后背肋,背肋間距20cm,其下設置可升降底托,其余部分底模采用大塊鋼模板。(2)側模板:側模板采用鋼模,由廠家加工成型,模板面板采用6mm鋼板,框架用[12槽鋼焊接而成,側模安裝時采用25t吊車逐塊拼裝,側模板與底模螺栓連接。調整好模板尺寸和標高,并加固。(3)內模板:內模板采用鋼模,由廠家加工成型,模板面板采用6mm鋼板,在箱梁底板與腹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分段吊裝,整體加固。
3.6鋼筋、預應力管道安裝
(1)鋼筋施工:在鋼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保證梁體鋼筋綁扎鐵絲的尾部不會進入保護層。同時,應用混凝土墊塊控制保護層的厚度。施工中為保證腹板、頂板、底板鋼筋的位置準確,底部和上部的上下層鋼筋間按W型鋼筋支撐,每1.5m放一檔,加設架立鋼筋。(2)預應力管道安裝:預應力管道采用金屬波紋管成孔,按設計位置采用12的“井”字形鋼筋進行固定,間距為直線段80cm,曲線段50cm。接頭處采用口徑稍大的波紋管連接,其長度為被連接管道內徑的5~7倍,且不小于300mm,外面用膠帶扎牢。錨墊板固定在封頭模板上,且與孔道垂直。
4質量控制措施
4.1明確質量管理目標
工程質量應符合國家、行業有關標準、規范和設計文件要求,實現質量承諾,整體工程質量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并經得起運營(使用)檢驗和歷史考驗。本項目具體指標為:(1)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合格率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2)杜絕二級及以上質量事故和輿情事件發生,減少一級質量事故,努力克服質量通病,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保證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3)竣工文件(質保資料)做到真實可靠、規范齊全、一次交接合格。
4.2實施質量保證措施
4.2.1嚴格實行交底制度作業隊實施交底制度,每分項工程前技術人員必須與工長進行交底。交底內容包括:該項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施工方法、幾何尺寸、質量交底、安全交底、注意事項等,使全體工作人員充分了解施工對象的各項信息,并全面投入工作。
4.2.2建立針對性施工制度①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若未進行技術交底,不能施工。②施工人員不清楚圖紙和技術要求,不能施工。③施工信息未通過換手復核,不能施工。④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無合格證,不能施工、⑤施工人員的工作未通過檢查,不能施工。⑥施工資料等內容未經專業人員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能開展交接工作。
4.2.3對工序實行嚴格的“三檢”“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接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保證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
4.3落實質量檢驗
本項目的質量檢驗具體如下:(1)受力鋼筋排距允許偏差為±5,檢查方法為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允許偏差為±20,檢查方法為尺量連續3處。(3)分布鋼筋間距允許偏差為±20,檢查方法為尺量連續3處。(4)箍筋間距允許偏差為±10,檢查方法為尺量連續3處。(5)彎起點位置(包括加工偏差20mm在內)允許偏差為30,檢查方法為尺量。(6)鋼筋保護層厚C,當C≥30mm,允許偏差為±10,檢查方法為尺量兩端、中間各2處;當C<30mm,允許偏差為5,檢查方法為尺量兩端、中間各2處。模板安裝質量檢查應落實以下幾點:(1)軸線位置允許偏差為15,檢驗方法為尺量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5,檢驗方法為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處。(3)高程允許偏差為±20,檢查方法為測量。(4)兩模板內側寬度允許偏差為+10~5,檢查方法為尺量不少于3處。(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允許偏差為2,檢查方法為尺量。5結語為進一步提高現澆箱梁施工質量,從實踐應用的視角,以提高現澆箱梁施工質量為目標,結合具體案例,探討了現澆箱梁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以推進現澆箱梁施工的有效開展,發揮現澆箱梁最佳作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顏錚.現澆箱梁模板支架施工工藝與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2,13(6):94-96.
[2]周聲富.大橋環行匝道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后張拉法施工工藝[J].中國高新科技,2020(24):138-139.
[3]陳鵬.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橋梁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施工工藝[J].智能城市,2021,7(19):155-156.
[4]吳琦.兩種現澆箱梁施工工藝的對比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7):145-146.
作者:索志強 單位: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