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百合地黃湯 百合病 神志病 抑郁癥 作用機制
摘要:百合地黃湯是張仲景醫治百合病的專方,始載于《金匱要略》,主要病機概括為心肺陰虛血燥,百脈失和,適用于郁證、臟躁、不寐等多種病證。當代醫家依據百合地黃湯方證之病機,將其廣泛應用于治療現代神志病(如各種抑郁癥、焦慮癥、失眠癥、癔病、圍絕經期綜合征等)。百合地黃湯治療神志病有傳統用藥歷史根據: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作用,地黃可滋養腎陰、清熱生津,二者均味甘性微寒,入心經,相合而用更增滋陰清熱之效,故尤適用于陰虛內熱、擾動心神之病證。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了百合地黃湯具有良好抗抑郁、抗焦慮、調節亞健康狀態、改善睡眠癥狀等作用,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該文對近年來百合地黃湯治療神志病的研究概況進行綜述,從臨床應用和作用機制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在臨床診療中能夠更加合理和有效的運用百合地黃湯。
中醫藥臨床雜志要求:
{1}注解:對正文特定內容的解釋與說明,用圈碼標引,在當頁下注文,每頁單獨編碼。
{2}來稿無論采用與否,一律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一個月后無反饋信息,作者可另行處理。
{3}參考文獻只選最主要的,并且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論著3-15篇為宜。
{4}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