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儒家生生倫理學 三分法 孟子與荀子 心學與理學
摘要:孟子與荀子、心學與理學的關系,是儒學研究中首屈一指的大問題,被人譽為“千古不可合之同異”。牟宗三、李澤厚都曾試圖對其加以綜合,但效果都不理想。借助儒家生生倫理學的三分法,這個問題有望得到合理解決。所謂三分法即是將與道德相關的因素劃分為欲性、仁性、智性三個部分,以打破西方感性與理性兩分模式的一種方法。在三分法視域下,一方面可以用仁性涵蓋孟子、象山、陽明;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智性涵蓋荀子、伊川、朱子,恰如鳥有雙翼,車有兩輪,孟子與荀子、心學與理學便達到了有機的融合。今后相關的具體問題當然還可以繼續討論,以探明其學理之進路,甚至各方之優劣長短,但不應再為孰為正宗,孰為旁出爭議不休了。在三分法的視域下,這個爭辯了兩千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已經得到了徹底解決,斷無回頭的任何可能了。
中原文化研究雜志要求:
一、《中原文化研究》要求作者有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討論。凡采用他人學說,必須加注說明。
二、《中原文化研究》不要超過10000字為宜,精粹的短篇,尤為歡迎。
三、《中原文化研究》請作者將稿件(用WORD格式)發送到下面給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來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稿請提供文章篇名、作者姓名、關鍵詞(3-5個)、摘要(400字左右)、作者簡介、注釋與參考文獻等信息,并請提供英文篇名、摘要與關鍵詞,若文章有課題(項目)背景,請標明課題(項目)名稱及批準文號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