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概念隱喻 認知語言學 臟躁 子臟
摘要:《金匱要略》有關"婦人臟躁"歷來就有"燥"與"躁"不同的記載,另外,對"臟"字的不同解讀,對部位與性質的不確定性,導致傳統理論對"婦人臟躁"的理解莫衷一是。引入隱喻認知學、邏輯學的方法對其進行刻畫,發現婦人臟躁的病位在子宮,"躁"應為"燥",婦人臟燥概念并非源于傳統臟腑功能理論,更可能是基于對"婦人經水外流或經水不流"的直接觀察而形成的隱喻性概念,其本意應當是指婦人行經或絕經時的一種狀態。將其稱之為臟躁病,則應當是一種代指,屬于轉喻的范疇。通過這種條件的確立,也還原了甘麥大棗湯治療"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申"的應用范圍。
中醫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校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務必注明基金編號。
{3}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時,應注明“轉引自”。轉引文獻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據之文獻。
{4}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5}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