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腧穴主治 腧穴部位 類穴 經脈 黃帝內經
摘要:主治與部位是腧穴最基本的屬性,其中主治往往更受關注。然而過度關注主治效用而忽視部位因素,會導致對古代既有經驗的低效利用,以及對現有理論體系解讀和建構的失誤。針對此類問題,應打破原有的針灸腧穴相關理論,從新的視角重識古代腧穴主治共性規律,重構針灸腧穴相關理論。在表達形式上,分橫縱兩個維度,橫向以"類穴"、身形分部囊括,縱向則統以經脈、上下點位對應;而橫縱劃度的表達形式也不僅限于身形的認識,更有主治范疇和性質的傾向之別;并從《黃帝內經》前至其后的學術史視角,追溯這一認識的成形源流和模糊成因,以凸顯古代腧穴理論的邏輯,建構概念理論的體系。
中醫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校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務必注明基金編號。
{3}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時,應注明“轉引自”。轉引文獻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據之文獻。
{4}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5}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