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異砧嫁接 山核桃 美國山核桃 湖南山核桃 成活率
摘要:為進一步了解砧木對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長的影響,明確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長差異的原因。本實驗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為對照,以美國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為砧木的嫁接苗作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較其存活率、接穗生長量、葉片葉綠素熒光特性及愈合部輸導能力等方面差異,探討異砧嫁接促進山核桃接穗生長的可能原因。研究發現:(1)以美國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為砧木時,嫁接成活率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僅為76.34%,且后期出現大量死亡現象;(2)以湖南山核桃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長量、節間長度和復葉數,顯著優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長最差,單葉長和寬也最小,說明異砧嫁接有促進山核桃接穗生長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為砧木的嫁接苗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強;(4)利用劃走式切片儀將砧穗連接處切片觀察,從切片情況可知,以湖南山核桃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組織中單位面積的導管數最多,且愈合較好;本砧嫁接苗導管數最少,且愈合較差。通過研究筆者推測山核桃異砧嫁接砧穗連接處愈合較好、再生組織間導管數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異砧嫁接對山核桃接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浙江林業科技雜志要求:
{1}依次注明:姓名、工作單位、郵編、所在城市。
{2}若自投稿之日起,1個月未收到任何稿件處理通知的作者,可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嚴禁一稿多投,一經發現,一律退稿。
{3}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4}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
{5}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請附4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論文無需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同時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及與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