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甘油三酯類 脂肪肝 內質網 果糖 膳食
摘要:目的探討和比較高果糖、高脂飲食誘導的小鼠肝臟三酰甘油(TG)的發生機制及其與內質網應激的關系。方法成年雄性C57BL/J6小鼠45只,質量25~30g,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均分為對照組、高脂組及高果糖組,每組15只。對照組予以普通飼料,高果糖組予以高糖飲食,高脂組予以高脂飲食,3組每日進食熱量基本相等,經喂養8周后對小鼠行葡萄糖耐量(ipGTT)實驗,處死小鼠后測定各組肝臟三酰甘油含量,并測定肝臟脂質合成酶類和內質網應激相關因子的蛋白表達。結果不同飼料喂養8周后,高果糖組和高脂組的附睪脂肪含量均為(2.0±0.1)g/100g(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1.2±0.1)g/100g(質量)P〈0.01]。高果糖組和高脂組ipGTT實驗后的血糖曲線下面積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與對照組相比,高果糖組和高脂組的肝臟TG水平顯著增高(P〈0.01),其中高果糖組肝臟TG升高更明顯,高果糖組肝臟TG水平顯著高于高脂組(P〈0.01)。與對照組相比,高果糖組的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輔酶A去飽和酶(SCD-1)表達增加(P〈0.01),而高脂組的FAS、ACC、SCD-1的表達減少(P〈0.05);反應內質網應激的磷酸化胰腺內質網激酶(p-PERK)、山梨醇要求激酶-1(p-IRE-1/t—IRE-1)和葡萄糖調節蛋白78(GRP78)蛋白表達在高果糖組和高脂組均增加(P值均〈0.01)。結論高果糖飲食和高脂飲食均可引起脂肪肝,二者通過不同機制引起脂肪肝,高果糖飲食促進內源性脂質生成,高脂喂養抑制肝內源性脂質生成,兩種飲食均可誘發內質網應激,提示內質網應激與飲食因子誘導的脂肪肝的發生發展有關。
中華消化雜志要求:
{1}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2}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
{3}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1”,“1.1”,“1.1.2”,并一律左頂格。
{4}引用的圖表必須注明資料來源,格式參照參考文獻的格式。詳情見《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來稿附中英文摘要和中英文關鍵詞,字跡端正清晰,符號圖標合乎規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