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河南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治淮 經濟社會發展 淮河流域
摘要:淮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大河之一,淮河流域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積8.83萬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33%,占全省總面積的53%,流域內人口和耕地面積分別占全省的59%和60%,鄭州、信陽、駐馬店、周口、商丘、漯河、許昌、平頂山、開封、南陽、洛陽等11個省轄市位于其中,是全國重要的農業、能源、工業基地和生態屏障;是全國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交通、通信樞紐,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5個通道、國家骨干公用電信網“八縱八橫”中有“三縱三橫”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途徑這里。淮河安瀾事關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治淮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連續排序,按先中文,后譯文、外文排序。
{2}作者須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稿件請作者退修1個月未修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3}圖表插圖、表格要清晰、整齊,用序號表明,并命名圖題和表題。
{4}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和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復姓、雙名連寫,如馬林林Ma Linlin、歐陽靜萍Ouyang Jingping。
{5}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關鍵詞前以“[關鍵詞]”作為標識;一般每篇可選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