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線粒體自噬 parkin
摘要:線粒體自噬(mitochondrial autophagy,or mitophagy)指的是細胞通過自吞噬作用,降解與清除受損線粒體或者多余線粒體,其對整個線粒體網(wǎng)絡的功能完整性和細胞存活具有重要作用。線粒體自噬過程受多種途徑調控,PINK1/Parkin通路是其中的一條,其異常與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如心血管疾病、腫瘤和帕金森病等。在去極化線粒體中,磷酸酶及張力蛋白同源物(PTEN)誘導的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作為受損線粒體的分子傳感器,觸發(fā)線粒體自噬的起始信號,并將Parkin募集至線粒體;Parkin作為線粒體自噬信號的“增強子”,通過對線粒體蛋白質進一步泛素化介導自噬信號的擴大;去泛素化酶和PTEN-long蛋白參與調控該過程,并對維持線粒體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PINK1與Parkin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和其介導線粒體自噬發(fā)生的分子機制,以及參與調控該途徑的關鍵蛋白質進行綜述,為進一步研究以線粒體自噬缺陷為特征的疾病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雜志要求:
{1}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jù)、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2}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jié)。所有文章一經(jīng)發(fā)表,即有權提供給各合法電子媒體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說明。
{3}力求簡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題。盡量避免使用縮寫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中英文標題應一致。
{4}參考文獻:各篇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連續(xù)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5}作者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