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亞灣核電站 中國毛蝦 資源動態 空間分布 聲學評估
摘要:于2019年1月11―14日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臨近海域嘗試采用聲學探測技術,同時輔以拖網調查與水下視頻觀測的方法,對該海域中國毛蝦(Acetes chinensis)的空間分布特征、定向遷移聚集規律和種群資源評估方法進行了研究分析,以期為大亞灣核電基地典型冷源致災生物中國毛蝦的監測預警與應急防控提供新的思路。調查發現,拖網漁獲物中中國毛蝦所占比重在99%以上,僅有數量極少的水母和魚類。19:00―07:00的聲學原位觀測結果顯示,不同時段中國毛蝦海里面積反向散射系數(NASC)波動較大(0.56~170.30m^2/n mile^2),整體呈先增后減的變化趨勢,最高值出現在22:30―22:40時段。垂直空間分布上,中國毛蝦主要集群分布于水深5.2~7.2 m的中下層水域,在22:50―00:10期間有明顯向底層遷移的趨勢。水平空間分布上,中國毛蝦生物量密度由灣內至灣口斷面逐漸增大。結合不同時段中國毛蝦資源動態規律與水下視頻觀測結果,調查海域中國毛蝦很可能在19:00―23:00期間向灣內遷移, 23:00之后向灣口遷移。綜上分析可知,聲學評估方法較傳統的漁業調查手段具有生態、高效、時空分辨率高、能提供實時監測數據等諸多優點,更能滿足大亞灣核電站冷源生物安全預警與應急防控的現實需求。
中國水產科學雜志要求:
{1}摘要300字左右,應簡明、確切地表達論文的重要內容,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
{2}編輯部有權對錄用稿件作適當文字刪改。其他約定請作者嚴格遵守國家及行業的有關保密規定,稿件刊出后文責自負。
{3}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需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5}文稿務必告知聯系方式,含手機、固定電話、E-mail、單位、地址、郵政編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