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肝泡型包蟲病 離體肝切除聯合自體肝移植 下腔靜脈重建
摘要:目的總結離體肝切除聯合自體肝移植(簡稱"自體肝移植")治療晚期肝泡型包蟲病(HAE)的近遠期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間接受自體肝移植的17例晚期HAE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隨訪結果。結果 17例晚期HAE患者的自體肝移植術均成功,下腔靜脈重建方式中有10例采用自體大隱靜脈重建,5例采用人造血管重建,1例采用原下腔靜脈斷端直接吻合,1例因腹膜后側支循環豐富而未重建。移植肝質量365~1 350 g,平均681.3 g;手術時間9~16 h,平均11.5 h;無肝期175~450 min,中位無肝期312 min;術中失血量950~4 500 mL,中位失血量2 000 mL;輸入紅細胞懸液1~20 U,平均6.4 U;輸入新鮮冰凍血漿0.8~2.0 L,平均1.1 L。術后住院時間為5~45 d,平均25.6 d。4例患者術后出現肝區包裹性積液、1例膽汁漏和1例膽管狹窄,均予以相應干預并治愈,無圍術期死亡發生。17例患者隨訪時間為3~35個月,平均9.5個月,均未見HAE復發及遠處轉移。結論在高原地區對晚期HAE患者行自體肝移植治療的臨床療效較滿意,但該手術仍存在風險高、難度大,術中重建材料的選擇、后腹膜側支循環的判斷、下腔靜脈端端吻合口有無張力等問題需精準考慮,同時術后抗凝治療、并發癥管理復雜,僅適合在有豐富經驗的高原醫療單位開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要求:
{1}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2}來稿須注明未一稿兩投,曾在其他公開雜志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表者不在此限。
{3}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4}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400-500字為宜。
{5}作者及單位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應該是對論文工作有實質貢獻的人員,應對文中的論點和數據負責。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