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死率 危險因素
摘要:目的探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的社區獲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臨床特征,以及影響其30 d病死率的危險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顧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山東、云南四家醫院住院的所有CAP患者病歷資料,包括人口學特征、癥狀體征、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治療及臨床結局。比較CAP合并慢阻肺患者(COPD-CAP組)和CAP不合并慢阻肺患者(非COPD-CAP組)臨床特征和結局的差異。單因素分析法和Logistic回歸法分析影響COPD-CAP患者30 d病死率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 3 366例CAP患者納入最后分析,COPD-CAP患者占12.9%(435例)。與非COPD-CAP患者相比,COPD-CAP患者多為男性,CURB-65評分2分和肺炎嚴重性指數(PSI)分級Ⅲ~Ⅴ級比例高,銅綠假單胞菌是最常見的分離菌,且比例高于非COPD-CAP患者;COPD-CAP患者并發呼吸衰竭和心衰比例及住院時間多于非COPD-CAP患者,但兩組患者30 d病死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OPD-CAP住院患者30 d病死率為5.7%(25/43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吸入因素(OR 9.505,95%可信區間1.483~60.983,P=0.018)、血降鈣素原≥2.0 ng/mL(OR 5.934,95%可信區間1.162~30.304,P=0.032)和PSI分級(OR 2.533,95%可信區間1.156~5.547,P=0.020)是影響COPD-CAP患者30 d病死率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COPD-CAP患者具有不同的臨床特征。除PSI分級外,臨床醫生還應高度重視吸入因素和血降鈣素原,這兩者會增加COPD-CAP患者的30 d病死率。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要求:
{1}本刊全彩印刷,要求圖文并茂,圖片高清美觀。
{2}來稿應遵守學術規范,保證原創性、科學性;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不接受在其他報刊雜志、專著、論文集等公開出版物上已發表過的文章。
{3}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4}中外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中外文參考文獻分別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參考文獻類型以字母標識。
{5}摘要篇幅以50-300字為宜,寫成報道性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