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魚類資源 黃尾鲴 羅口溪保護區
摘要:為科學制定漁業資源保護對策和管理措施,于2018年3、7、10、12月在羅口溪黃尾鲴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展魚類資源現狀探捕調查。結果表明:保護區魚類有36種,隸屬4目9科31屬,其中擬腹吸鰍(Pseudogastromyzon fasciatus)為福建省特有種,鰻鱺(Anguilla sp.)、魚感(Elopichthys bambusa)、赤眼鱒(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19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經濟魚類。保護區魚類區系特點以江河平原區系成分、雜食性魚類和漂流性卵為主。優勢種有黃尾鲴(Xenocypris davidi)、翹嘴鲌(Culter alburnus)、黃顙魚(Pseudobagrus fulvidraco)、羅非魚(Tilapia sp.)、大眼鱖(Siniperca kneri)、三角魴(Megalobrama terminalis)等6種,常見種有細鱗斜頜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鯉(Cyprinus carpio)、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等3種。主要漁獲經濟魚類產卵時間集中在4—6月份。保護區屬-科多樣性指數(G-F指數)為0.13,Shannon-Wiener指數(H′)為2.32。
漁業研究雜志要求:
{1}注釋以“①”“②”“③”等標注,并以腳注形式按序排列。
{2}保守國家秘密,所投稿件需經過本單位保密審查,責任自負。
{3}關鍵詞:3-5個詞條,用逗號隔開;英文關鍵詞詞組首字母大寫。
{4}作者簡介一般應包括出生年、學位、職稱、研究方向,亦可注明主要學術成果。
{5}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