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儒家思想 天 人 宋明理學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先秦儒學、漢代宇宙論儒學到宋明理學發展形成的長時段(Longue duree)中,"天"與"人"的關系及其意識形態功能變化演進的過程,從社會結構、文化融合、環境變化等多方面探究儒家意識形態并不隨社會結構的解體而瓦解,而是于大動亂社會中自我改造、吸收和融合各種文化,同時分析其實現自我重建及對社會具有修復功能之本源所在[1]。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雜志要求:
{1}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單位名之前加注相應的數字;作者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
{2}作者文責自負,文中所引文獻、圖片要有出處。對于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文稿、圖片,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
{3}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4}本刊要求所引用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0篇,其中應包括一定數量的國外文獻和近5年的文獻。
{5}摘要和關鍵詞:摘要一般不超過200字,關鍵詞一般不超過5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