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耙糞新聞 無聲大眾 體制 社會改革 采訪
摘要:以暴露政治的腐敗、經濟的墮落以及社會生活各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揪出壞蛋"為基本內容,美國19—20世紀之交的大眾化雜志、廉價報紙依托采訪、調查與文獻梳理等全新的新聞手段,關注民主、關懷民生,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刻社會理解和倫理情懷的新聞實踐與新聞理念。這一被稱為"耙糞新聞"新聞實踐與新聞理念不僅成為當時社會改革、社會轉型的助推器,也成為現代新聞倫理秩序建構的基本源泉。作為一項思想史研究,本文對耙糞新聞的實踐過程及其倫理意義進行了描述與闡釋。
新聞與傳播評論雜志要求: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凡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者,請予以說明。
{2}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若在一個月內未見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3}文中圖、表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格內容不與文字,插圖重復,均采用三線表。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和符號,需注釋處。
{4}注釋及參考文獻格式參照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