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肺組織密度 結締組織病 間質性肺疾病 早期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肺組織密度診斷結締組織病(CTD)繼發間質性肺疾病(ILD)的最佳界值。方法設置CTD未治療組(50例)、CTD治療組(50例)及健康對照組(20例)。在確診當時、確診后1年、2年、2.5年、3年時分別測定受試者的肺組織密度,并由專家組根據HRCT影像判斷是否繼發ILD。將健康者至確診為CTD-ILD患者的最高肺組織密度均分為5個層次,計算每個層次上診斷CTD-ILD的真陽性及真陰性例數,利用診斷性ROC曲線求得敏感度及特異度的最佳界值。結果最終納入統計的有43例患者,健康受試者的平均肺組織密度為-843.0 HU,確診3年時測得患者最高的肺組織密度值為-672.6 HU,其他的界值為-800.4、-757.8及-715.2 HU,以HRCT為診斷CTD-ILD的金標準進行ROC曲線制作,根據約登指數計算出最佳界值為-779.1 HU,所對應的敏感度為0.838,而特異度為0.809。結論確診CTD的部分患者有繼發為ILD的傾向,肺組織密度的改變先于HRCT上異常表現,肺組織密度診斷CTD-ILD的最佳界值為-779.1 HU。
現代實用醫學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2}來稿文責自負,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作者自留備份稿,恕不退稿。本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3}應采用國家最新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
{4}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5}正文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