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鄉村公共文化 服務偏差 主體缺失 空間重構 內卷化困境
摘要: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主導下的鄉村文化建設存在供需不對稱、重“植入”輕“培育”、項目制弱化了本真文化等問題,廣大村民成為了鄉村文化建設的“觀眾”。鄉村文化的執行主體、承接主體、責任主體和參與主體缺位,出現鄉村文化內卷化現象。因此,必須通過創新文化服務的供給機制,從空間的角度理解鄉村文化建設,重構鄉村居民的生活空間、物理空間、價值空間、制度空間、角色空間。通過空間轉向建構社會資本,提升鄉村居民信息交換效率,提升互信水平,拓展行政權力與鄉村居民的對話通道,改變鄉村居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激發村民的文化情懷,形成鄉村文化發展共同體。鄉村發展環境已經從初期發展階段時專注農業產業轉軌到目前的鄉域整合發展格局,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在于轉變鄉村居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形成基于鄉村本真的文化氛圍,提升村民的內在素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如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擔的科研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2}本刊刊登一定比例的校外稿,歡迎投稿。所刊用文章必須是作者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文責自負,不代表編輯部觀點,不接受一稿數投。本刊有權壓縮刪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末聲明。
{3}坐標圖中必須標注縱、橫坐標名稱以及國際單位。
{4}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5}引言應簡明概括論文的研究基礎、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目的與意義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