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共生微生物 抗菌活性 菌種鑒定 培養條件
摘要:【背景】目前,海水養殖業中主要利用抗生素來防治哈維氏弧菌等病原菌,但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或濫用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因此既環保又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的】從海水產品共生微生物中篩選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對活性菌株進行鑒定并確定其合成抗菌活性物質的培養條件。【方法】利用沙氏和2216E培養基,以稀釋涂布平板法從海水養殖動物中分離真菌和細菌;利用牛津杯法測定微生物發酵液抗水產病原哈維氏弧菌的活性;通過菌株的培養特征、形態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對抗菌活性菌株進行鑒定;通過篩選發酵培養基的種類及鹽度確定培養條件。【結果】從海蚌、白蝦、海蠣子等9種樣品中分離出微生物52株,其中真菌30株、細菌22株;篩選得到2株具有抗哈維氏弧菌活性的真菌菌株;其中一株活性菌株HLZ-3被鑒定為塔賓曲霉;菌株HLZ-3合成抗菌活性物質的培養條件為4%NaCl的大米培養基,28°C靜置培養2周。【結論】實驗結果為進一步分離純化菌株HLZ-3所產抗菌活性次生代謝產物提供了基礎。
微生物學通報雜志要求:
{1}來稿研究內容如屬各級基金資助項目,須在首頁腳注標明其名稱,并注明編號。
{2}來稿應嚴謹遵守學術規范,內容表述清晰,語言流暢通達,邏輯嚴密。
{3}內文的圖、表,請按規范要求繪制,并標明圖序、表序、圖題、表題。
{4}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5}正文文字請用宋體五號;獨立引文用仿宋五號(起四回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