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網絡安全 虛擬貨幣 網絡融資 個人數據隱私 金融消費者
摘要:以網絡作為基本載體的經濟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延展,內含的法律風險可能危害到網絡安全乃至于經濟安全。從經濟法視角對其進行規制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金融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保護法等方面的內容。虛擬貨幣對于宏觀經濟秩序可能帶來的波動、網絡融資模式對金融消費者利益保護的潛在損害,都需要法律的有效規制。但是,目前我國的制度安排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不夠充分,同時存在法律定位不準、法律束縛過緊和法律規制缺失等現象。在網絡環境下,尤其要以個人數據隱私保護為中心,通過網絡安全立法建構消費者保護體系。
網絡法律評論雜志要求:
{1}所有來稿需注明作者名、省市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第一作者職稱及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
{2}文中引用文獻,首次列注時需標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時方可簡化。注釋按照(作家,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幾頁)的形式進行標注。
{3}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必須健康守法,積極向上。
{4}標題層次的劃分不宜超過4節,4節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1字后寫標題。
{5}參考文獻:作者年份制,正文中以(作者,年份)形式置于對應處;詳細內容采用文后注形式,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以音序排序,具體著錄格式見附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