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瓶栽 壓塊內溫度 含水量 ph 生物學效率
摘要:以不同質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壓塊為研究對象,通過檢測二次培養階段壓塊內溫度、水分及pH變化,結合出菇農藝性狀,探討壓塊質量對二次培養過程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質量壓塊內的溫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先升高并于菌絲恢復培養第3天達到峰值,后降低,再升高并于菌絲恢復培養第6天達到次峰值,然后再下降至高于培養房溫度1~2 ℃后穩定;各處理壓塊質量均呈下降趨勢,絕對失重量隨壓塊質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變化總體趨勢為先降后升再降,于菌絲恢復培養第6天后相對平穩;各處理菌塊內pH均先急劇下降至3.33左右,再緩慢上升,之后保持在3.6~3.9;子實體產量、采收期隨著菌塊質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趨勢.其中2000 g壓塊質量處理,與其它4個處理相比,壓塊內溫度較低,含水量較高,pH下降后回升較快,兩潮總生物學效率較高(51.7%),菇型較大,采收期較短.
食用菌學報雜志要求:
{1}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并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系。
{2}稿件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時請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3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處理意見,作者可以改投他刊,但須告知本刊編輯部。
{3}標題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并須附上英文標題。
{4}引用全部以參考文獻形式呈現,置于正文之后。格式必須符合《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要求。無須提供注釋(包括文中注釋與腳注)、電子資源類型參考文獻。
{5}請務必在稿件中附上作者姓名、單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電子信箱,請勿一稿多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