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孫思邈 生年
摘要:孫思邈的生年研究,已深陷一個困局。主要根據有二:一是在史料上仍困守于唐代盧照鄰《病梨樹賦·序》中孫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等3條史料;二是考證上仍糾纏于'581年生'、'541年生'這2種研究路徑。孫思邈生年的3條史料,或史源上有問題,甚至有偽史之嫌;或史料本身自相抵牾,其釋讀也是見仁見智。孫思邈生年的2種學說,所據史料同為'開皇辛酉歲生',而考證所得結論竟有40歲之差,這在古代人物生平研究中十分罕見。'581年生'一說的主要問題,在于否定了唐五代時期文獻中所載之很多孫思邈的史實;'541年生'一說的主要問題,是犯了很多歷史考證方面的錯誤。《唐會要》等文獻中所載'顯慶三年詔征太白山人孫思邈至……時年九十余',當為信史。《宣室志》等文獻所載'獨孤信嘆贊孫思邈圣童'一事,可考定是偽史,并可進一步確立孫思邈及冠(20歲)之時,正值北周宣帝亂政的所謂'王室多故'。有據于此,提出孫思邈生年之新說——孫思邈生于公元560年(北周武成二年)。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2}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
{3}摘要中不得使用圖、表、公式、分子式、化學結構式,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4}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5}基金項目請注明文章相關課題的基金來源及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