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核小體定位 核小體占據率 旋轉定位 dna變形能 力常數
摘要:真核細胞中,作為染色質基本結構單元的核小體參與調控基因的轉錄、DNA復制、重組以及RNA剪接等諸多生物學過程。闡明核小體定位機制并準確預測核小體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對解讀染色質結構與功能有重要生物學意義。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研究人員發展了多種預測核小體位置的方法。最理想的方法應考慮DNA序列、組蛋白修飾和染色質重塑等影響核小體定位的諸多因素,然而現實中,捕捉主要因素的模型也往往具有很高的魯棒性和實用價值。DNA序列偏好性是在全基因組尺度上影響核小體定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基于DNA序列的核小體定位預測方法也最常見。這種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即基于DNA序列信息的生物信息學模型和基于DNA變形能的生物物理學模型。本文重點介紹生物物理學模型近些年取得的主要進展。
生物信息學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2}來稿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注明。
{3}文題:中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4}參考文獻:凡注明出處,均以文末參考文獻的方式反映,并在正文中相應括注。排序為先外文文獻,后中文文獻。
{5}請注明文章聯系人、聯系電話、E-mail、聯系地址、郵政編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