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黃海海霧 wrf模式 airs溫濕數據 數據同化 形成機制
摘要:選取2012年4月14日的一次存在東西2片霧區的黃海春季海霧為研究對象,借助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循環3DVAR(3-Dimensional Variational)數據同化方案,考慮了濕度控制變量的背景誤差協方差CV6,進行了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衛星溫度與濕度廓線數據的同化試驗,并基于同化試驗結果探討了此次海霧的形成機制。同化試驗結果表明:同化AIRS衛星溫度與濕度廓線數據后,模式能成功再現海霧的形成過程,特別是東西2片霧區之間的晴空區的存在,這歸功于AIRS數據的同化能夠顯著改善海上大氣邊界層的溫濕結構、影響海霧的低層高壓的范圍與強度;機制分析揭示:東西2片霧均為典型的平流冷卻霧,但二者厚薄和氣團來源不同;海上高壓控制黃海西岸陸地的暖空氣入海,受低海溫的冷卻作用降溫先形成逆溫層,然后逆溫層底部生成了較薄的西側霧區;來自黃海中部的空氣向東北移動至朝鮮半島西部海域,高壓下沉增溫形成一個項部較高的穩定層,從而生成較厚的東側霧區;高壓中心下沉區內,近海面風速小使得機械湍流弱,空氣增溫與海溫暖舌共同作用下使得近海面氣海溫差小,海霧無法生成導致了晴空區的存在。
山東氣象雜志要求:
{1}注釋號碼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作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
{2}請勿一稿多投,三個月沒有得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3}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排序;二級標題形如…排序;三級標題形如…排序。
{4}稿件請寫清作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及電子信箱等相關資料。
{5}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