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市場財政學 舊市場財政學 市場平臺說 剩余控制權 約定控制權
摘要:隨著國內政府購買服務、政府采購以及PPP等新經濟現象的出現與發展,西方的主流財政理論已經不能對此做出合理解釋,究其原因是基礎理論市場失靈理論本身存在很多缺陷,并且被嚴重的經濟學化后失去了學科本身特征。事實上,早在20世紀70至80年代,西方公共管理運動就在推進政府與市場機制的融合發展,只不過財政學界缺乏對這方面的關注和解釋、跟蹤,在主流財政學的研究范式中被“有意忽略了”。失去解釋能力和預測能力的財政理論開始走向沒落,為此我們倡導新市場財政學的研究范式。新市場財政學對傳統財政理論的繼承主要體現在社會共同需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平臺論以及不完備合約等方面。此外,新市場財政學摒棄了主流財政學政府與市場的“對立說”,轉向“市場平臺說”,并運用“剩余控制權”和“約定控制權”理論來界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在社會共同需要、公共選擇、市場平臺觀三個假設前提下,探討新市場財政學的分析范式,分析經濟社會中的財政新現象、新問題。
山東經濟雜志要求:
{1}論點明確、新穎,邏輯嚴密,數據準確,文字精練。
{2}來稿應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表述規范、流暢。
{3}文章題目要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所有稿件均應附英文文題,中英文題目必須一致。
{4}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不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圖表、特殊符號等。表達力求簡單、具體,術語規范,一般400字內。
{5}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單位、職務等,聯系方式請寫明詳細的通信地址、郵編、常用電話及電子郵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