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飛蜥亞科 廣義攀蜥屬 誤定 分類
摘要:盡管學者近期在中國龍蜥屬Diploderma分類研究上取得了連續進展,我國龍蜥屬物種的分布資料中仍有大量的存疑記錄,例如多種龍蜥同域分布、記錄分布點遠離其余已知分布區、記錄點與模式產地處于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理區系等。本文結合形態及分子數據,對龍蜥屬部分存疑記錄進行了修訂。確定了先前報道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及湖北省的草綠龍蜥Diploderma flaviceps記錄為同屬其他物種的誤記;其中,四川省北部及甘肅省南部報道的草綠龍蜥為米倉山龍蜥D.micangshanense的誤定,云南省中西部的草綠龍蜥為沙壩龍蜥D.chapaense的誤定,西藏自治區與湖北省的草綠龍蜥分別為巴塘龍蜥D.batangense及米倉山龍蜥的誤定,以上兩地的巴塘龍蜥與米倉山龍蜥則分別代表西藏自治區和湖北省的省級爬行動物新記錄。此外,確認了昆明龍蜥D.varcoae分布于云南省西雙版納的報道為地點信息的誤記,實際標本采于云南省大理市雞足山。確定了云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先前記錄的云南龍蜥D.yunnanense實際為沙壩龍蜥的誤定,并拓展了早先認為是狹域分布的沙壩龍蜥的分布范圍,將其分布區向西北方向擴大至云南省中西部。最后,更新了我國已知龍蜥屬物種的分布及相關文獻,并討論了我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更新物種分類及分布信息上的滯后及其對后續研究及物種保育的負面影響。
四川動物雜志要求:
{1}文章所涉及的課題有基金資助的應寫明并標注基金號。
{2}編輯部實行稿件三審制,周期三個月。三個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稿件即可自行處理。請自留底稿,因人力與經費有限,來稿一律不退。
{3}文中圖要有圖名,圖、表、文字切忌相互重復。文中數據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4}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5}正文的標題層次:層次序號采用“一、”“(一)”“1."“(1)”。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